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是一位怎樣的作家?

這位女作家的特點是什麼?風格如何?其影響力如何?


我本來想聽其他人答的,結果答案全部都是百度出來的東西,作為一個門羅太太的淺層讀者,我來聊聊我的看法吧,當然最好有知乎上熟知70年代的作家出來作答。

門羅太太呢,是隨著60-80年代,北美新女權主義運動成長起來的,並且秉承了美式短篇小說傳統的作家。應該說這個時間段是一代女性作家,比如Edna Annie Proulx(《懷俄明故事集》),又比如阿特伍德,而不單單是某個現象,他們的共同特點在於:

一般出道在婚姻時代,大多並非專職作家。

中短篇為主,文字平淡(「如散發著泥土的芬芳」)。

時間線比較瑣碎,敘述手法混用,「敘述感」大於情節。

敘述注重細節,多用女性視角,所以看多了有點大媽在你面前嘮叨的感覺

環境往往架空到「一個平凡,與世無爭的北美小鎮或者鄉下」,雖然她們往往都是女性社會題材出身,但是在作品之中會將當時得「社會背景」打包成「元素」加入到小說設定裡面,而不願意去敘述一個北美女人的「大時代」。

北美早期的女詩人也是以小作品為主,這一代女性作家大致也是比較願意將「作品」寫「小」。

題材往往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

「一段特殊愛情之中女性的糾結心理」

「一段家庭關係中的女性責任。」

「一個平凡女性的自我救贖」

「以一個女性的旁觀視角去解讀北美在思想變革時代的倫理糾葛」

「敘述一個平凡女人的生老病死從而來講解一些女性話題。」

都是寫小品性質的作品,但是襯托的是一個成熟女性的時代視角。。。

因為門羅太太的作品還是在國內比較冷門的,那麼我就舉一個大家勉強有可能看過的書《逃離》。

《runaway》裡面,

就是以一個神秘向的敘述方式,來講一些極為寫實,且繁瑣的故事。

話題無一例外都是「女人與時間」的故事。

故事有力,輕描淡寫的去刻意變得厚重。

「我一直感到需要過一種更為真實的生活」,這一句話已經講所有故事的集子邏輯串在了一起。當一個人過於沉溺在一個確定的社會角色的時候,每天干一樣的工作,每天走同樣的路,每天見同樣的人,有同樣一份對物質的憂愁,有同樣一份孤苦,也有同樣一份愛,也有同樣一份對「另一種生活的嚮往」。所有人不得不不安,固執地守著這一條時間線。

而你選擇逃離,開始學會偷懶,開始學會在丈夫起床的時候不給他做早餐。開始放棄一個婦人的固執去打量街上年輕的男人。開始在本該工作的早晨,任性不起床。

但是你始終沒有去和其他男人幽會,還是習慣講自己的一切給丈夫聽,沒有拋棄家庭去流浪,沒有望著不上進的丈夫想一刀把它殺死。

雖然,她的筆下寫出了太多「逃離」的女人,但是她給了悲劇的落幕,但卻給不了她們任何的道德審判,而她也甘於這重將梳子擺放到不同位置的樂趣。

因為,歲月已經漂白了一切,直至只剩下空白。

這就是一個平凡女人,平凡妻子的自我救贖。

門羅太太的人生觀


我想門羅的小說是用簡單的情節去探索我們心中微妙而複雜的情感

分享一下最近讀的她的一篇短篇小說nettles蕁麻 它講的是一個中年女子在經歷婚變後去女友家做客,巧遇兒時玩伴麥克,對這個男人產生了朦朧的情感和慾望。他們共同經歷了一場暴雨,使得主人公對愛有了更加成熟的理解。love that was not usable, that know its place. Not risking a thing yet staying alive as a sweet trickle, an underground resource . With the weight of this new stillness on it, this seal.

文中有段心理描寫這樣的

Mike was standing a little head of me to one side. He was actually closer to sunny than he was to me. Nobody was behind us, and I wanted to brush against him-just lightly and accidentally against his arm or shoulder. Then if he didn"t stir away -out of courtesy,taking my touch for a genuine accident? I want to lay a finger against his bare neck.

