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民族政策是否是解體的最大誘因?

就是類似於對於少數民族的傾斜導致蘇聯同時受到主體民族和少數民族的反對

這對蘇聯的影響有多大?


我表示:孟德爾回答遊戲是一等一的,但是政治問題我覺得還是我來吧。

為什麼作為蘇聯主體的俄羅斯聯邦第一個造反?為什麼葉利欽會造反?

你知道俄羅斯聯邦共產黨是几几年成立的么?1990年6月20日成立的

俄羅斯聯邦一直沒有自己的俄羅斯聯邦共產黨,而其他所有的加盟共和國都有,俄羅斯聯邦卻又有自己的俄羅斯聯邦部長會議,這又和其他加盟共和國類似,但是呢,俄羅斯聯邦下屬的各個州和邊疆區委都有直接隸屬於蘇共中央,導致什麼問題?就是俄羅斯部長會議就是空架子啊,但是對於其他加盟共和國來說,這些加盟共和國所述的州不可能繞開共和國部長會議,俄羅斯沒有自己的共和國一級的KGB,內務部,科學院,沒有自己的電視頻道和廣播,但是其他加盟共和國全有。

舉個例子,蘇聯在聯合國有自己的席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有,但是俄羅斯身為蘇聯最大的聯邦,自己卻沒有。

我是葉利欽,我他媽也造反。

在戈爾巴喬夫時代,各個加盟共和國本來對經濟和政治的討論,突然變成了對獨立的嚮往,民族主義狂飆,全蘇的共產黨組織都要面臨一個問題:如果不強調自己的民族性,就不得不到本民族人的支持,如果強調民族性,那蘇共就要破產,結果這種情況越演越烈,一開始是波羅的海三國,又蔓延到高加索三國,最後是俄羅斯和烏克蘭,本民族的人紛紛指責共和國的共產黨不是為本民族服務,而是為蘇共中央 服務,導致這些加盟共和國的共產黨人紛紛表態,有意識拉開和蘇共中央的距離,這點在阿拉木圖事件表現的玲離盡致。

如果你覺得還不相信,請看28大蘇共政治局委員名單

戈爾巴喬夫(蘇?中央第一書記)俄羅斯人

伊瓦什科(蘇?中央副總書記)烏克蘭人

布羅基亞維丘斯(立陶宛?黨第一書記)立陶宛人

貢巴里澤(喬治亞?黨第一書記)喬治亞人

古倫科(烏克蘭?黨第一書記)烏克蘭人

扎索霍夫(書記處書記)奧賽梯人

卡里莫夫(烏茲別克?黨第一書記)烏茲別克人

盧欽斯基(摩爾達維亞?黨第一書記)摩爾達維亞人

馬薩利耶夫(吉爾吉斯?黨第一書記)吉爾吉斯坦人

馬赫卡莫夫(塔吉克?黨第一書記)塔吉克人

莫夫西相(亞美尼亞?黨第一書記)亞美尼亞人

穆塔利博夫(亞塞拜然?黨第一書記)亞塞拜然人

納扎爾巴耶夫(哈薩克?黨第一書記)哈薩克人

尼亞佐夫(土庫曼?黨第一書記)土庫曼人

波洛茲科夫(俄羅斯?黨中央第一書記)俄羅斯人

普羅科菲耶夫(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俄羅斯人

魯比克斯(拉脫維亞?黨第一書記)拉脫維亞人

謝苗諾娃(書記處書記)俄羅斯人

西拉里(政治局委員)愛沙尼亞人

索科洛夫(白俄羅斯?黨第一書記)白俄羅斯人

斯特羅耶夫(書記處書記)俄羅斯人

弗羅洛夫(《?黨人》主編)俄羅斯人

舍寧(書記處書記)俄羅斯人

亞納耶夫(書記處書記、副總統)俄羅斯人

……

以上可以看出,各民族共和國共產黨領袖基本全部進入政治局,而蘇聯強力部門,例如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內務部在,KGB主席,蘇共中央各部部長,都沒有進入政治局。其結果就是,整個蘇共中央就是一個蘇聯個加盟共和國的諸侯會。

還記得周天子嗎?還記得春秋戰國嗎?

