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7 年 2 月 3 日央行上調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和 SLF 利率?
2月5日,CCTV報道稱:
央行上調資金利率,不等於加息。http://news.cctv.com/m/index.shtml?article_id=ARTIIgd9dy2DlbU3C6G0ZDve170205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我覺得近期不會直接且全面加息。
而且,正是因為不敢全面加息,才走的這一步:把MLF和SLF利率相繼調高。讓金融機構用錢成本提升,進而影響下游的利率水平。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不會對存量信貸造成過大的衝擊。對於新增信貸,也放出了明確的信號:各金融機構三思而行,房地產形勢這樣,不要放水炒地皮了。通過SLF中標利率的提高,釋放收緊的信號,但是也只敢放信號而已。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居民的槓桿率已經由28%升至44%。這些槓桿用來幹什麼,相信絕大多數都在貸款買房上。如果全面加息,很可能會有人撐不住還貸壓力,拋售房產。中國人民的優良傳統是跟風,雖說比例不大,但跟風的後果卻是災難性的。所以現在才不敢全面加息。
至於為什麼又要間接的加息?去年底就分析過,市場其實已經有加息的訴求。
這個答案:人民幣貶值加劇,央行會不會加息? - 桃子果醬的回答 - 知乎但是少了流動性寬鬆這個興奮劑,經濟怎麼樣,還很不好說。我覺得吧,葯還是不能停。
===========================更新:我還是賭不敢全面加息。一但加息就是不給去年在房地產上犯的錯買單了。我知道很多人想懟這個,其實我也買不起房,我也希望加息,可是人要理智。
瀉藥當下美元迴流,經濟不振。若加息則流動性受抑制,會產生何種影響,現在國家估計不敢嘗試。不加息則資金外流在美元加息節奏下會加劇。現在增加逆回購和slf的利率,這行變相加息方式。一來對市場利率的抬升影響較小,而且其具有回購量和回購利率兩個調節參數,可控性較大。二來,作為探測手段,試一下市場反應,為後續手段提供實驗數據支持。如同改革之初的深圳,這裡有點實驗經濟學的意思。
瀉藥
個人看法,央行上調OMO利率和SLF利率主要是幾個方面的因素。
先看央行操作:
OMO上調7D,14D,28D 10BP,分別為:7天2.35%,14天2.5%,28天2.65%;
SLF隔夜上調35BP,到3.1%,7天和1個月為10 BP,分別為7天3.35%, 1個月3.7%;對於MPA考核不達標的分別再在SLF上面的利率基礎加罰100bp;
再簡單解釋下概念:
OMO:公開市場操作,包括逆回購正回購,現券買斷賣出,發票,目前較多的是逆回購操作頻繁。
SLF:所謂的常備借貸利率,主要目的是構建一個介乎準備金率和再貼現率之間的利率長廊,降低SLF,則意味著打壓shibor(隔夜拆借利率),意味商業機構可以根據自己的流動性決定是否向央行主動發起有抵押的貸款,而不是走同業拆借。
某種意義上SLF是作為放水的工具,只有最多三個月的期限,只能釋放短期流動性,2013年才推出的,並不是很合適作為放水工具。
下調利率,通常意味著向市場釋放流動性,擴大槓桿,擴大信貸,類似如所謂「降息」。
上調利率,通常意味著收縮槓桿,減少了流動性,類似所謂「加息」。
但是相比較於全面的加息降息,期限控制比較嚴格,流動性釋放目標也比較嚴格。
再來分析下央行此時上調利率和加100BP懲罰的原因。
1.MPA考核對於信貸監控趨於嚴格
主要是對金融機構進行評估包括資本和槓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質量、跨境融資風險、信貸政策執行等七大類16項指標。而且第一次於2016年12月22日將表外理財納入監管範圍之內。
可見央行對於銀行和相關金融機構的信貸釋放和管控越來越嚴格,而對於不符合MPA考核的機構,央行也進行了擴容,主要也是防範部分金融機構的資金枯竭風險,然後加100BP主要是央行不希望釋放錯誤信號,即本次希望收縮流動性,希望被管控的機構嚴格按照央行規定辦事。
2.節前流動性釋放過猛,節後到期大量資金到期。節前出於對沖春節期間的大量消費和銀行機構的流動性考慮,央行進行了大量逆回購,而節後面臨一一到期。
到期後,央行雖然繼續逆回購,但是提高逆回購利率的行為,表示央行貨幣政策還是趨向于謹慎。而且人民幣也從即將跌破7.0的鐵底,回到6.84左右。央行後續操作不排除在人民幣頂不住的情況下,進行更加激進操作。
3.美國經濟因素
近三個月美國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非農就業人數從11月份20.4跌倒12月份的15.6但是1月份又上升為22.7,失業率則是從4.6,4.7,4.8,非製造業PMI 57.2,56.5,56.2,製造業PMI 53.2,54.5,56,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1月份均值也是遠遠低於去年12月份。
可見美國經濟基礎紮實,即便特朗普上蹦下跳,也是整體向好。唯一的隱憂就是美元債務規模達到20萬億美元左右,規模過大。
處於應對熱錢外流壓力,以及固定匯率制度造成的人民幣的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趨勢,央行有必要在開年收縮放水龍頭,提高人民幣價值內涵。
4.收縮槓桿,考察市場流動性。
一直以來,銀行面臨缺水的局面都沒有根本改善。
央行變相放水的行政措施,除了為房地產托市和提高通貨膨脹水平外,對於市場的結果性問題,以及銀行的信貸投放目標都沒有根本性改善。
