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東方六國(趙、魏、韓、燕、齊、楚)的愛「國」意識是如何消弭的?

秦末還有人反秦復國,漢代就看不到了。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先說結論,六國主義的消弭分為三個層次:政治、文化、社會(主要為地方豪強),在時間上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秦始皇時期,這一時期政策過於激烈,最終導致了關東社會的強烈反彈,第二階段始於高祖立國,歷經文景之世的鬥爭,在武帝時期最終完成。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闡釋兩個觀點,首先我們要明白,楚漢之際的六國復國主義絕不是僅僅是貴族勢力的遊戲,而是具有社會基礎的。陳勝揭竿而起之後民眾自發斬殺縣丞響應陳涉的事例多見於史記(主要以楚國為主),可見反秦戰爭是有群眾基礎的,反秦戰爭是一場社會性戰爭,帶有強烈的政治目的。因此六國貴族的終結絕不意味著六國主義的終結

其次,七國固然與現代民族國家有本質區別,但是並不是毫無界限的。華夏是一個文化共同體,在這個文化共同體之間又有不同亞文化共同體的區分,比如秦、魏、韓都深受法家思想的影響,而齊楚由於地緣和風俗的緣故受法家思想影響較弱,而二者又各有特色自成一家(事實上所謂的六國復國主義中,齊楚所佔的比例是遠高於其他四國的),依據共同體的不同,華夏的子民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認同,這也是七國與民族國家的區別所在,前者是文化共同體,後者是政治共同體。有人列舉蘇秦、張儀、李斯的例子試圖證明戰國之際國家沒有強硬的界限,卻沒有注意到諸如縱橫家、兵家的游士本身就是社會割裂的產物,他們本身就沒有自己的國家認同,而除了游士之外的君王、貴族、平民都有深厚的國家認同,這也是為什麼陳勝一定要打著項燕的旗號,而范增一定要立楚懷王的原因。

好了現在我們可以來回顧六國主義消弭的過程了,因為七國的文化共同體特性,我們可以大致將其分為關中軍國主義和關東禮樂精神兩個類型,前者以秦國最為典型,韓魏與其大體也屬於此類,後者以齊楚最為典型,當然齊楚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同。所謂的六國復國主義實質上就是關東禮樂精神與關中軍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關於關中軍國主義和關東禮樂精神的具體區別請參考我最近的這個答案,分別在文化、社會、政治三個層面做了區別,項羽失敗的根本原因什麼? - 何越曦的回答)

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寰宇,在全國設立郡縣,實質上是在軍事和政治上消滅了六國,之後秦始皇便開始文化和社會上的統一事業,在統一文字之外,祖龍將帶有關中軍國特徵的秦法推向六國,是為文化上的統一,將六國的豪族遷入關中,是在社會層面上消滅六國勢力(據田餘慶先生所述,所遷貴族主要為屈、景、昭、懷、田五姓,基本為齊楚地區的豪族)。

但是由於秦始皇的政策過於激烈,引起了關東社會的強烈反彈,最終導致了整個社會秩序的崩潰,反秦戰爭由此爆發,而「失期當斬」的法律則成為一個重要印證。在陳勝舉起反秦的大旗之後,整個關東社會開始震動,最終六國的貴族接過陳勝的大旗,他們的目的不光是反秦國,更是反秦制,也就是關中軍國主義。我們可以看到,在反秦戰爭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便是齊楚兩國勢力,尤其是楚國,多次發生百姓自發斬殺縣丞的現象,為諸國所罕見,而齊國則是楚國以外唯一一個自發復立的國家,燕趙等國則都是由張楚將領所立,可以說是楚軍的延伸。

漢王劉邦的勝利同樣是關中主義的勝利,楚漢戰爭的結局再次證明了秦式帝制能夠提供更為巨大的社會動員力。田橫五百士的自盡標誌著六國貴族作為一股政治力量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漢朝實現了政治上的統一,擺在劉邦面前的難題卻要比秦始皇更加巨大,他深知貿然推行漢法的後果,因此他不得不再次分封諸侯王,這既是他對軍功貴族的許諾,也是對關東社會的妥協。

