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分裂時期的三國、五代可以暴打匈奴契丹,統一的西晉、北宋反而打不過匈奴契丹了?統一了不應該更強嗎
三國 五代 西晉 北宋
就怕流氓[游牧國家]有文化[鐵器科技]
(四)兵制
「遼國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每正軍一名,馬三疋,打草谷、守營鋪家丁各一人(開戰,正兵二馬,輔助一馬,守營鋪無馬)。(正兵)人,鐵甲九事(全身甲;馬,韉轡、馬甲皮鐵視其力;弓四(正兵二)、箭四百,長短槍、櫼欁、斧鉞、小旗、錘錐、火刀石、馬盂、抯一斗、抯袋、搭挷傘各一,縻馬繩二百尺,皆自備。
??????
凡舉兵,帝率蕃漢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馬(東北信仰)祭告天(共同)地(黃帝)、日神(炎帝),惟不拜月(太陽信仰),分命近臣告太祖以下諸陵及木葉山神(木德信仰),乃詔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東京渤海兵馬,燕京統軍兵馬,雖奉詔,未敢發兵,必以聞,上遣大將持金魚符,合,然後行。始聞詔,攢戶丁,推戶力,核籍齊眾以待。自十將以上,次第點集軍馬、器仗。符至,兵馬本司自領,使者不得與,唯再共點軍馬訖,又以上聞。量兵馬多少,再命使充軍主,與本司互相監督。又請引五方旗鼓,然後皇帝親點將校。又選勛戚大臣,充(四面)行營兵馬都統、副都統、都監各一人(各一萬)。又選諸軍兵馬尤精銳者三萬人為護駕軍(中軍),又選驍勇三千人為先鋒軍,又選剽捍百人之上為遠探攔子軍,以上各有將領。又於諸軍每部,量眾寡,抽十人或五人,合為一隊,別立將領,以備勾取兵馬,騰遞公事。
??????
皇帝親征,留親王一人在幽州,權知軍國大事。既入南界,分為三路(中路7萬、其他各5萬),廣信軍、雄州、霸州各一。駕必由中道,兵馬都統、護駕等軍皆從。各路軍馬遇縣鎮,即時攻擊。若大州軍。必先料其虛實,可攻,次第而後進後兵。沿途民居、圓囿、桑柘,必夷伐焚盪。至宋北京,三路兵皆會,以議攻取。乃退亦然。三路軍馬前後左右有先鋒(各1000)。遠探攔子馬各十數人,在先鋒前後二十餘里,全副衣甲,夜中每行十里或五里少駐,下馬側聽無有人馬之聲。有則擒之;力不可敵,飛報先鋒,齊力攻擊。如有大軍,走報主帥。??????敵軍既陣,料其陣勢小大,山川形勢,往回道路,救援捷徑,漕運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後於陣四面,烈騎為隊,每隊五、七百人,十隊為一道(5000,其中1000具裝),(後方留一道5000,兩翼各數道5萬,中央)十道當一面(重臣5萬、遼帝7萬,其中1萬具裝),各有主帥。最先一隊走馬大噪,衝突敵陣。得利,則諸隊齊進;若未利,引退,第二隊繼之(先分作小股,待中途撤退部隊通過後,散為橫陣,全力加速)。退者,息馬飲水抯。諸道皆然,更退迭進(每波出動10隊)。敵陣不動,亦不力戰。歷二三日,待其困憊,又令打草谷家丁馬施雙帚,因風疾馳,揚塵敵陣,更互往來。中既飢疲,目不相睹,可以取勝。
若帝不親征,重臣統兵不下十五萬眾,三路(各5萬)往還,北京會兵,進以九月,退以十二月,行事次第皆如之。若春以正月,秋以九月,不命都統,止遣騎兵六萬,不許深入,不攻城池,不伐林木;但於界外三百里內,耗盪生聚,不令種養而已。
