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類為什麼追求公平?


謝謝邀請。

公平有過不少定義,我個人認為,公平是特定標準下不失衡的狀態。

不失衡,就是不要失准,不要失去標準尺度。

人站立或行走,需要平衡,據說,這是靠腦垂體來感覺維持的。人是社會性的,需要公平的秩序,如果這個秩序失准,人就會覺得無法把握自己。這和自然界需要生態平衡一樣。如果事物在某一方面過度,就會構成對另一方的擠占乃至破壞。所以,追求公平,對人而言,既是與生俱來的,也是在其社會性中形成的。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會覺得不公平。我理解,其原因,按大類可分為兩類:對同樣的事採用了不同的標準;對不同的事採用了同樣的標準。

兩個人生產了同樣多同等質量的產品,得到的報酬不同。按制度,應該同工同酬,但其中一個人和掌握分配權的人關係好,得到的報酬多。權利和關係導致尺度失衡,干預了公平的實現。

兩個人生產了同樣多同等質量的產品,得到了同樣的報酬。按制度分配,是公平的。但其中一個人家庭負擔重,另一個人家庭負擔輕,如從解決生活用度需求的標準看,是不公平,因為更需要錢的人,沒得到更好的滿足。

計劃經濟年代,講究分配結果公平,否認人的能力差異,結果沒有效率,人會向低水平看齊,從而也就扼殺了社會的活力。

市場經濟年代下,講究起點、過程的公平。如起點是多勞多得,過程中保證按勞分配,結果必有差異。好比兩個人賽跑,起點線一樣,中間不違規,誰在前面,誰有獎一樣。社會會因此獲得動力,但收入差距拉開了,如從收入要均等上看,就不公平了。

同樣的標準用於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標準用於同樣的事物,都會導致公平觀的衝突和錯亂。同時,公平還會受到權利的、金錢的、人情的種種因素的影響而失衡。例如,我們常說權大於法時,就是指權侵蝕了法,以法為準繩的公平作用,就失衡了。當著各方面力量對比失衡的時候,任何公平意願的實現,都會顯得無力。例如在國際上,由於美國的強大,哪怕有國際法,也可以想欺負誰就欺負誰。

公平是人類的美好理想,而人對公平又有不同的理解和訴求。我猜想,最終可能是各種公平觀的兼顧。她的結果是,既讓社會保持活力,讓每一個個人有條件實現自己的心愿,又讓人類整體比從前生活得更美好。人類追求公平,但道路會很不平坦。


其實人類追求的根本不是公平,而是私利。只是因為人類群體足夠大,大到自己沒辦法強過所有人的總和,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追求所謂的公平。實際上我想說的是,你強過多少人,那麼你就會追求什麼樣的公平。


追求公平是人的本性,對猴子做的實驗得出猴子也需要公平。說明不僅人如此,也許許多社會性生物都是如此。

-------------------------------

在 美國埃莫里大學耶基斯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兩位研究員薩拉·布魯斯南和弗朗絲·德·瓦爾對猴子進行了一系列試驗。他們將兩隻猴子編為一組,給每隻猴子發一 枚金屬幣,讓它們互相交換,如果可以完成這個動作,就發給它們黃瓜片作為獎賞,於是這個動作的成功率高達95%。接著,他們給一隻完成動作的猴子發葡萄, 另一隻仍然發黃瓜,於是有些得到黃瓜的猴子便不願完成交換動作了,動作成功率一下子變成了60%。最後,他們在交換動作開始前給一隻猴子吃葡萄,另一隻見 狀,不但不肯交換硬幣,還把已經得到的黃瓜扔到籠子外面,動作成功率更是跌到了20%。

科學家們由此得出結論,猴子們通過互相比較來衡量它們所得的獎賞,也通過比較衡量它們付出的勞動,當它們發現自己付出同等的勞動而獎賞不如別人時,就會表現得非常憤怒,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勞動所得。

--------------------------------

人總是會對自己的利益考慮,這是出於生存所必須的,不為自己利益考慮的個體必然滅絕,捨身喂虎就是例子。另一方面,也必須對涉及利益對方考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自己和另一方中間的平衡點,就是公平。有了公平,我們就不再需要追求過分的社會成員的鬥爭,只要所有成員都追求公平就夠了。社會成員之間的合作因此更加緊密。

