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指彈吉他、古典吉他)演奏如何記譜?

其實是有兩個問題請教各路大神!

第一個是:面對一個比較長的作品,如何記譜?

1,大量練習帶來的自然肌肉記憶 ?

2,有一定的和弦走向,根據和弦輔助記憶?

3,或是其他?

因為自己是個指彈菜鳥,很想知道高手是如何彈奏的,之前有個高手告訴我要知道自己彈的是什麼,要記住和弦,這樣以後面對大篇幅的作品才能比較輕鬆,同時他極其不建議我練習特殊調弦的曲子。我就比較困惑了,記和弦這樣來得及反應按嗎?大家是怎麼樣的呢?

第二個關聯問題:比如我一個月死磕一個曲子,然後可能幾個月後就忘了,必然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如何解決這種情況?我看過高手們經常是隨便拿起琴來就彈了,而且一彈1-2個小時不帶停的,是怎樣的體驗呢?全都是肌肉記憶嗎?

(以上均指的是指彈或古典樂曲,非彈唱曲目)


肌肉記憶是一切的關鍵。務必重視,不要鄙視。

說肌肉記憶有時候會背叛你的,我同情你。但你不好好練琴,你上台虛了,就把責任歸咎於方法,這是不對的。

背譜就是背譜,跟小學三年級背課文一樣,要的結果就是張嘴成文。方法無外乎那麼幾種,什麼聯想記憶什麼逐句記憶,不管怎樣最終我們要的結果就是台上不經大腦想都不想就能夠流暢朗誦出來。

人類最基本的兩種記憶方式,一種是大腦記憶,這是高級記憶模式,是比較浪費身體資源的記憶方法,人從記憶中調取信息,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而另一種就是脊神經記憶,就是所謂的條件反射,這是最簡單,最快速,也最實用的方式。大多數情況下,練琴背譜,就應該像做操一樣去記住。單純就「背譜」這件事來說,是可以不用動腦的。

我的觀點與另一位同學完全相反。記住,身體記憶的速度遠比大腦背公式更快,你應該依賴脊神經。至於你的大腦,可以在脊神經工作的情況下,繼續幫助你分析句子結構,幫助即興演奏。即興演奏是個複雜的工程,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腦力。如果基礎的工作都讓大腦幹了,恕我直言,你的吉他水平將止於某一階段無法向前。一道巨大的鴻溝將橫在你的面前,你將沒有精力再去深入下去。

相信我,背譜這事不要依賴大腦,還是學會如何好好的依賴身體吧。記憶這事兒本來就是加深加深印象就背掉了,即便是大腦,你不加深印象,它也背叛你。

只有把大腦解放,演奏時你才有更多精力去思考,這什麼音?這什麼和弦?這和弦什麼功能?內部結構幾何?而無需事後再單獨去做。

有關肌肉記憶如何與即興、瞬時樂句分析聯動,參考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688692/answer/110991700


記曲譜的正確解鎖姿勢,應該是將聲音、音符、樂音音位和音形指法四個方面融為一個整體,這樣才可以避免題主提的第二個問題中出現的情況,至少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是不會遺忘的。

當然,要做到這點確實不容易,許多初學者要麼就是樂理基礎薄弱,要麼就是識譜不熟練。但這些並不是大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練習肯定會有所改善。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形成以聲音為主體(音本位)的記憶。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

開始時,當你對讀譜還不太熟練時,憑藉肌肉記憶去背譜子,也無不可。但這並非長久之計。隨著日積月累,你接觸的曲子會越來越多,如果沒有對聲音形成牢固的記憶,一些練習日少的曲子就會逐漸忘記。而且,這種方法,對於你的視譜能力,幫助不大,在熟練性方面,很難有明顯的進步。

音樂本身是聲音的藝術,它的主體就是聲音。樂譜只是記錄樂音的書面符號,樂器音位是發出這些聲音的物理方位,指法則是發出這些聲音的技術手段。樂譜、音位、指法這三項,脫離樂音的聲音主體,就毫無意義。所以,只有以聲音為核心,確立「音本位」的意識,將樂音、樂譜、音位、指法四位一體地去記憶,才能有效地背記樂譜,即便偶有遺忘,只需掃一眼樂譜,立刻就能喚回記憶。所以,首先要確立以樂音本身為中心主體(音本位)的意識。