各大加盟共和國最後都搞成什麼樣子?政治經濟我就不提了,連國防都岌岌可危,喬治亞政府要求喬治亞士兵只能在歐洲服役,愛沙尼亞要求愛沙尼亞士兵只能在愛沙尼亞服役,1990年到達頂峰,拉脫維亞 表示兵役可以自行選擇方式,立陶宛表示,免除立陶宛兵役義務,並且宣布蘇聯兵役法無效,一共15個加盟共和國,只有4個沒有採取類似的措施。

是這些加盟國突然變成和平主義者了嗎?不是的。到蘇聯後幾年,各大加盟國紛紛成立自己的武裝組織,到1990年底,所有的共和國都有了本民族的軍事組織。

此時不解體,更待何時?


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這句話在這件事上體現的再明顯不過了。

所有人都想從蘇聯的解體這件事上找到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於是主體民族指責蘇聯壓制主體民族,少數民族指責蘇聯壓制少數民族,左翼指責蘇聯刻意強調民族界限,右翼指責蘇聯刻意抹殺民族界限。就這麼一個顏色,你非要同時說他是紅的黃的綠的藍的,其實人家是白色,是你們自己戴著有色眼鏡不肯摘下

最典型的,與蘇聯走上截然相反方向的就是現在的法國,刻意取消了民族和宗教等個人信息的記錄,現在恐怖襲擊頻發,想要重點追蹤某群體,結果發現根本無從追蹤起。明明是來自中東的深綠移民,但是在官方記錄上他就和來自美國南方的白人種族主義者完全一樣。對比現在查身份證就能看背景的情況,你們是不是要為蘇聯那種詳細劃分民族成分的做法高呼萬歲了?

蘇聯對民族問題的處理帶有實驗性質,很多做法值得商榷,但是蘇聯的很多問題尤其是解體跟民族問題關係不大,很多指責更是自相矛盾。

最常見的說法是蘇聯對加盟共和國優惠太多導致俄羅斯人不滿,說這話的人選擇性無視了烏克蘭大饑荒,還有後來的車臣流放。這些破壞性做法本身就埋下了各地不合的隱患,時機合適的時候會被無限放大,因此全都推給民族問題根本是歪曲。還有對加盟共和國優惠的問題,現代國家全都有對邊窮地區的傾斜政策,日本對北海道也有大量政策傾斜,阿伊努人幾乎早就不存在了,難道還要虛構出一個北海道族來?不說國外了,大家天天嚷嚷的高考加分難道是外國人虛構的?


說句不客氣的話,上面許多答案代表了現在一代新人對世界認識的一種偏執——我們(不止中國人)活在一個「太平盛世」,我們寧願相信「長治久安之計」是可以有而且應該有的。因此我們試圖「徹底解決」。

但是很可惜,這麼想就錯了,沒有。世界是實力說話的、動態的平衡過程。

東漢末年,董卓廢少帝立陳留王,各地十八路諸侯趁機宣布討伐,漢朝自此名存實亡,不久「解體」;

我們是不是因此得到結論:董卓的廢立是漢朝滅亡的最大誘因?

清末民國初年,各地「督軍」等實力派隨時自發打著旗號,或合縱連橫、自成一體,形成割據,統一的中國名存實亡,事實上解體。其中各種旗號包括但遠不限於

「東南互保」、「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復辟『大清』與再造共和」、「聯省自治」、「國民運動」、「執行總理遺囑」.....

是不是上面每一次具體的「發動」事由都是中國導致分裂的「最大誘因」?

