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反法同盟不將拿破崙處死或進行審判,而要費力流放,以至於讓他有可能逃回法國?


這個問題很簡單,處死君主是革命的做法,流放君主是各方妥協的產物。況且拿破崙擁有法理,此外姑且算是主動退位,沒有道理把他處死。相比較路易十六,十六是被宣布叛國罪之後被乾的。雖然革命之野蠻讓歐陸嘩然,但倒也是合法的事情。

至於說拿破崙手上還有軍隊的,大概都是1814年閃電之周都不知道的存在,也不清楚恐怖的俄羅斯到底有多恐怖。

========================3月17日更新=========================

以上是簡要的說明。

為什麼反法同盟不殺了拿破崙,這要涉及到1814年楓丹白露條約的簽訂:

眾所周知,1813年德意志解放戰爭之後,聯軍攻入法蘭西本土,就此1814年法蘭西戰役拉開帷幕。儘管拿破崙曾打出閃電一周,也就是一周之內連戰連勝,大挫聯軍(尤其是普魯士人),然而仍阻擋不了物量差佔據上風的同盟方攻入巴黎。另一方面,法國軍界、政界反戰呼聲日益高漲。最終,4月6日,拿破崙在逼宮的諸元帥面前,於退位條款上署名,這也就是楓丹白露條約;同時簽字表明生效的人物還有:科蘭古(法外交部長)、麥克唐納元帥、奈伊元帥、梅特涅親王、哈登堡男爵(普魯士宰相)、以及俄方的一位代表。該條約宣布拿破崙放棄對法國的主權,但仍保留皇帝稱號,享有對厄爾巴島的主權。

也就是說,楓丹白露條約,是同盟與拿破崙政權作出的妥協。並不是說所謂「區區幾個國王能夠動得了的問題」,因為現在生殺大權的確掌握在同盟手上。條約是通過外交博弈而最終得出的結果。最大的原因是,拿破崙擁有法理,而且拿破崙自願退位,你也就沒有道理去殺他;同時,拿破崙自己宣布退位,這等於放棄抵抗,放棄抵抗意味著武裝衝突相應就會少很多,法國的局勢相對來說也就容易控制,各國的軍費也就不用燃燒,相反的情況,我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倘若你不顧一切先殺拿破崙為敬,結果和拿破崙入侵西班牙趕跑西班牙國王是一樣的,只能激起民憤,法國萬一又誕生出一個極端政權又怎麼辦——同盟又不傻。

總結一下,同盟之所以不殺拿破崙,一、出於國際政治的考慮,二、拿破崙擁有合法性,以及拿破崙政權與同盟方談判達成一致,並且簽署了條約。

至於不審判,我只能說當時沒有如今系統的國際法可以遵循。

順便一提,同盟四大成員國,奧地利 俄羅斯 普魯士 聯合王國,其中只有後兩者的君主頭銜是國王,奧地利已經由大公國(或者說王公國)升格成帝國,相應的君主頭銜也變更為皇帝;至於俄羅斯,沙皇,大家眾所周知,況且他一個東正教徒為何要去鳥一個天主教教宗?

所以以下的這段文字就顯得分外搞笑:

沙皇看到黑體字笑了,「教宗是啥?」

還有關於歐洲有不殺君主的傳統,這個論調,倘若查理一世泉下有知估計得笑的從地里爬出來墳頭蹦迪了。

再補充一條,利物浦伯爵是支持Castlereagh、Wellington的保拿設想的。


當時歐洲各國都是君主制國家,從來沒人處死過一國皇帝,考慮到革命風起雲湧,萬一開了這個先例,奧皇英皇普魯士國王還睡的安穩嗎?


沒處死,一來因為法國尚屬強國,二來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原因

他頭上的皇冠雖然是自己戴的,那也是教皇給他的!

區區幾個國王,隨便動得的么?

