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周筆暢的2017年專輯《Not Typical》?
此專為周筆暢的第九張專輯,專輯採用每月發行一首歌的方式發行,封面也據說不再使用她自己的照片。請從音樂角度評價此專。
更新一下。
周筆暢專輯《Not Typical》的第七波主打《瘋》已經上線。
pop風,是整首歌的旋律的標籤之一,迷幻躍動的復古曲風,和詼諧歌詞中的前衛意識形成反差。配以周筆暢魅惑撩人的轉音,真是酥到骨子裡。
說到這首歌的歌詞,不得不提一下這位香港金牌填詞人周耀輝,他不僅是填詞人,還是現代文化研究者。他以詼諧的口吻,描繪了當下愈演愈烈的社交風潮,即社交平台上「瘋傳」巨量信息的日常現象,在歌詞中調侃被社交媒體「支配」的社交控。
周筆暢的性格比較傲嬌,不盲從,後現代,不可能通過媚俗去尋求大眾共鳴的,說人話就是周筆暢不適合走KTV路線。這應該就是周筆暢經常調侃筆親,說爛大街的《筆記》是她最嫌棄的一首歌的原因。(emmmm~很敢說,估計是「瘋」了)
轉發,評論,點贊,我們用拇指在手機屏幕上點點滑滑,媒體網路上建造摩天大樓;話題,榜單,熱門,也只是隨手翻翻,便促成一番海市蜃樓。
「 看過一張一張 半信半疑半假半真 看過一遍一遍 她的美圖他的醜聞」
不用反駁,這裡說的就是你。每天看手機的頻率以分鐘來計算,一天看下來得上百次,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微博熱門、知乎、手機簡訊……有時候明明忙於眼前事,卻又害怕錯過更有趣的東西,忍不住停下來拿起手機去翻閱。
「 覺得痛快就要趕快 傳 不管喜歡還是討喜歡 傳 」
在社交網路上熱絡的討論、相互的攀談、信息的交互、為別人點著無關痛癢的贊,讓我們像得到了一種相互取暖的安全感。
「 誰跟誰永遠在瘋傳 你陪我傳 誰跟誰永遠在瘋傳 你陪我傳 瘋 」
通過不斷刷新朋友圈、頭條新聞的最新內容,讓我們始終處於「啊!又知道了新的東西」的喜悅中,我們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在平淡無奇的日常中不斷獲得新鮮感。但是,這些獲得的信息大都和我們相離甚遠,新鮮感一過,這些碎片化的信息便被我們遺忘。你以為你知道了很多,但其實你什麼都不知道。
木心的《從前慢》裡面有一句,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那種感覺是那樣地真實質樸,當我們被各種各樣不誠懇的信息充斥了生活,似乎日子變得越來越快,把原本清凈的生活擾得七零八落,難以拼湊成完整的美好。一生,好像也不止於只愛一個人了。
我們用一部手機來完成與外界的同步,與觀點的擊掌。當千萬人瘋傳,複製新聞舊夢,誰又在潛心排布自己的壯舉,準備獨自傳「瘋」?我們能否也以瘋狂的姿態來與之狂歡?而不是順從,甚至是被埋沒其中。
「 做讓你痴的人 天讓你傻的真 傳讓你狂的瘋 瘋 」
今天,你又瘋了幾回?
以下為原答。
6月28日,周筆暢新專輯《Not Typical》第三波主打歌《無所事事》魔幻登場。
這首歌是筆筆年初在北海道特意閉關近半月,一個人背著鍵盤、電腦、合成器,
自駕在漫天飛雪的北海道,用凜冬的孤獨感,伴著清酒,「醞釀」而成。
歌詞作者葛大為選擇了用減法的方式入歌,歌詞也就186個字,前半段93個字,後半段93個字,
也不用什麼華麗的詞藻來修飾,十分簡單幹凈。
最後加上筆筆個性嗓音的低吟淺唱,將一個人放空、隨心所欲的狀態詮釋得恰到好處!
