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做好產品經理?


自己做某電商客戶端產品也有一年的時間了,坦白講過去的半年多其實一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記得我剛開始做第一個需求是詳情頁重構,目的是為了提高詳情頁加入購物車的轉化率。當時看了詳情頁的各個位置點擊量,來確定用戶最希望看到的內容是什麼,功能上線之後,及時看了詳情頁的轉化率,提升了2%的絕對值。那時候懂的少,可能一個小功能上線都磕磕絆絆,也正是因為如此,做產品還是懷著一顆謹慎的心,知道做需求要有根據,要看效果。

後來公司開啟了海淘的項目之後,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甚至什麼時候做,就都不再有話語權了。只是覺得很忙,每天有來自於老闆、其他部門的各種需求,只是被告知這個是因為業務需求必須要做,比如海淘商品要加tag、詳情頁要加真品保證、普通和海淘購物車分開結算、要做組合購、做預售。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很想當然,「這個商品加了tag當然會搶眼,百利而無一害嘛」、「購物車分組結算是政策要求,轉化率肯定是會低,但是也沒辦法啊」……畢竟日活在漲,銷售在漲,總轉化率再漲,形勢一片大好,整個團隊就更沒有人去關心拆解之後的每一個小功能點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同時也因為業務需求太多了,更是沒有研發人力去迭代已上線的產品。我的工作就是推進項目上線,你甚至不需要想產品怎麼做,因為老闆都想好了。

當過了業務集中爆發的那個階段,我回想過去這段時間我做了什麼?那段時間我就是項目經理,我到底做了什麼產品該乾的事情?我問自己。並沒有什麼。這個回答很殘酷。

做產品真的不能想當然,就拿前邊說到的需求舉個例子。

  • 加tag——目標是什麼?1.提高點擊率 2.增加用戶對於極速免稅店的認知 。那麼之後要做的事情就是查看加了tag之後點開詳情頁的次數和老版本比有沒有增加?和沒有帶tag的商品相比有沒有更高?ABtest結果對比差異是否明顯?做用戶調查,有沒有發現用戶對於極速免稅店的認知度提高了?加入提高了,有可能是因為廣告或其他因素,那又有多少人是受到tag的影響?這些問題,在想當然的時候你肯定都能給出一個「是」或者「否」的答案,但是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具體影響的數值到底有多少呢?不做數據分析恐怕無法得出結論
  • 購物車勾選結算——目標是什麼?方便用戶部分結算購物車中的商品。當目標是這種體驗優化時,就要當心了,用戶是不是真的需要?那這個如何去驗證?那就去看上線之後相應的轉化率是否有提升。例如進入購物車的用戶有多少點擊了勾選、使用了勾選功能的用戶中有多少進行了結算,他們每個人結算多少件商品、用戶價值是多少?和老版本以及新版本中沒有使用勾選功能的用戶相比,這些數值的差異是什麼?有沒有可能只是覺得方便了用戶,卻降低了用戶購買商品的數量和價值?一個別家電商都做的功能,也是需要我們自己去作分析,抄自然是可以,關鍵是要知道自己抄的對不對。

以上聚了兩個很小的需求的例子,只是為了說明需求再簡單,背後也有太多需要思考的問題,太多的數據要看。其實,應該對自己有更嚴格的要求,如果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數據分析,項目就是不能上線的。在提出需求的時候,就要理清所有要分析的數據,當上線之後,只需要往裡填數就可以,應該是要達到這樣的程度。

曾經迷失過,希望今後能夠做一個對自己的產品門兒清的產品經理,多麼簡單的要求但時時刻刻做到其實也不易。共勉!


如何做好產品經理?這個問題也許過於深刻,我談談自己入職PM以來這幾個月的體驗吧!

職位:PM新人,坐標:深圳,入職時間:2015.6.8

在由機械行業轉行至互聯網之後,這段時間我都在幹嘛呢?到目前入職將近4個多月了,整理一下我的感受:

1.一張圖解釋什麼是PM;

2.產品汪的日常;

3.既有懶死的豬,也有累死的牛;

4.請閉嘴,別動不動就要改變世界;

5.去你的「小孩才談體驗,成人只重利益」;

6.溝通!溝通!溝通!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7.Stay hungry,Stay foolish;

8.取名請考慮輸入法;

1.一張圖解釋什麼PM2.產品汪的日常

2.產品汪的日常

產品汪的日常工作,以我前段時間做的一個需求來舉例,大致內容就是:原型+需求文檔+協調技術、設計、需求方+測試上線…

3.既有懶死的豬,也有累死的牛

懶死的豬

很多人挺羨慕輕鬆的工作,但是在工作中真正讓你閑下來,你往往難以接受,特別當看到其他同事忙得不可開交,而你卻只能刷著今日頭條,這種感覺好比打入冷宮!

