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練的肌肉是否是「死肌肉」?跑酷鍛鍊出的肌肉是否不大卻更有力量?


手機簡單說幾句,題主有幾個概念沒搞懂

1. 健身房不是都練健美。健身房只是提供訓練器材的場所,在器材充分的情況下,你可以練健美練力量舉練舉重練壯漢練體操練格鬥練田徑balabala(別跟我說後三隻要自重訓練,那是自欺欺人,沒見過體操隊練負重分腿蹲沒見過格鬥選手砸輪胎沒見過短跑運動員練高翻吧)。進入健身房為的是訓練GPP即基礎體能儲備,好比挖個更大的水池存儲更多的水。怎麼用,看專項各自的用「水」方法。

2. 基於第一點,如果認為去健身房就都是練華而不實的肌肉,從而得出「健身房都是死肌肉」的結論,那就是犯「稻草人」謬誤了。更不要提運動科學裡沒有「死肌肉」這種概念。如果你不幸長了死肌肉,去永州抓幾條蛇讓咬幾口,可以「去死肌」。

3. 什麼叫力量?跑酷能做俄挺能做人旗很炫很厲害,能駕馭自身體重,這叫相對力量,那是不是做不到就叫沒力量?Eddie Hall硬拉500kg,半噸的重量,你敢說他沒有力量?那也是健身房練出來的,怎麼沒力量了?

4. 不同的體系有不同的訓練目的,有不同的訓練手段,最終產生不同的訓練效果,你用跑酷(體系)和健身房(場所)進行訓練(活動)來比較力量(體能素質),就好像用張怡寧與「在跑道上倒立」比柔韌性一樣。


首先肌肉就是肌肉。沒有什麼死肌肉活肌肉的區別。不過確實健美獨特的訓練方式確實會引起運動員的運動能力下降。原因有下

首先你要知道肌肉的肥大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肌節的肥大

第二種是肌漿的肥大

上面無論哪種肥大方式都會在讓你的肌肉變的更大更飽滿。

肌節肥大真正肥大了肌肉細胞的收縮性蛋白,收縮性蛋白收縮的時候 肌肉細胞就產生了張力 無數的肌肉細胞一起產生張力 你就發出了力量(力量為張力總和)。所以當收縮性蛋白肥大的時候 你就直接得到了力量,所以這種肥大方式直接讓你得到了與肌肉尺寸相匹配的力量。

第二種肥大方式為肌漿肥大,肌漿為包圍肌肉細胞的蛋白結構的液體(類似於細胞液),裡面充滿了糖原,為肌肉細胞收縮時提供能量,肌漿在訓練時被刺激肥大帶給你的感覺也就是健美運動員常說的"泵感",肌漿並不能直接收縮產生力量(但是它間接的影響力量,肌漿肥大使得你肌細胞儲存糖原的能力變強,糖原存量變大了,就有不斷 能量供給,力量間接就變大了),所以一個人如果他 肌肉肥大是通過這種方式得來的,就不會直接得到力量,所以這種方式的肥大,也成為了死肌肉說法 來源。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兩種不同的肥大方式呢?

這和你的訓練方式刺激肌肉細胞生長的方式分不開

有兩種方式可以刺激肌肉細胞的變大

第一種:通過不斷提高訓練的負重

第二種:通過提高訓練的密度

訓練的負重就是指的是你訓練時所用的重量,你卧推50公斤,你的負重就是50公斤,你如果50公開只能推10個,然後你不斷的加重量加到60公斤能推10個,你不斷的向肌細胞施加不斷增加的負重。那麼你的肌肉細胞就生長了 。這種方式通過負重給細胞施加張力,讓細胞受損,在細胞修復受損後,肌細胞就會變大 變的更有力量

