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第一二代坦克防護力靠什麼超越二戰坦克?

戰後三代,包括T-64還有T-72這樣的准三代裝備了非金屬複合裝甲,防禦力暴增很好理解。但是戰後的第一二代坦克的裝甲還是鋼鐵裝甲,而且裝甲厚度相對於二戰坦克進步談不上特別明顯,但是防禦力卻有驚人的進步,求教原因。

另:別說沒進步,60年代初蘇聯自己得出結論T-55的D-10T火炮對付不了M60A1,所以匆忙發展了T-62。按理說100mm炮是可以打得動二戰期間所有型號坦克的,戰後蘇聯還發展了新彈藥。

中國60年代末也有56火打不動T-62的說法,但是56火的原型RPG-2是可以對付各種二戰坦克的。


手機,就很簡單的講下自己的看法

合金鋼裝甲早在二戰前就運用了,別搞的各國二戰的時候裝甲是生鐵一樣…不過二戰後裝甲鋼質量提升幅度很大這是真的,這是工藝上的進步,在材料上給坦克防護提供了優勢,但是真正更影響坦克防護的還是坦克本身的系統設計。

布置多少mm厚的正面裝甲再傾斜幾度那是傻子都會做的設計,但是坦克不是一個你往拖拉機上布置完裝甲後就算是「有優秀的防護設計」了,因為這樣的「坦克」,跑兩步就會拋錨,就得大修,就會斷掉些什麼。防護僅僅是一個指標,你把指標提高了,防護就上去了,然而重要的是,坦克的指標有很多很多,為了機動性指標,你就得從供應商或工廠選出可用的發動機,並控制坦克的重量以及一些行走系統的細節設計,例如路輪與履帶寬度決定接地壓力決定越野效果等來滿足你的機動性指標。

滿足了機動性指標還不算完,坦克有可靠性與維護性指標,假設你的車輛設計的有問題,車的重量壓在前面兩組負重輪上,那麼這兩組輪的負荷就更大,更換里程就更短,經常就不滿足維護周期。 假如你為了減小接地壓力提高越野性能採用了比如交錯負重輪,那麼你的維護難度又會大大加大,這對於維護性指標需要多少多少時間內更換一組輪又是個難題。

而當你自認為自己的設計沒有明顯毛病時,這還得取決於工廠提供給你的零件性能滿不滿足指標。假設你保證了你的坦克行走系統設計沒有瑕疵,受力均勻不會給個別零件的負荷特別大,但是工廠送來的彈簧或者推輪或者發動機的某個齒輪某個軸,在驅動你的坦克時壽命不達標,本來想500km更換一次結果150km就要換了,因為你的車太重。你去找工廠要求更好的零件,工廠說我們就這樣了,你自己看著辦。那你還是得乖乖給車修改設計減重,這刀經常就會砍在裝甲上。。如果工廠說有好零件,你這麼重也能滿足指標,但是多麼多麼貴,那麼接下來你就得考慮成本指標…

這種對於發動機也是一樣的,倘若我有個反重力發動機,我愛造多重造多重,而現實是工廠告訴你:500馬或者600馬,你自己看著辦,你的38噸坦克要680馬才能滿足要求,但是工廠說,680馬我們能做,生產性指標無法保證,這時候你還是得乖乖修改設計。

而終於,當你用盡全力在當前的底盤上造出了噸位符合底盤極限火力防護都是最優可能的坦克的時候,過了幾年間諜說:敵人國家的坦克又更大更重火力更強了,我們火力/防護不夠了。

oops,你將會發現,你的坦克沒有升級潛力了,得重新搞個新車,如果打仗打到一半的時候,這時候可沒有時間給你從頭髮展新車,有也是以產能為代價的。

說了這些,回頭一看就能意識到,坦克的防護提升絕不是什麼人嘴裡嘴一張,什麼壓縮空間啊,什麼縮小車體,什麼增大噸位,什麼直接堆甲就可以的,這一切都是一個系統的取捨,你可以做上述的一切來達到你的目的,相應的,你需要付出代價,而這個代價會讓你硬著頭皮無奈接受還是覺得無妨,這就要看軍隊的要求和設計師的思想了。而歷史證明,硬著頭皮接受某些代價的坦克評價都不比能讓設計師和軍隊輕鬆接受代價的坦克高。

戰後一二代坦克防護的提高,不僅僅是指標的提高,也是足以支持這個指標提高的整套系統設計水平的提高,新的優秀的設計會讓你的取捨有更大的空間,而更是由於戰爭的刺激導致新設計和系統思路的提高,使得戰後坦克儘管沒有在防護上有後來複合裝甲,反應裝甲以及主動防護等防護革命,卻依然比自己的前輩更加優秀,要知道,若以1945年的德國想滿足同年列寧格勒基洛夫的IS-4原型車的防護水平,將要付出怎樣的代價,這是整個坦克系統設計的水平差距。

