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一本很難的書看懂?

知乎前輩們泥萌好!如果你們在讀一本專業書籍又一直讀不懂的話請問會怎麼做?有木有從一開始一臉懵逼但搞到最後全弄懂了?能否分享一下學習經驗?


首先,所有數學專業的人幾乎都會有這樣的經驗,這是非常正常的。我的方法關鍵在於不執著於一本書,最「魚唇」的方法是:死死盯著看不懂的話,希望靈光一閃看明白。我自己的方法是這樣的:
1. 首先,明確自己在學什麼東西?找一個綜述文章,這個文章給你一個學科的picture,沒有太多的detail。一般來說,好的書的前言或者第一小節就是一篇好的綜述文章。如果一個人連這個都寫不出來,這本書也就不怎麼樣了。Rudin寫的除外。
2. 好了,現在你腦子裡面有一個非常模糊的idea,知道這個方向需要搞明白幾個最重要的知識點,方法。但是現在你的水平只能吹逼而已,不要覺得自己真的懂了。 3. 找經典教材開始慢慢啃。碰到細節問題,先自己思考,不明白的話查詢其他的書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其他的note如何處理這個問題。Google在這方面會很大的幫助你。教材最好準備多本,一本比較簡短,但是講到足夠的知識,一本細節很多,繁雜無比,主要的作用是作為補充各種細節。
4. 執著於知識(方法)本身,而不是某些具體的書,因為很多書其實是有錯的。它自己都錯了,你去糾結就是傻了。
5. 做筆記,做筆記,做筆記。把學習到內容寫成筆記,電子也好,手寫也罷。我覺得要包含幾個東西,首先是一個腦圖,或者類似的對於每章節總結:

然後是這樣的每一節的小結。同時,包含很多的細節(各種例子)。所謂把書讀薄,就是你可以做出小結,把書讀厚就是你可以寫出很多例子,可以發散。我覺得一個筆記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我這邊還是早上五點,起來嚇一跳--------------

我回答幾個問題:

a. 我用電子筆記是因為我自己的手寫很差,但是我有需要自己經常修改查看自己的筆記,我做筆記是真的會自己回去看的,不是玩。根本的原因是我寫論文的時候發現需要查詢很多不同的同一科目的書;看論文,寫論文的時候需要很多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和過去的知識有所關聯。但是這個關聯是新的,導致你需要寫下來才呢安心。而且不能寫在論文上,所以只能自己寫在note上。於是我就乾脆自己寫note來集合這些東西,同時也打算歸納總結一些舊的知識。後面發現這個方法在「學習新方法」的時候非常有用,於是就喜歡上了。

之所以是英語,是因為這是我的工作語言。

b.腦圖只是一種形式,如果你更喜歡文字總結也可以,目標都是總結本身。不需要糾結於特定的工具。只要達成目標就可以。手寫也罷,電子也罷。


如果一本書很難看懂,而它所涉及的領域和知識又是我必須了解和掌握的,我是這麼乾的:

找另外一些資源,比如其他作者寫的書,教學視頻,博客文章,講演等,對照著看,通常多看幾本,大致就有頭緒了,能大致地理出這個領域的知識網路圖,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理由如下:

一本書之所以你看不懂,幾乎百分之九十是因為看懂它的前提你不具備,比如你必須先懂A、B、C三個東西,然後你才能看懂這本書。

要做到上述這點,繪出知識網路圖十分關鍵。

通常可以通過綜述性的論文、特定領域的科普文章和書籍、網路上有關本領域的導論性教學視頻、本領域內大牛的講演、文章、訪談、經典教材的前言(序/第一章)等獲取到足夠的信息,繪出知識網路圖。

有了知識網路圖,你就有了一個學習攻略,你可以把知識網路圖想像成是一張地圖,學習攻略就是旅遊攻略,學習的過程就是旅遊的過程。

攻略出來了,你就可以制訂一個可行的學習計劃:先學A、再學B、之後了解C和D,最後就能弄懂E了……

計划出來了,剩餘的就是行動。

把學習前的障礙給清除掉之後,再讀那些原本」很難的」「看不懂看不明白」的書,一切就水到渠成。

上面是理想情況,如果你在學習攻略的第一步第二步就受挫,那你可能就得重新評估達到預先學習目標所必須付出的成本(包括時間、精力和金錢),必要時調整甚至放棄它,另走它路。

