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時東南亞都是印度化而非漢化?
資料:
印度文化圈橙紅色:南亞次大陸地區;淺橙色:其他屬於印度文化圈的地區,主要包括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南部(佔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文萊;黃色:不屬於印度文化圈但亦受印度文化較大影響的地區,主要包括阿富汗、中國西南地區以及菲律賓。除了基於婆羅米文字的藏文和八思巴文,在拉丁字母傳入東南亞以前,絕大部分古東南亞諸國使用各種創製文字,大部分以帕拉瓦文字為基礎,目前所能見到的緬文、泰文、寮文、高棉文皆基於帕拉瓦文。帕拉瓦文,又稱為Grantha文 (泰米爾語: ?????? ??????? - giranda e?uttu) 是公元6至19世紀南印度泰米爾語使用者所廣泛使用之文字,是婆羅米文之子書寫系統。婆羅米系文字或印度系文字,是印度孔雀王朝的婆羅米文派生而來的一種文字體系(writing systems)。
梵文世界的殘留影響力:幾個地名詞源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為古東南亞最早的主要宗教和信仰,尤其是其統治上層。最早在公元1世紀前後便傳入中南半島,早期代表有佔婆、扶南、剛迦、狼牙修等,亦稱印度化王國。而中晚期有真臘、高棉、古吉打、三佛齊、滿者伯夷等國。
佛教傳入中南半島很早,幾乎和印度教在該地出現的同一時期就出現了。上座部佛教主要盛行於中南半島的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英文Singapore 是由最早的梵文Si?ha-pura (也是一個samāsa) 演變而來,Si?ha是獅子的意思; pura在梵文中是城市,人類聚落,城鎮等等。
Malaysia在獨立前的英殖民時期,以及其歷史上的名字,都是Malaya, 這也是一個梵語辭彙,意為多山的地方,同時也指代印度Kerala的一個山脈名字(Western Ghats)。高棉人則叫自己的國家Kampuchea。 Kampuchea也是一個跟印度歷史嚴重掛鉤的名字,這個名字源於Kamboja,是吠陀時期的一群小國家(統稱Mahājanapadas)中不起眼的一個。巴厘島 Bali, 意為「給神的貢品」(Oblation to god),同時也是Virocana的兒子,在印度神話里被毗濕奴虐過。印尼爪哇島 Java 在梵文中意思為迅速,飛快的意思。東南亞國家主要城市名稱
雅加達(Jakarta) 印度尼西亞首都,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其名可能源於梵語的jaya-kerta,意為「勝利之地。
蘇門答臘(Sumatra) 印度尼西亞的大島,位於馬來亞西南,自1390年起就使用此名,它大概源自梵語的samudra,意即「海洋」
緬甸(Burma) 東南亞的一個共和國,此名源自梵語的mranma或bama(為當地民族緬族的名稱),意為「強壯的」曼德勒(Mandalay) 緬甸第二大城市,位於仰光的北面,其名源於梵語的mandala,意為「圓形地」,指聖馬六甲(Malacca)馬來西亞西南部一州及其首府名,可能源於梵語詞maha(「大的」)與lanka(「島」)的組合
謝邀。正好最近在看東南亞史。
贊一下這個問題,因為這不簡單是歷史事實的考量,而且涉及到更深層次的文化傳播模式的問題。首先想討論一下題設里的「古時」,在我閱讀過的材料裡面對東南亞史的分期問題存在不同的看法。國內比較主流的「古代史」劃分指從上古時期至16世紀前後的一段時間,粗略點劃分就是歐洲文明進入東南亞之前。歐洲文明出現在東南亞後的歷史極其複雜而且有趣,東南亞在更大的地緣政治視角下,深刻地影響著,而且會進一步影響世界的格局。---題目里的補充說明很有意思,事實上,吸引我去閱讀東南亞史正是從語言文字里呈現出的與印度千絲萬縷的聯繫。年代可追溯至自公元前後至十世紀以後的碑銘上保留著梵語和巴利語,而由於東南亞的濕熱氣候,貝葉無法長期保存,但貝葉經存在於古代東南亞是可以被確認的。另外,在古代緬甸使用的驃文、古菲律賓的「巴伊巴音」文字、古爪哇語、古占婆語中都有自古婆羅米文字為基礎發展而來的南亞文字的痕迹。今日寮國、柬埔寨、緬甸等地的語言,甚至是他們的國名都與印度關係緊密。
