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客觀公正地了解中國近代史,可以看哪些書?
01-06
通史系列有:
-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這應該是提到中國近代史推薦最多的一本書。但也有人提出這本書史學觀點偏於陳舊。個人認為還是一本及其經典的書。最好看無刪節版(但最近愛問罷工有點麻煩啊%&>_&<%)。
-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 而有名的劍橋中國史系列:《劍橋中華民國史》
《劍橋中國晚清史》
具體某一段或者某個事件的:
- 唐德綱《袁氏當國》、《晚清70年》
- 《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講延安整風的來龍去脈。(是南京大學高華寫的,大陸禁止出版。不知道現在網上還有沒有電子版)
- 東方出版社現代稀見史料系列(李德《中國紀事》、 張國燾《我的回憶》、王明《中共五十年》……)一共有六本,應該是內部出版的書。都是走向中共對立面的人物寫的回憶錄。
- 陳旭麓 《中國近現代社會的新陳代謝》:也是很有名的一本書了。
另外,讀人物傳記也是個很不錯的方式,有利於多角度的看待歷史。
楊奎松中國近代史推薦書目 再想深入了解的話可以參考這份書單。歷史是勝利者的產物,客觀?公正?談何容易。推薦一本書《國士無雙》,雖說是小說,但是孰真孰假,誰又能知道呢
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下冊,人教版,部編本,客觀至極
《重說中國近代史》這才叫歷史嘛~
近代!近代! 是的,中國近代的那段歷史,除去屈辱與仇恨,還有著太多的內容值得重新去回望和反思。 正如張鳴教授所說:如果我們不知道或者完全無視這個過程,就很難在歷史長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難安放好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 誠如斯言,一起來翻閱《重說中國近代史》吧! 《重說中國近代史》源自人大的一門熱門選修課,即張鳴老師開設的政治史公開課,它靠同學們口碑相傳而走紅校園,最終使更多的人對這段看起來枯燥無比的歷史重新認真審視起來。 這門課為什麼如此受歡迎?原來在張鳴老師的還原下,中國近代史變得如此複雜、精彩,又是如此的顛覆,它與我們記憶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絕非教科書上的忠奸兩列、黑白分明。當諸多人物與史實呈現在我們面前時,難以用一句簡單的是非作判定,在正視一段被扭曲的中國近代史的同時,我們也能發現國人今日問題的精神根源。 基於此,我們將這門課的講課稿集結成書,希望與更多的人分享這段充滿矛盾與悖論的真實歷史:中國與西方、清廷與民間、滿族與漢族士人、洋教與本土信仰、槍桿與筆桿、造反和維新、科舉與革命……第一講 中國近代政治史開場白 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我的一個朋友曾提過一個很好的比喻:一天早上你起來突然失憶了,忘記自己是誰了,想想看你今後該怎麼生活——你誰都不認識,這意味著忘掉了自己的歷史。歷史看起來好像沒什麼用,但實際上我們是離不開它的。其實對於一個民族,無論是其整體還是個人,記憶都是不可或缺的,歷史就是民族的記憶。很多人現…… 第二講 兩個世界最初的碰撞 這一講來說說鴉片戰爭前後的一段歷史。這段歷史是值得反覆思考的。 中國人當時對西方世界,尤其是對作為對手的英國人,是不太了解的。包括像林則徐這種我們傳統上認為是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人物,其實也只是在到達戰爭前線之後,才臨時抱佛腳真正開始觀察西方世界。而英國人至少在當時已經掌握了很多有關中國的情報和信…… 第三講 兩個世界最初的碰撞(續) 中國在對西方的逐步開放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從開小口到開大口,到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我們正式成立了外交部,就是總理衙門),這個過程一般認為是二十年。當時皇帝及一些大臣的私念和這種必然也必須的開放是對立的。在他們看來,我們和西方建立外交關係,進入西方的世界體系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不能……第四講 帝國古老命題新解