存在感真的很重要!來公司的第一天,上午做完簡單的入職培訓,下午到對應的部門簽到,渭哥(老大,後來才發現大家都叫渭叔)當時就給了我一個網址,「你把這個網站體驗一下」…

接下來三天的對話基本就是:

「渭哥,Web版的體驗報告已經發你了,還有什麼需要我做的嗎?」

「再把Wap版的體驗一下吧」

「渭哥,Wap版的體驗報告已經發你了,還有什麼需要我做的嗎?」

「你的體驗報告我看了,但沒有涉及到購物流程和會員中心,再把這兩個部分體驗一下吧」

「渭哥,購物流程和會員中心的體驗報告已經發你了,還有什麼需要我做的嗎?」

然後就開始慢慢地做一些調研、測試和需求了,對話就變成醬紫:

「渭哥,你現在手頭有什麼需求,我能幫忙分擔一下嗎?」

「渭哥,我手頭沒有比較急的項目,可以分配一些任務給我了」

「渭哥,我覺得xx部門的一個女生挺漂亮,能安排一個和她們部門有工作對接的項目給我嗎?」

...

工作積極一點,讓自己充實一點,別讓自己閑下來成為懶死的豬!

累死的牛

有時候你會手握幾個項目,看起來很忙碌,但可能沒有解決任何問題,被各種緊急情況打斷手頭的工作,當再次回到手頭的工作時節奏又被打亂…忙得不可開交,實際上卻是剪不斷理還亂,變成累死的牛。這就需要在工作的時候合理分配時間,關於時間管理的方法有很多,是否然並卵就要看你的造化了!效率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某些流程不清楚,即經驗不豐富,還好這個時候有老大可以依靠!

4.請閉嘴,別動不動就要改變世界

"世界因我而不同"、「活著就為了改變世界」,不知道有多少產品新人是抱著這種心態入職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為面試的時候高喊「我要打造一款改變世界的產品」而打動面試官的…但縱觀PM的日常,你改變世界了嗎?世界會因為你哪怕有一丁點不同嗎?現實一點吧,PM的工作中,經常會有變更需求的情況,以及協調程序員GG並解釋變更理由,難道他們會因為你要改變世界而加大工作量去實現你天馬行空的想法?不盡然!工作中保持適度的熱情,改變世界的夢想深藏心底就好,請勿常掛嘴邊!

5.去你的「小孩才談體驗,成人只重利益」

電商是利益驅動,關於電商網站是否應該注重用戶體驗?答案是肯定的!

「初次打開首頁是否應該彈出登錄窗口?」

「站內Blog文章詳情頁,點擊收藏按鈕後,是收藏該文章,還是收藏文章中所涉及的商品?」

「同一商品不同倉庫,是否該做倉庫標識?主頁文案是選 "USA",還是"USA Warehouse"?」

「用戶新添加新的收貨地址,是否要做地址核實,州省是否聯動顯示?」

這些都是PM在做項目時需要考慮的用戶體驗要素,同時PM也應該很好地區分用戶和客戶,對於電商來講,用戶注重的是網站體驗,而客戶關心的是商品價格。在一定程度上用戶是可以轉化成客戶的,因此注重網站的用戶體驗是相當必要的。

6.溝通!溝通!溝通!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早在入職之前,從書本和視頻教程上就有了解到,產品經理其實是沒有管理權的,雖然可以協調技術、設計等各種資源完成你的idea,但跟他們並不是上下級關係,這時候溝通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特別是對於程序員GG,他們其實是比較敏感的一類人群,你要是把他們當機器來使,無底線地增大他們的工作量,結果可想而知…明明可以口述的地方,他們可能會讓你重提補充需求,無疑也增大了你的工作量!所以,請開朗一點,謙虛一點、禮貌一點,我們公司喜歡稱程序員為「老闆」,或者「老師」,例如:「許老闆,早上好!GB網限時限量功能已經測試完成,可以安排上線了,搞定了麻煩告知一聲」、「張老師,為什麼RG網主站首頁底部的iOS端下載按鈕不見了」…記住,高效的溝通來源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對於設計師,目前接觸的還比較少,不過據說已經有很多設計師將rtx頭像改成了「打死不改稿」…學會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也是PM的必修課之一。

7.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公司目前就我所知道的網站就已經有12個,而且電商所涉及到的物流、搜索、結算…各個環節,不是區區幾個月就能瞭然於胸的。所以要保持不斷學習的心態,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時請教,對於一個本科學機械的工科男轉行做產品,代碼方面是我的軟肋,所以下班之後也會學一下基礎的html、css、javascript,另外互聯網行業日新月異,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也是很有必要的,請保持經常刷書,經常刷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虎嗅、36Kr的好習慣!

