為什麼歷史上大多以謚號或廟號稱皇帝,但清朝皇帝多以年號稱呼,如順治、康熙、雍正?


不是,從明朝開始就是這樣了,比如洪武、景泰、嘉靖、萬曆………………明代以前,一個皇帝可以使用多個年號,比如武則天從太后臨朝到稱帝,所用年號多達18個。電視劇《大明宮詞》里有一段情節表現武則天衰老,就是說她記錯了年號,和朝臣所說的年號是早已廢除不用的了,而朝臣說早已建議她固定年號……

自明以後,太祖朱元璋規定一帝一年號,終明清兩朝,出現例外的只有三次,一是明英宗於土木堡之變被俘,經禁門之變重新奪權後沒有沿用以前的「正統」年號,改為「天順」;二次是清朝皇太極在瀋陽稱帝,改國號為大清,並由「天聰」改元為「崇德」,不過當時滿清尚未一統中原;三是辛酉政變之前,八大顧命大臣原定年號為「祺祥」,在政變後被兩宮與恭親王改為「同治」,然而這些都是極特殊的情況。除此之外,均都是以一年號貫穿皇帝執政始終。而且一帝一年號更容易對應,比如說嘉靖、雍正,我們都很容易分辨出來,但是如果光說「世宗」,那嘉靖和雍正都是「世宗」,連朝鮮都有世宗。所以如果是一帝多年號的情況,用廟號好分辨皇帝,但是一帝一年號的情況,還是用年號更好分辨。


上面都答得很好,我再狗尾續貂,簡單地補充一下:

皇帝的稱號分名字、謚號、廟號、年號、尊號

名字不必多說,上古的堯舜禹都是直呼其名的,後世為了表示尊重,就不好直呼其名了,而且還要避諱。比如避漢文帝劉恆諱,「姮娥」改名「嫦娥」;避李世民諱,「觀世音菩薩」簡稱「觀音菩薩」;避唐憲宗李純諱,「淳于」姓改姓「於」;避康熙帝玄燁諱,千字文寫作「天地元黃」,紫禁城北門「玄武門」改稱「神武門」;避道光帝旻寧諱,北京外城「廣寧門」改名「廣安門」。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謚號是周朝發展出來的一套 謚法,是臣子評價君王作為的一套標準,寫在《逸周書》的《謚法解》裡面,而謚法里道道很多:

揚善賦簡曰。所稱得人,所善得實,所賦得簡。

敬賓厚禮曰。厚於禮。

照臨四方曰。以明照之。

譖訴不行曰。逆知之,故不行。

經緯天地曰。成其道。

道德博聞曰。無不知。

……

後來始皇帝認為這是「子議父臣議君」,大逆不道,就廢除了,所以秦朝就叫始皇帝,胡亥就叫秦二世,之後類推。如果秦朝不是速亡的話,咱們就有希望看到像法國「路易十四」這類的皇帝叫法了。

到了漢朝搞復古,又恢復了謚號。然後就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這麼叫,漢代休養生息的仁政時期就叫做「文景之治」。這個法則就一直延續,到隋代都還是文帝,煬帝這麼叫。直到唐朝,約莫是太宗皇帝文成武德太偉大了,後世的臣子覺得一個字完全無法形容他的功績,於是就有了這樣的謚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這種馬屁之風發展的清朝就到了無以復加,乾隆皇帝的謚號是「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肺活量不好一口氣還讀不下來,當然要叫謚號也行,把握精髓,就是「純皇帝」。

所以唐人壞了規矩,皇帝為了方便稱呼就改用廟號,廟號是商朝傳下來的制度,就是放在太廟裡祭祀的時候牌位上寫的名字,本來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進太廟的,所以皇帝未必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和謚號一樣,廟號也有規矩的,一般說「祖有功而宗有德」,所以開國或者開疆的一般稱祖,不過也不一定,比如曹魏三代君主並稱「三祖」。唐以後,廟號就成了標配,普及了。所以後就唐玄宗,宋徽宗這麼叫了。廟號還可以放在謚號前面一起念,比如唐太宗可以叫「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但是亡國之君沒有廟號,比如溥儀你最多叫宣統,沒有清X宗的叫法。

年號就是一個皇帝即位後改元,唐玄宗興盛時期用的年號是開元,所以那段時期就被稱為開元盛世。改不改看心情,像武則天一朝,改元跟吃飯似的,有十七個年號。

到了明朝,皇帝就不喜歡改年號了,一般只有一個年號,民間紀年除了干支紀年,就是用皇帝的年號了,廟號謚號是死後才給的(所以某些電視劇里孝庄自稱孝庄比較搞笑),不普及,因為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所以用年號代指當然更方便,民國時期也沿用了這種思路,比如台灣那邊叫四九年叫三八年,指的就是民國三十八年。如此年號基本就能代表一任皇帝,比如朱元璋叫洪武大帝,朱棣朝的修的典籍叫《永樂大典》,玄燁朝編纂的字典《康熙字典》,大抵如是。

