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本書該怎麼做好讀書筆記?

大家看書時一般做不做讀書筆記呢?

比如做小說的筆記和時評雜文的筆記是一樣的嗎?還是想到什麼寫什麼?誠心求教


謝邀。

在看之前,請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做讀書筆記是為了什麼?

如果只是為了方便記憶,為了能記住更多的「知識」,那就不要往下看了。

我做讀書筆記的宗旨:知識不是用來記的,而是要拿來用的,好讀書,但絕不做百無一用的書獃子!

入手一本不錯的書,如何做筆記?

第1步:泛讀。通讀一個章節,隨手劃重點,並及時記錄感悟、感想,這就是常規的讀書。

第2步:摘抄。原文再讀一遍,邊看邊摘抄,並將自己的隨想融入筆記,此為筆記原稿。

第3步:整理。將筆記中的字句、知識點串聯成通順、有條理的知識體系。

很多人筆記到此即止。有用嗎?

年前入手學習類聖經《學習之道》,此書高居美國亞馬遜學習類圖書榜首,整本書20章,理論加方法,有一百多個重要知識點,零零碎碎的就更多。

我按照上述3步,整理出20章筆記,雖然每個章節知識都整理成體系,但拿開筆記,我根本記不住這本書講了什麼,更別說,將書中的方法實踐運用!

為何如此?

上述過程,我們只是把知識點摘錄下來,沒有進行深入的理解,不成體系的孤立知識是很難被記住的,更別說20章筆記,100多個只是點了!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很多人明明用心做了讀書筆記,還是和沒讀、泛讀一樣!

這就引出第4步。

第4步:閱讀筆記。記筆記最大的作用,就是將整本書的精華進行提煉、壓縮,幾十萬字的書,有用的知識可能才一兩萬字,其他無用的信息被丟棄,這極大方便了我們對知識的加工、理解。

這本很關鍵,筆記最終整理成什麼樣子,這一本的閱讀、理解、加工其決定作用。

第5步:合併。在多次閱讀筆記之後,對全書知識點有了整體的把握,這時候,就打破書本的章節限制,根據知識的關聯性進行整合,有點類似合併同類項,合併的效果如何,完全依賴於第四步的閱讀、思考。

《學習之道》一共二十個章節,我將其歸類為5個知識體系(如下),然後再將20個筆記內容拆分,根據這5個知識體系重新組建,最終形成5篇新的、高度精鍊的、成體系的筆記。

第6步:思維導圖。筆記知識是平面的,還算不得體系,也無法指導實踐,這時候就需要藉助思維導圖,構建出知識的邏輯關係,這個過程就是構建知識樹,思維導圖構建成功,知識也就真正完成了體系化。

我對《學習之道》做了思維導圖,整本書的精華也就在這區區幾幅導圖裡面:

知識樹構建出來後,根本就不存在「讀的書很快就忘,讀書還有什麼意義」類似的困擾了,因為書中的精華已經被吸收到知識樹中,書本完全可以丟在一邊了。

至此,整個筆記算是初步構建完畢,但還沒有最終結束,因為,這種構建可能會比較粗糙,所以還有第7步。

第7步:更新。經常翻閱讀書筆記,或者讀其他書有了更深層的觸類旁通,對現有的知識樹不斷更新,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精益求精的過程。

所以,我完整的讀書筆記包括三個部分:

筆記草稿。這個一定要留,這是我們更新筆記的第一手資料。

精華筆記。這是整理後的筆記樣本。

思維導圖。這是結構化的知識體系。

很多人可能會質疑,這樣做一次筆記要多長時間,有這個時間都讀好幾本書了!

