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哪一部造詣最高?

讀金庸已經十幾年了,仍然能得到很多東西。金庸的小說,哪個才是最好的?我認為論影響力,最大的是射鵰。論場面宏大,是天龍。論故事流暢,是笑傲。論情感描寫,是倚天。論黑暗程度,是連城訣。論無聊,那是書劍恩仇錄。論胡編亂造,那是鹿鼎記。


天龍八部。

塑造人物最多,形象特點個性都很鮮明,而且不像神鵰(不要噴我)那種脫離現實的感覺,更體現出一種人生在世的渺小,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都從人物經歷中寫了出來。不管是高高在上還是卑微到塵埃里的人,都有不能如意之事,都對命運無可奈何。比如虛竹,本就想一生在少林寺,別人看來他運氣好,但那並不是他的初衷;比如丁春秋,估計嫉妒死虛竹,但在虛竹眼裡羨慕死他了,一生都可以在少林寺。

也有些人物的塑造,體現出來個人修行得到的結果,比如蕭峰和段延慶,可謂專註一趣,段延慶是一念成魔,蕭峰一念成佛。比如鳩摩智,屬於回頭是岸,立地成佛。

所以我認為天龍八部,就是塑造了一種種人生經歷和體驗,豐富飽滿,算是金庸的巔峰之作。


個人覺得,《天龍八部》是金庸最好的武俠小說,而《鹿鼎記》是金庸最好的小說。


雖然個人情感上最愛《笑傲江湖》。但覺得論造詣,最高的是《鹿鼎記》,其次是《笑傲江湖》和《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講眾生,以武俠的世界為依託,以佛學為基座。

《笑傲江湖》普遍被認為是講政治,但我覺得更多的是在講隱士和隱世。

而《鹿鼎記》則跳出一切,以一種看似荒誕的主角形象顛覆了自己的規則和武俠世界的規則,正是所謂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天龍講佛,講眾生悲苦,而鹿鼎無佛。笑傲講無招勝有招,而鹿鼎無俠。這是超脫和高明之處。

(僅是個人想法。且不絕對。)


天龍八部。


個人最愛《鹿鼎記》。沒有絕世神功,沒有豪門背景,靠的是自己的靈活多變,鬼馬機靈,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傳奇。沒有拯救過世界,沒有稱霸過武林,卻靠著傻乎乎的一腔兄弟情誼,獲得一世美名。俠不是外在的力量,而是內心的堅持,一個人可以有很多缺點,但只要固守本心,便可謂之俠,小人物也可以有大傳奇。


笑傲江湖


這不應該是一個投票題么?

================

我選《鹿鼎記》


《笑傲江湖》是政治小說,金庸也在笑傲江湖後記里說了,左冷禪(左者左派也、蘇聯也,冷禪者冷戰也)、岳不群、任我行等與其說是武俠人物,不如說是政治人物,裡面有政治家、有戰略家、有陰謀家、有政治冒險者,有派系鬥爭、有政治聯盟、有個人崇拜,這個不能說太多,想想笑傲成書的年代吧;

《鹿鼎記》是歷史小說,大家看《鹿鼎記》有沒有《阿甘正傳》的感覺,把一個小人物融與波瀾壯闊的歷史中,《鹿鼎記》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它是反武俠的武俠小說,還代表金庸在最後一部創作中達到的境界,從之前有為法達到無為法的境界,有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的有意思;

《天龍八部》是哲學宗教小說,但其勾勒的瑰麗的武俠世界卻更加深入人心。

個人覺得這三部小說要高出金庸其他小說半籌。


作為一個傳統武俠(相對於出現神怪設定的網路小說)的死忠,我最喜歡笑傲江湖,最討厭鹿鼎記,因為前者如其名,最符合我對武俠的幻想,而後者則是不折不扣的反武俠。雖然需承認二者文筆沒有高下之分。


射鵰正鹿鼎邪,神鵰出塵笑傲出世,倚天龐大天龍複雜,這是三對 couple,前者是始後者是終,射鵰是所有始的始,鹿鼎是所有終的終。

依我看,要麼射鵰,要麼鹿鼎。

題外話,一直覺得,所謂的金庸小說排行,其實都是跟非金庸迷說的話,真正來講,十五部金庸小說是一個整體,不宜分高低。對於我這樣的金庸迷來說,倚天屠龍記好看不是因為它是倚天屠龍記,而是因為它是金庸寫的小說,大家理解這句話所要傳達的意思就行,不要跟我字字計較。金庸小說好看的地方是對情節的細膩描寫,對人物性格的準確把握,而這些是貫徹於金庸的所有武俠小說里的。很多人講金庸小說的魅力得力於小說的歷史背景,大構架的複雜情節,個人很不認同這個觀點,如果因為這些喜歡金庸小說的話,我覺得他會更喜歡黃易的武俠小說。


倚天天龍多寫神仙亂斗,講的都是歷史大勢;至笑傲,變成寫知識分子和官僚政治的一般規律;到了鹿鼎記,開始寫普通人小市民,神力消失,諸神終於落入凡間不知所蹤。(這三個階段和人類歷史和中國歷史的一般規律多麼契合呀。)

三個階段各有所長,不過個人最喜歡中間的部分。


鹿鼎記 天龍八部 笑傲三部不分上下


連城訣。人物之深刻,描述之黑暗,令人心驚(本來想投笑傲江湖的。但是由於金庸太不了解女性,笑傲江湖的任盈盈寫的還是太高大上太不真實了,沒有實際意義)