知道何時應該放棄並敢於放棄,也需要智慧和勇氣。


偏個題~

突然想起知友是怎麼看《百年孤獨》的

_(:з」∠)_


這麼好的方法居然沒有人點贊,不開心

(つД`)ノ

我也是數學系的,是本科生。我僅以自身經驗來談一下。

學數學是螺旋式上升,很難一遍便能讀懂,和教材和自己都有莫大關係。所以不要期望一遍便可以融會貫通,我覺得除非高斯再世(我是高斯的小迷弟)。

所以我的學習方法就是瞻前顧後。

階梯式學習,我一般是三章作為一個階梯,基本上這一章結束了,後一章大部分已經會了,不會的記錄下來,複習前一章,鞏固前一章當時的不會的難點。

如上圖,對每一章都有粗看,細看,複習(程度根據自己情況改善)三個標準,三章為一個階梯,所以粗看,細看,複習都是一起進行的。不會的點記下來,有什麼新奇的想法也記下來(新奇的想法就是創造力,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的)

學完一本後我會複習三遍,因為我粗心,所以每道題做完之後我也會檢查三遍,這也是總結經驗。

課後題我是全做的,不會的記下來。知識難點我是思考之後,找各種教材解決,或者問老師。千萬不要自己瞄了一眼感覺不會就放下,大學生也都明白這些道理。

做筆記我覺得是比較好的,我對數學題比較敏感,做過的題過目不忘,至少可以保持三年。所以我做題的筆記比較少,更多的對知識點的疑惑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總結經驗,我一開始也和普通人一樣的方法,不斷改進慢慢得到這套方法。比如說,邊做題邊玩手機很多,影響到了我。下一次我就下定決心不玩了,不玩手機的時候發現自己效率越來越低,意識到自己的注意力可能保持不了兩個小時以上,我變以一個小時為限,時間一到休息一會兒。

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不斷總結經驗,意識到問題所在,依據個人不斷改善,別人的未必適合你,參考借鑒學習,改進熟練運用到自身才是關鍵。

我想這樣形成的學習方法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前面有數學系博士,他的經驗肯定比我要豐富。倘若我說的幫到你了,那就點個讚唄

(((o(*?▽?*)o)))


難懂的書,欲速則不達。

以我的經驗,先要把書讀厚,再把書讀薄。

讀厚的要求基本就是字字不漏,還要加入自己的感悟(盡量隨手寫的旁邊),也要把不懂的疑問寫在旁邊,而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地毯式轟炸,一點都不能漏,千萬千萬不要有夾生飯,否則以後一直噎得慌。

然後就是把書讀薄的過程了,這時一定要與第一個過程隔上一段時間,這時你再讀書,你會發現有很多第一遍沒讀懂的地方現在一看就懂,這時時間的作用,也與你的心態變化有關。把書讀薄的過程不僅是「讀」,還有「記」,要把書上那些專業的話用自己通俗的方式理解記憶。把書讀薄盡量不要只讀一遍,隔一段時間再讀,真的會有新的理解,也會有對以前理解偏頗之處有糾正。


我有一樣的經歷

大一剛入學的時候,想要入門學習演算法,然後就在網上搜,許多的網上大神安利《演算法導論》,於是乎去圖書館借了本回宿舍啃…結局看不懂,太多的數學推導根本看不明白…

於是又去搜,搜到說《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分析(C語言描述)》機械工業出版社的那本,看到鏈表那裡卡死,然後又去看了嚴奶奶的《數據結構(C語言描述)》更是迷迷糊糊,然後又入手了《演算法4》就是橙色那本大部頭,終於把數據結構和演算法吃過去了…

總結,就是一本專業書籍看不懂就換一本,也許是那個作者的表達不適合你…就醬…


不請自來。同意最高票的回答,但覺得最高票的表達不夠清晰。另外,作為文科生,文科學習和理科學習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在此也談一下。

---正文---

首先,看不懂一本書很大程度上歸結於讀者不知道讀這本書的實際意義,也就是說他既不知道這本書講什麼,也不知道讀這本書的原因。因此,一旦遇見讀不懂書的現象時,第一步應該分析自己讀不懂的原因。如果只是單純地看不懂書中的術語和定義,或是語言障礙,那直接用工具書查證便可,在此不贅述。