不排除本次央行藉助提高SLF利率對於金融機構進行一次敲山鎮虎的考察,也即流動性出現問題的銀行機構有可能出現央行斷糧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考察銀行的應對措施實力。謝邀,加息的前奏。
央行想要收緊貨幣政策,最起碼也是放出收緊貨幣政策的信號。
央行今日(2017年2月3日)全線上調逆回購中標利率10個基點:
中國央行今日進行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35%,此前為2.25%;進行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5%,此前為2.4%;進行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65%,此前為2.55%。
同時,央行今日上調了常備借貸便利貸款利率,隔夜品種上調35個基點:
隔夜SLF利率上調至3.1%,此前為2.75%;7天SLF利率上調至3.35%,此前為3.25%;1個月SLF利率上調至3.7%,此前為3.6%。利率變動2月3日生效。
逆回購為資金融出方將資金融給資金融入方,收取有價證券作為抵押,並在未來收回本息,並解除有價證券抵押的交易行為。
央行逆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操作。 簡單解釋就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此時央行扮演投資者,是接受債券質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
投資者或金融機構也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和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逆回購交易。
借鑒國際經驗,中國人民銀行於2013年初創設了常備借貸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簡稱SLF)。它是中國人民銀行正常的流動性供給渠道,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期限為1-3個月。利率水平根據貨幣政策調控、引導市場利率的需要等綜合確定。常備借貸便利以抵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產及優質信貸資產等。
通俗點講,各大商業銀行在日常進行借貸,理財等各種業務時,也會有缺錢的時候,特別是月底,年底這種結算日的時候,銀行自己的資金不夠,就會在同行之間進行拆借,也會向央行(央媽)借錢。央行借錢不能白借,只要隔夜了,就要付利息。這個向央行借錢的手段,有逆回購和SLF等。通過調整這些借貸工具的利率,央行可以實現對國內金融市場的調控,同時也會釋放出一些信號。
其實,春節前1月24日央行就將MLF中標利率上調了10BP,年後又再次上調利率,可以說是給市場釋放了明確的信號:我打算加息。
不僅如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張曉慧在《中國金融》撰文稱,在宏觀大背景下,穩健的貨幣政策需要更加中性,更加審慎,更好地平衡穩增長、調結構、抑泡沫和防風險之間的關係,從而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拓展時間和空間。
可以看出,央行已經發現了國內市場存在金融泡沫,長期的低利率導致國內市場泡沫泛濫,經濟脫實向虛,某些行業(比如房地產)存在過熱的現象。為了抑制泡沫,防範金融風險,央行有必要去槓桿,打擊投機,收緊銀根,穩定金融市場穩定秩序,講貨幣政策轉為偏緊。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為了提振經濟,穩定GDP增長,央行已經多次降息,並回購國債。寬鬆的貨幣政策一方面化解了金融危機,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泡沫,比如國內一線城市的房地產泡沫和2015年的股市泡沫。隨著房地產綁架中國經濟,2015年股災,GDP增速連年下滑,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已經讓中國經濟深陷其害。資產泡沫化讓市場上多了很多熱錢,也造成了經濟市場上浮躁的情緒。資本賺錢太容易,虛擬經濟賺錢太容易,實體經濟賺錢太難,已經深深的打擊了人們投資實體經濟的積極性。同時,在長期的泡沫繁榮下,人們心理也發生了變化,誤以為繁榮是常態,艱苦奮鬥是不必要的,中國的高速增長將永遠持續下去。
然而,轉入2017年,美國川普上台,國家戰略收縮,美聯儲又在不斷加息,如果中國繼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勢必會引發人民幣的進一步貶值,同時造成外匯資本外流,最後外儲耗盡,國內物價飛漲,通脹高企,甚至形成惡性通脹,最終還是會深深的傷害到國民經濟。同時,打掉寬鬆,也有利於供給制改革的進一步進行。(一些殭屍企業,落後產能企業融資會更加困難,不得不停產關門)
隨著世界經濟的復甦,各國都在抑制泡沫,收緊過去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也不應該例外,收緊貨幣,可以打擊資本投機的套利分子,同時也告訴人們,錢不是那麼好賺的,以前把錢拿去買理財,買企業債就可以躺著賺錢的時代將一去不返。資本應該用在更有投資價值,更有增長空間的項目上,資本家應該做實業,而不是讓錢在金融體系裡面空轉。
那麼央行加息對普通人有什麼影響?
