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國家教育比較公平?
知道了美國教育其實一點都不公平了以後,想知道哪個國家教育比較公平?之前有去加拿大的打算,就是因為聽說福利好,現在擔心是不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我補充一下啊,雖然我是享受不了好教育了,但是因為我有移民的想法,為下一代考慮的話,就希望能去一個基礎教育(含小學中學)水平稍好,且比較公平的地方,為什麼強調公平呢?因為如果教育公平的話,學習的心態會好很多,有了這樣一個積極的心態,我想做很多事情,就不會難了吧(我這個想法對不對暫且不論),還有就是我不希望因為我不成功所以小孩無法接受好教育,小孩又沒有錯……
日本啊郎咸平:
中國教育綜合了美國「拼爹模式」與日本「公平模式」的缺點
我為什麼反對教育部減負令?新中國建國以來,政府總共推出了56個減負法令,結果學生的負擔還是與日俱增,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更重!中國的家長最擔心的就是政府胡亂出法令。
美國教育的「拼爹模式」
美國教育體系是什麼樣的?我把它叫作「拼爹模式」。各位千萬不要對美國有太多的幻想,美國的教育制度是全世界最不公平的教育制度。它不是看你的學習能力,而是看你的爸爸媽媽有沒有錢。也就是說,它是一個真真正正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你出生家庭的財富決定了你能夠上什麼樣的學校。
2012年按照升學比例來看,全美32所最好的高中,其中31所都是私立的,只有一家,排在第9位的亨特學院是免費的公立學校。頂級私立學校佔美國高中的4%,是真正培養美國精英的學校,學費一年3萬~4萬美金,學生的父母必須有錢否則交不起學費。學校用這些錢聘請最好的老師,買最好的設備,建最好的環境,來培養美國最好的學生,這些頂級私立學校的升學率比一般的公立高中多出20%.
除了這4%的頂級私立學校,還有一類是名牌公立高中,占高中總數的5%。這些名牌公立高中怎麼來的呢?基本上地方政府收的房產稅50%以上都投到了教育里,高的能達到70%。所以很簡單,如果是富人居住的高檔社區,那麼房價就高,房產稅自然也高,因此學校的經費就特別充足。富人區能收的房產稅肯定多過中產階級社區,中產階級社區能收到的房產稅又高於城市的貧民窟,教育的差別就產生了。因此這5%的名牌公立高中往往是在富人區,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讀的。
因此,美國的教育制度就是以財富為基礎的制度,我稱為「拼爹模式」,父母的經濟狀況決定了子女能上什麼樣的學校。美國社會的權力基礎是金錢,比如說美國總統要競選,州長要競選,議員要競選,人人可以參選,很公平對不對?但你如果要當選就需要大量的金錢。教育也是一樣,美國人人都能享受免費教育,但如果你想獲得最好的教育,想上4%的頂級私立學校,那麼你必須出生在大富大貴之家。我當然不建議我們學習這樣的美國。
日本教育的「公平模式」
日本教育是另外一個極端,叫作「公平模式」。日本的成功和它的教育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日本的教育制度是絕對公平的教育制度,它有兩個政策,第一硬體標準化,第二師資標準化。硬體標準化在日本一百年前就已經時興了。全國每個學校的教室、圖書館、宿舍、運動場都是一樣的,連午飯吃什麼菜都是一樣的,每個學校像是克隆出來的。而且請你記住,全部是由國家財政補貼。這就是日本的教育。