前幾年看過一本《愛的藝術》,這本書《學習之道》字數、可讀性差不多。那時候做筆記,只是做到摘錄、整理就結束了,也就是上面的前三步。看完加上筆記,前後也就5天時間,但是,這本書的知識點我至今記不住,每次有需要借鑒的觀點,都要翻書。

你可能很疑惑,為什麼不翻筆記?因為,筆記只是簡單的摘抄,並沒有更深入的理解、整合,而且信息量還少,當然沒有翻書更加準確、可靠。

書,白讀了。

筆記,白做了。

《學習之道》我前後用了10天時間,書中的知識點被有效整合後,構建了一套極為有用的學習方法體系,不僅有效提高了我的學習效率,我還對知識進行輸出,形成了很多優秀回答,比如:

高中究竟要多努力才算得上努力? - 高太爺的回答 - 知乎

為什麼老師上課講的都懂,可作業卻不會做? - 高太爺的回答 - 知乎

體系化的知識,才能有長久生命力,才能真正指導自己,提升能力。

一點微末心得,希望對你有用~

Ps:公眾號搜「高太爺」,後台回復「學習之道」獲取完整筆記。


我讀書基本不做筆記_(:з」∠)_。。因為我不是為了從書里獲取有形的東西。讀完了,忘記了,留下的無形的東西能夠影響到我的,那才是我需要的。所以不要學我。。

但是不代表我不懂得做筆記。

  • 讀知識性的書,用思維導圖做筆記

像這樣。這是我其中一本書《自私的基因》做的簡單筆記。中間書名,第一級分支是每一章的標題或者本章主旨。第二級分支是這一章講述的知識點。可以看到我真的做得非常簡略,我只提取了我覺得有趣、有啟發性的重點觀點寫出來。如果是別的書比如西方哲學史這樣知識點密集的書要做這種筆記,大概這個知識網路會相當龐大了,但是也很有成就感。

使用思維導圖做筆記,一定要記得,簡略,把重點的關鍵詞關鍵句寫出來就好,先把這一段落的東西消化了再把它轉化為思維導圖。細節的東西不需要。而且思維導圖方便以後隨時提取信息,方便記憶。很有好處的。必要時可以在思維導圖上面插入不同顏色和圖形輔助。

思維導圖的軟體也有相當多。但多半都操作略複雜、或者是收費才能提供功能。找一個你喜歡的導圖軟體。[2017-3-10編輯:由於我原來推薦的思維導圖網站疑似已經倒閉,有需要的請自行搜索尋找替代產品使用]

  • 讀小說性的書,摘錄你喜歡的句子後寫簡短讀後感

總有一些句子是你覺得不錯的。抄下來或者複製下來。有個手機app,LOGO比較難看(你們開發人員可以用心一點搞一下LOGO嗎。。),但是功能很實用。名字叫做:塗書筆記。輸入書名會自動匹配圖書封面創建你的書單,然後在裡面可以添加你的摘錄。摘錄內容包括:頁碼、段落原文、感想。可以拍照直接保存這頁面,或是拍照後系統識別轉換為文字,或是直接自己輸入文字。

如果喜歡寫讀後感的,推薦是微博。。寫清楚書名和作者。閱讀時間則自動在發布日期裡面顯示了。140字內闡述整本書的讀後感。這樣可以訓練用最短文字陳述最多內容的技能。又或者如果喜歡寫很長的,微博支持長文字或是長微博,都很不錯喲。如果全都是140字的,那麼還有第三方公司可以支持把你的整個微博幾百篇讀後感列印成一本書喲。

  • 時評雜文短文散文這些的,啊喂這些這麼短還做什麼筆記啊

簡直讀後感也不用寫了啊。如果有特別喜歡的句子,那麼,另外開一個微博把喜歡的句子摘錄下來吧。記得要把出名和作者都寫上。不過我打賭,就算摘錄了滿滿一本子,你十年也不會回頭翻看兩次。

  • 我不喜歡在原書上直接畫線寫感想。誰有空整天翻書一本書一本書一頁紙一頁紙尋找某段特定的筆記啊
  • 我也不喜歡買個漂亮本本用精美的筆做筆記。太慢了,一分鐘才寫幾個字,而電子化的途徑一分鐘又比筆快了何止幾倍

