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新出的 iPad Pro 10.5 寸實際體驗如何?
今年年中入了新款MacBook Pro後,
我放言打消了購買iPad Pro10.5的念頭,結果人算不如天算,秋日的乾燥空氣中傳來了打臉的聲音。當初在iPad Pro和MacBook Pro之間搖擺,
關鍵因素是生產力,所以後者勝出在情理之中。
當生產力有了保證之後,我對移動設備又有了新的需求(需求總是層出不窮),比如: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空間。8月底,被全屏的iPhone X刷屏,想到一時半會兒到不了手,未免有些沮喪,
這時,iPad Pro 10.5再次以競爭者的姿態出現在眼前,迫使我重新思考一個問題:我目前需要的,真的是一台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手機嗎?有哪些情況是必須或者優先使用手機而不是iPad呢?
1,通話
2,導航3,接收驗證碼
4,無WiFi上網5,攝影攝像以上這些功能,iPhone 6至少還能再戰一年,
除此之外的需求,iPad Pro10.5都能實現,且能實現得更好(通過大屏幕和手寫等功能),256G加上筆的價格,還比iPhoneX的起步價便宜100美元,柳暗花明又一村,那麼……愉快決定了?兜兜轉轉,還是將它攬入懷中,
本是衝動的消費者,強行給自己披上理性的外衣,結果無非是掙扎一番,乖乖就範。花錢終究不是看它有沒有用,而是看你喜歡不喜歡。
如今用了一個多月再來寫體驗,過了新鮮勁,自然會客觀些。
首先,不可否認,在任何場景下iPad都是可以被替代的,它只負責將體驗變得更好,
正因為如此,當它的速度和解析度不及手機的時候,很可能會面臨吃灰的風險,衍生出蓋泡麵的新功能。使用移動設備的優先順序主要還是看性能,
一台iPhone 6和iPad Pro10.5,我會下意識先拿起哪一件,可想而知。(當然,回個微信就看哪個離手近了……)大部分時間我已習慣「雙線作戰」,平板為主,手機為輔,各司其職,同步運作,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體驗。但仔細想來,這份「協作的便利」其實是因為多了一台移動設備,和它是不是Pro沒有太大關係。
iOS11
老老實實等到9月20日才升的級,變化顯著,
Dock欄和後台,大大節省了尋找APP的時間,自帶輸入法有了長足的進步,打標點方便多了,分屏功能完美結合了一些需要同步的操作,尤其在需要校對和臨摹的時候,能做到更專註, 不過,分屏後視覺空間狹小,且每次拖拽都會停頓刷新一下,所以有時我寧願用手機來充當另一塊分屏的角色。重量
iPad Pro10.5的便攜度大大優於12.9是毋庸置疑的,
至少出門時不會視它為累贅,毫不猶豫地塞進了書包。469g的重量,在蘋果店裡比劃一會兒完全不會累,
但躺在沙發上,捧久了還是吃不消,於是購買支架成了當務之急。
這款支架用於桌面,小巧靈活,價廉物美。
這款磁力貼片用於牆面,缺點是一旦底座貼上就不能移位了。
真實使用場景。
根據「活動線路」來安排支架和貼片,
能照顧到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模式,花點小錢和小精力就能提高的生活品質,還等什麼呢?容量
從16G飛躍到256G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類似於常年蝸居在16㎡的土屋裡,暗無天日的可憐人,突然置身於256㎡的豪宅,
獃獃地看著陽光透過落地窗撒向地板……的感覺。瀏覽App Store時底氣十足,
突如其來的富裕感外化成「壕氣衝天」一邊揮舞著拳頭——買買買!一邊晃動著脖子上小臂粗細的金鏈子……空間足夠帶來的一大好處就是——
可以肆無忌憚地下載,比如雜誌和畫冊。用iPad Pro10.5看雜誌圖片的效果實在太贊!
雖然我到現在還沒能從頭到尾看完一本,但閱覽的過程確實是享受。下載了一堆APP和資料,也才佔了36G,
可見一般用用,64G已經足夠,當然,若考慮將來升級,多花一千塊住進256㎡豪宅也不錯。輸入
用iPad打字是一種折磨。
尤其當我與沙發融為一體時,扭曲著身軀打字的樣子,不忍直視。
一開始我也想過給平板配個藍牙鍵盤,
或者買根數據線連接HHKB鍵盤。然而,失去了便攜性的iPad,和鹹魚有什麼區別?還不如直接打開MacBook Pro來得痛快。某日,我在研究各種輸入法時有了意外發現:
現在的語音識別系統已經如此智能,何不用語音代替文字輸入?不論是搜索還是回消息,大部分文字都能靠語音搞定,正確率在70%左右,況且多說話,還能練習普通話和表達能力……不過,語音輸入只適合獨自在家使用,
公眾場合容易引來圍觀和側目~Apple Pencil
比起彰顯「生產力」的雞肋鍵盤,
Apple Pencil確實是iPad Pro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出鏡率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文字手寫輸入首選Goodnotes,有任何想法或任務第一時間記錄,
還可以畫各種圖案和記號,色彩繽紛,形式多樣,讓我對書寫的樂趣有了重新的認識。(完全可以把它當手帳,還省了一大堆熒光筆和膠帶~)(猜猜他是誰?猜不出就看眉毛咯~)
用Procreate作畫,體驗也是好到流淚……
小拇指的側面再也不用一片漆黑了,也不用紙筆顏料報紙畫板水桶一大堆了,全部濃縮到APP中,輕輕一點,Apple Pencil瞬間變身鉛筆、鋼筆、蠟筆、粉筆……全套美術用品淪為閑置,歸宿只能是閑魚。用Zen Brush 2 ,Apple Pencil又變成了毛筆!