軍入南界,步騎車帳不循阡陌。三道將領各一人,率攔子馬各萬騎,支散游弈百十里外,更迭覘邏。及暮,以吹角為號,眾即頓舍,環繞御帳。自近及遠,折木稍屈,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塹柵之備。每軍行,鼓三伐,不問晝夜,大眾齊發。未遇大敵,不乘戰馬;俟近敵師,乘新羈馬,蹄有餘力。成列不戰,退則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散而復聚。善戰,能寒。此兵之所以強也」
《遼史》卷34《兵衛志》
用兵多立虛砦,設伏兵包敵,以鐵騎為前軍,乘善馬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沖宋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
《宋史·夏國傳下》
初叛之時,率皆騎兵,旗幟之外,各有字記小木牌。系馬上為號。每五十人為一隊,前二十人全裝重甲,持棍槍,後三十人輕重操弓矢,每遇敵必有奕二人,躍馬而出,先觀陣之虛實,或向其左右有前後結隊而馳擊之,百步之內,弓矢齊發,中者常多。勝則整隊而緩追,敗則復聚而不散,其分合出入,應變若神,人自為戰,則勝。
《三朝北盟會編》卷三《女真紀事》
兵士們至少都必須攜帶下列武器:兩、三張弓,或至少一張好弓,三個裝滿了箭的巨大箭囊,一把斧子,用來拖運兵器的繩子。至於富貴的人,則有一種帶端尖頭、一邊開刃而有些彎曲的刀,並且還有一匹披甲的馬;他們的雙腿也有護甲覆蓋著,
他們有盔和護甲。有些兵土有胸甲和護馬的甲,胸甲和護馬的甲是以皮革用下面的方法製成:他們以牛皮或其他動物的皮製成窄長的條塊,寬度有一手,用三、四塊放在一起,在上面抹上樹脂,然後他們用皮帶或皮繩把這些皮塊連結起來;上面的皮塊,他們把皮繩拴在一個末端,下面的皮塊,把皮繩拴在當中,就這樣把皮塊一一連結起來。因此,當這些皮塊彎曲時,下面的皮塊就摺疊到上面的皮塊外面,這樣,在身體外面的皮甲就有了兩倍或三倍的厚度。
他們馬匹的護甲由五個部分別成,一片甲在馬體的一側,另一片甲在馬體的另一側。這兩片甲從馬尾一直蓋到馬頭,中間繫結在馬鞍上,在馬鞍後面,在馬背上繫上結,在馬鞍前面,在馬脖子上繫上結。他們把另一片中放在馬的臀部上面(把上述兩隻甲繫結起來,就是在臀部打結的),他們在這片甲上留一個洞,以便馬尾從洞里伸出來。另一片甲覆蓋著馬的胸部。所有這四片甲都一直蓋到馬的膝部或腿關節處。他們在馬額頭上放一塊鐵板,這塊鐵板是系在上述馬脖子兩側的護甲上的。
胸甲由四個部分組成。一片甲是從大腿到脖子,它是根據人的體形製成的,在胸部比較窄,從兩肋往下,圍繞人體呈曲線形。在背後,另一片甲從頸到腰部同圍繞人體前部肋第一片甲這結起來。這兩片甲,即前面的一片和後面的一片,用扣子把兩塊鐵板連結起來,每一邊肩上一塊鐵板。他們在每一條手臂上面,也有一片甲,從肩覆蓋到手腕,手腕以下就露在外面。每一條腿上面,覆蓋著另一片甲。所有這幾片甲都用扣子連結在一起。
盔的上部是用鐵或鋼製成,但保護頸部和咽喉的部分是用皮革製成。所有這些皮革部分都是按照上述方法製成的。
我們在上面所說的護甲、胸甲等等,這些韃靼人是用鐵製成的,其製法如下:他們製成若干盪鐵片,其寬度為一指,長度為一掌,每一鐵片上鑽八個小洞。他們放置三根堅固而狹窄的皮帶作為基礎,然後把這些鐵片一一放在另一塊鐵片上面,因此這些鐵片就重疊起來,他們用細皮線穿過上述小洞,把這些鐵片捆在三根皮帶上,在兩端他們再繫上一根皮線,因此這些鐵片就牢固地很好地連結在一起。就這樣,他們用這種鐵片製成一根鐵片帶,然後把這些鐵片帶連接在一起,按照上述方法,製成鐵甲的各個部分。他們把這些部分連結起來,製成保護人身和馬匹的鐵甲。他們做的鐵片閃閃發光,人能夠在鐵片上看到自己的映像。