劉邦剪滅了異姓王,緩解了暫時的軍事壓力,但是依然不得不繼續分封同姓王,而同姓王在來到地方之後卻融入了地方社會,任用本地人為官,重新成為了關東禮樂精神的代言人。文景二帝接連剝奪了諸侯王的置相權和置吏權,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諸侯勢力,卻也引發了諸侯王的反抗,文帝時期最為嚴重的諸侯王衝突出現於淮南王劉長和濟北王劉興居,二人恰恰來自於原楚國和齊國,可見在文景之世,關東禮樂精神在政治層面依然強大。

經過了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諸侯王勢力被大幅削弱,擺在漢武帝面前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機會。漢武帝延續文景時期的政策,用推恩令給了虛弱的諸侯勢力致命一擊,消滅了政治層面的關東主義。然而如何處理文化和社會層面的關東主義依然需要武帝慎而慎之。

戰國以降,中國社會的宗族結構開始解體,小家庭制開始盛行,秦國對其實行徹底的編戶齊民政策以加強對社會的控制,而關東各國卻依據原先的傳統,由眾多不具備血緣關係的家庭集合為村落,形成一種擬血緣關係(閻布克語),這種村落依然保存了西周時代禮治的遺風,這也是秦國推行秦法的最大阻力。

為了整合社會,漢武帝選擇了適合關東社會風俗的儒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學「德化」「禮治」的精神融入漢代的立法、司法實踐中,開啟了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不同於秦法、更為適合關東的新漢法,將其推向關東社會,最終實現文化上的整合,逐漸消除了文化上的關東主義。

失去了地方的政治領袖和文化支持,代表六國精神的社會豪強也就成了無本之木,漢武帝遷徙豪強、加強吏治,瓦解了遊俠勢力,社會層面的關東主義也消失了。諸如郭解者,最終成為了七國時代的殉葬者。

當然上述流程是按照武帝行政的先後順序而言,事實上影響最為深入是文化上的統一,新漢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齊整風俗的作用,但是想徹底消除關東社會的文化特性是不可能的,不過自此以後,關中、關東都只是文化上的概念,再也沒能自發形成政治勢力,我們也就可以說文化上的統一已經實現了。

總而言之,關中軍國主義和關東禮樂精神矛盾的消弭經歷了兩個階段、三個層次,秦始皇在實現政治上的統一後急於推行秦法,實現文化和社會上的統一,最終引起關東社會的強烈反彈,導致了社會的崩潰。漢朝以暴秦為鑒,分封諸侯,向關東社會做出妥協,經由高帝、文景時代的削藩努力,終於在武帝朝重新實現了政治上的統一,之後武帝獨尊儒術、整齊風俗、加強吏治、遷徙豪強,實現了文化和社會層面的征服,徹底消除了關中軍國主義和關東禮樂精神的矛盾,六國復國主義從此消失。

====================補充說明的分割線==================================

知乎生涯第一次贊同破百,內心好激動T T 針對各位提出的問題做一些說明

第一,最受關注的問題,也是與最高票的分歧所在,反秦戰爭是否群眾基礎如何?在外求學,手頭沒書,不好補充史料,完善一下思路好了,我在開始之前闡釋的兩點其實概括起來就是:六國復國主義運動是基於禮樂文化認同對關中模式的反動,其目標分為兩個層次,表面上是反秦國,更深層的一點是反秦制,也就是我所說的關中軍國主義。

如何證明這一點?我認為法律問題是一個合適的切入口,後世農民戰爭的爆發多與土地集中、官員腐化相關,國家機器已經完全失靈,但是秦朝立國不久,這些問題都不存在,秦末起義一個突出特徵就是「秦法太重」,而法律則是國家統治思想的集中體現,反對秦法實質上就是反對秦政。

可以佐證的另一點在於秦朝向六國推行秦法,自然是四海統一,但是在秦末戰爭中我們看到各地反秦的積極性卻各不相同,最為激烈的楚國,表現在三點,第一陳勝吳廣首舉反秦大旗,吹響起義的號角;第二,楚地百姓積極性最高,陳勝起義之後各地紛紛斬殺縣丞響應陳勝,這在其他五國基本不見;第三,楚軍將領反秦積極性最高,以項羽為首的楚國貴族和劉邦為首的新興將領都積極討秦,直指咸陽,作為對比可以看看陳余在巨鹿之戰中的表現。楚國以外,齊國積極性較高,田氏兄弟復國是自發起義的結果,而韓魏等國除了貴族在活動之外,百姓幾乎沒有任何反映。