師資標準化這一點很值得我們關注。我們市區學校的條件好,農村學校的條件差,所以農村老師都想往城市擠,城裡老師打死也不去農村。日本不是這樣的。日本的小學、初中的老師薪水最高,其次是幼兒園老師,再次是高中老師,大學老師最低。你知道為什麼?因為日本的小學、初中基礎教育的老師必須要輪崗,六年一次,在市區的老師每六年就得從這個區轉到另外一個區,甚至還要到農村去,因此必須給他們最好的待遇。為了激勵中小學老師,不但薪水高,同時還把他們納入日本的公務員體系,進入體制內,給編製。這就叫師資標準化,我可以說,全世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國家是鳳毛麟角,日本做到了。
所以這兩點,第一硬體標準化,第二師資標準化,塑造了一個公平的日本教育制度。日本的高考制度和我們不一樣,我們的高考制度是非常奇怪的,各地有各地的考卷,而日本是全國統考,同一張考卷,你考得上你就念東京大學,你考不上也不會抱怨,因為它是一個絕對公平的制度。
中國模式綜合了美國與日本模式的缺點
我為什麼要談美國模式和日本模式?那就是因為我們這幾年非常辛苦地學了日本模式,也學了美國模式,但很不幸的是,我們學的都不是優點,而是缺點。我們各學兩個國家的缺點,然後自己加以發揚光大,就成了我們的教育模式。
我們學習日本的教育公平制度,看起來很公平,其實一點都不公平。我們也用國家財政的錢補貼各個學校,這個好像是對的,是不是?但是我們既沒有硬體標準化,也沒有師資標準化,到最後我發現我們拿著國家財政的錢又學習美國模式,拿很大一部分比例去搞了重點學校、重點班。你們猜一下中國的重點學校有多少?這比例非常巧合,剛好就是5%,和美國的頂級私立學校比例差不多,也就是說我們拿老百姓納稅的錢去補貼給這5%的重點學校。
各位朋友一定知道名牌學校有多麼重要吧。比如2010年清華、北大在陝西省招生,考上的學生98.9%來自於陝西省五所名牌重點高中,其他高中就是三個字,沒希望。這就是為什麼家長們一定要千方百計利用權力、利用金錢,用各種方法讓自己的子女進入這些重點學校。那誰去念重點學校呢?我們就以北京市為例,叫三三制。1/3的學生是這些學校自己培養的「占坑班」的學生,或者是成績好的,或者是奧數好的,這些憑成績進來的佔1/3;學區房(戶籍標準)的學生佔1/3;另外,靠領導批條子進來的「條子生」佔1/3。所以你發現有2/3的學生是靠著金錢和權力進入了所謂的重點學校。
問題就在這裡,用全體老百姓的錢,來學習美國的教育模式,來建設這5%的重點學校,這公平嗎?美國老百姓對所謂的頂級私立學校沒什麼好抱怨的,人家是學生家長自己出錢。那我們的重點學校呢?不是學生自己出錢,是國家財政出錢,也就是全體老百姓出錢。憑什麼全體老百姓出錢培養少數人的子女?所以這才是最大的教育不公平。
我們學日本的公平制沒學會,學美國的財富制也沒學好,再加上我們自己的區域歧視制,形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特權制,這才是我們的教育制度改革要搞明白的問題
看題主說的是哪種公平了,如果是說無論貧窮或者富有都能享受同樣質量教育的話,那不僅是美國,歐洲也從來沒見過。只要有貧富差距的地方,這個事情就基本不可能存在。只不過貧富差距越小,這個不公平的程度也越小罷了。
舉個例子吧,英國的高中,很多排名靠前的都是昂貴的私校,但是小學階段還是有很多排名靠前的公立學校,就近入學 。這看似公平,但是和國內一樣,好的公立小學周邊的房價都被炒翻天,於是靠房價也可以 直接過濾到大部分窮人,甚至中產。有人說好的小學其實是家長素質高,於是教育出了素質高的孩子。這其實就是一個雞與蛋的問題,因為也正是素質好收入高的家長才能買得起好公校周邊的房子。
另外就是優秀的公立和私立還是有區別的,尤其在需要拼錢的「素質教育」上。我有個同事的孩子在私校,於是別人公校孩子去個周邊城市春遊的時候,他們飛去美國春遊。別的公校孩子體育課在踢球的時候,他們在學高爾夫,芭蕾,馬術。倒是大學目前看起來大多還是比較公平的,只不過窮人的孩子會直接輸在基礎教育的起跑線上,於是需要幾倍的努力和運氣才可以逆襲,這個在沒有實現共產主義的地方都一樣 。我要說有戰亂的國家教育公平會不會被打?
