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人對糊狀食物迷之鐘愛?
因為他們的米飯實在太幹了。注意這種干,不是加水量太少的那種干,是他們的米無論你加多少水,甚至加油,煮出來都絕對沒有兩粒粘一塊兒的!
不知道你們上小學初中那會兒有沒有過類似的體驗,學校買來那種過期好幾年的陳米,煮的時候分兩次,去掉米湯再加水煮,出來的米飯就是那個效果...比印度米飯可能還要粘一點。這種米飯單吃沒有任何質感沒有任何香氣,味同嚼蠟,還硌嗓子眼。 印度米飯用筷子吃就別想了,還好他們也不用筷子。這時候湯汁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米飯倒香蕉葉上,抓散,加點湯汁或酸奶,嘩啦兩下,用手撮起來...你別干瞪著,人比你們用勺子的快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可想而知,這種靈魂般的湯汁是印度餐的點睛之筆,往往是越粘越好,味道越豐富越好。就像弄混凝土,不加點粘合劑彷彿也高端不到哪兒去。以上都是我猜的,沒有科學根據哦。猜遠一點,印度不缺糧是因為他們的大米一年三產,估計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的米飯難吃。
如圖所示:眼力好的大神絕對數得清: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上面我所說的印度米都是自己在印度超市買的,試過好幾種不同的牌子和價位,沒有很大不同。另外在工作清閑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個人的口味挑得比較厲害,屬於沒有炒菜不叫吃飯,吃頓炸雞都會燒心,要是只有麵包那我寧願不吃的那種。後來經在印其他中國人指點,去韓國人那裡買了韓國米,人集裝箱自己發過來的,摺合好像是一百多人民幣買了四公斤吧。另外買了點人家的泡辣椒,回家煮好米我就著泡菜整整吃了三碗。我來告訴你為什麼都是糊糊狀,因為這樣可以把味道都滲進汁里,一家人做一碗糊糊,用餅蘸著汁吃,就可以做到每個人幾塊餅只配一小碗糊糊汁,
比如下面這張,幾張饢才配那麼一小碗,但絕對能吃飽。
說白了,便宜,省錢,窮因為窮沒錢。
上飯店,他們是十個點一份雞,每人分到兩三塊雞肉,剩下就用囊蘸著咖喱吃,再加點免費的小洋蔥。中國人的話,兩人點一份雞,咖喱當然剩下。
表叔是文革後第二批大學生,那時的助學金高,可以上金陵飯店打牙祭,但吃火鍋時時還是窮相畢露,底湯都要被他們喝光,是因為他們喜歡喝嗎?印度菜不全是糊狀的,還有煎的、炸的、炒的。
不過糊狀的食物,可能確實是他們的最愛。我老公(印度人)說他們做咖喱,或者其他糊狀食物時,會把肉、蔬菜、乳酪一起熬,熬出來的濃濃的湯就是他們的醬汁或肉汁,熬得越久越軟越覺得好吃,但肉還是大塊的肉。
另外,他們喜歡把飯和上述糊狀食物拌在一起吃,這樣飯也有味道了。
沒有什麼文化因素,也沒有什麼信仰因素,單純是他們的喜歡而已,希望答友不要一副鄙夷的態度。
印度的蔬菜,種類少,長得也很可憐,能想出辦法做各種食物和小吃,而且咖喱聞名世界(其實印度的香料千千萬,咖喱只是其中一種),也實屬不易了。
下面說說我喜歡的幾種印度菜和小吃。
咖喱雞(我在2012年3月吃過我老公的同學媽媽做的,光是這個咖喱雞就燉了2.5小時,至今意猶未盡。當時他同學的媽媽特意下廚做的家傳菜,至今吃過無數的印度餐館,無一能超越那個味道。)
小吃golgappa:外面脆脆的,敲個洞,在裡面放入酸酸的汁,和辣辣的土豆丁洋蔥丁
小吃Bhel-puri:也是各種脆脆的小斷面、puffed rice(爆米花?)、洋蔥、發了一點點芽的綠豆、香菜、西紅柿,拌在一塊,也是一種酸酸甜甜的汁。
小吃Ghugni:內容見下圖,這個豆子蛋白質含量超級高。
小吃Idli-sambhar:看起來有點像我小時候吃的粑粑,味道不甜。是黑豆和米粉製成,南印度特產。
小吃Samosa:外面是油煎,脆脆的,裡面各種餡兒。
小吃Dosa:這個超級好吃哦,非常薄,也是脆脆的。可以用來卷一些餡兒。
小吃rasgulla:這個太甜了,全是奶和糖。甜品愛好者的favorite,我不是很喜歡,感覺吃到喉嚨就甜得我喉嚨很沖。
小吃Kaju Barfi:有一次吃到小時候的味道
小吃Kheer:一種非常非常細的米,和牛奶一起熬,加糖之後就是這樣。目前為止我的Favorite.
另外還有Laddu、Halwa、Kaju Barfi等各種小吃。
但想要吃什麼大菜,又講究色香味,還是我大中華的菜最好吃。
炎熱的氣溫,糊狀的東西更易消化,入口也更容易些
推薦閱讀:
※印度人針對中國人而產生的優越感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有沒有覺得印度想做1979年的中國?
※如何評價尼赫魯?
※「印度」這個概念是不是西方人提出來的?是不是在近代以前只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而非國家概念?
※為什麼雅思英語聽力里有印度、蘇格蘭、英國北方、南非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