8.取名請考慮輸入法

由於懶得在輸入法中翻頁去找「靖」字,同事們會在rtx或者微信上稱呼我婧婧、靜靜、菁菁…,這個辦公室真是夠夠的,哈哈~我想靖靖!所以,家長們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請優先考慮輸入法中靠前的字兒!

總結一下吧,做產品其實就是一個複雜問題簡單化的過程,但往往簡單比複雜更難!

現在還在不斷學習中,希望和小夥伴們共勉啦~

(如需轉載,請經本人允許)


有人說:

從和開發合作這個層面看. 產品經理應該有3個事情要做好

1. 能明確的確定需求: 要在開發前將所有人的需求在自己這裡匯總和明確. 不能含混不清, 不能只規劃眼前的一步, 不能無規劃的朝令夕改,

2. 能準確的闡述需求: 從脈絡到細節, 盡量完整而準確的說明, 落實到文字而非口頭, 對可能會變更和擴充的要有單獨的說明.

3. 對資源和可行性的充分了解和反饋: 溝通中明確需求是否可行,了解人力/技術難度/外部資源/周期/風險都能有清晰的認識, 並可根據技術反饋調整和補充需求.


在互聯網這個大時代浪潮下,產品經理如雨後春筍一般大量湧現,並慢慢成為互聯網企業的核心骨幹。然而身為產品經理的我們,每天的努力工作都是有價值的嗎?對此,今天以我個人的實戰經驗跟大家分享下:如何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產品經理。

效率≠成效

談到工作,大家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詞應該會是效率。咱們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各種方式,去提升工作效率,讓項目跑的快、跑的生猛,去和時間賽跑。但往往我們發現,我們效率確實提高了,然而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沒有獲得成功?我想到了另外一個詞:成效

站在個人角度:成效=好產品

站在公司角度:什麼樣的創業公司能夠活到後天?在投資花光之前,達到產品/市場契合點。在達到產品/市場切合點之前,都不能算是「產品」,只是「試驗品」。

就像上圖表達的那樣,如果沒有結果,有時我們跑的太快也沒用,不如一步一個腳印,有時效率往往不等於有成效。

影響力=成效

微信的張小龍、蘋果的喬布斯以及特斯拉的馬斯克是產品界眾所周知的神級偶像,他們都是很有成效的產品人,他們引領的產品改變了大家的某種生活方式,他們研發的產品獲得了大家的認可,造成了世界性的影響力,站在個人角度,我覺得這叫做成效。

契合點=成效

站在公司的角度,我們每天在規劃、在設計,然後交給研發團隊去開發的東西,很多時候並不能叫產品,我們只是把一個想法實現了而已。在這個想法達到市場的契合點,被用戶認可、追捧之前,我們只是在做實驗,並沒有達到成效。

有成效的實驗=開發+衡量+認知

一本很有名的書——《精益創業》中說到,一個有成效的實驗,應該有一個完整的循環:產品的開發+數據的衡量+概念的認知。產品的開發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概念的東西我們也聽過太多太多,今天我們來談下數據的衡量。

數據衡量的方法論

1. 新功能是否受歡迎?

這個衡量很簡單,如果我們產品上線以後,每天用戶活躍數有一百萬。我們先從一百萬里預期有50%會用,但是現實中是很少的人用,當然也有可能比你想的還好,預計50%,但是有80%的人用。但是在衡量之前我們是拿不到這個結果的,所以這是第一個要去衡量的點。衡量的作用是,我們每次產品改版努力,都是要讓用的人更多。

2. 用戶會重複使用嗎

假設新功能上線後第一天新增的有一百人,第二天還剩45,留存率就是45%,第三天還剩42,留存率是42%。新版本上線後,我們發現有人來用,但是用了一天後第二天就不會再來。那麼我們在改版的時候要把這個考慮進去,我們把第二個功能疊加上去,怎麼疊加?先把這個比例給算出來,再跟前面用戶留存的數去除。

比如說第一天使用新功能的人第二天只有25%的人還會用,但是第一天新增的新用戶有45%的人都會回來,這時說明有很多人第二天就棄用了新功能,比例是25÷45,這個比例叫重複使用率。這個數值直接表示新功能的受歡迎程度和用戶重複使用度。當然,如果不是產品的原因,是研發的原因,有一個嚴重的Bug,用戶用的很不爽,第二天也不會用。總之,這個衡量維度,是看用戶是否對你的新功能感興趣並重複使用。

3. 新版本對留存率的影響

很多產品會關注留存率,但忽略了流失率,然而流失率從另一方便體現的就是留存,這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在一般的互聯網公司,直接關係到留存的是產品和運營。這時我們要在改版的前後去觀察產品的留存率有沒有明顯的上升或者下降。如果有明顯的上升的話,時間點又發生在改版期間,就說明你改版改的不錯;如果留存率下降了,可能改版出問題,然後回過來找問題,解決掉改版的問題。

