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中國,但擁有外國房產什麼體驗?

想問問知乎ers,身在國內(工作生活,一年7個月以上時間住在國內),同時擁有海外房產甚至同時擁有綠卡等永久居留身份的35歲以下人士,平日是如何打理海外房產,生活,做到能兩邊兼顧的?海外房產特指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些西方相對發達的國家。

鏡像問題:身在國外,但擁有中國房產什麼體驗?


來,我給你個畫風清奇的答案。

非洲的房子算不算?

坐落在奈及利亞拉各斯,西非第一大港,人口超1500萬。看這寧靜安詳的小區...

為什麼只亮了一戶?

因為當時就他們家裝了發電機呀!

小區供電?

大哥,你在西非,這麼奢侈的要求不好。

後院要挖井,不挖井的話...

每周來水兩小時,喝了絕對得痢疾。

痢疾與瘧疾,西非左右門神,歡迎你。

你的友好鄰居是一位豪薩族前軍官。

他的臉上還有部落刺青。

請不要為了裝逼說你認識伊博人。

自行百度比夫拉戰爭。

小區內最多的綠植是含羞草。

姥姥的我怎麼知道這玩意長得那麼多!

這就是哥的座駕,尊貴無比的尼桑2.0。

二手市場上約5000錢人民幣入手。

回國前被我撞廢。

野曠天低樹。

這裡是建了三年的小區圍牆。

笑?接著笑啊?

當年我也是小鮮肉一枚。

如今兩百斤。

陳年東坡肉。

感想:

共祝願,祖國好,祖~國~好~

屠呦呦絕對是我心中的女神,青蒿虎脂片治瘧疾神葯,拯救無數中非人民;

早知道當初跟華為的人買維島的房子了,這麼多年一毛錢沒漲...

二手車是真便宜,賓士S400折人民是八萬還是十萬來著?

至少十多戶老黑在我們的影響下開始在後花園種菜;

最後我們把房子賣給了一位當年在台灣讀「遠華班」的老黑...不算資敵吧...


在美國留學期間父母出資,買了一套condo(有獨立產權的公寓)。我的CONDO就是大別墅里我大概有四分之一。大概兩層,三室一廳,一共大概85平方。地處離波士頓市中心20分鐘的小城市裡。因為我大學就在旁邊。當時買房子是為了圖方便(很傻很天真),也覺得房租收益很不錯(相比中國)。但之後還是發現成為房東(還是個代理的)之後事情真的很多很煩,尤其中間我還選擇做了AIRBNB的短租。

房子外面長這樣 (忽略當時詭異的天空顏色):

車庫外觀 (我只有右邊):

內部這樣:

美國如果你有個房子一定會特別煩,尤其是那種沒有正規物業的。要找人除草,修剪樹木,補屋頂,冬天鏟雪,東西壞了要自己找人修。尤其對於我們這種幾乎和美國人自理能力差一萬倍的中國人來說。有錢人無所謂,隨便找個最貴的公司來不會差到哪裡去。由於想找性價比高的,我還要去貨比三家,那就很煩了。所以一開始超級痛苦,幾乎所有事情都要哀求隔壁好心的美國鄰居大叔來幫忙或者出主意。

最後也慢慢學會了很多。比如螺絲我可以自己擰了,空調也可以自己裝了。動手能力也越來越強了。這東西其實不難,真的一回生,二回熟。因為美國社會很現實,你不想自己做,你就要出錢請人。美國勞動力還是挺貴的。有時候人家收你20美金一小時,你還要謝謝人家願意幫忙。尤其,美國這種別墅雖然維護的不錯,但是畢竟大多都有100年左右歷史了。所以還是經常會有各種問題。(各位買市中心豪華高層公寓的土豪請無視我)