各種底色各種粗細各種濕度……我對這些神奇的科技,佩服得五體投地。延伸應用
聽說DUET可以把iPad變為電腦的第二塊屏幕,好事者如我,自然躍躍欲試。
購買安裝後,用數據線連接兩台設備,iPad就成了MacBook Pro的屏幕延伸,相當於放大版的「iOS11分屏」。相信DUET在某些特定的工作或情境下能發揮作用,但平時上網,我實在懶得擺開這個陣勢。(沒辦法,現在對有線連接的忍耐度趨向於零。)總結
網上關於iPad Pro10.5的專業測評已經夠多了,
清晰度、順滑度和音效無需贅言,代表著目前頂尖的水準。我寫這篇文章主要是為了提供一種「買後的狀態」,因為買之前我也會考慮是不是真的需要,很希望能得到一些真實使用場景的建議。事實上,結果是——用了之後,就離不開了,
整天左手捧著iPad,右手握著Apple Pencil,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手機則回歸到「手機」的本來面目,其餘大部分線上娛樂和交流,都移到了平板上。有的人玩得不亦樂乎,直呼物超所值,有的人就看看優酷聊聊微信,說沒什麼用處,
有沒有用,還得看主人。iPad Pro自身坑爹的文字輸入,決定了它無法具備一般意義上的「生產力」,但別忘了還有不少生產力是不需要大量文字輸入的,比如音樂、建築、設計、繪畫等,對於這些領域的專業人士來說,iPad Pro是名副其實的生產力設備,又或許,iPad Pro本來就是為他們量身定製的。最讓人扼腕的缺點是容易玩物喪志,
此後我再也沒翻開過一頁紙質書。
從去年的iPad Pro 9.7就開始關注這一款產品,當年因為手頭不寬裕所以沒有入上一代產品。連續看了兩年的發布會,終於等到了一款結合天時地利人和的產品:發布後我有足夠長的假期,足夠的預算,家人的支持。果斷從香港入了一部iPad Pro 10.5 Wi-Fi+Cellular 512G 金色 的版本,順帶入了筆和鍵盤。由於之前用過iPad3和iPad Air,也從基友那裡玩過iPad mini2和iPad Air 2,所以對iPad產品線還是比較了解的。從快遞小哥那裡取到的同時有本體和smart keyboard (這算是關鍵配件之後會講到)。一入手,首先給人直觀的感受就是:這個盒子真漂亮 .......(我都對自己無語了)然後是:輕。相對於iPad3的厚重和Air的不痛不癢,不加任何裝飾配件保護套的Pro 10.5真的是極輕,不到一斤的身軀簡直讓人激動。第二個是:這台iPad真漂亮……(小朋友們千萬別學我這就是不好好學習的後果只知道說漂亮)從外觀上,和iPad最顯著的不同,在於這突起的攝像頭還變本加厲了。其次,你才能注意到它的邊框變窄了一些。正面相對於Air2的話,更加的緊湊;背面的不同則更甚:iPad字樣下方的信息變大了(有點丑啊);頂部的天線(cellular版本)仍然是Pro系列特有的樣子(不像iPad產品線直接黑了一大片或者突兀白,Pro系列的是一圈白線);攝像頭右側的麥克風移到了頂部。從側面看,四揚聲器的設定依然保留,非常的給力,最大音量據稱可以達到Air2的兩倍,自己試的話也沒用儀器,一般調中間程度就可以讓整個房間聽的很清楚;3.5mm耳機介面得以保留,相對於iPad3的設計,這個介面的防水性要好的多,內部是近封閉的,僅有四個觸點露出;lighting 介面也做了類似處理。官方並沒有對防水性做出評價,但是想來應該有較大提升;智能連接器存在槽點:使用後借口處會出現擦不掉的印痕,小有影響美觀,但是吸的很穩,可以提著鍵盤把iPad提起來(但是如果抖動太劇烈會脫開,建議不要這樣拿,很危險畢竟不便宜),拆的時侯一手拿著iPad一手拿著鍵盤末端也可以很方便地取下。在使用上存在副作用:看慣了這塊120Hz的屏幕絕對會不習慣手機的刷新率,也很難再用回原來的iPad。說實話,這個高刷新率其實只有潛移默化影響的功能,對於只看視頻或者就玩玩王者榮耀的話作用不大。內存的升級和吊打一切的處理器:真的強勢,一次性開了GTA:SA、GTA:LCS、GTA:Vice City、The room 1、2、3,陰陽師、王者榮耀的時候,你還是可以隨時切換遊戲繼續玩。(最讓我驚訝的是有一次我開了SA的後台去玩王者榮耀,打完一盤排位,切回SA居然直接就可以繼續遊戲),還有一個極端的數據,在Minecraft中同時引爆10、100、1000個TNT的時候,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個TNT的爆炸,軌跡,以及它們的火花及爆破特效。(10000個還沒有實驗)那一塊默秒全的屏幕:對於我這種瞎子來說廣色域真的看不出什麼,但是True Tone顯示技術和Night Shift真的挺有用的,屏幕的質感和四通道的光學感測器讓你即使深夜窩在被子里也能爽爽地看番。兩塊配件:也就是世界上最貴的鉛筆和世界上最貴的「全尺寸」鍵盤(「全尺寸」這個是Apple自封的,比筆記本電腦小一大號)。說實話,質量堪憂,Apple買的東西基本上都要當神仙供著。筆挺好用的,主流評論都在說這支筆的好,我也就不再贅述,對於一個平常使用者,我實在想不出除了畫畫和裝逼還能幹什麼,如果你不會畫畫,只會畫火柴人,請不要買這支筆,買筆的錢完全可以入一台中端機了。如果是大觸,買這支筆其實是划得來的,壓感很好用,但是觸感不是很好,筆頭太硬了。而且要提醒,缺點也很明顯:首先,這支筆充電雖然快,但是掉電也嚴重,如果不用還要主動從藍牙上去掉筆,不然會一直掉到自動斷開為止;其次,這筆雖然不是玻璃做的,但是比玻璃還容易碎,本人的那支筆帶著皮套從不到40cm的沙發上滾落,摔得半死不活現在還在Apple專營店裡搶救。但是經過多月的使用,還是找到了收納的方法:可以磁吸在鍵盤背面,而且挺穩的。然後是鍵盤。鍵盤真的推薦大家購入。這個鍵盤,我真的佩服設計師的腦洞。可卻很少有評測提起它。在沒有展開的時候,它可以收縮成為我們最常見的smart cover 的形象,展開後有兩種形式:觀看模式和輸入模式,觀看模式就是把鍵盤折到iPad背面作支架(建議在平面上使用,因為這個帶來的角度太大了,接近80度,在斜面上使用有翻車的風險),輸入模式(這也是鍵盤唯一能輸入的模式),一定要把吸附在智能連接器上的磁性固定條固定在鍵盤數字上的凹槽中,然後iPad後面就會呈現出三角形的支架(這個角度更加友好,約65度左右,放著很穩。鍵盤可以執行很多快捷鍵,具體的我也不在這裡贅述,但是要記住:鍵盤上的control是沒有什麼軟用的,只有cmd鍵才有用(Apple親兒子鍵,可以執行PC上control鍵的作用)。鍵盤整體輸入手感比較適合我這種喜歡鍵程短的人,反正比虛擬鍵盤要好的多得多。