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公平,社會就會不穩定,就會有人報復,有人反社會。所以公平是一個社會的絕對的追求,甚至超越了諸如民主還是專制,法治還是德治。如果說民主和法制是一種手段,那麼它們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整個社會的公平。

在封建制度的野蠻社會裡,雖然人的本性還是追求公平,社會也能穩定,可是君主只能用手中的權利去創造公平,他的目的是使社會趨於穩定,以讓自己的統治延續。但在封建專制的社會裡不可能非常公平,「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基本是空談。在這個沒有公平的社會裡,所有人都養成一個習慣,就是我要追求當王,追求將別人的利益才在腳下。

所以西方是文明社會,因為他們的公民只要公平就夠了,人與人之間可以更加合作,更加和諧。我們是野蠻的社會,不要公平,要利益最大化,佔便宜最大化。當然這不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貪婪的,這也是制度不夠嚴密的結果。

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國門的時候,我們都認識到了差距,也許你會覺得這是一種不公平。可我們都學過近代歷史,每次開戰最初都是因為要開放通商口岸,西方人只是追求一個自由貿易的權利。也可以說,近代歷史是西方將他們的公平的精神硬塞給我們,打醒我們的歷史,讓我們看看民主的社會有多厲害。直到現在,看到社會到處缺乏公平,中國還不知道覺醒和反省,我覺得是一種悲哀。


很多人把公平理解為弱者的一種自我保護,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如果缺少了這層,那就是一個完全弱肉強食的世界。但看似強者為尊,其實人人自危,反過來講,一個強者在面對一群弱者的時候,也變成了弱者,大家都沒有尺度,那麼世界就是一團亂。

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博弈的均衡狀態。設法在規則層面保障公平,就意味著人人享有同等機會。

但這是很理想化的,畢竟很多客觀因素在那裡,比如資源,資源是導致不公平的最大禍首,但也是無可避免的最大障礙。資源總是有限的,沒有人能確保資源的公平性,或者說也不能這麼做,資源的獲取是人類的源動力,但這也就意味著規則公平下無法保證所有人能有機會達到自己目標。

所以說,公平永遠是相對的,在條件約束的有限範圍內定義的。

如果鑽了牛角尖,那就會變得偏激,其實公平是最容易被駁倒的東西,很多客觀因素都無法達成,所以我們應該對公平的完美主義追求放開,更多的傾向於保障有限範圍內的權利。


真想搞清答案的,推薦約翰羅爾斯的 the theory of justice! 這本書很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比較複雜,時間匆忙,抱歉就不在這裡展開介紹這本書的內容了。


據我觀察追求公平分兩類人:1、處於不公平的位置的人。2、經公平處理之後然處於優勢位置的人。

絕大部分人不是追求公平,只不過想通過公平的說法來求取自己的最大利益(短期或者長期利益)。


  • 從個體上來說:人類追求公平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或者獲得更多的利益;

  • 從整體上來說:人類追求公平是達爾文優勝劣汰自然選擇的必然要求。


絕大部分人追求的不是公平,而是他享受的我也想享受到,一旦我享受到了,那麼別人能不能享受也就無所謂了。


追求公平是徒勞的。

公平概念的產生於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我們一直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我們並不知道最大化的標準,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並不知道我們的付出等價於多大的收穫。於是我們就去比較,希望通過比較得出我們的付出與最大收穫的關係。比較的方法如下:

我的付出是A,我的收穫是B

他人的付出是A1,他人的收穫是B1

不公平之一:相同的投資,不同的回報

如果A=A1,只要B不等於B1,我們就會認為不公平。

不公平之二:不同的投資,相同的回報

如果A&>A1或者A&

不公平之三:不同的投資,不同的回報

如果A&>A1,若B&>B1,有人會認為公平,因為投資大回報大;但也有人認為不公平,原因在於:如果A比A1大3,而B比B1才大1,因為A的付出並沒有和回報成正比;同理可得,當A&

