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什麼比較少人知道的餃子呢?

中國各地餃子的名品甚多,如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上海的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小餃、瀋陽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鐘水餃等。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什麼是不為人知卻很好吃的餃子呢?

題主餃子控


東北蕎面蒸餃,個頭挺大的。頂一般餃子兩三個,一般是酸菜餡兒。皮有股淡淡的糧食香味,比較厚,有彈性,有嚼勁

在東北油梭子也是常用在餃子餡兒里,哎呀媽太香了,比肉香多了,跟酸菜絕配,或者烙餅也行,酸菜油支了餅,,,,咳咳跑題了﹌○﹋後來搬大連,雖然也算東北但是好像東北氣息不多了。。一般都是海鮮餡兒,一切海鮮都能入餡兒。。


芋餃。福建閩北地區的


三文魚餃子/海鮮餃子/海菜餃子

我發現有些特殊餡料的餃子還只能在高級超市才買的到,像沃爾瑪易買得大潤發這些都只有基本的那些餃子唯一賣海鮮餃子的那個還貴的離譜,去麥德龍,高島屋或者網上買就有了


謝邀。

薺菜餃子。

自己早春時節通過踏春挖的薺菜包的餃子

和一群參與「勞育」和大自然「美育」的小朋友挖的薺菜包的餃子

那真是

『鮮香美味

+薺菜作為「百姓活命菜」傳統歷史文化內涵美味

+和一群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參與勞育、大自然美育帶給人的快樂舒暢之味

+辛勤勞動後享受勞動果實的「獲得感」之味

+早春三月的大地蘇醒、生機勃勃之味

+快樂的勞動帶來的崇高的飢餓感(飢者甘食,渴者甘飲——孟子。飢餓是食物最好的調味品,口渴則是飲料最好的調味品——西塞羅)讓美味的餃子更加鮮美

……』

其味無窮,回味悠長,豈「美味」一個詞可足道哉?

蕭伯納說過:「沒有比愛食物更誠實的愛了」,誠如斯言。這種「愛」的體現就是對美食的熱衷,對味道的挑剔,子曰「食不厭精炙不厭細」,儒家聖人尚且如此熱衷美味,大多數飲食男女當然更不能免此必要之「俗」了!但人類對美食的追求,對美味的挑剔,對食物的「愛」是與禽獸不同的。人類對食物的追求就帶上了文化內涵、歷史的厚重和文明的變遷在內!比如同樣是美食,只有人類才會區分:這是袁記肉夾饃,這是羊肉泡饃,這是魚子醬,這是Blanquette de Veau,這是spaghetti……就是同樣的泡菜餃子,只有人類才會區分:這是韓國的辣白菜泡菜餃子,這是四川的泡菜餃子,這是波蘭的用德國泡菜(Sauerkraut)包的pierogi。後者意為「節日之角」,與中國餃子的「餃」在詞源學上體現的歷史文化內涵異曲同工(「餃」,「食」與「交」聯合起來表示「新舊年交替時刻吃的食品」)

「舌尖上的中國」也被歸入歷史文化節目,而不是廚藝技能類節目,也體現了這一點。它更多的是挖掘美食背後的橫向社會生產流程和縱向的歷史文化傳承。

飲食,對人是一種文化,這是人有別於禽獸的偉大之處。同時,人類歷史上生存的沉重苦難、被壓迫者的可悲可憫、為爭取生存權利的流血犧牲、為幸福而鬥爭的可歌可泣、為救贖苦難的宗教的內涵……這些又為這種文化增加了厚重感,讓其味「美而厚」!法國散文家儒貝爾曾說過「餐桌是祭壇的一種」,這句話足以體現這點!人類食物中是有「真」「善」「美」的人文內涵的!

