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是理想的科研經費分配方式?如何評價現有的制度?

作為一個社會該如何選擇支持哪些科研項目呢?

現有的制度以NIH為例,基本上是由grant committee(特定主題的領域內專家構成的評審委員會)給不同的研究計劃打分,高分的計劃得到資金。這一方式的一個缺點是評審委員會的立場傾向於保守和偏向自己的領域(如果有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就很難得到支持)。

一個朋友的觀點是:支持優秀的科學家,而非看起來有前途的研究計劃——真正了解一個特殊領域的研究項目的潛力非常困難,相比之下評價一個科學家是否優秀更為容易。如果我們支持優秀的人去做他們認為值得做的事情,那麼資源的利用會更為有效。

我覺得兩種做法都有道理(翻譯:我還沒想明白)。


謝邀。有的科研項目不怎麼花錢,有的科研項目非常花錢。純數一百萬人民幣就可以算大項目,而高能物理建個大型加速器就得以億計。

我覺得沒什麼理想的分配方式。比如說加速器吧。你要說成果,把Higgs boson撞出來了,也算個大成果。不過短時間內好像沒什麼經濟價值。那很多不了解情況的納稅人肯定就覺得浪費錢啊。

我覺得政府和社會機構總是傾向於支持有一些經濟收益的科研項目,比如他們對應數的支持多於純數。這也沒辦法,畢竟是市場經濟時代嘛。

要評價一項科研成果是否優秀,很大程度還是要靠同行評議。比如數學,看影響因子肯定是不靠譜的,Annals的平均好像也才四點幾。外行頂多也就看看期刊的檔次,真正論文水準,還是要具體領域內人士才看得出。

至於不同領域之間怎麼爭奪經費,那就要看各個領域誰哭的更大聲了。比如數學界總會有人號召大家團結起來向政府要更多經費(畢竟養那麼多人也是要錢的),或者最起碼抵制政府砍funding. 當然應用型學科就不僅僅可以從政府那裡拿經費,也可以選擇和企業合作,可能獲利還更多。所以還是說在市場經濟時代,符合市場需求的就會被重視,不符合的再優秀也不行。


謝邀。

我還沒到開始獨立申請funding的水平,所以只能以聽別的老師的描述簡單說說我的想法。國內情況不清楚,說說美國,別的學科不清楚,就說說生物。兩種方法顯然都有自己的優劣。

第一種:就是現行的主要制度,好處是相對公平,壞處就是不得不迎合所謂的「趨勢」,而且審核過程費時費力。我知道的很多老師為了迎合審理人口味,不得不寫一套符合大家口味的課題,申下來的錢拿去做另一套東西,可是為了寫這一套,不得不花(學生)時間做點預實驗有點兒結果,所以浪費時間浪費精力。而且現在神經的趨勢是啥,就是治病和screening,所以大家課題都是怎麼做screening,怎麼治病,現在做純基礎研究的真是太難申了。

第二種就是HHMI的方式吧,相信你水平給你大量錢使。好處就是給了科學家們更大空間,不用迎合大眾口味做科研。壞處當然也有,Ro過一個HHMI的實驗室,大家都不把錢當錢,財大氣粗,所以設計實驗上面就沒那麼小心。算下來浪費的錢可能可以養活幾個某些專業的小lab了。也有些HHMI仗著名氣灌水文章的,如果有這樣一個標準,說你這個人就是牛逼,大家都傾向於不招惹,也更容易放鬆對你的要求,也不見得是好事。

說白了還是錢不夠,科學家以往都是個自娛自樂的小群體,燒錢快,老百姓看得到的產出少,老百姓肯定不樂意了,最最上面批錢的是誰?說起來都還是沒有科研訓練的人,他們哪知道什麼是基礎理論突破性的進展,對人類認識自我有什麼重要性,為啥這麼多錢不拿去給軍隊?不拿去給醫保社保?不拿去建設基礎設施?不管怎麼說你都還是得拿得出一些老百姓看得到摸得著的結果才行,所以現在趨勢才會偏嚮應用。其實你要說,也是有道理的,但你要我說這是不是最好的科研環境,肯定不是的。