---南印文明與東南亞的聯繫可追溯至公元前。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通過宗教使團。應當說,主要就是佛教僧眾在進行著傳法的工作。根據佛教文獻記載的阿育王時期和迦膩色伽統治時期,都在政策上推動佛教的傳播。比如,著名的阿育王在立地成佛後向東南亞派出了佛教使團。部分印度學者也挖掘出了阿育王向歐洲派遣具有宗教性質的外交使團的證據。而貴霜王朝將佛教帶向了中亞,而後到了中國。第二,部落、王國鬥爭導致人口的遷徙。這一現象主要集中在今日的東北印和與之接壤的緬甸。北印和中印的分分合合和戰事連綿在事實上導致了小規模的人口遷移。緬甸貢榜王朝時期成書的《琉璃宮史》中提到中天竺的流亡政權在今天的緬甸和東北印建立了政權。事實上,東北印在人種屬性和語言屬性上,本來就更接近東南亞,而離印歐語更遠。所以,這也是自「雅利安文明」出現在次大陸以來,不斷東漸的結果。另外,佛教的傳播也在這當中搭了順風車。
第三,商貿業。正如 @Yi Yang 老師提到的,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環繞印度的季風控制著整個次大陸的命運,也塑造著印度文化。在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前,大印度洋實際上就已經連成了一體,西起東非,東至東南亞和南中國。商旅活動帶來了宗教,也帶來了逐漸增多的移民。
總的說來,陸地上婆羅門教政治勢力向東發展並且在新的土地上形成具有婆羅門教特性的宗教;海洋上,伴隨著商旅的活動印度文化逐漸滲透廣泛影響著海上的王國。值得一提的是,後來伊斯蘭文明在東南亞的出現也更多的是通過商貿軟性滲透而非武力征服的形式。中華文明與東南亞的聯繫其實也不少。
秦朝時,一大批犯人、流民都被送到了嶺南,這是一個開端;漢武帝統一兩廣,征服今天越南北部;南北朝時儒家文化影響力進一步南移。另外佛教交流的過程中,從漢朝時起就不斷與東南亞發生著碰撞(不過主要是印度僧人通過東南亞向漢地傳播,而漢傳佛教反向傳播較少)。但這些影響的範圍其實都很小,主要集中在越南北部和中部。(所以每次越南人每次搞事的時候,我都會想說,你們呀,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領土知道么?!)
真正在較廣範圍內華人向東南亞「移民」出現在東南亞古代史的較晚時期。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而且造船技術的迅速發展,事實上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發展;還有戰爭造成的難民湧入東南亞。蒙古人的征服使部分漢人往更南的地方逃亡,然後1293年元朝的遠征爪窪又進一步導致中華文明影響東南亞。到明朝時,鄭和下西洋,以及對東南亞貿易解放海禁。清朝入關又使明朝遺民往南逃竄這一系列事件使華人勢力尤其是商貿團體在東南亞迅速湧現。中國西南邊疆受著同樣的影響。
---歷史大致如此,那麼為什麼東南亞更趨向於「印度化」而非「漢化」呢?第一,時間的前後差異很重要。南亞文明在東南亞產生影響的時間比中華文明早太多,而且輻射面廣;早期中華文明對東南亞的影響幾乎只停留在越南北部。
第二,就影響方式而言,印度文明傳播的主要渠道是宗教,佛教和婆羅門教(還包括後來出於向印度教轉型時期的婆羅門教)在提供政權合法性、哲學思想以及組織社會結構等方面比本土的原始宗教更加進步。以婆羅門教為例,其以最高「梵」為統一的泛神崇拜實際上能夠很好的吸納哲學體系較為薄弱的本土宗教,而以祭祀為核心的一系列經典、儀式代表的在當時較為成熟的婆羅門教王國的統治模式也受到國王們的歡迎。春耕儀式、生殖崇拜以及雪山崇拜等能夠較好融入當地社會的儀式也迅速傳播。法顯在《佛國記》里提到馬來群島的狀況,「其國外道婆羅門興盛,佛法不足言」是典型表現。而早期中華文明對越南北部的控制方式則具有更強的官方色彩,包括影響越南的官制、行政體系。這種自上而下的方式很難發展到非有效控制的其他東南亞地域。
