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蔡健雅新專輯《失語者》?


10月初上海「簡單生活節」的時候我去聽了蔡健雅的現場演出。她當時的演出主題是「搖滾」,編了黑人頭,把一眾作品的編曲都進行了搖滾化處理,還混入了許多80年代經典搖滾的riff和hook,效果相當不錯。當時對於她的樂手團隊很是佩服。這樣的執行力和成果沒有長期的合作是很難達成的。

我記得現場的一個細節。當時蔡健雅演出前,我周圍聚集著一群貌似狂熱的粉絲,拚命尖叫她的名字。但在演出開始後,她們最常交頭接耳的問題就是,這是什麼歌?叫《烏雲烏雲》嗎?然後先生我在內心默默翻了個白眼後出口糾正她們,這是《別找我麻煩》。

這說明什麼呢?蔡健雅雖然靠音樂獲得了現在不錯的人氣位置,但這些粉絲卻顯然以浮動層居多,死忠則很少。

她長期以來給大眾的印象就是,擅長創作,唱功還行,音樂質量穩定。由於不喜歡炒八卦,音樂中的態度比較隱晦,形象包裝上也缺少一些有特點的東西,因而很難培養出那種死忠狂熱的粉絲,在這一點上甚至不如陳珊妮、陳綺貞、戴佩妮等形象相當鮮明的創作型女歌手。

但通過十幾年的精耕細作,她愣是打造出了當今華語女性創作人標杆級的口碑,三次金曲獎的肯定即是明證。要知道張惠妹一直拼到2014年才剛剛持平這個記錄。

10月初的演出中,她透露新專輯會「完全不一樣」。聽到成品以後確實出乎所有人意料。

我一直認為,在這麼多張主打「女性」、「都市」、「創作」、「細膩」的專輯後,蔡健雅選擇參加「中國好歌曲」毋寧說也是在尋求自己音樂上的突破點。

在「好歌曲」的多次合作後,「好歌曲」的音樂總監安棟成為了蔡健雅新的合作夥伴。而此前蔡健雅自稱多是「單打獨鬥」。

作為一位主要使用吉他創作的歌手,蔡健雅將律動和旋律結合得非常不錯,情感色彩的控制也相當得心應手。得益於給力的樂手團隊,音樂上的執行都還算比較順暢。

但這次的《失語者》中,編曲以電子樂主導,這等於說樂手團隊幾乎要被拋開,編曲作業主要以電腦完成,這是王力宏的強項,但對於蔡健雅來說,痛苦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所幸得益於學院派音樂人安棟的把關,成品的質量還是令人驚喜的。

從曝光的首單《異類的同類》開始,就被粉絲大呼彷彿聽到了Lana Del Rey。但實際上無論是這首歌還是這張專輯與Lana Del Rey的風格都比較遙遠。

其聽感上的喪氣主要源於對Ambient Techno的借鑒,同時化用了Post-rock的空廓感,聽起來格外冰冷。相似的案例還有《菲林》和《粉末》,但《菲林》音色上要暖得多,巧妙的仿管樂音效彷彿來到葬禮現場。

但蔡健雅並沒有用通篇的喪氣電子來宣告她的轉型。雖然整張都包裹著電子音效,但蔡健雅還是塞入了用電子外衣的流行音樂以及電子舞曲。

其中蔡健雅的歌迷最習慣的毫無疑問是副歌旋律相當漂亮的同名曲《失語者》,同樣也是專輯裡創作上最出挑的一首歌。餘下的歌曲中,《先生有事嗎?》算是專輯中少有的律動優秀到跳脫了一堆死氣的舞曲。

但蔡健雅引以為傲的優秀旋律大部分還是被安棟精雕細琢的編曲搶去了風頭。畢竟Techno元素本身的責任就是營造氛圍而非強化旋律,專輯中甚至找不到什麼連接旋律的Hook,因而產生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菲林》的音效比旋律有記憶點太多,《活著是最好的死亡》則空有搶眼的標題。《謎》的俏皮節奏與漂亮Hook最終被淹沒在拖泥帶水的旋律發展里。《貓鼠遊戲》的創作偏向輕盈,卻碰上了沉重的節奏和不知所云的電吉他音效,最終被蔡健雅陰沉的聲音表現封口,堪稱專輯中最貌合神離的歌。