請不要跟風噴沒有背光,背光設計一是耗電,二是可能影響目前的鍵盤表面防水性,三是會進一步加大鍵盤重量,所以,權衡利弊,我選擇不要背光。不管怎麼說,它的使用頻率要比筆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得多,也實用得多。但是鍵盤缺點也不要太明顯,大概有四點:其一,有些重,鍵盤比一台iPhone還要重,裝配後給我一種我還是拿著iPad3的感覺,一隻手拿著有些吃力。其二,角度設計有問題,在觀看模式中,角度大到只要平面存在斜度,就不可能保證iPad的穩定性,這個必須改。其三,得當神仙供著的神設定(鍵盤背面是高端絨布,收起來的時候接觸屏幕)讓我不敢講鍵盤放在那怕只有一點水或者一點灰的桌面上,更不敢濺到水。其四,質量其實沒有我想像中的完美,用了一個月左右,周邊的紡織纖維開始有初步的脫落,我很擔心會不會使用不到我更換iPad的那一天(穩住!你可是一個一千二的鍵盤!)。其實還有一點想吐槽,還沒有多少應用能支持用這塊鍵盤玩遊戲,如果鍵盤只能用來打字,其實就不值一千多了,希望有一天能用熟悉的操作玩Minecraft。分屏多應用的話,其實和Air2的用法還真是一毛一樣,也就沒什麼好說的,希望iOS11能升級體驗。續航真的是爸爸級的了,真的強到想罵人。這塊電池基本上就可以掏空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充電寶。(我這是在誇它大容量)首先,它擴展的身體帶來了更大的電池。其次,完美的iOS10帶來了流弊的系統支持。最後,也是我不得不說的,最重要的一個配件:29w快充(這個要自己買兩百多挺貴的但是絕對比筆和鍵盤值)。真的是沒有人性,在電量低時,只要插上,一分鐘百分之一真的不是玩笑。像我這種沒事玩遊戲的人都可以做到一天僅一充,如果純看番,連續4個小時還有進40%的電,在亮度自動控制的前提下。玩遊戲續航也是槓桿的,玩王者一把排位也就掉個三四格電。貌似如果待機的話,插著鍵盤半天也就掉到98%。在續航方面,iPad敢說第二就基本沒有移動設備敢稱第一了。秒掉所有的手機筆記本好不好。拍照方面的話,從數據上看,使用的是與iP7一毛一樣的攝像頭和閃光燈(雖然在控制中心裡找不到手電筒的選項),前幾天去了趟滕王閣,拍了一些照片,光學防抖是最有用的功能,然後就是廣色域的照片很討人喜歡了。最後還剩下的,就只剩了cellular版的獨特功能了:數據流量。Apple在節省流量方面絕對是王者,在速度方面也是杠杠的,如果你是使用測速的話,可以達到大部分Wi-Fi的下載速度,但是如果是開著不怎麼用,也沒有應用能偷跑。總之,我給它的評價是:娛樂完美,無論是拍照,微信,QQ,遊戲,追番/追劇,都是完美的,但是性價比手動再見。工作的話,純粹碼字還是挺好用的,畫畫忽略手感其實挺好,但在其他領域,我只能說,這塊最優秀的屏幕和最快的核心帶給了它無限的可能,缺少的,更多的是應用方面的支持,也許,屬於它的時代還沒有來到吧。坐等iOS11上線。並不想把它和筆記本或者某些「平板電腦」相比,它有屬於自己的優勢,它也有屬於自己的劣勢,它只是沒有找到只有它能做的事。iPad Pro作為生產力工具,還早了點,但在某些領域先行,是沒有問題的,以目前的應用支持水平,作為日常使用的家庭核心設備或者遊戲狂熱者的遊戲設備,可能是它的目前處境吧。內啥,更正下,筆某些情況,比如長時間不用回自動斷開連接的,不需要插回iPad上,點一下屏幕就可以了,掉電的話是指沒有自動斷開的那一部分時間裡,不過可以忽略。·········································華麗的分割線(反正iPad上看是正好一行而且居中)···········································關於iOS11的話,我絕對算得上是iPad里更新最早的用戶之一吧,畢竟修仙看了發布會又等了一個星期,正好整點首推送刷新直接安裝的,目前是iOS11.0.2的版本(挺萌的我IP6sp還收到iOS10.3.3的推送是怎麼回事233莫不是更了iOS11轉手繼續10???),正好看到關注通知所以正好來寫一些體驗感想吧。首先,來說說最為直觀上的更新。底層的Dock欄是最為矚目的。相比以前的底層欄要更為自由一些,可以加更多的應用和文件夾,但是如果太多了會相對縮放圖標大小。在桌面上上滑Dock欄是可以調出多任務處理/控制中心二合一界面的,但是在應用中,要麼只拖出Dock欄,要麼直接拉到二合一界面,不能拉一半,鬆手再拉,這是不太方便的。再來說說這個二合一界面和新的控制中心吧,控制中心如圖所示可以有最多20個自定義方框,最大的添加就是iPad的手電筒終於出現了,還有久違的「安卓移植」藍牙Wi-Fi流量快速關閉。再提一句,現在除了自動設置之外,只有長按「亮度調節」才能調出night shift了。這個長按能執行很多和3D Touch一樣的操作。另:這個錄屏挺好用的,但是文件會比較大,而且目前還沒有找到調節解析度的方式。再來說說通知中心。現在拉下來是這樣的:直接以鎖屏壁紙為底,而且需要左滑才能調出小組件:有沒有注意到???只有一行了,挺遺憾的。。。。。再來說說所謂的隨手筆記吧。其實只有打開屏幕之後,用筆點觸屏幕才可以進入備忘錄。最後是最引人注目的文件。首先,目前並未加入對百度雲的支持。這是我覺得最遺憾的地方,而且我覺得這和百度雲一直不支持分屏應用有關。其次,它目前還不可以顯示iPad本地文件:這很無奈,和官網說的不符合。但是總體和能夠配合的辦公軟體還是很好的。但是仍然不支持和word或者PPT互相拖拽打開。等等,還加一點,就是關於多任務處理的。目前提供三種多任務方式:雙屏,浮屏,畫中畫。意味著最多可以一次性執行四個應用任務:(不要在意我家大頭死變態)浮屏可以再原先不支持分屏的應用中試用越來越靠近win了很開心。(雖然圖中這個樣子有點坑)另:多任務殺後台仍然是上滑。Tips:如果還沒有更新,最好暫時不要更新了,因為iOS11.0.2bug太多了,掉電比iOS10快一些,而且屏幕旋轉靈敏度下降嚴重…………………………………………………分割線………………………………iOS11.0.3修復屏幕旋轉bug
我想談談 iPad Pro 的潛在價值。
正如我去年在 《iPad 生產力指南》里所言,我們經常有意無意陷入到對工具的過度迷信里,這也直接反應到了公眾對於 iPad 以及 iPad Pro 到底能做什麼的爭論之中,爭論的一方堅持 iPad 不過是一種娛樂玩具,另一方則不斷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展現 iPad 的萬能......