離開波士頓後,我曾經為了收益選擇做了Airbnb (一個很大的短租民宿平台),也做得不錯,可惜被鄰居投訴然後也確實覺得太麻煩,就不做了。 我運氣不錯,一開始找到了一個靠譜的鄰居大叔幫我來管理(比如有房客要入住,客人走了保潔,東西壞了,鏟雪什麼)。我給這個鄰居大概400-500美金每個月幫我管理。個人不是很相信所謂的管理公司,包給那些管理公司很難適應我短租的需求(因為客人會進進出出,還要經常打掃,比長租麻煩一萬倍)。後面呢,發現還是有很多問題會來驚擾到我。比如,什麼地方壞了要錢買材料,房客之間有矛盾了,包括鄰居大叔和房客之間有矛盾了。總之,遠程管理一套房子,尤其你要做短租,麻煩程度會超出你想像(雖然帶了不少的收益並且我也藉此成為了AIRBNB上信用很高的房東)。

後面選擇了普通長租給房客(合約一年一簽)。收益下降但也意味了麻煩減少。但是,還是很操心的。我選擇了讓我一個信任的房客來管理(由於鄰居大叔要價越來越過分)。房子還是會出現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一會漏水了要通知我,房客之間有矛盾了要讓我去協調,房客和鄰里之間關係時常也會出現問題。鄰居經常會直接郵件騷擾,嚴重時候投訴給警方。有一次,有個房客和老婆吵架,吵得隔壁沒法睡覺。隔壁直接報警。警方直接聯繫了我這個房東,也是把我搞得夠煩。(美國人煩起來還是很煩的,大部分美國人真的還是比較自私,不太願意犧牲自己一點點利益)

總之,你要在海外擁有一套房產真的是很麻煩的事情。最好有個你信任的,能力強的人幫你管理,比如你的親戚。當然,為了省心省力,也可以交給一些房產管理公司。當然,房客真的很重要。如果找到麻煩事多,愛惹事或者拖房租的房客,等著操心吧。找到一個好的房客也許有時候比找到一個好的管理公司或者管理人員更重要。

在海外擁有房產是外人看上去光鮮亮麗的,背後多少辛酸淚只有自知。真的說是操碎心也不為過。當然,這其中你的很多能力也會得到提高。比如對一套房子優劣的鑒別,投資回報率預測,人際交往能力還有房產管理經驗。因為總有一天,你也會成為房東(多虧了房價,也許不會在中國)。所以,如果這套流程的方方面面你能夠提前熟悉一下,第二次自然會做到心中有數。

比如我,現在有了這經驗,好多親戚朋友甚至我的學生都會拉我去美國陪他們看房子或者問我房子相關的一些瑣事怎麼處理,他們都覺得我管理得特別好,投資回報也高。有父母朋友(你懂的)經常說給我報酬讓我陪他們去美國甚至讓我去做他們海外房子的管家。但誰沒事想坐10幾個小時飛機去美國啊?! 而且我可是有偉大志向的高材生 (嚴肅臉)!所以,如果錢給的到位我還是會去的!!但我這些能力或者經驗實際付出了多少努力真的不太會有人知道。

有海外房子整體體驗就是:no 作 no die


菲尼克斯北部scottsdale,10年購入一套房子,價格80萬人民幣左右,現在200萬人民幣出頭,房租減去各種稅費維修開銷,每個月凈入14000塊,剛好購租一套上海一千萬出頭的房子。

這是同事的經歷,現在外派住在上海,用公司的錢租著這麼一套,你們體會下他的感覺。

我反正覺著有點怪。


先說句題外話,現在國人在題主所列發達國家買房的非常多,但是類似話題在知乎關注度並不高,我想主要原因有三個:1)知乎的活躍者大多數確實還是沒有達到海外置業的資產級別;2)部分達到的可能會認為自己沒有達到;3)有些資產已經達到並知道自己達到的人並不認為知乎是獲得相關知識和信息的有效途徑。

我想簡單的在幾個方面討論一下這個話題,個人認為購買是一個更重要的決定,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如何管理,所以答案會比樓主問的展開一點,以下全為手打。

一、海外置業的現狀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由於經濟刺激政策,國內貨幣發行量大量增加,高凈值家庭的數量迅速增加。而對外,金融危機後人民幣基本對所有主要貨幣都是一個升值周期,國人的海外購買力大增。這也是海外置業增加最主要的大背景。隨便網上搜索都能找到很多如下兩個圖片一樣的報道,反映出國人購買力在海外市場的統治性。

