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中的圖底關係,到底對設計產生與生成有什麼作用?

在很多書上都看到過建築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圖底關係,舉個書上說的最經典的例子,聖馬可廣場,很多作者說聖馬可廣場中可以當圖啊反過來可以當底balabala,但是在真的做方案的時候,圖底關係能有什麼幫助呢?是平面形式上的形式美?還是基於其他原因反饋給建築設計過程?圖底關係真的能反應文脈嗎?現階段的設計真的會包括那麼大一塊「底」嗎?


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建築設計中的圖底關係,到底對設計產生與生成有什麼作用?

圖底關係最大的影響應該來自於 形式與功能的契合。形式與功能結合的重要性,學設計的不會不懂吧。

現代城市空間與城市功能關係的研究大概起源於1960年代,簡·雅各布斯作為一個記者以敏銳的視角指出了由於美國大城市城市功能與城市結構之間的不協調,導致了一系列的城市問題[1]。接下來,1970年代,伯克利的克里斯托弗·亞力山大利用8年時間研究評價了253種人類已有的城市,建築,景觀中的形式語言,企圖提供一個建造形式與功能的工具書[2]。比如他研究現有聯排別墅的空間模式:

通過對比多種現存的空間模式,作者給出一種行之有效的空間模式對應於聯排別墅的功能。在研究城市戶外空間時:

作者引入了圖底關係作為研究手段,研究城市建築單體外的空間關係。通過這樣的手段,可以清晰的明了的研究戶外空間形式間的關係,再與現有城市功能進行比較研究,就可以得出相應的實踐性的tips了。

這種研究城市空間與城市功能的方法影響很大,影響了很多的新興城市研究。比如空間句法。比爾·希利爾80年代開始研究城市空間中的社會功能邏輯,通過對城市結構拓撲學抽象,提出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3,4]。其實就是變相的把數學中的抽象拓撲邏輯關係應用於空間理解中,從而理解空間的邏輯關係。而這種空間關係與城市功能間又是關係密切的。

可以很容易看出,對於建築空間而言,拓撲級別越高(步數少)的節點功能都是公共性的大廳,客廳;拓撲界別低的為卧室。這就是空間形式內在邏輯與空間功能間的關係。而把這樣的模型應用在城市尺度上,

是的,再次通過黑白底圖的方法,可以把城市街道空間進行抽象演繹,再通過演算法,就可以知道城市戶外空間的拓撲結構。進而推測出城市人口的流動去向,適合的城市功能組塊。

總而言之,底圖關係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研究城市結構的方法,尤其是討論現有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功能間的關係時。對於設計師而言,這毫無疑問很重要。

[1]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豆瓣)

[2] A Pattern Language (豆瓣)

[3]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 (豆瓣)

[4] Space is the Machine (豆瓣)


看起來是怎麼看圖的問題,實際是怎麼畫圖的問題。

結構、材料、空間、使用、社會……作為一種工具,圖底關係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對於上述基本問題中空間部分價值還是值得重視的。

這種價值存在於使用該工具的過程,而非工具本身,即:圖紙繪製過程中的分析要比看分析圖紙的結果更有價值。

與樓上幾個答主類似,首先舉詹巴蒂斯塔·諾利繪製的羅馬地圖的例子。本圖中,所有私人建築空間被統一成黑色的塊,從而襯托出廣場與公共建築中空間的形式與連續性。這更符合我們大多數人對城市空間的具體認識——公眾場所是一個積極的空間,所以繪製時突出公共空間比界定它的建築實體更具有「圖形」的意義,這部分意義或許也是題主老師強調聖馬可廣場時想明確的。

並非所有建築空間都適於或值得用這種超尺度敘事來討論——不是每個城市形態都如羅馬般那麼具有公眾性/亦或題主需要設計的建築本就屬於上圖中那些被塗黑的小塊。而題主所問是建築設計中的意義,或許面對的是關於建築單體中圖紙自身顏色反相之後能帶來什麼的困惑。

討論對建築中設計的產生與生成的作用,應該更多結合製圖過程去看,而非盯著顏色反相的圖紙結果。圖紙作為解析、討論、表達建築的基本工具,其使用方式應當包含著建築師的思維過程,而非僅僅符合製圖規範。

布魯諾賽維在《建築空間論》中用米開朗基羅時期的聖彼得大教堂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賽維指出,上圖中表現了大量壁柱、曲面等精緻的細節,儘管這對於空間的細微感知有用,但對於空間整體認知的把控卻形成干擾。