首先,就是我們的房貸利率會增加。一般來說,房貸利率是按照上一年最後一天(12月31日)的利率來計算的,所以如果加息房貸利率會顯示在下一年的還貸上。不過現在央行只是釋放出了加息的信號,並沒有真正加息,所以大家可以早點做好心理準備,並做好應對方案。
其次,市場流動性會減弱,各類理財收益也會相應減少。貸款利率增加,各類企業和創業項目融資變難,相應的,投資積極性也會大大折扣。市場上的投資標的少了,投資理財的目標變少,倖存下來的好的項目融資成本就會相應的比之前變低,那麼理財收益也會變少。
再次,股市,債券,大宗商品可能會迎來短期下跌。
今日,滬指縮量收於3140.17,跌0.6%;深成指收於10004.84,跌0.47%,創業板同樣下跌0.5%,收於1876.76。
期貨市場方面,黑色系期貨收盤大跌,其中熱卷主力跌超7%, 螺紋跌超6%,鐵礦、焦炭跌超5%,焦煤跌超4%,橡膠跌近4%。
債券市場方面,中國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6在早盤曾一度大跌近1.4%,目前跌0.82%;中國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6跌0.40%,盤中最大跌幅0.7%。
最後,我要說明的是,從歷史經驗來看,從央行各種逆回購和SLF操作上調利率到最終居民存貸款利率上調,之間要經過大概一年左右的時間。所以大家不用過分緊張,只要密切注意市場動向,做好心理和財務準備即可。
http://weixin.qq.com/r/ETtje3LEky-srTYY924D (二維碼自動識別)
之前的mlf,現在的slf,雖然不知道之後還會有什麼,但是至少是給了加息的信號,別到時候說媽的咋不說一聲。不過房價肯定還要漲到10萬,要不怎麼對得起剛需優勝劣汰的理論。
直接轉的~大家看看吧~
今天(2月3日)是農曆雞年的第一個交易日,央行開市就使出霹靂手段:「加息」!節前節後,雙雙出手!市場再次迎來巨震!
一、央行一天內兩次「加息」
今日(2月3日)央行全面上調了逆回購的中標利率:
?
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35%,此前為2.25%;
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5%,此前為2.4%;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65%,此前為2.55%。「加息」之所以要打上引號,是因為這裡的加息不同於通常意義上央行直接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調整,而是央行定點或者在特定環節將利息抬高。
所謂逆回購,是指央行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將來特定日期買回。簡單理解,逆回購是央行放水,逆回購到期則意味著央行要將之前放的水抽回來。
逆回購相當於央行給銀行借錢,逆回購利率提高,意味著銀行從央行那裡借錢的成本提高了,銀行的成本自然會轉嫁到下游,進而將利率抬高的影響傳導至整個經濟體。
此外,央行還上調SLF利率,隔夜品種上調35個基點至3.1%;7天和1個月品種均上調10個基點,分別至3.35%和3.7%。
所謂SLF(業界將其稱為「酸辣粉」),全名為常備借貸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也是央行給銀行借錢的一種貨幣工具,但期限較短,通常在1~3個月。SLF利率上調的功效,和逆回購的核心原理其實是一致的。
據報道,對不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央行將在上述調整後利率基礎上加100個基點。即隔夜,7天、1個月的利率分別為4.1%、4.35%、4.7%。
實際上這不是央行第一次變相加息了,節前央行曾將6個月和1年期MLF利率分別上調10個基點至2.95%、3.1%。
央行行長助理張曉慧表示,貨幣政策總體應保持審慎和穩健,既要適度擴大總需求,防止出現經濟短期過快下行,又不能過度放水。
?
圖為張曉慧二、消息一出,立馬引起市場巨震!3日早盤,黑色系集體大跌,其中熱卷和螺紋鋼觸及跌停,焦炭、焦煤亦跌4%左右。
?
國債期貨大跌。10年期債T1703一度大跌1.3%;10年國開活躍券160213收益率上行10.55bp報4.06%;10年國債活躍券160023收益率上行6.67bp報3.41%。
?
股市方面,雞年首個交易日兩市縮量震蕩收跌,滬指終結「五連陽」。截止收盤,滬指報3140.17點,跌0.60%。成交量更是刷新了去年年初熔斷以來的逾一年新低,兩市合計成交不足2500億元,滬市不足1100億元。
三、節前節後雙雙出手,為何?
關於央行今日全面上調了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市場上對此也有了多方面的看法。
自媒體人曹山石表示:
?
劉曉博則認為以下兩個因素非常重要:
第一、這是降槓桿、防風險的需要。
2016年前10個月,是歷史上利率最低、流動性最寬裕的時期,央行的初衷是通過放水,讓資金流入實體經濟。事實上收效甚微。2017年是美元加息提速之年、特朗普新政元年,不確定因素非常多,防範金融風險、防範資產泡沫是央行當務之急。
第二、這是穩定人民幣匯率的需要,也是緩解跟美國矛盾的需要。
在過去幾個月,央行採取這種戰術:先是在11月到12月加速貶值到接近7,然後在進入2017年之後節節升值。這樣做有兩個目的,第一,打消人民幣貶值的市場預期;第二,穩住特朗普的預期,給他面子,避免開打全面貿易戰。
春節期間,特朗普就匯率問題對德國和日本開炮,認為他們操縱匯率,認為美元匯率偏高。話音剛落,歐元、日元對美元就開始小幅升值。此次中國央行加息,有利於穩住人民幣匯率。
四、背後透露了什麼信號?
雖然普通人對央行收緊貨幣的行動感受還不太明顯,但從各大券商的研報中可以看出,在分析師眼裡,這卻是一個極為重大的轉折信號。
招商證券的徐寒飛就表示:「這是央行貨幣政策全面逆轉的信號,意味著2014年以來的貨幣寬鬆結束了。年前大家只是猜測,央行會不會只調長端利率不調短端,現在看來是長端短端一起調了。」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認為:基準利率雖然未動,但政策利率已經全面加息。央行利率市場化推進速度會進一步加快,央行已經釋放明顯的緊縮信號,不必等基準利率提高。央行將會繼續通過提高政策利率曲線來逼迫債市去槓桿;整條曲線的拐點性的上移在長期將成為股市的偏空因素。
國君宏觀:央行全面提升資金利率,貨幣政策收緊反映了三重信號:一是抑制信貸增速過快,二是反應短期經濟不弱,企穩無憂,三是金融去槓桿決心大,其中關鍵是控制信貸增速。
SLF雖然每次規模小,但是頻率高,更能體現政策意圖,SLF利率的上調要比MLF利率的上調更有指導意義,尤其是7天期SLF利率,有可能成為未來利率走廊的頂。央行提升各期限資金利率,最終是要向銀行貸款利率傳導,如果數次短期加息後不見成效,信貸仍繼續高企,則不排除直接加息(即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可能。維持金融周期下半場與流動性拐點的重要判斷。
中信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明明:央行今天的動作,代表了全面加息的落地。進一步明確了貨幣政策中性偏緊的態度,以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和短期槓桿進一步回落。對於今年的公開市場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預計今年可能還有1到2次加息(每次10bp)的可能,這要取決於美聯儲加息的進度和國內去槓桿的情況。
?