《蒙古史》,作者是義大利主教約翰·普蘭諾·加賓尼,1245年——1247年出使蒙古,在喀喇和林的蒙古大汗貴由行宮居住了四個月
其破敵,則登高眺遠,先審地勢,察敵情偽,專務乘亂。故交鋒之始,每以騎隊輕突敵陣,一衝才動,則不論眾寡,長驅直入。敵雖十萬,亦不能支。不動則前隊橫過,次隊再沖。再不能入,則後隊如之。方其沖敵之時,乃遷延時刻,為布兵左右與後之計。兵既四合,則最後至者一聲姑詭,四方八面響應齊力,一時俱撞。此計之外,或臂團牌,下馬步射。一步中鏑,則兩旁必潰,潰則必亂,從亂疾入。鏑或見便以騎蹙步,則步後駐隊馳敵迎擊。敵或堅壁,百計不中,則必驅牛畜或鞭生馬,以生馬攪地,敵陣鮮有不敗。敵或森戟外列,拒馬絕其奔突,則環騎疏哨,時發一矢,使敵勞動。相持既久,必絕食或乏薪水,不容不動,則進兵相逼。或敵陣已動,故不遽擊,待其疲睏,然後沖入;待其兵寡,然後則先以土撒,後以木拖,使塵衝天地,疑兵眾,每每自潰;不潰則沖,其破可必。或驅降俘,聽其戰敗,乘敵力竭,擊以精銳;或才交刃,佯北而走,詭棄輜重,故擲黃白,敵或謂是城敗,逐北不止,沖其伏騎,往往全沒。或因其敗而巧計取勝,只在乎彼縱此橫之間,有古法之所未言者。其勝則尾敵襲殺,不容逋逸。其敗則四散進,追之不及。
《黑韃事略》,作者是宋人。
注意這句「故交鋒之始,每以騎隊輕突敵陣,一衝才動,則不論眾寡,長驅直入。敵雖十萬,亦不能支。不動則前隊橫過,次隊再沖。再不能入,則後隊如之。」典型重騎兵的作戰方
https://tieba.baidu.com/p/182546617
其實三國時的匈奴已經遠沒漢朝時那麼強了,被爆打很正常,因為匈奴在兩漢時被廢的差不多了,北匈奴西遷,南匈奴附漢,而與匈奴有過交戰的也只有魏國,以魏國的實力,暴打一個廢了的匈奴,那還不簡單。187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195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由此可見南匈奴是被曹操收服了的。至於說西晉為什打不過匈奴了,那是因為西晉經過八王之亂,政權名存實亡,所以匈奴以及其他少數名族才能趁虛而入,所以西晉並不是打不過匈奴,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你讓匈奴打武帝時期的西晉,他們敢嗎?先說到這,契丹的下次再說。現在來說一下五代和契丹的關係,首先是後梁,這個我不想說,因為我查遍後梁的歷史,沒有一次和契丹的交戰,自建國起,後梁只與晉王李克用、李存勖持續戰鬥,直至亡國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命潘美為北路都招討制置使,率崔彥進等軍圍攻太原。北漢主劉繼元聞北宋大兵壓境,急遣使赴遼國求援。四月二十二日,宋太宗率軍至太原,集兵圍城。五月初四,宋太宗至城南,再次招降,同時揮軍猛烈攻城。劉繼元見大勢已去,於初六舉城投降,北漢亡。結果: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四月中旬,宋軍數十萬包圍太原,趙光義親臨太原城下四面巡視督戰。劉繼元在困守孤城、外無援兵、內部厭戰的情況下,於五月初五齣降,北宋統一戰爭至此結束。