所以,從學習樂器開始,就要將「視譜」、「視唱」、「指法」、「音位」等諸項練習進行統合,不能割裂開來。

第一步,要放棄六線譜,學習五線譜。因為,六線譜只是單純的音位指法譜,沒有樂音的概念體現在樂譜中,如作為業餘愛好者淺嘗即止的娛樂,並無不可。但想從此深入學習,對於確立音本位的音樂意識,就是一種天然的阻礙。

第二步,回到基礎練習中,將音符的記譜位置,與樂器音位的對應關係記憶清楚。可以從空弦音開始,記清這些音在五線譜上的記譜位置,做到一見就能立即反映出這是哪根琴弦的空弦音;而後,逐漸熟悉其他各個音位上的發音,在五線譜的記譜位置,做到一見音符,就能在指定琴弦上找到正確的音位。

第三步,按音名來記憶五線譜的記譜音符位置,學會快速識別五線譜上各音符間的音程關係,不僅僅是簡單的度數關係,還要精確辨別音程性質(純音程、大小音程、增減音程);同時熟悉和弦內部的各種音程變化(原位、轉位、省略、重複等等)、常見調式內的音程結構等等;

第四步,將上面第三步的練習成果應用到音階與琶音練習中,學會利用音程關係在樂器上快速確定取音音位與彈奏指法;在練習中學會從中總結出一些特定的指法類型(指型),並搞清這些指型的應用方法。同時,口中隨手上的彈奏,要把每個音都唱出來,而且力爭唱准;

第五步,學習擺脫樂器發音的引導,練習旋律與分解和弦的視唱;

第六步,從簡單的曲譜開始,練習視奏。同時,學會如何做曲調分析(包括和聲、基礎音形、節奏類型、曲式結構等等)。

視奏,並非拿來曲譜就照著彈,而是先總攬一遍曲譜,初步劃分樂段,分析段落的音形、節奏、和弦特點;預想並熟悉彈奏時雙手採用的基本指法、指型。而後,依曲譜中的強弱標記,對主旋律進行視唱,感受曲調的節律。如此,在心中形成一個對曲調的整體印象,再上琴彈奏。

如能熟練地做到上述內容,一篇短小簡單的曲譜,經過幾遍視奏,基本上就可以背熟了。

較大型的曲目,尤其涉及到一些複雜技巧的,還需看個人對彈奏技術的掌握程度而定。但肯定比一段一段地死背指法,效率要高得多。


我覺得此問題稱得上是演奏的終極問題之一,這裡在古典吉他的範圍內探討一下自己的淺見,拋磚引玉。

個人認為,演奏時所依賴的的記憶有三種,各有重要性,但境界層次不同。*(在後邊的更新『又及』中,受答友woodoo001的答貼啟發,我又加了第四種)

肌肉記憶:是本能記憶,幾乎全靠的是潛意識,無法用明意識去控制。雖然可能是多數人主要依賴的方式,但不可捉摸,可能會在關鍵時刻背叛你!尤其在怯場(stage fright)時。

完全依賴肌肉記憶的人,如果從頭到尾地彈一首曲子是可以的,但你請他從中間某個樂句來彈,就不行了。因為他只用明意識記住了開始的指法。

指板記憶:也可說是指法記憶。多數(業餘)人士的「記譜」,指就是這種,他們實際記的不是「譜」,而是指板上指法的序列。

只用六線譜的彈奏者,用的就是這種記憶,因為六線譜也只提供了指板上的位置信息。但彈古典吉他入了門都知道,看五線譜要快得多。

記住一些和弦的指法並在曲子中發現它們,無疑是積極的一個好方法。這已經體現了演奏者的基本功和素養。

但是,這還不是真正的記「譜」。因為頭腦中記憶的還只是一系列的指板記憶,內在是沒有邏輯關係的。你可以拿一首自己最熟悉的曲子來考問自己:

  1. 此曲什麼調?
  2. 大調小調?
  3. 轉調了沒有?哪裡轉的?
  4. 這個左手手指全用上的指法(可能是你的重要指法記憶點)是什麼功能?是主、屬、下屬(一般都有)的哪一個?