這也是為什麼知道的坦克發展史越多,莫羅佐夫在我心裡越接近神

補充:戰後思想變化覺得防護沒有用的西歐鹹魚設計不在「戰後更優秀的系統設計」之列


靠重量啊

重達36噸的T54

重達50噸的M48和M60

重達55噸的酋長

提示1:我建議你考慮一下

戰前和戰後各個型號的坦克,裝甲鋼的重量是多少,佔全重的百分比是多少

提示2:1立方米的裝甲近似等於8噸

舉個栗子:如果往四號正面加裝甲,只需加到3485的重量,能把正面加到多厚?

(厚么那面正59T約大:案答)

這個栗子自然是不現實的,但是可以幫助題主理解,不要小瞧了這幾噸裝甲


都知道加厚裝甲好過裸奔,但是不論造價,單論性能而言,單純加厚裝甲要付出懸掛壽命、傳動可靠性、故障牽引、野戰維修難度的代價。

都知道行星輪好過固定軸,液力好過行星輪,但製造成本、車輛戰場壽命、維修等現實戰爭壓力使得你不能簡單的「加錢上液力!」、「省錢上固定軸!」。

都是固定軸,是1:4:8的傳動比好,還是1:3:9的傳動比好?前八後四造起來簡單,前十後五造起來麻煩,但是前十後五的手感要好一些。

都是扭桿,每根杆子分配多少的預扭力?第一根第二根和最後一根扭桿要不要加強一下?加強的話加強到多少?是仍然用同樣的其他零件只加強扭桿還是這三組扭桿的配套件要單獨設計?這個指標到底怎麼選擇?還有就是要不要單獨再加一套緩衝器?還是所有負重輪組都要緩衝器?

先進設計方法(包括各種優化理論,什麼旋轉球面優化,什麼拓撲優化,什麼正交優化)、需求-妥協體系(軍方:我他媽到底要什麼樣的坦克?如果達不到的話我捏著鼻子把哪個指標閹割掉還是把設計師閹了還是把配套主機廠的廠長閹了?)、基於大量使用坦克的實際經驗(對於坦克極限續航、戰損就便修復、後勤維修投放能力、坦克進攻/防守時的三大指標應用等等),以及基於戰爭時期批量生產的生產管理經驗(怎麼根據自家優勢安排研發管理規避劣勢)。

綜合成了更有效率,更少陸軍軍械局的坦克裝甲車輛設計規程體系。(或者你叫他設計經驗、老坦克兵的戰場經驗、老將軍的戰場總結之類的)

使得更有效率的在防護火力機動三大指標的均衡取捨上更快速、有效的接近設計指標——從而更有效率的安排利用裝甲的噸位。

這些,在戰前甚至沒有多少紙面機會去實踐。


合金鋼的使用,添加鎳錳鉻之類的合金。(這個有誤,請看其他答主。)

認識到傾斜裝甲帶來的好處。(還是要看炮彈的種類)

有了明確的防護方向和不同方向的需求,裝甲分布的更加合理。(二戰提供了很多數據)

戰車結構的不斷優化。

成員布置的優化。

當然別和法國說什麼防護,AMX13到AMX40這段時間的裸奔思想沒怎麼坑法國,倒是坑死以色列了。防護問題,是以色列人寧願把屁股放在英國戰車的座位上也不太喜歡法雞車的原因。


主要是修型和加重,鋼的密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還有,戰後一二代坦克的防護來說,尚有不少不如黑豹和IS2的。

還有,T72早期型基本不靠複合裝甲加強抗穿,那玩意是扛破用的,你對裝甲的理解有很大偏差,實際上T72早期型光炮塔鋼就用了300+,綜合抗穿有400+ 。

T72的車體其實也沒有204/68勻質鋼這麼強,複合裝甲只能保證堆的更厚,抗穿性能以絕對厚度來說,反而是鶸不少的,204/68算勻質鋼大概有540,而實際上T72首上防護也就400多點。

要堆這兩個參數,原理上很簡單,把車體和炮塔長寬高都儘可能壓縮,這樣省防護面積,然後就會省重量,把省下來的重量反過來堆裝甲上,就會有很明顯的效果了,而且也有個好處就是這麼壓下去,投影面積小,可以進一步降低命中率,但怎麼工程實現,是個問題,尤其是重心分配和行走部分的承載能力。