為何在秦法一致的情況下各國對反秦的積極性差別如此巨大?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各國對秦法的接受程度不同,韓魏與秦體制相似,對關中模式接受程度高,因此對秦制沒有過大的敵意,但是齊楚文化和秦國大趣,因此最為敵視關中模式,反秦也最為激烈。再補充一點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劉邦統一之後分封諸侯,大多集中在齊楚燕趙四國,而原屬於韓魏的地區則直接設立郡縣,是為佐證。

因此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六國復國運動是基於文化認同而產生的政治運動,文化差異越大,群眾基礎越牢固,文化差異小,群眾基礎就越薄弱。

第二,既然六國如此反對秦制,為什麼劉邦還能統一天下?因為對於戰爭的勝負而言,對社會的動員力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這點上關中模式有著關東模式不可比擬的優勢。

我們可以看到,劉邦在彭城大敗之後,蕭何尚且可以【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諸軍】,可以說是全民總動員了,反觀楚軍,在龍且二十萬大軍失敗之後,項羽再也沒續上這口氣,可見二者體制上的差異。

但是關中軍事上的優勢並不能抹去他在文化上的劣勢,他與關東文化的差異依然顯著,以此才有漢初的鬥爭。

第三,就是一個零碎的問題,劉邦集團大多以關東人為主,怎麼就變成關中模式的代言人了呢?這裡的一個重要事件節點就是還定三秦,還定三秦意味著劉邦的身份從楚將轉變為了秦王,所代表的是關中模式。即使從地緣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在佔據巴蜀、關中之後,劉邦可以說完全繼承了秦惠文王時期的版圖。

===================分割線完============================================

秦漢歷史大勢請參見我的這個回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924301/answer/136430719

參考資料:

田餘慶:《說張楚》,《秦漢魏晉史探微》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陳蘇鎮:《春秋與漢道》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


你不能用近代民族國家的概念去理解古代封建國家。

那時候的士人,昨天在韓大破魏,明天就能去幫魏抵抗秦。基於近代民族形成的國家主義和愛國主義都不存在。那時候的國,是作為其最本質和最赤裸裸的形態——階級統治的工具而存在的。

而所謂「誅暴秦,復六國」,都是淪為平民的六國舊貴族反抗秦國貴族的階級統治而已(比如項氏家族就是楚國舊貴族的代表)。這和基於民族立場的「反清復明」本質是不一樣的。

至於你的問題,也很簡單。貴族階級是脆弱的,因為他們永遠是封建社會金字塔尖的少數,是殺得完的。六國貴族中的大部分都被肉體消滅了(秦始皇殺了不少,楚漢爭霸時又死了一堆),僥倖活下來的早就在平民中改造了自身的意識形態。而對於老百姓來說,階級統治是永遠不變的,國家換代的區別僅僅是貴族換了一撥人而已,百姓中更是不會存在任何國家意識。所以區區三五代之後,就再也沒有為六國招魂的人了。

附:推廣一個我自己的回答

人是不是應該生在哪個國家就愛哪個國家?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馬克思的樸素走廊 - 知乎專欄

陸續發布講解馬哲方法論的文章,通俗來說:1、告訴你我是怎麼分析問題的;2、為什麼這樣的分析是有效的;3、你可以怎麼在生活中運用方法論哲學。

也歡迎各路高人前來指正。

至於不學無術的傢伙來攪亂的話,我會毫不留情地噴過去,請做好心理準備。


六國,故地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一帶,音lù。古六國傳為皋陶之後所封之地。六安有皋城,位於六安市區南門。 《史記·夏本紀》:「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受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後於英、六。」《史記·帝王世紀》:「皋陶卒,葬之於六。禹封其少子於六,以奉其祀。」

堯舜禹時期,偃姓皋陶部族活動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於六。禹封其少子於六,以奉其祀」

六國是偃姓國,夏屬皋陶後裔封地——英國(今金寨、霍邱境)、六國(今六安市北)

湯伐夏,建立商朝,六又是商朝重要的封國之一。從北京大學圖書館和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甲骨,可以得到考證。得到以下三點:

1.「六」是商重要的封國。六向商進貢大鬼、女子。六進貢的女子入宮後分管占卜職位。

2.商在六設監獄。

3.商在六境內的潛,駐紮軍隊。

入周后,古六國時服時叛,文獻資料有些記載。

從《尚書序》、《史記·周本紀》等都可以看到六曾參加淮夷叛周。這次六的叛周規模很大,周成王特派召公征伐,「六」戰敗降服。至周穆王時,六都和周保持臣服關係,還為周朝建立的功勛,被封為伯爵,受到獎賞。