以上三種不公平,是基於投資、回報的量可以認知和精確計算的假設上。如果投資、回報的量不可認知、不可以精確計算,那麼計算公平就變得不可能了。對於同一個投資回報過程,不同的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果,相互之間還無法達成共識。事實上,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太多的我們不能認知的事物存在著,這些我們無法認知的事物,也許就是投資或者回報的成分之一。基於這個理由,我要說的是:根本沒有辦法精準計算投資回報的關係,真正的公平根本無法追求。

回到題目本身:人追求公平,其實是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如果當人們不再追求公平,他們就會去追求毀滅。


你錯了,人類才沒有追求公平,人類追求的一直都是利己。當你能力不夠,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你就會說:我們的社會應該是個公平的社會;當你能力夠強,能夠不公平的對待他人的時候你就會說:孩子你還是太年輕,這個社會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自私貪婪是人類的天性,與其說人類在追求公平,不如說人類始終不滿自己的所得總比他人少


這個題目本身就是錯誤的


雙贏讓能你和對方都滿意,而公平交換至少能讓你和對方都同意。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喜歡的恰恰是損人利己,還有喜歡損人不利己的,這些人常常走不遠。


本來沒有什麼公與不公。問公與不公只不過是不信任自己而已。一個最好不過的借口。


最近正值學校各部門換屆

來說說我最熟悉的三個部門

當我知道,因為報名人數過多,我熟悉的那個過去半年來為我們帶來了各種精彩的男孩放棄了競選。

當我知道,我所熟悉的那個能把全校最難說話的老師之一解決掉的妹紙要和6個從未在這個部門做過任何事的人競爭,而投票的人,至少有一半根本不知道她是誰。

我可能是這裡面最幸運的候選人了吧。當我知道,我唯一的競爭者是過去半年和我在同一部門的那位。只是比我出席會議晚半年。只是我一直在做工作,他卻幾乎什麼也沒做過。

因為公眾事務,這個改選拖後了一周。

因為這一周,所有見證過這幾個部門的精彩和優秀能力人才的參會人員走了一半,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群什麼也不了解的新人。

的確,有競選演講。但從那花招頻出而蒼白無力的4分鐘,我想不到它對那些努力工作懷揣夢想的人有什麼公平可言。


因為不公平


對我來說就是希望付出有所回報 可以覺得做的事有價值 然後會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人類追求公平只是一個手段,而不是一個目的。我更認同人類追求公平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畢竟,自私的個體才會在競爭中生存下來。而公平,只不過是哪怕是最強的強者,也不可能在社會的所有方面得到優勢,所以,在這時候,追求公平的人可以讓自己也得到保障,從而增加自己存活的機會。

所以可以推測,求公平的一般是弱者,是那一方面的弱者。舉例來說,一個窮的男人,他可能更傾向於追求經濟上的公平,而不是性別上的公平。

但是也可以推測,追求各方面的公平是人類更大的智慧。因為,我們最終都會發現,只追求「自己的公平」是不可能的,因為當別人也遭受不公平時,總會殃及到我們自己。因為當弱者是大多數人的時候,他們就不再是弱者了,或者不甘再做弱者。

所以,一個不斷發展的社會應該是追求越來越多的公平的,因為這樣本質上是保證自己越來越多的利益。

但是,人類現在估計還沒那麼高覺悟,即使有,生命的自私的本能也不總是受得到控制。所以,這個「追求公平」的過程估計還要走很久。

除非人類找到更好的保障自己利益的方式,否則估計是會這樣走下去,或者滅亡。


現在的大多數人追求公平是因為當時的不公平觸碰了他們的利益。。舉個不太好的例子,幾乎沒有哪個處在教育資源高處的的人會為教育資源低處的人吶喊,為他們追求公平;沒有幾個皇帝會為窮苦平民吶喊,為他們追求公平。

但是我相信,社會上還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們為公平而追求公平。

突然發現最早的回答是11年的(°o°;)


推薦閱讀:

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嗎?
如何評價清華免試招收外籍或移民學生?
「成王敗寇」是否正確?
為什麼說《Legal High》是深刻透視日本社會本質的作品?
為什麼艷照門事件後阿嬌回到娛樂圈 冠希卻不能?

TAG: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