蘇聯的解體真是因為民族政策同化消化的不夠嗎?或者說這真是決定性原因嗎。

像納扎爾巴耶夫這夥人、烏克蘭白俄羅斯的一大票政客,說白了,根本就是早被「俄化了」。「廣大群眾」不管怎麼樣,他們這些政客可都是蘇共培養了幾十年的「重點同化對象」,甚至根本和俄羅斯人都沒什麼區別。蘇聯解體(我們不說社會主義制度顛覆,單說國家解體)根本原因是蘇聯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先弱化,然後地方實力派找各種理由開始「割據」,這個時候,民族問題是第一借口而已。而老百姓。。。

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你是納扎爾巴耶夫,就算你是個「名義少數民族」,根本語言思維甚至民族認同全都是俄羅斯族的(同化的理想狀態)你現在是哈薩克加盟共和國二把手(一把手是俄羅斯族)現在中央新總書記有點要控制不住局面,你想「再進一步」,你自己準備在哪方面做文章?

從這個意義上,天下大亂的大背景下,難道董卓不廢除少帝,漢朝就能續命更久么?

從這個意義上,軍閥手握重兵背景下,難道袁世凱不稱黃帝,軍閥就更乖老實了么?

。。。

「天下大事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這句話大家都知道

裡面的哲學,沒經過亂世如今的人卻理解不了咯。

沒有一個軟硬實力均強大的中央政權,就沒有這個國家的一切。

沒有民族問題也會發明出民族問題;

沒有地域問題也會有人挑地域問題;

沒有名分問題也會變為有名分問題;

沒有...也會變為有....

反之,

你今天怕民族分裂,覺得強制同化好;

明天又怕地域思想抬頭,覺得取締方言好;

後頭又怕宗教勢力,乾脆取締宗教號;

在後頭又覺得宗族、宗派。。。

沒玩沒了,沒有個頭兒的

世界上什麼心都好變,野心,你是滅不了得

只能用軟硬實力強大的中央壓


強龍不壓地頭蛇,猛龍過江必然要鎮住地頭蛇才能立足並長久。蘇共作為一種外來意識形態,最大威脅便是俄羅斯人和俄羅斯文化。從這個角度看,蘇聯看似矛盾的民族政策其實目的一致:

1、削弱主體民族俄羅斯人

2、使各民族壁壘分明而又統一(在蘇共麾下)

3、使各民族矛盾叢生而又可控(在蘇共手中)

這樣一方面以少制俄,壓制了俄文化俄人這個最大的地頭蛇,一方面形成各方都有求於蘇共的有利態勢,蘇共居中調節,遊刃有餘。

只是最後玩脫了。

蘇聯解體令無數人扼腕,但從事後看對俄羅斯人是一件大好事。蘇聯多撐二十年,俄人佔比可能會跌破三分之一,這時候只怕欲求獨立而不可得了。

南非布爾人如果能早二十年策劃分家,也不至於陷入後來的絕境吧


可以說,是。但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得理清楚蘇聯民族政策具體在不同年代的不同形態,而不是一個籠統的民族政策套上去就開始生拉硬扯用各種比附

大體可分早中晚三期,分別對應斯大林時期,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時期,戈爾巴喬夫時期,先說斯大林時期

斯大林時期可以說奠基了蘇聯民族政策的底色,斯大林本人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貫徹列寧的解決民族和民族殖民地問題的思想。1923年,斯大林在宣判「資產階級對於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方法是根本無能,一籌莫展,軟弱無力」的同時,宣稱無產階級「在蘇維埃制度中找到了正確解決民族問題的鑰匙,它在蘇維埃制度中發現依據民族平等和自願的原則而組織的多民族國家的道路」【1】。這一時期是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盟的建立和鞏固。起初,斯大林試圖建立一個以俄羅斯為中心的單一制國家。在1922年8月他提出一個「自治化」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出使獨立的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共和國降低一格以自治共和國的形式加入俄羅斯聯邦,成為它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自治化」方案受到列寧批評否定之後,斯大林按照列寧的蘇維埃共和國聯邦制思想,即各民族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一起平等的組成新的聯盟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這個聯盟的理論基石是:民族自決權理論,民族國家理論,蘇維埃聯邦制理論。