除了看不懂術語、定義或語言障礙外,看不懂一本書的原因還有很多。但多數情況是讀者搞不清閱讀的原因和目的。這在自學過程中常常出現。其實,讀書有序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閱讀能力,包括挑選書籍和發現書籍的能力。在我們進入一個陌生的研究領域時,選書的首要原則是挑選諸如「導論」類,「綜述」類的書籍,甚至我們必須選擇科普型書籍入門。閱讀科普類書籍並非浪費時間,這是因為在沒有可能直接接觸研究對象時,或對研究領域毫無概念時,科普類書籍將幫助讀者感性地理解一門學科的大概面貌。同時,科普類書籍中使用的「案例」和「比喻」一般也是學界常提的重要內容,這對初學者之後閱讀專著很有幫助。

如果捫心自問,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曾因為書名有趣而嘗試閱讀一本難啃的書,但這是需要改正的壞習慣。但凡我們用理性思考讀書的目的,就會發現書名有趣並不是讀專業書的充分原因,讀專著的原因只能是為了解決具體問題,比如要了解該學科的發展現狀,或希望解決一個搞不懂的問題。如果我們找到了讀書的原因,帶著問題去讀書,那我們也就找到了讀書的目的

當我們對某一學科有初步印象後,我們應學會使用已讀的入門書籍找到我們以後要讀的專業書籍。最方便的做法有二,其一是通過書中的注釋、參考書目和延伸閱讀選擇下一本書;另一種方法個人認為更明智,當我們對某一學科所討論的問題有了一個模糊的認識後,大可根據該學科下的不同領域選擇相關綜述類論文,並以此做為下一步選書的指導方針。如果在閱讀優秀的入門類書籍後,仍對該學科沒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那請讀者先將入門書籍讀懂,因為勉強地進入更深層次的研究,只會讓以後的學習之路越加坎坷。

不論是閱讀入門書籍還是更深層次的專著,僅按書頁順序逐一擊破是極為不妥又耗費大量時間的行為。這是因為絕大多數學科討論的問題都不是線性的而是網狀分層的,也就是說要搞懂一個關鍵問題,就必須先了解其他小問題才能推導出來,又與其他關鍵問題互相應徵結合才能解決下一層的問題,以此類推。正因此,我們在閱讀書籍時,應該先淺讀、再精讀、最後過一遍,以確保在深度上和廣度上都做到應有的理解。

第一遍的淺讀是為了發現某一章節所要闡述的問題,提出問題的原因,發現重要的論述部分和有關術語出現的大概位置。我們需要在腦海中留下一個大概的印象,就好像一張地圖,我們已經標註了樓房的名稱和具體位置,但還不知道他們的連接方式。

第二遍的精讀是為了搞懂文中所有的術語、方法論和論述背景。也就是說精讀的目的是要我們站在作者闡述問題的水平線上,獲得解開這一問題的各部分密碼。另外對基本術語、方法論和論述背景的深刻學習,將會大大提高我們在後期閱讀前沿領域專著和論文的速度。如果沒有很好地掌握術語的定義、方法論的邏輯和論述背景,讀者的感受一般是似是而非的,但如果讀者自以為搞懂了問題,或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這會成為後期研究學習的重大隱患。這也是學院教育要有教授導師的原因,也是很多民科學者常犯的錯誤。

最後過一遍是為了整體梳理這一問題的具體論證邏輯。無論文理科,專著書寫都是基於理性認識的,都是具有邏輯的。所以只要第二遍精讀做到位,第三遍的梳理進程就會很快結束,如果又遇到無法理解的點,這證明第二遍精讀並沒有做好,應該停下來回到第二步,再從頭梳理。

上述閱讀方法僅針對入門類、導論類專著,如果我們已經對某一學科具備一定的基礎,並在深層次研究某一問題時,我們的學習不應僅對著一本書閱讀,而是找到一定數量的同類文獻進行比較閱讀。比較閱讀的前提建立在對術語、方法論和論述背景的深刻理解上。比較閱讀的目的是為了鑒別不同作者對同一問題的闡釋邏輯之間的異同,找到他們的共同點,分析他們的區別,並以此認識該問題的各個研究路徑,找到或綜合得出正確的道路。