宋太宗為奪回五代時後晉割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區),於太平興國四年五月平北漢後,未經休整和準備,即轉兵攻遼,企圖乘其不備,一舉奪取幽州。遼景宗耶律賢得知幽州被困,急令精騎增援。遼軍反擊,宋軍三面受敵,頓時大亂,全線潰退,僅死者萬餘人,宋太宗乘驢車逃走。遼軍追至涿州(河北涿縣)乃止公元979年7月初,宋軍在高粱河(今北京城西)被遼軍打敗。9月,遼燕王韓匡公元979年7月初,宋軍在高粱河(今北京城西)被遼軍打敗。9月,遼燕王韓匡嗣、耶律休哥等又率軍南進,攻鎮州(今河北正定),進至河北滿城,與宋軍遭遇。宋軍先派人向遼軍詐降,以麻痹韓匡嗣,然後,以一部突然進至遼軍陣前,一部迂迴到遼軍背後,前後夾擊,大敗遼軍,史稱滿城之戰。乾亨元年(979年),遼攻滿城(今河北滿城北)戰敗後(參見滿城之戰),繼於二年三月,遣大軍攻雁門。時潘美率兵巡撫至代州,即令楊業領麾下數千騎自西陘(今山西代縣西北西陘寨)出,沿小陘迂迴至雁門北口;自率所部出正面,合擊大敗遼軍於雁門北嶺,斬殺其節度使、附馬侍中蕭咄李,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繳獲鎧甲、革馬甚眾。乾亨二年十月 ,遼景宗耶律賢憤於滿城(今滿城北)、雁門(今山西代縣)兩次攻宋失利,親率重兵於固安(今屬河北)集結,再舉攻宋。宋太宗趙光義獲知,增兵關南(今高陽東)、鎮州(今正定)、定州(今屬河北),命諸軍嚴密設防,阻截遼軍南下;自率京師大軍趨瓦橋關反擊。遼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前鋒軍進展迅速,十月二十九日即將南易水北岸的重鎮瓦橋關包圍。十一月初一,宋鎮、定、關南諸軍為解瓦橋關之圍,夜涉南易水襲擊遼營,被遼將蕭翰乾等擊退。初三,宋軍再次救援,被遼軍阻於瓦橋關東,守將張師率軍向東突圍,遭耶律休哥截擊,張師戰死,餘眾退回城中。初九,關南宋軍於南易水南列陣,與遼軍夾河對峙,企圖待京師軍趕至再行決戰。將戰,遼景宗慮耶律休哥馬和甲獨為黃色,易被宋軍所識,為隱蔽主力,令耶律休哥以玄甲白馬易之,率精騎渡河進擊。宋軍敗逃,遼軍乘勢追至莫州(今任丘北鄚州鎮),俘宋將數名,斬殺甚眾。十七日,遼軍班師。這五場戰役中,宋朝贏了三次,可見宋朝軍事實力不在遼朝之下。而戰爭的最終結果是雙方勢均力敵,誰都不能把對方征服,反而浪費了巨大的開支,邊境之民不能安心的生活。所以宋遼雙方勢均力敵,都無力戰勝對方。所以只好籤訂澶淵之盟。現在說一下宋朝「弱」的原因1、國土疆域
北宋一朝,其國土的疆域面積之小,在中國古代大一統的王朝中應該最小的(南宋更小),還沒有秦王朝的國土疆域大(秦朝尚有今遼東和華北北部、京津地區);宋北部的國家,先期的遼朝、後來的金、蒙古,疆域都要比宋朝大得多。在古代,國家的面積大小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最重要標準,所謂地大物博就是這個意思吧。
2、燕雲十六州
石敬瑭為了做兒皇帝,把燕雲十六州拱手相讓與契丹。這片區域就是現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連綿分布在長城南側,其中的瀛州(今河北河間北)、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更是深入河北平原的腹地。古代戰爭,北方騎兵對於以步兵為主體的中原軍隊無疑具有絕對的優勢;而在軍事地理上,長城對於北方游牧名族的南下能夠起到一定的防禦屏障的作用,而長城南側的燕雲十六州是長城防線存在的有力依託。燕雲十六州的丟失,使得北方鐵騎可以隨時長驅直入,直搗中原腹地。不僅華北平原,整個中原王朝都無處可守。北宋一朝深受其害。