----------------

1月9日:更新思維導圖大圖。


一、標註

很多人讀書都有一個習慣:劃重點。

喜歡將書中的「重點」用筆標註出來,方法沒錯,但是用不對就顯得有些本末倒置了。我翻過一些朋友的書,有時候一頁20多行,畫線就畫了10多行……

這麼做就是對「標註」有所誤解。

標註的本質是提示,是為了讓你在回顧書籍的時候能夠快速定位到關鍵信息點。標註過多會對有用信息的收集產生阻礙。

《學習之道》里對劃重點有這麼一個說明:

劃重點和標下畫線一定要謹慎,否則你不僅會效率低下,而且會被誤導。畫線的動作會讓你欺騙自己大腦在工作,其實只是手在動而已。做標記前,要先訓練自己找的主要觀點,並把所做標記數量降到最少——一句話就行了,最多不要超過一個自然段。

隨後再用具體例子來分享下我的標註法。

拿前段時間我讀的《未來簡史》來說吧,這一頁是我將書中我所收集到的「概念」進行的一個匯總。

這裡有一點要提及下:非虛構類書籍大多情況下是通過大量的實驗、例子、數據來詮釋概念、結論和現象等,所以我們在第一次閱讀時,是跟著作者的引導來發掘出作者想要表述的意圖,再之後的閱讀就無需探索的步驟,只需準確定位到概念所在。

我將書中所揭示出的概念匯總起來甚至還備上頁數,就是為了日後搜索資料時能一眼找到。

之後再具體到書中:

每個章節前的概念注釋和上面所說的匯總概念一個道理,方便日後翻閱時可以快速了解到這章提及哪些概念。

最後我們在具體到概念上,比如說這個「何為知識」,翻到215頁:

你可以看到我將概念用筆標識出來,解釋則用豎線框出來,這樣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概念的整體範疇。

最後還有一項:聯想

在一些重要的段落旁邊寫些自己的話。比如通過這個概念聯想到哪本書上提到過類似的概念?或是說這個例子是不是很好的解釋了之前讀到的一個概念?等等。其實這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里提到的最高價閱讀法——「主題閱讀」。

畫線——匯總——聯想,做到這三項就算是完成了「標註」這一步。

二、回想

這個要從一個思維誤區說起。

很多人在回顧知識的時候都喜歡翻回去閱讀,認為再次閱讀可以加深印象,錯。

絕對不能拿翻閱當複習。

心理學家傑弗里·卡皮克曾在調查後說到:大多數學生不斷重複閱讀筆記或課本,卻很少有人在學習時進行自我測驗或做提取練習。

當書本擺在眼前時,大腦會產生錯覺,以為學習材料也同樣存入了大腦,其實是小和尚念經。

閱讀是一種被動接受,效率極低,只有主動回想才能更高效的獲取知識。

說完這個學習誤區後,我們再說通過回想要做的工作——畫思維導圖。

其實這個方法很多人都提過,但我之所以把回想作為第二步而不是畫思維導圖是因為很多人在畫導圖時候是看著書畫的,這就錯失了一個通過回想來加深記憶的機會。

關於思維導圖我之前也寫過一篇相關文章,這裡不多重複:

思維導圖快速入門

思維導圖要畫,但是必須是在讀完一個章節後,合上書來畫。努力回想書中的主題、概念、邏輯等,將他們全部呈現在紙上。比如我最近在讀《學習之道》裡面一個章節的思維導圖:

回想,努力的回想,甚至可以切換到不同的場景來進行回想,比如你在一個屋子看完回想了一遍,你可以走到客廳再去回想一遍,再到廚房等等,不同場景的置換可以加深記憶。

每一次努力的回想都是為了讓大腦變得更聰明。

=============================

更多精彩文章請移步公眾號:生有涯而知無涯

http://weixin.qq.com/r/rDsNFYHELtxRrcV2926_ (二維碼自動識別)