周穆王正月,庚寅這一天,穆王這樣對六國國君說「自從你的祖先對於周朝有功勛,輔助開闢四方,賜與大的天命,你要好好的繼承下去不讓它失去。」穆王為了要六國國君繼續效忠周王朝,實現除了晉陞爵位外,此時還表彰其祖先,賞賜大量物品,並使其得專征伐。

在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楚國勢力強大起來。楚穆王二十六年(公元前622年)滅六。

從禹「封皋陶之後於英、六」,到楚穆王滅六,皋陶後裔在「六」這個地方立國長達約1500年之久,是我國歷史上立國時間最長的方國之一。

楚國滅六後,「六」成為楚的屬邑。

作為千年古國,被曾經的蠻族出國所滅,心裡當時不太舒服的,沒辦法,只能適應咯,只能忍著。


戰國時期諸侯國

主要諸侯國

國名 亡年 滅國者

齊 前221年 秦

楚 前223年 秦

秦 前206年 西楚、漢

越 前306年 楚

燕 前222年 秦

趙 前222年 秦

魏 前225年 秦

韓 前230年 秦

其他中原諸侯國

東周 前249年 秦

西周 前256年 秦

姜齊 前379年 田齊

晉 前349年 韓、趙、魏三家分晉

魯 前256年 楚

鄭 前375年 韓

宋 前286年 田齊

衛 前209年 秦

許 戰國初年 楚

蔡 前447年 楚

邾(鄒) 前281年 楚

滕 前296年 宋/越

杞 前445年 楚

郯 楚/越

薛 前322年 田齊

小邾(郳) 楚

邳 楚

中山 前296年 趙

蜀 秦

巴 前316年 秦

四裔(戎狄蠻夷)部族或國家

戎翟 姜 前249年 秦

伊洛陰戎 韓魏

代戎 趙

南越 前214年 秦

淮夷 楚

義渠 秦

大荔 秦

由此來看,六國主義遠遠不夠,先來個二十國峰會,再來個百國認祖聯盟,豈不甚妙。

所以說,後來秦末的六國主義全是造反的幌子,只要有人肯跟我干大事,讓我當哪國的後裔也吼啊。漢代天下已定,再提這個不是作死嘛,樊噲十萬大軍不能橫行北地,橫行你個戰國餘孽還是綽綽有餘的。


為官不學孟嘗君--黨建-人民網

孟嘗君早在其父靖郭君田嬰尚在的時候,便於齊威王三十三年(前324年)被魏召為相,以加強魏、齊兩國關係,初步登上政治舞台。孟嘗君與齊湣王關係僵化之後,魏昭王八年(前288年),應魏之請,孟嘗君再次入魏為相。這一次,他致力於聯合諸國,以求打敗齊湣王。秦、魏、韓、趙、燕五國攻齊,燕昭王、樂毅、蘇秦等人固然起了主導作用,但孟嘗君此時身為魏相,在其中推波助瀾力主伐齊,竟然推動秦相魏冉勸秦王伐齊,並厚顏無恥地向魏冉獻媚:「你勸秦王伐齊。齊破,你就可以裂土封侯。」這就很讓人詬病。

如果說燕國聯合五國伐齊,孟嘗君以魏相身份推波助瀾是為了發泄齊湣王昏庸無道的怨氣的話,眼看齊國七十餘城相繼為燕國所攻佔,田單在即墨苦苦支撐,這個時候孟嘗君在幹什麼?他竟然保持中立,既不偏向燕國,也不偏向齊國。儼然一個獨立諸侯國的樣子。司馬光曾經寫過一篇專門評價戰國四公子的文章,他認為孟嘗君養士,損壞了國家大法,樹立了私人小恩,靠著投機鑽營登上相國高位,看他做的那些事,都是為了一己之私利,不能為國為民謀求福祉。他說:「至其晚節,遂挾仇敵以覆宗國,保薛中立,自比諸侯,臣而不臣,孰甚於此!」孟嘗君和仇敵為伍討伐自己的母國,然後又在封地保持中立,把自己當成諸侯,做臣子的不守臣道,再沒有比他更過分的了。