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買家在美國房市的海外買家排名自2009年持續上升,到2015年購買價值總額超過第二名國家加拿大一倍還多。

高力國家數據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中國買家是市場份額是排名第二的英國的三倍還多。

對於這個趨勢,我認為它是特定階段合理的現象,但不會長期持續的。原因具體分析會非常長,我就不在這題下面展開了。

二、海外置業的種類

如果你要在海外置業,其實不單單是買個公寓或別墅這麼簡單(雖然我相信大多數人認為的就是這兩類住宅型物業)。根據你的投資彙報需求,你可以選擇種類可以包括:

1、綠地開發(Greenfield),如農地變性等一級開發

2、商業物業,類型可分零售和辦公,目的可分重新開發或持有獲取現金流

3、上市的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

4、別墅或公寓,其中別墅還可以分成翻建或持有

我猜大多數人關心的應該是第4類。

三、如何購買管理海外物業

題主設定的人設是:身在國內(工作生活,一年7個月以上時間住在國內),同時擁有海外房產甚至同時擁有綠卡等永久居留身份的35歲以下人士。考慮到現在中國護照可以與美國加拿大等國申請多年簽證,我們把綠卡這條刪去,以適應更多的人群。

首先,你要選擇想要購買哪個城市,不妨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我把這幾個問題包涵的意義寫在括弧里:

1)預算是多少?(倫敦紐約是每平方尺的單價第一檔,悉尼溫哥華第二檔,墨爾本多倫多第三檔,這個關係到你能不能購買,能購買的種類是否豐富)

2)當地的貸款政策如何?(不用多解釋了)

3)當地的交易成本和持有成本是什麼?(印花稅,物業稅,管理費,空置費等)

4)當地是否有朋友親戚(倒不是說讓他們幫你管理,他們也有自己生活同時也沒有管理經驗,但有的話特殊情況可以有個照應)

5)對外匯管理政策要了解(目前政策收緊下,可能購買力會受限制)

6)房產投資產生收益後的稅務規則(美加澳新各不相同)

其次,你會說,這些問題我都了解清楚了,現在就想知道怎麼管理,怎麼辦?

那麼在題主的人設下,我覺得你可以考慮這幾個方面:

1)當地經紀體系如何,大多數情況下,你如果找房產經紀幫你買了房,同時你選擇出租,在你每年都會在該城市待幾個月的前提下,經紀都是願意幫你做一些簡單的照料的,畢竟出租和未來出售他們都可以收傭金。在這個情況下,公寓就比別墅受歡迎得多了,畢竟會產生的問題少,並且大多數還可以由大樓的物業解決。

2)這些市場都有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收取一定費用幫你進行管理,包括出租、收租、維護、修理。具體的費用和你要求的服務相關。

選擇出租,租客非常重要,絕對不要貪圖早幾天租出去而不仔細看租客背景。在國外,要求租客提供個人背景甚至信用記錄是合情合理的,不要不好意思,對於不願意提供而給你高租金的堅決忍住誘惑。

3)如果你嫌麻煩選擇空關,只想享受房價升值,那麼設定一下水電費物業稅等自動扣款,定期找朋友看看有沒有漏水、水管爆等異常情況即可。

其實海外置業的門檻並不是太高,一般來說如果有100萬人民幣,即可在墨爾本多倫多這樣的城市貸款買到市中心公寓,在悉尼溫哥華買到市中心周邊地鐵站位置公寓,這些地方出租率都很高,不考慮升值的話投資回報率也可以有每年8-12%左右。當然,現在是後危機的低息時代,如果貸款利息上漲,回報率會降低。

以上即為回答,謝謝閱讀。


國內房價暴漲,人民幣暴漲的時候,騙自己說,為了多樣化,這點損失值了。然後國外房產所在社區就安啦呼啦可把了一發。或者變成難民區,附近房產被瘋狂甩賣。

總之如果沒有中資在當地瘋狂炒作,比如加拿大之類,基本都虧成狗了。那點錢換成國內某套某三線城市的房子,從去年到現在已經翻翻。

在歐洲某所謂鳥不拉屎的偏僻度假村買了度假別墅,很小,二樓房頂是斜的,不注意會撞到頭。平常用很低的價格租給度假村管理處,統一往外租,非常虧。如果在住附近能打理,可以在愛比迎上租個挺高的價,雖說平時基本沒人來。但如果是旺季甚至會供不應求。

