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中國日漸嚴重的貧富差距?

中國的貧富差距收到地區和教育的限制,之後會有更加嚴重的階級固化。這是當前人類生產條件,科技水平的迫不得已,歷史的循環,還是有別的出路可以改變?


謝邀。

簡而言之,平均地權。

近年來的貧富差距,主要源於城市土地(房屋)價格上漲。要解決貧富懸殊問題,關鍵是如何分配這種土地增值收益。

城市土地升值的原因是什麼?是社會的進步,是外來人口的湧入,是技術創新,是政府的好政策。總之,是改革的紅利。

改革的紅利應該歸誰所有?這是個價值判斷問題,不是經濟學問題。

從主流經濟學角度看,三位一體公式,勞動者獲取工資,資本獲取利息,地主獲取地租。也就是按要素分配理論(與之對應的是按勞分配),分多分少談不上公平與否,誰佔有的要素多,誰分的就多,貧富差距自然會越來越嚴重。

從實證角度來看,目前大部分歸了城郊拆遷戶、開發商、地方政府,這也導致了很多人說的拆遷戶成了私人銀行客戶,而復旦畢業生卻買不起房子。

林采宜:「看到復旦的畢業生買不起房,拆遷戶成為了私銀客戶,恨不得流下眼淚」_環球老虎財經

人才流失,小微企業付不起高房租,創新缺失,社會風氣日下,有閑階層盛行,這些問題都在於此。

土地升值部分到底應該歸誰?不同時期的政治家提出了不同的主張,最著名的例如孫中山提出」平均地權「,漲價部分歸公,歸全體國民。

平均地權文明之福祉,國民平等以享之。當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其現有之地價,仍屬原主所有;其革命後社會改良進步之增價,則歸於國家,為國民所共享。肇造社會的國家,俾家給人足,四海之內無一夫不獲其所。敢有壟斷以制國民之生命者,與眾棄之!

————————《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

平均地權的思想不是孫的獨創,在很多經濟學家著作中都找得到。

斯賓塞認為:土地就像空氣和陽光一樣,私人佔有是違背自然規律的。

約翰穆勒認為,人口的增加與經濟繁榮導致了土地增值,地主坐享其成不勞而獲阻礙了經濟發展,認為因社會進步而自然增加的土地價值要歸全民所有。

亨利喬治《進步與貧困》一書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闡釋,土地價值的增加,非某個人的勞動或投資引起,土地增值的收益應當歸全民所有。人不能「生產」土地,所以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宣稱其佔有哪一片土地。人人都應該享受同等的生存權,居住權。

——

按此理論的邏輯,首都是全國人民的首都,特區之所以成為特區,是全國人民選擇它作為特區,並且是全國人民建設和開發的結果。開發區是全市人民的開發區,憑什麼少數人坐地起價?壟斷生財?

當然,有人說這是別人早年投資眼光高,是應得的投資收益。經濟學認為,土地供給缺乏彈性,是房價決定土地價格,而不是相反。投資土地無法增加供給,和生產性投資不一樣,無法改進社會福利。

簡單來看,房子的價值組成包括鋼筋水泥和土地。生產性投資,如擴大鋼筋水泥投資,生產產品、增加產品供給,從而降低產品價格,降低房價,改善民眾的居住環境,社會福利。而投資土地、囤地,炒地皮,沒有增加產出,對社會沒有任何益處。一塊地,投來投去,不會變成兩塊地。

唯有生產性的勞動才是「國民財富」的真正最終源泉!科技、文化、藝術這些才是真正的財富,而這些都是勞動創造的!

看看福布斯排行榜,多少人的發家之路。低價從農民手裡拿到土地,然後遊說地方政府,獲得各種規劃(以城市發展、公共福利之名義),提升了土地價值,一倒手,點石成金,黃金萬兩。

這十來年,大抵如此,而主流經濟學家對此選擇性忽略,他們堅持三位一體公式和歐拉定理,即按生產要素來分配,而不進行價值判斷。

——

然而,政治理想和現實有很大差距,如何實現「漲價歸公」?激進的如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分配,「不稼者不得有尺寸耕土」(換言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溫和的如核定地價,徵收土地增值稅,抗戰時期的「減租減息」三三制。

國家總是空洞的符號,具體化就是官僚體系,讓官員主導,實際上「增值部分」很容易耗散在官僚體系中。從土地到房子,多少環節?多少中介?多少飯勺?

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掌握話語權的往往就是既得利益者,讓他們去操刀,無異於革自己的命。歷史上,種種均田限田方案,一個也沒真正實施,原因就在於地主階級反對。

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往往容易成功;而到了現在,這也就是形成了有房子的和無房者的對立,改革難度要大得多。

很多時候,出發點是解決問題,最後是製造了新的問題,新的分配不公問題。例如公租房的分配是否做到了公開公正公平?看到這些小區出入各種寶馬賓士就知道了。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入手,吏治。

手機碼字不易,感覺有用就賞個贊吧,謝謝

H Howard:在銀行從事風險管理是什麼樣的體驗?