我對現在的系統沒什麼可以抱怨的。要抱怨的話就是個人的素質,同行評議的確是科學界最好最公平的辦法,科學家應該要有像別人闡述自己科學成果重要性的能力和義務。而我覺得寫grant是個很好地整理課題思路,考慮哪些該做,為什麼要做的過程。省略這個過程就會有某些財大氣粗lab浪費經費的現象。當然也有很多課題就是需要各種大膽嘗試,去做一些別人不敢做的,所以HHMI填補了這一塊我覺得也很好。對於新人來說可能難一些,但是這在哪都一樣,你只能踏踏實實先做出大部分人認可的科研,符合「趨勢」的科研證明自己,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恐怕放在哪個系統你都不能拿到這種「無條件信任」的錢。如果每個科學家都摸著良心做事,這個系統在現有經費的情況下應該已經可以了,之所以大家抱怨不斷,就是因為很多人攪渾了這灘水。為了保護自己在這個領域的霸主地位故意打壓別的科學家的課題;為了多申錢造數據造課題;偷想法搶課題;過度僵化標準;拉幫結派等等等等。科學家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誰都會覺得自己的課題重要,拿不到錢都傾向於覺得是制度不好。制度有問題嗎?肯定有,在沒有無限資金的情況下,在人無完人的情況下,是不會有完美的制度的。但如果自己又沒有能力或者目標去成為改變制度的人,那麼只能按照既定規則去玩,這放哪兒也都是這麼個道理。這就看每個人的態度了,對於我自己來說,就是還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課題吧。


感謝 @Mon1st 的邀請。

我還沒到獨立申請經費的階段。但是畢竟在科研體系內,耳濡目染,見到了不少也有了一點兒思考。我的觀點是,還是由專家評審大資金比較好,小資金就更自由一些吧。而分配原則,我支持按照科學家/實驗室,而不是項目本身。

其實科研這個事情的確是挺複雜的。有的項目很花錢,比如做核磁共振吧,沒小時都是幾千幾千人民幣進去的。然後數據處理耗時什麼的,會讓整個研究既費錢又佔據很多時間(言外之意,這段時間很難做出別的東西來)。那怕在花精力下去,結果還不是有保證的。

但是,科研的工作有時候會給人驚喜。的確,大專家雖然是專業的,但是在前沿科研領域並不一定都對。不少時候,一整個科研領域對人都理解錯一個時期,比如80年代時候,很多做單電極記錄的神經科學家都認為猴子的顳上溝區域是主管面孔認知的。後來,科學家發現這和腦損傷研究不吻合,才最終往正確的理解買了一步(下顳葉區才是)。而很多相對小和名不見經傳的實驗室也是能做出大新聞來,靠的就是對領域的洞察還有堅持。用到經費耗竭作出驚天研究的也不少。

我們之所以談科研經費分配,其實就是由於科研經費不足。倘若在JFK時期,NASA的研究員應不糾結這個問題。但是現在,全球財政緊縮,科研經費砍的不少。而且又有不少學科進入了要堆資金做實驗的階段。我承認,我也覺得不少有靈感有理想的科學家目前的經費和資金不足以作出能展現他們才華的實驗。但是經費問題就是這樣,很少有人不愁經費。

正如上面提到的,應用前景廣的自然不愁,工科比理科相對簡單。不過,基礎科學其實就好比剛生出來的嬰兒,看不清潛力。在此,我還是支持更多經費支持基礎研究的。

回到分配這個話題上。我還是支持大牛審議。前提條件是真的大牛,而不是那種不學無術,或者利欲熏心之輩。雖然正如我的例子所言,大牛也會有錯誤時候,小博也可能作出扭轉乾坤的實驗;但是冷冰冰的事實時,我們要相信統計數據,不要被倖存者偏差所影響。能有此等天賦的小牛都少。雖然我也相信 『宣父尤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不過這是統計學意義的小概率事件。大牛那怕會有錯誤在,會保守,但是他們的視野寬廣程度令人髮指;他們才是真的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啊。要審議經費,不只需要前沿認知,還需要整體的理解,否則才會有失偏頗,才會真的只通過自己熟悉的。比如大牛Michael Posner 教授,你看他一兩篇paper可能不覺得什麼,你要是看下他科研生涯的進展,倘若我的經費能輪到他來判斷,那本身就是榮譽了。

我也承認,很多有潛力科學家經費不足。所以我覺得最好方法不如類似投資界的一些做法。還是大牛審議,給學術上很有成就而且碩果累累的就不要浪費時間直接給吧。而有潛力的科學家呢,我覺得大家都能看在眼裡。這就得看citation還有論文發表的邏輯性(就是論文是不是在針對一個大領域,且有邏輯有鋪墊的擴展理論),這些人應該也有優厚的待遇,不過也得按成果來。所以,還得看科學家,而不是項目本身。

另外我要提一點,很多年輕科學家都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好,可惜經費不足感嘆。覺得自己「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其實吧,現在科學界的所有理論都是有脈絡的,估計一篇扎紮實實的Nature論文,前期少說也得有十多篇論文(作為基礎)墊著才能發展出那般理論吧。所以,扎紮實實治學,給出很好的研究邏輯和清晰思路,我覺得科研經費會有,而且才會越來越多。

參考文獻

李白《上李邕》


有些科研單位的科研經費分配方式還存在一些不當,科研經費若被那些不從事真正科研的人分得科研經費後,就有可能把經費變成現金,還多種方式搞數據和文章以應付結題。

從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角度來觀察,科研經費應該給那些有科研天賦且真正從事科研的科研人員,但是現在還有被弄反了。現在的任務是要加強科研監督,讓那些一心為撮科研經費的人的目的無法得逞,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


後一種不就是馬普所嗎

至少大牛老闆們(能在馬普所做direktor的一定是大牛老闆了)都普遍喜歡馬普所的形式,省事

某本領域的大牛老闆就是為了這個,從紐約回到德國,到跟自己研究領域不怎麼相關的一個馬普所做Direktor。當然只要當了Direktor,錢是給你的,怎麼花你說了算。所以他其實還是在做原來的領域,只是實驗室規模一下翻了幾番……


如何與一個三十歲的男人愉快的聊天,能讓對方開心?


