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要這樣編?

教科書里的人物都很標籤化,汪精衛是漢奸,袁世凱是賣國賊,李鴻章和曾國藩也不好,清政府很腐朽的……但是歷史不是這麼片面的,事實並不完全是這樣。但是教科書為什麼要如此標籤化歷史,把它弄得這麼無趣呢?學生都知道教科書是垃圾,編書的專家應該能寫出更真實的歷史啊

———————————經某位匿名同學提醒後才發現《史綱》的全名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而不是《中國近代史綱要》= -=,誤導了各位,抱歉。 我的老師在第一節課就說過這課是歷史和政治課的結合,所以我們上課從未用過教科書,老師都是以專題的形式介紹某一歷史事件或是人物。期末開卷考試,都是論述題,所以沒有讀過課外書想好好答題也挺有難度。雖然教材是這樣編寫的,可能很多大學老師也在努力讓這門課更具「歷史」味吧~~ 最後感謝大家的回答,謝謝:)


上面@王丹 和@羅登 說的都沒錯,但都只講到了這本書作為歷史學範疇的一部分,這本書還有另一個性質,即馬克思主義教育的一部分。

大學有所謂的「四大神課」,即馬原、史綱、思修和毛概,這四本書實際上是屬於同一個系統,即馬克思主義教育。這四本書的邏輯聯繫,是以《馬原》為哲學總綱,《思修》《史綱》《毛概》分別介紹馬克思主義道德觀、馬克思主義唯物歷史觀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這些必修課的目的,就是要抹消掉你舊有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代之為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你沒理解錯,這種行為就是我們所說的洗腦。弄清楚了這個,就大概可以明白為何《史綱》要這樣寫了。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歷史觀講究一個原理,即社會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發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是階級鬥爭。這種階級的分析方法貫穿在整本書的每一個環節,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那個時期,階級性體現的更是相當明顯。在這種歷史觀下,歷史人物個人並不能依靠自身意志改變歷史進程,真正做到這一點的是他們背後所代表的階級以及階級之間的利益鬥爭。

所以,包括袁世凱、李鴻章等人在內,歷史書描寫的並非是他們本人的真實人格,而是一個抽象出的階級人格,比如袁世凱,不論真實的他是什麼樣的,歷史書里的「袁世凱」只是「大地主和買辦資產階級」的抽象人格,只是把這個人格叫做袁世凱,或者是以袁世凱為代表罷了。其實質就是拋開他的真實性格對他行為的影響,只是單純就他背後的階級利益對他的推動作用進行分析。

綜上,這就是為什麼《史綱》里的人物總是很片面很標籤化,因為這本書里的他們不是一個個鮮活的人,而是一個個叫這個名字的抽象人格。如果不這樣寫,而是加入個人性格、成長環境、偶然事件等的影響,那麼雖然人物形象飽滿了,但是僅僅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法就沒有辦法解釋各種革命包括新中國成立的歷史必然性了,這與他們洗腦的目的是背道而馳的。

天冷手機作答不易,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指出,我回去修改……

===============================================================================

更新了一下結果沒審過......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不是一本歷史教材,而是一本思政教材;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不是一門歷史課,而是一門政治課;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老師不是歷史學院的老師,而是馬克思學院的老師……


編書的人從歷史最後一頁往前寫,然後我們從第一頁往後看,於是就合理合法了。


瀉藥。《中國近代史綱要》沒看過,主要回答你說明中的問題。

問的是為什麼這麼寫,所以這裡不考慮這麼寫是否正確的話題。

如何書寫歷史,對任何一個政權來講,本質上還是關於執政合法性的問題,這個問題任何zf都避不開。

古人認為政權天授,所以執政合法性靠製造「祥瑞」,鼓吹「天道」等維持;近現代政權以暴力革命取得,所以執政合法性靠抬高革命的合法性和地位來維持;當代世界,民意決定執政合法性成為主流認識,所以靠製造主流民意來維持——所以需要新聞聯播和環球時報。

「汪精衛是漢奸,袁世凱是賣國賊,李鴻章和曾國藩也不好,清政府很腐朽的」,這些都屬於近現代史內容,這個時期的政權是以暴力革命取得的,所以必須提高暴力革命的地位以維護執政合法性。你列舉的這些,他們為什麼不好?因為他們都處在革命的對立面,所以必須不好。


把各方觀點都寫進去,你還嫌考試重點不夠多是么?