第二種提高訓練密度,這個比較難定義,我給你舉個例子,比如你做啞鈴卧推,做5組 每組做12?20個, 你先完成一組,休息30秒,做第二組,休息25秒,做第三組,休息20秒,做第四組,休息15秒,做第五組,這就是典型的健美獨有的訓練密度刺激法,高次數,多組數,不斷減少的休息時間間隔,而且休息時間巨特么短,這種高密度的訓練方式會使得肌細胞產生代謝紊亂,疲勞,(這時你會得到強烈的泵感)你的肌細胞為了適應這情況就會產生生長

以上是兩種肌細胞的生長的刺激方式,好了關鍵的來了:通過增加負載(6RM?12RM)刺激的肌肉生長往往會引起肌節的肥大,而通過提高訓練密度來刺激肌肉的生長往往傾向於肌漿的肥大

好的

你現在想想看那些健美運動員是通過哪種訓練方式來訓練他們自己的。他們合併了兩種訓練方式,一開始他們會先做8rm到12rm的訓練(通過提高訓練負載),在訓練的尾聲,他們會通過提高訓練密度來進一步刺激肌肉細胞。而正是這裡讓他們產生了非公能性肥大:肌漿肥大(這種肥大對於力量舉 和爆發力性運動員是沒用的 ,帶來的只能是多餘的肌肉量負擔),但是對於健美運動員這種比肌肉體積的運動員來說卻很重要,研究顯示:健美運動員絕大的肌肥大來自於肌節肥大,5%?10%來自肌漿肥大,也就是說一個200斤的健美運動員通過肌漿肥大可以額外獲得10斤到20斤的肌肉量,這可是不小的量了。

講到這你可能又有疑問了 既然健美運動員的大部分的肌肉量都是通過肌節肥大得來的,那為什麼和同體積的力量舉運動員差那麼遠呢?這就要引出影響力量的最後一個要素:神經系統。

當你的肌肉要收縮的時候,你的大腦會發送一個指令,這個指令沿著你的神經系統到達相應 肌肉區,你的肌肉收到這信號就會收縮。

你的神經系統越是強大,你發送信號的能力就越強,你就能在一個動作(比如卧推,深蹲)中調用更多的肌纖維,就比如說 在你的三頭肌上有1000個肌肉纖維,但是你的神經系統卻只能調用其中的600個,那麼你就只能表達出600個肌纖維產生的力量總和,而一個牛逼的力量舉運動員就能調用900個(或更多)那他就能表達出900個肌纖維的力量和,而且一個好的神經系統能讓這些肌纖維更好的協同作戰,產生更大的力量(這就是那些舉重運動員雖然體重很輕,但是力量驚人的原因,他們的神經系統用電影功夫里的一句話講就是:萬中無一的絕頂高手)。這時候你們倆的三頭肌的質量雖然相同,但他的力量卻比你好,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神經系統的差別。

那麼什麼影響神經系統呢? 首先得說一下,神經系統的最大決定因素是基因,但是也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提高到一個相當可觀的水平。力量訓練中,rm數越低,對神經系統的刺激就越大,一般1Rm?3Rm對神經系統刺激最大,對肌肥大刺激卻很少,也就是說如果你選擇低rm的訓練方式,你的肌肉量就算不變,你也能獲得相當的力量。好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一個同噸位的力量舉運動員和健美運動員力量上相差那麼大,力量舉運動運崇尚6rm以下的訓練,所以他們得到神經系統的提高和肌節的肥大,健美運動員崇尚8rm到20rm的訓練,所以他們獲得肌節的肥大和肌漿的肥大,所以他們會比力量舉運動員弱,卻比普通人強。這也就造成了死肌肉的說法。

還有其他的原因就是過大的肌肉體積影響了靈活性,讓他們看起來很臃腫,很慢。。等等 太多了。 最主要的就是以上的原因。不過我想說 就算和同噸位的力量舉運動員相比差很遠,比普通人還是牛逼很多的。


「死肌肉」是個比較調侃的說法。

可能有的人會很生氣,但也有人覺得很有意思。比如 @大師姐陳鄒琦是格鬥項目出身的選手,那可是實打實的「活肌肉」。但上回她參加完全國賽拿了亞軍之後,回來告訴我:「先鴻,比了這輪賽,我深蹲的重量都降了20公斤。」

我仔細想了想,和她說:「這段時間你活肌肉練的太多了,要多練練死肌肉。」

「有道理!」

以上純屬調侃

——

其實大家先把「肌肉」這個詞忽略掉,想想這個世界上有沒有「靈活的人」和「僵硬的人」呢?