第三,東南亞古代史早期受印度影響較大而受中國影響較小的直接地理原因就是東南亞離印度的政治文化中心更近,更容易到達。無論是南印通過貿易對東南亞形成影響,還是東北通過陸地的傳播,都較為方便。而中華文明的重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離東南亞太遠,事實上,百越地區、西南邊疆在自漢朝至南朝的這段時期內,才逐漸被漢化而後納入中央統治。所以,要旗幟鮮明的反駁一下所謂該時期印度文明發展水平更高的觀點,就歷史王朝的版圖而言,中華文明的輻射圈影響到的範圍幾乎都成為了中華帝國的有效統治區域。
至於到十世紀以後為什麼東南亞未被漢化,原因很複雜。大致說來,從東南亞本身的情況看,先入為主的印度文明以及隨後更加「有力」的伊斯蘭文明已經構建起足夠強大的勢力;反觀隨後進入的華人,並沒有發展出強大的團體勢力,也很難在政治上有控制力。在東南亞的中國商人並沒有印度教、佛教或者伊斯蘭教商人所具備的那種以宗教為工具的文化輸出能力。從東南亞華人自身的文化傳統而言,文化的封閉性太強,幾乎是自己主動關閉了與當地文化融合的過程。米爾頓?奧斯本的《東南亞史》里提到一個有意思的事實,中國人的祖宗意識導致早期移民形成的華人團體在政治和文化上自動從當地文化中分離開來,「認祖歸根」使移民的自我身份認同與現實身份產生了衝突。多一句嘴,這是否是華人移民在中國以外的地方缺少政治影響力的原因之一。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因為當時的東南亞和南印的接觸更多,打開地圖看一眼你就會明白。自古以來印度和這些國家的商業往來就很頻繁,南印商人很早就開始乘著季風每年往返於東南亞(特別是暹羅、高棉這樣的當時的東南亞大國),在當地經商居留半年,然後等風向改變再返回印度,宗教、文字和其他文化的影響都是當時逐漸帶過去的。等到9世紀之後,朱羅(注輦)王朝崛起,對東南亞影響就更大了,因為這個國家是個外向型的海洋型國家,有相當強勁的海軍,當時像室利佛逝這樣的東南亞交通樞紐大國都一度被朱羅征服,而高棉要讓新的國王登基甚至也必須朱羅同意。因此,朱羅通過軍事和商業影響,將南印文化更深地植入了東南亞各國。
因為被漢化的准東南亞地區,雲南兩廣什麼的,現在被叫做中國了。
原因很簡單,幾乎所有文明都優先選擇跟本文明同緯度的地區擴張。
原因可能是氣候原因吧。
舉例:
漢朝唐朝向西域擴張,但不向外蒙和北亞擴張。
羅馬帝國向地中海沿岸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張,沒佔據歐洲內陸。
阿拉伯國家向北非波斯中亞擴展,不向東非東歐擴張。
波斯帝國向中亞和小亞細亞擴張,甚至向希臘擴張,不向東歐和阿拉伯半島擴張。
俄羅斯向東歐和北亞擴張,試圖向中國北方擴張,但失敗了。
美國也從東海岸直接想西推進,但沒有佔據現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領土。
加南大也在同時向西擴張到海邊。
日本早期也是集中在中西部,東北以及北海道都是蠻荒之地,琉球也是近代吞併的。
所以,東南亞在中國的南方而在印度的東方,跟印度一個維度,所以印度文明擴張到東南亞比中國更容易。
主要還是印度洋航行方便,阿拉伯印度到東南亞yingxl影響更大
在陸地上,漢族影響文化也在西域慘敗伊斯蘭
當然,也有反例,越南征服占婆,佔領了柬埔寨的一部分算是非常進取的王朝了
中國的溫帶文明,印度是熱帶文明
首先,思想文化首先要契合於當地的自然及歷史文化。例如一輩子沒見過冰雪的熱帶地區的人,恐怕沒法接受北歐神話。印度屬於終年濕熱地區,與東南亞的自然條件很相近,接受起源自印度的宗教文化顯然不會有很大的距離感。而中國文化產生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性氣候地區,與東南亞熱帶亞熱帶氣候地區的文化差別顯然非常大。陌生感強烈導致文化不容易被接受。其次,宗教文化是有高下等級之分的,高級宗教文化總是比低級宗教文化具有感染力。人類最早的圖騰崇拜薩滿教什麼的,屬於低級的,其後又有北歐神話、希臘神話等多神教,最高級的就是基督教等一神教。印度早早發展出了深厚的宗教文化,這種文化向後起的東南亞傳播是很簡單的。第三,古代社會,宗教總是比世俗文化具有感染力。宗教直接切入人的生死問題,給你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是人以強烈的精神依靠,在條件艱苦的古代,不拜點神真的不容易。而世俗文化沒法給人以強烈的精神關注,沒法給人以完整的宇宙觀世界觀。這不僅可以解釋為什麼印度宗教文化感染了東南亞,還可以說明為什麼佛教席捲中國這樣一個異質文化區域。中國傳統文化的世俗性非常強烈,競爭不過宗教哪怕是不高級的宗教很正常。第四,印度文化到東南亞的時間早,距離也近,便於文化傳播。而中國文化中心區域離的太遠,並且時間上也不早。