說到這張專輯的Vocal,蔡健雅刻意壓低聲音的表現雖然在音色上應和了編曲的氛圍,但語氣單一,律動沉悶,一定程度上讓這張專輯更加難以入口。

目前對這張專輯的好評確實也主要在於編曲上的突破上,對於蔡健雅此次的創作則褒貶不一。但這未必是壞事,畢竟目前來說,蔡健雅流行化的創作思路還很難與更實驗的風格相容,這樣一張彷彿流行與獨立之間的妥協品的專輯已經足夠表明態度。

至少,在我心中,這個原本面目模糊的音樂人的形象終於逐漸清晰了起來。

===========================

評分

B

推薦

異類的同類

失語者

先生有事嗎?

===========================

更多原創樂評

關注微信公眾號「光音天」

微信號:rayofmusic


一張令人驚艷的專輯,金曲獎的三度封后,蔡健雅已是公認的歌后,然而卻和張惠妹一樣不甘於局限在本來的風格中,張惠妹的2張《阿密特》不斷突破自己,蔡健雅近年來的幾張專輯也是不斷改變風格,突破自己,這麼做確實風險很大,對於相對沒阿妹那麼紅的Tanya來說更是,無所畏懼做自己音樂的態度,才是最令人敬佩的。


集合全世界多名音樂人傾力打造的全新專輯,數字時代多元文化交融的代表作,展現一個不再局限於情愛世界悲歡情緒的蔡健雅。

在曲風上,蔡健雅首次嘗試了電子加流行的模式,內容上不再是療愈系情歌,安棟是整張專輯的靈魂所在,幾乎所有編曲架空在歌曲之上,給每一首歌都注入了一致性的靈魂。「感情對創作人來說是個很窄的話題,所以不想再交代感情,而是去看看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大環境的電子化讓蔡健雅感觸良多,以前的蔡健雅,大部分曲風是從大自然中獲取靈感,但在智能化的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卻變得更加封閉,不再交流情感。而問題是大家不是不會說話,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說真心話了,而實驗電子的音樂形式,恰是隱喻環境疏離隔絕景象的最佳表達,這就像是時下生活的縮影。

如果看過《中國好歌曲》里蔡健雅為楊眾國演唱的《悠哉》而潸然淚下的場景,就會明白她想做怎樣的音樂,《失語者》是一張風格極其統一的專輯,比起戴佩妮《純屬意外》的風格多樣凌散(非黑,戴佩妮的長處在於旋律創作,蔡健雅貴在堅持風格統一),蔡健雅的每張專輯風格都很統一,但蔡健雅的這種統一在時間上還是有區分的:華納時期的她,只是貼上了吉他和慵懶療傷標籤的女歌手,一切由華納製作團隊說了算,所以當我們在談論這個時期的蔡健雅時,並不是單純的在談論「蔡健雅」;而到獨立時期,蔡健雅才終於可以完全做自己,如果上一張《天使與魔鬼的對話》專輯裡吉他地位的下降,鋼琴、揚琴多種配器的引入已經讓蔡健雅開始擺脫華納時期的影子,那這張《失語者》里神秘詭譎的迷幻電音與獨特的沉緩低音唱腔交匯表達出對繁忙都市夜景下孤寂脆弱、放縱抽離的集體情緒,才最真實地詮釋了蔡健雅——蔡健雅不是吉他民謠歌手,她也不是打著獨立符號的狹義「小清新」。

這是一張沒有「蔡健雅」過去影子的專輯,這是一張真正「蔡健雅」的專輯。


一張可以粉飾自己逼格的專輯,除了《失語者》這首主打姑且一聽,其他的只有逼格高的人才懂了吧。是不是拿了金曲天后就要開始不食人間煙火了?不唱「口水歌」了?哎,我的pop天后,你讓我這個凡夫俗子,何以再愛?還是回去聽《陌生人》和《goodbyehallo》吧。


撈碟|驚艷到失語

原文:撈碟|驚艷到失語 - 知乎專欄

電子這種摩登冷艷的未來感樂種很容易使歌者質感升華,而又當歌者是一名唱作俱佳全能才女的時候,最後鼓搗出的作品必定花火四濺。

自9號國語碟《天使與魔鬼的對話》起,蔡健雅對節奏的靈動掌握就明顯更為得心應手,此次,在全球流行樂都混種Dubstep的大通電背景下,原本就民謠起家的Tanya,為自己的看家本領注入北歐詭譎的電氣氛圍,是彈眼落睛的華麗冒險,也是意料之中的大刀闊斧。已貴為華語樂最高褒獎的唯二三封國語歌后之一,怎麼可能流俗地拋出一張四平八穩的流行大碟呢?