邁克站在我的一邊,稍微靠前一點。事實上,他靠sunny比靠我更近一點。我們身後沒有人,我很想靠近他,僅僅輕微的或是偶然的擦到他的胳膊或肩膀。如果他沒有閃躲-出於禮貌或是沒有在意-我想用手指碰一下他露出的胳膊。

就是這樣細膩豐富的筆觸,另人耳目一新。

最後想說,這篇小說雖是在寫中年女人的激情困惑以及進退兩難。但卻讓我對友情愛情有了全新的認識。不管讀什麼書,請拓展到你的生活

今天是端午節,外面天快黑了,我坐在圖書館二樓靠窗的位置在手機上打字,記錄一下這個美麗的老太太帶給我的感動。然後去跑步,嗯 就這樣


一得獎才被大眾關注,話題標籤都沒有啊。門羅無論在國際文學界還是本土外國文學愛好者圈子裡早就是聲譽滿滿、贊口不絕了。09年得了國際曼布克獎怎麼沒人關注?好吧大家都只知道諾貝爾文學獎這一個文學獎。這次得獎是虛構文學的勝利和短篇小說的勝利哦耶。

就是書出的太少,要麼絕版了。大陸這兩年版權全被買光卻遲遲不見出書,現在好了,都等出版社出書吧,譯林社會出7本,新經典不知出幾本。

只可憐我大村上不知何時得獎。


轉自新浪讀書頻道,鏈接:加拿大作家艾麗斯?芒羅獲得2013諾貝爾文學獎

正文:

  艾麗斯·芒羅出生在加拿大渥太華,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個安靜的城市度過。她的小說寫的也都是這個城市郊區小鎮中上演的平民中的愛情、家庭日常生活,而涉及的卻都是和生老病死相關的嚴肅主題。

  芒羅以短篇小說見長,今年82歲的她一生創作了11部短篇小說集和1部類似故事集的長篇小說。1968年,加拿大女權運動正處於最高峰,那年她 37歲,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快樂影子舞》(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一炮而紅,並獲得加拿大總督文學獎。在短篇小說普遍地位低下的歐美文學界,這個終身成就獎頒給她讓一些人驚訝,但更多的人對芒羅獲獎的感受卻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值!」 「每讀艾麗斯·芒羅的小說,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這是由作家、學者、編劇等組成的評委對她的評價。

  芒羅筆觸簡單樸素,但卻細膩地刻畫出生活平淡真實的面貌,給人帶來很真摯深沉的情感,簡單的文字帶來豐厚的情感,這恰好顯示了文學最本質的能量。很多人把她和寫美國南方生活的福克納和奧康納相比,而美國猶太作家辛西婭·奧齊克甚至將門羅稱為「當代契訶夫」,而在很多歐美媒體的評論中,都毫不吝嗇地給了她「當代最偉大小說家」的稱號。

  芒羅最早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叫《快樂影子舞》(1968),即得到加拿大重要的文學獎總督獎。她的短篇小說集有《我青年時期的朋友》 (1973)、《你以為你是誰?》(1978,亦得總督獎)、《愛的進程》(1986,第三次得總督獎)、《公開的秘密》(1994)、《一個善良女子的 愛》(1996)、《憎恨、友誼、求愛、愛戀、婚姻》(2001)、《逃離》(2004)等,2006年出版《石城遠望》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集。


愛麗絲·門羅?

對多數人而言,這大概是一個陌生的名字。我們不妨先附庸風雅地貼一些標籤:諾貝爾文學獎、「加拿大的契訶夫」、「當代短篇文學小說大師」。

看起來名頭很響呀,特別是在被賦予諾獎光環以後,無論從前多麼冷門,也會瞬間榮登關注的榜首。於是,一些出版速度令人敬佩。但行文實在拙劣的譯本也就應運而生了…

&>&>&>&>&> 01

我看的這本書英文名叫《Dear Life》,中文譯作《親愛的生活》,恰好也她的封筆之作。照門羅奶奶自己的話來說,這是她最好的作品。

然而,很不幸,由於譯者——一個一言不合就用破折號的小傢伙——的某種特殊癖好,使我——就是那位長頭髮讀者——的閱讀體驗很差勁。該怎麼形容呢?像是關鍵時刻,突然有人——我是指某個假想的對象——往你嘴裡塞了一個饅頭。

anyway,儘管看的並不盡興,還是有一些小小想法。

先從篇幅說起,短篇的文字相比鴻篇巨製,好像總是欠缺一個核心的主題。閱讀時所產生的想法,往往也是零碎的,影影綽綽讓人難以捉摸。

「那種感覺...誒我沒法形容,反正,你懂的吧?」

「嗯嗯,我明白。」

然而,鬼知道我明白了什麼....