以下是個人對歌詞的淺解:
「 傍晚天氣 出門不合適 就換個姿勢 對鍵盤打字 」
天氣不適合外出兜風、散步,
剛好可以在家坐著或躺著,
地板上或沙發上或床上各種癱。
鍵盤上26個字母隨意拼湊。
你可以隨心所欲,
像液體一樣,
移動。
「 地球彼端 發生的大事 遲早被稀釋 我懶得預知 」
網路世界這樣暢通無阻,
時速不止80邁,
哪怕一點風吹草動,
即刻便有鋪天蓋地的新聞八卦,
席捲微信朋友圈、
搶佔微博熱門。
我們的生活間隙
被各種搞事情填的滿滿的。
但無論發生多大的事,
卻像夏日的雷陣雨,
烈日當空一照,
地上不留一絲下過雨的痕迹。
湊熱鬧的人何其多,
人散了,
大事情就銷聲匿跡了。
所以我無所謂,
更不必花時間去了解,
沒有任何負擔或累贅。
我想怎樣就怎樣。
「 無所事事也好過 你語無倫次 他積非成是 無所事事還不是 坐看誤會冰釋 等下個天使 」
你一言我一語,
無休止的爭論那些是非對錯,
看起來似乎沒有盡頭,
雖然也有冰釋前嫌的那一刻。
快餐文化,
信息碎片式時代的到來,
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
太多的信息來不及消化。
我選擇無所事事,
不看,不說,
靜止。
「 就這個樣子 消極的誠實
就這個樣子 積極的放肆 」
《無所事事》,筆筆這首空曠慵懶且清淺電音的驚喜之作,
讓人聽到最後只想躺下來,
在音樂聲中輕閉雙眼,
拋下一切,
放空自己。
以上。
(周筆暢親自執導《無所事事》MV,MV女主角是楊冪,MV運用黑白的簡潔,光影的交錯,呈現自由舒適,放空釋放,北歐慵懶的迷幻風)
這張專輯的第一波主打《強迫症》和第二波主打《耳鳴》也很出彩,目前還是比較偏愛《無所事事》。這張專輯的後續內容我也會在微信公眾號(音樂金礦)中持續更新!
大多數人認識周筆暢,都起源於2005年的夏天,那個開啟了選秀時代的盛夏,那個一夜巨星的千萬人狂歡。那時的她唱的是陶喆一脈的深情RB。
在選秀狂歡的年代裡,華語樂壇卻一再萎縮。我們碰上了這個時代,大環境止步不前,遠離八卦堅持認真做音樂的周筆暢倒是成了異數。
這次能夠採訪到這位熱愛音樂的「異數」,聽聽她對音樂的看法,還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她在採訪中覺得自己「從未進入過娛樂圈」。
你可能不知道,自2005年起,她幾乎每年都會發行一張原創專輯,這張即將發行的《Not Typical》,已是第9張。
這個世紀出道的華語歌手,出到第9張專輯有多難?不妨做一個參考,某個2004年出道紅極一時的樂團,至今不過7張專輯。
她對音樂的堅持可見一斑,而且一直在「進化」。
我們不妨聽一聽她靈感的起點——《被中立拖累》。這首歌是這張專輯一切的起點。
在這首歌里,周筆暢演唱的態度近乎「淡漠」,她四兩撥千斤地唱著「被中立拖累,哎哎哎」,她的輕盈與「拖累」二字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她對「中立」的輕視在塑料感的合成器中赤裸裸地呈現,顯露出了她全新的態度。
就是從這首歌開始,她確定了「擁抱電子」的決心。
選擇電子是大勢所趨。我們被弦樂、鋼琴、抒情慣壞的樂壇已經過於老邁。2010年之後,在歐美樂壇的音樂人們已經可以在卧室里用合成器做出漫天花火時,我們似乎還少有自己的聲音。有人偷編曲,有人偷Hook,有人偷合成器音色,拼湊出一堆追趕潮流的垃圾,但那都是沒有靈魂的東西。在一眾舞曲歌手前赴後繼的這十年,留下了多少,又隱沒了多少?
終於,隨著網路的大幅度開放,電音、Hip-hop文化在這裡逐漸生根發芽,逐漸形成了風氣。這兩年堪稱華語樂壇的「EDM大躍進」時期,新人如宮閣,老將如胡彥斌甚至一眾以往意識相對傳統的歌手,如今製作上都在往歐美的方向靠,嘗試更多電子、Hip-hop元素的融合。「中國有嘻哈」的爆紅還會繼續搖撼我們的樂壇已經固化的抒情審美。
在多元審美逐漸蔚然成風的趨勢下,「電子」作為包容性最強的基底元素,是開啟新時代的基礎。這也是周筆暢的野心。她似乎希望能夠用音樂衝破這一個嶄新的黎明時代。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目前聽到的歌曲堪稱電子音樂與流行融合的典範。有七八十年代的New Wave、復古Disco,有近幾年受眾極廣的House,也有空間感極強的PB RB元素的借鑒。可以說每首歌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態度,也有著自己的風格使命。
但作為一個歌手,作為一個歌手的一個時期,Not Typical當然不能僅僅是一個缺乏有機聯繫的單曲集合。如果這些歌曲沒有統一的美學貫穿其中,終將成為一盤無意義的散沙。
慶幸的是,有意也好,無意也好,至少目前來說,她的這些歌曲的深層美學是統一的。
關竅不是「電子」,而是另外兩點——一是RB美學,二是特立獨行的態度。