這不合理,亦不科學。

年屆不惑的黃金勝女必定有很多生活心得與精神手札需要分享,回溯進入亞神的三張都會系列大碟,每每都將兩性關係、情感哲學解讀得絲絲入扣。就在越來越多聽眾漸漸已把她奉為靈魂導師的時候,2014,走向幕前的女唱作人將自己還原成真正的音樂導師,是授業身教也是歸零吸收。重新碰撞由各種音樂成分滋養而生的新世代創作者,也開啟與大陸音樂人的接觸進而促成合作。

於是有了從理念到製作高度統一的十號作品《失語者》。唱法上延續其慵懶沉靜的中低音呢喃式吐字,經歲月洗滌後更顯魅惑眾生;只是明顯相對7號大碟《若你碰到他》的暖柔氣息而言,變得冰冷凌厲,由此來看,《天使與魔鬼的對話》倒真有幾分過渡的意味。

2012華語Top歌姬林憶蓮祭出的讓樂壇望洋興嘆的《蓋亞》也是電子天碟,只不過鑒於80"年代的Sand就已經是eletronic弄潮兒,反差感未必強烈。倒是2013初冬歌路雷同的新派文藝女神田馥甄,丟出的一張《渺小》初現端倪,電氣民謠自此進入華語大眾的耳畔,高冷清麗,峻傲脫俗。無奈華研團隊未能放膽全博,整專涉獵多元,反致雜糅矛盾,錯失入圍,所幸有製作之資的Tanya嗅到了幽芳。

全專以Dream-pop為基調,佐以Rave、Trance、Chill-Out等迷幻元素,精心特調出一種Synth-pop美感,讓人亢奮異常,卻又怠惰遐想。

開篇磅礴的《異類的同類》便一針見血道破現代人速食的情愛觀,以往作品《費洛蒙》、《2 of US》中就曾用輕爵士闡述過此觀點,本次運用機械化的電音處理更顯真章;二波同名主打《失語者》儼然又是《拋物線》、《空白格》的未來版,把二人關係描寫的可歌可泣的同時,又意外疊加出重影錯覺,恍惚黯然;三波舞曲《先生有事嗎?》,大概是想承接《被馴服的象》的嬌俏悅動,而詞作同樣辛辣的《偷窺秀》也是直指社會病的批判作品;快歌方面出彩的還有作為B面曲未打的大齡女子自勵宣言《一克拉》、暗示含混的追逐娛樂《貓鼠遊戲》、融入戲曲京腔的跳Tone舞曲《迷》,動起來的蔡健雅愈發明艷動人;四波福音混搭民謠《活著就是最好的死亡》可謂全專點題之作,刻意拉長的尾音處理,向聽者宣洩著生命本質的荒唐;謝幕主打《菲林》與Ending《粉末》都是性感到極致的優品良曲,抽離掉電音的外殼,放到早期的環球專輯裡也能化身清新情歌。戲劇的曲序安排加之電子鍍金的包裝,一氣呵成,齊備完整。

整碟過耳,彷彿親歷了一場異國夢幻艷遇,極盡糾纏、曖昧博弈後,又匆然失措直奔生命下一路口。在百年西樂招牌RB都要和電子苟合混種出PBRB的今天,靠金曲獎翻身再封神的蔡健雅也在一路進化,且每次變革都讓你我驚艷到失語。


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吧,個人觀點,喜不喜噴不噴都隨意。

自己平常也很喜歡聽電子學,只不過並沒有太多的理論方面的知識,雖然曾經想要自己去更多的了解學習一下,也買過一兩本相關的書。然而由於周圍沒有同好的人也沒能有一個交流的人,而且作為一個外行學生黨來說想要靠自己百度,看書什麼的來入門還是挺難的,至少我是沒做到。

這張專輯我聽的第一首是菲林,也是我整張專輯最喜歡的一首,然後是異類的同類,失語者,一克拉,粉末。說實話之前我並不聽蔡健雅的歌,唯一下載的一首是她的紅色高跟鞋,所以對她以前的風格神馬的也完全不清楚。不過專輯出了以後點開評論都能看到一大票人說她的歌沒有以前好聽了,還是喜歡之前唱拋物線和達爾文的蔡健雅之類的話。然而自己也並沒有聽過,所以也不做評論。