…更多文章請到信貸風控手記-知乎專欄

…更多回答請看H-Howard


具體操作很複雜的治本方法就是革命辣

治標的話:

先是有地域的貧富差距,發達城市與偏遠農村的差距基本不可能改觀

房產是個對剝削階級很好的東西,好到讓執政黨跟成龍姓,無產者的最低工資取決於無產者生活必需品消費,抬高生活必需品的物價那麼就是勞動成本上漲,不抬高的話又不好褥羊毛,那麼既是必需品,又不是必需品的房子(因為可以租)的漲價自然是最好的褥羊毛手段,為了高企的房價和必須要有個立足之地的房子的無產者只能為了微薄的工資接受繁重的加班。

改變地域差距實際上是改變地域上人的差距,既然是這樣把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建成三個比東京還要大的多的超級城市群,最好加上武漢重慶西安輔助,其他地方爛了就爛了吧,人能搬出來就行,平原地帶可以開發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用超級城市群容納吸收各個窮山冷嶴的人地域造成的貧富差距就緩解很多了。這樣還有一點只有進了大城市才有可能找到發展的前景與目標,才能了解到自身應有的權利,和先進的文化。當然這只是嘴炮,如何創造就業機會,用交通網擴大城市群,培訓湧入的人口,新老人的衝突都是不好解的問題。

不過大城市內的貧富差距,那隻能讓治本的手段來了,雖說是平均地權,但你覺得屁股坐在那邊的你說平均就平均嗎?(有錢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啊.jpg)但如果大量的人口聚集起來看著不屬於自己的國家和高樓大廈,意識到了這種不平等,姿勢水平與組織力也提高了不少,又處在國家的經濟中心,這幾項相加再來個導火索的話會是個什麼結果?


要不開開歷史的倒車,全民共產一次?


要解決貧富差距,先要解決「認知差距」~

富人:有資本、有信息、有方法(黑、白、灰)、有投資觀、有消費觀、有教育

富人沒有人口數量、沒有人均工作時間

大眾:沒有資本、沒有信息、沒有方法(或只有白)、沒有理財觀(沒有資本=沒投資觀)、有畸形消費觀(隨大流,低效率、低收益)、教育的內容非常不均(被培養成為勝任某種工作的人,而不是被培養成才)

大眾:有人口數量,有提升動力,有能產生價值的大量工作時間,有消費意願

對比上述內容就可以知道差距從何而來、因何拉大以及如何減小

從何來:原始積累不用細講了吧?

因何大:富人用資本投資,大眾進行生產,富人用信息操縱市場潮流,誘導大眾消費,這個消費信價比極低,大眾本身消費觀不成熟,付費之後,不能滿足,但是富人已經賺取了新的資本,再次循環,大眾永遠是大眾跳脫不出這個漩渦~

如何小:建立全民信用體系!減少認知差距(科普常識)!樹立理智消費觀(各種方法)!扶植良心企業和行業!完善治理體系、法制,幹掉黑方法,治理灰方法!提供多種教育!

核心目標是提高全民生產/消費/交流的效率,生產的產品都是確實提升生活幸福的消費品,讓所有人的協作可以提升所有人的認知,從而提高整體發展水平

目前浪費太多在盲目的方向,這些浪費的成本都會轉嫁到大眾成為壓力,要轉變才行

ps:部分內容展開不夠,留坑再填


學了這麼多年,勉強答一答

縮小貧富差距,第一是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差距。可以看到的是政策變化,由過去的農村支持城市到現在的城市反哺農村,一系列政策比如土地可以流轉經營等,支持大規模種植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精準扶貧,鄉村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等,但實際上很困難,因為農村很難享受和城市同樣的公共服務,無論是教育醫療(基本)還是圖書館體育館這種,所以趨勢就是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尤其是『精英人口』(大學生,主要勞動力)。這種條件下,想縮小農村城市差距,政府一方面要有政策支持(傾斜不可能),對基礎設施等投資建設,另一方面就是完善社會保障(福利國家是夢想),地方政府出些政策吸引人才,鼓勵大學生或當地民眾回鄉創業什麼的,社會組織可以承擔一部分公共服務需求(長期支教到辦學等),市場轉移一些產業到農村,提供就業機會。有些農村可以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或者旅遊業

