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DP最高佔美國70%,中國談超過美國為時尚早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中國GDP,有種聲音說日本GDP曾經佔美國70%還是被打擊了,所以中國談超過美國為時尚早這種說法對嗎?
其實呢,正是因為日本GDP最高只達到過這個數字,中國超過美國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日本的人口大概是美國1/3,要超過美國,就要求日本人均GDP是美國的三倍以上。
美國的人口大概是中國的1/4,要超過中國,就要求美國的人均GDP是中國的四倍以上。日本無法達到美國的三倍以上。
美國也無法保持在中國四倍以上。
所以,中國GDP超過美國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談經濟之前,不如我們來看看政治。
美國這新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真的是天天要搞大新聞的節奏。
這不是前天,他又召見了在美日本汽車企業負責人,去幹嘛呢,去喝咖啡。
這咖啡可真貴啊,沒辦法,喝了我的咖啡,你就(是我的小蘿莉)得「American First!」,你們得給我在美國造工廠!僱傭美國工人!
言下之意,這日本車企不給美國人造工廠、不創造就業,日子就要不好過了。
您要問我,特朗普怎麼就盯著車企不放呢,那我得告訴您,美國出口到日本的汽車只佔日本國內用車的1%,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收入,導致日本車對美國車巨大的貿易順差,難怪特朗普坐不住了,這不剛取消TPP,別過頭來就開始懟日本。
日本政府一片慌亂,心想,我這汽車進口關稅都已經是降到0%了,這我還怎麼降,降到負嗎,想著想著,哇的哭出聲音,我賺你幾個錢我容易么,我這車款式新質量好,專為北美客戶特別定製,還不讓我賺錢了!
特朗普可不管那麼多,這不叫囂著駐日美軍、駐韓美軍經費太高了么。這您到底是要撤走呢,還是要撤走呢?(中南海式端莊)
您呀,別想太多,總統先生只是不想掏錢罷了。
這下子,日本媒體坐不住了:「駐日美軍經費70%可都是我們自己出的啊!」
緊接著,再度哭出了聲音——「全給您還不行么,別走啊!」
這邊正懟著呢,脫歐還是不脫歐不得空閑大腐國BBC,居然已經開始討論當特朗普懟中國的時候,到底給誰帶來的傷害更大。我怎麼就聞到了八卦小報上「男女朋友吵架,到底是誰心裡更難過」的味道,感覺自己又雙叒叕進錯了頻道。(-_-b)
人家BBC 說了,真要懟起來,那必須得是特朗普更受傷!
您要問我為什麼?
您平時不逛街也就算了,您還不海淘呀!海淘回來到底有多少東西是人老外工廠做的,這不到頭來還不是made in我大China嘛!特朗普要為了美國工人「大懟特懟中國」,那得給廣大的美國人民增加多大的生活成本。
特朗普先生成天嘴上喊著要「給中國XX加50%的關稅」,這不到頭來還得漲價在您美國人民的頭上么,還要不要開開心心用iphone了!
所以你問我,中國談超過美國為時尚早嗎?
這貿易戰來了,不行也要上啊!您也不看看中國人口,都快15億了,那可是美國的整整5倍啊,咱又不懶,雖然現在經濟形勢不好,但咱低調做人不代表不能在心裡有一個超越美國的目標啊!
「關注「基湯夫斯基」,帶您縱覽世界新(趣)聞。」
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謝謝!
答主我們換個說法你覺得好聽點不,我們希望人均收入水平能比得上美利堅人民的1/4多點就好了,這點要求不高吧?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到二十一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鄧小平確實是太早了。
日本能GDP超過美國就頂天了,島國寡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對於中國來說GDP超過美國只是第一步,我們還有一大批人均的數據要超過美國。我們不僅僅經濟要超過美國,政治、文化、環境都要超過美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談超過了美國。
接著終於算是擺脫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戰忽局:我國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購買力平價太玄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如果按購買力平價算gdp總值,中國gdp總額比美國高2000億美元,就連印度都是世界第三比第四名的日本還高出3萬億美元;而如果按國際匯率算的話美國gdp依然比中國多7萬億美元,而中國14年gdp才10萬億美元;而按購買力平價gdp能排到第三的印度按國際匯率算gdp只能排到第9位,大約2萬億美元,連第七位的巴西都比印度多出3000億美元。上圖為購買力平價的gdp總額,下圖為按國際匯率算出的gdp總額:
上多一張圖:雖然直到90年代初中國都依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1983年中國的gdp總值已經達到世界第九了。。畢竟人多力量大
上多張20年前1995年世界各國的gdp吧不早,按購買力已經超了。而且從實體經濟來說,美國有多少GDP是我們出口的東西造就的呢?