中華文明和印度文明影響力對比:
1,影響國家數量:
如果按影響的國家數量和人口來看,印度文化似乎超過中國。這麼看似乎印度文明比中華文明更牛X些。2,影響範圍:
中華文明影響到的地方几乎都變成了中國的一部分。即使越南和朝鮮半島為了去中國化,只能瘋狂的篡改歷史。從影響範圍來看,中華文明的影響更徹底。反觀印度,印度大陸就從來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直到現在印度的民族認同還是個問題。官方語言還是英語。
3,人口數量:從人口數量看,如果中國不實行計劃生育,印度和東南亞加起來恐怕也沒我們多。1.古代中國的核心在中原,離東南亞十萬八千里。
2.現代中國的南方地區在古代也應該和東南亞是同一個區域,而這塊地直接被中國人殖民到現在。
3.西南的橫斷山脈簡直是天塹,而印度到中南半島無論是距離還是交通都非常便捷。
4.中國人是世界上唯一的政治民族(中國人最大的驕傲),沒有宗教這種愚昧的文化傳播利器。
以上,新垣結衣。首先題主你那綿延不絕此起彼伏的一大串資料文獻看得人好眼暈啊。然後私以為「xx化」是個時間過程,然後「xx文化圈」是個空間範疇啊。=================廢話不多說,開始答題================首先來看題主的問題:為什麼古時東南亞都是印度化而非漢化?來科普幾個概念先(大部分來自於WIKI)【古時東南亞】以越南、柬埔寨、緬甸、泰國和馬來等為代表。
【漢化】
漢化,也稱中國化、華化,是指將其他國家或民族的語言或文化同化入中國語言或文化的過程。- 廣義上的中國化包括作為中華民族主體的漢族對周邊民族的同化與融合。由於漢人具有發達的政治經濟文化,優越的地理位置,懸殊的人口優勢,因而在民族融合中扮演主導角色。
- 另外,「中國化」一詞也被中國的東亞鄰國朝鮮、日本、越南、琉球所使用,用於描述歷史上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對這些國家的深刻的影響。這些國家都屬於漢字文化圈,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包括儒學、道教、漢傳佛教、文學、藝術、科技乃至生活習俗等。
【印度化】
印度化可指:歷史上印度文化的傳播:1.印度文化圈;2.梵化。
【文化圈】文化圈是指以文化為主要特色, 並且各個文化圈內都有一個核心地區,由其向四方擴展,使周遭的地區在文化上表現出共同的特質。從對世界歷史影響最深遠的文化來說,學術界基本上一致公認,在世界範圍內的文化起源先後主要有五大文化圈,即:西方文化圈(拉丁文化圈)、東亞文化圈(中華漢字文化圈)、伊斯蘭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南亞文化圈)和東歐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請叫我其他事實列舉分割線====================
再看一遍題主的題目:為什麼古時東南亞都是印度化而非漢化?可以理解為:為毛古代東南亞印度影響比中國深遠?私以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傳播時機:印度和東南亞勾搭的時間比較早- 印度和東南亞的交往從遠古時代就已開始。
- 到基督紀元之初,印度文明已開始越過孟加拉灣,傳播到東南亞的島嶼和大陸。
傳播路徑:海上貿易交通樞紐,誰敢與我爭鋒
印度洋貿易圈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蘇美爾人文明區與印度河文明區的商貿交往。從這以後,隨著印度洋周邊經濟的發展,印度洋周邊的貿易逐漸活躍起來。在古典時代,航海者認識到季風的規律,並利用遠洋航行的機會定期往來於印度洋周邊。