第二,就是區域之間的貧富差距。東部發達地區對西部的支持已經進行很久了,比如國家的轉移支付啊,省與省市與市的定向支持等。就教育而言,最近的江蘇湖北減招將名額調給中西部地區啊,雙一流方案雲南大學,新疆大學等進入B類啊。利益相關不便評價,但是高等教育它必然得依賴基礎義務教育,中國的基礎教育的財政是歸地方政府支出的,比如縣裡的小學縣政府給財政撥款。由於地方之間的貧富差距所以這些小學中學的財政投入必然有區別,師資力量什麼的差距也就很大。所以一味地在高等教育上拔苗助長,還不如對基礎教育宏觀調控。我們常常聽到的是產業轉移,一些勞動密集型之類的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或者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貧富差距的消除我以為不可能(起碼這一百年里到不了共產主義社會),只有縮小。區域發展,需要有增長極,80年代的深圳,90年代的上海,現在的雄安。拋開歷史等因素,一個增長極會推動城市群的發展,進而影響區域發展。所以縮小地方差距,我以為除了地方政府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中央的宏觀調控,把蛋糕做大,多幾個深圳,上海。

貧富差距,如果追求的是同富而不是共貧,那麼就不是一次簡單的革命可以解決的,時間很重要,科技很重要,制度很重要,所幸,我們現在是效率和公平一同追求,我想,縮小貧富差距還是有希望的


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說直接一點就是半資本半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根本區別是經濟制度是公有制還是私有制,我國號稱是公有制的,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私有制發展,公有制逐漸失去了主導地位,實際上我國的公有制已經卡在51%這個線上了。但是隨著國企改革、股份制什麼的發展,在這公有制的資本裡面又冒出了私有部分,也就是說51%的公有制的經濟裡面只有51%的純公有了,這麼一乘,實際的公有制部分就只剩下46%不到了,而且,這個公有制部分是包含了合資企業的公有制部分的,也包括廣大農村的集體所有制部分,更嚴格算下去,恐怕佔比更少了。
之所以會這樣,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大規律有關係,我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支撐不起公有制,只有搞私有制才能使得大家溫飽小康。

而共產主義所謂的按需分配所對應的是高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就目前人類水平來說是達不到的。之前也做過嘗試,就出現了六七十年代的大饑荒和動亂。

所以為了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私有化逐漸發展起來,按勞分配,先富帶後富的政策使得中國經濟開始有活力,國家和人民都有了質的飛躍。這些都是對資本主義模式的借鑒來的,自然會有資本主義下的罪惡。

而我要說的就是這一點,國家的房地產巨頭的資本積累是怎麼樣的,不都是吸取百姓的血積累起來的么,這些巨頭高高在上,剝削和壓迫無產階級,無產階級缺乏教育資源來拜託愚昧,這些優良的資源都被資本家把持著,無產階級在思想缺乏解放,無力反抗現實的情況下,能做的就是尋找一絲溫飽之地,勤勤懇懇的工作被剝削,還意識不到自己被壓迫剝削,反而要感謝資本家微薄的工資。這就直接貧富固化了。

舉身邊的例子,之前在萬達的大排檔飯店做兼職服務員,作為一個學生黨,資源有限,很珍惜這份兼職。在飯店裡面人來人往,吃飯的人從上午十點半一直吃到晚上十點半。我們做兼職的當然是最底層的,被所有人呼來喝去的,女生當男的使,男生當牲口使,累的不得了。而那些原來的服務員,洗碗阿姨,做菜員工也是要一直做,就像機器一樣,累死累活一直工作。但他們都意識不到資本家用自己的微小利益剝削著無產階級拚命去工作,一直到老去。企業的上層人員也是忙的不可開交,層層剝削 ,大資本家只要在上面數著自己龐大的收入,再在公眾和公知面前塑造出一副憨厚老實,祥和親近的樣子,製造一些成功的勵志雞湯,受人崇拜。

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解他們的思想內涵,保持對世界的客觀認識,培養自己的獨立思想,不被現實蒙蔽。有感而發吧!


首先,從中國近幾年的基尼係數來看,這個問題已經在好轉了。

個人覺得要縮小貧富差距,一靠教育,二靠基建。


第一提這問題的人什麼動機?第二為啥要改變?


良心文章,中國要全民小康


比如北京現在要減少逐漸擴大的貧富差距,採取的辦法是非常有效的。減少收入低人群的人口啊。

這樣的話,以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區域生活唄~~


我就舉一個例子:2007年,《財經》雜誌的一期封面是《誰的魯能?》,報道了山東魯能集團改制的事情。結果沒過多久,這期財經雜誌就被下架了。本朝的貧富差距為何如此懸殊,大家多了解一下背後的故事就明白了。


推薦閱讀:

大多數美國人真的像美劇里一樣非常注重法制公正等這些觀念嗎?
中國夢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中國能否在未來取代美國,成為領袖國家?
如何看待官方冷報道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TAG:社會科學 | 經濟 | 發展 | 中國 | 貧富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