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POI疑犯追蹤在美國收視率不高?
如題,很喜歡這部劇
(無版權)疑犯追蹤的收視率在1、2季完全沒有所謂"不高"這一說。(就這部劇而言,CBS的25-54的收視率經常比18-49平均高出0.7),第四季中期10m的即時收視人數在任何電視台都十分可觀。遺憾的是,收視率在第3季有所下滑,第4季後半期雖明顯下滑,依舊保持著相對良好的收視水平。
在2015年5月的第一次回答是針對當時(現在已經被屏蔽)某匿名回答中對「百合組」的惡意言論而發表的,當時用手機寫了一大篇,所想表達的內容並不十分清晰,故於2016年2月26日重新整理。感謝新的匿名回答的批評。另外,在2月28日結束和這位用戶的討論後(這位用戶解除了匿名),我修改了自己的部分言辭並整理了格式,雖然討論的過程並不愉快,還是需要感謝這位用戶,並且為我自己對這位用戶的部分誤解道歉。
==============================
針對當時的某匿名回答,從數據出發,我的基本結論是,百合組對收視的正面作用部分抵消了第三四季故事水平的疲軟。在同一季觀眾基礎相同的情況下,第四季後期兩個女主不出場的幾集,收視率依舊距離這一集有不少差距。411兩個女主推動主線,在開局疲軟的情況下把收視人數拉回10m級別,live+7為14m提高40%,隨後的412依舊保持10m收視人數,高收視的延續性至少說明百合組不招致反感。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同時,IMDB單集評分也不否認這一點。據說有人聲稱這是刷分得來的,我無法認同,因為播出後一周就已經是這個分數了。三四季IMDB的高評分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我在看《迷失》的時候搜評分,2008年這部劇開啟了科幻高能劇情的S4E05評分為9.7,遠高於其他集,評分人數也大漲,看來用imdb的觀眾向來熱愛科幻劇情。
隨後,我也需要說明的是,我說這些並不代表百合組是推高收視的唯一原因。有人把收視率降低推給不給兩位女性角色出鏡,甚至對其他角色和演員出言不遜。這是很狹隘的說法,希望各位不要捲入這種無趣的爭執。互相扭曲對方的說法是一個無底洞。
==============================
對於今天(26日)新出現的匿名回答,我在評論里回復了一大堆,恰好整理了一下我的想法,在這裡也算表示感謝吧。常見說法1:科幻劇掉粉說。首先,第三四季的科幻性質是毋庸置疑的,簡單分析一下從一二季(尤其是第二季前半期)劇情衝突和第三四季的劇情衝突,就能很容易看出來。但如果僅僅是因為劇情突然轉向科幻而掉粉,我覺得是有些缺乏說服力的。
常見說法2:單元劇轉連續劇掉粉說。這一點我認為部分成立。從原先每一集打怪救人,偶爾一兩集或者每集十分鐘的主線鏡頭,再到第四季後半期大幅的主線,原本明明主線和單元劇的彈性還存在,到了第四季後半期已經完全缺失了。單元劇長壽性buff已經消失,從吸粉和掉粉的平衡考慮,我認為以掉粉為主。
常見說法3:檔期更換和前導劇。很難說是不是劣勢,一定不是優勢,此項看法保留。
常見說法4:主創和電視台的爭執。電視台雖然不能直接決定電視劇的製作,但在宣傳和選角層面以及部分故事層面都有一定影響。疑犯追蹤無論如何也不是CBS熱捧的劇集。
還有停播情況。我搜索了一下四季後半部分的集數播出日期,稍作整理,
0000 / 00120 / 30100 / 01202 / 000