當然有吧,所以在形容「活」和「死」的時候,一般說的都是一個人的運動能力。如果從體能角度去分析,「活」一般指的就是靈活性和協調性,這兩方面的能力的確是健身房舉鐵愛好者練得比較少的,表現力比街頭健身、跑酷的人弱是很正常的事。

但它們並不矛盾,身材強壯而身體靈活的大有人在。比如:

Kry Yoga創始人:Mamster Kamal

他是一個瑜伽大師,也是一個健美的愛好者。看似完全對立的體系,對他來說並不是問題啊。


死肌肉的概念,是國人特有的錯誤,偏見的認識。

中國在健美剛傳入的初期,更多是訓練,而不是知識,建國不久更不要談什麼飲食營養。

我認識的老一代健美冠軍們,大多是肯吃苦,喜愛健美,但那時知識資料真的沒有,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對柔韌性的錯誤認識。

訓練柔韌性會掉肌肉,最好不要拉伸,影響肌肉生長。

結果造成很多人反而因此受傷,厚重的肌肉,造成了身體負擔,柔韌性不足形成了關節運動障礙,運動幅度不足,變成了一個看起來強壯,卻不能參加其它運動的肌肉死人。死肌肉的理論從此而來。

造成現在很多運動隊都有錯誤這種觀念,不要訓練肌肉,一旦練死了,人就廢了!教練大叫著。

現在我去其它省市,這種思想還是很流行,在北京的運動隊里也是有的。

其實完全是訓練方式的問題,訓練中的錯誤,不全面,造成的了中看不中用的強壯廢物,是完全可以改變的。

在國外,搏擊格鬥,極限運動,球類運動,都是做器械訓練的,只是注意專項的訓練方式,姿勢,動作,節奏,重量,角度,幅度,組數,次數,的不同,結合拉伸和有氧運動。

並不會出現所謂的「死肌肉問題」。

訓練要學習,知識必須有!分享知識,運動更快樂!


練跑酷的說自己肌肉又有力量又靈活,練MMA的笑了。

練MMA的說自己肌肉爆發力強,練舉重的笑了。

練舉重的說自己肌肉控制能力強,練體操的笑了。

練體操的的說自己肌肉對外界反射的反應力強,練網球的笑了。

練網球的說自己肌肉控制身體旋轉、往複運動強,練足球的笑了。

練足球的說自己肌肉耐力強,練馬拉松的笑了。

練馬拉松的說自己能超長時間保持肌肉做簡單運動還不影響第二天休息,建築工人笑了。

建築工人說自己在練肌肉,全世界練健身的都笑了。


我們有絕秘方法,把大重量練的死肌肉去掉,只留下生龍活虎的活肌肉,現在 我的肱三頭肌已經去給我買烤串了,還沒有回來呢。感謝祖國醫學傳奇瑰寶。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睕、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健身房那幫弱b,練的都是死肌肉

不想我們這些徒手訓練的,全身都是活肌肉,好看又有爆發力

卧槽,先不說了,我肌肉跑了我得去追它去


舉個例子,姚明去了美國之後變成了噸位足力量大的內線,然而翻身跳投底線背轉身技術也是越來越嫻熟。投籃手感柔和,是火箭執行技術犯規罰球的人選。

周老師說得對,死肌肉屬於你國特色,教練沒理論運動員找借口。寫一篇死肌肉的文章一定可以在朋友圈火起來。


你國人練的少,想的倒是挺多的,肌肉還埋在脂肪之下生死不明,就在思考挖出來之後肌肉的死活

題主,多練,少想點,想太多不出肌肉


什麼是死肌肉?