認識我的大V這段時間就不要給我點贊了,我喜歡看著答案本身自生自滅……然後我獲取一些人工數據吧,另外,有贊過的朋友,我在此表示感謝,後續的就不需要了。

原文:

我看更重要的是記什麼的問題。我看書的時候會記錄筆記,什麼都記錄。

  • 比如……
  • 「他身披繡花的禮服,頭頂摺疊的小冠,褲子兩旁,貼著銀色的微帶,連著一把鑲螺細柄的指揮刀,閃閃地在那裡發光……」

  • ……
  • 太多這樣的句子,僵硬地躺在我的筆記本里,當我二次翻閱,竟然無覺。我仔細品究,設想當初摘錄的心境,竟捕捉不到一絲律動。
  • 我在想,為什麼隔了一段時間再來翻看時,那些曾經自以為美的句子,已經不能夠再感動了?
  • 我們想一下吧,摘錄進筆記的那些句子,往往伴隨著一個天然的弊端:我們看一篇文章,看到令我們激動的句子,我們才會摘錄下來;換句話說,我們當初之所以對那個句子產生共鳴,那是因為前文的閱讀使我們產生足夠的情感代入——若沒有這些情感代入,這些句子對人產生的震撼是十分有限的。
  • 任何一部電影,不可能一上來就給我們直接放最後的高潮——一旦失去了前面情節的鋪墊,高潮也無所謂高潮了。
  • 恰巧,我們筆記里記錄的句子只是電影畫面的一禎。
  • 經常有這樣的發現,就是朋友圈裡面有些人喜歡曬截圖——那個對於他們來說值得紀念的moment.但是他們的這些moment,我們外人捕捉不到其中的point在哪裡,ta為什麼這麼高興呢?為什麼這麼激動呢?到底發生了什麼讓ta這樣瘋癲?對於當事人,ta處在故事之中,故事的每一幀於ta來說意義非凡,然而對於我們外人而言,我們是不能夠完全理解的。
  • 劇透效應。我把影響第二次閱讀感受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叫做——「劇透效應」。
  • 你喜歡一個片子,別人提前告訴你告訴你情節——這就叫劇透,我們恨劇透;你看一個片子,再看第二遍的時候,就等於是「完全劇透」了。
  • 我們隔了一段時間,再來看同一個句子,也是「完全劇透」了——「完全劇透」會大大削弱句子能展示的魅力。
  • 鑒於以上的推理過程以及兩點事實——如果你也認可的話,我們有理由來思考一個問題:
  • 記筆記的意義就只是去筆記本身嗎?不是的。那麼,筆記應該記錄些什麼?
  • 理論上,我們記不下來的東西需要保持的功能是——能夠讓我們產生再次代入感,使我們能夠體會到當初記筆記時的那種悸動、感悟、震撼……
  • 從這個前提出發,於是我們可以產生三個解法:
    • 記錄思想類句子——可以無所顧忌。
      • 思想類的句子旨在啟發性,那怕是一個問號,它也能夠引發我們的思考——思想類句子的記錄價值是很大的,我們可以無所顧忌的記錄本身具有思考含量的句子。比如愛因斯坦名言:停留在出現問題的思維水平上,不可能解決出現的問題。這類名言,我見一次警醒一次。
    • 記錄好詞好句——最好即刻二次品讀。
      • 你為什麼感覺那句子好呢?往往跟你的當時的心境是相關的,如果一個東西是因為依賴你的「感覺」而喚起,那麼請你不要自以為以後還可以再來。
      • 當時你覺得美,那麼請趁著當時的心境,沉浸在那些句子的即刻品味中。因為我們說,讀這種好詞好句,重在於情緒上的「感受」。
      • 有人會說,記錄好詞好句當然是為了以後能夠再次用到自己的作文里了——是的,但這個是我們的「期望」,換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可能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而已。
      • 至於是不是一廂情願,請你問問你自己,你記錄的那些好詞好句到底有幾句用到作文里了?
      • 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可能更好的方法:那就是集中讀一個好作家的作品,把他那種行文的感覺給讀出來、捕捉到。
      • 很難嗎?不難的。讀魯迅的作品,很快你就會有他的措辭感覺……行文喜歡有一顆樹,還有另一顆樹……這說明魯迅的行文感覺是可以遷移到你身上的,但這種感覺往往是短暫的。如果你真的想維持那種感覺,最好讀一段時間的魯迅,你寫一段時間的自己,讀一段,寫一段……這是一種感覺流。
      • 但我們不建議魯迅,因為他太好辨了,去找個小眾作家吧。
      • 我想這個方法,至少比那些零散地四處摘錄來的好詞好句好的多。
    • 記住雞湯句子——隨你便吧。
    • 記錄自己的句子——多多益善!
      • 雖然我反對碎碎念的記錄,因為那個不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也不是完整的敘事。
      • 但,上面這句話是對他人說的。
      • 對自己而言,恰不是這樣的。
      • 我喜歡翻空間裡面陳年的記錄,感觸很奇妙,哪怕只是一個條說說,有時候也能夠勾起我對往事連綿的念想。
      • 我們對於自己的東西還是最了解的,一句話就勾起一個回憶,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故事。記錄自己的故事,那怕只是其中一幀,對於你來說,也許就可以是全部。
      • 最令我激動的是我自己寫的那些日記,那些真實發生的事情,那些曾經存在的想法——這是我讀的最激動的一本書。
      • 對呀,推薦一本書——那就是你自己寫的書,建議你自己可以現在開始書寫。
      • 讀這本書,你看一次,激動一次……