-010 / 00010 / 02020 / 00102 / 2000000 / 00000 / 22022 / 01001 / 100-000 / 00100 / 22020 / 00100 / 210發現310後出現了2202201的停播,即便310前後假期和大型活動很密集,這樣規模的停播在四季內都是沒有的。在此期間電視台有沒有進行足夠的宣傳,尚且存疑。
==============================
最終,我在劇情層面談談自己的看法。我認為歸根結底,以下原因能解釋的收視率下滑的一部分的原因。把人物塑造作為諾蘭劇情規劃的一部分,第三四季的常駐里沒有一位是多餘的。除去兩位男主,根妹引出機器線,卡姐HR線,肖和control形成zf線,還有老師的黑幫線,都算是各當一面。然而,為了將各方面劇情串聯起來,在第四季後半期出現了很多功能型角色,例如幾乎完全雞肋的Dominic,和第三季的Vigilance作平行對比,其劣勢幾乎顯而易見。
無論是劇情鋪展還是人物塑造,從一個普通觀眾的層面來看,由於三四季開始劇情開始朝著多線並進的方向發展,雖然造就了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集數和結尾的強大的收線高能劇情,但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張弛不一,畫風突變的情況。同時,為了鋪展多線劇情所引入的根肖兩人和其餘常駐的互動關係,並未能迅速達到平衡。而原先的男主尤其是Reese,在新的劇情架構下難以找到恰當的定位(對其他常駐和循環角色亦是如此)。
總得來說,諾蘭本人的野心值得讚賞,但劇情鋪展的速度過快且不考慮後果是值得批評的。然而站在諾蘭的本人的立場上,就會發現有些事情總不能要求十全十美,想要鋪開劇情就要承擔風險,無可厚非。從更宏觀的立場上,幾乎所有的科幻色彩嚴重的作品都有非常多人物塑造,劇情發展的硬傷。被眾多理科生推崇的《三體》系列和受專業人士讚賞的《星際穿越》,我都能發現其中無數在故事上和人物塑造上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雖然我依舊很喜歡這兩部作品)。所以雖然我對《疑犯追蹤》第四季後半期有很多不滿意,我還是不傾向於指責。
==============================
到底應該怪誰?除了電視台外,如果需要有人「出氣」,的確跑去HBO拍《西部世界》的喬納森諾蘭應該承擔責任,而每一集的編劇從我的觀點來看,已經盡其所能了。第一二季用心鋪下的線索在第三季交錯,第四季的幾乎所有線索都是在一季內鋪就的,以至於每一集的編劇再怎麼努力(例如卡姐回歸的420)都不能挽回這種整體的失控。但我在上面一段的最後提到,由於這是宏大背景展開的副作用,因此我不傾向於指責。各位也許有自己的看法,也不要惡言相向為好。因為是十點檔,自然沒法和八點檔的NCIS比,上一季度破2.2的收視率是因為小夥伴們和Samaritan大戰造成的,現在劇情趨於平靜收視率自然跌了一些,不過現在1.7的收視率還算過得去
一是時間問題 二是電視台受眾基本上是中老年人 三是春季一般poi都會低一點 夏季
雖然問題很老了,但【2月28日已修改掉】,我還是想回答一下。
先要問問提主:什麼叫「不高」?比較對象是誰?
如果提主真的關注過收視率就不會提出這個含糊不清的、缺乏定語的問題;如果提主不關注收視率,那麼憑什麼得出「不高」的結論?靠道聽途說?
即使到第四季最後一集1.1的收視率,也不是CBS最低的,跟其它小台不到1的收視率比也不難看。而你提問是在14年12月8日,當時播到409,當集live收視率1.7,也不算當時CBS低收視級別的,「不高」的結論從哪裡來的?
POI的收視率四季橫向比較,從試播集到409乃至季末確實是一個下滑的曲線,從最高的3.3降到409的1.7,跌了近一半,難道提主簡單把「下降」理解成了「不高」?