對閱讀方法的解釋到此為止,接下來我要分析筆記的功能和記錄方法

筆記的目的是為了梳理對某一問題的論證邏輯,而不是進行名詞解釋。因為這部分工作可以交給工具書,但很多情況下對術語的記憶應該是學者必要的工作,在未來的工作中並不需要再次翻閱和查證,因此也不需要記錄筆記。具體談術語記憶的方法。術語一般分為對象、工具和方法論三種。對於對象類術語,如人名、地名、實驗名稱、研究對象名稱等不需要記筆記。因為這些術語其實是對某一具體事物的指代,而對它們進行名詞解釋只會增加所需記憶的內容。

研究工具類術語一般指代一種既定的常用研究方法,或是解決某一問題下的各個小問題的研究方法。這些術語通常是可描述的,正因其可以描述,所以必然有推導的具體方法。因此在記筆記時可以將其匯入方法論的筆記中,成為其中的一小部分,並標註這一步驟的名稱,即我們需要記憶的術語。

方法論一類的術語,指代的是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基本方法,它同工具一樣,但體量更為龐大,涉及更多的邏輯論證。記筆記也主要是記錄這類術語的推導過程。並且我們必須將具體的方法論放進更大的體系中,使用腦圖或其他筆記類型分析其出現的成因和目的,並結合更為細節的工具推導,編織出一張知識網路。不過,在研究層次越加深入時,過去的方法論筆記將會逐漸打包成常用工具,成為深層次研究中可以一筆帶過的內容。

我作為藝術史專業,在學習研究過程中需要大量記憶藝術家、時期、地點和作品名稱,其中一大部分是視覺語言呈現的,無法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因此根本不能用筆記來解釋。但記憶的方法卻同其他學科一樣,也十分簡單。當我面對一幅畫時,我可以將畫面拆解為內容(對象)、構圖(工具)和風格(方法論)。對象可以再分為更小的單元,如斯芬克斯是獅身人面的女性合成體,因此斯芬克斯就能分為獅子、人臉和女性三者。構圖則如研究工具一樣,是我們對研究對象時的基本組合樣式,很多情況下我們看見構圖樣式就能推出作品題材。風格則相當於方法論,是對研究對象的處理方式,與其他風格相比一定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否則兩者將被歸類為一體。在積累一定量的藝術品常識後(如研究某一具體的藝術家應記憶並掌握已知的所有作品,如文學研究一樣),原來做為方法論術語記憶的藝術家將變成更大的研究體系中的一個對象,而新的筆記需要重新規劃,以此討論更大的問題。我提這個是為闡述用上面的方法既能很好地記憶繪畫,同時反過來,我們也能把抽象的專業名詞與視覺圖像聯合起來,提高記憶的準確性。這一方法就是大家熟知的記憶宮殿。

腦圖是提綱挈領的好方法,對於理科專業或許已經夠用,但對於文科專業,我們需要更多的筆記內容。文科學習不論何種專業,都建立在海量的案例上,而這些案例之間很有可能並不呈現明顯的交集和因果關係,這時就很難用腦圖概括所有知識點。我們需要建立檔案,但在今天個人資料庫更適合。

根據學習者的不同需求,可以使用最簡單的電子筆記、Excel或簡單直觀的個人資料庫(如filemaker,這不是做廣告,因為我覺得filemaker沒有excel好用)。這是因為我們需要從時間線索、地點線索、人物線索等諸多關鍵詞中構建一個更大、更可變的知識網路。而傳統的腦圖只適合做具體問題的闡釋與分析。可能理科學習也需要使用這類筆記工具,但本人並不清楚。

最後,我們討論學習之後的有效產出,即複述、撰寫綜述和深入研究的問題

檢測自己是否讀懂一本書的關鍵方法是用簡單的幾句話概括地複述出該書內容,並能繼續拆解之前複述的內容,直到概括地解釋全書內容。個人建議我們應在與他人交談,尤其是與對該領域不熟悉的人交談時,進行這類流於口頭的複述工作,並以此讓談話者明白你所複述的內容。

但在筆頭上,我們可以撰寫相關的綜述論文。只有將某一問題(可能涉及十幾本書和大量相關材料)通過書寫的形式,有條理地、符合邏輯地落實於文字,我們才能最終確定自己的閱讀和學習是到位的,並能發現新的問題從而進行更深的研究。

以上是我對如何閱讀專著的具體解答,個人認為讀書方法大同小異,所以並未舉例分析。若有異議,請與我在評論區討論。

說句題外話,本人維護的藝術類微信公眾號「幾冊」(或搜索「Jiceart」)每周都會分享很多有關藝術史、藝術學習的原創文章,如果你也喜歡藝術,請關注我的公眾號哦!