從地圖上看燕雲十六州也不小嘛,所以丟掉燕雲十六州對宋朝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3、地理位置
北宋,北面先後有遼、金、蒙古,西北是西夏,西面是吐蕃諸部,西南是大理國。這些先於宋建立或與宋同時代建立的國家,不再是中國之前歷史上的「蠻夷之國」。遼朝的政治制度和國家體制並不比中原王朝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更好。金、蒙古在軍事又勝過了北宋,等等。宋朝的外部環境是中國歷史上各個王朝中最差的。
4、領導人
宋代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如果說宋太祖趙匡胤文韜武略堪稱一代有為帝王的話,宋太宗趙匡義只能算是勉強及格,宋真宗開始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更是除了逃跑就是投降,他的繼任者也是難也為繼。
再說澶淵之盟,立下澶淵之盟後,從此100多年間,宋遼再無戰事,在歷史上中國和游牧民族的合約中,澶淵之盟是最見效果的一個。可是,愚蠢的宋欽宗為了奪回燕雲十六州,竟聯合金抗遼,結果遼亡了,金兵迅速南下攻宋,金兵南下,中原易手,1127年金兵以傾國之力南下渡江,以圖一舉滅亡中國,在這個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南宋軍隊居然不可思議地一敗再敗金軍。而當時的宋朝臨時政府立足未穩,形勢危殆,但建炎元年(1127年)金軍第一次攻宋,因東京留守宗澤堅守東京,黃河北又有大量抗金軍民,不敢深入。1128年二次攻宋,進至長江,因缺乏渡江準備撤軍. 1129年,三次攻宋,因預有準備,迅速渡過長江,但被浙西制置使韓世忠重創於黃天盪(今南京東北),幾被全殲。金軍三次攻宋損失慘重,金失去了滅亡南宋的先機,此後宋金逐鹿川陝,又是宋軍勝多負少。紹興元年至四年(1131—1134年),金軍在和尚原(陝西寶雞), 饒鳳關(陝西石泉), 仙人關(甘肅徽縣)等地遭秦風路經略使吳玠軍頑強抗擊,大敗而歸。1134年,名將岳飛率軍攻偽齊劉豫,收復了襄陽及所屬六郡,當年秋,金、齊聯合攻宋,東在承州(江蘇高郵),西在廬州(合肥),分別為韓世忠、岳飛軍擊敗,金全線撤退,淮南地為宋全部收復。此後中原就是岳家軍的天下了。1136年,岳飛攻齊,收復陝西河南大片領土,擊潰偽齊30萬主力,劉豫偽齊滅亡。 1139年金軍三路大舉攻宋,東路安徽順昌(阜陽)被劉錡擊敗,西路在陝西各地被宋軍連續擊敗,中路在湖北河南則遭到岳飛的反攻,岳家軍一路勢如破竹,連克潁昌、陳州、鄭州及洛陽等地。金軍企圖扭轉不利形勢,乘岳飛軍分兵略地之機,率精騎奔襲岳飛所在郾城(今屬河南),被岳飛軍一舉擊退,金軍再攻潁昌,又被殲過半。岳飛乘勝追擊。先頭部隊進至開封郊區朱仙鎮,而此時金軍在中原已經幾乎無堅可守,宋軍在戰場的軍事優勢非常明顯。可惜當時宋高宗意外地無視戰場的有利態勢,居然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岳飛然後和金簽訂《紹興和議》。南宋對金的抗戰,真是令人驚異,一個流亡的政府和一些流亡的軍人,面對橫掃東北亞的女真人,幾無敗績。這能不能說明宋軍的戰鬥力相當強?可是在此之後南宋又做了相同的愚蠢的事,就是聯蒙抗金,自然金亡了,蒙古又來了。