你如果真以為史綱是和你談歷史的,那真是太天真了。

史綱只是為了告訴世人,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此書從鴉片戰爭開始描述,講述了義和團,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戊戌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的失敗表明,農民階級救不了中國。

洋務運動失敗表明,封建地主階級救不了中國。

戊戌變法的失敗表明,資產階級改良派也救不了中國。

終於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

王朝,卻因為所謂的資產階級與生俱來的「軟弱性」,被袁世凱奪去了革命成果,之後的護國護法運動也都以失敗告終。資產階級革命派也以失敗退場。

最終剩下的就剩共黨和代表著地主和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黨反動派了。終於,共黨干倒國民黨,逆襲成功。


看了題主的評價,還好還好,我非常慶幸我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老師,我從未翻過書,他也不按書上的講。很實事求是,評論也很客觀,講的真的很好,我運氣真好。


難道汪精衛不是漢奸?


事實上,就題主問題補充里的列的幾點,反而我覺得問題不大。就算不是TG編這本書,汪精衛也是漢奸,清政府也是腐朽無能。

事實上,近代史綱要的最大問題是:為了論述紅太陽升起的正確性,片面選擇材料。編者是為了論證這一點而選擇材料,有利的放上去,不利的全不放,中性的放一半。同時誇大甚至扭曲部分事件的性質和意義,例如:太平天國…


比如說既然講4.12清黨,整風就不要一句話帶過去了吧;還有西安事變;抗戰中國民黨正面戰場只有115頁,八路從116頁寫到123頁不太好吧(08版教材)…


裸考飄過的只能寫這麼多了


寫出更真實的歷史?

中國從古到今,再到未來一段時間,都不會給學生看真實的歷史。

@王丹 的回答已經很清楚了,就是一個尋找統治合法性的問題。

對歷史的解釋權,永遠必須掌握在官方手裡,這是鐵律。明知道是垃圾,御用文人也得這麼寫。

對他們來說,這不是寫得好不好的問題,這是你還有沒有腦袋活下去的問題。


最「真實」的歷史僅能涉及歷史事實本身,所以當你說歷史的「真實」的時候,只能就事實本身加以考據,比如某事是否確實發生了,是否是在某時某地,有某某人參與,等等。至於所謂的好壞,就帶有主觀評價的成分了。一般來說,能通過事情發生後的後續事件,以及這些事情之間的因果關係來進行評判,就比揣測當事人的動機的評判方式更加可靠。從這個意義來說,指責汪精衛是漢奸就比「其實他內心是真的為了中國好的曲線救國」的論述更為可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更可以被視為「真實」的歷史,因為人心隔肚皮,嘴上說的不等於心裡想的,而甚至心裡想的有時也是為了找借口進行的自我心理欺騙,這種情況想來大多數人都有過體驗。因此說歷史的「真實」性,重要的是理清歷史事件事實部分陳述的可信度以及不同事件間的邏輯關係,而非糾結於因立場喜惡而異的主觀評價。至於教科書的評價部分,當然是體現有權控制教材編寫者的意願,這個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我看在吐槽《綱要》多麼蛋疼的時候,忘了一些東西:雖然全書看著就蛋疼,但是在很多地方結論非常具體,所以在考試背誦的時候簡潔明了。甚至是在生活用援引的時候也省去了很多論證的過程。如果是換成純粹的歷史書的寫法,估計看了老半天也不知道在講什麼,更別提考試的時候怎麼作答了。

我上大學的時候很幸運地沒有上這四門神課,但是我們的專業課也不比這些東西好多少。其實沒必要那麼糾結這些教材多麼蛋疼,關鍵是注重其中的邏輯內涵:諸如論述的方式、核心觀點之類的。