這是一個常見的問題。首先你要明白為什麼要看書,是對知識的匱乏還是形式上的裝逼。我們都知道知識改變命運,看完一本很難的書,是可以幫助你充實知識儲備的。但是,如果你完全因為形式上的需要而讀一本很難懂的書,那麼我的建議就是你不用看了,因為知識不是靠炫耀,而是積累的財富。

一本很難懂的書,一般都以邏輯性、專業性、學術性、生詞為主,這四個主體構成了整本書的價值體系。難懂的書,一般邏輯性思維都比較強,我們上學都學過理科,拿數學專業來舉例,每一個演算法都有一個公式,一般較為簡單的題目,我們可以直接套公式去計算,但是面對稍較複雜的題目時,我們就需要通過對公式進行分解、組合,然後通過正確的邏輯性去解答,確保答案正確。一本很難讀懂的書也是這樣,它有自己邏輯性,需要你不斷的連接上文去啟迪下文,需要你的思維進行發散,連接不同的知識點去全面解答,所以你需要不斷的對相關資料進行查找、分析、匯總,這樣才能弄明白一個知識點,解決難點。這裡的難點,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思維進行說明,在Product Manager研究分析一個投入試用的產品時,會根據用戶試用頻次等特點,對產品進行分析,尋找用戶痛點,然後根據用戶行為習慣對產品進行分析,進行二次開發。而用戶痛點,就可以稱為一本書的難點。這時候的要求,就是我們要首先知道難點,然後記錄,對難點首先進行自我分析,嘗試能否通過自己的知識、經驗積累,尋找解決的途徑,然後對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記錄,以便翻閱對照。在自己無法解決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進行資料查找了,查找資料的目的並不是解釋這個難點,而是要結合難點的背景、提出需求、解釋方向進行仔細查閱,弄清難點從提出到解釋的整個流程,並加以記憶,然後在結合所處時代背景辯證的進行下步分析,這樣才能實現記憶的最優化,知識的放大化。這裡對難點線索的尋找,便是我們通過正確的邏輯思維進行解釋分析,然後轉化成為自己的知識的。

專業性的文章應該面對專業人才。財經、互聯網程序開發等一類的書籍面對商販、攤販或者農民,形成知識的歸納吸收存在的可能性較小。這裡的專業性不僅要求要熟悉專業的知識,還需要及時了解本專業的信息、市場行情、政策導向。每一本專業性較強的書籍,細分的人群不同,因此如果你想博採眾長的話,就需要很大很寬很深的知識積累。拿財經的書籍來講,裡面眾多的知識,都需涉及演算法、預期及建模。但是一本很難的書,肯定是專業領域的書籍。《讀者》、《意林》都是偏向文章面,易懂。所以,如果你讀一本很難懂的書,需要從此專業領域的最基本類書籍閱讀。這需要很強的毅力,才能讓你對專業知識進行初步積累。一般我們閱讀一本將近200頁的書籍,需要一天花上四個小時左右,一個星期才能讀完。而專業性書籍的初步知識積累,需要你首先讀透,意味著你要花大量的時間在專業知識進行補習。要給自己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大約能在多節將這本書讀完,第一次閱讀完畢後要學到百分之多少的知識。這裡我在說一下,讀的時候一定要做筆記,每天要結合社會信息對此專業進行分析,筆記一般要一天複習一次,這樣才能溫故知新。建議每晚睡前,要在大腦進行過濾,回憶一天的學習,忘記的要努力思考,最好不通過書本對度過的知識點再次記憶。一般,我們第一次閱讀,能記住60%的知識點,已經算很強了。這就需要你再讀完書後,先整理正本書的筆記,然後再次閱讀這本書籍,結合第一期的筆記進行知識點的匯總,確保第二次達到90%的了解掌握。第三次閱讀時,就需要你用你前期所學的90%的知識去逐步解答10%的知識點。當然,我們所說的3遍並不是一定就是可以讀懂一本書,我們需要不斷的鞏固加深對難點的解析,這裡建議通過口述、做題進行系統規範的學習。