五、中國已經進入加息周期!對樓市、債市、股市有何影響?
央行這一舉動與春節假期前上調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Lending Facility,簡稱MLF)利率可謂「一脈相承」。
華創證券屈慶團隊當時評價稱,央行對經濟基本面有信心,加息周期已經在路上,可能下一個就是公開市場利率的加息。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也認為,央行的加息路徑為「貨幣市場隱性加息→MLF利率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上調」,此次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全面上調,判斷得到充分驗證。
他表示,這是繼上調MLF利率之後,央行在2014年以來第二次上調某一利率,表明央行貨幣政策從寬鬆周期逐步進入收緊周期,從隱性收緊走向顯性收緊。
鄧海清還指出,從各國央行包括中國央行歷史來看,央行一旦開啟加息或者降息周期,基本都是以年為單位,不應將中國央行加息看做短期現象。
從美聯儲來看,任何一次加息或降息周期持續時間均在1年以上(1994-1995年),從中國來看,最短貨幣政策周期也為1年(2010-2011年),從目前來看央行未來繼續上調各種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即中國已經進入加息周期。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也表示,央行自節前上調MLF半年期及一年期利率後,再次對SLF和逆回購利率進行了上調,政策性利率全面上調,已經事實上加息,顯露出央行偏緊的政策態度。
中信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明明的報告則更為直接,此次公開市場利率和SLF操作利率上調是央行中短期政策利率曲線變化的一部分,代表了全面加息的落地。
不過,法國外貿銀行認為,這並不表示貨幣緊縮周期的開始,雖然資金成本上升但流動性仍屬充裕。
樓市:抑制房產泡沫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近期國內房地產市場又出現走熱跡象,一線城市房價再次出現上漲勢頭,結合去年12月份信貸數據仍然較多和房地產投資再創新高,貨幣政策有必要通過適當引導中長期利率上升,抑制房地產泡沫。
通過樓市的銷售量,過節返鄉的人們可以明顯感受到中國經濟去槓桿的進程(限貸)。比如去年房價暴漲的南京,今年1月的樓市共成交4926套,同比下跌高達六成;一些售樓處的工作人員,比看房的還要多。
?
債市:進入技術性熊市
對債市而言,分析人士認為,政策利率近六年以來首次上調,加之考慮到去槓桿仍在路上,美聯儲漸進加息也是一致預期,債券市場不可避免的進入技術性熊市。
中信建投債券分析師黃文濤、鄭凌怡認為,貨幣政策已經轉向,短期債市看不到利好,債市維持謹慎。經濟短期仍然有較強的韌性、銀行表外業務的監管政策尚未出台、資金利率中樞上抬、即便發生降准也只是對沖性的降准,略微緩解銀行流動性壓力。
股市:或產生資金和心理層面影響
華泰證券認為,央行已經開始加速推進政策利率曲線,基準利率雖然未動,但政策利率已經全面加息;央行利率市場化推進速度會進一步加快,央行已經釋放明顯的緊縮信號,不必等基準利率提高。央行將會繼續通過提高政策利率曲線來逼迫債市去槓桿;整條曲線的拐點性的上移在長期將成為股市的偏空因素。
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表示,前期臨時降准又被部分樂觀的市場人士理解為放水,那我就乾脆形成事實上的『加息+降准』對沖一下。二是怕你們亂來。1月信貸如果再3萬億,全年實體去槓桿的基調將破壞無餘,於是就提升一下關於借貸成本的預期,警示一下。此次「加息」帶來的資金面的變化,也將對股市帶來資金層面和心裡層面的衝擊。
六、投資者要小心了!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指出,此次提高MLF利率是對貨幣政策操作轉向的確認,對投資者而言,決不能認為不提高存貸款利率就不是加息,相反,在利率市場化之後,提高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就已經是真正的加息。
對於債券市場,央行全面上調OMO利率,標誌進入「債市黑暗時代2.0」。對2017年債券市場長期看空,在央行貨幣政策再次出現拐點之前,應避免盲目抄底債券市場。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預計,央行的貨幣政策將持續偏緊,債市仍將調整,股市以漲價和改革的結構性機會為主,房市將持續調整,經濟在2-3季度有望二次探底。
目前來看,資金成本的上升可能對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形成利空,經濟增長可能會有所放緩。
債券市場收益率仍然存在上行空間,債券市場整體風險偏大,建議降槓桿、降久期、降倉位。
股票市場所受的衝擊預計不大,仍以結構性機會為主,圍繞漲價和改革展開。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認為A股市場對加息的反應還不夠充分,並強調,「A股自3300點以來的調整核心驅動力是流動性預期(利率、貨幣政策)的變化,這種變化目前未見能夠扭轉,投資者應該等到更好的進攻時機。」