此外還有尊號,是皇帝生前群臣拍馬屁用的,可以封很多次,越加越長,歷史上很少這麼叫,不提也罷。


感謝邀請

先吐槽一下問題,問題中提到的「漢文帝」其實是稱呼的謚號,而不是廟號,漢文帝的廟號+謚號是「太宗(廟號)孝文(謚號)皇帝」,而且歷史上大多數時候使用的是「謚號」,而不是廟號

夏朝皇帝一般稱呼名字,因為沒有廟號和謚號

自商周至於隋朝,除秦朝以外(始皇帝嬴政取消謚號,禁止後人評價),對皇帝和諸侯的稱謂一般使用的是謚號,比如周厲王,周幽王,齊桓公,晉文公等等,具體謚的規則參考【1】http://zh.wikipedia.org/zh-cn/%E8%AB%A1%E8%99%9F ,其主要原因是唐以前的皇帝,只有一部分有廟號

從唐至元,大部分皇帝的稱謂改成了廟號,除了上邊說的,皇帝都有了廟號以外,自唐朝開始,謚號變成了這個樣子---「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趙匡胤的謚號),但是仍然可以稱呼謚號(使用簡稱)

明清皇帝的稱謂,見過的大部分見到的資料中,使用的都是廟號,一般的用法是(朝代)+廟號+謚號簡稱,年號在稱呼皇帝時,正確的用法應該是年號+帝,比如說,永樂帝,康熙帝,單純使用年號來代指一位皇帝似乎是不恰當的...但是如@息懿 的回答,年號唯一,用來指代皇帝,似乎也能一一對應,而且簡便

【1】http://zh.wikipedia.org/zh-cn/%E8%AB%A1%E8%99%9F


沒有前面各位系統的歷史觀,我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大概是民間在封建社會的進程中越來越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從王侯的歌賦詩詞,逐漸發展到普通百姓的戲曲、小說,這樣在越近代的朝代,用更民間的方式記錄對皇帝的認識就說得通了嘛,古代的史官肯定使用最正規的方式稱呼皇帝,那就非謚號和廟號莫屬了,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而且明清兩代一般一個皇帝一個年號,容易區分,百姓平時也都說XX多少多少年嘛,更符合草根的語言習慣。

總之我認為是民間文化的崛起造成了這種語言習慣。


作為一個稱呼要精確還要簡潔,也就是說著方便還要準確定位。

所以有謚號、廟號、年號。

這三樣其實都是上古已有,但是除謚號外,其他都不怎麼顯眼,尤其秦朝,像秦始皇這麼自戀而自傲的皇帝,肯定不願意讓人對他瞎評論啊,所以自個給自個定了個「始皇帝」,廢了謚號,廟號以後再追,但沒來得及追呢,秦就完了。漢朝越過秦繼承了這點東西,準確來說漢武帝時這三樣開始俱備了。於是開始用。

最開始,廟號和年號都不符合精確這一條。

因為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只有有功有德的才能進皇室祠堂,也就是太廟。

而每個皇帝的年號也是不固定的,常常一個皇帝多個年號。

但是謚號每個皇帝都有啊,所以皇帝定位用謚號。

於是有了文帝、武帝、景帝之類的。

謚號應該來說是一個字,但是漢朝以孝治天下,所以除劉邦外謚號都是兩個字,加一個「孝」字,比如劉徹是漢孝武帝。但每個皇帝都有,又為了簡潔,所以一般忽略這個孝字。

後來謚號、廟號、都發生了改觀。他們都不值錢了。

首先廟號,到了唐朝,除了亡國君基本都能進太廟了,也就是大多數皇帝都用了廟號,比如明光宗,就特么在位一個月,當太子的時候還當的那麼窩囊,都有個光宗廟號,加國號還是「明光」,哪「明光」了?

其次謚號,上古也有好幾個字的,比如著名「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謚「武靈」 還有就是上邊說的漢朝加個」孝「字。到唐朝,主要武則天那,節操大崩,謚號由單字化,片語化走向了句式化。比如唐玄宗謚:」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後來發展到明清,明帝一般謚十七個字,清帝一般謚二十三個字,像朱元璋和努爾哈赤這樣開國的字更多。

」你還記不記得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他老婆?「這根本沒法聊天啊!