T55這種36噸也能做到50噸級防護就這道理,典型的反例是豹I,薄如紙還不輕。

80年代才叫用複合裝甲對抗動能彈藥,但也不是只運用材料甲彈對抗的時代了,所以厚度暴增了。


如果就一代坦克來說的話,你可能單指蘇聯坦克

如果你就戰後坦克來說的話,法國可能還沒到戰後第一代的水平


比較典型的就是蘇聯的T54坦克,現在主要說一下在T44基礎上發展的T54系列

1、隨著扭桿懸掛的引入,相比較克里斯蒂懸掛,坦克高度明顯降低了,防護面積減少厚度增加,首上裝甲厚度和傾角增加,正面的防護能力有一個躍升。

2、炮塔由以前的防盾最終發展成蛋型炮塔,炮塔正面裝甲最後,往兩側厚度逐漸降低,但傾角原因等效的裝甲厚度不變,進一步降低了重量,當然,側後的防護放棄了,這個後面再說。

3、傳動系統的進步,行星齒輪組傳動簡單體積小,降低了動力倉體積,另外坦克寬度增加,發動機橫置,減少了車長。

4、隨著技術進步,通訊員由車長兼任,省出來的空間放置彈藥,減少了車長車寬需求。

5、也是個人認為導致T54坦克重量能控制在36噸的重要原因,T54坦克放棄了側後的防護,集中提高了正面防護水平,在以後的反坦克武器面前基本上相當於裸奔了,二戰中T34坦克正側後車體雖然傾角不同,但是鋼板厚度都是45mm,炮塔側後的防護與正面沒有太大差別,這就導致T34能夠全方位較好的防護德國的37mm小水管,而另外一個比較典型的虎式坦克,正面車體防護102mm,而炮塔側後防護都達到了82mm,這對於很多中小口徑的反坦克武器效果很好,在遠距離就算虎式露出側面,也不是好打的,相對應的,黑豹坦克反應出來雖然正面扛造,但是側面用76/85炮都沒啥難度。所以說在二戰前中期,全面防護的設計理念還是有相當意義
但是局勢發展到二戰中後期,由於相互主力坦克裝甲增強,反坦克火力水漲船高,德國的主力反坦克炮也是Pak40這種75mm走起,再就是88L71和128這種強力坦克炮裝車,蘇聯自己的中型坦克也開始100mm火炮裝車,而且各國破甲彈火力水平還在不斷提高,中型坦克要想防禦這種水平的火力,全面防護就走到死胡同了,所以既然防不住,索性就裸奔了(這也是法德被忽悠瘸了的原因),放棄側後裝甲,節省下來的重量集中加強正面防護,就算技術水平沒有發展,防護水平(正面)有一個明顯的躍升就不難理解了

美國,英國的二戰後型號都是戰爭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而且在重量和防護上也沒什麼突出的地方,無論潘興還是百夫長,都是漸改型號,就先不提了


說一點:引擎變速器的進步。使得橫置引擎成為可能,有效的降低了坦克長度,節省出來的車體,懸掛,路輪,還有履帶重量,都可以用來堆正面防禦。

以蘇聯為例,從T-34,KV開始到斯大林系列,包括當時的虎式坦克,謝爾曼,都是後中縱置引擎,蘇聯的坦克是後輪驅動。特點是布局相對簡單寬敞,有如今天的保時捷Boxster 986,987,718,引擎汽缸重置,後面掛著變速箱,變速箱用傳動軸連到差速器連到驅動輪。長度較大。

而T44以後引擎技術進步,缸體長度縮短,使得引擎橫置,變速箱和引擎肩並肩安裝,拿車類比則是NSX,MR2,蓮花類似,也和很多前驅車類似。該布局的優點是充分利用空間,在同樣引擎時能有效減小車長度。省下的路輪,履帶,車體結構,裝甲可以用來在正面堆厚度。

此外,這種布局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因為動力總成縱向長度縮短,配平也容易,因此炮塔後不再需要如T-34,KV,斯大林那樣前置來平衡,炮塔可以往後一些,更加靠近重心,這樣同等馬力下,機動起來也更加靈活。若希望車機動性保持不變,則可以用較小的馬力引擎節省重量。當然由於橫置的緣故,左右不對稱,對機動性會略有影響,所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T-55的炮塔不是嚴格軸對稱的。

此外在內部結構上,T-54/55也是儘可能的設計緊湊。如前裝甲下面的郵箱彈架,就比T34零散在戰鬥室和地板上放彈藥來的緊湊。總之,如果按照二戰技術,搭載T-55級別的火炮的戰車,大小就算不是虎式,也起碼和IS-3是一個檔次的,事實上,T54僅僅有T34的尺寸,並且做到了二戰重型坦克正面防禦,是很出色的設計。


爆1:和你們這些機動差的車聊不來的,走了


鋼鐵冶煉技術的提升

車體構型設計的優化

複合裝甲技術的應用

越野與機動性的強化

對了,你以為二戰時期的坦克防護,那是因為你滿腦子

黑豹獵豹虎式斐迪南虎王獵虎

Kv-1~2~3~4~5……

IS-1~2~3~4~5~6~7…

你以為人打仗跟坦克世界玩平衡似的,其實現實是人都是

三號四號黃鼠狼

Su-85~100~122~152

T-34-57~76~85~100

……「尤以日本與義大利為代表」

還有,吹牛逼要打草稿,100炮可以擊穿二戰所有坦克這種話?(ˉ?ˉ?)