總而言之,央行在雞年第一個交易日的動作,向投資者發出了一個強烈信號:不要再幻想重演2016年的資產泡沫,不要對投資收益期望太高,時代已經變了!作者:Ke Jiang鏈接:知乎專欄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慣常跟進中美兩國貨幣政策更新。因為原理以前都講解過,這裡只點明要點了。
先說敬愛的央媽。昨天立春,風水上來說昨天開始才是雞年。這雞年的第一天央媽照例進行貨幣市場操作。然而這裡面信息有點多:
進行200億元7天期、100億元14天期、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同時,當天公開市場有1200億逆回購到期,因此凈回籠資金700億;
三個期限每個期限的操作利率都上調10個基點;
上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隔夜品種上調35個基點,7天和1個月品種均上調10個基點;
此外,自2月3日起,不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放的常備借貸便利利率再加100個基點。
剛開年可謂「當頭一棒」。
加上節前剛剛上調過的MLF(中期借貸便利),同樣是六個月和一年兩個期限均上調10個基點,央媽已經把常用的流動性投放工具全體加價了,這也使得從隔夜到一年期的整個曲線位置全部上升。雖然說節前流動性緊張放出去的水節後要收回來,但這麼大的陣仗顯然不是光光為了收回一點臨時流動性:貨幣政策收緊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了,以至於有些媒體直接按「加息」報道——雖然又有點嘩眾取寵。
這對樓市、股市、債市、期市都是明顯利空,於是,昨天從國債期貨到商品到A股齊跌。當然樓市1月成交量大跳水還要刨去春節假期影響。
央媽如此的原因我們講過,2016年經濟增長穩定的代價是房價大漲、槓桿驟升、匯率承壓。在短期經濟穩定,三大物價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CPI))全面上揚,通脹回升之時,央行收緊貨幣,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去槓桿勢在必行。而且儘管短期流動性收緊,市場上總體的流動性依然過剩,所以這樣的收緊還將繼續,而且如果情勢需要——比如信貸增速不減、通脹上行,不排除有直接加息的可能。
簡單來說,就是小磕前期的預測在一點一點實現~
對應的,去年那種泡沫叢生的情景今年不太可能再現了,大家對投資收益的期待,也要切合實際。
--------------------------
然後我們來看大洋彼岸的美國。2月2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本年度首次貨幣政策會議聲明對外發布。不出所料,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5%至0.75%不變。FOMC重申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大致均衡。預計經濟條件僅能保證美聯儲較為緩慢的加息。
翻譯過來就是小磕之前說的,美國經濟總體態勢是好的,但是還不夠強勁,風險猶存,至於未來加不加息,到那時候再看——之前要加息幾次的預測你可別真信了哦,更不要聽有些公眾號煽風點火瞎說什麼貨幣戰哦。
說起來美聯儲也挺難的,美國目前脆弱復甦,還沒企穩,又碰上川普這麼個沒譜的,也只能看一步走一步啊……
---------------------
兩相比較,很明顯,中國的貨幣在收緊,而美國保持不變,並且淡化之前的鷹派表態,於是造成的效應就是,資金從中國向美國的流動會減少,加上外管局之前的一系列舉措,可以預計的是,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將有所減輕。
大家不知還記不記得小磕很久以前的國家會優先保匯率的判斷呢~
此外不排除有另一個考慮。大家知道,川普競選時就聲稱要把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而一般來說,這需要滿足一個條件,就是該國人為操縱貨幣貶值,給出口創造優勢。近期人民幣企穩甚至升值的話,不管川普到底想不想,要把中國標記為操縱匯率,從而進行制裁的難度肯定會加大。我們未必多怕打貿易戰,但也不用捲入不必要的衝突。只知道鬥爭、對抗的思路,早該淘汰了。
由「蔣博的多稜鏡」原創,如需轉載,請登錄新榜網站版權頻道(http://cc.newrank.cn)
或者版權印(版權印載入頁)
占坑,明天來答。-----------------------------------在16年8月至今央行收短放長操作之後,貨幣市場利率中樞已明顯上行,央行近期逐步上調貨幣政策利率,等同於金融市場加息。繼17年1月24日MLF6個月、1年利率上調10bp2.95%、3.1%之後,本次SLF、OMO操作利率也同步上調10bp,對應整個利率走廊的上下限均上調。
從利率走廊的角度來看,OMO、MLF組成的走廊7天、28天、1個月、6個月、1年均上調10bp至2.35%、2.50%、2.65%、2.95%、3.1%;同時,由於全市場回購加權利率中樞已抬升,為避免類似於套利空間的存在,SLF隔夜上調35bp至3.10%,SLF7天、1M也上調10bp。