上述兩個略顯極端的討論時常出現在新 iPad 發布、iOS 更新以及第三方 iPad 生產力應用更新的時候。我無意過多涉入這些爭端,就像我一直所秉承的理念,使用任何一個工具的初心都是為了高效率、高質量完成任務,而不管是吐槽 iPad 的無能還是盛讚 iPad 的萬能,都是將工具凌駕於自身需求之上,這種本末倒置的思維方式,從一開始就決定了類似這樣的討論是毫無意義的。
自 1977 年蘋果發布 Apple II 到現在,消費計算機革命走過了 40 年的風雨之路。的確,這 40 年的時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造就了無數偉大的時代英雄和偉大公司,成就了無數經典產品,但從計算設備的本質出發,卻只有兩個真正意義上的變革:
- 交互方式變化:從滑鼠鍵盤到手指觸摸、觸控筆以及語音;
- 屏幕尺寸:從大到小再到大,再到無處不再;
兩大變化趨勢左右了計算設備的演進,這期間其他任何所謂的創新,都不過是順應兩大變化趨勢的一種微創新,比如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改變了計算設備的功能——讓計算設備從一個單純的效率工具變成一台真正意義的多媒體設備,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一台內容消費設備。
在 1993 年 Mosaic 瀏覽器被馬克·安德森發布以後,人類社會不可避免地走入了互聯網時代,這也塑造了計算設備的新使命,一如 1994 年 Wired 雜誌對 Mosaic 歷史地位的論述:
Mosaic是著名的圖形」瀏覽器「,它讓用戶通過點擊介面在電子消息世界中暢遊。Mosaic那迷人的外觀激勵著用戶將他們的文件上傳到網路上,包括彩色圖片、聲音片段、視頻剪輯,此外超文字形式的」鏈接「能夠鏈接到其它文件。隨著點擊—鏈接,這個鏈接上的文件就能夠顯示出來—你可以通過這種突發奇想而又直覺的方式在網路世界中穿行.....
隨後的故事裡,微軟挾操作系統的壟斷優勢,讓 IE 成為瀏覽器的標準存在,這不僅直接「殺死」了 Mosaic 瀏覽器,還通過微軟強大的影響力加速了互聯網的普及,而人類,也再也離不開那個小盒子(個人電腦)以及用小盒子所能觸達世界的快感。
如果說微軟讓互聯網成為一種桌面使用的產品,那麼當 10 年前喬布斯發布第一台 iPhone 時,他可能漏說了一句話,就像他當年在介紹 iPod 時所說的那樣:「你可以把互聯網放在你的口袋裡。」
如果參照上文提到的兩個變革趨勢,觸摸操作、小屏幕的 iPhone ,讓計算設備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接下來的十年時間,不管是傳統巨頭還是行業新貴,都逃離不出這個如詛咒般的限制:屏幕尺寸儘管可以從小到大但卻依然局限在觸摸操作;所謂生產力設備,也必須適應由觸控屏幕形成的特有交互方式;而鍵盤正在被虛擬化、滑鼠已經被消失......
這恰恰是 iPad 以及 iPad Pro 所出現的宏大背景。
第一代 iPad 發布會上,喬布斯將 iPad 的位置放在 iPhone 和 MacBook 之間:
這是有趣的類別,iPad 既填補了蘋果在智能手機到筆記本電腦之間的真空地帶,又構成了一個靈活自如、可退可進的解決方案。這意味著,iPad 會成為 iPhone 和 Mac 系列電腦之間最有力的過渡計劃,儘管在之後幾年,蘋果的 iPad 產品線並不成功,但自兩年前發布 iPad Pro,並陸續在兩年內實現四款產品更新之後,iPad Pro 的角色已經十分明晰,它是蘋果下一代「生態級」的計算設備。
所謂「生態級」,換句話說,就是將 iPad Pro 放入到蘋果特有的生態體系里,從 Apple Watch、iPhone 到 MacBook 、iMac 以及未來的 Homepod,這些硬體以及背後的 iOS、macOS 和第三方應用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只有在這個產品生態里,iPad Pro 才真正具有其生產力。
長期觀察蘋果產品的科技博客主 Neil Cybart 曾有一副這樣的蘋果產品線閉環圖:
我曾在去年的一期「I/O」會員通訊里指出這張圖的要點之一:iPad 、iPhone 的核心定位里,將加入更多來自 MacBook 的元素,比如 iPad Pro 的外接鍵盤以及更多的快捷鍵支持。
而到了今年的 WWDC 大會上,新一代 iOS 為 iPad Pro 量身定做了一整套交互邏輯,其靈感同樣來自於 macOS,比如 iOS 11 的 Dock 欄、文件管理中的標籤設置等等。與此同時,還結合 iPad 的觸控屏幕設計了拖拽的手勢操作,如果再加上大量的快捷鍵以及對 Apple Pencil 的優化,iOS 11 讓 iPad Pro 有了多種全新的交互體驗:
- 手勢操作:全新啟動 Dock 欄的手勢、多任務里的拖拽手勢、多任務之間數據複製的拖拽手勢;
- 內置鍵盤:iOS 11 為虛擬鍵盤做了諸多調整和優化,字母、數字、符號和標點都集合到一個鍵位上,只需向下滑動按鍵就能快速輸入;
- 外置鍵盤:結合 Smart Keyboard 和大量第三方鍵盤,從系統級別的應用到大量第三方應用,都廣泛適配了快捷鍵,你可以隨便打開一個應用,然後長按外置鍵盤上的 CMD 鍵查看是否有相應的快捷鍵;
- Apple Pencil:你可以快速打開備忘錄、快速在截圖中批註處理1等等。
iOS 11 給 iPad 帶來的這些巨大變化幾乎重新定義了這台設備的使用方式,也極大釋放了 iPad Pro 作為一台「蘋果特色」生產力設備的想像空間,這也是促使我重新思考 iPad Pro 真正價值的原因所在,在過去四個多月里,我從第一個開發者版本一路使用過來,期間還將 9.7 英寸的 iPad Pro 更換為 10.5 英寸的新設備,這幾個月的時間裡,我幾乎都處在「iPad Only」的工作狀態,最終,有了這麼一本《iPad Pro 生產力指南 2017》。
這可能是中文互聯網裡唯一一本系統探討 iPad Pro 生產力的電子書。
全書以 3 萬字、40 多個演示視頻、100 多張配圖的篇幅,全景展現 iPad Pro 生產力的可能性,涉及內容消費、創造、成長與協作四大應用場景,分享 50 多個優秀應用組成的獨特工作流。
它不是關於 iPad Pro 就是未來計算設備的宣言,也不是某個應用的使用說明書,而是在不同應用場景里,去思考人、設備和應用之間的關係。
與這本電子書同步上線的還有一份時長 85 分鐘的音頻版,如果你對聲音敏感,喜歡通過聲音感知世界,那麼不妨聆聽我在使用 iPad Pro 過程中的苦辣酸甜。
上圖為文字版的部分目錄。文字版和音頻版將單獨售賣,點擊這裡選擇你喜歡的版本。
本人第一天去店裡買的,也用3天了,原本air2用戶。
先說說購買動機,air2哪裡都好就是單側喇叭讓我無法容忍,雖然實際聽感並不差,對於這麼薄的平板來說這飽滿的中低頻已經很好了。但是從設計上來說橫向擺放的顯示器只有一邊有喇叭讓我無法接受。
再說第二點就是我個人非常感興趣的黑科技,不是小米那種買來的二流技術,是別的產品上都沒有的獨家最新一流技術。比如說這個120hz的顯示屏,這是什麼概念?2k屏 120hz還有gpu控制刷新(類似g-sync)這已經是頂級的電競顯示屏了。但是電競那些玩意有幾個同時又是IPS? 又有幾個是有準確色彩校準的?又有幾個是能支持P3色域和HDR的?