4. 是否提升了過程轉化率

我們每次改版的時候,是不是都能影響用戶行為過程的轉化率,比如舊版用戶的某個行為需要發驗證碼,新版取消掉,我們預測用戶轉化率會提高。

5. 了解用戶如何使用

了解用戶大致如何使用?前面都是一些大數,老闆看看就夠了,但是對產品經理來說是不行的,那裡頂多幫我們發現一些明顯的問題,但是對我們產品經理我們很重要的一個事,是要特別清楚地理解或者用戶是如何使用的。這個事對我們來說非常非常重要。這個怎麼做呢?這個從大的面上了解用戶是怎麼樣的,比如我們上線了分享的圖片,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用戶一般情況下是傾向於用哪種分享方式,做一個簡單的統計就能出來。發現朋友圈是最多的,我們就知道下次改版的時候把朋友圈再多出一點。

綜上所述,前面講的一個核心問題是什麼?是要在改版之後引入數據分析,引入衡量,來確認是不是按照你預期所設想的方式在轉。而且以數據衡量改版的思維,應成為一個產品經理的日常。

本文作者來自諸葛io產品VP@於曉松,十五年產品經驗。曾撰寫了《產品經理數據分析實戰手冊》,如感興趣,可前往https://zhugeio.com/solutions/product/index.html,進行下載。 也歡迎體驗一下 諸葛io全新的2.0


1.確定產品方向,雖然這個一般都是決策者做的,但是作為產品經理要參與決策,並明確最終方向

2.找准目標用戶,要知道自己的用戶是誰,通過調研等形式,明確用戶需求

3.明確產品需求,自己清楚了需求才能與團隊其他人員溝通,才能不會在產品產生的第一個環節出錯

4.需求表述能力,需求不是你自己清楚了就行了,要能說給清楚準確的表述給具體執行者

5.取他人之所長補己之短,一個人的想法往往是不夠全面的,作為中軸角色要善於發現別人意見中的閃光點,必要時要修改需求,勇於承認錯誤,不要為了辯論而辯論

6.良好的工作習慣,邏輯想清楚了要寫下來,需求想清楚了要寫下來,寫的東西要整理,不要過於相信自己的大腦

7.說服辯論能力,團隊不是一個人的團隊,每個角色的不同也就以為了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產品經理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提出合理正確的產品需求,並能說服團隊其他成員,包括領導,開發,設計......

8.快速學習能力,迅速學習吸收各種相關知識,產品經理的肚兒,是雜貨鋪......

9.評估生產成本,合理安排需求順序,及時間規劃

10.敏銳的洞察力,要善於找出產品改善的細節,和潛在的預期可能會帶來影響的產品漏洞

11.對產品負責,手裡的產品對於產品經理來講就是自己的孩子,掌控著產品的發展方向與具體執行,那就要有對產品負責的覺悟

想到哪寫到哪,想多少寫多少吧,能力經驗有限,以上觀點只是我自己的看法,不喜請輕噴


產品小白應如何入門_m義翔

不足之處請多指正


解決問題,給出結果,而不是一直重複所有人都知道的問題或者推卸責任。


現有的答案都談比較具體的能力,作為一名曾經的產品經理,借喬布斯的幾個故事(這些故事來自於quora幾個問題的答案,未對真實性進行考證)說說我覺得產品經理的應該具有的三點素質。

1: 熱愛你做的領域和產品

有位蘋果的新員工,有次在蘋果內部咖啡廳用午餐,結果喬布斯跟另一位同事剛好過來聊天,坐在他的隔壁。他豎起耳朵使勁地聽喬布斯會跟別人閑聊啥。

結果就聽清楚了一句,喬布斯說:

「我真希望變成一隻蟲子,趴在那兒一百年,看看人類的科技到底會怎麼發展。」

熱愛你的領域,真的熱愛,這樣才能確保你投入足夠的精力和注意力在你的產品上,好產品是不斷打磨改進出來的。

2:不輕易妥協

第一代iPod研發時,研發團隊加班了很長時間,有次研發負責人向他彙報時,喬布斯說這款產品太厚了。研發負責人咬死說:「真的沒法再變薄了,因為產品內部沒有任何空隙了。」

喬布斯思索良久,把樣機扔到屋內的水缸里,只見幾個水泡冒了出來,喬布斯說:

「有水泡,說明還有空隙,去吧,讓它更薄點。」

作為產品經理,一定要能夠堅守自己的立場,在產品的核心性能上不可以輕易妥協,當然,能用事實數據道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3:尊重他人,做必要的妥協

喬布斯其實不喜歡白色,但是在做iPhone4的過程中,設計師用各種顏色的樣品證明白色iPhone能充分體現iPhone的美感,喬布斯最後承認自己錯了,同意上線白色iPhone。