就如同很多人吐槽馬哲多麼蛋碎,其實回過頭看看現在高中的馬哲,你會發現大學的馬哲邏輯性完虐高中的馬哲。當你接觸到純粹的馬哲研究,你會發現大學的馬哲完全就是渣渣、誤解。正是在這種對比中,我們才不會拘泥於已經學到的東西,我們才有可能在所學的基礎上,試著去關注下這些東西的本來面目,或者說是最純粹的面目(就如同我從對馬哲的興趣轉向對於西方哲學的興趣)。


綱要

「綱」,原指網上的大繩。漢代鄭玄《詩譜序》中說:「舉一綱而萬目張。」又引伸為事物的關鍵部分,如大綱。

「要」是重要的意思,與「綱」有異曲同工之意,又有「要點」之別。

「綱」「要」並用,即為:提綱挈領的要點。

綱、要兩字意思是差不多的,組成一個詞語,反覆強調的意思就是告訴你,這個只是最重要的部分。

要是向你說的那樣,方方面面,全部都寫了,那就不叫綱要,改叫大全!

-------------------------------

你上學的時候,老師也有在考前給你划過重點吧?如果老師說全書全是重點,你會不會罵娘呢?


如果真對歷史感興趣,你可以自己去找些書看。如果,像大多數一樣被迫學習,那這樣編是極好的,每個問題都有明確的觀點和結論,多利於考試突擊啊。你指望教歷史教科書沒有觀點,那你自己歸納,聽老師的觀點,還是怎樣呢?!


1984中說 誰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沒必要糾結書上講的東西, 多看些書才能慢慢了解真正的歷史。那些虛假的東西最終人民都是知道的。


啰嗦半天,三本書就是來論證某的必然性。某的不可替代性。

圓一句謊言需要50句謊言。圓著圓著,就圓出來幾門學科,幾千本專著,幾十萬從業者。

圓了幾十年了,依然漏洞百出。

因為他就是句謊言啊。


近綱其實是一門思政課,當然要灌輸官方觀點


這門課是政治課不是歷史課啊

只不過是通過歷史講政治

政治政治,當然要符合政治思想

了解了這一點,也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吧

不太明白為什麼有人對此冷嘲熱諷的

自由民主的象徵美國,也有意識形態教育吧


淺談「兩史一情」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文以載道」,「文道統一」千百年來被人們所公認。江澤民同志曾經提出,要對小學生(甚至是幼兒園的孩子)、中學生一直到大學,由淺入深地、堅持不懈地進行中國近代、現代史及國情教育。這是反對帝國主義對我國進行和平演變的戰略措施之一,我們語文界同仁早已形成共識,但作為語文學科如何處理、解決思想性與知識性的關係卻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根據我地區的教學實際,我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兩史一情」教育應該做到含蓄、形象、間接性三者的結合。換言之,就是文道統一,渾然一體,文以載道,水乳交融,思想性與知識性密切結合。

  一、根據課文內容,不同文體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滲透

  「兩史一情」教育滲透於一切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但作為主渠道的語文課堂教學,一系列的課文教學卻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如果把語文教育比作大樹,思想教育似乎可以比作滲入大樹枝幹花葉中的水分,既不能以水代替大樹,但離開水大樹就會枯萎。」劉國正先生的比喻是再恰當不過了。這種「滲入大樹枝幹花葉中的水」在語文課文中隨處可以涓涓流淌。例如,

  1.對古典詩文中的教學

  我在教學初中語文第五冊的《岳陽樓記》時,在介紹作者時,有意識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任職期間,屢建戰功……」給學生以初步印象;在導讀這篇文言文時除了進行誦讀、背誦精彩段落之外,有意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句單拉出來,讓學生結合以前學過的文言文常用詞知識翻譯這兩句話,然後再讀一讀,談談自己對這幾句話的理解,就這幾句話寫出自己的感想,完成一篇短文。通過這一連串的知識、能力訓練,學生不但學到了真知識,而且思想上也收到了熏陶。