如果答不上,即所謂知其然不如其所以然。不必灰心,我相信第四個問題很多人都答不上。畢竟,這超過了演奏需要。(「我只是喜歡彈這首曲子,我又不是作曲家。」)

正如生活中很多事情,明知到能作到最好,但是說著容易,但真正作到卻是很難的。

但是對分析演奏中的記憶而言,這個思路指向更高境界的努力方向。

!!樂譜記憶:到了這個要求,真的所謂「功夫在琴外了」,甚至連手都不用。

很多演奏家在建議開始學一首新曲子前,先不著急彈,而是先拿起樂譜熟悉一下。先向自己提上述的問題。還要注意標的速度、表情術語等。他們建議先唱一唱旋律或腦中先過一遍,再注意一下節奏,必要時用手打打拍子。

好像這裡有點跑題,(記譜和分析譜)但道理是相通的,是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注意,這時的記憶是有邏輯的!是有」脈絡「可尋的。這樣的記憶要可靠的多。當你知道索爾的《月光》是B小調,第一個指位是Bminor,(B小調主和弦) 你永遠不會按錯這個和弦。《阿爾罕布拉的回憶》是A小調轉A大調,你理解了轉調後的那個A和弦的指位,也就理解了C為什麼變成#C,自然就輕鬆記住。

不過,要讓對樂譜的理解幫助到演奏記憶,一個重要的關要過:那就是對指板上音位的熟悉度要求。光記住不夠,要熟,熟到你的大腦已建立起這樣的反射: 眼睛讀著樂譜,頭腦已解讀成指板的按弦位置。這個要求是只用指板記憶的演奏者是用不到,也往往是沒受過系統的視奏訓練的愛好者的「軟肋」。提高這一能力的訓練途徑可能也無他,「多視奏爾。」

但是是否真的需要對譜子精熟到能在五線譜本上把一首曲子從頭到尾地默寫出來?這個,我不是專業的,我不敢說專業演奏家的要求是什麼樣的。但是,你看,音樂會上的每個演奏者身前不是有一個譜架嗎?說明他們也沒有背下來,他們只是熟悉而已。大概好比詩歌朗誦者,手裡還是要拿著書的。

總結

綜上所述。我認為演奏記憶的努力方嚮應該是後兩種的結合,指法記憶和樂譜記憶。後者(樂譜記憶)最可靠,讓你事半功倍,但努力空間大,所以演奏者的記憶離不開前者(指法記憶)。

至於第一種,肌肉記憶,是下意識的記憶過程,無論如何,它可能對你幫助巨大,但不受你控制。

----------

2017.06.11 又及 (第四種 記憶:音樂記憶)

我在本題另一個答友 woodoo001 的回答受到很大啟發,「音樂記憶」....所以我又發展了我的回答。

Woodoo001 的說的對!真正演奏時,我們要進入音樂表現中去的,與平時練習不同,那時的注意力已不應在記譜上邊!說到底這是水到渠成的東西,功夫在平時。我提到的指板記憶樂譜記憶其實是在準備階段的一種明意識控制的努力。

我們都在用「的肌肉記憶」這個詞是有誤導的,也許應該用「潛意識記憶」這個詞。它在演奏音樂時可能對記譜起的作用最大。可問題是怎麼去駕馭它,如何在準備過程中最有效地增強它。

在我上面提到 肌肉記憶 (無意識,消極) —— 指板記憶(有意識,積極)——樂譜記憶(有意識,積極,但左腦機械記憶量大) 這個階梯之上,再加上一個 音樂(聲音)記憶 (有意識,積極,對於無練耳基礎的人來說,是全新的右腦形象記憶?

也許這才是音樂記憶金字塔的尖端,音樂記憶似乎擺脫了純理性的機械記憶,接近了所謂「物我兩忘我」的境界,也可能稍稍解釋了」「肌肉記憶」的機理。與「肌肉記憶」相比,它是可以去有識地去加強的,是有努力方向的。(比如視唱練耳,在頭腦中聽假想中的彈奏這樣的練習)

我們聽過幾遍流行歌,就可以哼出來,這完全不用太努力!這就是神奇的音樂記憶! 淺見是這屬於右腦的形象記憶,而不是左腦的機械記憶。

據此,我們的努力方向就是建立起音樂(腦中的)和樂譜+指法的聯繫。在決定練一首曲子前,你一般來說它的音樂,(旋律、和聲)已在你的腦中,(注意,是聲音,不是符號),如果機械地看譜、記指法而不去聯繫這腦中的聲音,那是多大的浪費啊!