死肌肉就是單純的肌肉塊,沒什麼運動能力,投不了遠,跳不了高,跑不了快,只是塊大,體重而已。笨重笨重的,跟熊似的,好看是好看了,但一點用都沒有。這就叫死肌肉。很多練肌肉的人,都是死肌肉,別看他能舉起杠鈴,但你要他去打個架,他連轉身都不快,怎麼可能打得過人?

這就是死肌肉,看下圖,光好看了,實際上一點用都沒有。

什麼是活肌肉?

活肌肉不一定要多大塊,但他很靈活,爆發力強,敏捷,關鍵時刻能用得上,能跑能跳,打起架來不說一個打十個,至少能有效自衛反擊。

看下圖,這就是典型的活肌肉。

有人說這不是同一張圖嗎,那換換換

死肌肉,就是肌肉一團團的,肌肉間是孤立的,肌肉輪廓是清晰的,看起來很漂亮,實際上沒什麼用,一打架就完蛋。像下圖這樣,這就是死肌肉。

活肌肉,就是……反正可以打架。像下圖這樣,這就是活肌肉。


有很多活肌肉的哥們晚上睡覺記得蓋好被子,早上起來你們的活肌肉跑掉就麻煩大了


配合各位說的活肌肉,發張圖,我是在這裡看到的:青泥的相冊-Marvel相關的四格存檔


我是施瓦辛格的搬運工,

頂級的健美運動員都非常強壯,但是力氣對這些以體形來比賽的人來說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已,而非最終目標,只有舉重運動員才最關注力氣的大小。

的確,在不久之前,教練們都是禁止運動員進行重量訓練的,因為他們認為舉重讓運動員肌肉僵硬,有損敏捷和靈活性。 但這種說法源自於將重量訓練等同於舉重----即增加身體力量,做單次最大重量的舉重運動的誤解。

在現在,重量訓練的作用在於將不同的肌肉力量提升至適當的水平,可以讓運動員在比賽有最佳表現的一種最基礎,最低限度的水平。很多的頂級的運動員都有健身的習慣,如科比和詹姆斯。只有身體更強壯了,動作才的輕鬆好吧。 你讓我有個他們的身體,我都能隨意拉杆。

如果你盲目地崇拜力量,那麼你在速度,靈活,協調確實會出現問題, 這是因為你的身體都整體不平衡的原因啊。

而且,我們往往是分化訓練,孤立動作一次只鍛煉一個大肌群和一個小肌群,只調動身體一小部分肌肉, 這樣就有可能導致某些肌群發展的不平衡啊, 但是一個複合動作往往涉及到多個肌肉群,涉及到協調性,肌肉短板的,

跑酷往往是全身性的,他們的肌肉適應了這些動作,肯定比健身的人更具協調。

你說,健身的力量沒跑酷的大, 你這話說的有點欠妥, 你讓他們來下深蹲, 卧推,來比較比較。 也許健身的人在肌肉耐力沒他們厲害,但在力量上肯定比他們大。

一塊肌肉的力量發揮多少取決你能夠徵用的肌肉纖維的數量 和單根纖維的強度, 練過健身的人往往能發揮的更多。

上面部分內容你也可以看看陳柏齡老師的專欄, 裡面也有了解。

謝謝



先有肌肉再說好不啦

一句一個黑健身的

健身的肌肉打不了架什麼的

你一天天要去打架嗎

動物嘛還是原始人

我健身就是為了好看好看好看我樂意!


說這種話的人估計沒怎麼運動吧?你怎麼不讓練拳擊的跑步,跑步的舉重,舉重的去解方程式?你只是看到了跑酷的帥氣,沒看到背後的心酸。只看到肌肉,沒看到他們背後付出的汗水,不理解某一行業,某一個人,就別隨意評論


人是精密……機器?