下面開始打臉

那個說沒有處死一國皇帝的,路易十六,路易十六,路易十六,重要的話說三遍

說什麼傳統的,寬容的,以及這類原因的

看看之後的事情,當拿破崙第二次戰敗的時候

【對此,英國方面另有打算,首相利物浦勛爵對卡斯爾雷勛爵說道:「我們希望,法國國王會弔死或處決拿破崙,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但是有很多人反對處死拿破崙,包括威靈頓公爵阿瑟·威爾斯利在內


拿破崙手中還有實力不弱的部隊,但是拿破崙在當時已經失去了反攻的可能,所以你是決定逼得他魚死網破呢?還是給他一個台階下。

不要用現在的視角去看待當時的問題、


首先,歐洲在中世紀時培養起騎士精神,以紳士的決鬥為核心,並且一般情況下不殺戰敗者,除非涉及到司法決鬥。

第二,我們要注意,拿破崙是投降的,是主動退位的,不是聯軍的戰俘,那麼,聯軍更沒有理由殺他。烏爾姆戰役時拿破崙釋放投降的馬克將軍,在半島戰役時,在拜倫,英軍釋放主動投降杜邦將軍,都是這個道理。

第三,拿破崙在法國,尤其是農民與軍人,享有極大的威信,倘若他被處死,即意味著聯軍違反1815年與法國簽訂的《巴黎條約》,那麼法國人會繼續戰爭,無論輸贏,聯盟國是吃不消戰爭的,經濟會崩潰。

第四,無論哪個國家處死拿破崙,那麼,哪個國家必定受到其他國家的在道義上的指責,雖然是聯盟,但是他們並不團結,例如俄國與普魯士一夥,英國人看不起普魯士,而奧地利與俄國在巴爾幹半島存在利益衝突,一旦一個國家受到其他國家的指責,那麼這些利益衝突會放大,然後就是經濟封鎖,軍事冷戰,甚至直接的衝突,而且法國人一定和他過不去,他們吃不消。

第五,儘管拿破崙是敵人,但是一個偉大的敵人,尤其是在被征服的國家,《拿破崙法典》帶給那些不得志的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的平等,使他成為一個享有威望的敵人,相對的,沒有哪個國家有極大的聲望可以宣布處死拿破崙。

第六,如果處死拿破崙,那麼下一步會是什麼呢?無疑,那些百日王朝期間效忠於拿破崙的人會人人自危,這代表處決的信號,那麼,那些元帥將軍,會重啟戰端。


瀉藥。這個和歐洲人的傳統有關,他們歷史上就是對自己的對手寬容,你認輸就好。我們中國人那樣趕盡殺絕的在歐洲歷史上不是沒有,但絕對是少數,尤其他們貴族是不殺貴族的。


歐洲自古戰爭有以俘虜對方貴族賺取贖金的傳統,兼之歐洲王室之間通婚情況比較普遍,很多時候是表哥打表弟舅舅打外甥,更何況拿破崙只是為避免對法國造成嚴重破壞前進行議和,並非沒有繼續戰爭的實力。最後一個,政治博弈,法國這個大敵被徹底除掉以後那誰會是下一個敵人呢?反法聯盟之間不會不思考這個問題


第一個原因,拿破崙不是走投無路被俘,而是投降,法國也沒有被滅,只是議和。說到底這只是一場對抗,不是征服,反法同盟對拿破崙並沒有處置權。

拿破崙並不是完全被擊敗,只是主動投降,一來從法理上拿破崙應該歸法國處置;二來是他手裡還有牌,有地盤,有軍隊,在法國人民中還有人望。所以反法同盟不能審判拿破崙,因為他不是戰犯;也不能囚禁拿破崙,因為他是退位法國皇帝,也不是戰俘,和英國無關。能做到的最嚴厲的結果也只是流放,如果反法同盟要想處死拿破崙,可以在議和條約中加入這一條,不過這樣並不是最好的結果。

第二個原因,上面回答提過,歐洲沒有處死政敵的習慣。事實上這一習慣一般會存在於統一的大帝國中,比如波斯,阿拉伯,中國,很多是我們看到的宮廷悲劇。具體原因比較複雜,我覺得應該是因為大帝國的集權程度更高,所以君主擁有的權力更大,大到可以壓服各種政治勢力。而歐洲小國的政治形勢更加複雜多變,王權的支配作用並不明顯,所以處死政敵也會對王權帶來很大衝擊。說白了,就是歐洲人不是不想殺死對手,只是真的沒有那麼大的力量。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高盧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瞎說的,反法軍隊雖然還沒有打進法國,退位也是肯定的)


為什麼要審判國王?一杯毒酒就可以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

你認為的歷史上最佳cp是誰?
如何讀史書才能有更深層的理解和領悟?
是不是之前真的發生過一次世界級的洪水?
為什麼太原一直到2011年才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而很多歷史沒太原輝煌的城市都比它早?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倒行逆施的例子?

TAG:歷史 | 法國 | 拿破崙NapoléonBonapar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