聯繫兩者的方法之一也許是,看譜時,未彈時,先在腦中想像這個聲音,然後彈出來,印證這個聲音,注意一下樂譜,再注意一下指板上指型 (這時是符號記憶)。慢慢地串起來,慢不要緊,腦中的清晰關聯要緊!

甚至手上不要彈得太多,指不輕彈,彈必聆聽。腦中要活躍地聽、比較、關聯。手上過多的彈出聲來也許會你分散記憶!有時也許是大腦疲勞後的一種下意識地避重就輕行為。

這裡,視唱練耳這一平時基本功的重要性也就體現出來了。這大概也不必論證了。

感謝各網友的探討和啟發。

--------------------

不日前,我建了一個訂閱號,Boyan_Studio 只作古典吉他的原創和授權翻譯資訊,視頻為主。出於興趣,目的為共享交流,歡迎關注。

陳薄言


1.唱熟,不看譜也能唱出來。就像流行歌都可以整首背下來啊還詞加曲呢……

2.一句句樂句背,例如背bach,四頁的長度我是分開四個大段來背,先樂句再樂段。

3.背的時候可以彈三遍背一遍,後期可以兩遍再一遍,忘譜立刻看,不要在那邊試或者想。

最後,沒有一勞永逸,曲子是要複習的。


先是肌肉記憶,這個是基礎。推薦幾個樂句幾個樂句的練,或一小段一小段練,琢磨,打磨,加深細節的理解。別從頭彈到底,看看譜子再續下去彈這種不可取,因為幾遍彈下來,你其實對很多細節沒留意,就會在某時某刻突然忘記一小節該怎麼彈。所以忘了的地方,停下來把這個樂句反反覆復再練練好。

再是理解,這是加深對樂曲印象的前提。指彈類一般樂曲都有明顯的和弦進行規律,左手和弦並不複雜(爵士等除外),但把位變換多,會有很多反覆片段。一邊彈一邊記下和弦和把位就可以,類似民謠彈唱。和弦指導你指法把位,到萬一情況可以靠著對的和弦想起來或是臨時DIY。古典變化反覆,需要了解下樂曲各種的動機、主題、展開、解決方式等,同時注意下各個聲部都在幹什麼,諮詢下老師。所以還是不要一個勁兒地彈,需要去嘗試理解樂曲。

有了基礎和對曲子的對樂曲的熟悉和理解,一般不會有問題。如果肌肉背叛了你,還能用理解記憶去補或者去修正。最好的狀態是肌肉和腦子共同在線,這樣你可以在演奏中不再想著要去彈對別出錯,而是去彈好,可以更重心境和情感表達,自己也更自信。


答主雖然不是吉他專業 但也是從小學習小提琴十多年 但看到這個我曾經思考過的問題 還是想說兩句 畢竟音樂之間很多都是相通的。

像小提琴里的大量練習曲和協奏曲就跟吉他的很多指彈曲目類似(答主也自學過吉他) 在準備考級時 通常需要背的曲子頁數有時會高達十多頁。但我通常3-5天就能搞定 做到拿起琴就拉 沒有任何停頓。 別人會很驚訝 但其實我也是個音樂小白 對於音符的把握並不好 後來在總結經驗就是 旋律的熟悉+肌肉記憶。像很多練習曲並沒有多麼動聽的旋律 這時靠的就是重複的練習最終變成肌肉記憶 就是練到你的手指蛻皮 然後再長出新皮 再蛻皮…然後就差不多了。