從收緊流動性投放、到拉長資金期限、再到調高公開市場利率,央行抑制金融市場槓桿的監管思路穩步推進,目前操作意圖更加明顯。從各國央行包括中國央行歷史來看,央行一旦開啟加息或者降息周期,基本都是以年為單位,不應將中國央行加息看做短期現象。從美聯儲來看,任何一次加息或降息周期持續時間均在1年以上(1994-1995年),從中國來看,最短貨幣政策周期也為1年(2010-2011年),從目前來看央行未來繼續上調各種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很大,除非發生導致央行轉向的重大基本面因素變化之前(CPI、PPI遠不及預期、房地產崩盤、經濟重新下行等),但目前看都可能性都很小。因此可以說中國已經進入加息周期。
一、政策利率上調原因首先國內因素。從上調利率的政策意圖來看,與控制年初信貸投放過快、近期PPI上漲引發貨幣當局對通脹壓力的擔心有關,貨幣當局希望釋放一些收緊信號來對信貸增速和金融槓桿進行調控。但更多的是針對2015年股災後大量資金湧入債市,以及銀行同業鏈條中資金空轉投向債市、做大債市槓桿的市場行為。為了防止債市崩盤對金融市場造成過大衝擊,去槓桿的操作在過去一年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展開。
具體可以從兩條線索追蹤央行的操作,一是公開市場收量、拉久期、抬利率;二是同業鏈條監管政策不斷出台:
首先從第一條線索追蹤央行的調控操作:
2016年2月29日,央行進行了去年唯一一次降准操作,之後央行持續在公開市場持續回收流動性, 貨幣政策開始從中性向偏緊轉變,大水漫灌式的「放水」操作再難見到,更多的是通過公開市場進行「補水」操作,金融機構取得流動性必須付出成本,且量、價均受到央行更嚴格的調控;
2016年7月18日,央行進行去年最後一次3個月MLF操作,此後均用6個月和1年期的MLF操作逐步替代3個月資金投放,通過拉長久期、抬高成本的方式,提升市場資金成本;
2016年8月24日和9月13日,央行分別開啟年內14天和28天逆回購操作,其中28天逆回購是自2013年以來首次在年中進行28天逆回購操作,充分體現央行以長換短,綜合抬高市場槓桿成本,倒逼機構主動去槓桿的指導意圖。
2017年1月24日,央行上調6個月和1年期MLF操作利率各10BP,鞏固金融去槓桿的成果,公開市場加息周期正式開啟 。
2017年2月3日,央行上調7天、14天和28天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各10BP,進一步明確其去槓桿的決心,因此判斷公開市場利率上調的影響偏中長期,央行去槓桿進行更強硬時期。
再從第二條監管政策線索看去槓桿的調控:2016年一行三會練手出台多項去槓桿的政策文件,特別是對於商業銀行通過同業途徑擴大同業鏈條和產品槓桿,利用表外業務在債券市場套利的行為,央行和銀監會將逐步收緊監管口徑。自2016年7月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之後,有關對於表外理財業務計提風險資本、對於同業理財業務加強監管的文件和要求就陸續出台。
未來針對銀行同業理財的監管新趨勢主要有,一是同業業務監管趨嚴,127號文或再升級,將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口徑統一考核,同時加強同業業務的穿透檢查;二是表外業務監管趨嚴,或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計提風險資本,限制目前以銀行理財為代表的表外業務過快無序增長,對錶外理財的穿透監管提出更高要求;三是將理財資產端納入MPA廣義信貸考核,表外理財擴張增速將有所放緩。
其次考慮到海外因素。2017年發達經濟體的政策,將由此前的貨幣政策寬鬆轉向「財政寬鬆+貿易保護」。對於中國而言,一方面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貢獻國,另一方面中美之間的產業結構重疊性較低,導致美國對中國的壓力將更多地體現在匯率層面。因而,我們可能看到2017年人民幣受海外因素制約而無法貶值。疊加海外利率上升,則可能意味著國內利率水平難以下降,央行的貨幣政策將被迫維持中性甚至偏緊。二、政策利率上調影響
1、對債市
加息對債市的影響最直接,加息的開始,意味著債券利率的上行,自然也會對經濟產生衝擊,從而孕育債券的下一次的上漲。貸款利率主要由銀行決定,通常變化比較慢,但是債券利率由市場決定,通常變化比較快。因此,雖然這一次回購利率上調只有10bp,但是如前文所述央行早在16年8月就開始拉長逆回購期限,並加大MLF操作力度,而債市從16年11月就開始調整,因而到目前為止,以10年期國債和國開債為標誌的債券利率上行幅度已經接近80-100bp,10年期AAA級企債利率也從低點上行了100bp左右。
因為是對債比較了解,補充一下債市短期投資策略。在目前通脹壓力仍存在,且信貸投放較快的大背景下,貨幣政策態度整體偏緊,債券暫時還不具備趨勢交易機會,仍以配置性機會為主;需要等待偏緊的貨幣政策對金融槓桿以及通脹的調控成效出現後,預計交易機會在二季度到三季度體現。在債券收益率升幅遠超貸款和非標的情況下,由於央行尚未直接上調存貸款利率,債券收益率的上升也會受到抑制(債券供給會轉移到貸款和非標),10年國債收益率在接近3.5%的歷史均值情況下開始具備配置價值。但金融去杠杠對信用債尤其低等級信用債的衝擊會逐步體現,信用利差會趨於擴大。
2、對股市
對於股市而言,從短期看,利率上行對其也有負面影響,但影響要小於債市。原因在於股市是多因素定價模型,利率上行對估值不利,但是短期經濟穩定盈利改善,可以部分對沖估值下行。
