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入門四書、經、子、史、最新最好的註解本如何選?

最近想搞清楚國學,通讀的話肯定就要讀經典。了解了幾天,也搜了一些書,但還沒有下手,不知道哪些版本更好,希望有前輩老師能給我一些建議。

這個 四書章句集注 估計是最好的讀本,但我剛入門讀不起來,我希望了解的準確而又廣,不一定要多深,所以這種不帶譯註的還是放棄了。

這個是中華書局出的 全本全注全譯,感覺還不錯挺全的 是不是來一整套?

還有這種合集的不知道好不好,和後面單本的比呢?

另外有幾本 中華書局 楊伯峻的單本譯註 網上評價說不錯,單他一個人就有好幾個版本,我對比了內容都有偏差,越新的越貴,材料也好。貴的就是好的嗎? 楊伯峻的譯註應選哪個版次本呢 ?

如果不買 全本全注全譯套裝 ,大學 中庸 怎麼選 五經 荀子 韓非子 莊子 老子 墨子 道德經 世說新語 史記 資治通鑒 古文觀止 那些又怎麼選,新編諸子集成肯定是不行的,譯註都不是現代文,還要自己去悟。請前輩大師幫我提點指引,再推薦一些真正需要看的,先謝謝了!


謝邀。

經典誕生的時代和現在已經完全不同了,而中國的學問和西方的科學又不一樣,是感悟式的,所以不建議直接讀經典。先好好讀中國史。先讀通史,錢穆先生和呂思勉的都不錯,然後再讀經濟史。然後再讀思想史,李澤厚先生也很不錯。

等你大致覺得對中國歷史沿革的脈絡有所了解了,再挑一些經典讀讀就可以了,比如儒學的論語是要反覆讀的,其它的看看就行了。

中國的傳統學問一種是知識性的,這些現在用處已經不大了,另外主要就是人生感悟的,人生的道理又能有多少,何況你又不是自己來而且感悟別人的,所以沒必要讀多少,找幾本反覆的精讀,其它的開拓下知識面了解下就夠了


國學專業本科大二生來答

經:

《詩經》中華書局 王秀梅譯註

有兩個版本,一本較薄,大概選了一百零幾篇比較有名的詩,另一個版本就是題主圖片上的那個版本。如果還是覺得不過癮的話,推薦《先秦詩歌鑒賞辭典》,裡面的詩經楚辭都很全面。不過作為入門的話,第一個版本應該就夠了,這也是我們的教材。

史:

《史記》《資治通鑒》中華書局

子:

《孟子》

《莊子現代版》流沙河著

集:

還是先看看《古文觀止》吧

以上所有書目推薦中華書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三聯書店的版本,誰譯註的不重要,反正都差不多,主要還是自己的理解。

其實樓主不用很糾結版本的問題,按我們老師的說法,應該買本繁體線裝書和古漢語字典,自己斷句讀,自己查字詞,雖然速度比較慢,但是這樣的話基礎比較牢固。先開始一定不要讀賞析,先看原文自己思考,否則的話容易受到先入為主的觀點的影響,不利於後期的學習。


如果你不是這方面專門的研究者的話,楊伯峻先生的那兩本譯註是很好的讀本,我覺得應該是比中華書局出的那套橘色皮的本要好,而且你上面列出的圖片有些其實內容一樣,就是封皮和是否是繁體字的區別,如果你讀繁體字吃力,就買簡體的,不吃力可選擇繁體。

詩經你可以選程俊英譯註的《詩經譯註》,那是很好的書。

四書章句吃力的話先不要買,可以緩一緩,先看一看,往裡頭進一進。

先讀這些,實際上就很好了。提醒一句:買這些書,認準出版社,很重要。


現在長期在枕邊的是三本書,一是南懷瑾講述的《莊子喃嘩》,二是張竹坡評議的《金瓶梅》,三是上海辭書出版社的李史峰主編的《史記》。

各自的作者是莊子、蘭陵笑笑生,司馬遷。

就國學來說,主讀《莊子》,然後不斷去體悟《金瓶梅》和《史記》。

讀書還是挺燒腦的。

另,題主所貼的《詩經》同版我買過,同時也買了另外兩個版本的,讀著還是挺美的。


忍不住了,樓上一群冷嘲熱諷的。

經:清人十三經註疏,中華或上古出版的。個人建議別買那種大開本硬殼的只論套賣超貴的那種,那種是忽悠人傻錢多外行的,一本一本買,全部大概一千來塊錢。

買上圖這種的

史:中華書局小綠皮,全下來大概六七千。如果錢有富裕的話,還可以把幾套記事本末給買了,再有錢的話買精裝點腳本二十四史(正在出,遼史已經出了),再有錢認字能力也強買台灣百納本二十四史,除了二十四史之外,建議你再買一套資治通鑒和續資治通鑒。

