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為什麼很多存在中國背景,日本的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如何?在主題上也經常傳播一些技藝?
「剛吃飯吃著麻婆豆腐想到日本動漫,很多很多的疑惑,什麼時候日本興起以某種技藝與主人公的際遇為主題的動漫呢,例如中華一番、棋魂、yoyo、白銀之匙,還對一部在翡翠台播過的有關釣魚和七大神奇釣具的動漫很有印象,另外很多動漫都有中國背景,作者是如何獲知有關情況的,還是臆想(例如中華一番的背景是四川)?日本國內的小孩會看這些動漫嗎?還是專為中國市場訂製的?周邊產品是為動漫服務還是動漫為周邊產品開市場(先後問題),開發出來的產品使用者會有心理落差嗎?(例如四驅車,yoyo)」
以上是我在12年4月在微博上的發問,因為了解的人不多,不了了之,忘了上知乎問了
日本是有很深的中國情節的,單從漫畫上看,七龍珠銀魂,亂馬1/2聖鬥士星矢,幾乎都有中國風的影子,如果牽強一點說,OP裡頭的羅賓,也有點中國的元素,比如千手,比如記錄歷史。
但隨著現代中國的日益強大,日本人眼中的中國的形象也開始變的更複雜,而非過去那樣單一。
曾經的日本人眼中的中國,基本上就是辮子,吃麵條,穿旗袍和長衫,留鬍子和瓜皮帽,基本就是晚清的形象,最多加上中山裝,或者毛主席的制服裝,大概差不多了。
大部分日本人還是比較單純的接受媒體和政府宣導的東西,加上一些文藝作品裡頭的形象融合起來的東西,其實這點上無論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反正全世界的普通民眾都是這樣的。
但日本對於中國是有一份特別的情感,軍閥割據到民國的時代,芥川龍之介曾來到中國,總是到處在找中國人的詩句對應的風景,或者惋惜,或者憤慨,但這種惋惜和憤慨不是「替中國的杯具而」惋惜憤慨,而是惋惜分開「文化沒有保留」。
換句話說,他們不是因為民眾生活苦難而憤慨,是失去了自己心中的中國而憤慨。
再回到現在的中國,普通的日本人來中國後其實抱有和芥川龍之介一樣的惋惜和憤慨。"這不是他們想像中的中國"。
除此之外,真正的,現代的中國,對於日本人來說,太大了,太混亂了,太超現實了。相當一部分日本人是生活在規律的,有條理的,可預見的生活中,而現代的中國的混亂和龐大他們一時半會消化不了。
所以隨著兩個國家接觸的越多,我們可以看見在過去幾十年間反覆出現在日本漫畫作品中的「傳統的中國」正在消失,但對於新生的中國,日本還沒有像樣的,能夠得到日本人廣泛認同的作品來描述中國。所以在日本文藝作品中沒有體現也是很正常的。日本人還沒想好怎麼認識現代中國,或者說還無法認識現代中國,他們反應是比較慢的。
雖然我一向反對將某個群體標籤化,但日本人真的很有趣,比如有所謂留法綜合症,即到法國後發現真實的法國與想像差異太大無法接受而紛紛自殺的日本人……他們真的相當一根筋,想像一下路飛,櫻木,卡卡羅特,銀時……算是日本人中的一種。
但話說回來,我感覺,整個亞洲乃至整個世界,能夠真正理解中國的只有日本,能夠真正理解日本的也只有中國。
也就是說不是作為某種象徵物來理解,而是能理解中國/日本,本身所要表達的東西,而不會誤會成其他的東西,那樣的意思。大概是源於這兩個國家本身有一定相似的審美情趣吧。
另一方面講,我覺得在世界範圍內,還有一個國家與當代中國氣質上很相近,就是美國。現代的中國,有一部分是日本的,有一部分是美國的。
這是我自己的一個感性的認識。首先 不是專門定製的……作者有興趣就創作了……′_&>`……關於作者如何取得相關信息……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書籍資料……比如藤崎龍的封神演義 他看了日文版的封神演義畫的……有得作者會去中國取材……比如渡瀨悠宇畫不思議遊戲就來中國取材了……大部分作者對中國的相關了解都是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的……′_&>`……說白了還是日本的思維啦……有些作者比較喜歡中國 了解很多也很深……比如皇明月 這個可以算真正的中國通了′_&>`……關於日本年輕人對於中國的了解 以我的所知 就是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與其他外國人並無不同……
日本跟中國的文化交流有幾千年的歷史,難道你不知道嗎?但仔細看看,現在歐洲背景的動漫更多。為啥?因為日本人崇拜的是中國古人,而非中國人。
簡而言之,很多外國人比國人還愛中華文化,經常看見歪果仁身上紋身中國字的,文化節穿旗袍的還有因為喜歡中國文化特意來中國學中文的。日本也是,自己的文化受到中國的影響自然也有很多喜歡的地方,加上這些元素又同屬亞洲,豐富了角色設定又不會維和。也有去英國美國取材的作者,比如青山剛昌畫柯南的時候,那交代的文化背景連當地著名的大笨鐘,網球場都實地寫實,那才叫有助傳播文化呢。至於中國定製那真的是想多了。。。女僕裝難道還英國定製不成。
中國人對收視率和周邊沒半點貢獻怎麼可能專門為中國定製……
推薦閱讀:
※日本人認為的世界三大美食是什麼?
※中國抗日劇里的日語說得標準嗎?
※你從不看日劇到看日劇的轉折點是什麼?
※治癒溫暖的日劇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