公元一世紀時,由於受香料和礦物資源的吸引,前往東南亞諸島嶼和沿海地區的印度商人愈來愈多,兩地之間的交往也愈來愈廣泛。——《全球通史》
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和瓦解,公元 3 世紀後,印度洋、東非與地中海的大部分中轉貿易讓位於阿克蘇姆。阿克蘇姆出口商品重心轉向波斯與印度。
- 接上文,在東西方貿易交往中,阿拉伯人、印度人充當了中介商人,印度商人往返於東西方之間。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印度和東南亞也發生了經濟聯繫。這樣的雙向經濟交往促進了東南亞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印度的宗教文化。
古代印度人的商業意識非常的強烈,他們一旦認識了這個地區,就充分利用已經開通的商道,頻繁接觸,印度的僧侶,不管是婆羅門教的還是佛教的,也隨著這些商業活動來往於兩個半島之間,他們成為文化的傳播者。更為重要得是,印度人憑藉商業活動,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在東南亞取得支配地位。由於商業活動的頻繁,文化傳播通過僧侶在宮廷中展開,而商業活動又通過僧侶在宮廷中所傳達的宗教意識而進一步合法化、獲得特權以及種種優惠,因而傳播速度更快,傳播力度之大,傳播範圍之廣,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罕見的。
- 以佛教傳播路線圖為例
傳播終極目標:拿下才是硬道理,我管你是移民還是殖民
- 印度在公元3世紀前後向東南亞地區的移民和東南亞tongzhi者對印度宗教文化的接受和推行也對印度宗教在東南亞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印度宗教文化傳入之時,正是東南亞最早的國家開始建立之時。因此,印度宗教文化對東南亞的政治、宗教、文化、藝術、建築、雕刻、風俗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並且加速了東南亞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渡。
- 到公元5世紀,印度化的國家,即是說按印度zhengzhi理論的傳統方針所組建,並且信奉佛教或印度教的國家,已經在緬甸、泰國、印度支那、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許多地區建立起來。其中有些國家終於發展成為大帝國,統治著宗主國印度(metropolitan india)與中國南方邊疆之間的地區,它們有時即被稱為「遠印度」或「大印度」。印度文明一旦在東南亞的土地上紮根,便部分地通過源於東南亞的各種力量的作用,部分地通過印度次大陸文化和zhengzhi變革的影響而演進。許多學者用一系列「浪潮」來形容印度文明的向東傳播。
其他因素:拜我國古代guoqing所賜,阿三哥玩遍東南亞(除了越南這枚奇葩)
「華夷之辨」,這個理由值得商榷。
- 值得一提的是,到中世紀末葡萄牙人登場時,東南亞分成兩個主要的文化區域,一是法國所稱的「外印度」,印度的影響在這一區域佔了優勢;另一個區域包括東京、安南和交跡支那,隨著15世紀「印度化」的佔婆王國的覆亡,中國的影響便在這一區域居於支配地位。本來,我們可以妥妥的扳回一局,但素……明清它xxx的長期實行海禁,而且實行閉關鎖國……
============請叫我答題完畢的分割線==============
終於寫完了,鞠躬,感覺自己跑題了……然後並沒有公開討論鄭智問題好嘛= =+我來給題主一個最簡單粗暴的答案
咱們離得遠!!!你看啊,我們中國的文化是從黃河流域往外擴散的。近一點像江淮地區,總惹紂王不開心;遠一點江漢平原,昭王南征以不復;再遠一點如潮汕,唐代韓愈去的時候還很落後呢。
印度不一樣,印度半島到馬六甲海峽坐船很方便啊,所以婆羅門隨便坐個船就過去搶個親當個國王什麼的。
另外一條可能大家不太能相信:
咱們歷史短!!!
