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中國第一禁片《武訓傳》?


武訓的基本路子就是:不是靠打到封建皇權,不是靠徹底的土地革命,更不是靠民眾思想的普遍覺醒來讓窮人獲得最起碼受教育的機會,而是靠向當時的封建官僚,地主乞討,靠歸順封建壓迫制度得到晚清統治者的認同來辦學,試問這種方式能讓窮人普遍接受教育嗎?

這種方式教育出來的窮人孩子不過是將來的「地主老爺」,這種思路對幾個孩子命運有意義,但對整個國家,民族的孩子沒人任何意義。不改變禁錮思想,壓迫剝削的封建制度,幻想靠「乞討」,靠統治階級憐憫來「辦學」,讓我看到了人性中最卑劣的奴性!


與其關注影片本身,不如拿出放大鏡研究一下鼓吹這部影片的那些人,就知道為何要禁了。


《武訓傳》在我看來是要掐頭去尾去看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頭尾是明顯的意識形態的強加,而且無論從這個強加對電影本事藝術表現手法還是劇情邏輯破壞而言,還是從影片上映後毛澤東對其的批判和打倒而言,其頭尾強行宣傳意識形態,強行銳化階級鬥爭的概念的宣傳完全是一場極其失敗的迎合。所以我評述武訓傳中的思想一定要去掉那些被扭曲了的部分。

評《武訓傳》中的思想,其實在我看來《武訓傳》中的思想至少要分兩個部分或者角度來看。一、武訓其人的思想。二、再提武訓,對武訓事迹進行創作拍攝的導演孫瑜和和孫瑜相似的那類知識分子的思想。

武訓的思想很單純,邏輯也很簡單,也唯有這樣想法簡單的人在那個時代才能持續40多年「瘋魔「一生投入義學的傳播之中去。武訓的思想中有及格概念:一、窮人受部分官僚和鄉紳欺負,是因為自己沒文化、不識字;二、窮人不識字是因為,識字要讀書,讀書要收錢,窮人之所以稱為窮人就是因為其沒錢,所以窮人沒法讀書,窮人在經濟和尊嚴上受到欺負,沒有機會脫離貧困;三、窮人是同情窮人的,窮人是要幫助窮人的,所以在根本上要幫助窮人不受欺負就是要使窮人有書讀;四、要使沒錢的窮人有書讀,就要使讀書不要錢,要開辦一所讀書不要錢的義學;五、修義學要錢、沒人來做,武七來做,沒錢,武七有一身力氣,一日一日討伐、出賣苦力總能掙得來;六、所以自己吃苦總有一天會使窮人不受欺負;七、做人要有良心。

武訓老先生的思想也不簡單,能在那個時代,在那個洪秀全一坐上龍椅就變了腦袋的時代,武訓老先生的想法竟然是從社會變革的基本元素出發—平民教育謀求解決問題,這不禁讓100多年之後還身在已經進入社會主義階段卻依舊被普遍國民素質低下困擾的社會的我感到汗顏。

說到平民教育,我不能不提到梁漱溟老先生這位同樣致力於平民教育的鄉村建設改良主義大家。美國五星上將馬歇爾曾說他在梁漱溟身上看見了甘地。梁老先生的鄉村建設運動中注重解決農民生計與農村教育、提倡知識分子到農村去、到民間去、舉辦識字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改造活動,將解決廣大農民教育問題放到了救國之首位。這場20世紀20年代發起的運動和30年前武老鄉的心血之間在我看來都是相應時代下智慧的溫和社會改良方案。可惜溫和的社會改良需要同樣溫和平穩的社會環境,兩位先生適逢的中國內外憂患的大動蕩時期給不了他們時間去孵化果實。

而《武訓傳》的導演孫瑜和在《武訓傳》上映初期為其喝彩的那些人,在我看來有很大一部分是理解、支持這種類似的改良思想的,正如孫瑜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就開始籌拍這部電影,在解放戰爭之後也積極的推出拍攝,其很有可能是也是以為自己所滿心期盼著的那個和平的,可以好好建設社會的時代到來了。

可惜不幸的,即使劇本為新生的政權做了諸多迎合,但錯估了形勢的孫瑜和《武訓傳》還是在大鳴大放的「宏大」自由之後,很很地撞在了意識形態的馬蹄子之上,被踩碎在地下幾十年。都怪,這些有改良主義或者其他主義的主義者跑錯了時代,活該」被踩「。可一心為了窮人讀書的的武老先生在入土70多年後也被刨了墳頭,燃了遺骨就真是無辜了。

總而言之,我想用胡適之先生的一句話來結尾,在任何時代都最好「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年代,播出那樣的片子是有點不合時宜,更不符合老毛的性格。一個靠磕頭下跪辦學來拯救窮人的武訓,和老毛的槍杆子里出政權的主張完全不相符合!


你可以把經常要輸入的內容放在這裡


央視一個節目專門報道過這部電影,算是平反了


推薦閱讀:

趙靈兒死後李逍遙幹嘛去了,為什麼又突然出現在仙劍奇俠傳三出現了?
為什麼胡歌一直都不紅不火?
阿甘正傳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春光乍泄》中張國榮說的「重頭來過」是什麼意思?
賈樟柯的電影《三峽好人》題材是很現實嚴肅的,可為什麼會出現舊樓狀的UFO這種科幻元素?

TAG: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