這個世界最傻的事情就是沒有原則的自尊。我們不可能一直正確,尊重數據和事實,做必要的改進,而且,有時候妥協和讓步是為了更好的進步。

熱愛、堅持、尊重,是一個產品經理最重要的3項品質。


我在自己的專欄開寫《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

第1節課:【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1】營銷入門

第2節課:【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2】用戶調研

第3節課:【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3】清晰思考

第4節課:【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4】定位

第5節課:【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5】品牌

第6節課:【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6】營銷4P

第7節課:【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7】產品經理

第8節課:【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8】引起注意


  • 職責與做法:

1、開發更注重實現模型而用戶更注重概念模型。

2、產品經理更多地應該去定義產品探尋市場,項目經理更多地應該去推動項目按時完成(如果有專職項目經理的話)

3、好的做法:緊迫感。了解熟悉目標產品及業務(干一行吃透一行)。知道團隊每個人最擅長什麼並且加以引導鼓勵。熟練的技能(原型設計等等)。了解相關技術並知道用在哪裡(至少不能瞎扯淡)。做好功能和需求減法(砍砍砍,砍出核心)。時間管理(天天加班的很可能是時間沒安排好,要是由於公司流程不給力,恩辭職吧)。書面口頭表達。數據說話。快速進入新領域理解新業務新技術。

4、給開發設計留有工作餘量時間用以緩衝和優化。

5、給設計、交互、開發留出足夠的發揮空間,只要告訴他們要做什麼,如果沒必要,不要太限制他們的發揮,術業有專攻。

6、面對意外比如項目流產等等,做好心理準備以及準備好下一步措施。

7、會議之前如果就能達成一致,要遠遠好於會上浪費時間,怎麼做?事前溝通。沒人想開漫無目的還不知道預期結果的會,頭腦風暴是另一回事。

8、不要抱怨問題,而是直接準備好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和依據。

9、向其他人借力,包括你的老闆,他們的資源比你多,他們花5分鐘有時可以讓你不用白花一整天啥都沒成。

10、縮短郵件篇幅。

  • 流程:

1、市場需求及文檔應該獨立,不要和具體實施混淆,否則很可能因為一個技術難點就放棄了一個市場。自問自答來評估產品機會。

2、技術出身的PM很可能對具體業務、支出與盈利等等信息不夠了解。

3、如果你天馬行空,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創造欲;如果你按部就班,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和宏觀思考能力。

4、產品探索時可以諮詢開發人員,評審的時候就不應該出現開發說:這我做不了。

5、評審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分歧,作為產品經理,應該在會前就告訴與會者這些信息,並且自己對這些信息做好充分準備:

①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

②目標用戶是誰。

③產品的目標是什麼(原則方面:易用性、響應速度、成本、安全心、隱私保護;細化方面:10萬預算做出來、掙到多少錢、讓商務經理談業務省多少時間、分擔現有系統的哪幾部分功能……)

④每項措施的優先順序從最重要到最不重要怎麼排列。

⑤與會者誰能拍板做決定(這點不用告訴大家,而是你自己應該清楚,並且要抓住這一點去推進產品,比如負責人喜歡完善的原型,那你就最好出一個高保真的原型)。

6、我們做平台產品的,展示一批示範案例是多麼重要,可以大大打消客戶的顧慮。

7、探索過程中準備好特約種子用戶,也是一種驗證需求的過程。但是不要讓他們牽著鼻子走,很可能他們提出來的只適用於他們自己,比如做框架,要結合自己已有的項目來做模塊,而不是聽由用戶講他們今天想要商城模塊明天想要論壇模塊。

8、市場調研僅供參考而不是決定依據,真正的產品需求一定不能是聽著調研對象的話做出來的,第一,他們沒看到最終產品前很可能並不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第二,很少有用戶能切實知道怎樣的解決方案是可行的的;第三,一千個用戶就會有一千種不一樣的需求,無法統一。具體研究方式可以有:目標用戶研討,競品分析,調查問卷,統計工具。

9、如果老闆不要求每月按照需求文檔發工資的話,嘗試高質量原型結合規格說明、業務邏輯、發布要求吧,幾萬字的文檔真心沒人想仔細看,寫卻要寫一萬年。

原因————交互、視覺需要很好地體現,受眾較廣所以需要直觀(商務可以直接拿出去談合作),衍生物如需求列表等等會干擾主體,可以減少一開始構思的不全面,你也可以更好地去了解邏輯和細節。

10、關注節點,註冊時每一步有多少用戶放棄走完流程,是不是這一步要求填寫的信息太私密或者太多了?優化每個1%。

11、不要過於頻繁地迭代更新,更新也要做好過度工作,分批開放、分區域開放、分對象開放…保持老版本堅挺可用,做好通知工作。

12、用好統計工具等等,做好產品上線後的跟進優化工作(百度統計里哪些頁面訪問量高,哪些頁面流失率大,分析並解決)。

13、長時間做定製軟體者需要經常鍛煉自己的市場分析、競品調研、產品需求分析、用戶體驗設計的能力。

14、再古老的行業也能開出新的花兒,coding都轉型做外包了,這可是一個古老的行業。

15、馬斯洛需求理論最底層的事才最是最廣大人民群眾所需求的事。

16、有買賣就可以有代金券,代金券可以刺激消費,轉發送代金券又能把現有圈子擴大一圈,這事兒靠譜。


題主標題太大,自覺才疏學淺,工作年限也不是太長。

只能用自己的一些經歷來聊聊我對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的看法:

1、產品經理到底是幹什麼的?