獵虎:你剛才說的話再說一遍!

鼠式:虎弟,小孩子不要一般見識!

要不是戰後彈藥技術的發展,你100炮打虎王?打豹一去吧你!?(ˉ?ˉ?)


主要是靠更合理的總體布局,使得正面裝甲可以堆得比二戰前輩更厚。

實際上,二戰的坦克很多在總體布局上都有坑,嚴重影響了增加防護的潛力。比如M4傳動結構造成的高大車體,T34克里斯蒂懸掛影響發動機布局,進而影響全車布局,造成前部過重。

其次,生產技術上也是有一些進步的。二戰時候的蘇聯好像不能焊接T54那種100mm的裝甲鋼,也不能製造200mm厚度的炮塔。

另外西方的戰後坦克未必全都防護好。英國的酋長防護很好,美國的M48、M60防護還可以,但是英國的百夫長、歐陸的AMX30和貓1就很一般。


AMX-13、61式和豹1表示你們先聊,我們先走了。


誒…

你是說爆-1的防護比虎好么?

不過還是可以強答一下…

西方陣營當然是重量上升…

畢竟到M60都可以說是魔改M26…


就談談二戰防護最好的虎王和一代mbt最經典的T―54。T―54依靠僅僅36噸的重量達到甚至超過了虎王68噸達到的防護水平,並且D10T的穿深數據也比kwk43高,機動水平更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究其原因是因為戰後裝甲技術的長足進步,以及發動機技術的進步,換句話說就是工業體系的進步。


主要防護集中到炮塔了而已,畢竟實戰中炮塔接彈並不比車體少

車體正面嘛、厚度不用增加很多,帶一點傾角就好

側後恕我直言水平跟二戰沒區別

坦克防護這個問題是和各國坦克設計思路直接掛鉤的,不好一概而論。


戰後一二代坦克相較二戰坦克防禦力有進步

這句話也對,也不全對

首先,戰後坦克的概念,是不是45年以後的型號全部就叫戰後啦,那豹1和amx13系列是不是就是開歷史倒車啦

按量產型號來算,戰後的新貨品種其實不算太多,技術進步帶來防護進步是必然的,美國人其實直到m1才算徹底掌握了如何設計坦克

還有,歐洲可是有不少國家用二戰貨用了很久的,比如芬蘭用三突用到70年代,南斯拉夫內戰還有m18


沒有明顯超越。t-54和m-48的防護相比二戰的虎王沒能拉開差距。二戰後破甲彈的強大讓一些坦克犧牲防護增加機動,比如豹1。到了三代主戰的複合裝甲出現以後,破甲彈對於坦克正面的威脅才逐漸降低。(到了m1a1ha,防破1300mm,更是免疫當時所有破甲彈。)


二戰上萬輛坦克在各種地形下大混操所帶來的實戰數據對設計理念的完善起到的加成,加上技術和材料的進步所帶來的突破,不強是怪事。火力 機動 防護 三要素的平衡取捨設計出來的一二代坦克對二戰坦克的裝甲優勢是有限的,並不是全部比二戰強,比如德系的裸奔豹,法系的搖擺AMX,都是根據自身的戰略需求和實力所生產出來的產品。


強答一下。可能是因為運用傾斜裝甲,同時裝甲的製造質量提升的原因


整體技術提升和設計優化,就拿t54來說,和t34重量機動相當,卻擁有虎王的正面防護,靠的就是以各部分技術提升為基礎、,加上去掉了履帶上方的箱式空間、克里斯蒂懸掛改為扭桿懸掛、半蛋炮塔等一系列設計改進而成。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俄羅斯首架圖-160M2新型戰略轟炸機在喀山航空廠下線?俄羅斯還有使用戰略轟炸機的需求嗎?
美國對中國武器評價有多不可信?
戰艦世界裡走哪條線比較好,各色戰艦有什麼特點,和歷史定位是否相同?現階段bug的戰艦有哪些?
隱身飛機是否被高估?
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為什麼會存在兩種不同的導彈發射車?

TAG:坦克 | 軍事裝備 | 坦克裝甲與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