我們中國正兒八經地提出了一套可以輸出的世界觀方法論大概是在春秋戰國吧,之前的龜甲獸骨刻字算卦恐怕還不夠格吧
但是釋迦摩尼好像比孔老聖人早了200年誒,而且當時有一大堆外道誒,再說佛教之前還有婆羅門教的啊~印度人在宗教啊哲學啊胡思亂想這方面的真的是天賦異稟
以上——非得翻山越嶺地漢化別人容易嗎
一個文明中心在恆河,一個文明中心在黃河,地理距離擺在那裡,唯一一個在一定程度上漢化的是被中國直接統治了多年的越南
太熱了。
北方同樣的道理,太冷。。。
所以中國人都在不冷不熱的地方。地理和當時的科技水平。陸地上的路被橫斷山脈堵死了,唯一開了條小路是通向越南的,所以越南是受漢化最大的。但也到此為止了。再以越南為跳板對四周很細微的文化輻射。地理環境,多林,人稀,湖廣在那時已經是不毛之地,發配流民的地方了,基本上是自治。海運並不發達,限制了從海運的傳播。
原因很簡單,因為印度文化遠勝於倫理學,數學,藝術遠遜於己的中國文化。歷史上在室外東南亞,南亞地區的數次交鋒都是印度文化完勝中國文化,除了越南多年當中國殖民地之外中國文化在別的地方就沒贏過人家,不僅如此,相互比較而言,中國文化對印度的影響近乎為零,而印度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大家都感受的到。
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
中國輸出什麼?中國人的信仰就是錢,幾千年以來就是這樣。而印度對文化建設和輸出非常的熱心,梁漱溟標榜印度哲學和思想,印度有多種立文字的宗教,宗教後面不立文字的教派更是數不勝數,在中國、日本、東南亞盛行的佛教,在印度只是一種被邊緣化的宗教,這種宗教平民化的模式,導致現代化根本無法推進,一個民族、社會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還有奧斯曼帝國,曾經盛極一時,當時佔領了巴爾幹半島、北非和中東,拿著火炮打冷兵器時代的歐洲,對文化、宗教包容,用猶太人管理國家。最後狹隘民族主義和既得利益者改革這個國家,導致軍隊世襲化,最後沙俄、英吉利、法蘭西,一次次的瓜分這個國家。就是因為印度、奧斯曼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太強大,導致現代化無限期的被延遲。把中國放到英美、法德、印度、穆斯林這樣的世界文明中橫向對比研究,我個人認為,死傳統文化要比活傳統文化要好。今天我們創造的不就是明天的傳統文化?文藝復興不就是對傳統文化進行理性批判和顛覆,所以說毛髮動文化大革命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前提條件,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傳統文化對於社會轉型好不好,有待商榷。印度熱衷於文化輸出,比如說中國的佛教。
這是印度的得道高僧。這是中國的得道高僧。
而中國人超級務實,用一句話形容中國人:那就是笑貧不笑娼。
關於地理和性格的描述中,寒冷讓人堅強,而溫暖的環境則讓人懦弱。東南亞對於印度而言,幾乎處於不設防的狀態,但是印度軍事無力對外擴張。就是今天,印度都是列強眼中的肥肉。如何看待俄羅斯支持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 知乎用戶的回答中國不止一次的想往東南亞擴張,一方面是國內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即使打下來緬甸、越南,怎麼管理也是非常頭疼的問題。而中緬戰爭、中越戰爭等,中國和越南的千年戰爭遏制了中國在東南亞的擴張。元朝就干不過越南和日本,何況我們。