這張專輯自己最喜歡的是那種略帶黑暗,還有一點傾頹的感覺。專輯的封面也是這樣的風格,整個的統一感覺人舒服,還有失語者的mv做的也是很棒。編曲來說自己更喜歡一克拉,有種循序漸進的感覺,代入感很強,還有菲林和粉末。對於在華語樂壇大膽的嘗試這樣電子的專輯曲風,對於我這樣喜歡電子的人來說實在是一大福利。不過對於專輯來說,有一點自己覺得很可惜的地方就是,感覺整張專輯被唱的太流行了,有一點平淡。對於我來說之所以喜歡電子樂就是因為他存在的無線種可能性,各種硬體軟體可以對聲音做不同的處理,創造出之前不曾有的新的聲音。而唱的人聲也可以有更多自由的發揮,而不太過於受限於各種束縛。而專輯中感覺就是唱的部分有點過於中規中矩沒有放開。同為電子風格,12年的時候林憶蓮的專輯蓋亞,裡面也幾乎都是電子風格。像無言歌,蓋亞,柿子,寂寞擁擠這幾首,人聲的部分聽著就感覺特別的自由,歌曲中表現的特別自然,淋漓盡致,特別是蓋亞和柿子。第一次聽的時候完全就是意想不到的驚喜,曲末的大爆發聽的那叫一個舒爽。不過每個人的聲音特質和條件都是不一樣,走的路線也不同。感覺蔡老師在唱的時候更加的放開一些唱,加上她本身就很有質感的聲音會讓專輯增色不少,當然這也和。專輯中自己最喜歡菲林的原因就是因為人聲唱的和曲子很協調,相輔相成的感覺。像異類的同類要是在唱的時候更加的自由一點感覺會更好。

嗯,就這樣,手機碼字好幸苦


這是一張有野心但力不足的專輯。

自《天使與魔鬼的對話》以後,我就覺得蔡健雅音樂性的巔峰也就是這張了吧。竟然沒過兩年,她就發行了《失語者》這張專輯。

首單《異類的同類》。大量的合成器與模擬原聲的加入讓整首歌比起她原來的歌曲更加飽滿和豐富,所展現的視野更為廣闊。尤其是在A入B的那句「find you」讓我瞬間對這張專輯的好感劇增。第二單《失語者》。旋律和歌詞都討老歌迷(泛指《若你碰到他》和《說到愛》那兩張專輯的歌迷)的喜歡。總的來說,整首歌是蔡健雅的正常水平發揮(可以用C,Am,E,G/B彈完整首歌)。唯一讓人詬病的就是A段進前副歌前14秒莫名其妙的電音橋段。

《菲林》,應該是整張專輯我最喜歡的歌。整首歌的基調為迷幻電子。雖然旋律簡單,但是歌曲展現的是蔡健雅最好的音部。背景不重疊的模擬人聲讓人多了一種畫面感。

《謎》是一首很中規中矩的歌,副歌莫名地像我小時候玩小霸王的背景音樂。

《貓鼠遊戲》是用奇怪編曲來掩蓋旋律短板的代表。旋律請參見她的《its true》。

《活著是最好的死亡》和《偷窺秀》如果用搖滾的方式來演繹會更好。她的專輯風格貴在統一,所以選擇電子編曲,弱化鼓聲也可以理解。旋律短板也有,請見《多米諾》。

《先生你好嗎》是一首很討巧的歌。開頭讓你覺得,我是在聽《bang bang》么?後來又發現唉,這是蔡健雅。後面又會覺得我是在聽mika的電子么?但我有感覺,這種編曲並不是蔡健雅喜歡的類型的。

《一克拉》聽前奏時,讓人想到金克拉。整首歌一氣呵成,體驗不錯。B段有些用力過度的感覺。

《粉末》整張專輯的最後一首歌。仔細聽就會發現,也是蔡健雅幾首歌的拼湊。

綜上,蔡健雅在試圖撕掉貼在身上都會熟女的標籤,但是電子合成器的編曲畢竟不是她的擅長。而現在的她只能做到作品風格上的豐富而鮮能完全表達。個人認為這張專輯有很大的趕工痕迹,因為旋律與以前的歌曲多次重疊,說明歌手本身還沒有從上一張或者前一張的理念當中完全走出來。個人覺得,她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先沉澱,再做一些不大的嘗試(畢竟是創作獨立的商業歌手),等電子編曲水平精湛以後,風格轉變也不晚。在寫詞方面可以找一些個人風格強烈的寫詞人(小寒太感性)

