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志在 2016 年 10 月 18 日發布的新專輯《8》?

開網易雲音樂忽然發現逼哥私信我不要錢的新專,很意外啊。

專輯的內容是翻唱、翻彈各種經典老歌,但感覺後期製作的有些過了,導致味道很怪異,我刷了一遍就被油的不想聽了。不知道各位是如何看待這張專輯的呢?


李志出了新專輯《8》,裡面收錄的全是他翻唱的兒歌。

你想想,李志唱兒歌的驚悚程度

和騰格爾唱《小步舞曲》有什麼區別?

反正一經逼哥演繹,兒歌的意境完全變了。

網易雲音樂里的網友對這張專輯的觀點較為一致:

「逼哥唱兒歌 = 張震講鬼故事」
「你唱了兒歌,從此沒有人和你說話。」
「專輯名字《8》,感覺這意思好像是把B給裝圓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大人,只有長皺紋的小孩。」
「網易云為啥不能舉報專輯,好想舉報逼哥這張專輯。」
「很有個性。希望大家不要再聽了。」

逼哥的嗓音唱兒歌,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視頻封面李志專輯《8》的正版音樂MV錦集 - 騰訊視頻視頻(△這是我做的音樂錄影帶,建議播放視頻,然後配合音樂同步進行圖片觀賞。視頻清晰度太低了,建議看圖片。)

歌聲與微笑

「最有男人味的《請把你的歌帶回我的家》」

采蘑菇的小姑娘

整張專輯最適合逼哥的歌, 完全是大灰狼在踩點作案現場, 研究作案手段的既視感。 通過對犯罪狼物的心裡分析, 對少年兒童充滿了深刻的教育意義。

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

蝸牛與黃鸝鳥

我把這首歌給我7歲的外甥女聽 我外甥女說 小姨不光人長得丑 品味也很差

小螺號

「小螺號瞎JB吹 海鷗聽了瞎JB飛。」


毫不過分的說,個人覺得,這是聽過的所有翻唱專輯中最優秀的一張,沒有之一。

區別就是,別人還是在把經典歌曲當做人聲的載體的時候,逼哥已經可以用人聲作為歌曲的載體了。這是體量的問題。

說的好像有點籠統,通俗的解釋就是,別人用借用歌曲的基調來加入個人感情,來完成作品。

逼哥把想表達的感情直接加進歌曲里,不論是什麼歌,就算兒歌也一樣。

樓上許多朋友說這些童謠變了味,不好聽,都是依然把這張專輯跟原本的童謠類比,而非當做單獨的作品來看待。

《Hey jude》這首 甚至不用人聲就能很好的將情緒傳達。就如《你離開了南京,再也沒有人跟我說話》異曲同工~

《蘭花草》這首 與原曲基調相差最大,原曲的情感是「期待」與「盼望」。改編版本的情感是「無奈」與「憂傷」。錯過花期的花,徒勞的努力,以及不甘心。

《送別》這首是本張專輯最中規中矩卻完全找不出任何毛病的歌曲。想較與朴樹版少了點執著,與陳綺貞版相比又少了俏皮。感情剛剛好,完全沒有任何溢出的感覺,猶如七分滿的茶水,不偏不倚的成為個人心中最好版本的送別。

附上文提到的兩版送別:

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 送別-朴樹

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 送別-陳綺貞

《歌聲與微笑》本不想談這首歌的,某節目常石磊也改變過這首歌,兩曲有微妙的相似。但是都能理解為專輯名稱《8》的炫技就好啦。

附上常石磊改編的版本,常的版本表現更浮誇。

歌聲與微笑-常石磊

先更到這裡,有空再說。

----------------------------------------------------------------------------------------------------------------

PS: 朱格樂的聲音太酥了,為什麼不出專輯,好想聽啊啊啊,有毒啊啊啊。


以前總怕別人看見我手機里的兒童歌曲,現在不怕了。


李志在他的專輯文案里寫道:

「幾天前我的一個好朋友五十歲得子,沒什麼拿得出手的禮物,想來想去就送它吧,一點兒心意。」

這張專輯表面上翻唱兒歌 像是送給朋友的孩子的

實際上是送給五十歲得子的朋友和其他所有成年人的

成年人的字典里不再有「容易」兩個字

在現實生活的重壓下

所有曾經的無憂無慮的童年和少年

變成了虛幻而又遙遠的回憶

只有在睡夢中才能伸手觸及

然而在驚醒的瞬間又被拉回到苟且的現狀

讓你無法閃避 無處可逃

聽聽兒時的童謠

唱唱童年的兒歌

回想那些天真爛漫的年少時光

回想那些豐衣足食的孩童時代

想起那些手中的玩具漫畫書遊戲卡

摸著身上僅有不多的零錢和遊戲幣

父母會很早把你叫起來

吃著他們親手做的早餐

在天蒙蒙亮的時候走在去學校的路上

那裡有簡單的單純的學習作業和考試

放學路上花光零花錢買最愛的零食

回到家裡還有祖父母的叮嚀和寵愛

我們唱啊唱啊 唱著這些兒歌

「采蘑菇的小姑娘 背著一個大竹筐 」

「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 請把你的微笑留下」

「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小螺號滴滴滴吹 阿爸聽了快快回」

可是 唱著 唱著 就哭了

那個年代 一去不復返

歌聲承載的一切甜蜜回憶

早已在現實中不復存在

那些人都不再能聯繫到

許多人也早已不在人間

今天沒有了往日清澈悅耳的童聲

只有厚重沙啞的歌喉和憂鬱的藍調口琴

在木吉他聲中 默默地流淚 輕輕地吟

我在羅大佑的《未來的主人翁》樂評下寫過

如何評價羅大佑的專輯《未來的主人翁》? - Johnny Zhu 的回答

很久很久以前 你曾經是天之驕子

人見人愛 所有人的圍著你團團轉

大家告訴你說 你是未來的主人翁

你頭腦如此聰明 長相如此俊俏

未來是你的天下 無限美好盡情享樂

你曾經昂著頭接受他們的誇獎 以為理所當然

而今天 你不再風光燦爛

不再是別人眼中口中的有前途的年輕人

你變得和眾人一樣蠅營狗苟

那些兒時的夢想早已雲消霧散 變得模糊

在一個國際大都市裡 你和螞蟻一樣毫不起眼

你和所有其他人一樣等待命運的審判

每個出生的孩子都對這個充滿希冀

可他們長大以後卻被告知要守規矩

走入這個社會構成的人肉金錢攪拌機

我們被當做一個個零件被放入流水線

還要告訴我們的孩子繼續取代我們的位置

為了別人的機器繼續貢獻生命

我們被他們的規則玩得透支和空虛

卻沒有能力挽救自己

只能看到自己逐漸生鏽

之後被他們無情拋棄

李志的這張《8》是一張成人兒歌集

送給那個年過半百 歷經滄桑 終得子的朋友

耳熟能詳的歡快旋律在他的口中

變成了一絲絲無奈 和一聲聲嘆息

童謠 開懷大笑然後哭了

童年 我們永遠回不去了

和李志近幾年的專輯一樣

這是一張製作精良編曲上乘的作品

節奏歡快的 數鴨子 朋友越多越快樂 采蘑菇的小姑娘

女生伴唱潤色了李志糙糙的聲音

同樣歡快的 蝸牛與黃鸝鳥 同樣的蝸牛意象

像周杰倫的蝸牛 鄭智化的蝸牛的家那樣

在城市和海外打拚的人們耳中

變成了一樣辛酸的主題

本來輕快清新的 歌聲與微笑 小螺號

在李志的憂傷的藍調和民謠的編曲和唱腔下

那些關於 微笑 歌聲 歸來

變成了茫茫人生中 寂寞到天涯海角

本來不完全屬於兒歌的民國詩歌 蘭花草 送別

在笛聲 口琴聲和失真的電吉他聲中

胡適和弘一法師的詞在李志的演繹下變成永恆

「眼見秋天到 移蘭入暖房

朝朝頻顧惜 夜夜不能忘

但願花開早 能將宿願償

滿庭花簇簇 開得許多香」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最後一曲Hey Jude

和這首歌的創作本意一樣

是一首鼓勵父母離異孩子的作品

Paul McCartney溫暖的歌聲在這裡變成了

溫暖卻又帶有淡淡憂傷的木吉他 和口琴

不知道是版權的原因還是逼哥英語不過硬的原因

這首歌變成了器樂演奏

這有最後的nanana才有人聲演唱

像是在說人生很難 但是仍有希望

有時候找一個肩膀依靠一下 放開地哭幾聲

不要怕 暫時把重擔卸下來

回到那些黃金的歲月去吸取能量

走出來又是一個打不垮不服輸的人

繼續上路吧

感謝李志

感謝這張成人兒歌免費慈善專輯《8》


布魯斯版的歌聲與微笑

放克版的蝸牛與黃鸝鳥

中國當代歌謠改編巔峰

趕得上尼克·凱夫的亨利李和斯塔格李了

意境是沒趕上

但是其他歌曲無聊了

不給滿分

哦,要不大家拿這張做個對比?


我只想借這個問題問一句:有多少人是在這張專輯前9首都聽過的?