1000個產品經理有1000種說法,由於每個人工作的行業、公司規模、企業文化、發展階段不一致,導致了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一致。從我自己過往的經驗來看,產品經理最大的工作與職能應當是"解決問題"。這個問題分為很多的方面

  • 產品的功能設計不好,影響了用戶體驗,去解決它,這叫做解決問題。

  • 研發測試工作項目推進慢,沒有按照預期的時間節點工作,影響了項目進度,作為產品經理去推動項目的開發,叫做解決問題。

  • 產品的運營數據不佳,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分析數據並找出解決方案叫做解決問題。

  • 用戶有了新的需求與期許,想出低成本、快速、用戶體驗佳的解決方案來滿足用戶需要,這叫做解決問題。

其實在我自己的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中,無時不刻都在湧現新的問題,也需要自己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增強自己更多的能力、更加努力的去奮鬥來保證自己成為一名好的產品經理。

因此,我對產品經理的定位就是一個用用戶體驗、技術方案、溝通技巧、商業邏輯去解決問題的人。在經常與同行溝通的時候,有人會問我,你這應該是項目經理的工作範疇、你這應該是運營的工作、你這應該是客服的職責。不應該是產品乾的事啊?但我始終覺得,產品經理應當把產品當成自己的孩子去熱愛,只要你的孩子能成長的優秀、健康,又何必去區分哪些工作該由誰去做呢?只管秉著你的初心,努力推進就好了。

2、如何做好一個產品經理?

我不知道如何做好一個產品經理,但是我覺得,一個好的產品經理應該擁有的特質應該是這樣的:

  • 聚焦目標與結果,明確需求優先順序

工作了這幾年,見過了很多產品經理。經常會看到一些產品經理工作的很辛苦,每天忙著不停的畫原型、開會、講體驗、寫文檔。忙忙碌碌做了很多事情,但產品卻毫無起色。跟我聊天時,會不停的描述事情乾的多辛苦、行業不景氣、技術隊友不給力、運營妹子沒能力、老闆不肯花錢砸市場。但我卻覺得問題出在產品的每個迭代與規劃都沒有清晰的目標,事後也不會用結果去總結。往往是用戶提了一個需求,老闆說了一個想法就開始熱火朝天的畫原型、寫文檔,拉著研發就熱火朝天的開工了。

但是卻很少去反思總結過,我做這件事情,這次功能迭代,到底目標是什麼?

是提高用戶活躍度?增加交易量?提高註冊用戶數?提高產品各步驟轉換率?我做的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對我當前產品及公司的發展有著幫助?到底是否還有更加緊急的需求,等待著開發?

為了做事而做事,產品功能迭代沒有目標,不懂得根據優先順序來合理安排需求開發的,不算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互聯網產品中,試錯是必須的步驟。但請停下腳步,用清晰的目標、明確的優先順序去完成試錯。

  • 堅持但不固執、妥協但有原則

作為產品錦鯉,出來混,如果沒被研發砍過幾刀,我覺得只有兩種可能性:

一、你是老闆,砍死了你誰發工資

二、你是美女,可以用姿色讓一堆程序猿心甘情願為你賣命

玩笑歸玩笑,我想表明的是,作為產品經理。在工作中,必然會與研發、測試、市場、運營、客服甚至老闆產生衝突與異議。當出現矛盾與分歧的時候,不要堅持著自己的自尊與情懷。自己靜下來,好好的去思考別人的意見。不要無謂的爭吵,盡量用產品數據、市場環境、用戶調研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來說服別人。以我為例,經常會有研發用著自己的技術思維與我產生強烈的身體上與精神上的碰撞。我做的更多的,並不是用自己所謂產品經理的工作職位去強迫別人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實現。而是用真實的數據與用戶場景去說服大家。

在該堅持的地方,不要因為他人的異議而妥協、害怕得罪人而放棄,哪怕聲嘶力竭也一定要堅守。

在可以妥協的地方,也請從他人的角度出發,與大家達成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 懂美學、懂用戶體驗,但更要懂行業與商業邏輯