在這裡民族自決權是按照列寧的最後定義,也即「自由分離權」。而斯大林又做了新的解釋,駁斥邊疆各地與俄羅斯分立的要求,認為這是「反革命的企圖」【2】。於是一方面「自由退出」蘇聯的權利被寫入1922年以後的歷次蘇聯憲法,另一方面斯大林的解釋又是權威的結論。因此以往的批評者視「自由退出「條款僅僅是紙面上的東西,實際上在蘇聯成立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上確實如此。但既然根本大法上明明白白寫上這麼一條,那麼在不談革命利益,再也不害怕「反革命」的帽子之時一旦有分離的契機,分離的實踐就絕對合法了

其次,民族國家的理論在聯共黨內始終沒有什麼人認真的懷疑。在歐洲部分,原先民族界限大體清楚的地方,立即著手建立以民族為特徵的共和國。在並不清楚的地方,譬如中亞就迅速的在辦公室里進行民族識別,繪製民族分布地圖,組建民族,劃界,組建民族共和國。斯大林對此是讚許的:「資產階級為了波蘭重新統一,需要動用多次戰爭,而共產黨人為了圖爾克明尼亞(土庫曼)和烏茲別克重新的統一起來,僅需要幾個月的宣傳即可」【3】。至於蘇維埃聯邦制,雖然列寧說是個「過渡步驟」,但再也沒人認真的從理論上考慮向什麼方向過渡,怎樣過渡的問題。問題是,從一開始這種聯邦制大體上是個形式外殼,在實際內容上卻是單一制,而且集權力度愈加強化。

1936年,在討論通過蘇聯第二部憲法時,斯大林斷言:「過去這個時期毫無疑問的表明了社會主義基礎上建立多民族國家的試驗是完全成功的」,「這個國家的堅固性是世界上任何一洲的任何單一民族國家都比不上的」【4】。但歷史證明試驗失敗了,斯大林時期民族政策消極一面影響很大:

  • 在理論上,口號上,還有某些實踐中確實實行民族平等政策。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後,列寧和斯大林都強調不僅要實現法律上的平等,而且要「事實上的平等」。當然也要看到列寧和斯大林在這個問題上的差距。列寧將「事實上的不平等」歸結為「民族感情」問題,實際上是在政治角度提出這個問題。而斯大林主張經濟文化上幫助少數民族。
  • 斯大林執政初期繼續主張批評大俄羅斯主義,在1930年在聯共十六大仍然強調大俄羅斯主義是「最精緻因而也是最危險的」【5】。但自30年代中期斯大林就不再批評大俄羅斯主義,從這裡起了一個不好的先例,之後的蘇聯領導人都不提反對大俄羅斯主義。後期斯大林有意抬高俄羅斯人,說俄羅斯人是蘇聯各民族中「最傑出的民族」(雖然我覺得這句話沒錯233),是公認的「蘇聯各民族的領導力量」【6】,大俄羅斯主義並沒有得到認真清算和根除。在斯大林有意抬高俄羅斯族地位過程中,大俄羅斯主義發展不可避免
  • 蘇聯憲法一直明確規定語言平等,蘇聯政府一直遵守列寧這一思想,不設立國語。在很久一段時期,比較重視少數民族語言的發展,甚至動用相當人力物力財力為西伯利亞的一些極弱小民族創立,制定語言和文字。斯大林1930年還批評要求下一道行政命令「使各民族差別消滅,各族語言自行消亡」的錯誤觀點【7】。但在1938年,蘇共和蘇聯政府聯合發布《關於民族共和國和民族州必須學習俄語》的決議【8】,這種「必須學習俄語」的決議標誌著蘇聯語言政策的變化調整。此後蘇聯政府以推行雙語制的方式推廣俄語,從社會經濟發展上看無可厚非,並且在事實上取得巨大成就。但是這也促進了大俄羅斯主義的蔓延,對國內民族關係影響甚大
  • 隨著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和黨內鬥爭激化,階級鬥爭擴大化,斯大林一方面認為「培植民族互相不信任心理和燃起民族主義狂熱的剝削制度已不存在」,蘇聯問題已基本解決【9】;另一方面又提出蘇聯民族矛盾實質上是階級矛盾,民族紛爭是階級鬥爭的觀點。其後果是一方面取消民族工作,撤銷了一些民族自治機構和組織;另一方面用階級鬥爭的方式處理民族問題,使階級鬥爭擴大化到民族工作領域,激化加深了民族矛盾。30年代初的強行推行集體化,並一刀切的推行到少數民族地區,致使烏克蘭,白俄羅斯,中亞和高加索少數民族地區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發生大饑荒,引起這些地區人民的不滿和反抗。對此斯大林採取大批流放和鎮壓富農或者富裕農民的粗暴措施,極大的傷害了少數民族廣大群眾。在30年代末,肅反運動中少數民族地區的許多黨政領導幹部因「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罪名遭到清洗,大批知識分子受到迫害。衛國戰爭時期,蘇聯政府以「通敵」為由,將克里米亞韃靼人,伏爾加河流域德意志人等11個民族500萬人驅逐出故地,流放到其他地區。也為民族問題埋下禍根