從我個人說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特別喜歡兒歌, 在網易雲收藏了一個兒歌集錦,和童年的動畫片配樂合集翻來覆去的聽。

最喜歡是憨八龜的主題曲《生命的雲彩》

近這幾天循環的是 快樂星球的主題曲和片尾曲。

確實好聽啊~ 輕鬆 歡快,帶著童年的感覺咂摸滋味,簡直不要太爽!~

越聽越想跟著唱,老是想自己製作一張兒歌的翻唱專輯

忽然前幾天李志的《8》出來了發現想法高度重合。

這張專輯除了《歌聲與微笑》《蝸牛與黃鸝鳥》《蘭花草》《數鴨子》《朋友越多越快樂》《采蘑菇的小姑娘》《小螺號》的嗓音不喜歡之外

其他的我都特別願意單曲循環。

逼哥這張專輯讓我有了一個很好的參考

以後我也要翻唱兒歌~歐也~!

可能好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要翻唱兒歌,

看了看其他答案什麼情懷都扯出來了。

其實吧

也許就和翻唱普通歌曲一樣,

好聽就翻唱了。

也許把想寫的曲子句子寫完,

回頭髮現兒歌早已經道盡一切。


反正我老婆就算把我打死,也不會讓女兒聽的。《嘿,朱德》,旋律響起的時候還是給我一點點的感動,想起朱德同志的艱難歲月,想起恩來走後再也沒有人陪他說話。《朱德》和《送別》算是李志夾雜的私貨吧,雖然《不多》裡面說不會逼你學吉他,但想讓你和我一起欣賞我眼中的世界。就像女兒不滿月的時候我就給她唱朴樹唱送別,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聽了《蘭花草》。

十分致郁,旋律在腦海揮之不去,像是自己在牛棚里,準備一根麻繩上吊自殺。

聽了《小螺號》,感覺像是死了爹的留守兒童躲在牆角壓抑的幻想,幻想在大海上縱橫的爹還伴著海風能回來。

《送別》更有趣了,同學畢業之後前途黯淡,沒有一個有好結果的感覺。

so……逼哥這活脫脫是用兒歌來喚醒聽眾童年受到的陰影和傷害,轉而和目前的壓抑產生共振……


做為一個李志「資深、忠誠」 的迷妹,一定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不是一個音樂專業的人,只是喜歡李志這麼多年(真的是炒雞喜歡,李志排第一,我爸排第二的那種喜歡),已經不在乎他何時發新專,新專的質量又如何,只要可以持續的聽到他唱歌就好了。

而且,他基本把所有的演唱 live 做成了專輯,你知道這是多麼厚道的行為啊!

我一年至少要看2次李志的現場,基本就是上半年、下半年各一場(今年5.29 我麻麻來北京複查,我愣是毅然決然的自己去看了降噪)。

先分享 2 張截圖給大家:

( 大家可以看出,我這一年沒幹什麼了,就聽李志了...

至於新專輯《8》到底如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經歷、內心等不可控因素,

所以,每個人的想法看法都不一樣,而這個想法,

我不會在乎,別人也不會在乎,一個一年排練上百場但從不遲到的李志更不會在乎。

李志曾說:你覺得我唱的不好,可以去微博罵我。(說完自己呵呵笑了~

所以,你覺得他新專輯不好聽,快去微博@他罵他。

哦,對了,有人說不要和文藝女青年談戀愛,尤其是不要和聽李志的文藝女青年談戀愛,

看到這句話,我就十分不高興了,

基於對法律、道德、政治、人品、思想、情懷…的理解,我覺得,

壓根就不要認識聽李志的文藝女青年。哈哈哈哈哈哈。

至於B哥演出票務問題,「如何搶到票?」

答:買最貴的位置即可以近距離看他,又不會導致買不到票。

不說了,我努力掙錢買跨年最貴的票去了,呵呵


有人說這是李志有史以來最好的專輯,呃,如果將來人們評李志,說李志最好的專輯居然是一張翻唱專輯,這會不會有點尷尬?▂?