吉他也是一樣 我當年準備演出的時候也是重複多次練習 把停頓不熟的地方反覆單獨練 到最後你會發現 你根本不用思考 手指就在琴弦之間靈活遊走。

樂器這種東西靠的不是天分 還是時間的投入。曾經看一個報道如果真的想精通一種樂器 要至少每天練習5個小時。

好了 答主僅是從業餘愛好的經驗之談來回答 沒有什麼專業水準。不過說實話 別人跟我扯專業的經驗我也聽不懂跟不好採納 畢竟自己還沒修鍊到專業的層次。


彈1萬遍絕對能記住譜了。


琴齡10多年

指彈吉他(finger picking) 和古典吉他的記憶方法我個人的感覺是有不太一樣的地方。

指彈吉他的曲目其實有很多地方是可以即興的,裝飾音啊,和弦分解啊等等。很大程度上是給了演奏者錯誤空間。再加上曲目本身需要有一些即興的地方才精彩。所以指彈吉他對我來說除了肌肉記憶,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對音樂本身記憶。升至有的時候我會一邊彈一邊哼著曲子,來幫助我找到曲子下一節的音位。

古典吉他就完全不一樣了。除了需要無錯的情況下演湊,很大的程度上還需要記下對音符的處理。這些都是腦力和體力。每個人記的方法可能都不一樣,但絕大部分都是靠肌肉記憶。但是完全靠肌肉記憶也不靠譜,因為古典吉他演奏是一個高壓的演奏環境,在壓力下肌肉記憶不一定靠譜。這就是為啥有些大師級別的即使開演奏會,也會架一個曲譜在旁邊,雖然不一定看。沒辦法,真的是需要日夜苦練加深肌肉記憶的。

最後你說曲目量的問題。對古典吉他來說用肌肉記憶完整的談曲子不是不行,但局限於最近練習的那些。就是因為古典曲子對演奏著的要求的確高。我記得即使在我最高水平的時候,古典曲子能從記憶中完整的彈出來的也不會超過10首。前提是完整。對古典吉他手來說,辦一場完整的演奏會最大的挑戰不是來自某個單曲。而是要把整個演奏會安排的曲目彈完,並且都不出錯的處理到位。這真的是好難。

指彈吉他就不一樣了,首先技術上比古典吉他低不少,再加上有即興和出錯的空間。只要好好練基本不會出現忘譜的情況。

最後就是,嚴重的建議你要學會錄自己的音。把能彈的曲子都錄下來,因為學了新曲子舊的真的不會記太久。一方面是能通過錄音來發現自己的錯誤(比如節奏,音符處理),另外真的是能留下回憶。我記得10幾年前有一個夏天我特別迷指彈吉他,然後我把那個夏天的練的指彈曲子都錄下來了,就是因為我知道以後可能會忘,因為畢竟還是要回到彈古典曲子的。但是我很後悔沒有養成錄音的習慣,古典曲子幾乎沒錄,很多古典曲子彈完就忘了,很是可惜。

我把那10年前錄的曲子都傳網上了,有興趣可以捧捧場。

http://Www.soundclick.com/Georgetang


謝邀。

對於初學者,就是根據譜以及一些手指和把位的注釋去彈。如果不學習樂理的一些基礎知識,比如調性,和弦的構成,音程等。你也很難立馬看出你彈的一小節里是那個或那些和弦。但這個不影響記憶的。我自己學習的經歷,一首新曲子,無論是練習曲或者獨奏曲。記譜一開始就是比較煩的,得一個音一個音的找。有時候注釋少的時候,還得根據前後節把位聯繫去看這一小節在那些把位附近按這些音。畢竟吉他音域寬廣,而且同一個音在不同的弦和把位上都可以找到。

等你第一遍摸索完了,第二遍又會一臉茫然,於是就再找,再彈。如此幾遍之後,自然而然就記住了。不需要刻意去記,我自己是這樣的。或者有一個省懶的辦法,你拿著筆把音符在幾品幾弦全部標註一下。但對於初學者不建議這樣,因為多看幾遍也有利於你識譜能力的提高。肌肉確實有慣性的。一個曲子彈久了之後,左右手其實都可以不看,你甚至可以閉上眼睛,隨著旋律暇想,這也是不難做到的。孰能生巧。

另外就是古典吉他也是一門很個性化的藝術。有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比如彈奏某一小節不按照書上注釋的指法,自己選擇把位和按弦的手指。只要你能保證演繹的流暢性,該止音的時候等等這些都能做到,就可以有自己個性化的演奏。