於是,人們開始遠離謚號,啟用廟號。

於是有了太宗,高祖之類的。

廟號一直用到清末。

譬如明提起哪個本朝哪個皇帝來一般說廟號,如世宗、憲宗,或者用」廟「字,世廟、憲廟。偶爾也摘出那一長串謚號的最後一個字用。世宗、世廟,肅皇帝都是指朱厚熜。

而清朝正式用法是廟號加謚號最後一個字,比如康熙是清聖祖(這個」聖「字特別牛逼,據我了解,還有一個遼聖宗,其他就沒有用聖的了)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所以一提起他老人家來就是聖祖仁皇帝。

而到了明朝,年號開始保持固定性,一般一個皇帝一個年號一輩子。

於是有了開始用年號稱呼皇帝的習慣。但這種用法主要是現在,以及清朝後期民間底層。

提起清聖祖仁皇帝來就是康熙爺,提起明世宗來就是嘉靖皇爺。

之所以說是民間底層是因為,官方絕對不用這種說法,而民間有文化的也不會用,所以明清文人筆記小說里定位皇帝也基本是用廟號。

所以用年號稱皇帝在今天才是主流

」稱皇帝「和」紀年「這兩個概念不能混了。

稱皇帝主流是謚號和廟號。但紀年主流歷朝歷代都是年號,夾雜」干支「。

另外最著名的的稱皇帝錯誤法就是漢高祖了。劉邦廟號太祖,謚高皇帝。可能當時剛剛重啟長期廢止不用的廟號、謚號、人們比較激動,一下給搞亂了叫成了」漢高祖「 從漢朝就錯用一直錯但今天,錯了這麼多年也就無所謂錯了,畢竟他定位簡潔精確。


這個我來回答。恰好我以前寫過一小片文章總結過這個問題。

----------------------------------

這些稱呼涉及到帝王謚號,廟號和年號。XX帝是謚號的叫法;XX宗是廟號的叫法。

謚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按其生平事迹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謚號始於西周,秦朝時曾遭廢除,西漢時恢復並沿用至清朝。

廟號:廟號始於商朝,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廟號。

在古代帝王的全稱是廟號+謚號,廟號在前、謚號在後。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世宗是廟號,孝武是謚號。漢代諸帝謚號都有孝字,史家敘史作省稱,略去孝字,所以漢孝武帝簡稱漢武帝。

在唐以前,按照典制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廟號,而且那時謚號也比較簡短客觀。所以習慣上,對唐朝以前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不稱廟號。如漢武帝、隋煬帝。

唐朝以後,謚號、廟號制度逐漸變得浮誇起來。每個皇帝都有了廟號,而謚號則變得越來越長,比如李世民的謚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趙匡胤的謚號是「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這時如果再沿用謚號的叫法就很麻煩了,因而唐朝以後的皇帝一般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說法,一般開國的皇帝稱祖,後繼者稱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

明清兩代因為一個皇帝一般情況下只用一個年號,所以人們習慣上用這個這個皇帝的年號來稱呼他。但他們也是有廟號和謚號的,你也可以以廟號或謚號稱呼他們。這只不過是習慣問題罷了。

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既不是謚號也不是廟號。秦始皇認為謚號有「子議父、臣議君」之嫌,因此把它廢除了。秦始皇只能算是尊號,是他自己起。始皇就是第一個皇帝的意思。


1.年號基本唯一之後,有了可以指代的先決條件。

2.謚號長得令人髮指,廟號必須加朝代名,不然會混。

3.謚號和廟號死了才有,年號可以稱當朝,方便。

所以綜合一下,如果你是個古代人,生於康熙8年,死於乾隆22年,活了80多,高壽。你死後沒兩年,有人問你孫子你生卒日。他用謚號就是,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恭德大成仁皇帝8年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死後,第22年卒。

注意,你還不能說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22年卒,因為當時乾隆還沒死,所以他的謚號你不知道。廟號短點,但是道理一樣,皇帝還沒死,你怎麼叫啊。


清帝同樣有廟號與謚號,不少人並不用年號稱呼他們。一般來說,民間喜用年號,因為便於記憶與理解。


其實我就想說,幸虧清朝不用謚號了。不然清高宗純皇帝愛新覺羅弘曆,稱謚號是清純帝0.0


樓上的都回答得很全面了,不過有點啰嗦。

簡單來說就是:唐朝胡風較重,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民族大融合時期,傳統謚法變化很大,謚號越來越長,稱呼起來多有不便,所以開始以廟號稱呼皇帝(也是唐朝開始每個皇帝都進太廟,以前不是,例如西漢只有三位)明朝中期到整個清朝因為皇帝都只有一個年號(只有明英宗復辟有2個),所以約定俗成稱呼年號比較流行,但官方對有尊號的皇帝還是稱尊號,至於為什麼後來也不稱廟號是因為畢竟皇帝死了才有廟號,前面都稱年號時間長了就約定俗成了。


推薦閱讀:

江西為什麼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為什麼歐洲大陸上沒有像中國一樣「分久必合」?
二十四史中有哪些有趣的段落?
如何看待村上春樹「日本人民把自己看作是二戰的受害者」的言論?
常玩「P 社四萌」,會使玩家對世界歷史產生哪些錯誤認知?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歷史人物 | 歷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