其實最後這點,也是我與其他人區別最大,想法最不一致的地方。個人以為,產品經理不應當只是一個了解用戶體驗、會畫原型、能溝通推進項目的角色。而更重要的,一定是要對所處的行業、產品的商業邏輯有著深刻的理解與認知。

用戶體驗重要嗎?毫無疑問非常的重要!但是一個產品並不是只有這一個條件。

以我曾經從事過的B2B行業為例,我所在的公司的B2B交易平台,UI設計還處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水平,用戶體驗也不盡如人意。與競品相比,簡直天差地別。但是就是憑著這屎的掉渣的UI與用戶體驗,卻在短短几年間成為了同行業中的No1,佔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舉這個例子,其實我想表明的是。產品應當是牢牢的抓住用戶的核心訴求的。產品的開發更應當從核心訴求到邊緣體驗循序漸進。面對不同行業或者不同用戶的時候,一定首先先要想明白的是,用戶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我與競品的優勢到底在什麼地方。界面畫的美,用戶不一定會用。但解決了用戶需求,用戶一定會用。體驗重要、美工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產品真的能夠為用戶帶來價值。

這些是我工作幾年時間一些不成熟的分享,僅代表個人看法。如果有異議,歡迎大家指教討論,謝謝!


產品經理常用網站和工具,這個網站都有適合產品新人 http://pmdaniu.com


產品經理真的只懂運營和真實需求就夠了?我來給大家講個笑話

今天的配圖是我臨時做的,因為特別想諷刺下一群市面上的「萬能」的產品經理,順便講個笑話!這個圖來自一個廣為人知的段子,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喬布斯曾說過,用戶根本不懂得自己的需求,在福特的年代,福特問路人,你想要一個什麼交通工具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說一匹跑的快的馬!」

於是就湧現出一大批人,開始根據這個連真假都法辨別的段子,開始撰寫自己的段子。一時間引得一群人拍手稱快。

蠢的人高呼萬歲,說喬幫主英明神武,用戶就是不懂他們想要什麼!

稍微聰明點的,會總結出用戶的潛意識與顯意識的區別,以及用戶的真實需求應該怎麼來判斷。

然而,難道就從沒人想過這個段子是不是真的?還有用戶的需求是動態,且有前提條件的么???一個單單滿足了用戶需求的就是好產品了???於是閑出屁的我,打算把福特的這個故事還原一下!不說廢話直接上圖,請下載原圖看,否則不清楚,影響觀感!

福特汽車迭代史

  1. 福特還沒有見過汽車的時候,就已經有汽車了,所以福特不是汽車的發明者,而是改進者
  2. 福特從1896年創業,改進了內燃機,做出了第一台他的汽車,到1903年,是沒辦法做到量產的,為什麼?因為1905年美國第一家手動加油站才出現,也就意味著1905年前,汽油內燃機的汽車,廣泛應用的前提條件還不具備。
  3. 1913年福特才研究出來汽車的生產流水線,解決的產能效率與降低了汽車的購買價格,同時通過授權經銷的方式打通了市場渠道。

看到這裡,我先從產品的角度來說,首先馬匹在一戰之前,就一直是物資運送和戰略物資的一部分,如果你在一戰結束之前問我,要車要馬,我也會選擇馬匹,因為那時候的汽車貴的很,汽油也買不到,我開車有什麼用呢?連裝13都做不到好吧!所以喬布斯講的這個,就是個段子好吧。等到了13年福特可以量產的時候,汽車已經350美金了,而馬被作為戰略物資(食品+運輸),也會被用於出口和戰爭,可比這汽車更加重要,而當時福特流水線工人收入有多少呢?5美金每個小時,也就意味著他們工作70個小時就可以買一台了,在那個時代,換做我,我也肯定買汽車。因為無論速度,性能,各類效率,維護的成本,都遠遠比馬划算多了,而且馬死了還會哭,車壞了修就行了。

然後再說,一個產品了解了用戶的真實需求,它就一定是個好產品么?它就一定暢銷么?不對!我們還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比如:

  • 如何在競爭對手林立的市場中保持技術上的優勢與產品的體驗?
  • 如何優化自身的產品生產流水線,降低運營成本,提升人效坪效?
  • 如何建立廣泛有效的銷售與宣發渠道?
  • 如何理解產品爆發成長的關鍵節點和上游條件?
  • 如何處理團隊內部的矛盾關係?
  • 如何理解投資人或領導對於這個產品的投入閾值?

這些都是作為一個團隊領導應該要考慮的事情,而大部分人或者說大部分所謂「產品經理」真的就只把自己當做一個做AXURE原型的職能崗位了。靠耍小聰明,隔三差五來點小想法混跡於互聯網江湖。所以到底是把產品定義成一個團隊的領導是錯誤的,還是大部分人對於產品的理解是錯誤的呢?