  • 最後我們建議總結是:
  1. 記錄關於自己的東西,多多益善
    • 該建議的作用是:增加能夠引起自己感受性的內容記錄,這是將來「感受庫」里的一筆財富,也是以後引發生命回憶的豐富材料。
  2. 遇到好詞好句,最好即刻二次品味
    • 該建議的作用是:減少無益於二次感受的內容的記錄——這是節省時間;同時增加對內容的即時感受——這是為了增加對內容的利用率。
  3. 思想類的句子,多記無礙
    • 該建議的作用是:這類句子常看長新,起到思想啟發的作用,多記無礙。
  4. 雞湯句……
  • 該建議的作用是:額……
  • 讓大家看一下我認識的一位老師的曬在朋友圈的讀書筆記……你知道他的工作是什麼嗎?
  • 他是我現實生活里,最佩服的讀書人。


    讀書筆記當然有很多種,但就個人來說,不必拘泥於是哪一種形式,每個人最好是建立自己的筆記系統,這樣才是最適合、最高效的。

    說兩種常用的吧。

    當閱讀完一本書籍或書中的某個章節之後,書籍內容會觸發你的思考,讓你產生感受和領悟,你會發現自己有一種深深的想要把此刻的這種感受和領悟記錄下來的想法,表達慾望強烈,這時候,你會就著這一刻的情緒,揮筆而就,把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思考和延伸、反駁與衝突,記錄於紙上,形成與書籍、與作者的一段隔空甚至跨時空的對話。

    這種對話是自發的,在有所理解後,可稱得上是一種心得體會,它不必是辭藻華麗、字句工整,僅僅是此刻的所思所想,也許邏輯不夠嚴密,也許體系並不完善,但落於筆端的東西仍然是經過加工和梳理的,並且最真切的保留當時的心境,相較頭腦中一閃而過的印象和理解而言,記憶更深刻。

    另外,對於很多有價值的書,無論是專業、工具、理論甚或其他,只要你讀過一遍之後,認為它有價值,那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總結起來吧。