美國教育很公平。加拿大和美國基本上是一個系統,所以情況也是一樣的。
我說的這個公平指的是初等教育——小學中學。雖說也有「好學區」的說法,但除了比如說密西西比的那些陷入貧困陷阱的地區之外,教育水平是比較平均的。教師上崗要求很高,教學方法也經常評估,而且信息比較透明。而且即使是大學本科和大專,去掉那些用錢堆起來的私立大學之外的公立大學,以及社區學院,門檻也不是很高,而且對於本地學生也有學費優惠。教學成果顯然不如top多少名,但肯定不是不公平的問題。
題主所說的問題大概是,比如公立大學裡面華盛頓大學比俄勒岡大學排名靠前。這沒辦法。只要有兩個以上的學校,就肯定會出現高下之別,更何況每家學校都依靠著本地財政,經濟形勢好的地區資本多,投資就大。這是區域發展不均勻,而不是教育不公平。
這麼說,如果想追求上一段中的公平,只能去法國了。法國教育系統相當於是國家調控,把好的教育資源平均分配在諸多學校裡面。這適合法國國情,但是不是適合題主呢?樓上說的很對,至少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中學,加拿大的教育是很公平的。私立學校拋去不談(部分省份還立法禁止私立學校存在),公立學校老師都隸屬於教育局而不是學校。學校的老師由教育局統一分配,教育部門還會定期調動老師,來確保各學校老師水平相近。在這裡,富翁的孩子和工人的孩子,很可能是同樣水平的老師來教的。也是因為如此,家教對於孩子的影響徹底凸顯出來了。學校是分區入學,BC省公校的前幾名,清一水是富人區的學校(比如我的母校sentinel secondary)。並不是因為富人區學校的老師教的好,而是父母的作用佔了決定性因素。至於大學,對於本地生,一概白菜價。哪怕是UT, UBC,McGill這些頂尖學校,本地生的學費也是相當低,至少幾乎是所以家庭都承擔得起的(7k-9k一年)。當然題主是國際生, 可能無法享受這個福利了。。。
果斷摩納哥,全國就8所小學,1所初中,2所高中,1所綜合學校(小學到高中),1所大學(只有master),學校水平都差不多,沒啥挑選餘地。(我告訴你摩納哥全國只有四個天安門廣場大,這麼小片地能憋出13所學校已經很不錯了好伐)
還有吐瓦魯,全國就幾十所小學,1所高中,高中人人能進,選也沒得選。(吐瓦魯GDP世界第一(倒數),還沒浙江省嵊泗縣GDP高)
學校數目越多,想做到公平越難。因為教師資源調配不是你說往哪調就立刻可以的。硬體更是得看地方財政。而且政府管得了公立管不了私立。日本的公立教育是極盡公平,奈何去名校的八成以上是私立高中出身啊。灘高的倒數水平偏差值都過75,進東京大學妥妥的。一般公立高中偏差值都40+50+,你讓他們怎麼拼。美國中國就不用提了,高中這麼多,想公平沒可能。不過美國和中國之間有些差別。美國重視私立高中,中國重視公立高中。中國的公立高中一般都是好的公立初中考上來,而初中是靠學區劃片或者和學校PY交易(塞贊助費或者各種類似形式)。美國的公立也是按社區劃片,私立就是有錢有成績才能進。好的美國高中對國際生要求要托福110,比top50本科(托福105)的要求還高。66-76期間的中國
忍不住吐槽一下美國加拿大教育公平?這些地方孩子上學大部分是靠學區劃分的,怎麼劃分?看你住的地方。於是產生了很多富人(比如在溫哥華 很多是正室帶孩子在留學 但是老公在國內被小三或者被紀委 反正就是不能繼續支持了 於是這些人就把來加拿大時候的房子出租以維持生活)專門把自己在好學區的房子出租給有學齡兒童的家庭(當然 目前這個市場里也很多是中國人),一般租個半年左右(租金很貴啊)。孩子入學了,學校也核查過了,就結束這段交易。 日本在戰後受美國的影響很深,包括教育,日本最大的教員工會的日教組在思想意識上非常反美,但在教育方法上很推崇美國式的自由發展,主張要給學生以自由的時間,不要負擔太重,日本叫「ゆとり教育」,就是輕鬆式教育的意思。這本來也沒有錯,但在日本行來就挺幽默了:「輕鬆式教育」成了「不教育」了。 於是日本目前的公立教育就成了那種「課上你幹啥都行,課後要瘋狂上補習班」的模式。順便說一句,在日本知名的補習班都是要考試進入的,有的高中補習班的入班考試難度甚至比日本的高考還大。o(╯□╰)o
我認為也不能全盤否定中國的高考制度,我們老師說過一句話,我記的特別清楚:
「沒有高考,你拿什麼去和那些富二代、官二代拼?」
你一方面想要接收更好的教育,一方面又要公平,那請問你到底是要受益還是要公平?