除了hey jude,聽起來我感覺有點怪但是很有趣啊,起碼我聽的笑了。


收到邀請,特地去聽。

李志諢名逼哥,似乎素來以裝逼為己任,又似乎在嘲諷民謠圈裝逼的各位。如今看來,李志似已不滿足於粗淺簡陋如斯的裝逼了。

在圈內,尋常逼向來是以高深莫測的歌詞為骨,以奇異扭曲的編曲為肉,以生殖器,髒話,情懷,曲高和寡為皮,以致流俗。高級逼就如李志這次,可稱之為行為藝術。人家已經不玩那些一看就是裝逼的東西了,讓你們丫猜去吧。

翻唱舊曲是尋常事,唱兒歌是尋常事,發專輯是尋常事,這些合在一起不尋常,那必然有一事不尋常。不尋常的是李志。李志但凡發專,不管是《8》,還是《B》,還是《6》,一律必須B,必須6,必須人格升華,必須「如何評價」,必須與眾不同。

既然與眾不同,那我來與諸君說說我聽過的感受以為談資。

第一首歌前奏一響起,就是典型的李志。標誌性的嗓音一出,恐怕有人要立刻高潮。不,不要這樣,這樣既不逼格,也不逼哥。看到耳朵里插著耳機,眼神迷離有如吸毒的一些人,我會驚恐發作,心悸而亡。諸君可以以聽李志的心態去聽這張專輯,雖非原創,亦可賽艇哦不亦有逼風;也可以以聽兒歌的心態去聽,旋律熟悉,翻唱的也不噁心(相信我這很稀有)。兒時的旋律可以短暫地把你帶回兒時萬事不愁的時光,李志的嗓音和伴奏因其政治正確給了你安全感,還要什麼自行車呢?這張專輯很適合坐車,走路,寫作業,乃至洗澡,睡覺,談戀愛。

不,不要組合。

對了,謝邀。


評論區的朋友們,我表明自己態度說不喜歡,也沒說不好聽,嚇哭小孩子是一句調侃,你們聽不出來,那我也只能當你們是小孩子了。

=========

哎,說實話不喜歡。

他的嗓音不適合唱這些兒歌童謠,總有一種要嚇哭小孩子的感覺。

好好做你山賊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吧。


不得不說B哥的編曲真的很棒啊,不知道為什麼聽這張專輯內心就很有感觸。作為一個95年生的叔叔我也不是很記得小時候是不是聽過這些歌。就讓我很懷念童年,懷念無憂無慮的小時候。有幾首歌的編曲也有那麼一點悲戚,比如蘭花草和送別,真的不是那麼像兒歌了。說是翻唱兒歌,我更覺得是給我們這些大人聽的吧。

對了,歌聲與微笑里那句唱的真的很像殭屍遍野春花,還有蘭花草里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下一句我真的很想接 她要一塊羅馬錶~總之這張專輯很有趣,我喜歡。


把兒歌唱的更成熟,在逼哥的嗓音里感到了一種深意。

但是,我還是最喜歡蝸牛與黃鸝鳥,一句一句間的那個停頓。


專輯名字《8》,感覺這意思好像是把B給裝圓了…


表示終於有舉報專輯功能了!


曾經我們聽到的都是怎樣的《蘭花草》?輕快,明亮,舒緩,明媚。可是,聽過那麼多遍,我們有認真地拜讀過歌詞嗎?

我從山中來 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 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 看得花時過

蘭花卻依然 苞也無一個

轉眼秋天到 移蘭入暖房

朝朝頻顧惜 夜夜不能忘

但願春花開 能將宿願償

滿庭花簇簇 添得許多香

曾經我們無限熱忱,對所有的熱愛傾盡所有,無非冀求蘭花一朵明媚一株,年少的心不懂保留,日察三番,直至花時已過,奈何苞蕾無一。

可是誰又能轉身離去洒脫如風,秋風已至蘭花飄搖,少年懷抱嬌蘭移入暖房,痴心不改以期求得那朵求而不得的芬芳,「朝朝頻顧惜,夜夜不能忘」,較先前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願春花開,能將宿願償」。

人非草木,五臟六腑內藏七情六慾。

人非孤島,天南海北情牽甲乙丙丁。

何以孤獨?向這個世間發出千萬遍呼喊甚至聽不到一絲回聲,求而不得,情如潑水,去而不返,猶如置身黑洞,混沌天地孤獨一人,最誅心。

孤獨。

鑽心的孤獨。


有些歌聽起來挺有意思,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蝸牛與黃鸝鳥」,不喜歡新編的hey jude,吉他段與口琴段的過渡聽起來有些生硬了。另外得感謝這專輯,因為要不是它,有些兒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聽到,畢竟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不會主動搜兒歌去聽吧哈哈。除非育兒。。

期待年底真正的新專輯,從目前非官方渠道流出的兩首歌看,還是不錯滴。


推薦閱讀:

有沒有人聽過何真真的音樂?
Leonard Cohen, Bob Dylan, Neil Young 的樂理水平如何?
衣濕是一個怎樣的樂隊?
現代近代創作的鋼琴曲有沒有可以媲美肖邦作品的?
怎樣的音樂才是好音樂?

TAG:音樂 | 民謠 | 李志 | 中國民謠 | 兒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