《失語者》雖然並不能讓所有人失語,但絕對是Tanya勇敢嘗試和積極自我拉扯而後的產物。

歡迎來噴~


封面好性感。失語者好好聽,蔡健雅的慵懶的聲音聽起來真是享受呀。


蔡健雅的嗓音有很大的局限性。

剛出《異類的同類》的時候,卧槽,這是蔡健雅么,擦亮眼睛再看一次,卧槽,真是,她終於敢轉型了。編曲真的恢宏大氣,莫名的死寂感,很好的符合主題,節奏、hook也很棒,就超級期待整張專輯。

再到《失語者》放送之後,編曲和前面基本在一個層面,很棒,整首歌就稍顯保守一些,突破有限,但是不失是一首好歌。還是很期待整磚。

到全碟放出之後,恩,真的只有上面兩首質量不錯。

其實整張專輯風格還是很統一的。但是,除開前面兩首,tanya的嗓音和編曲之間總有撕裂感。她嗓音有一些偏單薄,加上那一丟丟的嘶啞,就決定了限制性。在吉他下面可以和舒服,可是在電音編曲中就有強烈的聽感不適,就像在小刀劃傷金屬片的刺痛感,以至於無法完整聽完一次。這在《貓鼠遊戲》這首歌表現的十分明顯。

不過還是很期待她的繼續突破。


近三年聽過最佳的華語女歌手專輯,華語音樂早已經過了黃金時代,近年來正牌天后們偶有新專問世,如孫燕姿,莫文蔚,但都比不上之前的水準。反而是蔡健雅這一張完整到使人感覺回到黃金時代的感覺。《異類的同類》初次聽就驚艷到,《菲林》也十分耐聽,其他幾首即使略遜色但隨便拎出一首也甩出近年其他歌手主打歌幾條街。


嬛嬛,明年金曲獎歌后的位置,朕心中是屬意於你的


聽「Goodbye Hello」和「陌生人」,我以為自己喜歡的是蔡健雅的悲傷情歌。聽了「失語者」,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蔡健雅的全部。


這首歌愛上她


以下是一個完全外行的純歌迷的個人感覺。這張跟上一張《天使與魔鬼的對話》風格類似,甚至更進一步的做她自己想做的更加「光怪陸離」的音樂了,蔡健雅一直在尋找突破吧,我覺得她並不安於一直唱《空白格》《陌生人》這種抒情歌,反而是近兩張專輯更是她自己想要的。

其實我個人是更喜歡她之前的抒情歌的,現在這樣的...也能接受吧。但是我比較不喜歡的是有幾首歌里總有那麼幾句曲子是崩壞的,比如《活著是最好的死亡》,前面聽著都很舒服,一到副歌「把流浪 活成追逐地平線的光」一聽到這我忍不住眉頭都皺起來了,真的很奇怪,給我一種突然崩掉的感覺。同樣的感覺還存在於《貓鼠遊戲》里。

但是總的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的,比起上一張我認為風格類似的《天使與魔鬼的對話》耐聽的歌更多,新風格也更成熟了。


鎖定金曲獎


《異類的同類》真是把我迷得不要不要的,大愛!

這張專輯,健雅罷出了一副金曲拿定了的霸氣,不信你看她封面,或者《異類的同類》的MV。

那些還沉浸在她吉他、慵懶、小清新的治癒系情歌世界裡的歌迷們,你們還是去聽她早期的情歌抹眼淚比較好。


推薦閱讀:

有哪些類似《月光》(德彪西)、《愛之夢》這樣的慢節奏的鋼琴曲?
有哪些鋼琴曲跟石進的夜的鋼琴曲五風格比較像,聽起來流暢舒服且帶著哀傷的感覺?
如何評價 U2 的專輯 Songs of Innocence?
讓你聽了流淚的歌?
為什麼感覺日本歌壇現在影響力不如韓流,在亞洲甚至世界?

TAG: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