既然有很多人說這是投票題,那我投笑傲江湖,要是有第二名的話,我選連城訣

天龍有些魔幻,而且虛竹的愛情在我看來太牽強,我不喜歡,鹿鼎記看了一半就開始邊看邊吐槽,實在不能接受這種一夫多妻,頗有牽強意淫之嫌。


我喜歡倚天屠龍記,但是鹿鼎記也不錯,其實,除了早期作品,都還行,但是,金庸的作品就是娛樂,和好萊塢大片一樣,別太認真


《鹿鼎記》,以無俠說武俠。


天龍


綜合水準最高最深刻是《笑傲江湖》;《鹿鼎記》太玩世不恭,《天龍八部》直男癌晚期,《射鵰》《神鵰》《倚天》太流於情節,中心思想簡單矛盾不複雜。

評價某一個量產小說家的作品的時候,尤其是金庸這種文筆發揮比較穩定的作家,又是武俠這一類偏重情節設計的小說,我覺得提取出中心矛盾對比是一種非常好的評論方式。

比如《天龍》集中在人生,命運;《射鵰》三部曲強調民族,敵我;《鹿鼎記》又說回人生。雖然輔以情節,又因為矛盾主題都集中在個人,相當多的時候讀者也會覺得深刻。

但是,這不是普遍現象。《笑傲江湖》探討得確實廣泛存在,真實得超過小說範疇的人性矛盾。含沙射影非常漂亮。情節誠然不是最棒的,但至少對我而言,是一本熟知情節之後仍然能偶爾重溫的小說。

我想一本優秀的小說不能止於storytelling,讓讀者知道別人的人生;更要啟發讀者真實現實的生活。


我會在不同的情緒狀態下,對某一部有強烈的認同。

《天龍八部》是造詣最高的,但我想說說《連城訣》。

昨天晚上在摘抄讀書筆記時又發現自己當初看《連城訣》的時候摘下的那些句子,不禁十分感動,又愈加佩服金庸。

《連城訣》寫人心的險惡,寫得出神入化,我們今天以為自己人格很高尚,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扮演著各種各樣的小人,我們身邊總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小人,即使他昨天看起來還是一個一副慈眉善目。

「有些人心中,暗暗還存在一個念頭,只是不便公然說出口來:「南四奇和鈴劍雙俠這些年來得了好大的名頭,耀武揚威,不可一世。死得好,死得妙!」

人心一直是這樣,善妒,愛看別人沒好下場。利己,其實是人的獸性,這一點,即使人類再進化個幾千萬年,也不會改變。

「此刻鐵柵已斷,他二人若要越獄,實是大有機會,但丁典既一言不發,狄雲也不覺得外面的世界比獄中更好。」

上面這一段是我最喜歡的,金庸先生竟然把獄中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作比較,而且得出的結論是獄中固苦,人世又有何可戀?花城出版社新版的《連城訣》,我很喜歡它的封面,那是帶著枷鎖的一個人看著牢門外。因為這段話,我對丁典這個人更加喜歡和同情。

讓我有很強烈的感觸的,是這麼一段話:

江南三湘一帶民間迷信,穿著衣衫讓人縫補或綴鈕扣之時,若是說了話,就會給人冤賴偷東西。

我的母親,一直也是這麼跟我說的,我想著這種說法是怎麼產生的呢?或許,正是人心,無關迷信。

如果知道連城訣的創作背景,就更加會對這段敘述很有感觸。因為連城訣,正是根據金庸以前家裡一個長工的親身經歷寫成的,我每每看金庸敘述的那段創作背景,都十分感動,那個長工,令我很同情。

「世界上什麼事情都能發生。未必好人一定運氣好,壞人一定運氣壞。反過來也一樣,也未必壞人運氣好,好人運氣壞。每個人都會死的,遲死的人也未必一定運氣好些。 」

這段話其實可以讓《連城訣》與《天龍八部》媲美,毫不遜色。

《天龍八部》結局說不出是一個悲劇還是喜劇,喬峰死了,不過段譽和虛竹還是一個喜劇的結局,在某種程度上,《連城訣》也是一個喜劇,可是它的通篇確實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我覺得金庸這樣安排也恰到好處,沒有必要刻意寫一個悲劇的結局,因為上面的原文已經解釋了,一切都是運氣,命運。

以上就是我對連城訣一點淺薄的理解。


談談個人想法,我覺得是《天龍八部》,故事暗含了比《射鵰》系列更宏大歷史觀,也帶著《神鵰》《倚天》的豐富感情線,從作品名字起就加入了佛教的宗教思想,並且對應人物貫穿全文,而且是金庸難得的以三個人物作為主線的小說,三個人不同的性格、人生經歷更是詮釋「天龍八部」這一象徵意義。還有個小細節,天龍八部里有個關於宋哲宗談話的正經歷史片段描寫,給人感覺可有可無,明明可以一筆帶過但金庸卻花了這麼多心思去刻畫就是他自己對那段歷史的一個側面評價,這在其他作品中幾乎沒有。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虛竹?
倚天里明教三英斗伏魔圈之戰,金庸真的有必要把殷天正寫死嗎?
金庸小說里為什麼大多數主角都是武功本身很爛,偶然獲得秘笈變牛逼的?
金庸武俠小說里最厲害的武功是什麼?

TAG:香港 | 文學 | 武俠 | 金庸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