發動機(肌肉塊)再好,運行一分鐘傳動軸(關節附近小肌肉群)崩潰了。

發動機一般(肌肉塊不大),但各種軸齒輪(小肌肉群)都不差,自然可以轉更久。

對比跑酷,運動能力差更多的原因是,計劃不完善產生的肌肉強化不均衡。

力量大小?你讓一個跑酷的和玩器械比卧推看看。


你只練純力量不練爆發當然是死肌肉了,因為你根本就不會爆發啊


關於死肌肉,百度百科是這樣定義的:

所謂的「死肌肉」,是指在運動中肌肉收縮的情況下,沒有參與正常工作的肌肉纖維個數的多少,通俗一些的講就是沒有做功或者效率差的肌肉,必須聲明一點,「死肌肉」是相對於運動項目來說的,比如舉重運動員的肌肉形態和運動發力的方式,要是在跑步運動中,就是所謂的死肌肉。

「死肌肉」的概念是不嚴謹的,肌肉即肌肉組織,都是由肌細胞構成的,肌細胞通常也稱為肌纖維。所謂的「死肌肉」是指由單一刺激而增大形成的肌肉,由於訓練過程中缺少整體協調,導致肢體有力量卻無法配合,最終使得軀體靈活度低,應變能力差。 來自:死肌肉_百度百科

這裡突出兩個重點:

一是相對運動項目來說,看你練肌肉的目的是什麼;

二是你的訓練只是局部的,還是有利於整體的協調。

肌肉到底死不死,要看你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的目的就是增肌,讓自己看起來「壯一些「,那麼,這些肌肉就不是死肌肉。

但如果你想通過普遍健身房的肌肉練習來達到提高短路的速度力量或者是擲鉛球的」力量「的話,不合理的訓練方式就可能練出很多」死肌肉「,這個是絕對的。

必須明確一點,肌肉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對於專項能力的提高來說。這點應該是很簡單的道理,不然的話,所有運動員都猛練肌肉不就行了?

所有運動項目的能力都可以歸結於」力量素質「,力量包括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絕對力量與相對力量等;力量素質的體現還需要你有控制力量的能力(靈敏與協調能力)。

跑酷運動練出來的肌肉,對於跑酷運動來說,一般不能稱為」死肌肉「,但相對其它運動項目來說,可能有很多肌肉都要歸到「死肌肉」去了。

請注意我上一段到的詞是「一般」,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即使是短路運動員通過專業訓練出來的肌肉,對於短路項目來說也可能有部分是「死肌肉」,這種情況我們只能說是訓練方法不恰當。

但具體哪部分是死肌肉還真不好說。

對於兩個肌肉比例不同的運動員,肌肉較少的運動成績可能更好;這時我們是否應該說肌肉較多的那位身上有很多死肌肉呢?

但如果你用適當的儀器觀察一下肌肉較多的人跑步時對肌肉的動員情況,可能會發現基本每一塊肌肉都有被動員,這時我們還能說哪部分是死肌肉嗎?

所以,關於「死肌肉」的認識,也不能太較真;我覺得把它理解為「基礎力量」就好了,對於基礎力量都沒有的人,練出這些「死肌肉」後會讓自己在大部分運動項目上的表現都要更好一些;但當你的運動水平到達一定階段之後,肌肉的多少與運動成績就基本上沒有關係了。

那麼,我還是想問一下:當你在練肌肉的時候,你到底想練成怎樣?

如果你想提高某運動項目的專項能力,力量訓練是比較有講究的。

如果你只想有個好身材,按照相關資料對練肌肉方法的介紹來訓練就可以了。


我就想知道死肌肉是那個撒比提出來的!簡直就是弱者的擼管思維。肌肉就是肌肉力量就是力量,動作協調性取決於長期練習整體身體的記憶。


推薦閱讀:

彈跳力好是什麼樣的心理體驗?
您為什麼熱衷於極限運動?
(有圖)關於前交叉綜合症,圓肩,背部肌肉緊張疼痛,高低肩,胸肌大小不一,體態糾正?
如何完成標準的剪蹲?
學習跑酷,應該如何入門?

TAG:健身 | 跑酷Parko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