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那麼問題又來了,你是想要一刀切的公平,還是想要付出更多收穫更多的公平?如果是為了教育質量更高,美國肯定是首選。如果是追求一刀切式的公平,朝鮮我估計不錯。如果是付出更多收穫更多的公平,中國應該就夠了,你看,哪有985的學生天天哭著說不公平的?德國,平民教育的典範,與法蘭西對比來看更是如此
人只有處在弱勢的時候 才會思考公平 但這個時候公平離你是最遠的
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要首先討論公平的定義!第一層次的公平:是受教育權的平等
第二層次的公平:是教育機會的均等
第三層次的公平:是教育結果的均等第一個層次可見初等義務教育的普及基本基本實現了。第二個層次與教育制度相關聯,良好的教育制度(包括教育機構和組織系統及其管理制度)會使每個人都有均等的入學機會、在教育過程中均等的對待並且有均等的學業成功機會,我們更多的時候可能出現在了管理制度上了!第三個層次由於教育的結果會受個體努力,天賦,機遇的不同而不同,我個人認為這個層次的公平其實是一種平均主義,你不能要求不學習的,智力障礙的孩紙和相對努力學習且智力水平較高的教育結果一樣吧!這只是一種理想化的虛偽的公平!記得看過一個TED的視頻,一位教授和學生討論公平問題:說有兩位學生,甲考了59分乙考了99分,假設學校只能錄取一人!而甲的父母願意捐贈一萬元錢給學校,要求是要將甲錄取,你怎麼看,公平嗎?還是這兩位同學,甲考了98.9分,乙考了99分,假設學校只能錄取一人!甲的父母願意捐贈一萬元錢給學校,要求是要將甲錄取,你怎麼看,公平嗎?還是兩位同學,甲考了98.9分,乙考了99分,假設學校只能錄取一人!甲的父母願意捐贈100萬給學校,要求是將甲錄取,你怎麼看,公平嗎?如果你知道這一百萬學校用於學校建設教育投資等使得更多人接受教育或更好的教育,你怎麼看,公平嘛?感覺沒有絕對的公平吧。樓上有人說中國有高考,我覺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原來也很討厭應試教育,現在想來,沒有應試教育,教育就更不公平了,窮人家的孩子更是一點機會都沒了。
為什麼要以教育公平為選擇留學國家的標準?你只是個體,儘可能讓自己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就好了啊。而且怎樣衡量「公平」呢?誰努力多就讓誰接受好的教育?那智商不同意;對那些為孩子付出一切的爹媽也不公平。誰家境好誰接受好的教育?市場能接受,但大多數民眾不接受。無論生在各種階級勤奮與否全接受相同的教育?第一實現不了,第二教育會失去活力變成死水。讓表現傑出的孩子獲得好的教育就是公平嗎?顯然不是,許多表現不好的孩子在好的教育下也能表現傑出,但永遠沒有那個機會。公平從來就是相對的,沒必要追求極致的公平。但也別那樣極致的不公平。奇怪的是很多我朝群眾堅定地認為現行教育制度「是當前最公平的辦法」,無言以對。
我想補充下對於樓上美國教育的評價。
我並不認同她對美國的評價。所謂美國的資產階級教育,是中西方對於教育理念的不同,不僅僅是美國,包括英國在內的很多歐洲國家也是這樣。他們是將教育作為人生的投資,並不是如中國家長和社會意識里的絕對必須。這也是為什麼外國的私立學校比公立校更強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美國人對於大學來講並不是人人都可求的。所謂精英教育在外國人看來,你要麼就是真的有很強的學術能力,這在分數上體現,也是為什麼一般人家孩子能進高等學府,這也看出來美國並不是一味關注在你的背景。而且因為美國的平權政策,在美國本土黑人錄取比率要比白人高!