這就涉及政治操守、做人大節等大是大非問題了。雖然戰國時期人才流動頻繁,朝秦暮楚已是常態,但那是對一般士人而言的。孟嘗君不一樣,他是齊國的宗室顯貴。他憑藉「王者親屬」的身份享受著齊國的財富,以此為資本豢養私人門客,通過私人門客謀一己之私利,眼看著國之重器盡歸燕國所有,且不說鼓噪討伐,就便是冷眼旁觀也無法讓人接受。

荀子是戰國後期最有影響的大學者,曾經在稷下學宮「三為祭酒」,是領袖級的人物,與孟嘗君同時代,對孟嘗君的評價應該夠分量。荀子把為人臣者分為態臣、篡臣、功臣、聖臣四種類型。他說孟嘗君就是篡臣。什麼叫篡臣?荀子下了個定義:「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不恤公道通義,朋黨比周,以環主圖私為務,是篡臣者也。」對君主不忠,對民眾沽名釣譽,不恪守公道正義和規矩,搞團團伙伙,以小圈子的私利為重,這就是篡臣。荀子認為,「篡臣用則必危」。很不幸,孟嘗君在齊國兩度為相國,但卻支持五國聯軍伐齊,齊湣王身死國也差一點亡,孟嘗君的的確確難辭其咎。

我們只能說格局決定結局。孟嘗君雖然通過豢養底層士人多次助其轉危為安,但對稷下學宮的一代大師荀子這樣的絕世大才不用,甚至把後來在秦國大展神威的幹才范雎推薦給秦國,這就很讓人不齒了。孟嘗君最後在薛邑去世。他死後,幾個兒子爭奪權力,齊、魏兩國趁機攜手滅掉薛邑,孟嘗君絕後。


那會兒百姓終其一生走不出方圓十里,日出而作日落造人,大腦蒙昧,即使不把嬰兒早夭算進去平均壽命才四十多,國是什麼,能吃嗎?

甚至國民政府這個買辦政權也跟封建政權一樣,基層政權就是宗族鄉賢。

中國的現代國家雛形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或者另一個位面,1628年D日後,五百狒在海南臨高縣站穩腳跟後才有的。


天子聖德,休養生息,廢除苛政,三十稅一……

講真,諸侯之間的「國」又不是民族國家,百姓終生不出村的都大有人在,誰來坐天下,姓姬姓劉區別很大嗎?

秦國的時候直接把秦國的法律挪到六國,反彈巨大;漢代的時候六十多年的修養,武帝的時候又把地方豪強遷到長安……

莫要以今衡古啊。


你理解錯了。當時的國家指周。所謂六國應該算如今的加盟共和國一類的概念。

周王室徹底完蛋後,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算陷入了分裂狀態。

六國的滅亡不過是地方割據政權垮台。老百姓沒什麼感受。真正積極維護六國的是這六國的貴族。


我們國家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真正形成是抗日戰爭。

抗戰幾乎重塑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形成了普遍的愛國主義思想。

抗戰之前,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抱著「誰讓我能吃飽肚子穿暖衣服我就支持誰」的態度。清末很多戰爭都有老百姓做帶路黨。


秦亡就是亡在原來諸侯國的「復國運動」之中。

漢高祖當年也是用的「分封制」,後來還有「白馬之盟」。

真正實現中央集權的管理,那又是好多年之後的事情了。。。


六國的國是省啊,他們都是周朝人啊。所以最多是愛省情緒。


民族意識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清末『』國不知有其民,而民不知有其國『』的狀態與元明清三代嚴苛的思想控制是分不開的,元以前,民族意識的水平是比之後高的,只不過憑藉民眾自發的行動來對抗政府是成功幾率很小的,就算六國民眾有愛國之心,面對強秦和大漢的兵鋒也是螳臂擋車。


秦國統一六國時,沒有將六國貴族徹底消滅,韓國貴族張良,楚國貴族項氏,齊國的田橫等這些貴族在當地擁有巨大的聲望,同樣,在六國的原有土地上存在大量的豪強(這些豪強的利益在秦國統一後受損,怪怨)。同時秦國存在的時間很短,以至於六國的民眾並未忘記自己的故國而且統一戰爭中秦國人和六國人結下了仇恨,楚國在復國時找到了楚懷王的後人。六國統治者在一定時間給與了其統治下的士,民恩惠,遺澤於後人。所以秦國失鹿,東方六國就借著原有統治者的名義吸引支持者(六國原來地區的對秦國懷有不滿的豪強)。所以復國。


