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語言中一個意思有好多詞表示?

刨除語言複雜的歷史成因以及習慣等問題,是否存在一個非常簡潔的語言集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


形成多詞一意的很重要的因素:借詞

我已經在古今維吾爾語見到了三個「太陽」了...aditya(回鶻語,借自梵語),aptap(已查證,此詞意為「陽光」,是我記錯了),quyash(現代維吾爾語,詞源未知)

還有兩隻「猴子」...bichin(回鶻語~黑汗語,詞源未知), maymun(察合臺語~現代維吾爾語,借自波斯語)

三個「一二三」...bir ikki uch(突厥語~現代維吾爾語,固有), wahid isnen selase(察合臺語,借自阿拉伯語), yek du se(察合臺語,借自波斯語)

三個「China」...zhunggo(現代維吾爾語,借自漢語), qitay(突厥語~現代維吾爾語,詞源未知), tabghach(突厥語~回鶻語,詞源未知)

MD全是借詞全是借詞全是借詞...

心累...


哦,對了,還有兩隻「獅子」...shir 和 arslan...不過 arslan 好像還有「小貓」的意思?反正這個詞在撒拉語中是「大象」...

再補充幾個:

兩片「天」...tengri(突厥語~現代維吾爾語,固有), asman(黑汗語~現代維吾爾語,借自波斯語)

兩位「朋友」...adash(突厥語~現代維吾爾語,固有), dost(察合臺語~現代維吾爾語,借自波斯語,對,就是「朵斯提」)

兩本「書」...bitig(突厥語~回鶻語,借自漢語), kitap(黑汗語~現代維吾爾語,借自阿拉伯語)


啊!還有「肉」...at 和 gosh,猜猜這兩個詞有啥不同,來源又各是哪裡?(友情提示:這兩個詞曾經是同義詞(很久很久以前))


或許我應該補充一下這樣一個觀點

自然語言不是人類創造和規定出來的

我們的「語法」也好 「用詞規範」也好 都是對語言事實的「描寫」和「解釋」

而不是「規定」

————以下是原回答————

謝邀

因為語言不是命令提示集啊

這是語言和數學符號系統最大的不同啊

這背後有這樣一個邏輯

命令集是「有限的 有斷點的 不連續的」意義節點的集合

語言是「無線的 無斷點的 連續的」意義連續統

意思就是 在「好」與「壞」之間 命令集只能提供幾個特定的點 (比如 非常好 很好 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很不好 壞 很壞)但是在連續統上非常好和很好之間仍然可以無限切割

命令集無法在清晰準確的同時兼顧簡潔(類似面對系統和面對用戶兩種編程思維)

那麼我們回到「好看」和「漂亮」的問題上

對 其實「好看」並不等同於「漂亮」啊

比如「這球進得真漂亮!」你就不會用好看

又比如「你今天的口紅真好看」你也不會用「漂亮」

「好看」傾向視覺效果 「漂亮」傾向主觀感受 一個是外向的 一個是內向的

語言學上有種說法是「每一種不同的具體語言形式都有細微的差別,而需要使用者對這種差別是有主觀選擇的,即便有時候這種選擇是不自覺的」

以上


複雜辭彙很多是派生的,而一個語言有哪些基礎辭彙很大程度上隨機(和環境里的很多因素有關)。相似的一個概念從不同角度看可以由很多不同的基礎概念組合而來,這些不同的角度可能可以邏輯上完全等效,也可能有細微的內涵差別,而這同樣很大程度上由語言基礎辭彙的集合決定。比如好吃是對於吃這個動作來說好,如果說美味,味是另外一個概念有單獨的辭彙表示。但是如果一個語言沒有味這個詞根而用比如吃的印象這類複合概念表示,那麼好吃和美味沒有本質區別。


事實就是,並不是「一個」意思有很多詞表示,不同的語詞隱含的意義是有細微但真實存在的差別的,這些差別也許是在程度上不同,也許是在認知層面上有不同的聚焦,也許有不同的應用場合... 英語中拉丁詞源的詞和日耳曼詞源的詞即使所指相同,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格。一種語言中兩個詞的意思是不會完全一致的,因為語言的意義也就在於差異。

題主所說的簡潔語言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現有的自然語言就是為了迎合人們的需求才變得這麼複雜的,另一位答主說的很好了,我們的語言是描述的而非規約的。

從語義學的角度來說,沒有意義完全相同的詞;從語用學的角度來說,在不同的語境下語詞有不同的用法;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說,語言是一種身份認同,語詞的選擇反映了人們對自己的定位。


因為倉頡只會造字,眼睛大多造出來得字也跟著亂了,導致後人必須用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倉頡的字,我說一他說三,你說這個解釋怎麼樣


推薦閱讀:

江淮官話(淮語)的現狀如何,未來會怎樣?
印度人在印度說什麼語?
江蘇方言如何分類?
「Gas」為什麼要翻譯成「瓦斯」?
字典里為何用波浪線代替原字?

TAG:語言 | 自然語言處理 | 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