&>&>&>&>&> 02

出軌、背叛、宿醉、白日夢和性幻想。這本小說集大多使用的是女性視角,細膩瑣碎甚至嘮叨。就像門羅奶奶在一個訪談中說的那樣:「我只想看尋常的東西,它們能伴隨我。」

一篇一篇看下去,啃著玉米的我有時甚至會心生嫌惡,靠,為什麼又出軌了,而且每篇都在發生性關係... 在這一點上,很受寵若驚地,我和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作家群體達成了某種共識...

1981年,門羅奶奶——那時候還不是奶奶——受作協邀請來到中國參加一個座談會,順便在廣州度過了她的五十歲生日。回國以後,她寫了一篇散文回憶中國之行(《透過玉簾》),直白的表達了她的大失所望:「(中國)作家們比我預期的還要謹慎些——和我們根本沒有多少交流。他們對我們寫作的方式沒有流露出感興趣的跡象。當時,我有點失望,不,是大失所望。我本以為,開放了,可以以其他方式談論文學了。」

但是她對王蒙的評價很好呀,欽點「他特別棒」,而且常常想念起他,「想知道他現在在幹什麼。他有幽默感,會諷刺,能分好幾層分析事兒。了解他如此幽默,尚在中國倖存不滅,我感到欣慰。」 我看過王蒙的唯一一部作品是《尷尬風流》,的確有趣兒得很。

&>&>&>&>&> 03

總的來說,一個個短篇小故事讀起來並不費力,可以隨手拿起,但仍然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不然或許難以消化那種微妙的、朦朧的感受。諷刺和嚴肅共立,微妙和庸常並存,讀起來正如「於無聲處聽驚雷」,這是我對這本書總體的閱讀感受。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比起前面多少有些虛構的故事,最後四篇自傳式回憶真心驚艷到我。那種對於女性心理敏感的把握,讓人有種被逐步揭穿的著迷。

不過,不負責任地猜一下,多數男性是無法容忍這種細碎的心理鋪陳的吧....


看過一篇《戴兩頂帽子的人》,驚艷!她的審美屬於曲徑通幽式的。雖然作家本來就是要撥開迷霧,曝露生活的真相;但門羅的姿態更加從容和獨特。她的作品有女性主義的氣味,但遠沒有耶利內克那麼嗆鼻。門羅不是我特別喜歡的作家,我有個狹隘的念頭:寫悲劇的眼界總歸小了一點。


其實是一位很可怕的作家,甚至冷酷和殘忍。在我看來,天真的人是不喜歡門羅的。可是女生天生就抹不掉天真。所以你想看懂門羅就要拋棄你女性的部分,用男性角度來思考,也許這也是她被稱為女權主義的另一個原因。你從她有些自傳性質的親愛的生活就能看出來,她理智的過頭,甚至稱得上冷酷。她說母親愛慕虛榮,父親逃避家庭責任,甚至把加拿大最有名的安妮也抹黑了一把。亞孟森裡面門羅給了很多的暗示,女主角為什麼隻身跑到療養院教書,為什麼男主角會識破女主角關於男朋友是海軍的謊言,為什麼門羅選擇了 吉爾伯特 沙利文的圍裙號,為什麼男主角在看見阿兵哥以後改變了結婚的注意。這些都串起來就會發覺你深陷門羅的巨大迷霧裡面。根本不是第一眼你所想的溫柔而美好的小短篇。


「我們的契訶夫,而且文學生命將延續得比她大多數的同時代人都長」——辛西婭·奧齊克

「在世的最偉大的短篇小說作家」。——A.S.拜雅特

「門羅的分析、感覺與思想的能力,在準確性上幾乎達到了普魯斯特的高度。」——《新政治家》

「我想讓讀者感受到的驚人之處,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發生的方式。稍長的短篇小說對我最為合適。」——艾麗絲·門羅