毫不誇張的說,新出的ipad pro裝備了當今市面上錢可以買到的最好的顯示屏。
這個屏幕同時又配有true tone技術,現在網上那些腦殘「抗藍光」宣傳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各大手機廠商為了追求商店裡驚艷程度把屏幕調節得過亮,色溫過高。我相信再過10年等true tone這類技術普及,沒人會覺得主動發光屏比反射屏(電子紙和傳統紙)費眼。
這些特性綜合起來的ipad pro首先是一部體驗非常完美的娛樂機。看視頻省電,顯示效果好,音質也說得過去,同時體積又是這麼小,這麼便攜,非常理想。
再說生產力方面,蘋果現在推ipad為筆記本的替代品是一個明智的策略。今年的ipad pro證明ipad替代電腦唯一的瓶頸就只在軟體上,但是這也很遺憾的說明了軟體上確實存在瓶頸。ipad pro有鍵盤,有指向的筆,i7級別的處理能力和筆記本級別的高性能存儲,但是在很多領域還缺乏電腦上的專業軟體。是軟體必須是有了硬體支持才會有人去開發的,所以蘋果有這個實力,也有這個責任去推進便攜設備的性能。
先說文字排版類的工作,ipad版word沒有電腦的功能齊全,甚至顯示出的格式跟電腦版存在差異。Adobe在ipad上也沒有acrobat,甚至一些有進階功能的pdf直接無法顯示。目前來看最好的應用示例就是在外出的時候拿來寫作然後如果需要的話同步到電腦上最後排一下格式。當然如果你是使用HTML5的網頁應用如Word Press,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可以直接發布。
再說我比較關心的圖像處理,我為此專門買了affinity photo. 這個軟體我首先得拍手鼓掌,不要說ipad上,在電腦上除了photoshop可能都沒有功能這麼全面的圖像處理軟體。它包含了ps幾乎所有的功能,還包含了一些更現代更便利的photoshop沒有的功能,比如直接把透明度和阿爾法通道合併視為一個通道,photoshop上這兩個總是令人頭疼。
但是這個軟體弊端還是有的,我發現最大的一個是raw處理並不夠專業,對於極端過曝的部位處理沒有adobe(或者相機自帶)的演算法自然容易出難看的純色塊。
但是ipad的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執行效率。同樣的文件我放在一個雙核筆記本上處理可能會開始卡而且風扇狂轉。但是到了ipad上卻絲毫不卡而且就連一些純計算的過程(比如渲染raw文件)都能比雙核筆記本還快不少。電腦上我是永遠也不指望卡頓大王adobe做出這樣的優化,所以我是不會去買Windows平板的,微軟近來已經做出了相當優秀的硬體,但是Windows軟體暴力演算法能不優化就永遠湊合的設計理念註定是不適合移動設備的。
總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樣一部ipad pro加上affinity photo可以滿足絕大部分圖像處理的需求。
在國內由於很少有人用mac,所以障礙會更多,比如說ipad和pc之間傳送文件就是一個巨大的障礙。但是和mac傳文件卻異常的輕鬆,比pc和pc之間還輕鬆,得益於air drop。學生黨在國內的大學想必也會遇到各種需要flash或者需要ie瀏覽器之類的網站。但是在國外的學生黨的話,如果不需要專業軟體(比如彙編,科學模擬,高端數學等)的話用ipad完全可以勝任。
對於有條件的人來說可以入一台娛樂,體驗肯定是比air的好,也比x86電腦好。對於有專業需求的,調查好你需要做的核心工作是否都有相應的app或者網頁支持,如果支持的話可以考慮用ipad代替電腦。但是在國內我估計絕大多數人還必須得有一台電腦,而且必須是Windows電腦,哪怕配置再差也沒關係。
有具體問題留言,儘力解答。
以下內容寫給不服「i7級別的處理能力」這句話的人
還想爭辯性能的,看圖,這是2017 Surface Pro i7-7660U
老有用著台式機酸葡萄不信arm處理器性能的小白評論表示不服,我都裝了10多年台式機了,家裡放著EKWB全套水冷6核i7超品到4.5,加泰坦X。所以別以為我在偏袒移動設備或者蘋果。
同樣架構的CPU,比如說skylake i7,一個核心的IPC都是一樣的,無論是低壓版本還是桌面90W的版本。這是處理器的基本常識。提升電壓和功耗的目的是提升頻率間接提升性能。而不是直接就能提升性能。在這裡我們看到蘋果a10X性能叫板低壓i7,不要以為桌面i7就能強到哪裡去,實際上桌面版的強弱很好得知,拿這個低壓版的分數乘以頻率的倍數就知道了,誤差在百分之十以內(緩存和內存差異)。倒是你們這些拿著巨大風扇90w的u去跟蘋果3w的u比性能,以此安慰自己,其實我台式機還是比他的ipad強的,得有多不要臉,多絕望。
ipad上真正厲害的地方是軟體優化和執行效率,同樣一張圖片你拿affinity photo打開處理,加濾鏡可以60FPS實時預覽,電腦上你行么。i7你也沒法做到實時,只能是調好了按確定。為什麼?因為演算法落後,都是20年前寫的代碼。而且問題是這些代碼就以Adobe的尿性n年都不會重寫。買了surface pro無論硬體性能如何,實際處理時間都永遠落後ipad,這才是正常人關心的區別。正常人不關心哪個設備的硬體能力更強,大家之關心實際應用卡不卡,處理視頻快不快。在平板這個領域ipad就是最快的而且吊打一切對手。
首先看Kraken,或者自己去看任何網頁處理性能測試。這累測試完全跨平台,適用於那些企圖說GB跨平台沒法比的人。好吧既然GB那麼傷你們自尊不敢看,就看看網頁性能。這分數直接和處理器的單線程邏輯能力掛鉤,也是X86歷來最驕傲的能力。但是不好意思,A10X以微弱優勢勝過i7-7660U。