學術性書籍一般以學術報告、系統理論為主。學術性的文章大部分澀口難懂。這裡,我們要結合生詞這個主體進行細說。學術文章行文嚴謹,專業辭彙用的很多,要弄懂這樣的文章,同樣需要你要有基礎的專業知識,明白文章的行文邏輯等,這些東西都是需要不斷閱讀、思考、查閱、做筆記才能將其融會貫通。

一本很難的書,主體結構無非以上四種。但看書,不是三分鐘熱度,是要持之以恆的。大道理大家都懂,卻不能很好的實現。物慾橫流的社會會讓你的注意力分散,不能很好的靜下心來學習,所以你得先有目標,然後再去學習。這樣會讓你覺得每一本書都很簡單,讀每一本書都很快樂。


拉格朗日寫過一本巨著,叫《分析力學》。這本書里沒有一張力學分析圖,全部是文字與公式。有一個學生跟老師說,我怎麼學都不懂這本書。老師想了想就建議他,要不這樣,你抄寫這本書吧!學生很是懷疑,但老師堅定地告訴他,聽我的。於是,學生就開始抄書,每天抄一些。等他抄到一半的時候,他發現他懂了。

——量子場論老師在我們說學不懂時,給我們講的故事

*****************

評論有人問我,是不是也抄寫了量子場論。雖然並未抄寫,但抄寫一本有推導過程的講義可能是一個學習量子場論的好方法,尤其是對於那些很努力也看不懂場論書的學生。所以根據我學習場論的經歷,我決定花一些時間寫一本Peskin的《Introduction to Quantum Field Theory》的輔助讀本。我並不知道這需要花費多長時間,也許一年,也許兩年。希望自己能堅持寫完。


古人告訴我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但也不是真的要讀上一百遍,而是要做到結合自身經歷去體會,即所謂的「絕知此事要躬行」。

看不懂是閱歷知識不夠。能夠看懂,只是一個層面,做到「溫故而知新」是一種持續的學習狀態。

所以,很多晦澀難懂的知識,必須得到了一定年齡或經歷了一些事後才能真正的理解。先粗略過一遍,往後一看,定如醍醐灌頂!


我的經驗是,看不懂的原因無非是兩個方面:第一,書中提到了新的概念,這個概念以前沒接觸過,導致看不懂;第二,概念之間的聯繫沒有弄清楚導致的看不懂。

找到了原因後就可以對症下藥。對於新的概念的理解,可以採用分解的方法,要知道一個概念也是由其他的概念定義的,那麼對於我們不理解的概念,組成這個概念的其他概念我們是否理解,不理解的話再往下分解,直到不用分解為止。對於概念之間的聯繫,我們可以通過畫思維導圖來幫助我們建立不同概念之間的直觀聯繫,再有就是重複讀,隻字不差地閱讀。有時候可能第二遍就能理解之前不能理解的地方。這一點自己深有體會。

慢就是快,與君共勉。


說點實際的,好歹我也是發過數學類sci的人(水的流膿雖然)

我覺得兩個策略:

1.最經典那本書,看多遍,一直看到瞭然於胸

然而,其實學啥都是學個思路,有時候其實往往不是你不聰明,是這本關於這個事的信息提供的並不夠,不是所有人都有碰到坎,自己能猜出原因,這種人我覺得真的很厲害

第二種方法其實我比較喜歡,比較適合成熟領域

2.關於這個事的書,多找幾本,相關論文,都找找,甚至blog,總歸就是關於這個事的公開信息都找到,然後不管懂不懂,在最短的時間內都看完,基本上這些信息足夠你發現你不會的點了,然而如果這個行業真的很熱,基本上又總會有人對這個點有一些信息,如果有基本上你也能懂了,如果沒有,你就自己想下辦法,比如自己推