好處是足夠偏僻,連分配到旁邊村裡的難民逗不會來這。犯罪率趨向於零,因為沒有人。這個小區還住著十幾戶老頭老太,感覺挺孤獨的。有幾位,那個老的,我地媽呀,感覺隨時要跪,這冰天雪地的時候不在家裡蹲著,出來輪椅飆車。有個大爺坐個電動輪椅,後面掛個氧氣袋,每天會圍著整個村子繞一圈,開的還賊特么快。附近村裡幾個小孩還跟著跑。

門口住的是個水上警察,他老婆搞了個出租網站,和官方搶房源和顧客。警察是當地足球隊的狂熱球迷。差不多就這些人。

總之很虧的投資。倒是真正了解了老牌帝國主義的農村是怎麼回事。體驗就是希望我國的農民弟兄們有朝一日,能過上人類的日子吧。哎。


有的人說

在海外擁有房產是碧海藍天小風吹,在北美一個綠樹成蔭的海濱城市,坐落著一套只屬於自己的小別墅。別墅里住著形形色色有趣有故事的租客,你為他們提供安居之隅,他們每月給你可觀的租金。偶爾你又踏上北美的這座小城,還能看到塗著溫暖米黃色的明亮小房,看到租客腳步輕盈從屋裡走出來遛吉娃娃。如果有一天你想結束這段旅程,或賣房或自住,它還是當初和你相遇時的模(價)樣(格)。

有的人說

在海外擁有房產是焦頭爛額各種撕,在北美一個綠樹成蔭的海濱城市,坐落著一套只屬於自己的小別墅。你在國內半夜接到電話和郵件,今天是房子里的水管漏水,維修不及時租客要起訴你,明天是租客拖欠租金,說自己失業了交不起,美國法律還不允許隨意驅趕租戶,你只好委託別人幫你處理糾紛,一面跨越太平洋在美國尋找那一個命定的靠譜律師。實在受不了了你要賣房,結果發現房價持平好幾年沒什麼變化,這一通折騰除了漲經歷也沒有什麼實際收益。

有的人海外買房停不下來,一買再買

有的人折騰出心理陰影,頭也不回再也不買

小風吹可以做到,各種撕可能發生

體驗說到底是私人感受,不過私人感受也會有一些共同點——如果不是自住屋,作為投資的海外房產,會有兩個因素最牽動心弦

一是投資收益,一是管理維護

一進一出,哪個掉鏈子都不好受,兩頭都抓穩才能避免各種撕,走向小風吹

房價有的漲,有的不漲

還是從在下最喜愛的神器zillow上找找例證

找了找一個不是非常非常熱門,但是也並不冷門的地方:新澤西

以下截圖均來自zillow.com

例子一:這是一個看著很像小風吹,但實際上今年估價低於八年前的撲街例子··

坐落在這裡↓

房子長這樣↓

現在的信息是這樣↓

讓我們用zillow強大的出售記錄查查,發現↓

09年的售價比現在的出售報價竟然還高,至少我們可以說,這個房子沒怎麼升值

例子二:

位置和例子一差不多↓

房子長這樣↓

現在的信息是這樣↓

發動zillow大招的時候到了↓

可以看到17年的出售報價比15年上揚了不少

既然是投資,房屋價值必須要多方位考察,如果折騰了幾年之後(比如第一個例子,整整八年),發現售價漲幅還趕不上通脹,甚至有下降?夭壽了夭壽了

相反,如果租金收益還不錯,幾年之後又出售了個好價錢,那麼可以說是成功的投資了

託管有的靠譜,有的不靠譜

高贊回答有提到找鄰居大叔幫忙

其實靠譜的機構可以抽象看作是鄰居大叔

是···機構化正規化的鄰居大叔

敲黑板,前提是要靠譜

先看一個列表式的託管職能梳理↓

多倫多有很多物業管理公司,中國人的西人公司都有。服務項目如下:

出租房屋管理:

嚴格篩選租客:對租客進行背景調查和信用調查,確認租客可以按時支付租金。

簽訂出租協議 :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幫助租客開通電,氣賬號,保護業主的合法權益

定期檢查維修及維護 :定期對出租物業進行檢查維護,保證您的物業被合理、合法的使用。提供緊急搶修服務。負責租客般入搬出時的房屋檢查。

財務狀況彙報 :按時將收入存入您制訂的銀行賬戶。代繳費用,定期向業主發送物業的財務收支報告和維護管理報告。代為報稅。

處理出租相關的法律糾紛:熟悉業主與租賃條例,代為對無理取鬧不繳房租,及有意破壞物業者處理。

空屋看護:

*定期上門檢查房屋狀況,確保水電氣的功能完好。室內通風、清潔、除塵,游泳池維護。

*房前屋後花園維護,定期施肥、澆水、剪草,秋季落葉清理, 冬季鏟雪。

*代收及保管信件,及時報告重要信息,代繳水,電,氣 ,地稅,管理費,保險費等。——王劍

說實話,這裡面沒有一項是沒有技術含量的,舉兩個例子。

比如租戶篩選,背景調查、信用調查意味著↓

對租客進行信用調查、租房歷史調查、工作收入確認、犯罪記錄調查,以確保房東利益。通常的做法是租戶必須提供信用報告,前幾任房東的推薦信,報稅記錄,銀行存款證明,工作單位的收入證明等。在曼哈頓對租戶的收入要求是家庭年收入高於月租金的40倍。這整個的篩選過程可以幫助業主找到好的租客,能按時繳納租金並能比較好地愛惜維護業主的物業。

比如報稅 ↓

作為業主賺取的租金是需要報稅的。房屋託管公司可以幫助業主確定各種抵扣。房租收入用各種租房費用扣除後,賬面贏利會減少,這樣可以幫助業主合理地省稅。房租收入可用於抵押貸款利息、地稅、清潔費、修理費、水電費、保險費、律師費、會計師費、房屋和裝修折舊費等的抵扣。

所以,這是個人能做好,還是專業團隊能做好,一目了然

再者,同樣是專業團隊,其專業程度,也就是靠譜程度,對你的海外房東之體驗影響也很大

在下怎麼會只說好的,不說坑呢?再次敲黑板——

不靠譜的託管也沒法讓人小風吹,一切不能節約管理成本的託管都是耍流氓,一切不能幫你高效選擇租戶和維修第三方的託管都是耍流氓

害怕承諾的項目會少?害怕偽造成本從中抽成?

不!存!在!的!

大部分託管公司會按照合同約定提供服務,所以違約的情形不是最需要操心的

你真正需要操心的,是託管機構能不能痛痛快快利利索索麻麻溜溜地解決問題,能不能給你個清清爽爽的月度賬單,能不能安安靜靜穩穩噹噹保持房子的質量和租戶的質量

這都是專業程度決定的哦

合同里承諾的託管項目,一個也不會少你,也不會偽造成本從中抽成,但是效果仍舊高低不同。

同樣都是空調壞了,租客炎炎夏天熱到崩潰,託管公司A隨便找了一家維修公司,不曾想這是一家主打尊貴服務的維修公司,花費了1000美元。

託管公司B貨比三家,從自己了解的維修公司里選了性價比最高、能最快解決問題的去維修空調,沒有多餘的服務,僅花費了100美元。

(這種差價是真的可能發生的哦)

公司B比公司A收費高5%,問題來了,誰的性價比更高?