蒙古可完全不是金朝能比的,在此之前,蒙古已經征服了西遼、金朝、西夏、花剌子模、滅亡木剌夷(伊斯蘭國家)、阿拔斯王朝(位於阿拉伯,又稱黑衣大食)以及阿尤布王朝(位於敘利亞及阿拉伯西部),佔領了俄羅斯大部,還打到了東歐。可能說得不夠形象,上張圖吧圖不太完整,但仍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的遼闊,可見宋朝是在和這樣龐大的元朝在作戰。成吉思汗曾一度認為驍勇善戰金朝是一個強大的對手,可事實上呢,蒙古人征服西遼用了1年時間,征服花剌子模用了1年半時間,征服波斯加上阿拔斯阿拉伯用了8年時間,征服羅斯聯盟用了5年時間,征服西夏用了10年時間,征服中國北方的金朝用了22年時間,可是征服這其中所謂軍事最弱的南宋居然用了45年時間。其間蒙古數度以滅亡南宋為目的大舉入侵,但被南宋軍隊一一擊退。如果成吉思汗在世的話,一定會被南宋人民誓死衛國和寧死不屈的精神所震撼。名族英雄陸秀夫最終抱著小皇帝和眾將士一起跳海殉國,文天祥面對蒙古人的威逼利誘依然沒有屈服,最終死在蒙古人的屠刀之下。題主問的是契丹,原諒我扯到了金朝和蒙古,因為我覺得宋朝面對契丹基本各有勝負,真正能暴打宋朝的只有金人和蒙古(金人不太算,因在岳家軍面前就是渣,要是沒有趙構的阻擾,早被趕出中原了)
呂思勉提到過同樣的問題,分裂的戰國單單一個趙國就可以和北方匈奴抗衡,而統一的漢朝舉國不抵匈奴,可能分裂時期政權更加傾向于軍政府統治的制度,戰備軍事都放在第一位的緣故吧。個人臆斷
簡單來說,宋朝是分界線。宋之前中原尚武,分裂也有強大戰鬥力。自宋以後,漢文明戰鬥力急劇下降,很容易就亡於異族
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很多,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首先漢朝的匈奴肯定比戰國、秦時代要強很多,畢竟打敗了東戶,趕跑了月氏,還控制了西域,匈奴是處於上升期的,然而遇到了強大的漢朝。。。在這裡要感謝漢武帝,其他時代,比如南北朝、五代十國這個情況都類似,沒什麼好講的。按照題主的邏輯朝鮮戰爭中國是不可能贏的,我們還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老實說,題主提的問題都太大了,要真想說好,得花不少時間,而且我對兩晉南北朝實在是不算熟悉,先把問題放在這兒吧,哪天整理好了過來掰扯一下北宋吧……
一種說法,春秋戰國到漢時期中原的科技碾壓游牧,披鐵甲的漢軍可以追著皮甲匈奴人打,後來游牧的科技水平跟上了,中原王朝被吊著打
西晉經歷八萬之亂國力大衰,且統治者、貴族窮奢極欲,內部混亂。五代里也有兒皇帝這樣屈辱的時候,北宋時遼國國力更勝五代時期且得燕雲十六州,不過和宋也是互有勝負,誰也滅不了誰。
瀉藥。
打不過匈奴的西晉是已經內亂過的。
打不過契丹的宋朝,一是契丹強了(契丹建國更早),二是宋朝建軍思想,三是地利屬於契丹。簡單說三國時匈奴已衰,五代時契丹未興。
北宋沒有統一!!!交趾沒有收回,後期還被交趾反攻屠城,西域沒有收回,導致西域佛國逐漸滅絕。河套沒有收回,導致農業發達的黃河一線變成邊境戰場。燕雲十六州更是沒有收回來。西藏在北宋時期甚至中斷了和中原的交流。
推薦閱讀:
※能否說燕雲十六州的割讓是唐朝河朔三鎮歷史問題的延續?這些地方的胡化程度如何?
※魏晉南北朝與五代十國哪一時期更黑暗?
※《伶官傳序》一句話的問題?
※如何評價劉知遠?
※求問這首詩的真正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