RB美學如何理解?RB美學的關竅在於,通過特定元素的重複,來造成一種顯著的迴旋感,迴旋過後可以盤旋上升,也可以將感覺留在當下。這些歌曲無論是Hook的使用還是整體的編排,都區別於一往無前不斷斷裂式推進的搖滾美學,而是選取了更加富有留白和迴轉空間的結構。
特立獨行的態度如何理解?在這些歌曲里,沒有太多市面上苦情歌的挖心掏肺跡象可尋,她表達的精神都是一種對當下的描摹與自我的呈現。「無所事事」也沒有所謂,「七分鐘好女孩
七分鐘壞女孩」也隨我喜歡。她丟掉了常人司空見慣的說教慾望,而是選擇了誠實地呈現——不為了宣說什麼道理,也不為了揭開傷疤感動你,只想讓你一起體會當下的瞬間,有美好,也有虛無。就這個角度來講,從目前的發布曲目推測,《Not Typical》不會是一張滴水不漏的「概念專輯」。「概念專輯」往往是用力過猛的代名詞,在香港樂壇後期有大量相關的嘗試,描摹創世,描摹生死,把音樂的文本性做到了極致,但在專輯性日益被市場冷落的今天,大多都慘淡收場。
《Not Typical》更接近一張「態度專輯」,不為宣說道理,每首歌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所有的歌曲呈現的人格與態度也是統一的,可分可合,相對鬆散與自由,通過內在的凝聚力來聯結,我們反而更能透過歌曲去了解歌者真實的狀態。
而這種態度的展現不是通過歌詞文本大書特書的方式。這些歌曲的歌詞文本都採取點到即止的表達,她更多地是通過樂器本身的冷色與演唱方式的調整來呈現出不同的風貌。比起過度注重文字意象和歌詞美學的華語樂壇傳統流行樂,這些真正「用音樂說話」的嘗試,蘊含的是周筆暢更大的野心,也就是前面說的,用自己的音樂衝破一個嶄新的黎明時代,讓華語樂壇的「電氣化時代」能夠徹底到來。
換句話說,她的這些歌曲,有著把方向從「用歌詞說話」轉換到「用音樂說話」的野心,歌曲中有著大量的留白,給合成器和編曲足夠的空間去展示他們的色彩與溫度。
目前發布的歌曲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有《永晝》和《無所事事》。
《永晝》呈現的是冰冷與漂浮感,背景里起伏不定的合成器像極地的天色一般,配上節奏與電音Hook和筆筆的演唱,不斷往複,帶來的不僅僅是強烈的畫面感,就連冰冷深邃這些更加抽象的東西,都通過音樂展現了出來。
《無所事事》則是虛無和空間感的展現。遲鈍而簡單重複的合成器基底,低沉的哼鳴與嘆息,彷彿一步步回到原點,恰當地形容出了獨處時的狀態。
但即便是這兩首歌,也不是完全的冰冷漠然,她灌注的情緒是一股暖色,當你深陷虛無時,有她與你感同身受。
而主題相對輕鬆的其他歌曲,也分別有著自己的側重。《七分鐘好女孩
七分鐘壞女孩》有著Cyndi Lauper的《Girl Just WannaHave Fun》的影響,有一定的女性主義意識。和《Fascination》都是玩樂主題,曲風上借鑒復古舞曲,鮮明的時代特徵本身就帶來了氛圍上的親近感,風格的選擇相當精準。這些都來源於她對歐美音樂長時間的浸淫與研究,才能有這些成果。當大眾還在為選秀中的高音、氣息、語感、節奏感等演唱技術指標爭論不休時,這位中國選秀的初代人物,已經幾乎悉數放棄了技術炫耀,而是選擇在歌曲中恰如其分地表達,化成音樂中的某一個並駕齊驅的元素。
或許,到了這個地步,我們應該稱周筆暢為「音樂人」,而不僅是單純的「歌手」。
周筆暢所有專輯中我最滿意的一張,尤愛【耳鳴】,當周筆暢打算嘗試蒸汽波的時候,我就已經斷定她能成功了,早就覺得她的音色和唱法十分適合電音!
電音即將成為華語音樂主流類型之一,這是肯定的,她趕在這個檔口開始嘗試,時機也選的很好!
想聽懂周筆暢的新專輯,可以先了解下筆筆這個人。
最近周筆暢又火了,出道12年,她是怎麼走過這一路?
從超女亞軍到如今可以獨當一面的工作室老闆、全能音樂人、時尚cool girl。
Queen of "Not Typical":周筆暢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也歡迎為我的微信公眾號(子彈音樂)打call
http://weixin.qq.com/r/STj44HDEyC23rTSD921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每個月出新歌的時候,都忘記了曾經號稱上個月的新歌是我的最愛。每個月一變心,就是這麼善變哈哈哈哈( ?° ?? ?°)?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Katy Perry的新單曲《Rise》?
※你如何理解陳奕迅《七百年後》這首歌?
※李宗盛為什麼沒給(?)哥哥(張國榮)寫過歌?
※都喜歡聽Bigbang的哪些歌?
※日本在昭和平成交替的那幾年裡,流行(影視音樂)領域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