農民不是沒有力量,但這種力量需要整合,沒有人來整合,再大的力量也成不了大事,太平天國的歷史再次證實了這個道理。…… 第五講 帝國古老命題新解(續) 一個發生在王朝末世,而且是一個異族王朝末世,甚至後來打出民族主義旗幟的農民起義,居然沒有得到士大夫的響應,這是很奇怪的事情。…… 第六講 從自強到變法 變法本身在中國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洋務運動是中國第一次自主的變法,它的毛病很多,但不能因此說它不行,甚至說是失敗。整體上來說,洋務運動是有成績的,清朝的經濟水平經其推動,確實有很大增長,國家能力也在提高。 以前我們常常將甲午戰爭的失敗視作洋務運動失敗的標誌,甲午之敗的確有洋務運動的問題,不過這並不說…… 第七講 從自強到變法(續一) 雖然洋務運動問題很多,其中一些還很突出,但不能據此就說它是一場完全失敗的改革,或者按現在的話來講,是變革「不徹底」,以所謂的變革「不徹底」這種論調來批判洋務運動,其實是沒有道理的。變革是必要的,而且也有成績,只是說它可能還在進行中,或者進行得不夠快。這與當時整個中國對於變法的需求不夠存在很大關係。士…… 第八講 從自強到變法(續二) 戊戌維新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自上而下的制度變革,或者按通常的說法,是一次大的變法。不過,嚴格來講,單從百日維新提出的改革措施來看,它還談不上是一次制度變革,雖然變更制度已經作為一種目標被提出來了。如果這次變法沒有中斷的話,可能它還是能夠走到變革制度的層面上去。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知識界常常對傳統中國的……第九講 義和團運動
庚子之變,也就是常說的義和團運動,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大事件。我們過去講清末有兩次革命高潮,它就是其中之一。 義和團運動興起主要有兩個背景:其一,因為戊戌變法的失敗導致了整個朝廷的政治出現反動和保守勢力的回潮;其次,隨著基督教勢力進入中國,民教衝突逐漸呈現擴大之勢。…… 第十講 義和團運動(續) 在過去,民教衝突這一塊兒是被研究得挺多的,隨著「文革」的結束,意識形態在學術研究中的影響逐步正常化,很多研究義和團的人開始將研究視野轉向了文化衝突,這是八十年代以後興起的對義和團的一種新解釋。今天我們來看,文化衝突肯定是存在的,比如祭祖、拜神、求神演戲,等等。但是這種文化衝突明顯是被後來的研究者誇大…… 第十一講 清廷的新政 新政是清朝最認真的一次改革。經過跟西方近七十年的接觸和碰撞,中國新崛起的一代士紳階層和紳商階層已經站到了前台,在他們的努力下,這場變革還算是做得不錯的。如果按照這條路走下去的話,那麼中國的前景還是不壞的。就像李宗仁先生曾經回憶的,他晚清時期在陸軍小學上學的時候,感覺一天比一天好。但是,這場變革中間出…… 第十二講 辛亥革命 清廷新政的後期,載灃開始搞收權活動,他主要從兩個方面收權,一是將漢人權力儘可能多地收回到滿人手裡,二是將地方的權力儘可能地收歸中央,集中資源,把全國的資源也抓到自己手裡。這是導致清朝覆滅,導致立憲派倒戈的關鍵因素。 清政府犯的收權錯誤的確很低級,當時滿族統治集團的政治素質已經降到了最低點,如果是讓一…… 第十三講 袁世凱的悲劇 按照傳統教科書的說法,辛亥革命以後,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篡奪。因為大總統的職位被袁世凱拿去了,而且他後來複辟當皇帝,完全破壞了民主共和。其實,袁世凱最初當選大總統,是名至實歸,大家都認為應該由他來出任總統,沒人認為應該是孫中山。所謂的「篡奪」一詞,在當時並無此說法,這主要是後來人的觀點。而至於復辟,這本……第十四講 黯然北洋
袁世凱的失敗使得中國在經歷大變革之後失去了政治重心,唯一一個有希望統一中國,有希望成為政治強人的領導者去世了,他的去世使中國陷入了一種因權威缺失而導致的混亂。 我們通常以「北洋時期」一詞來指稱民國後到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前的這段歷史。北洋時期包括:袁世凱當政時期,也就是從1912年到1916年這四年;…… 第十五講 眾說紛紜的「五四」 過去我們把五四運動作為近代史和現代史分界的標誌,按革命史的劃分,就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分野的一個標誌。在這裡有必要說明一下,五四運動實際是分為兩個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運動,叫五四新文化運動,從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當校長時就已經開始了,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後的抗議運動。一般…… 後記 這本小書,實際上是我的近代政治史講稿,由我的幾個學生根據錄音整理出來,最後由我定稿。其中,秦長俊作用最大,其次是路陽,汪吉庶也參與了一章的整理。沒有他們,這本小書根本無法問世。當然,我還應該感謝本書的策劃,如果不是她的建議,她的督促逼命,這本書連影子都不會有。……以上,摘自,摘自,摘自,摘自,額,摘自此書,拜讀去了重說中國近代史 (豆瓣)
推薦閱讀:
※各領域有哪些「能當小說看」的教材?
※小白如何自學心理學,看哪些書,以什麼形式學習,怎麼入門呢?
※如何定義鬼才?古今中外有哪些人物稱得上鬼才?
※理科男讀文學類的書真的沒有什麼卵用嗎?
※該不該「硬讀」學術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