GB不同平台不能比的言論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估計還是從桌面黨的眼淚里來的。事實是蘋果是當今世界上最有錢的公司,蘋果想研發的核心產品,比別的公司的產品優秀那是很正常的。不同架構的CPU當然沒法全面的比較,因為比如說一個CPU可以有10個方面(實際上還要多很多)的性能,你可以分別去測量這10個方面但是你沒發決定這10個裡哪些更重要哪些不重要。所以要給兩個不同架構的CPU各出1個代表其性能的數字是很困難的。這都沒有錯,但是問題是你如果不服GB的總體分數可以自己去看子項目(GB官網有細節)。然後回來告訴大家,這個子項目上X86還是吊打ARM,而且這個功能又是應用裡面經常會用到的,所以ARM還是不行。但是我從未見過此類證據,我見過的只有:
ARM和X86沒發比,反正X86就是牛b。哪怕天下所有的跑分都不如ARM還是比ARM牛。
今天這次續航挺不錯的
更新,看到有人說發熱的事,我沒有遇到,即使是安兔兔時也是溫熱。———————————————————————————————————————————正在用ipad pro10.5碼字,用了3天的體驗。先說結果吧,如果是有閑錢有意向的air2或更老及無設備用戶,推薦入手不會後悔。如果有老12.9寸ipad pro的用戶,關注但是心疼錢,大pad可以再戰至少兩年,小pro用戶的話內存硬傷,但再用一年綽綽有餘。
然而,新ipad體驗上有個不一定重要但是立竿見影的提升--120hz屏幕,我相信所有拿到新pro的人都會感受到明顯的提升。遊戲並沒有適配,為了120hz王者的玩家還是別衝動...體驗提升有限。但是不知道是不是promotion的緣故,很多app的動畫顯得非常急促,舉個例子,鬥魚app內部界面切換會很迅速地切過去,體驗不好,和app適配可能有關?
屏幕顯示效果更好了?貌似我沒感受到P3的提升,新壁紙倒是不錯。
性能的話,上圖吧
安兔兔尚未識別設備,分沒有說的230000那麼高,可能需要安兔兔適配(滑稽)。從這個不一定準的結果來看,比我197000的老pro沒什麼提升,幾乎只有gpu有進步。gb4顯示提升巨大
然而跑分app都不公正,並沒有說服力,而提升的性能目前沒辦法通過任何實際體驗體現出來。所以ios11出現前,性能真的過剩了。3d mark顯示4000分,比我的小米6的835高了300而已。我還是挺奇怪的,這些app對性能的測試到底准嗎?
此外,拍照更好了,電池略微提升一點貌似。機身薄了,但是大了9.7一圈套子不能通用滴。
耗電如圖,其實挺不錯了,注意用量不等於安卓的亮屏時間。總結,性能無法體現,但是新屏幕屬於用了就回不去系列,確實喜歡ipad的用戶可以買,因為這塊屏幕就不會讓你後悔。老pro用戶且理性的在意價格,完全可以觀望ios11後的情況在考慮入手。ARS測的iPad Pro 10.5,GB4,單核3930,多核9311,兇殘。各種網頁跑分也是有明顯提升。GFX就浮誇了,霸王龍怒破200幀大關,曼哈頓接近100,曼哈頓3.1超過70,12核GPU確實殘暴。續航也有一定提升,總體來說性能很霸道,就是兼容性不知道是「陣痛」還是「長痛」了。CPU最高頻在2.38GHz左右。
835:爸爸爸爸爸爸!
http://t.cn/RSd0J6CIOS 11 for ipad pro
我要很接地氣的來說說這個ipad pro這是我私人第一台蘋果產品,還是挺開心的。不過因為是真的欣賞這台啊。以前對蘋果是很不屑的,送我也不要的態度,承認他優秀,但被很多跟風狗追捧著,不免被沾了戾氣。而且實實在在價格也擺在那 ,一向喜歡逆著大流走,去挖掘一個同樣有潛力的不是很好嗎,真是撿現成的沾光。總之東西是好東西,不喜歡這個名氣。買的只是這台平板,就像看韓庚一樣,無關這個綜藝,和這個電視台。為了這台平板,我研究了三天三夜不為過,太陽升起了才睡覺 。很欣喜的發現平板和手機慢慢區別變大了,這才是你買你的手機,我買我的平板意義所在,省的大家互看不順眼,你不就是個放大版,你不就是縮小版嗎。「我和daddy,都打算讓手機回歸本質了,哪有時間扣手機啊」除了嫌棄他有一部分追求者,和貴之外。很重要的一點,賊不喜歡他的肚臍眼,虛擬鍵多好,就是點點屏幕嘛,對於蘋果,不是點左上角返回,或者滑動,或者摁肚臍眼,很累的好吧。對於我這種懶人,每次用都想摔了。對於我的mate9,雙擊主屏幕的方塊小鍵鍵,兩個軟體直接切換,真的不要太方便噢,QQ聊完,秒切微信,繼續啊!就像有時候人說話為啥要夾雜幾個英文單詞,因為那個詞用英文來代替時,嘴巴張開的方式更舒服,幅度小,不信,就下次留意一下。不過這次系統的改變還是很驚喜的,開心,我當時買的時候可不知道,你會改善我討厭的地方噢。不過有點蘋果還沒有一鍵清除所有後台的功能,不過看在你厲害,能擱上三天的應用也不會有問題,就勉強忽略這點了。那麼沒什麼可以吐槽的。來講講為啥看上你。首先,很輕很薄,和9.7寸的一樣重,那10.5豈不是很賺,也就3個mate9的重量,掰一掰開來,褲兜都能放的下 還比9.7和手機都薄。最新的處理器,這方面我也不懂,bibi不出什麼,官網說比最新的上一款還要好上幾倍,各種跑分賊高,甩IP7都很多條街了。這方面,還是很信任蘋果的,以往的表現都看在眼裡。接下來就是這個攝像頭,I7同款攝像頭,絕了,知道真相的我,下巴都要笑掉了。恐怕真的是無人能敵的配置了吧,以後就可以帶她出門擼照了。最驚天地泣鬼神的就是,可以拍live照,特別喜歡這個小動圖式的照片,在手機上,往往只能通過拍連圖的方式,記錄某些特定的畫面,如果用第三方軟體,畫質就太渣了,不能將就。以前出門,雖然嘴巴嫌棄,身體總是很誠實的把玩旁邊人的ip7拍照。「我就是那個自己極度嫌棄,卻總是喜歡讓周圍妹子用蘋果的人,大概還是承認她的顏值和性能的。男的話還是要個性吧,hh」這次攝像頭還擔負著掃描的重任,可以說是很驚艷了。「見P2」「摔,印表機貌似要被閑置了」P3色域,也是關於圖像方面很專業的一個東西,噢,對還可以操作Raw格式的照片。120HZ刷新率,就是快,很連貫性的意思了「我真的是很接地氣啊」大家都說,體驗了這個就回不去了。