那我們就說說這個下滑曲線怎麼來的。
哦,有人又要辯「POI目前播出四季,前兩季和後兩季播出檔期不同,降了是正常!」了,沒錯,第三四季的播出檔期偏晚,有兩部罪案劇作前導,一個「罪案之夜」的周二,觀眾容易審美疲勞,收視率不能跟前兩季比。但是,POI已用兩年時間培養出一批固定的觀眾群,並且有第二季高能結尾和「稜鏡門」事件加持,理論上從第三季起即使live的收視率有所下降,至少live+7的觀眾人數應該可以持平(周二當天沒時間看、嫌太晚不想看的觀眾,在七天內通過錄播等渠道收看數量、收視率即live+7數據),事實證明第三季前半季確實是這樣的,live+7人數與第二季後半季基本持平,總量稍減;而從第三季中間、Carter死後,live+7人數開始出現明顯、持續下降趨勢:http://www.seriesmonitor.com/personofinterest/season1.html(點右上角可以查看任一季的收視數據)
是否因為一位重要角色離去就流失大批觀眾呢?顯然不是,Carter離開後隨即「第二台上帝」劇情突然崛起,正是強烈吸引觀眾好奇心,增加新觀眾的好機會,為什麼所謂的「主線」劇情出來反而留不住觀眾呢?目前有幾種說(xia)法(bai):1.科幻劇情太燒腦,老觀眾看不懂;(美國觀眾呵呵你一臉,這就叫科幻劇你逗我呢?)2.老觀眾固守「單元劇」不接受新劇情模式;(單元劇呵呵你一臉,看過一二季的觀眾從沒人覺得這是「看哪集都沒區別的單元劇」,另外為何沒拉來新觀眾呢?)3.檔期不好檔期不好檔期不好重複一萬遍;4.CBS跟編劇們爭執劇情走嚮導致劇情混亂(CBS表示我冤我撐死提提意見建議,濫片華出品的劇我管得著嗎?)
有什麼重要因素影響後兩季收視率?
最重要的事就是製片人Jonathan Nolan在第三季沒開工前接到了新的工作邀約,著手籌備HBO新劇,其在POI劇組的工作分量,從第一季親自執筆四集+每集在NY監督拍攝,到第二季撰寫三集+三分之二集數在NY跟片場,再到第三季只寫了一集+僅在NY片場出現三集,第四季則一集沒寫一集沒跟,到底是HBO劇更有吸引力還是什麼別的原因取代了JN對POI的投入熱情,不得而知,但這位創劇人兼製片人、掌握劇集風格和劇情走向的靈魂人物,其工作重心的變化對劇集質量的影響,已經不言而喻。
後兩季的劇情問題歸納起來就是:不會講故事了,情節粗糙生硬,經不起推敲,節奏拖沓,角色塑造空洞無力。問題根源就是沒了JN的主導監督,劇情缺少統籌規劃,製作精度下降。【2月28日刪掉一句】
有人堅持認為劇情質量是見仁見智難以量化考核的東西,你說劇情不好看我覺得越來越好看你不服打我啊,你說情節矛盾我覺得很爽能一氣看完不動腦挺好啊。不需要條分縷析劇情存在的問題,最簡單的判斷依據就是:後兩季畫面質量變差,糊、暗、手法單調,低級錯誤——一個簡單的轉身動作跟拍居然能失焦再晃著重新聚焦,這種鏡頭沒重拍沒剪掉三番五次出現,也是醉人。電視劇是視覺傳達藝術,畫面質量的下降就代表著從布置、拍攝、後期剪輯各個製作環節的要求在降低——&>製片人的標準在降低——&>劇組創作態度不復如前。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天拆毀的,第三季從一開始就呈現不少問題,但觀眾還是抱著期望值守候,直到季中Carter之死的倉促、第二台上帝出現之倉促,劇情創作眼高手低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觀眾的觀劇體驗一再下降,耐心被逐漸消磨,種種變化最終就由收視率反饋出來。推薦閱讀:
※寫故事如何設計角色?
※有哪些網站或者APP可以下載高清、翻譯比較好的美劇資源?
※如何評價行屍走肉第八季第四集?
※《無恥之徒》第一季Karen的爸爸自殺了,他爸爸到底做錯了什麼,他們全家都這麼討厭他?
※如何評價美劇《行屍走肉》第六季第四集?
TAG:美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