    知識之於人,想運用他們,第一步是要形成自己的體系,或者稱為結構化。

    只有經過每個人自身結構化之後的知識,才有可能隨時提取,運用自如。

    而每個人由於受教育、環境等背景因素的不同,從而會產生不同的結構化邏輯,因此,做讀書筆記或總結的結構化方式不必相同,當下而言,你最順手的結構化方式就是最合適的,當然這種結構化方式會隨著閱讀量逐步增長和認知水平不斷增強的過程中,會逐步優化和調整,也可以參考其他人的,但我認為,自己習慣的可能就是當下最好的,因為這種方式效率最高。

    思維導圖是輔助進行結構化梳理的很好工具。

    但思維導圖也不是萬能的,針對不同書籍,可能有結構、有感悟、有數據、有結論、有分析、有圖表,不一而足,需綜合運用各種文檔、文件編輯、處理方式。

    按自己的邏輯體系,結構化書本知識,由心而發的記錄自己真實的感受,然後優化和調整。


    建議題主應該交一個筆友或者好友。我讀書從來不做筆記,以為讀到一半停下來寫字,這是很反人類的,而且如果不是專業的書籍,而且你不是出於對一本書做專業分析的角度,一本閑書讀下來,那些被你記住的東西,才應該是你需要的東西啊。

    講一個日常:我在讀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三十年》,讀到一半的時候,女友在客廳喊我吃茶,然後我出去,坐下,吃茶。她問我在讀什麼,我說龍應台的書。

    是一本什麼書?

    是一本講作者那一整個家族的書,關於他的爸爸,他的爺爺,他的媽媽,他的哥哥巴拉巴啦

    然後我跟他講這本書如何從一個家族的成長史寫一個時代的動蕩,如何從一個個分鏡頭寫一個香港台灣的苦難。當然我會忘記一些要素,比如我只是告訴她:她有一個朋友,是從青島被抓新兵抓到台灣去的(我當然不會記住那個朋友叫做什麼),但是這不影響我們交流。

    嗯!就是這樣,水汽裊裊,一壺滾水燒完,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我起身回房接著看。我覺得這就是看書的意義。與其做筆記,不如車大炮!


    看的時候想到什麼就立刻寫下來 靈感這種東西真的很邪乎 下一秒就沒了。

    雖然說是電子版比手寫要有效率易修改也好排班較美觀 但我還是堅持手寫。不為別的 只是以後看到的時候 可以看出來當初的心情如何嘛。


    做筆記是為了更好的讀書,而讀書的目的決定了需要做什麼樣的筆記,千萬不要本末倒置,筆記做的工工整整,書卻白讀了。以下是個人的一點心得。

    1、讀小說

    個人讀小說是為了休閑,畢竟是說故事,那麼只要讀到精彩的地方,或有所感悟的地方認真記錄即可。可以是一句話,可以是突然產生的感悟。

    2、讀社科哲學

    這類書雖說是一類,但是差距巨大,如果發現是打著社科幌子的心靈雞湯,直接刪除(我習慣用kindle,實體書從來不在網上買,容易被書名書評等坑的體無完膚)。如果是比較簡單易懂的社科類,那就可以簡單記一記重點,比較難的地方要反覆閱讀,提煉出自己的總結並經常翻閱筆記。比較艱深的社科哲學是必須要記筆記的,不是簡單的抄書,而是條分縷析的筆記重點,第一遍會比較雜,但是要梳理出大致的脈絡,第二遍讀要精簡這個筆記,難懂的書價值一般也較大,當然是一般情況。一般我這類書我需要讀三遍,基本可以有自己的感悟和體會,再寫一篇讀後感或者書評,我屬於慢工出細活的,追求效率或者理解能力強的可能不需要這樣讀。這裡我個人的習慣是讀完以後,沒事會讀自己記的筆記或者讀後感,經常會發現一些疑問,再去翻翻原書,找找資料,做一些修正。