所以在自己的可承受範圍內,要細心地尋找託管公司,多考察下他們的經驗案例,有可能的話了解下他們長期合作的維修機構和律師等都是不是靠譜

收費標準一般是物業出租房子包括找租客寫合同,一般一次性收一個月的房租 作為傭金Agent commission (12個月為基礎),另外收取物業管理費用每個月通常6%到10% 左右。如果不幫助房東做每個月的收入租金付款rent payment 賬目, 5-6% 合理,如果需要做每月租金核算monthly rent roll accounting 10% 。——王久玲

要知道北美更常見的是有幾十年歷史的二手房,縱使細心保養,偶有小恙不可避免,如果不上心的託管公司,少收費,代價是解決問題是壓縮為業主搜尋和比對、提供最優方案的時間精力成本,長期來看,並不是性價比高,恰恰相反,會增多費用成本,還更有可能造成租戶糾紛等問題。

房屋託管公司還可以縮短房屋的空置時間,並且通過及時和高效的物業服務,比如及時解決租戶提出的問題,對物業進行迅速的修理等來留住好的租戶,延長好租戶的租約時間。——余慧

更別提遇到法律問題(在北美非常有可能發生),更靠譜的託管公司意味著更好的人脈,更好的合作律師、更高的執行力和更快的反應速度,比如遇到租戶糾紛,好的託管不僅能快速反應,還能儘可能妥善地解決,不靠譜的託管也許也會出動,然後輸了官司,判你賠償,emm···

房東和租客的法律因國家和地區而異,所以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妥善處理問題租戶和租金問題。房屋託管公司可以幫助業主進行物業檢查,租賃談判,租賃終止和從租戶收取租金。如果出現有租戶破環了租賃條款,比如沒有按時交房租或者對物業造成損壞,房屋託管公司會及時聯繫租戶獲得賠償,確保業主的利益。一般房屋託管公司都有常期合作的律師,在有糾紛的情況下能及時獲得幫助。

身在中國,但擁有外國房產是什麼體驗?

題主強調了想知道發達國家的情形,而發達國家的法律和房產市場等都比較成熟,成熟意味著更加細分、更加專業,意味著很多的各司其職、更少的灰色地帶。

這也是為什麼,及優一直在強調海外置業過程中專業人員協助的重要性,成熟的市場催生出了更加細分的專業人士,房產經紀人、律師、保險經理人、財務規劃師,國內的確有大批中介想繼續用信息不透明去謀取利益,這也使得我們在看海外置業的時候霧裡看花看不清楚,但這不代表專業人士本身不值得信任。是不是有專業的人員協助自己、合同能不能真正保護自己,在海外發達國家置業之旅之中,真真是決定著置業體驗的「打開方式」。

小風吹還是各種撕?這種事不必只靠運氣。

最後,說一個在下非常介意無法釋懷的問題!

題主在問題詳情中說,每年在國內7個月,這裡要溫馨提示一下

作為合法永久居民(LPR),一般來說,您可以一年內在美國以外旅行不超過6個月,而不會被視為已經放棄您的永久居留身份。如果您在國外連續六個月以上,可能會被要求您證明您沒有放棄美國居住地。在美國境外逗留超過1年將意味著您已經放棄了您的永久居民身份。每年回到美國幾個星期使用綠卡是不夠的。

如果您發現以下情況,可能會被認定放棄您的永久居民身份:

1.搬到另一個打算永久居住的國家

2.沒有申請回美證,但留在美國以外超過1年。

3.在申請回美證的情況下,在美國境外保留2年以上。

4.在美國境外居住的任何時期不提交所得稅報稅表

5.在你的報稅表上申報自己是一個「非移民」

因此如果您要在美國境外居留超過一年以上的話要申請回美證,並按時報稅。如果是6個月在一年之間需要保存好證明意欲在美國長期居留的證據如:住房合同,銀行賬單,在美國的親屬,在美國的工作等等。——李想


還有更多困惑?歡迎來到及優社區定製更有針對性的回答~

手機端直接戳這裡進入移動社區:及優LinkPro | 上及優,做聰明的海外投資人

電腦端可以直接:瀏覽網頁


歡迎來美國置業

外國人在美國的旅遊城市買一套房子,投資保值的同時還能作為自家度假房使用,在美國這裡是一個很成熟的模式了。很多加拿大人來美國買房,就是平日出租,冬天的時候南下避寒。其中最火爆的是美國的兩個角,一個西南角的聖迭戈,一個東南角的邁阿密。