微博上看到的


門羅出生在渥太華,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個安靜的城市度過。她的小說寫的也都是這個城市郊區小鎮中上演的平民中的愛情、家庭日常生活,而涉及的卻都是和生老病死相關的嚴肅主題。這個女作家的筆觸簡單樸素,但卻細膩地刻畫出生活平淡真實的面貌,給人帶來很真摯深沉的情感,簡單的文字帶來豐厚的情感,這恰好顯示了文學最本質的能量。很多人把她和寫美國南方生活的福克納和奧康納相比,而美國猶太作家辛西婭·奧齊克甚至將門羅稱為「當代契訶夫」,而在很多歐美媒體的評論中,都毫不吝嗇地給了她「當代最偉大小說家」的稱號。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門羅一生創作了11部短篇小說集和1部類似故事集的長篇小說。在短篇小說普遍地位低下的歐美文學界,這個終身成就獎頒給她讓一些人驚訝,但更多的人對門羅獲獎的感受卻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值!」  「每讀愛麗絲·門羅的小說,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這是由作家、學者、編劇等組成的評委對她的評價。

1968年她37歲,那一年,加拿大女權運動正在最高峰,她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快樂影子舞》(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一炮打紅,並得了她的第一座加拿大總督文學獎。此時,她已是三個女兒的母親。

她的許多早期創作,是陸陸續續地在孩子的呼嚕聲旁,或者等待烤爐的間歇中完成的。事實上,《快樂影子舞》前後花了20年才寫完。

50歲之後,這個女人才真正開始擁有自己的生活,她爆發驚人的創作力。不過她寫的都是她30歲到50歲期間歷史背景中發生的故事。1978年,她的另一部小說集《你以為你是誰》再給她捧來了一座總督獎,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她每隔4年都要出一部短篇小說集,開始享有世界級的名譽。

「女人談論生老病死」

門羅寫的大部分是女人的故事,她的早期創作中,是一些剛剛進入家庭生活的女孩子,為愛情、性、背叛、孩子等苦惱;到後期,則是在中年危機和瑣碎生活中掙扎的女性,但她們都有著慾望和遺憾,有著強大和軟弱之處。  門羅的小說並不特別重視情節,更多是利用時空轉換,將記憶和現實生活打碎重新組合,這也表現了她想表現的觀點:看世界,或許有新的角度,文學就可以幫助人們重新認識世界。她曾經在一篇散文中介紹讀小說的方式:「小說不像一條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進裡面,待一小會兒,這邊走走,那邊轉轉,觀察房間和走廊間的關聯,然後再望向窗外,看看從這個角度看,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

愛麗絲-門羅:講述平凡女性命運


這個期末正好要寫門羅奶奶的有關論文 好好研究了一下她

奶奶是個一直生活在加拿大小鎮的普通女人 我也一直很好奇這樣一個平凡的女人怎麼能寫出那麼多亂倫 丈夫殺死妻子再自殺以及3p的故事 奶奶自己說是因為生活的圈子小 身邊的人發生了什麼在小鎮上都可以立馬傳開 那些平凡而隱含危機的女人們的生活就成了她的素材 精緻 透徹 她的作品不適合快速閱讀 非常不適合!!作為我來說每次看她的作品都需要做著筆記 那種人性的複雜 思想的不受控制行 以及道德的善變 她筆下的每個人都是神秘的 朦朧的


說一些我覺得有特點的吧。寫作帶有非常非常明顯的女性視角,而且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在門羅的筆下,女主角的故事大多發生在21歲的時候,這與作者自身的經歷有關。門羅的作品寫作視角大多是現在一個上帝視角,並且對人物心理有很多很多的描寫。

當然我最喜歡的故事是一個在她的作品中算是很淺顯的故事《播弄》,我與你果真好事難圓。

是的,畢竟我就是一個這樣膚淺的一塌糊塗的姑娘


門羅不寫三偽文學,且反三偽文學的成就很高。門羅的小說在對女性內心生活的真相的發掘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逃離》並不是她寫得最好的短篇小說。


很重要的一點是她以女性的筆觸寫女性的情感,讀起來很有共鳴。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村上春樹最新長篇小說《刺殺騎士團長》?
蔣方舟未來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嗎?
高行健和莫言這兩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誰在文學方面的成就更高?
如何評價201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
世界最高級別的文學獎項是諾貝爾文學獎嗎?

TAG:文學 | 諾貝爾文學獎 | 愛麗絲·門羅AliceMun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