從長期看,如果政府決心抑制地產泡沫,而且能有效防範金融風險。那麼資金將有望從地產市場流出,而股市有望受益於資金的迴流。而中國經濟在化解了地產腫瘤之後,其實有望更加健康,而股市是實體經濟的反映,也有望反映經濟結構的改善。3、對地產
截止16年9月末,銀行住房貸款平均利率為4.52%,銀行房貸的平均期限應該在10年以上,當時10年期國開債利率只有3.13%,但是目前10年期國開債利率已經接近4.1%,而國開債是完完全全的政府信用,對銀行而言不用佔用任何風險資本,但是發放房貸要計提50%的資本佔用,而銀行是高利潤率高槓桿行業,其資本金有限,因而資本佔用的成本極高,所以按照目前4.1%的國開債利率,從歷史數據比較來看合理的房貸利率應該在5.5%左右,比目前的水平高出100bp。
所以,央行確認貨幣市場加息的結果,其實意味著房貸利率存在著大幅上調的風險,目前5年期以上貸款基準利率為4.9%,這意味著按照5.5%的合理水平,所有的折扣房貸將全部絕跡,否則銀行不如去買債。
而16年房地產市場的異常繁榮,本來就沒有人口結構的支撐,全靠天量的房貸支撐,如果未來房貸利率持續上行,疊加政府對部分一二線城市投機購房限購限貸的鋪開,地產銷量或將持續下行,而地產市場的嚴冬或將到來。
4、對商品
而在利率上升的衝擊之下,17年的商品市場也是高處不勝寒。
16年商品價格普遍暴漲,通常大家把原因歸於供給側改革的貢獻,確實去年的供給側改革卓有成效。但是去年真正實施供給側改革的只有煤炭和鋼鐵兩大行業,而煤價和鋼價在去年確實表現驚艷,但是去年的漲價是所有工業品價格普漲,包括化工、有色金屬在類的各類工業品價格普漲,PPI創出多年新高,而這裡面絕大多數是沒有實施供給側改革的行業。
這說明16年的商品價格上漲,供給收縮只是部分原因,而需求擴張才是主要原因。16年的幾大需求都極其亮眼,包括地產銷售增速超過20%,汽車銷售增速接近15%,基建投資增速超過15%。但是17年如果地產銷售負增,汽車增速也掉到0增,那麼光靠基建投資能夠穩得住龐大的商品需求嗎?尤其是在16年底各類工業品產量增速普遍由負轉正,產量創出歷史新高的背景下?從鋼鐵的庫存來看,在近期大幅上升,同比增速甚至已經轉正,說明供需已經開始發生逆轉。所以,如果利率大幅上升導致房地產步入寒冬,商品市場大概率也會顯著降溫。
5、對信貸
但是,雖然債券利率上行不直接影響貸款利率,但是其影響絕對不容忽視,因為中國的利率市場化已經完成,因而利率直接存在著相互影響。
過去銀行的貸款利率是由央行指令定價的,所以和債券利率基本無關,或者說兩者都由央行決定。但是目前銀行的貸款利率由自己決定,而銀行的資金主要配置在債券和貸款兩個方向,這就意味著兩者之間存在蹺蹺板效應,那個更好就會買什麼,從而會間接把兩者的價格拉平。
這也就意味著,對於商業銀行而言,由於其配置的債券類資產利率普遍上行了100bp,因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其對貸款利率的要求最多可以上浮100bp,否則就不如多買債券。
而這一過程曾經在13、14年的金融去槓桿過程中發生過,當年央行也是提高回購利率去槓桿,而未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但是10年期國開債的利率上行幅度最大約180bp,從季度均值來看,從13年2季度到14年2季度之間上行了100bp,期間銀行貸款平均利率大約上行25bp,但是房貸利率大約上行了60bp。
原因在於,由於企業貸款利率整體高於債券利率,因而貸款的利率的上行幅度通常只有債券利率上行幅度的一部分。但是由於房貸利率與債券利率接近,因而其上行幅度與債券利率類似。
6、對匯率
利率相當於是貨幣的內在價值,因而國內利率的上升提升了人民幣的內在價值,與此相應也有助於人民幣匯率的短期穩定。而從特朗普上台以後的表態來看,其並不希望美元走強,因而美元走弱加之國內利率上升,均意味著17年上半年的人民幣有望階段性企穩。
7、對黃金
理論上,利率提高對黃金不利,因為黃金沒有任何利息回報,因而利率的提升意味著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增加。
但利率提升同樣增加了經濟的下行風險,而經濟增長是黃金的敵人,因而經濟下行風險的增加對黃金有利。此外利率提升將打擊風險偏好,而風險偏好的下降對黃金有利。而從通脹來看,短期通脹仍處於相對高位,通脹環境對黃金有利。
另外,由於黃金是以美元定價為主,在去年人民幣匯率貶值的環境下,人民幣黃金漲幅超過美元黃金。但目前國內利率的提升有助於穩定人民幣匯率,也使得美元黃金漲幅遠超人民幣黃金。綜合來看,利率提升對黃金而言好壞參半。
8、對經濟
經濟的下行風險也會明顯增加。16年下半年以來經濟有明顯改善,其實主要歸功於庫存周期,企業庫存去化充分以後,開始逐漸回補庫存,並帶動了工業生產的回升。
但是如果商品價格不再上漲,那麼企業補庫存的動力就會逐漸消失,庫存周期也會很快結束。
而房地產投資在16年4季度也有所反彈,主要源於地產銷售回升的滯後效應,如果未來地產銷售繼續下滑,那麼地產投資的反彈也難以持續。
從海外來看,美國4季度經濟增速降至1.9%,也有明顯減速的跡象,加上特朗普上台以後貿易衝突加劇,因而不宜對出口有過高期望。
因而,17年經濟的主要支撐還是基建投資,但畢竟獨木難支。有機構預計最快從3月份開始,經濟下行的壓力就會明顯體現,而全年經濟增長大概率前高後低,與去年的企穩回升截然相反。