可是,當代消費社會,許多人卻只重(甚至只有)感官之味,失去了對歷史文化的厚重之味和前面提到的種種回味悠長的無窮之味的享受,以致於食物對他們來說就是「多少錢」「多辣」「多加醋」……等之類的「品不出上面提到的無窮之味,只重調味上的重口味」,暴飲暴食,只圖口腹之味,結果到頭來就如加勒比海盜上那群「活死人」一樣,被缺乏節制的放縱和慾望腐蝕的「怎麼喝也不解渴,怎麼吃也不飽腹,感覺不到海風和女人的體溫」,到頭來不但失去了品味人文之味的能力,還失去了敏銳的生理味覺,只能以加倍的零食和重口味刺激,處處「乏味」,跟禽獸無異……

這固然跟這類人的生活習慣消極放縱有關,但更重要的還是社會環境塑造的原因!

當代消費社會需要的是美醜不分,只有庸俗感官體驗的,對自我勞動異化麻木不仁的,片面發展的人油機器和惡俗消費者。這樣的「人油機器」和惡俗消費者是怎樣形成的?探究這個問題很有必要。一方面,當然來源於社會歷史根源(略)。一方面是人的行為要素累積成為行為模式(習慣)最後塑造了人的思想、精神、倫理。

是這麼個過程:大多數人在消費社會的行為要素-動作:「娛樂致死」的[樂]、「傻比呵呵」的[笑]、不能沉醉地欣賞美景的[拍]、「發到朋友圈」的[炫]、「淘寶」的[淘]、「在各種新聞網上」的[刷]、無病呻吟地[諞]、「爽一把就死」的[爽]、「快樂崇拜快樂無奈」的[快]……樂、笑、拍、炫、淘、刷、諞、爽、快…

{這些動作過程的共同性}:多是本能性體驗型的而不是理性的認知實踐型的;多是媒介和技術依賴型的而不是媒介和技術控制使用型的;多是消耗性而不是生產創造型的;多是消極習慣型的而不是積極進取型的;多是隨機性而不是有明確目的型的;多是相對主義而不是有明確信仰追求型的;多是逞性放縱而非自律自覺型的;多是三俗性的而非具有形而上精神型的;多是淺層心理活動而非深度意識加工型的;多是缺乏反思和思考型的;多是只體現為一種庸俗快感的刺激型的,多是容易上癮型的;多是缺乏審美、欣賞和鑒賞過程參與型的……

長久下去,這類行為要素累積成為一種行為模式,行為模式反過來影響人的意識,這樣「塑造」出來的必是理智(反思,思考,批判——求真)、道德倫理(自律自覺自由的,修養——臻善)和鑒賞(審美,欣賞,創造——美學美育)能力嚴重退化和墮落的,只突出慾望本能、快感和身體、精神體驗的「退化的人」,淺薄的人。這樣的人必然嚴重異化和出現許多精神的問題(甚至精神變態)。

因此,審美和美育對於人發展完善就變得更加重要。美育是人類自由全面發展的重中之重。這個傳統可以上溯到古希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哲學,通過美育培養有反思批判和創造力的城邦公民。也可以上溯到德國古典哲學,康德對判斷力尤其是審美判斷力的重視,把它作為人類理性的核心的核心的維度進行反思研究。

勞動教育也一樣重要。勞動教育和美育旨在使人自由全面發展,旨在讓人生活中充滿人文之味,旨在讓人「不乏味」,旨在讓人接觸到他的社會歷史本質,旨在讓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旨在讓人在任何事物包括食物中發現內涵……通過這些,讓人的日常生活時時處處充滿美好、厚重之無窮之味,讓生活本身都「新鮮可口」起來!