最後整理個邏輯

  1. 一個好的產品,真的不是了解了用戶那麼一兩個需求就可以在市場上站住腳跟的。
  2. 產品經理也是人,不是神,別捧的那麼高,喬布斯,福特,和各類偉人身上都有很多標籤,別把其中一個摘下來,然後向所有人宣布,看我和他都有小JJ。
  3. 如果硬要在用戶身上總結一個一句話解釋清楚的需求,就是擁有超越他認知範疇的高性價比最優替代品。所以用戶一直都知道他們想要什麼,只是他們自己說不清楚罷了。

最後歡迎搜索公眾號或者知乎「 創業失敗論」給你們講講那些年失敗的故事。


「如何做好,產品經理」跟「如何做,好產品經理」之間相差太大了。做了3年多的產品經理,我依然不是一個好產品經理,哪怕是在我負責了3年多的項目中。說到此,確實自慚形穢。回到如何做好 產品經理,這就是一個工作崗位。這個崗位在不同的公司賦予了不同的職責,工作內容也大不一樣。在大公司,可能職責劃分清晰,工作切割更加細分。在小公司,產品經理通常要做除開發及美工以外的所有工作,通常身兼多職。面對新的工作,除了自我不斷學習,別無他法。通過書籍學習產品經理的思維方式,通過軟體學習掌握必備工具,通過閱讀大量行業文章開拓產品視野,通過與同行交流,積累心得體會,繞過不必要的坑。互聯網這行,發展太快,信息更新太快,不斷學習,與業界同行切磋可以讓產品經理進階的更快些。經常逛逛人人都說產品經理、產品經理100、鳥哥筆記,關注拇指巴士、饅頭學院等公眾號。多觀察,多思考,保持好奇心,定期總結。產品經理之路漫漫其修遠兮,與諸君共同求索。


如何做好產品經理?問題有兩部分:好產品經理;做 好產品經理。

即什麼是好產品經理和如何做一個好產品經理?

我覺得好的產品經理:

一方面要有對行業的思考和分析,對於自己產品所處的行業及定位有思考,這種思考不一定完全準確,但思考是一種過程,能夠根據行業的發展以及對用戶的思考提煉出產品發展的方向。

其次是需求實現能力,這裡的需求可能是產品經理根據自己的思考提出的產品需求(這種需求有但是不多),也可能是公司領導下達的需求,也有可能是需求部門提出的需求(大部分產品經理都是實現業務部門提出的需求),也有可能是用戶的反饋內容(用戶反饋的內容並不一定是真正的需求)。對於這些內容,要有自己分析的過程,用戶是否真的有這種需求,在什麼場景下有這種需求等等;在需求實現的過程中就涉及到溝通了,與領導,設計,研發和測試的溝通;即便在產品上線後也要及時關注數據和用戶反饋,及時改進和迭代。

最後是用戶體驗及產品設計的能力,包含用戶體驗設計,產品設計和交互設計,考慮視覺呈現。


1.讓用戶用起來感到便捷,能一次按鍵完成,堅決不能用三次按鍵。

做產品目的給用戶帶來提升時間效率。

2.讓用戶願意幫你推廣你的產品。

以上就是好產品的特徵。

歡迎關注公眾號meirong8066


1、對產品葆有責任感,是不斷推進產品的內在原動力,有責任感的人自然會主動發現問題並努力解決問題。

2、要擁有市場的眼光和更高的格局,不能只是滿足於解決當前問題和需求缺陷,有效執行是產品經理的必備素質,但不是全部,多請教和參與產品宏觀的討論,學會從全局思考,才能把握產品的本質。

3、UI、用戶體驗當然重要,但更要懂得辨別真偽需求,了解用戶的核心訴求,才能為用戶創造價值。

4、產品需要持續迭代,產品經理需要不斷試錯。接受犯錯,但要學會總結。

5、需求不是主觀的臆斷或YY,而要找到數據支撐和場景支持。


產品經理是不是需要寫很詳細的文檔,就拿app後台管理而言,需要詳細到後台的架構,許可權,怎麼對接怎麼延伸等啊


幾個階段吧

1學習階段,基本的線框圖,邏輯圖,文檔的撰寫能力,需求的收集分析整理能力

2完善的1里所有技能+對軟體近期和遠期長遠的規劃,並且能堅持自己所想,錯了就要低頭。到這你的年薪應該10萬以上了吧


關於如何做好產品經理,相信不同的人會給你不同的建議,這事仁者見仁。市面上有關產品經理的書也不少。

就像「聽過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你看的方法越多,你越無法做出抉擇,到底怎樣才能成為好的產品經理?

何不用心做好自己的事?不要看太多產品經理所謂的乾貨,因為那不一定適合你,只會給你的工作搗亂。

去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就這樣。


推薦閱讀:

「來往」負責人鄒孟睿是誰,有哪些經歷?
中國有哪些好的產品經理?
判斷產品經理的等級有什麼標準?

TAG:產品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