子: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系列

集:不懂,抱歉

雖然買了後你很可能不會看(最多看一兩本),但是用來裝飾書架還是很有用的,以後留給子女或者查詢神馬內容也很方便。


《史記》 韓兆琦評註,嶽麓書社出版。

特點:注釋是現代文,像課本的風格,每篇後面有韓先生的簡評。

這是一個學中文的朋友推薦的,我個人很喜歡這種風格的書,比較簡明易懂。而且啃完這部發現,古文水平明顯提升,再閱讀中華書局的綠皮《資治通鑒》基本無障礙。

多說幾句,感覺題主跟我的情況很類似,自身不是中文系出身卻(假裝)對國學很有熱情。因為真感興趣的話手頭早應該有幾個部頭了,不至於現在來問這麼初級的問題,用一個詞概括就是葉公好龍。

閱讀有一忌諱就是光買不讀,一腔熱翔買來大部頭,看了幾頁心太累沒有了興緻,一部好書放在柜子里吃灰,唯一的用途就是每隔半年有朋友來了可以顯擺自己的博學。相信這個很多人都深有體會。開始貪得無厭,最後貪多嚼不爛。

兩點建議

第一點要一個一個買,讀完一部買一部;不要買套裝,不要買譯文版(要有注釋但不要有譯文)。這樣有很多好處,說四點:一是能保證買到的版本多數是最佳的,二是能有效避免光買不讀的情況,三是一部書中常常會與另外的好幾部著作有關係,比如《史記》中會連繫到《左轉》,讀完史記讀左轉就是個套路。四是這樣能延長買書的樂趣。

第二點建議先讀史書。推薦前四史。而且有必慢慢啃,時間半年至一年,別急著充數。原因很多,只說兩點。一是史書敘事性強,簡單易讀;很多理論性古籍晦澀難懂,讀不進去泯滅興緻。二是讀一兩部注釋版史書的過程中,古文閱讀能力會有質的飛躍,接下來讀其他古籍就輕鬆了。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然後中間難,然後結束難。祝你有個好的開始,熱情永駐。


楊伯峻的論語譯註、孟子譯註。程俊英的詩經注析。先看這兩本。就買軟皮的就好。


先說一句,貪多嚼不爛。經史子集四部的典籍眾多,必須要有所選擇,找好自己主攻方向即可。如果偏向於史部,可以看各種筆記小說,比如世說新語,如果世說新語的文字(不是指文章背後的人物和背景)看不懂,就應該先去看古文觀止這一類書,打好文言閱讀基礎。古文觀止,個人推薦嶽麓書社的言文對照版。讀完古文觀止,並不能保證所有的古文你都能看懂,尤其是子部和經部的書。但是對於史部和集部來說,有了基礎,總的來說不會太難,有難點的話通常在於典故,多接觸就會好些。至於史記,漢書這種書,看之前最好有古文基礎,因為史籍譯註本或翻譯本只會增加你的經濟負擔,長遠看是划不來的

經部書籍,通常是大坑。除非文言功底了得,否則一般人都需要看譯註本,不要說自己悟,連基本的古漢語語法常識都沒有,悟出的東西就可想而知了。譯註本,可以選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十三經譯註本或者題主列出的中華書局三全本。

子部書籍,通常也需要看譯註本,一般就是中華書局的三全本,其中的呂氏春秋也可考慮北大版。

書籍推薦的話,個人推薦徐霞客遊記和水經注,喜歡自然地理的人不應錯過


如果題主真的想讀四書,給你推薦《四書直解》。一代名臣張居正給萬曆小皇帝講四書的本子,逐句都有詳細講解。語言淺白而不失四書真意,真正難得的好書。


經書。古人的,上海古籍尚未出齊的十三經註疏,中華書局的十三經清人註疏,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中的論語孟子和四書章句集註。今人的,中華書局的中國古典名著譯註叢書,上海古籍的十三經譯註叢書。

史書。中華書局的二十四史和通鑑,上海古籍的中國史學要籍叢刊。

子書。中華書局的新編諸子集成。

集部。中華書局的中國文學基本叢書,上海古籍的中華古典文學叢書。


直接說吧,儒家的不值一讀,莊子老子,可以看,但耗精力,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會有所體會,韓非子,墨子,古文觀止什麼的都可讀的,不過韓非重勢,多少顯得有些刻薄寡恩,他的法術勢從於黃老的申,慎等,喻老算是他對老子的發揮,還是挺燒腦的,小小的韓非覺得自己的腦子已經有些不夠用了,嗯,他的法制思想的確挺好的,墨家強本節用,使民以富足自給,但是要求太過嚴苛,除墨子以下,無能再用者,


既然有志於國學,恰好在下初窺門徑,便說說自己的見解。希望對於題主有所益。

最好不要看白話解釋,可以看大家的註疏,讀不通慢慢來,這是一輩子的學問。

不管你對於國學任何一方面感興趣,儒家之學乃奠基之學,不可不讀,亦須學之以序,學之以勤。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基礎,我希望題主先通其小學,明其訓詁,句讀,應對進退洒掃之禮。故而我推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我只有電子版,還不會上傳→_→)。因為小學可使人知孝立志,志立方可精學。