建築教育上,某些繪圖上的概括無疑是必要的,即使有平面圖這種表現方法上的局限性也無妨。歸根結底,整體總應限於剖析,結構總要先於裝修,空間總要先於裝飾。

於是平面在這種情況下被簡化成了上圖。左圖中,塗黑的牆將外部的或稱城市空間與建築內部空間分隔開來。對於單體建築來講,這種劃分十分截然,並不存在諾力站在上帝視角看城市那種公共性——由於牆體的圍合,人們在室內是很難觀察到室外的情況的。但是,建築設計以及在繪製平面圖時應當突出的東西並非那些牆體、柱子等屏障本身,而應當突出表現空間如何通過這種阻隔過程而被組織成有構思意圖的形式。上面左圖依然只突出了結構體積,而不是允許視線活動的空的部分(即設計中最有價值的部分)。由於黑色調比白色更吸引人眼,所以似乎應該得到上圖右邊的黑色版本,然而實際上這種單純的反相併沒有任何改進或說服力:對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在表現方法上並沒有加以區別,完全沒有考慮剛提到的室內外空間已經被截然分開的矛盾。

於是進一步將圖拆解,可以讀到室外空間和室內空間兩種不同的空間形式。這種繪製方法已經足夠引起我們對教學上的注意,但存在另一個問題,即把空的部分全部統一為黑色,不能使人對空間高度的差別有任何概念——穹頂在聖彼得大教堂中的統治地位蕩然無存、而四個小圓頂又沒有與步廊和壁龕空間區別開,而這些要素對於空間感知依然十分重要,所以我們應進一步區分這其中的圖底關係。

至此似乎便接觸到空間極其平面表現方法的核心:某個作者可能認為應予以突出的最主要因素是空間中的十字形,所以畫出了上圖最左;另一作者認為宜強調中央穹頂和周圍步廊的方形空間在空間效果上的重要性,因此繪製出了中圖;第三者有可能要突出四角的小穹頂和筒拱,因此畫出了最右圖。雖然每張都是不完全的空間表現,也儘管我們還不能找到一種用平面充分表現出空間構思的方法,但我們畢竟在研究如何認識空間和建築方面達到了更好的效果,這就遠勝於完全不顧問題去沿用最初始的那張平面圖的表現方法。

這些平面圖每張都表現空間中某一方面的真正有意義的東西,而繪製過程中所選擇的方向正是解析者對空間中重要價值的認識取向,而這種解析工具,便是圖底關係法。圖底中重要的是區分空間的層級關係,刪繁就簡。

儘管以上舉例似乎成為了建築圖解,但逆嚮應用對於空間中設計者想解決最主要問題的明確是十分有必要的。

瓦爾斯溫泉浴場平面草圖中可以看到的正是類似諾利地圖繪製方式在建築平面中的應用。先將小空間抽象為小黑塊,用各個塊圍合出大浴室部分的空間,而後再考慮挖出內部的小空間——包括但不限於不對浴室公共部分開口、在門洞處盡量保留牆體厚度甚至增加體量、通過轉角處特殊的片麻岩營造材料連續特徵以加強主要視線轉角處體量感等結構材料方面的細微操作手段——而依然維持著小黑塊的體量感,從而製造出「獨石般」的空間。一切都是為了浴場部分的觀感,而這種空間問題的明確和減法操作的選擇從一開始接近圖底關係討論的草圖繪製方式便能夠體現出來。

最後兩張是師兄在一本國外作品集上看到的覺得很棒的圖紙。雖然是成果圖了,但是能看出這種特殊的繪製方式對重要空間的強調,相信其過程中也是採用這種手段討論的吧。

em2n 事務所

對工具認識越深越能得心應手吧。共勉。


先強調一點:建築是三維空間的,圖底是二維平面的,用二維描述三維的過程中,始終要聯繫到三維空間上,只關注二維圖形是沒有太多意義的。

解釋圖底關係:

圖底關係理論研究的是作為建築實體的圖和作為開場空間的底之間的相互關係。不只是將研究對象專註於建築本身,還包括它所佔據的場所與空間。——百度知道

懶得自己描述了,這句話講得比較好。

那麼,何為「圖」,何為「底」?