  2.對現代散文的教學

  再如,我在教學《松樹的風格》時,是通過讀精彩段落進行滲透:「我對松樹懷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它那種自我犧牲的精神……」總之,為了人類,它的確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讀這段話,我設計了兩個問題:a.作者寫松樹的用意何在?寫的真是松樹的風格嗎?b.中心句是什麼?請分析一下。學生通過思考答出:作者的用意是寫像松樹那樣自我犧牲、無私奉獻的人,這樣的人具有松樹那樣的風格,從而間接地樹立人民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活著是為了使別人生活得更美好的思想。這項訓練既學到了知識,又考慮到了思想內容,思想性與知識性相得益彰。

  3.小說的教學,更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我在教學《故鄉》時,通過閱讀課文的景物描寫,通過對閏土前後二十年的變化的形象分析,使學生憧憬美好的未來,憎恨腐朽黑暗的舊社會。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兩史一情」教育,應「保證重點,明確主題,抓住局部」,即「塊、線、點」結合的方法

  1.「保證重點」

  即在講課中有一個相對集中的時間「塊」,有意識地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我在教學《范進中舉》時,通過讓學生自己簡析范進和胡屠戶、張鄉紳等人物,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害人之深,看到封建社會在科舉制度毒害下儒林諸生的醜態百出。「明確主線」即就一篇課文或一個單元的內容確定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使它成為貫穿授課過程的主「線」。以初中語文第六冊議論文單元為例,用提供議論文作文材料的方法進行滲透。我以《「友邦驚詫」論》作為範文引路,以《旁觀者未必清》作為讀寫結合,除了進行一些必要的逆向思維訓練外,要求學生用立論文和駁論文的知識閱讀單元議論文,試結合本單元的寫法寫一篇駁論文,《駁「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有意識地提出一些與作文有關的材料,通過寫這篇駁論文,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教育,並且進一步讓學生明白要作文先做人之理,不但學生思想受到了震撼,而且在議論文的寫作水平上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

  2.「抓住局部」

  即把課文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明顯的地方找出來,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著眼「點」。《晉祠》屬說明文,主要抓住「悠久的歷史文物同優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這句中心句進行有效的講讀分析、討論,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名勝古迹」,「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的教育。自然風景是晉祠的外在美,歷史文物是它的內在美;自然美是大自然造就的,內在美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3.「塊、線、點」三結合的方法,主要是握準時機,備課充分,因勢利導,才能水到渠成

  「兩史一情」教育的滲透,要看內容。根據不同的文體,採用含蓄的、形象的、間接的滲透方法。我們認為,一定要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力爭做到潛移默化,水乳交融,否則就會導致「橫插一杠」「兩張皮」「畫蛇添足」「穿靴戴帽」等違背語文學科教育規律的情況發生,所以我們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這項任務將是我們語文教師長期的、艱巨的,也是光榮的任務。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小牛群初中)

侵刪


@宋炎峰 的答案已經很好,斗膽稍微補充一下。馬克思的生產力決定論,後來在列寧直至太祖手下發揚光大的階級鬥爭學說,以及其它的諸如文化決定論、制度決定論等等,統稱歷史決定論。它們試圖給人類社會發展提供類似物理學一樣的客觀規律解釋。這些學說,統統被證偽。卡爾波普爾有本名著歷史決定論的貧困 (豆瓣),批判就是它們。如果你是個歷史愛好者,就應該感覺到,不符合這些理論的歷史片段太多了。所以對歷史進行加工就是必要的,否則一般人也能看出問題來了。


  1. 對於很多隻想拿個學分的學生來說,這樣編排挺好的,標籤化的人物通俗易學易背易過;
  2. 對於愛歷史或好學者而言,他們肯定知道:看到的,聽到的都不會是歷史,歷史只會淹沒在歷史中,後世的只是每個人心中的歷史。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清朝有三祖一太宗?
清朝為什麼不修長城?
什麼時候可以修民國史,作為正史的那種?
宋朝和滿清的瓷器,哪個更值錢?
近代西方國家從舊世界(特別是中國)掠奪的財富對其工業化有多大幫助?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教育 | 中國近代史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