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人編《清史》和《中國近代史》?


謝邀。

清史一直有人在編。在清朝滅亡後第三年(也就是民國3年,公元1914年),就成立了清史館開始編修清史,初任館長為趙爾巽,趙死後由柯紹忞代理。參加編修人員有王樹枬、吳廷燮、繆荃孫、夏孫桐等八九十人。到1927年時,編修結束。

因為這套書編修時時局動蕩,倉促成書,加之又是初稿,並未仔細加以審核,因此成書之後,編修者不敢視之為完本,故稱之曰「清史稿」。

這套書具有相當的價值,是清史研究者的基本參考書,但缺點也很多,除過文字、體例上的重複舛漏之外,這部書最大的問題是在三觀上。由於編纂者都是清朝遺老,因此他們都是站在清朝立場上來編寫,稱鄭成功為「海寇」,稱辛亥革命為「國變」,稱革命者為「匪徒」,因此在1929年,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上書政府,列舉《清史稿》所存在的嚴重錯誤,其中有反革命、蔑視先烈、稱揚諸遺老、鼓勵復辟、反對漢族、為滿清諱等內容,請求政府禁止《清史稿》頒行。

國民黨敗退台灣後,1961年在台灣修著了新的《清史》,這次編修只用了一年,其倉促可知。——其實就是對《清史稿》進行了一些修訂,比如把《清史稿》中稱明朝「寇」、「犯」等字樣一律改為「攻」,把「誅」改為「殺」、把「僭號」改為「建號」等等,此外也修訂了《清史稿》中的一些其他錯誤。

總的說來,台灣版《清史》價值不大。

大陸的《清史》,從2002年開始立項,2004年正式開始編修,成立了清史編纂委員會,戴逸為主任,馬大正、朱誠如等為成員,目前正在編纂當中。根據消息,本次清史將以白話文進行編纂,擬定92卷,每卷大約35萬字。

至於《中國近代史》,各種版本不要太多。如徐中約版《中國近代史》,蔣廷黻版《中國近代史》,郭廷以版《中國近代史》等等。此外其他各種不太出名的《中國近代史》簡直是琳琅滿目,到噹噹上隨便搜索一下,能出來多少頁的結果。


有沒人編《清史》我不知道,但你說沒人編《中國近代史》我就看出題主沒上過大學


其實你只是想聽到【TG閹割歷史刪減史書】是吧


清史一直在編,好像和夏商周斷代史一樣,算是國內社文學界的一號工程。文化部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司局級單位,協調編修事宜。

治史代表著法統的延續,歷朝歷代都極為重視。當朝也是一樣。史海浩瀚,除政府之外,沒有其他組織和個人有這個資格和這個資源組織能力。


為什麼總有這種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的題?


中華民國史(全十六冊) (豆瓣)

社科院出的,應該是官修史了吧。

近代史大抵是這個時間段吧。

由於民國還未亡,此史一出遭到了對岸的強烈反對。

清史國家還在修。

官修史是越來越長越來越難修了,新《清史》由通紀、典志、傳記、史表、圖錄五大部分組成,共92卷、3000餘萬字。全書採用將《二十四史》經典體例與目前國際通用的章節體相結合的「新綜合」體進行編寫,其中通紀部分採用章節體,其餘部分採用傳統體例。


《清史》一直在編。現在由文化部牽頭進行。

編寫《中華民國史》和《清史》是延續中國傳統,表示我朝授命於天。是國家級的形像工程。這兩套史書由1971年由周總理指示組織編輯。其中《中華民國史》於2011年出版了。《清史》還要編寫當中。

中國政權建立之初有為前朝編寫歷史的傳統。以顯示自己政權授命於天,自己政權具有合法性。元朝曾組織編寫《宋史》、《遼史》、《金史》。表示從上天那裡接受這三個政權而建立。明初要編寫《元史》,清要編寫《明史》也是同樣道理。《清史稿》由北洋政府組織編寫,由於時間短只能成「稿」。

我朝開國元老基本都是文人出身,對此事更為重視。編了幾十年......


我小學就知道 清史稿 這東西了 這不是常識嗎


有啊,劍橋不是編了嗎


清代史和近代史當然一直都有人寫 清史 推薦蕭一山《清代通史》 近代史推薦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大陸出的為閹割版


推薦閱讀:

李立三?
混沌武士有一核心象徵向日葵,動畫中最重要的外國角色也是荷蘭人,請問當時荷蘭在日本留下了哪些文化印記呢?
俄羅斯帝國為什麼會突然間由盛轉衰?
中國近代與諸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最終結局如何?
沙俄近代在西方列強中算是最差的之一了,連日本都打不過,為什麼蘇聯建國後卻突然間變的那麼猛?

TAG:中國近代史 | 清朝歷史 | 近代史 | 中國近代史書籍 | 中國近代史:1840-1919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