中期階段,從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以及兩個短命的,突出的民族政策特點是這樣的:

一是批判和糾正斯大林肅反擴大化錯誤入手,為斯大林時期遭到迫害的少數民族和其幹部平反,恢複名譽,對高度集權的行政命令體制進行有限度的改革

二是試圖人為的加速消滅民族差別。赫魯曉夫於1961年提出「新的歷史性共同體:蘇聯人民」概念,急於用「蘇聯人民」取代「蘇聯各族人民」。在勃列日涅夫時期這種概念被大肆炒作,並且系統化理論化為「政治共同體」,「經濟共同體」,「社會階級的共同體」甚至是「統一國際人類的共同體」

這對糾正斯大林的錯誤有積極作用,但具體到工作中仍然忽視整合民族關係。比如推行僵化計劃經濟體制過程中,過度集權,強行共和國經濟按專業分工,致使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相對緩慢,一些少數民族相對貧困。蘇聯法律上雖然承認民族平等,但實質上「俄羅斯族」是「老大哥「的地位。勃列日涅夫在二十四大上說:「我國各大小民族,首先是偉大的俄羅斯民族,在這由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享有平等權利的各族人民組成的強大聯盟的成立鞏固發展中,發揮了自己的作用。俄羅斯民族的革命毅力,忘我精神,勤勞和深厚的民族友愛精神,當之無愧的博得了我們社會主義祖國各族人民衷心的尊敬」。而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則要不斷的對「偉大的俄羅斯人民」表達「無止境」的感激之情【10】。1972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蘇聯的民族問題「已經徹底和一勞永逸的解決了」【11】。所有這些表明蘇共領導人自身也對這一問題視而不見,導致矛盾日積月累,直至最後爆發

晚期階段,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打算改革。但運氣不好,當改革啟動的時期爆發了1986年的阿拉木圖事件,這事沒引起蘇共高層的特別重視,僅僅將其看作「民族主義表現」簡單處理。直到1987年底,戈爾巴喬夫還在宣傳「民族問題已經解決了」。從所謂的「政治民主化」和「公開化」入手,在「不留歷史空白點」的口號下對蘇聯的建立發展的歷史全盤抹黑,致使各種各種反共和反社會主義的政治思潮泛濫,民族分離主義由此崛起。