另外,對於已經彈過的一些曲子(練習曲一般就不需要了,但一些名曲,篇幅較長的獨奏),需要時常撿起來複習。比如你已經可以熟練彈奏阿爾漢布拉宮的回憶,cavatina,阿拉伯風格隨想曲。現在在攻克巴里奧斯的大教堂,在每天練琴之前,把這些拿的出手的獨奏,每個演奏幾遍,複習一下。

這樣不容易忘記,到你有機會即興表演的時候,也不會說啊,我忘譜了這樣尷尬。經常可以驚艷別人一下。哈哈。當然忘記了也沒關係,只要練過撿起來很快。我自己的經歷,有時候突然忘記了,但只要能有人提示一下開個頭,或者看幾小節,就可以順利的連下去。確實記憶是有慣性的。


我覺得古典吉他靠肌肉記憶是不行的。一首曲子,你要能做到一輩子不忘,至少要練好幾年。我這裡有幾首就是練了三四年做到了真的肌肉記憶,隨時拿起琴就能上手彈。然而也不能天天彈,隔一段時間彈一次,不然就彈太多沒感覺了。

我覺得在古典吉他的學習裡面,還是要學會看譜和視奏與肌肉記憶的結合,比較好,這樣你不用花大量的時間純練習,還可以學更多的曲子。

你們難道不覺得,一首曲子,死彈幾百遍,對音樂的感覺都會彈沒了嘛?即使是演奏也只是肌肉機械性的重複。。。我覺得比較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練習視奏看譜,一遍看譜一邊彈,彈多了自然也有記憶。凡事都得掌握個度,練習太多,欲速則不達。

像我的話,經歷了一年多國外重奏樂團的訓練,現在基本上視奏都沒問題了。昨天一遍就把五年多沒連過的小步舞曲彈了出來。


古典的話,,本人感覺是

1、對整體曲篇:就是你說的第一點,多次練習後的肌肉記憶與樂感的結合,

2、 對細節處理:就是你說的第二點,通過弦 / 把位走向的細節來找出規律


把譜子彈熟練,等到熟練了,也彈得有很多遍了。在每一遍彈得時候下意識的去記下譜子,每彈一遍就記一遍,等到彈熟練了,譜子自然也記得差不多了。就算是一段時間不在彈奏這個譜子也沒事,由於肌肉記憶和大腦記憶都形成了,所以不太容易忘記。


大家都說肌肉記憶,這是沒錯的。我一般練的時候分開一小節一小節練,每小節練個十幾遍甚至幾十遍等能夠流暢彈出來後再練下一小節,這樣比一大段一大段練要快一些,前提是對於那些比較生的譜子。


背14頁譜子過,方法沒別的,往死里練。練到第1000遍也許才剛剛記得譜子,強弱表情符號也是個開始


我是彈古箏的,前面說那麼多,我都看煩了,就那麼一句話,練唄練到死啊,你的手指就記住了,閉著眼睛分分鐘就可以彈出來了,然後over


沒那複雜,彈成習慣後,雙手就會自然而然地去按和彈了。

無他,唯手熟爾。。


我是練指彈的,也算彈了好一段時間。我的習慣是如果要認真練一首曲子,是邊練邊背。我喜歡把曲子分段,前奏段,旋律段等等。一般指彈作品特別是日式指彈不同段落間的技術特點是不一樣的。比方說a段用了左手制音,b段有一些橫按,c段擊勾弦多… 我練習其中某段的時候一般確保慢速無誤的情況下就馬上開始背,根據技術特點,旋律,手指位置記。如果不能背下來的話,我覺得再多視奏練習效率也不會高。其實這麼分段背是很快的,在按指之前,腦子裡先過一段大概的旋律,基本不出錯。

但是確實會有記憶時間不夠長久的情況。三四個月前慢熟的曲子基本一點不記得。。。還是把拿的出手的每天都練練吧。


推薦閱讀:

有哪些知名的古典吉他大師?
古典吉他入門應該從哪方面著手?
怎樣一眼可以看出一個人學過吉他?
古典吉他有哪些特殊奏法?

TAG:音樂 | 吉他 | 古典吉他 | 指彈 | 指彈吉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