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手機設計成迷你卡和不可更換電池的形式,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嗎?


一個產品「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這類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考量,例如:是否能有效控制製造加工的成本?基於現存的產品來設計下一代/升級版本是否方便容易,換句話說,能否比對手們更迅速推出新產品?工業設計是否能被大眾審美接受?維修幾率的變化?維修成本的變化?手機這種包含眾多小模塊(例如:晶元,電路板,攝像頭,電池,天線,按鍵,機械結構...)的產品,能否在設計時嘗試緩解供應鏈和生產線上的壓力?等等等等。

下文的猜測和解釋僅僅只是從電子設計的立場出發,希望有更專業的人做補充,也許網有更多其它專業的人開拓更多視野。

  1. 關於SIM卡

    如果以當下的集成電路晶元的尺寸為參照來看傳統SIM的卡的體積,老實說SIM卡是很大的,算上插拔SIM卡的機械結構,就更加顯著。

    以消費電子產品追求輕薄的趨勢看,傳統SIM卡尺寸造成了設計上的難點和弱點,即:設計人員即使花大量精力和極高的成本來減小電路板和晶元的尺寸重量,所帶來的些許改良全被SIM卡浪費掉。因為一張大尺寸的SIM卡,這些努力付諸東流。

    如果能直接減小SIM卡的尺寸,電路設計上就有更多發揮的空間,而優良的電路設計則意味較高的產品性能。
  2. 關於電池

    電池是手機里體積佔用最大的模塊之一。使用可更換的電池,這句話對設計者來說,立即意味著出現以下一些直接的限制:

    a.手機後蓋能夠被開啟,被閉合,這需要機械設計的參與。如果預期一個堅固的手機外殼,還需要有防摔(自由落體)等等要求。

    b.取出的電池既然能被取出,被充電,那麼電池的外型最好是線條最簡單幾何形狀(立方體),以方便電池的生產,加工,運輸。這甚至方便了充電器構造的設計。不能為了擠進手機里而把電池造得奇形怪狀。

    c.電池要放在打開後蓋時,人手能接觸、拿出電池的地方。這對手機散熱是艱巨挑戰。因為越貼近外殼的空間,是散熱能力越好的地方,熱量能更迅速的傳到到空氣、人的身體以及其他與外殼相接的物體。巨大的電池無可爭辯地需要佔用了大部分的「良性散熱空間」,那麼其他同樣面臨散熱問題的處理晶元,電路板,都只能放在」電池用剩下的空間「,或者「勉強過得去的空間」,散熱壓力不那麼大的只能塞到手機的內部、夾層里。

    d. 不可以有第二塊電池。更不可以為了空間布局上的方便把一個大電池分成兩個小電池裝在手機里。因為沒有人願意給兩塊電池充電!

    e. 除了上述四點,設計上的細節還會面臨更多困難。

    而不可開啟的後殼呢?

    a. 完整的機械設計更簡潔,容易。

    b. 電池可以是任何形狀。給手機內部模塊的布局,以及其他模塊的設計帶來了更高的靈活度。

    c. 最好的「良性散熱空間」可以酌情分配給最需要散熱的傢伙,電池不再是絕對的空間霸主,在特殊情形下,電池也能夠做出妥協。

    d. 你可以安置兩塊小電池,也可以是三塊,四塊,五塊更小的電池。甚至可以把全部縫隙用零零碎碎的小電池塞滿。這些小電池加起來的容量勢必比從前的」長方體「更大。

    e. 以輕薄為美的手機里最笨重的元件可以按照特定的設計做出妥協和退讓的時候,誰會不開心吶。

消費電子的廠商都懂得順著梳用戶們的毛的古老道理,改變傳統並不容易。不光需要勇氣,也需要新出台的設計有足夠的說服力。

iPhone做出這兩件改變後並沒引起用戶們的反感,又給自己帶來設計上的便利,所以其他廠商紛紛效仿實屬情理之中。

再一次地,以上僅是立足電子設計角度的揣測。從別的專業角度看,應該能發現更多線索。


做產品,無論是軟體硬體,都應該有所取捨。

總想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就不得不放棄另外一些用戶需求。

必須把握好這個平衡點,而不是一味地只會做加法試圖去迎合所有用戶。

與其滿足99%的人需求,但每個用戶都是60%滿意;

不如滿足80%的人需求,但每個用戶都是90%的滿意。

甚至只滿足30%的需求,但每個用戶都是150%的滿意。

手機電池的不可拆卸設計,就是這個思路:放棄了換電池的用戶需求,可能會引起部分用戶不滿意,但對沒有換電池習慣的用戶來說,外形更加美觀、機身剛性更好,對廠家來說也更容易設計利用電池空間。


不能換電池不是為了讓用戶更快換手機嗎?


看來沒有做手機結構設計的人來答或者看,那我就放肆一下,不怕丟人了,

用不可拆電池最最最主要的原因是電池可以做薄,外置電池要封裝,尺寸比內置電池大。

SIM卡,T卡問題都是選定電池之後討論的,

如果用外置電池:拆下電池後取卡,這樣的SIM卡形式簡單,價格便宜,肯定首選;

但使用了內置電池:普通的卡座用不了了(個別造型可以用,卡向兩側出),那要麼用卡托形式的,如所有Iphone的,要麼側邊用塞子(這個現在較少了),都是比較貴的方案,但沒辦法,上帝喜歡薄的呀

電池蓋是否可拆對結構來說難易程度基本是一樣一樣的,另外看上面答案有說電池形狀的問題,電池不可以做奇奇怪怪的喲,都是卷出來的,不是橡皮泥,兩個電池疊起來是可以的,LG的一款為了提高容量,做了一個小電池疊在大電池上,剛好利用了電池蓋背面的弧度。


把應用和平台做好,用來留住用戶。

把電池做爛,用來縮短用戶更新產品周期。


挪雞鴨把手機當固定資產來生產,每年算折舊,隔段時間換個零件(電池)資產照樣用,接著折舊;

蘋果把手機當消費品來生產,直接算進購買一定次數服務(充放電次數)的費用科目,消費完了接著買購買下一次的服務。

服務費大部分包含的手機整體價格里,機器更新的越頻繁,消費品的需求越大。

有人會想那我可以換塊新電池避開再買服務的費用接著享受蘋果的服務嘛。的確是的,但是好日子很短,限制措施包括系統升級,產品介面通用性等,拿現在的4s跑下ios7肯定會堅定你換新手機的信念!

因此,我很懷疑,智能機的廠商們(尤其是像蘋果這種雲端服務的價值很高的品牌)是故意不提高新產品的電池容量的!


推薦閱讀:

如果要你自己設計一款手機,你會怎麼設計?定價是多少?

TAG:iPhone | 手機 | 智能手機 | 手機電池 | 手機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