買房需要聯繫本地的經紀人幫你找房看房以及成交

需要貸款的話,請諮詢滙豐銀行,我知道他們有這個服務。

買了房以後,需要改善裝修的話,通過本地經紀人找工人

需要買傢具的話,自己租個卡車去買,或者通過本地經紀人找工人

出租的時候,可以委託給物業公司幫忙打理

其實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火爆,也完全可以通過airbnb這種方式短租,房主一切盡在掌握。

美國房產的持有成本比國內還是要高的,因為有房產稅的因素(加州大概1%)

不過租價相對國內來說也合理多了。

而且美國房產經過金融危機後正在穩定的回升階段,美國人口結構決定了在未來的幾十年內,都會有持續上升的房產需求(年輕人多),目前的美國房產升值空間還是很大的。

微信公眾號:生活在美國

寫一個原汁原味的美國


不用親自打理,基本上都有專門的團隊負責打理。律師負責法務相關事宜,銀行客戶經理負責貸款相關,專門的中介負責買賣招租以及相關維護。產權所有人完全不用擔心,每月收租就好。有事兒會及時聯繫你,需要簽字的文件國際快遞,有些不需要原件的掃描過來也可以。

當然前提是找靠譜的專業團隊,運氣不好碰到利用信息不透明坑人的也不少。


我想請買了碧桂園森林城市的來說說,啊哈哈哈

補充個相關問題:碧桂園森林城市有沒有宣傳片里那麼美好? - 建築


坐標Canada.

感覺就是特別踏實!特別滿足!

國內工作壓力大,污染嚴重,資源分配不均各種問題,都可以用「再過兩年老子就移民回村裡養老」的借口安慰自己~

逢年過節回去躺著,深吸幾口新鮮空氣,釋放自我,山上滑一下午雪,被凍的鼻子通紅,和男朋友圍坐火爐邊上,喝著純正的精釀啤酒,一邊烤火祛寒,一邊用聞著烤箱里瀰漫出來的披薩味兒,計劃著去downtown領養一隻狗,取名叫bojack,再撿一隻貓,叫princess Caroline.突然想起Netfilx又播新片了,趕緊打開電視看看,吃完披薩聊著天,不知怎麼的就睡著啦。醒來發現才早上六點半,輕輕地把男朋友折騰醒,來一輪「運動」,折騰完了繼續睡~

Whistler滑雪場又給我發promotion郵件了,不說了,訂機票去咯~~


謝謝邀請。

額我現在不是人在國內,國外有房產。我是人在國外,國內有房產啊。。。。

我反過來說,,國內的房子在大連。11年買的。其實我來加拿大以後是想賣的。。結果!!被套牢啊。。如果賣只能賠錢賣。。只能就那麼放著。坑爹。。平時沒人幫忙管只能找中介了。。中介。。。不說了都是淚。。。。


不抵北上廣一套學區房


澳大利亞坑爹噢。

加稅加死人,出租投資的話,每周房租45%交給政府。


不是答案的回答

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的角度上來說,可以考慮政治穩定的小國,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真心別考慮。問題太多了,美國這些年玩的經濟策略一個比一個爛,基本都是傷敵800自損800的招數,堪比蔣光頭最後幾年的混亂,再一個你在國內看ccav的功夫你的社區就綠了,黑叔叔毒販團伙來了,哭都沒地兒哭去,在這個比爛的世界裡,右翼抬頭,大家都等著別國崩潰,還是呆在國內抱團老老實實和老鄰居們打麻將們安全,全世界無論從哪方面看,最安全的就是我大天朝了,即使是對外國人也是。

最後,賣房的你們夠了。

10.7。再補充一點一些無法迴避的現實

無處不在的歧視是個大問題,現在左州號稱平權,blm了,什麼都平了,就只有華人上大學要加分,你去不去?右州從南北內戰結束以後到現在民間主流氣氛依然是歧視一切非白人,警察動不動就斃了你,你去不去?