反對最高票答案,他根本沒有說到點子上,他將六國的貴族和百姓割裂,認為當時中國百姓心裡沒有愛國主義,跟誰混都一樣,所以都不反抗,這我不能贊成。你讓西北那群夷狄來統治他們,你看他們還會不會像你說的沒有愛國主義。他們反抗不強的原因是六國和秦都是周的臣子,同屬一個體系,各方面的條件都相似,各國的人員交流也頻繁,各國人員混雜,文化思想也在七國之內傳播,統一之後華夏還是華夏,只不過聯繫更緊密,這其實也是中國以後大一統思想的來源。


只有幾個人提到了周的存在...

近代肇自西方的民族國家觀念不能套用在古代中國上,很多人都提到了。但是六國人到底有沒有類似近代的國家概念?其實還是有的,但關鍵是這個近似近代國家觀念的國,是周。列國都只是周的諸侯,即便周已經消亡,但是大義名分依然沒變。

其次,與其說是作為國的周,其實不如說是作為天下的周、作為和蠻夷區分的文明圈的周。古代中國人的認同感是對這個天下、對這個文明。至於哪個國來統一天下,其實區別也沒那麼大。

最後,六國人愛不愛自己的國?我想,應該是愛的。只是這個愛,近似於對鄉土的愛。你愛不愛自己出生的地方?愛不愛自己的故土?我覺得這種樸素的感情倒不一定和舊貴族復國有關。


因為楚漢之爭中人基本被殺完了。

十萬人的江東都能成為復國的資本。一說明十萬人已是巨數,二說明國內還有十萬人的地盤已屈指可數,三說明偌大的江東也只剩十萬了,可想而知,那時的底層民眾是有多凄慘。


有商以來,華夏一人,號為天子,諸侯莫敢不敬。


戰國時代有六個大集團公司,都是家族企業,好多畢業生到處投簡歷,也有跳槽的,還有跳來跳去的。。。


誰跟你說沒有的?燕王臧荼不就謀反了么。還有一個韓王信,不過這個比較特殊,他是主要是投降了匈奴才反漢的。

反秦復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六國遺留貴族們的大量存在,與秦朝濫用民力激起民變二者相結合的結果。

陳勝吳廣失敗以後你就會發現天下反秦之人基本上都全特么是之前六國的貴族。也就劉邦布衣出身,身份對比上有種鵪鶉立雞群的感覺。當然最後人家最後證明了自己不是鵪鶉,而是鶴立雞群,干翻旁邊一個叫項羽的火烈鳥,就基本通關了。

而首先因為劉邦是逆襲,原本的六國勢力們基本是去抱的項羽大腿,或者因為楚漢戰爭的曲折性在雙方搖擺不定。所以在劉邦的逆襲過程中,他們大都完蛋了。劉邦新分封的x王比如比如魏國人張耳的趙王,韓信的齊王,可以說是一次重新洗牌。所以說原本的六國貴族在漢初已經沒啥勢力了。(只有燕王臧荼和韓王信跟之前的燕韓有關)

另外,劉邦項羽這兩伙屠城屠的嗨起,還不提秦末別的諸侯,導致人口大量減少。在人口數量偏低的情況下,漢朝奉行黃老,休養生息,百姓也就沒多少造反必要了。


。。

你怎麼知道漢代沒有呢。。

項羽死了,劉邦以王禮來祭祀他,不是為了安撫楚地民眾?

劉邦大定天下之後開始分封各地異姓王,不是為了方便管理各地民眾的情緒?

後來異姓王死光了,還要分封自己的兒子到各地去。同樣是這個道理。

你非要到了漢武帝。都100年了。說,怎麼沒有復六國的。。。囧。。


推薦閱讀:

荊軻如果刺殺嬴政成功,如何以秦國角度續寫接下來的戰國故事?
為什麼秦滅韓甚至趙後,其他諸國仍不聯合抗秦?
如果扶蘇不自殺,如果曹昂不戰死,如果朱標不病死,如果朱由校多活30年,現在的中國是什麼樣?
秦滅六國之後,周天子是怎麼處理的,還是之前就已經被處理了?

TAG: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秦朝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