進入90年代,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徹底進入死胡同。蘇琳民族衝突數量大,規模大,以及層次多樣和帶來的負面影響已從局部發展到達全蘇境內的總爆發。戈爾巴喬夫面對現狀從「改革蘇維埃聯邦制」到「完全徹底的實行聯邦制原則「,反而更加縱容了民族分離主義。結果導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倒退到「蘇維埃社會主義主權國家聯盟」,再退到「蘇維埃主權國家聯盟」。形成積聚效應,退得越快越多,最終解體

Reference:

【1】斯大林《馬克思主義與民族,殖民地問題》,P200,P202

【2】同上,P134

【3】斯大林《馬克思主義與民族,殖民地問題》,P287,P288

【4】同上,P318

【5】《斯大林全集》第12卷,P315

【6】《斯大林文選》,P428,P429

【7】斯大林《馬克思主義與民族,殖民地問題》,P349

【8】趙常慶《蘇聯民族問題研究》,P80

【9】《斯大林文選》,P106,P107,P121

【10】《蘇聯「新的歷史性人們共同體」問題資料》,P57,P58

【11】《真理報》,1972年12月22日


蘇聯本身就很「怪異」,嚴格上說它是個國家聯盟,在聯合國有3個席位,分別是烏克蘭,白俄羅斯,蘇聯。蘇聯憲法規定各加盟共和國是擁有主權的國家,擁有脫離蘇聯的權利。加盟共和國國民既有蘇聯護照,又有本國護照。本身這樣的國家體制就是個邦聯制,連美國那樣的聯邦制也算不上,極其鬆散。蘇聯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蘇共的黨國體制,使得邦聯制實際上成為了單一制。但這終究不是憲法所規定的,嚴格上說不合法。一旦維繫蘇聯存在的蘇共垮台,各加盟國就可以依據憲法的規定退出蘇聯。八一九事變後蘇共被解散,蘇聯立刻就解體了。

另,其實我們常認為中國是單一制國家,實際上這也是靠黨來實現的,如果沒有黨的存在,按中國法律來說中國接近一個聯邦制國家。


落後的還成大爺了。。擱誰也不幹啊。。俄羅斯人不幹,美國的白人也不幹。俄羅斯人不幹的結果是解體,美國白人不幹的結果是底特律。。


是,願蘇聯時期,俄羅斯族被當作奶牛,飼養了很多少民,如中亞的那些斯坦國的突厥人等.

參見直到今天的中國漢族人被政府強加的援藏,援疆(主要是援維),和北京對這幾個省的財政轉移支付占當地政府財政支出的比例.

大學入學中對少民的降低標準錄取等等.而這些少民很多無法按照正常標準畢業.

即便這些少民大部分入學後,都轉專業到簡單易學的文科,甚至他們的母語系,他們的母族文化研究專業,他們還是需要降低畢業標準才能畢業.

然後這樣的低標準入學,簡單專業,低標準畢業的少民畢業生,在社會上大規模失業.用人單位不願僱傭這些低標準的少民學生.


其實應該站在俄羅斯人的角度上看待這個問題,蘇聯成立時主要繼承的是沙皇俄國的衣缽,而沙

皇俄國的主體民族就是俄羅斯人。能夠促使蘇聯成立的民族是俄羅斯族,能夠摧毀蘇聯的也只有

俄羅斯族,成也俄羅斯,敗也俄羅斯。

讓主體民族俄羅斯族不滿了,你還指望俄羅斯族會站出來維護這個讓他們深深厭惡的聯盟嗎?我

想任何俄羅斯人都沒這麼賤吧。


是的,蘇聯的自治加盟共和國制度是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這是蘇聯民族政策的一部分。如果蘇聯把周邊那些共和國都劃給俄羅斯的話,蘇共垮台蘇聯解體俄羅斯新生就會像中國的滿清和民國一樣,執政當局變了,領土基本不會變。