行政管理的邊際效應。另外一方面是行政管理達到邊際效應,擴張非常容易亡國,比如說隋朝伐高句麗。另外一方面是中國擴張超速,一直到民國,中國才真正消化雲南,至於貴州我個人認為還沒有消化。中國政策。中國人的主流思想是孤立主義,也就是關起門來過日子,也就是儒家的不求邊功。所以導致政府海禁、海禁、海禁。就是在明朝對外擴張極其有利的情況下,明朝都自廢武功,不願意擴張。至於清朝不出兵東南亞,其實道理很簡單啊,出兵東南亞最後怎麼管理?就是一個香港都叫我們摳心挖肺的,假如中國佔領了東南亞,那中國的政府就會出現統治危機。
前面講了文化輸出,我們沒有。武力進攻,我們不行。那曲線漢化東南亞呢?東南亞華人一盤散沙,即使是從馬來西亞獨立的新加坡,都是被獨立的。而客居東南亞的華人骨子裡還是深深的奴性,根本沒有獨立建國的意識,假如華人抱團,建立若干小國家還是可以的,但是你看主動建國的一個都沒有。另外一個就是中國和東南亞的關係,中國想歐洲我手伸不進去,日本我手伸不進去,美國我手伸不進去,那我就把手伸到東南亞國家!我高價進口原材料,然後東南亞再用入超買我的商品,最後我們用人民幣取代美元,簡直就是做夢娶媳婦啊。可你要知道東南亞為什麼窮?因為他們連歐豬的智商都沒有,他們有錢以後,拿錢買美國商品去了,然後中國千辛萬苦給美國做了一件嫁衣裳,然後這些入超的國家還組織、動員貿易保護,阻止中國商品進口。中國徹底的怒了,為什麼以德服人就這麼難呢?於是中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開始打壓原材料價格,東南亞窮就是地球村的普遍真理啊!!!東南亞金融危機前,東南亞的經濟和中國平起平坐,東南亞金融危機後,東南亞經濟和印度平起平坐,中國一向把東南亞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所以援助東南亞國家,換來的呢?菲律賓的是華人排華,印尼是提高鎳礦出口稅,泰國是拒絕了大米換高鐵,緬甸是炮擊中國,越南是在三沙市開採石油,馬來西亞是盜採石油猖獗。
最後講個故事:日本人起先不願意投資中國,他投資泰國,發現泰國人上班睡覺,於是就又雇了幾個本地人監督,發現很快乾活的和監督的都串通一氣睡覺,於是日本人從國內找了幾個日本人監督,這下才解決問題,最後日本人發現與其這樣還不如投資中國。
中國沒有漢化東南亞是錯的,中國漢化的方式就是錢,最後被化於無形。印度影響東南亞的是宗教輸出,中國人對宗教這個東西不擅長,也不重視,即使是中國的道教中國人也不願意發展和輸出。默默想起那本《東南亞印度化的國家》和最近看的《17世紀上半葉歐洲殖民者與東南亞的海上貿易》。
所以,中國人民出境這麼困難,限制這麼多,天時地利都沒有印度好,加上印度人這麼四處遊盪的多,口才還是很6的。。。嚴格來說,中華文化就是一種在溫帶或副熱帶地區的農耕型文化
最初會有華夷之辨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第一次民族自覺,是出於與遊牧民族間巨大的生活習慣差異下而形成的雖然後來透過政治上的統治,陸陸續續同化了華南,西南乃至於海南島,也對於越南有了不小的影響但是因為本身文化生成的環境背景,基本上在熱帶雨林環境下很難適應的很好,除非主動改造環境和產業基礎,否則是不太可能讓中華文化在東南亞主導的無關形而上學的文化,各地社會的具體文化類型可能才是關鍵。ysl、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那個更先進?這不是問題的本質,你會發現蒙古人的社會生產生活更接近西藏,所以蒙古人最後皈依了藏傳佛教。中亞與中國西北,大量的沙漠綠洲,因此這裡盛行阿拉伯沙漠綠洲起源的伊斯蘭教。
推薦閱讀:
※海南在文化和地理上是否更應該親近東南亞?
※東南亞的華僑是如何取得他們的經濟地位的?
※如何評價東南亞「沒有技術的工業化」?
※為什麼1940年代美國虐日本那麼輕鬆?
※歷史上東南亞有沒有統一的帝國,沒有的話,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