&&要知道,法理上美帝的警察沒有保護平民的義務的,你被人打死被人搶劫被人劫持,他是一點責任不沾的,但是找個理由當街斃了你的事每年發生1000起,其中500起是確實手裡沒武器的,而且這500人中多數是有色人種,很顛覆常理吧?可是美國幾乎所有的洲都認可這理和發生這事。


我來加十幾年,4年前從東部小城市搬家到在溫哥華郊區買了一套獨立屋。後來我老公要回北京工作,我就在當地找了一個物管公司管理。房租可以cover所有支出。去年溫哥華房價瘋漲,現在市場賣價已經差不多是我當年買價翻番了。也算是一個很好的投資了。

我當時也是運氣不錯,遇到一個非常負責的物管經理,每個月我給她8%的房租,目前管理得我非常滿意。但是她有要求只做一年以上的長期租約,而且如果需要她給找租客,必須再付800加幣。不過她找的租客很是靠譜,她會給做credit check. 東西壞了她會找人修理,賬單發給我,價格也和我自己找的差不太多。沒有試過airbnb, 據說下一步政府會收空屋稅,airbnb是重點打擊對象。


澳大利亞昆士蘭

一天到晚惦記是不是又颳風了

泳池裡又刮進去多少樹葉子

回頭又要找pool man收拾了

上次收拾的錢又特么白花了

水費電費為什麼我不住和我住的時候一樣那麼高

惦記門口那棵歪脖子樹別再歪了

鄰居一天到頭催我砍樹

上次回去也沒推草坪

昆州最近雨水多不多

會不會長太高被投訴啊

最近螞蟻張狂不張狂啊

下次回去好像又要做pets control

等等 等等


很有意思的問題,問這個問題應該是沒有國外房產的。本人在多倫多邊上的城市有一套House,買的時候86萬刀,現在是125萬刀左右,問題是當時是賣了上海的一套房子去買的。悔,就一個字~

好在沒有買公寓,公寓基本上是沒有漲幅的。在一個真心實意保護底層勞動人民的社會主義國家,恕我直言,加拿大就是這樣一個國家。炒房子是很難很難的,因為溫哥華和多倫多的房價漲幅過大,政府出台了很嚴厲的15%的外國人購置稅,加上國內目前的外匯管控,導致房價平穩了下來。

不得已,把房子租出去吧。因為是整棟出租,收益也就夠還個貸款,當然,租售比很高。但是,租客很吊,再次重申,這是一個真心實意維護弱勢群體的社會主義國家,因為本人也不在當地,所以租的也不是很省心。老外都是窮人,底氣足,又了解法律,冬天氣溫低於零度,不付房租你也是不能趕走他的。

國內期望窮人當家作主的諸位,來加拿大吧,媽的這裡絕對社會主義,絕對照顧窮人。我真的看到在國內的很困窘的勞動者,在多倫多開賓士住house的,而工作是按摩,正規按摩呦!

記得之前還有個帖子說為什麼要去國外,好在哪裡~樓主順便回答一下,如果你在國內三線四線五線城市生活,想去北上廣深賭一把夢想,省省吧,這個房價物價你是沒有辦法鹹魚翻身的。不如花點錢,來加拿大,只要你願意勞動,我相信你能過上絕對不遜於北上廣深的日子。是不是有點跑題了?


既然身在國內,在國外有房產,那就直接交給中介打理,每個月收租金就好。

300萬人民幣在倫敦找個靠近地鐵站的一室一廳小房子,每個月能租個一千多鎊,還不是美滋滋


澳大利亞簡直讓人無語,回國前把房子給一個朋友住,結果她也回國了,三個月沒有修草坪,被鄰居投訴罰了我錢,真是想想一肚子氣。


不是自己的經歷,強答一下。

當時在美國認識一個在紐約有房子的朋友。看她覺得真的太不省心了。夏天草坪瘋漲找人除草,冬天紐約冷到水管爆裂,里里外外的瑣事都要自己招呼。

當然,作為她的朋友我還是很幸福的,我們學校感恩節的時候放假要趕人,窮學生又沒錢出去玩(過節的機票住宿飛漲傷不起),背著個書包就去住她家地下室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富人都在移民,窮人也想移民?
二代移民會埋怨父母當初移民的決定嗎?
馬爾他移民怎麼樣,華人在那邊多嗎?
移民冰島需要注意什麼?
為什麼很多大陸人對二代華裔移民有偏見,尤其是一些人從來沒有親身接觸過他們就會有厭惡的情緒?

TAG:移民 | 海外房產 | 境外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