然後再「讀四書五經,即明晰其義,則理無不該,言無不悉,然後擇其諸子之要言有裨於正學者撮而翫之。其記事有益於事務者記而習之。經子通而讀史,史書記一國治亂興亡之事,君之聖狂,臣之賢奸,世系之傳授,始終之歲年。」

比如本人從最初熱愛詩詞,文賦,到現在專一學儒,是因為這是一個過程,我慢慢的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方向。學儒不能光讀書,一定要知行合一,經世致用,否則於己於人皆無用,不學也罷。說到這裡,橫渠先生之學乃此中大道,我目前還沒有讀過,但是以後定會深入習之。

我之志向乃由儒及道,自人而天,返@十萬個為什麼道長所說的天地之純。在此我非常感謝道長勸學之言,讓後學得以明其根本,知其方向。

在下學問尚淺,言不達意,還望大家見諒。


謝邀。

不知題主學國學的目的是什麼?只是想提高修養?還是想用國學來解釋現實中的現象?

先說明我也只是看了一些自己想看的書。

說下我的個人經驗吧,國學從自己感興趣的的內容開始,資治通鑒、史記、論語、老子等,都可以吧。

如要看論語,應該同時看資治通鑒、史記(可以先看翻譯過的),了解先秦部分的歷史故事吧,這樣理解起來好很多,能感覺到寫論語的時候當時的歷史情況。

我其實就看了老子、傳習錄多遍,其他就是挑著看,因為時間有限,還是要精選吧,實在看著沒感覺就換一本。因為好多國學的書,需要帶有有經歷和感悟來讀,會更深入一點。

另外,我贊同「六經皆注我」的讀書方法,就是帶有一些目的、疑惑,去書中尋求答案,更容易讀的深入一些,不能解答疑惑的,繼續換一本讀。


謝邀。

四書五經,經史子集這一些經典的古典經典文化,學習的愈來越少了。樓主要學習是很好的。我其實也不是很了解,我買過四書五經的套裝,四書五經一共六本書,也是白話文翻譯。但是,我感覺有很多錯誤,而且是一家之言,有很多解釋感覺很不合適,所以,要買感覺還是分開買為好,中華書局的書是很好的,雖然說不喜歡文言文,但是古人的校注是比較權威的。古典中很大一部分其實並不是很適用現代生活了,當然,有一部分還是要保留的。通讀之後其實你知道的東西和沒讀之前差不了太多,區別只是你內心覺得自己讀過了而已。其實,中國國學博大精深,你沒必要說搞懂那麼多,通讀一遍,我是覺得影響不大,你可以看看一些百家講壇或者一些講解國學的公開課,了解一些重要的精華就足夠了,然後買一本或幾本精讀,選擇中國古典文化中的經典中的經典,這樣更好一些,例如,道德經,易經,論語,等等,為了通讀沒必要買書。而且,買也要單買,一本一本買,看完一本買一本。


入門的話,只要是比較悠久和著名的出版社出的注釋本都可以的。我要說的重點在下面:

1,中國古典的四書五經,經史子集,還有筆記散文小說戲劇,包括《明朝那些事》這樣的網路文學,劉蘭芳的評書,都要讀都要聽,而且順序隨便,看你讀這些經典的目的調整,都是可以的,沒有一定之規。但是都讀,不要刻意的排斥某個部分。至少在計劃里是這樣的。

2,有些東西要反覆讀。比如論語。你初讀,是一個意思。等你了解了中國文化許多東西,歷史,小說,詩歌,等等,你再來讀論語,又是一個意思了。我最近剛讀了阿城的《脫腔》。這本小集里關於論語和孔子的閑談,相當有想像力,可以幫助讀者重新理解論語。論語對我來說就又是一個意思了。反覆讀,也包括找不同的注釋本。在有了最初的了解之後,你對注釋本就有要求和取向了,這時再找找,肯定有另一個本子入了你的法眼的。

3,國學也有一個現代化的問題。現在關於國學,還有另一個現代方式的研究和閱讀等著我們。比如,阿城在書里提到的馮時的《中國古代天文考古學》。一個書名,兩種學院里的學科,交叉了。可是這完全是與中國的國學有關的。所以關注相關的學者的研究和著作,也是學習國學的方式。

4,推薦阿城先生。他是右派呀(不是文革的那個右派呦)。可是他的學問非常好,通透,想像力豐富。順著他,你可以發現許多國學方面的大拿和書籍。你會吃驚於阿城先生的靈動和博廣。

5,推薦王明陽,他是中國古代經典的另一個高峰,可以和孔子相提並論了。


推薦閱讀:

莊子思想的危害有什麼?
何為「大制無割」?
如何評價白雲先生解讀的《黃帝陰符經》?
莊子中有哪些比較有哲理性的句子?

TAG:國學 | 道家 | 儒家 | 四書五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