總體來看,內憂疊加外患正對國內貨幣政策寬鬆的空間逐漸形成制約,未來一段時間的貨幣政策仍將是中性偏緊的態度,同時也不排除在金融去槓桿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央行進一步趨緊的可能。而從調控手段來看,考慮到一方面未來經濟基本面的前景仍然不確定,另一方面存貸款利率對實體經濟影響相對較大,而對於金融體系去槓桿的作用不如公開市場、SLF等利率效果直接。因此,央行進行價格調控的手段似乎也在逐漸轉向以公開市場、SLF、MLF利率為主。在過去一段時間,國內房價已經出現漲幅回落甚至部分城市開始下跌,而股市和債市也均在回調,現金回報率反而在持續上升,短期內事實上最好的策略是現金為王。
SLF作為利率走廊的上限,這次加息央行表現的意義十分強硬且意義明顯。
本次加息前,央行與1月提高了MLF,10個基點的利息,但同時也提高了MLF的總量,形成了加息同時放水的局面。表達意義混淆,金融業對於此次加息普遍認為只是試探,部分機構認為短期不會加息。本次SLF及逆回購全面加息,已打破機構幻想,機構均已明了央行加息意願。本次加息有兩個重大看點。1、SLF隔夜加息35個基點,力度較大,超乎想像。這是央行在抬升短期利率,使之快速向長期利率靠攏,這麼激進,原因估計不外有2點,一是對美聯儲3月可能進行的加息進行提前布局,如果聯儲3月加息,估計央行會立即提高存貸款利息;二是應對可能出現的特朗普對慫中國的風險,提前進行布局,如特朗普在近期發表對中國進行貿易戰的言論,外資若顯著受影響,在聯儲未加息的情況下,央行也可能加息。所以本次加息,更多是告訴我國金融機構,做好準備,近期可能隨時加息。2、對於不符合MPA考核機構仍然可以SLF,只是利息提高了。這應該是央行怕出現系統風險的明證,MPA考核不合格,仍然可想央行申請SLF,說明央行還是怕機構因突然缺錢而引發系統風險,但利息高於合格機構1%,力度可謂巨大。可見如維持此策略,不合格機構會快速降槓桿。結論,央行本次加息是為了對沖外部風險而提前布局,旨在向國內金融機構傳達明確信息,短期內如果美聯儲加息或特朗普引發貿易戰,央行會快速加息。但央行仍有顧慮,未做好最壞打算。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中性偏謹慎的貨幣政策,央行怕大家不明白,就只差最後說明了!
主要說加息對債券市場影響看法:1、對於金融機構,資金成本上升,對其本身的行為,以及與其關聯的實體經濟都有莫大的影響;2、對金融機構本身,資金成本的上升使得其對購買債券收益率要價上升,債券價格下跌,債市承壓;3、對於發債企業,融資成本上升,發債融資意圖下降,導致債券成交量下降;4、對於債務依賴企業,融資成本上升使得其違約風險上升,進而風險溢價上升,債券價格再次下跌,違約風險繼續上升,債市出現違約概率上升;5、債券交易行為收到影響,如代持業務; 看來,加息會增加債券市場的整體風險。但是對債券市場合理髮展也是有好處的。增加資金成本,打壓債券回購交易。把過多的槓桿釋放出來也降低了風險。 債券市場是金融經濟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加息對房地產會產生兩個影響,供給側降槓桿,供給下降,需求側貸款利率上漲抑制需求,房價怎麼變還不知道。加息會導致資金迴流,是對美聯儲加息的一個反制信號。人民幣上漲。上面是我的愚見。
總之不要加太高槓桿就對了,為了應對通貨膨脹和外部壓力,加息可能會常態化。
央行又重啟逆回購了。
FX88 外匯平台訊: 連續十三天暫停後,今日中國央行公開市場將進行7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此前曾連續十三天暫停,今日有400億逆回購到期。另外,今日有2170億元MLF到期。
對fed加息時間表引發的carry trade壓力做對沖措施, 否則資本外逃壓力更大
央行上調MLF操作利對股市影響
【媒體觀點】中國央行20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45%,此前為2.35%;另外,200億元的14天、400億元的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都較前期有小幅上漲。
【3.16觀點】今天央行逆回購和MLF操作合計投放3830億元資金,規模可謂不小,但中標利率仍上行了10BP,主要反映了近期國內外影響市場資金供求因素的變化。今天凌晨兩次加息,美國國債收益率帶動全球收益率曲線上移。這樣,國內基本面與海外因素傳導效應疊加,市場利率已迅速有了反應。中標利率跟著市場利率走也是正常的。如果二者利差越來越大,就會出現套利空間和不公平,市場定價也會扭曲。
中標利率上行並不是加息。「加息」指的是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上調,帶有較強的主動調控意圖。而中標利率上行是在資金供求影響下隨行就市的表現,主要是由市場決定的。利率更富彈性,也有助於去槓桿、抑泡沫、防風險。
防止資金空轉 降槓桿,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我國銀行間市場面臨「二元化」:「從銀行間資金流動性觀察,央行釋放流動性越多,金融機構加槓桿越明顯,資金空轉越嚴重。資金市場的「二元化」愈發突出:央行釋放的貨幣,更多的在金融機構間流轉,更少的流入實體經濟。」因此,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央行收緊流動性的決心越大。
個人觀點:對比2016年初的天量信貸,改變金融機構及市場2017年的預期成分多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