有些領土本來在傳統上不屬於東斯拉夫民族,如高加索三國,波羅的海三國,語言文字極為不同,其實說難聽點是被蘇聯強拉進去的,這些國家分裂出去很正常。但烏克蘭,白俄羅斯實在不該分出去,這些地區分出去才說明了民族政策失敗。


蘇聯崩潰和解體是多個因素造成的,蘇聯的崩潰是社會共識的喪失和蘇共自身的腐敗和墮落,戈的改革是個導火索,蘇聯的解體還要加上蘇聯的地方政治組織模式,和錯誤的民族政策。如果沒有後兩個因素蘇聯依然會崩潰但不會解體和我朝改朝換代一樣,民族區域自治是民族國家的天然雛形,中央一旦控制力減弱,有絕對主體民族的國家就和中國一樣,軍閥混戰,而多民族國家很大的可能就是四分五裂


然而天朝也朝著這個方向去了。希望天佑中華吧。


想起來,現在的美國也是,養了一大票吃福利的黑墨,銹帶工人累的半死還窮的要死。

少數資本家交了大量的稅反而受指責。要散夥的趨勢。


這就好比「大唐的滅亡責任,唐玄宗百分之幾,楊貴妃百分之幾……乃至僕固懷恩百分之幾」,根本不可能達成一致。

但毫無疑問,民族問題是蘇聯滅亡的導火索、催化劑。

蘇聯的民族政策就是左右手互搏,自己製造問題,自己解決,並以此彰顯自己的功勞。

一方面不斷製造並強化民族區分意識,培養地方民族沙文主義,比如在哈薩克哈薩克人的支配地位(當時不僅哈薩克俄羅斯人實際上多於哈薩克人,其他少數民族的比例也非常高),把一個幾乎沒有猶太人存在的地區搞成所謂的「猶太人自治州」;另一方面姓趙的又大部分出自俄羅斯,用美國大使的話來說,「俄羅斯既是宗主國又是殖民地」,最終誰都不滿,俄羅斯共產黨的成立初衷不僅是要維護社會主義制度,而且是代表俄羅斯說話就可見俄羅斯人的不滿了,這不滿並不亞於波羅的海國家和喬治亞。


上學的時候沒想過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現在想來感覺可笑,蘇聯解體,關鍵點是為什麼是解體而不是改革失敗或者經濟崩潰?解體和民主化自由化,經濟崩潰有個屁的關係?假如一個國家政策失敗,沒什麼好說的,大家一起扛,苦一起吃,就和家族一樣,家族落魄了,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但是問題是蘇聯解體了就和家族分家一樣,是內部自己認為不是一個整體了,各自認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了,簡而言之就是家的人心散了。家的人心散了怪家道中落?如果是這樣我想真的還是分家比較好。我想如果再來一次,蘇聯的民族政策不變蘇聯解體也是不可避免的。


很大,但是不是最大。

你可以去搜尋下北外戴曼純寫的一篇語言政策的論文,寫的很詳盡


一些人說蘇聯的民族政策 不過就是指槐罵桑而已。

蘇聯時期的中亞不過是被「壓迫」後的死水。

民主後的中亞民族主義盛行,治安極不穩定。難道民族比「壓迫」好?


最近兩年民族政策相關話題里,總有人故意把蘇聯拉進來。彷彿蘇聯是少數民族的天堂,而不是各民族的監獄一樣。

斯大林:我怎麼不知道我那麼善待少數民族?


蘇聯解體直接原因就是民族劃分,民族自治,變態到和蘇聯主體俄羅斯平級的程度,如果沒有這樣的政策,蘇聯不可能解體,最多變個顏色,改個國號,換個朝代。


推薦閱讀:

漢末的劉虞和公孫瓚對待異族的態度不同,誰的看法才是對的?
如何評價文姬歸漢?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施行類似中國的民族政策?
你怎樣看待少數民族加分這種現象呢?

TAG:蘇聯 | 民族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