其實目前大部分人的情況,第二個方法快一些。這個事分 A B C D 你不是按照 A B C D 來獲取的,可能是 D C A B 可能是 C A B D

順便說,什麼是大牛?什麼是宗師,再難的東西,他也能按照A B C D來給你娓娓道來,基本上能做到這個,沒啥難的就懂不了,說到底,人寫的書是給人看的,除非你們腦子構造真的不太一樣,否則邏輯都是相通的,所以就不會存在難到不行的東西,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抄一遍。準確的說是把原本壓縮到十分之一的 內容,然後加之自製的各種圖表、拓展思考、參考資料,抄完100%的一本書。抄的時候留白,準備補充內容,書上有題目的,先做題再抄該章內容。

天書級的當然壓不了那麼多,作者啰嗦的可以壓到1%甚至以下。問題先自己想,擼完書再去找相關練習一路狂艹

我知道如果沒圖,你們就要說我又出來裝比了、無圖言吊什麼的


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用五年時間看懂了一本書,五年中反覆看,反覆理解,最後終於搞懂了,原來都是騙人的。


由於答者為一名數學專業的學生答案也主要基於本人學習的經驗給出。

閱讀一本難懂的專業書,前提是

* 自身專業水平達到閱讀本書的基礎。

* 有足夠時間來閱讀

對於閱讀的方法將分為對不同的內容閱讀進行說明

對定義的閱讀

定義為條件和結果,對條件進行分點,明確劃分條件,可以對此定義的理解更為清晰。

對定理的閱讀

對於定理的理解可以參照對定義的閱讀

而對定理證明的閱讀:

對書本給出的定理證明,一般都可以合理通過邏輯按目標來劃分層次(每一層次即為一個小結論),分別對每個層次進行閱讀理解,若仍感到較為混亂,可以利用一個層次圖進行輔助關係理解,明確定理證明中的邏輯順序關係

對例題的閱讀

定理的運用

個人認為對於例題的自行思考不用過度執著,例題是自己積累對定義、定理的運用的方法。對例題的理解,主要為定義、定理的運用情形的學習。

效果檢驗

主要為對習題的練習

切記無論有沒有答案都一定要做

以上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先要通讀,看不懂的地方一般不要管它,說不定答案就在後面。通讀後,再讀,到不懂的地方,如果後面沒有答案,那就要仔細思考了。考慮透了再往下讀。

我讀的書不多。印象中最難懂的書是20多年前讀的《奇門遁甲》,詩歌本的,注釋也是古人注釋的,不詳細。很多名詞不懂,而且錯誤很多。那時也沒有互聯網,想查詞語也沒很難查。我就硬讀。看了一遍又一遍。遇到不懂的就使勁想。斷斷續續花了一兩年時間,最後終於搞懂了。


上圖是描述了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概念。還可以參考我的文章:知乎專欄。

如果把最近發展區這個概念放在閱讀上,那我們同樣可以有一個閱讀的最近發展區。我們可以假設一個人,這個人的生物學水平是50分,經濟學水平是60分,社會學水平是30分,心理學水平是20分,數學水平是90分。那麼對於這個人來說,處於閱讀的最近發展區中的書籍,就完全不同。這個人的數學水平已經很高了,恐怕只有專業的學術論文和專著,才能促進其數學水平的進步。而這個人的心理學水平很低,直接讀論文恐怕太難,可以嘗試從優秀的心理學科普著作開始,慢慢再進階到專業教材,最後才是學術專著。

所以,我很少給別人推薦書單。因為對於不同的人,適合他的書並不相同。同樣是想了解經濟學,薩繆爾森的教材就更難一些,曼昆的則更簡單,而經濟學科普書則最為簡單。我經常推薦的牛津通識讀本,算是各個學科不錯的入門書。而對於各個學科,也有一些很經典的入門讀物,比如哲學的《大問題》,心理學的《心理學與生活》。

現在你遇到的問題,就是你選擇的學習材料(在你的例子里是書)已經超出了你的最近發展區的範圍,處於恐慌區了。就像一個小學生還沒有學過基礎數學就開始學高等數學一樣。

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把目前這個學習材料,換成同一主題的更容易、更基礎的版本。由於你沒有說是具體哪個領域,我沒法給你推薦書了。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公司的微信公眾號:Reason-Edu。

認真想: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按照我的經驗,當看專業書遇到難啃的某句話或某段話,其原因大概有這幾點:

1.概念不清。認識字不代表理解意思。同一個詞出現在不同的環境中,意思也可能完全不同。比如我上面說的「難啃」。難啃既可以形容書難懂,也可以形容骨頭太硬,所以,對每一個詞的理解相當重要。

(在此提個建議,對專業書而言,第一章或第一篇的內容一定要做詳細的讀書筆記,因為作者肯定會在這裡進行一個基礎概念的普及,而這些概念也將不斷的穿插在此後的每個章節中——複雜的結論也是從最基本的概念逐級遞推;再一個,前幾章由於知識點涉入不深,我們可以遊刃有餘的去剖析作者的表達方式:作者的表達能力是強是弱?有些作者學術很牛,但表達能力是真差!所以,我們就必須心裡有個底。萬一遇到理解不了的話,先別急著找自己的問題,先分析下他說的話那句是重要的,那句是廢話;第三,掌握作者的論述邏輯。這跟表達能力不同。簡單點說,作者這一章的知識結構是如何分布的?有些作者會自己寫出來,最後幫你做出總結歸納。有些作者會在每一個大知識點下面介紹一段知識背景,其中貫穿了其分支下的小知識點,目的是為了設定一個討論框架,讓敘述更加具體、形象。因此,我們要根據作者不同的習慣設定不同的筆記思維模式。比方說前者,我要做的就是帶著問題去讀下文,然後自己總結,再去跟作者的總結對照;而後者,我在讀背景資料的時候,就要清楚這段話講了哪幾個概念,是否有潛在的限制條件。通過這三點準備工作,相信自己也會對此書的基本章節了解了7-80%,這將對此後的深入學習打好基礎。)

2.邏輯不清晰。這個不僅僅是我們,作者自己本身也存在這種問題。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無時無刻都保持著清晰的邏輯思維。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排除作者的因素。先從這句話入手,主謂賓是什麼?搞清以後,再看這段話,分了幾層意思?這幾個意思是互相緊扣的因果關係,還是舉例說明的並列關係?或者其他?最後,這段話的表達方式是否有邏輯的解釋了剛剛提出的問題?如果有,那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一般來說,當你做到了這一步,你就理解了那句所謂「難啃」的話了。如果還沒理解,請參照第一點。那麼,如果是作者的邏輯不清晰呢?那就麻煩了!我們需要重新幫他掰開揉碎每一句話,然後就跟拼圖一樣,把每一句每一段放在本該在的位置。不過,這種情況很少見。頂多就某一段里,其中一兩句話論證位置顛倒了,只要認真看,在腦子裡就能轉過這個彎來。

3.讀書是循序漸進的。這本書看不懂,我就看難度比他低一級別的。或者,去論壇、知乎等等一些網站提問。實在不行就去百度知道,狠砸金幣!沒金幣?那就先去回答問題。建議回答女生提的情感問題。崩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對方數落一通。然後你就等著她給金幣吧!


遇到看一本新書看不懂或者剛開始還可以,超過第3章就卡殼的情況,上面說的先大致看一遍再回頭多看幾遍的方法,我也試過。看不到20min就感覺累了,想休息,開始玩手機,效果並不好。(因為自己智商太低的緣故)

建議就是先看公開課視頻,再看書。看公開課其實可以不太動腦子。。。這樣刷起來速度很快。只用大致心裡有一個印象。視頻有人講解,也有操作錄像,更直觀也不像看書遇到很多不懂的名詞那麼枯燥。

看完公開課,理解了大概,心裡知道哪一個名詞和功能在哪一節課的內容了。然後再去翻看難啃的書本。有一點自信,看書速度也快起來。這個時候看書一定要做筆記。如果還有書中難理解的,就去所看幾段相關的視頻。

總之,剛開始看不懂不要一直執拗於盯著這本書看懂,否則很有可能只翻到了前3章。。。就停在這裡不想翻下去了


1.把不懂的核心概念一個個搞明白,查和問

2.堅持看完,可能書中第五章的東西解釋了第一章的內容


推薦閱讀:

對於錯題本的一些困惑?
優秀的程序員在學習方法上有哪些奇技淫巧?
錯題本是用來看還是用來做?
如何學習才會不再似懂非懂?
最近發現自己學習變的懶惰了,越來越懶,沒有了衝勁,應該怎樣改變自己呢?

TAG:學習 | 自學 | 學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