    3、讀古典文學

    這裡古典文學專指《歸田瑣記》《鬼谷子》等這類文言文體類的書,世界名著我都是歸類到小說里的,這類書其實也有細分,比如以上這兩本,歸田瑣記是年代比較晚,有點類似白話文了,基本不需要查文言文字典或者查典故,可以流暢的看,而且比較有樂趣,屬於雜文,筆記就寫的比較隨意,天馬行空,主要是記心得體會。鬼谷子年代久遠,基本是先看一段翻譯,再看原文,對照字典,自己理解,很多古代的文言文我覺得都可以有個人的理解,畢竟都是後代的人推論出來的翻譯,個人意見可以保留,而且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沒必要非往標準答案靠攏。這類讀完以後,可以記一些好的原文,感覺文言文其實有的時候比白話文要精練,而且比較委婉。

    4、讀專業性書籍

    我讀這類書是目的性很強的,比如學習看財務報表,參加各類證書的考試,想編一段程序,之類的。所以都是帶著目的性去讀的,筆記都是記的電子版,或者是形成了一定的產物,比如分析報告,軟體,或者證書。我覺得知識是不斷發展的,所以這類專業書我記的筆記一般很少再翻閱,除非下次再用,因此,記的時候我就會很有條理,很有目的性的寫標題,比如:資產負債表各項計算公式及分析解釋,RAID的分類和意義等等。

    暫時寫這些,經濟類和文學類的書我讀的不多,就不多說了,希望對大家又幫助,無論是想交流還是來噴都十分歡迎,反正我也不會改。

    總而言之,讀書,記筆記,寫讀後感,都是手段,是方法,是為了我們或者獲得成長,或者獲得樂趣,或者獲得功利服務的。把記筆記也規範流程化是不妥的,「盡信書不如無書」,本書讀書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千萬不要因為記筆記破壞氣氛。


    因為題主說小說雜文什麼的,我就來說一下我寫筆記的方法吧

    (舉個例,不喜歡這種模式就過啦

    記筆記 原因,

    1??有的時候看書看完卻什麼也沒記住,只知道講了什麼樣的故事,一知半解,

    2??想記錄現在的感受,年齡不同感受不同,以後翻起來一定很有趣

    3??記錄書里句子,想法,歸納知識點

    4??匯總看過的書,年終盤點,分類

    5??索引作用,明顯知道哪些書值得看哪些書一般

    當然學習筆記是另外寫法啦

    小說雜文因為知識本來就有限,我又是個不喜歡在書上畫,想把每本書存的和新的一樣的人,所以我選擇準備個本子用

    有感悟的,喜歡的句子抄上去,另注感想,想到什麼寫什麼,很自由很方便

    網上其實有很多本子,我覺得自己規劃最合適,要求挺低,只要整齊就行。


    1. 知識性的書籍

    以前看過很多書都沒有做筆記,導致現在很多內容都記不起來了,痛定思痛之後,我現在看這類書大概遵循下面的步驟做筆記,

    • 1.1 摘取內容:如果讀電子書的話,一般用kindle或者多看App,可以直接在讀書的過程中自動劃句子,最後同步到evernote;如果是紙質書的話(已經很少看紙質書了,要看的話基本也是看一些沒有電子版的或者圖片比較多的書),智能苦逼地先在書上划上,然後折個角,最後讀完全本後,將內容手動打到word里。

    • 1.2 理解總結:因為很多書的結構並不清晰,特別是國內的,所以我會根據第一步摘取的內容自己想大概理解一下,對書的結構做個大概的總結,然後根據總結來重新梳理一下讀書的筆記或者感悟。(註:如果感覺書的邏輯很清晰,我一般會直接畫思維導圖,因為思維導圖很方便以後瀏覽)