科研經費的分配絕對是國家一大敗筆,如果國家不投入,不改革,中國的科技強國戰略堪憂。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和舉一個案例來說明科研經費分配的問題。

從國家分配科研經費的角度考慮。剛看了作者給出的HIMM制度,這個制度是由專家組成的評審團以打分的方式進行科研經費的投入。首先,能夠有機會面試這個政策的科研人員在國內來說已經很知足了,100個人里90個人基本上就進入不到這關,為啥這麼說呢,一是中國靠關係輕制度的根基,二是國家只會把科研經費投給有名有望的大學或者關係非凡的人的科研項目。切不知,高手在民間啊,如果不能制定出一個制度去發現「民間」這些高手,不知道中國要失去多少精華啊。其次,什麼是專家?我覺得專家最不靠譜。專家的建議可以考慮30%,但不可以把專家的評論當聖旨。我只是對專家一個很客觀的評價,這個也不能怪專家,因為專家這個行業本來就只是靠理論知識,沒有半點實踐知識的群體,實踐才能出真知,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專家頂多是紙上談兵,說說而已。他們的言論大多數都是別人說過的或者那篇有名的報刊寫的,別人說的和自己做的完全是兩碼事,就好像你聽老師講課講的頭頭是道,但是自己做起來完全是兩碼事。所以我覺得這個HIMM制度是不靠譜的,急需改革。

從科研人員的角度考慮。很多科研大佬存在很嚴重的佔有別人的剩餘勞動力價值。比如國家給一個10人團隊分配50萬的科研經費。其中,45萬就被這個項目的負責人或者導師拿去,剩下5萬的分配給其它9人。這是多麼不公正啊,何為公正?縱使從利益角度出發,也要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化吧,總不能大家共同弄的糧食,你吃一碗米飯,撐的不行,我們只有一粒米,餓的只能看著吧。如果這樣下去,有多少人心甘情願去搞科研項目,不心甘情願的去做某件事你能指望能搞出什麼偉大的科研項目出來么。所以,科研經費的分配存在嚴重的不公,是地主階級的分配式。

昨晚看了江蘇衛視的一個南京大學教授的問答。其中,說了有一個數據也值得我們深思。說中國的科研成功轉為實踐和應用中的概率只有10%,而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和日本的轉換率高大60~80%。還有一個數據說美國和日本的萬人機器人使用率300多,而中國只有100。這是多大的差別啊。互聯網時代我們是同步進行,甚至比發達國家發展的更好,為什麼AI時代我們就會落後了呢,也許這就是剛一位知友回答的國家只重視眼前利益,不重視長遠利益,一個好的科技項目的發現到研究再到應用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想今天做明天就成功的事不可能發生。昨晚在對話欄目觀看中對此觀點更加堅定。很多科技項目都是民營企業自助研發,學校里和研究室的那些東西根本不能夠被發現,生根發芽。樂觀的是國家也很重視這個,已經把這個計劃納入十三五規劃中,雖然差別很大,但是我們一直再努力再改革,這需要時間。

最後舉個例子。屠喲喲的案例眾所周知吧,一個得諾貝爾獎的人,竟棄之不用,沒有發現,這麼開放明朗的社會怎麼會有懷才不遇的情況呢,莫言也是一個案例。如果不是諾貝爾獎,恐怕這兩位人才早已被埋沒,所以我們的科研經費政策存在重大漏洞,需要改革。

至於怎麼改革。我覺得需要從利益最大化、物盡其用,重視人才,尊重自由、和培養德行的角度去達到一個角度去更加公正的讓國家的錢不白花,讓有才的人不被埋沒,得其所得。當然,我們要樂觀,改變不了的就改變自己去適應世界,而後世界將會因為你的改變而改變。


推薦閱讀:

腸道微生物組增加宿主壽命的原理是什麼?人類能否通過某種益生菌來延緩衰老?
什麼是學術自由?
中南大學機電學院姜同學的絕命書對其導師楊忠炯教授會有什麼影響?
怎麼看待清華女講師因教書而延誤科研以致被辭退的新聞?
弦論大會2017即將召開,今年的熱點是?

TAG:科研 | 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