以薺菜來說,古代農業社會多饑荒,民生多艱;現代有三年「自然」災害,民生多苦。挖野菜就成了老百姓的生存必修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甚至「自豪地完成了xx主義改造了」,辛勤勞作的農夫百姓仍要付出艱辛農耕勞動後卻要再付出「採獵時代」的勞動才得以苟活……達官貴人對農夫殘忍而虛偽之時,薺菜卻越發顯示出其慷慨和崇高,人之德,不如野菜!尤其是早春時節,更是青黃不接之時,薺菜更顯示出其「救命菜」的慈悲。在整個農業社會,薺菜究竟救活了多少農夫,恐怕只有上帝知道。薺菜的這種「恩德」和歷史文化內涵深得從古到今的詩人、文學家的讚譽。陸遊詩曰「殘雪初消薺滿園,糝羹珍美勝羔豚」、「手烹牆陰薺,美若乳下豚」。意思是能夠品嘗到早春薺菜的美味,勝似吃上山珍海味。西晉夏侯湛的《薺賦》:「見芳薺之生時,被壠疇而獨繁;斬重冰而挺茂,蒙嚴霜以發鮮。」,更是體現了它是給經歷饑寒盼著來年豐收的堅韌的人民一種恩賜,一種希望,一種具有宗教內涵的厚重和救贖。其神聖意義不下於「聖經舊約:出埃及記」中的「神賜嗎哪」。以色列人永久銘記「嗎哪」的神聖意味,要把它「存在耶和華面前,要留到世世代代」 「把嗎哪放在法櫃前存留」(出埃及記16)。「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出埃及記16),中國人民幾千年賴薺菜恩養,堅韌不拔,充滿厚重,終於在近幾十年進入了工業社會,得以擺脫自然經濟時代和重重社會壓迫帶來的飢餓、睏乏……薺菜在人們心中因此不但存留了歷史厚重感,還帶上了新時期人們的坦然和安樂,這是史上罕有的新精神風貌!這種豐富的內涵變遷可見

張潔《挖薺菜》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6%8c%96%e8%8d%a0%e8%8f%9c/1105759?adapt=1fr=aladdin

這是我讀過的最好的現代散文之一!

正如張潔在文中所寫,挖薺菜現在終於由人民的生存必修課,變成了去踏春的精神休閑,去陪孩子們進行「德育」「美育」「勞育」的最好的課程!

2013年隨同朋友的「小記者團隊」去工廠參觀

正如朱子家訓所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也正如農諺所說:「一粒谷九擔水」,小記者們在挖薺菜中充分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和勞動的價值,充分體驗了共同勞動和勞動分享的價值,也懂得了要更加珍視勞動產品,珍視勞動者的尊嚴,同時做到了「勞育」和「德育」!同時,沒有比在早春時節綠意盎然的大自然中給孩子們以自然美育更為愜意和美好的了!

第一次「大鍋飯」,用和孩子們挖的薺菜包的薺菜雞蛋餃子。

借題主的平台寄語小記者們:「從兒童時代起就知道勞動是生活規律的人,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懂得糧食是用汗水換來的人,就能夠做出成績來,因為在必要的日子和必要的時刻,他就會有完成業績的意志和作出功績的力量(凡爾納《海底兩萬里》)」,你們體會了一次深刻的大自然德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願你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繼續保持你們在那次難忘的教育中的精神(熱愛勞動,協作,分享,享受勞動成果……),做出不凡的業績,給自己創造自由、美好、光明的人生!

最後也祝一切懂得最普通食物中的最不凡社會歷史價值和最無窮人文之味的追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不是片面感官享受)的孩子們Bon appetit!好胃口!


上海鍋貼和東北的鍋烙差不多,東北有句歇後語:山裡人不認識鍋烙——硬餃子不錯(口語加口音:硬覺著不錯。嘲諷對方水平不高卻自我感覺良好,山裡人不是重點,不是什麼歧視,以前十分閉塞,雖然在大山裡生活富足但極少了解外界)。

東北水餃蒸餃各種餡,多是蘸醋和蒜泥等料吃。


吃過海邊的鮁魚餃子么~很好吃的。在家也可以試試~刮下魚蓉,加一點韭菜,正常調味,delicious


謝邀。 題主是如何知道我是一個吃貨的的呢?

上面已經有不少的答案,有一些我之前也未聽說過,有機會要去嘗嘗,謝謝題主給出這麼好的問題。

從吃貨的角度來講,好吃不貴,吃完心底湧起慢慢的幸福感,永遠是第一位的。

比如:

1. 湖北襄陽的湯水餃,和我們在北方常見到的餃子不同,帶著湯水一起吃的。餃子里包的是純肉餡,多為豬肉。煮熟後的餃子,加入原湯,醬油,鹽,蔥,鹹菜、蝦皮等,就可以吃了。我老媽常說「原湯化原食」,就是這道菜。吃完餃子,再喝湯,順帶溜溜縫。