可快充,是可以可快充,就是要再買個轉接線和頭,然後發現很賤的是,只能用蘋果官網賣的轉type c的線,使用PD電源,三小時可充滿,買一買500大洋吧 P3,美國爸爸是厲害啊,賣東西不看匯率的噢,以Ipad2017為例,數字賣的竟然一模一樣的哦咯,apple pencil 也是,都賣99,你咋不99軟妹幣啊。P4這次新系統帶來的,新通知中心,終於不用摁肚臍眼了,往上一滑就好了,我就看中了這一點。大家還說什麼可以自定義啊,精細設置啊,感覺用處不大吧。Dock,這個,真的又是我懶人一大福利,任何界面下都可以調出,我最喜歡往下面放軟體了,說白了,常用的真的就那麼幾個,這樣就不用回主界面了,say byebye了,因為在界面滑動回主頁的時候,真的頭暈。還增加了,文件管理系統,也是很大的一個亮點,對於愛整理的人來說真的很好,也顯得很專業。P5可以在網頁上看見什麼好東西,就拖拖拖,保存下來啦,贊伐,我這人就是喜歡花里胡哨的小創意,願意為這種買單。添加小窗口,這個之前就有,這個小東西,簡直像之前的表情包,吐槽手機 越做越長時的那款狹長的iphone100。看書的時候,划出筆記,寫寫記記。真的不要太贊噢,還可以聊天,以前看東西,嫌煩看不重要,都放一放不理別人的,現在感覺秒回又可以更上一層樓,秒回是一種人生態度好不啦,「雖然也多數是尬聊 」分屏功能呢,可以互相拖拽內容,邊娛樂邊做作業咯,哈哈,這樣是不對的,太對不起玩了。不嫌擠的話,可以兩個人一起扣啊,哈哈。P6,手寫計算,手寫公式也可以,在公式中畫個問好,直接算好了,太贊了,就差個語音計算了,我相信也有了,只是我不知道而已。算賬很棒,花錢如流水啊。P7下載付費軟體,學習啊!買個那麼貴的玩意兒幹嘛,當然是用來當工具 的對不對,怎麼能說是用來玩呢。這才是上課帶的出手的平板電腦啊!帶個木訥的只能看ppt的幹嘛,當然要寫啊畫啊塗啊!各種款式的筆頭,顏色,還帶錄音功能,貌似還能同步文字,還可以修改pdf文件,又絕了,反正Adobe上付費內容,整合整合買個付費套餐。P8
搞笑了,我像是為了正規學習而學習的人嘛,上一個目的,只是順帶的。最初吸引我的當然是,攜帶型,無盡版,可以寫字,畫畫,自由創作的這塊板,每天的讀書筆記和日記,可以用這個方式記錄,實在是賞心悅目。「很多人都罵羅胖是奸商,可是我很認同這種賣知識的行為,而且覺得他的想法道出了我的心聲,感覺自己的進步就是,自己會分辨自己喜歡的人和人群了,而不是像以前被人罵過的人,我也不去發現了」本人非常喜歡用白紙,可塑性強,雖然通常我隨意寫的字很醜。但是我要吐槽的是,經常碰見有人問我討要寫字的紙,發現我的是白紙,還要吐槽我的紙沒橫線,我的天,多大的人了,寫個字還歪?那一起歪,不就有藝術感了嗎。最後一點,網上大神用她畫畫,寫藝術字,讚歎啊,羨慕啊。自己多嘗試學習,這也是我看中的一點,雖然根本不會畫畫,但還是覺得這是能表達自己想法的另外一種方式,很棒。忘記說了一點,這絕對的,舔屏神器啊!!!可能我沒近距離抱著顯示器過,但是抱著這個看美圖,真的是享受,比迪士尼的飛躍地平線更能多舔幾遍。又搞到中國的人起床,然後等會兒跟著美國的人睡覺 第一次玩知乎,求輕虐??用pencil點開知乎的時候有種批閱奏摺的感覺……
入手快一周,搭配pencil幸福感爆棚,,強烈安利myscript家的幾款軟體,特別是mathpad和nebo,nebo書寫感極佳,並且可以隨時劃掉寫錯的,還能轉文字,另外如果是pdf做筆記再安利一發marginnote(私以為ipp+pencil強大的不是硬體本身,而是與其搭配的極佳的軟體以及ios本身的穩定性(pencil的續航真的是喝杯茶的時間感覺就充滿了
1 屏幕 屏幕很舒服 久用不累 比iPhone6sp偏黃 最低亮度低 熄燈後不晃眼 刷新極為流暢 尤其瀏覽網頁 希望app跟進 解析度可以提升些 大屏比iPhone爽啊 把網易新聞字型大小調大 看輕鬆一刻真舒服 圖片也大
2 速度 系統運行驚人的快 快到爆炸 3 發熱 信仰標位置在跑分時可以煎雞蛋 燙手 玩大遊戲如狂野飛車會熱 有點點燙手 還好 感覺那地方就是散熱的 導熱快 一不完遊戲 立馬涼下來 4 外觀 很好看啊 感覺不帶殼子時 輕薄的像模型 (也沒那麼輕)感覺稍用力就可遮斷 測評證明很容易碎屏 變彎 很小的力氣就變彎 感覺不結實 很怕萬一有一天自己坐了 5 軟體 雖然pad的軟體比安卓平板強很多很多 但是大多數軟體不走心 不滿意有些軟體廠商更新停滯 微博hd都15年十月的版本 功能殘缺 界面醜陋 而且普通版微博閃退 百度雲盤只有hd版 而且沒有對話功能!別人分享的文件我看不到 只能查看自己雲盤 上傳下載 完了 開發者弱智嗎 我買的盜版考研視頻怎麼看 先去收集段放在自己雲盤 再去pad查看?軟體基本清一色復古風 好幾年不更新的樣子 qq微博還湊合 網易雲界面顯老氣 功能殘缺 但是主要功能都有 但是還算滿意 淘寶硬生生把界面拉大也是迷人 人家京東還知道調整一下呢 雖然也是丑 玩遊戲當然很滿意 喇叭也好聽 6 喇叭 基本當音響用 很滿意總評 速度快的讓我忽略了它的幾個渣渣軟體
更新了iOS11,感覺運行速度變慢了,有點地方卡,iOS11的bug也有幾個 ,比如我最討厭的是圖標 ,自己時不時全部圖標往下移動一小點,因為底部dock欄的大小可變,底部圖標多時dock就變小,dock上方的四或五行圖標按最大的dock排布,過了一會兒,他們發現dock小了,所有圖標就猛的往下移動一大塊,額說說我買ipadpro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玩。買個五千多塊的大玩具。然後狗東618搶到了5000-618的券,5000出頭買了個256深空灰。從玩這個方面,說說最吸引我的幾個地方。排名分先後。性能什麼的都不用說了1,4個揚聲器。。沒錯,4個揚聲器是我選擇pro的第一動力。之前用過htcm8,體驗過boom sound的魅力真是太爽了。玩的時候只有一邊喇叭響是在折磨耳朵,尤其是平板。2,120hz刷新率。我有點視覺癌,玩遊戲或者看電影幀數或者畫質有一點點不好我都看不下去。之前的各種ipad在界面滑動的時候我就是覺得卡,不流暢。不用對比新的我都會感覺到彆扭。新pro真是拯救了我。設置裡面有一個能調回60的功能,大家可以對比一下。3,窄邊框。外貌協會的,這個不用解釋。之前還擔心各種軟體不適配的問題,現在下了五六十的app和遊戲沒有發現任何不試配的問題。剩下的也沒什麼了,我用這個無非就是看看電影,玩玩遊戲之類的。對了,之前一直用筆記本看電影,筆記本解析度低,看個1080p片源清晰的一批,現在在ipad上看總感覺畫質糊糊的,前兩天還去百度有沒有2k資源的網站。。