絕大多數人,習慣把建築當作「圖」,周邊環境當作「底」。也就是說,習慣上實體是「圖」,虛體是「底」,這絕對是正確的。做建築設計,自然是把建築當作設計對象,也就是當作圖來對待,但這樣設計的結果,容易忽視底的作用,也就是外部空間的營造。

下面看一張圖:

這幅圖,實體肯定是黑色,所以第一眼就能看到兩張側臉,也就是圖。但「反轉」一下,把白色的看成實體,黑色的看成虛體,這下子你看到了一個杯子。

所以,圖和底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實和虛都是相對的。這種思想說穿了很簡單,只要想一下道教的太極圖,分分鐘接地氣。太極圖中,墨筆實際畫的只有黑色區域,但留白的空間,又何嘗不是實體呢?

《道德經》有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之相生也……」

意思就是,美之所以美,是有醜陋的東西陪襯;善之所以善,是有邪惡的事物陪襯;所以「有」和「無」是能夠相互轉化的。

既然中國古哲人早就指出有無相生,虛實相生的道理,那麼圖底反轉這種說法,就很不嚴謹了。因為本來就不存在「反轉」一說,它們之間根本就不存在誰是圖,誰是底。

如題主所言,最經典的例子聖馬可廣場。這裡找來了義大利威尼斯的地圖:

當把建築當作「圖」的時候,變成了這樣:

當把建築當成「底」的時候,也就是進行「圖底反轉」,這張圖變成了這樣:

很深的黑色,特別醒目。這些黑色就是公共區域,或是街道,或是廣場。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些街道廣場被建築圍合著。黑色面積最大的地方,就是著名的聖馬可廣場。

為什麼說它是最經典的例子呢?因為聖馬可廣場四周的建築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體會一下,周圍的建築個個做得很好,單獨拿出來都是很贊的藝術經典,但他們彼此又十分融洽和諧地圍合出了一個經典的廣場。

所以也就很容易理解聖馬可廣場會被稱為「歐洲的客廳」了。這個廣場就像是一個沒有屋蓋的客廳,周圍的鐘樓,市政廳,還有旁邊的教堂,都是客廳的牆面以及牆上的裝飾畫。

現在可以說圖底關係對設計生成有什麼用了。

建築師需要關心和營造人的活動空間,而人的活動空間無外乎室內和室外。想一想,建築物整個的外形,輪廓,大小,對室內空間有影響嗎?可以說幾乎沒影響。因為你根本不可能從建築物外輪廓看出內部空間是個什麼樣子的。尤其是現在參數化表皮的做法,更是將立面變成了一種偽裝。

但對於室外空間,這個影響就大得多了。因為建築物的外立面,都是圍合外部空間(街道、廣場等)的「牆」,並且還需要與周邊建築配合,共同完成這一功能。

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建築與環境相適應就變成了,建築以怎樣的姿態參與到周邊的建築中,無論是合作,還是挑戰,或是呼應,又或者獨立,總之最終都會變成室外空間的一堵牆。

千與千尋兩邊的建築,就是兩堵頗具風格的牆:

總結上面的,研究圖底關係是讓你更多的關注外部空間的營造,並不是粗暴地去觀察二維圖形的連續性和相似性,而是說建築外立面是否給外部空間(街道廣場)做了一堵適宜的牆,和周圍物體的關係怎樣,對於公共空間的圍合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這樣來看圖底關係的話,就可以得到一個觀點:外部空間,是以藍天為屋頂的建築。

所以,做方案時,圖底關係並不是裝逼湊數,它可以提供另一條獨特的思路。

而且圖底關係一般用於平面,其實完全可以拓展開來,用到立面設計中去。也就是有意識的思量:既然建築是公共空間的牆,那外輪廓如何給公共空間營造美麗的框景呢?

比如,中國古建築屋頂上凹而成的「反宇向陽」。屋頂上曲與天宇相抱,一陰一陽,相互交融。天空是實體,屋頂向下要蓋住房屋,向上要托住天空。

圖底關係能否反應到文脈呢,我對此保留質疑的觀點,認為意義不大。因為文脈是深層次的東西,要的是人文精神內涵,是無法通過形式分析出來的,如果照搬符號或者建築語言,這便是捨本逐末的做法了。

而且文脈是歷史性的,今天當然不能再建古建築了,更多地要是挖掘它內在的原則,而非具體形式。若流於形式,浮於表面,倒頭來必被形式束縛了。

可惜中國的現代建築,似乎尚未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原則去表達具有中國味的空間,更談何細分下的嶺南文化、湖湘文化等諸多文化等。文脈也只好將就著拿容易感知的立面符號或表皮演繹,但蒼白單薄的表象,無疑只是把文脈當噱頭了。

一些淺見,還望指正。


「用你奶奶都能聽懂的語言講方案。」這句話在影視界叫:」請說人話。「

結論:圖底關係就是提醒我們建築要關注的是空間問題。

建築和雕塑同時關注三維問題,二者區別何在?