那麼多的黑人你能說人人都靠背景拼爹進去么?另一方面,美國為什麼重視你的背景和你的推薦?這也是你的精英能力體現的一個方面。對於有錢人家的孩子,自家的資本本身就是他們平台的領先和人際圈的高端體現,這不得不作為對於教育投資的一種評價,而如果你僅僅是單純仇富看不上這一點,那你完全可以去做憑藉第一點成績進入學校的人!沒有人會阻攔你的努力。而另一方面,普通人家的孩子為什麼要看你的推薦,那是因為這是美國人的一種理念,她們讓孩子去和比他們優秀的人接觸,學會社交,學會結實有利於你發展的人物。這也是他們提前為學生在大學前就滲透的一種意識,在這個社會上行走,你必須要學會借力使力。如果仍感覺不能完全認可,我想說一個例子,真實的,我的高中同學的例子。
他在我們學校讀了兩年高一,一年休學,所以重讀了一年。而這樣,他在高二的時候轉學去美國重新讀了一遍高中。他家裡就是一般國內的家庭,過去之後買的手機都是最便宜的二手諾基亞,還是每月附贈套餐話費的,因為這個價格是最便宜的。他每個月用電話都得很省,不然用完了就沒法和人聯繫了。他平時在學校食堂洗碗做一點兒小工,參加話劇社,門門課A-A+,後來我們高三的時候他回來看我們,他那個時候已經被普頓大學的化學系錄取了!專業全美前50,怎麼都比北大清華強不少。就這樣一個人你能說他拼爹進了大學?還有另一個例子,是美國哈佛大學在招生時候的兩個學生,
一個人是父母都在哈佛讀過研究生,私立學校,SAT2000+,托福也110+另一個學生公立校,成績一般,也沒有親屬校友和牛人推薦,但是十分熱愛公益,每周定期完成他的公益活動,體育能力很好。
這兩個學生,第一個成為了等待錄取,第二個直接被錄取。這說明什麼,美國是要看你的與眾不同,他們要的都是你在一個領域的絕對出色。因為美國的大學,精英式教育,就是希望召集來的一個班的學生能相互學習。這樣她們本身都是一個領域鑽研的很出色,他們在一起後的交流才能讓他們在各個方面都有所發展。這才是所謂精英教育對比中國,我只能說,當下中國的現狀讓我們沒有像美國一樣合理髮達的錄取機制,美國的錄取機制絕對是當下世界最先進的錄取機制。而中國的高考也是唯一真正公平的考試,因為你只拼分數就可以了。如果沒有了分數的底線,那你真的是在和別人拼爹了。他最少給了窮人家孩子,和小地方孩子一步登天的機會。但是能否把握得住,完全在你。在我看來美國是全世界理性起來為數不多的比較客觀的國家。他們對於人才的認同是你的努力程度。只有夠努力的人在美國才會被尊重。在美國求職,不論你是哈佛畢業還是州立大學畢業,人家都不會管,只看你做的如何。不要把你自己的懶惰和不努力,拿別人的拼爹做借口。既然知道和人家比爹比不過,那就拼自己。人才在世界各地都是人才,都會被認可。
最後借用我們老師的一句話,人這一輩子總得有那麼兩年用來埋頭苦學。只有你試過,當你抬起頭來時,你會如重見天日一般。不管在哪裡,考的都是你自己。所謂公平也是自己爭取來的。教育這基本上是多少投資多少回報,當然你是天才當我沒說。
太在意公平其實只會讓人愈發患得患失,因為絕對的公平壓根就不存在。不知道題主所謂的公平就有好心態就能做更多的事這種邏輯是如何得出來的,大多數孩子好勝心是非常強的,太強調公平很多時候反而適得其反。
題主又要公平,又要好的教育資源。這個邏輯我怎麼,有點看不懂呢。?
教育公平的話,每個國家多多少少都有缺陷的,個人認為美國和日本好點吧
推薦閱讀:
※自己考試作弊被學校開除,那麼進行舉報的同學有錯嗎?
※通過網上翻譯電影看美劇能把英語學好嗎?
※你理想中的教育體制是什麼樣的,如何改革?
※麻省理工將給公開課學習者發認證,此行為有多大意義?
※南加州大學 (USC) 是怎麼從排名第 41 變成排名第 21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