    2. 文史小說等

    文學歷史類的書,我一般很少像知識類的書一樣做筆記,只會大概偶爾摘錄有感覺的句子或者寫個一兩句自己的感觸。

    小說,大部分時候都是抱著比較輕鬆的心態,所以一般很少做筆記,甚至有段時間是用App聽的。


    我讀專業書籍比較多,英文的居多,400頁以上。所以不記筆記等於沒有讀。我一般分2個部分去記筆記:基本概念,方法。如果是科班出身,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理解基本概念,然後從基本概念構建知識體系。有個竅門,問題導向式做筆記。一定在每個標題下說明自己是針對哪個問題或者想法記的這段筆記,好處在於,不會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一段不長的筆記能幫助你解決一個問題,興趣大增!如果有個問題我沒有解決,我會以這個問題為標題,並在標題前設置一個問號。後面查資料解決。除此之外,建議多用visio做圖理解,能不用文字表達就不要用文字,因為大腦肯定對圖像印象更深刻。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


    筆記記得再好看,回頭不溫習也還是零。


    比較贊同@小冷 的方法,思維導圖是個非常好的工具。

    我補充一點關於讀小說的讀書筆記: 讀小說不像讀科普性文章那樣需要你仔細斟酌書的內容,你只需要記住裡面的人物還有故事情節,有時候也可以摘錄一些精彩句子。

    所以我的建議是用一張紙把小說裡面的人物的名字身份,人物的主要事件以及人物之間的關係記錄下來。一來當你讀小說時,碰到感覺很熟悉但又記不清楚的人物時,只需要看你記錄的一些信息你會很快的聯想到他的故事,而不用再辛苦的往回找關於這個人的一些細節,提升閱讀的效率。

    二來小說的重點本來就是人物和情節,讀完之後萬一哪一天忘記了書本內容,你只用看一看你做的這個筆記就把小說的人物和情節都撿起來了,看一兩遍這些筆記你就能記得很牢了。


    從來不為做筆記而讀書,讀書也從來不做筆記,這樣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觸。妙不可言~~~


    我覺得可以直接鏈接我之前的回答。

    怎樣高效閱讀一本文學著作?或者如何通過閱讀梳理清晰名著中的人物畫像(性格等) - Mechaos 的回答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的目的是「讀一本書如何才能更好吸收」。就我嘗試的各種方法中,我覺得最有效的就是用思維導圖做筆記,整理筆記,然後進行主題分析總結思考,如果能寫篇讀書總結或者與興趣相投的人進行交談,這本書的知識點基本就變成自己的了。


    為啥要做筆記

    最多寫篇感想就好了吧


    考研養成了一個好習慣1是拖延症好了2就是讀書的時候不在旁邊放張紙,手裡拿只筆就不舒服。我讀書的時候,一般都會在旁邊放張紙,看到喜歡的句子,一段引起我我浮想聯翩的文字都會在紙上抄一遍,再配上我漂亮的字[認真臉],我的天,太享受了。然後這些紙就夾在書里,方便下一次讀。要是更讓我心動,或者有什麼想法我甚至可能寫到筆記本上或者直接記在書里。在我看來,這真的讓我感覺讀書非常的幸福。


    我看電視劇都會做筆記的。有大方向即可,因為對我來說很多東西隨著時間推移,內容會越來越豐富。書,就是越讀越厚


    推薦你一本書:《別告訴我你會記筆記》,是個日本人寫的,整本書都在談怎樣記筆記,細心到令人髮指,作者肯定是處女座,雖然不能全學得來,可以參考一下。


    推薦閱讀:

    如果你現在有機會離開杭外劍高,你會走嗎?
    遼寧大學新華國際商學院怎麼樣?
    你在學習你的專業知識過程中獲得過哪些愉悅?
    怎樣找到學習的動力?
    認知心理學有哪些相關推薦書籍?

    TAG:閱讀 | 學習 | Kindle | 學生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