實際中國的發展遠超預期。不未雨綢繆難道到時候扭扭捏捏再學樣?而且日本這樣的不完全國家能和中國這樣世界上目前最獨立於美國的國家相提並論么。
說道工業產值和貿易,其實中國早就超越美國了。拿最直觀的一點來說,2011年,中國的發電量超過美國,這個最能說明問題。真不明白為什麼大家喜歡拿日本跟中國比
完全不是一個level的國家,有任何可比性嗎很簡單,因為日本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給經濟保駕護航。
的確為時尚早。即使不考慮其它因素並且一切順利,美國經濟體量世界第一之後,成為全球霸主也又花了好幾十年。何況中國現在還差30%。不過中國和日本並不完全具備可比性。日本的經濟政策並不完全獨立,受美國影響比較深,中國則正好相反。所以中國如果將來沒有練成,可能的原因應當不太可能是美國的直接打壓,而是別的。
一些預測
是的,能不能超越,何時超越,會超越多少很難說。80年代,很多經濟學家對於日本的成長是比較樂觀的,過後房地產泡沫,經濟停瀉,造就了「失去的二十年」。其實日本活生生的例子很適合中國借鑒,避免陷入同樣的經濟陷阱。
當大家都視中國超越美國為必然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爬得越高越快,跌倒時就越痛。我不是看衰中國,中國的潛能很大,但是風險是不可忽略的。
日本人口與美國之比最高時只佔1/2,它的GDP憑什麼超過美國?
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倍還多,GDP超過美國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超過美國4倍才是正常。
美國還是很強大,中國只能再努力
白人有人均富裕的歐盟和大國美國,黃種人有人均富裕的日本和大國中國,你拿日本跟美國比?人口和土地根本沒有比較的意義啊....
這是中國與日本PPPGDP與美國的比值(14年及以後的是預測,數據來自IMF),可以看到日本平價購買力最高的時候也只有美國的40%,而中國現在已經超過了美國。
以我幾十年吹牛X的經驗,這也得早說!等超過美國的時候再說,就沒人聽了。
購買力這個中國自己都否認了,不要過高看待購買力平價!名義美元gdp才是最直觀的比較! 世行國際比較項目報告高估了中國經濟規模 來源: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 作者:牛犁 時間:2015-02-15
近日,世界銀行2011國際比較項目(ICP)報告,將中國購買力平價轉換係數(PPP)較此前調高了約20%,致使部分國外媒體簡單地據此推算,中國GDP總量將在今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從而打破自1872年起140多年來美國一直保持的桂冠。可謂新聞噱頭十足,然而,世行報告低估了中國的物價水平,導致高估了經濟規模,並不符合中國的現實情況。特別是中國仍然有上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中國在許多領域是典型的「總量大國,人均小國」。
一、世界銀行調高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中國經濟規模
4月30日,世界銀行發布《購買力平價與世界經濟實際規模—2011年國際比較項目結果摘要報告》。根據該研究項目,2011年中國「購買力平價」(PPP)轉換係數為1美元相當於3.506元人民幣的購買力,這一結果較此前世行、IMF和OECD等國際機構採用的2011年中國PPP轉換係數(1美元相當於4.23元人民幣)調高了約20%,因而使中國經濟總量被明顯放大。據此計算得出2011年中國GDP為13.5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87%,佔全球經濟總規模的14.9%。而當年匯率是1美元兌換人民幣6.46元,按匯率法計算中國GDP為7.3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47%,佔全球的10.4%。
按照此前部分國際機構的預測,按PPP計算的中國經濟規模將在2019年超過美國,按匯率法計算的中國經濟規模要超過美國則更加遙遠。然而,部分國外媒體根據調整後的數據進行簡單推算,2014年按PPP計算的中國經濟規模將有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作為對真實生活成本的估計,購買力平價(PPP)是比較經濟體規模的一種重要方式。國際比較項目統計活動主要用PPP作為轉換係數,將各經濟體GDP轉換為用統一貨幣單位表示,從而便於比較和評價各國的實際經濟規模和結構,可以克服匯率法的一些缺陷。根據聯合國統計委員會的授權,2011年國際比較項目覆蓋了199個經濟體,是迄今對世界各國購買力平價(PPP)的一次最廣泛的測算,其結果得益於歷次PPP計算活動的若干方法上的改進。