2. 湖北宜昌的蘿蔔餃子,只在秋冬季節,才可以吃到。說是餃子,其實是借了它的外形。實際尺寸比餃子大得多。蘿蔔餃子的原料和製作過程都很有講究, 在於皮。餃子皮用的是米漿,米和黃豆一起浸泡後磨製而成。蘿蔔刨成細絲,配上香菜,蔥姜蒜辣椒粉鹽等調料。炸制的過程,像是武漢街頭的另一種小吃面窩窩。鍋里倒上半鍋的菜油,將特製的蘿蔔餃勺子放入油鍋中加熱。油熱,勺子也熱好。油鍋中取出勺子,薄薄地攤上一層米漿,拌入調過味的蘿蔔餡,再抹上一層米漿,一起入油鍋炸至金黃。咬上一口,外酥脆內軟糯,唇齒間香氣四溢。

3. 武漢的雞冠餃,餃子耳朵長得像雞冠而得名,過早必吃的一項。做法就不再這裡啰嗦了。口味特殊在麵皮。老面發酵,包入糯米豬肉麻油調料混合的餡料,入油鍋炸制兩面焦黃。

4. 炕餃子,也叫水煎餃。

最後是我家過年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炸翻餃子。其實那個字應該寫「絞「。


排骨蒸餃你們可能沒有吃過排骨蒸餃。

肥瘦相間的小嫩排骨斬成兩三公分長,

配上赤峰本地的松鶴豆豉,

然後放在調料裡面腌制入味,包到餃子里,

出鍋時散發著熱氣…

咬一口,

裡面汁水已經沁潤到蒸餃的內壁,

可是還是要小心,

豐富的湯汁這時候可能會一不小心從你的嘴角滑下,

蒸餃,皮軟,肉嫩,

來點蒜泥,又是一個新的高度,

辛辣的蒜汁把油膩感帶入喉嚨,

此時的蒜不辣了,肉不膩了。

大快朵頤。

我一個怯生生妹子一次吃十個是起步價。

圖片來自於百度,侵刪……


蛋餃。。。發現很多北方人都不知道蛋餃是什麼


香菜餡的!香菜餡的!香菜餡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香菜要多!真的超好吃!!!當然不吃香菜的就算了吧╮(╯_╰)╭


江蘇南通如皋的『』扁食『』,皮子是方的,包出來的樣子像元寶,但是會方一點,餡是先炒熟的,我家一般是放肉末,韭菜,花生,都是自家包了吃,外麵店里還沒見過


我們這裡的錢餃子 沒有餃子只有飯


番茄雞蛋餃子,謝謝


坐標山東萊州,每年三月三都是萊州女婿去丈母娘家送鮁魚的日子,鮁魚作為渤海灣的一大特色,當然少不了成為沿海特色的餃子原料


油滋了酸菜餡餃子,玉米雞蛋餡餃子好吃


鮁魚餃子 遼寧 青島 沿海漁民村

還有西安的餃子宴 湯圓餃子

米飯餃子


西紅柿雞蛋餡兒的!還有黃瓜豆腐海米餡兒的!哈哈哈,都很好吃!


需要幫忙。一些朋友們孩子跑走了。我應該做什麼?

我是美國人,中文沒那麼好,但是我們真的需要幫忙找我們的孩子在廈門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檔電視節目,裡面介紹有一家人都特愛吃辣,愛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吃餃子都要吃辣椒餡的……嗯……就是那種紅彤彤的辣椒……不是青椒尖椒柿子椒……給幼年的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多次聽山東同學說過一款好吃到欲罷不能的餃子:大蒜餃子。

沒其他任何調料輔料,只有大蒜泥的餡。據說吃起來一點大蒜味道都沒有……呵呵


推薦閱讀:

學生用小的電煮鍋或者微波爐就可以做哪些好吃的食物呢?
作為一名廚師,你最拿手的菜是什麼?
如何在宿舍用600W,1.5L的電煮鍋改善生活?
剛剛開始學會做菜是什麼感覺?

TAG:美食 | 烹飪 | 食物 | 飲食 | 餃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