評論里有人懷疑我是不是真的買了,我挺奇怪這麼個東西犯得上吹牛么?發張照片鎮樓:
昨天剛拿到,第一時間刷了iOS11,這裡就記個流水賬吧。
外觀類似iPad9.7,但是邊框比較細,所以感覺屏幕大了不少。
Home鍵貌似還是可以按下去的那種,不是iPhone6s/7的那種模擬力反饋的taptic engine。
貌似沒有3D touch,反正我沒試出來。
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剛才突然意識到是橫屏/靜音開關。
耗電量略拙計,充滿電放一晚上剩下76%,比我之前的iPad mini差了不少,當然也有可能是iOS11的鍋。
攝像頭貌似提升明顯,我之前的iPad mini基本沒法拿來拍照,但iPadPro的後置攝像頭能拍出接近iPhone6的水平,但前置攝像頭還是那個吊樣,後置攝像頭是凸出來的,強迫症表示不能忍。
速度很快,所有程序都完全不卡,但我懶得做benchmark。
升級iOS11後,下面的Dock變成了類似macOS的樣式,最近打開過的兩三個程序會並排顯示在固定的程序圖標右邊。
墓碑機制似乎有改動,一個程序打開後放一晚上再點開,居然沒有退出,以前的iOS程序大約只能保留15分鐘左右。
雙擊Home鍵的界面有了很大改動,屏幕上顯示4個最近的app,右邊還有一堆快捷控制,比之前的UI方便了不少。
多了一個"文件"app,類似與之前第三方的iFile,但是只支持本地文件和iCloud,不支持網盤和網路共享,也不能看其它app的文件,功能比較雞肋。
多了一個Clips,貌似就是拍短視頻的,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東西。
iOS11下微博app閃退,"大眾點評HD"和「中華萬年厲HD」由於是32bit的所以不能用,其它app目前沒發現什麼問題。
App Store大改版,然而功能並沒有什麼變化,多了一個「今天」tab,顯示幾個推薦的應用,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卵用。
AirPlay貌似失靈,原因不明。
nPlayer拒絕橫屏鎖定,告訴我說「該功能無法在支持分屏瀏覽或滑動翻頁的設備上使用」,不知道這是什麼鬼。
試了半天,結果發現無論是浮動窗口還是分屏統統使用不能,新開的程序永遠閃退,原因不明。「還原所有設置」後貌似恢復正常。
就一點,三顆鍵都很松啊啊啊
特別省電,用一天還剩40%.屏幕真心好看,音質佳,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裝了微博打開就閃退。其他都很滿意
5000塊的玩具 非專業人士 寫不出來那麼多東西 但所有的感官和觸覺帶來的直接感受就是爽 那麼爽就夠了
10.5不如9.7的地方:1,屏幕品控;2,外放音質。
糾結要不要回9.7,我不用pencil。我就想問問你們的電源鍵松匡嘛,攝像頭進灰不?
從air2過渡來的,才入的256G的Pro,對比air2的直觀感覺是:
1、Pro更快了,快1倍的那種快!
2、四揚聲器比雙揚聲器體驗好太多,有種被包圍的感覺。
3、更漂亮吧,邊框更窄一些。
4、配合iOS 11 dock欄,爽歪歪,air2停留在10.3.3,不敢升。
5、Pro電池更經用了。(air2是兩個月前去apple store換的新機,老的air2的home鍵有點粘連,直接給換了個新的,這點好評)
準備雙11再搞一支筆,總感jio沒有筆的Pro是不完整的Pro.
一堆應用基本就是手機app的拉伸放大版,完全沒有針對大屏做特別優化,感覺自己用的是一個大號iphone
10月30號購買 腦殘粉 64g版本 自用2個星期了。學習方面 看論文無壓力。pdf用wps,caj文檔直接用中國知網就可以閱讀。排版清晰,加上true tone技術的屏幕幾乎可以媲美amoled。本人自用三星s7edge 另外,用學校的網登陸知網是直接可以下載論文,直接閱讀的。在這一點上,幾乎可以取代電腦。娛樂方面 屏幕還好,因為只是學慣用不怎麼用這麼大的平板看電影,而且拿著也麻煩。 音響效果真的非常棒。如果沒什麼要求幾乎可以取代藍牙音箱。 打開什麼都是秒開,運行速度方面沒法說。電池續航方面 就這麼說吧,昨晚19點30開平板看書,到21點50出圖書館,平板還有90%的電量。看書中間有20分鐘休息。 前天上課加看論文加看書使用一天,晚上22點回宿舍還有56%的電量。告別充電器?可以的! 電量方面,蘋果說可以支持快速充電。只要購買29w的充電頭就可以了。388,嗯 不考慮了。 就是這樣。手機匆筆
推薦閱讀:
※已入手第一版ipad pro一年多,有必要升級到新版么?
※太糾結於ipad pro和surface pro4,該怎麼選?
※ipad pro和surface pro4學習方面應該選擇哪個?
※iPad Pro 的後續產品有沒有可能搭載 OS X?
※Apple Pencil 用的是誰的技術?是 Apple 自己研發的嗎?
TAG:蘋果公司AppleInc | WWDC | iPadP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