人們使用一棟房子,使用的是空間,不可能鑽到牆裡面,也不可能融進柱子中。但我們如何去規劃一個空間呢,不是用一塊牌子寫:這是空間!我們用實體,用牆、柱子、房頂去圍合,去界定。可以認為空間本來就存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畫個圈圈起來。

所以,你會發現每次你畫圖時,畫出的都是不能用的部分,然後留出人們使用的範圍。因此建築不是在做一個平面設計,我們真正考量質量的部分是你留出的位置。反覆強調圖底關係,就是提醒大家不要盯著要做一堵多華麗的牆,人們關心的是被牆搶劫後,我還剩一個怎樣的空間去使用。

教材對這把椅子的評語著實矯情。但確實椅子作為一個實體如此低調,當我們把它放在屁股下面時,誰在乎它的感受呢?最後盜張圖:

求不要在平面圖上裝逼,請把「逼」裝到立面上,至少看得見。


1、圖底關係可以用來展示公共空間與建築之間的關係

公共空間雖然是「空」的,但他本身的形成與塑造是依託建築的這一「實體」,他是和建築一同考慮並設計的,通過平面的形態,到三維層面的圍合關係,最終由「空」變成了「空間」,這樣的空間在圖底關係中成為了圖案的一部分,而不是在建築設計後「被剩下」而在圖底關係中淪為無效的「背景」。

2、圖底關係闡述了公共空間之間的關係

城市中的公共空間(不論開放的還是室內的),作為供居民活動的場所,是及其重要的城市構成要素。而這一要素是如何組織的關係到其使用的效率和品質。好的城市公共空間應該是成體系的,相對連續的——通過圖底關係來看就是相互聯繫且成組團狀的圖案,而非孤立的遊離的單體。

所以說圖底關係雖然不是設計本身,但卻可以依賴他作為評價和判斷設計是否完善的標準之一。


關注這個問題有段時間,總結了自己和之前老師同學同事朋友們的一些想法。

首先,圖底的思想,包含而不限於「把空間作為一種客觀實體進行研究,進而考量這種實體與建築實體間的界面關係」。

撇開具體的圖底關係分析圖不講,這種思考方法,首先應用於建築設計。建築系的同學們大概在中低年紀就會有這麼種認識:如果能先把建築中主要的體驗空間塑造的豐富、精彩,然後再把功能服務空間諸如廁所、樓梯間塞到體量中剩餘的部分中,並使之合理,那麼設計的空間概念就差不多完成了。在極端的情況下,只需方盒子上挖幾個洞。安藤忠雄的上海保利劇院,基本就是這樣子。

當然,具體怎麼塑造封閉的空間和開敞的透明;怎麼表達空間與實體間的界面,使之能很好的完成二者間的轉換,關係到設計技巧。總之這是一種易學且實用的空間設計方法,這種方法康、柯布和他們之前的路斯已經玩的很溜了,儘管他們處理空間的具體方法有很大的不同。

-------------------------------------------------------------

至於圖底之間能夠互相轉換這一點,我個人感覺沒什麼需要多說的。這種轉換多用於平面設計,體現一種趣味性的圖面效果。這就好比「王」這個字,倒過來寫依然是個王,有點意思,但僅限於此了,沒什麼好一味「轉換」的。變來變去不過是PS里反相一下,又不是川劇變臉。

--------------------------------------------------------------

把圖底擴大到外部空間和場所文脈上的話,可講的東西更多一些。

首先這裡有一張很經典的城市圖底關係:

其中重點就是將建築實體反白的前一張圖。

稍微注意下就會發現,這張圖是不能簡單的通過航拍圖翻繪的。此圖裡,教堂等公共建築室內空間與街道廣場等室外空間使用了同一種畫法,而一些私宅院落則被歸類為「實體」。這兩張圖,不但描述了空間、實體及二者間的界面。同時也是按照公共——私密的空間屬性來分類的。更進一步的講,這張圖描述的是人對所能真正體驗到的空間的真實感受。這是「圖底關係」首先容易被學生誤解的地方,不僅僅是把屋頂塗黑再PS反相。