二、低估了中國的物價水平,導致高估了中國經濟規模
儘管PPP是各經濟體進行國際比較的一種較好方式,但是PPP也具有局限性。PPP轉換係數確定的關鍵在於價格指數。具體到這次國際比較項目的中國結果,中國的物價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0%,只是美國價格的54%,中國價格水平甚至還低於非洲的許多國家。這顯然低估了中國的物價水平,導致高估了人民幣的購買力。目前,中國的糧食、牛羊肉、汽車、汽油、化妝品、部分奢侈品等商品的價格是比較高的,但世行計算的中國PPP沒有充分反映。近幾年來,中國國內糧食價格已成為世界糧價的高地,明顯高於美國等國際市場價格;中國普通汽油每升高出美國市場近30%;中國由於進口高關稅等措施限制,國內化妝品、高檔皮包、手錶等奢侈品價格成倍於國際市場。特別奇特的現象是,部分產自中國的酒類甚至是部分服裝等商品,在中國國內銷售價格居然高於美國等市場,要知道出口國外不僅有關稅、運輸費、保險費,而且由於國外質檢嚴格,產品質量甚至要高於國內。
由於世行此次研究低估了中國的價格水平,也就高估了人民幣的購買力,進而導致高估了中國的經濟規模。如果按這一數據計算,今年底中國的經濟總量有可能會超過美國,但是難以得到廣大社會公眾的認同。中國官方也不認可該研究結果,在報告公布前,中國國家統計局已明確表示,對報告所用的研究方法的某些方面持保留意見;對這一項目計算的中國結果,不認可其為官方統計結果。
此外,世行報告對於PPP的局限性作了專門論述。主要包括,PPP數據有抽樣誤差、統計誤差,住房、醫療領域的PPP誤差可能較大;不太適用於對差異較大的經濟體間的比較;PPP不能用作匯率決定水平等。
三、中國經濟總量很大,但人均量很小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GDP規模達到9.2萬億美元,已佔到世界的12.4%,是名符其實的經濟大國。中國在發電量、工業總產值、貿易總額等一系列重要數據上超過了美國。但是,中國經濟的質量仍然遠低於美國,中國的先進技術、品牌擁有量、大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水平等諸多方面都與美國有相當大距離。尤其從人均水平來看,中國人均GDP為6700美元,不到美國的七分之一,僅為世界平均的60%,即便按照世行最新PPP計算,中國人均GDP僅為世界平均的75%左右,排在世界第100位附近。
「總量大國、人均小國」的現實表明,中國距「經濟強國」還有很大距離。中國的服務業與消費比重偏低,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人均資源水平、人均基礎設施不足,人均GDP、人均居民收入等都符合中等收入國家的特徵。特別是中國目前仍有上億人生活在每天約消費1美元的貧困線以下,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
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已經由過去的要素驅動型過渡到創新驅動型增長,正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未來中國的發展目標將從重視增長規模,轉向重視國民福利、重視發展質量、重視產出效率、重視生態環境、重視可持續發展與重視科技創新的方向發展
然而無論是蘇聯或者日本,沒有一個在工業產值上超越美國,別扯什麼大而不強之類的~其他國家二戰後即使只看數量不看質量也沒有超過的
14億人天天和3億人比,多了整整11億人,什麼概念不用我說,最騷的事,還tm比不過,人均一下就是個發展中國家,國內教科書都不得不承認中國和發達國家有巨大的科技經濟差距
無論GDP還是什麼數據有多好有多高,大家看看我們平常人的收入和消費價格比例,收入多低,生活基本開消多大,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的外地人。另外,看看大學生就業情況吧,年輕人收入如何。大家平時有沒有安全感,為什麼這麼多人義無反顧的移民,為什麼在日本,澳洲等地,憑踏實工作就可以有房子車子,我想在天朝,似乎僅僅是踏實工作可能連房子也沒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