假如我們拿紙筆進行實地測繪考察,得到的最初草圖即為類似的一張圖。事實上這張圖就是這樣得來的。

恰恰是這種對空間和空間界面,而非實體的體驗感受形成了場所感和場所記憶。

舉例來講,即使已經過去很多年,大家對自己從家到小學的這段路途還是會印象深刻。你可能很清晰的記得每一個道路巷口,記得路在哪裡通向一塊空地或者院子,記得一段人行道的寬窄。但是不可能記得沿路每一座房子的平立面形態。

今天,對市民進行的城市記憶地圖的調研也顯示了同樣的特徵:除卻少量的地標建築,大家對於外部空間的那些凹進凸出和開合的變化印象深刻。

場所感與場所記憶即是對一個場所的整體認知與體驗,是場所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全部)。同時也是「城市肌理」這一概念的真正含義和存在意義。城市肌理在空間的客觀屬性之外,更應該表達出城市空間被使用的方式,這種被使用的方式在人文歷史的層面上是獨特的(未必是最合理或最「美」的),是超越建築這一客觀事物本身乃至於超越建築學的。脫離了城市肌理的設計,在文脈的延續這一點上也就難以獲得接受與認可,只能淪為拙劣的模仿。這與形態學乃至圖形本身的主觀美醜沒有任何的聯繫。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有必要把外部空間作為一個連續且真實存在的考量對象。這是開展研究的第一步。你首先要把它畫出來,然後才好開始吹牛說其他的。

在這個基礎上,又可以進一步的分析借鑒空間的尺度、聯繫、疏密與節奏,等等等等一系列問題。

-----------------------------------------------------------------

那麼針對圖底關係的分析是否有效呢?

首先對於歐洲老城的歷史城區,這一招是很好用的。

歐洲的歷史城區,絕大多數始建於西羅馬覆滅之後的中世紀,並在文藝復興後進一步大規模擴建改建。與中國不同,這些城市大多從領主的軍事據點發展而來,為了能夠用儘可能少的城防公事保護不斷發展的城市,城市被造的很擁擠;同時限於生產力和生產方法的限制,城市道路基本沒有規劃,自然「生長」;民間建築規模不大,房屋高度受材料限制,材料又受到地域限制,譬如巴黎的建築石材就大量取材於城市地下深處。就連城市廣場的前身也多數是集市、集散地、水窪甚至是墳場和火災後的廢墟。這些老城區在文藝復興到現代得到了很好的改建和保護。

所有這些,延續到今天,造成了這樣的結果:這些老城區的街道和廣場尺度宜人,公共空間豐富、圍合感強烈而又互相連接;建築密度很高,街道立面連續、清晰而統一,道路自由蜿蜒,節奏舒緩中充滿變化與跳躍,趣味性強。漫步其中,常有偶然和驚喜。

我的看法是,中國的古城,很多也具有歐洲古城的特徵。這些特徵,便於用圖底關係進行分析、研究、保護和改造。一些特定的高密度項目或步行街項目,也適合這一分析方法。換做現代大城市,則整體上不適合使用圖底關係探討城市空間的營造和場所文脈的延續

原因是城市歷史脈絡、尺度、功能定位和市民生活習慣的變化和不同。僅就街道界面來說,歐洲的歷史城區中街道界面、視覺邊界和空間邊界是三者合一的。現代城市則不然,且不說尺度變化和街道界面的破碎參差,有很多室外空間是能看的到卻被保安攔住進不去的,這個大家都懂。

地鐵的出現更是幾乎撕裂了城市中傳統的外部空間印象。

還有其他很多原因,大家能很直接的感受到,不啰嗦了。

這導致畫出的圖底關係很可能與實際空間認知是兩碼事,難以表達真正的城市肌理。


大體上可以參考這個答案。

建築設計中基於文脈進行設計的城市肌理分析、圖底關係分析等有什麼用?


站在城市的角度,圖底,或者說城市的「母題」——matrix

是城市空間和性格的一個重要的展現側面

一個城市的建築特徵並不是由地標而定義的,更多的在於母題建築的形制


我是這樣簡單理解的:

圖是建築,很重要;底是建築外部的空間,同樣很重要。

而實體建築和外部空間應該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這就是我理解的圖底關係。


前列地爾適應症有哪些


哎,生活

總是有精彩的

加油吧


13951011104


你這個問題應該是城市規劃類的,當然,建築設計也要考慮到。


推薦閱讀:

什麼是社會設計?
工業設計史上,有哪些經典的劃時代設計?
仿製古代的首飾難度有多大?
Fotor的設計功能和創客貼哪個好用?
設計成果不被保護,也無法保護的現實環境下,從事設計事業的人可以依靠什麼成長起來?

TAG:設計 | 建築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