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錯題本的一些困惑?

高中老師說的特別多「錯題本」,當然初中老師也說,但我一開始也會堅持一下,但到後面不是忘了寫,就是懶得寫,我現在是不怎樣堅持的下去,就想問大家,錯題本是不是也對某些人才適合,還是怎樣,錯題本的用處在哪?


謝邀

我是教高中數學物理的,下面的建議僅僅局限於高中理科。

------

寫錯題本的目的是警醒自己不要犯相同的錯誤,而不是寫下來回去「背誦」。

所以,在你拿到80%的分數之前,錯題本是沒有用的。

首先,如果你學得太菜,你的錯題就會很多,我見過一個學生為了整理錯題本把試卷挖光了。

這樣的「整理」又有什麼用呢?

其次,如果你學得太菜,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怎麼錯的。

有整理的時間,還不如做倆題來得實在。

------

好好的搞懂原理,先把知識學明白才是正道,多思考吧。


我是一個改錯本腦殘粉(十年前)

十年前我是衡水中學一名文科生,改錯本是衡中學生標配,學校每年會發專門的本子讓你用來改錯。在改錯之前,要先弄清楚,為什麼要做改錯本呢?它是一個工具,類似於剪報。高中三年你會做無數的篇子,作業,考試,課外習題,一學期的材料就能堆一座山,很多東西隨手一扔就不知道去哪裡了,想要高考前把三年做過的錯題都回顧一遍,沒有改錯本基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我們要複習錯題呢?明白了這個問題,基本上也就會做改錯本了。

一般錯題不過就兩個原因:粗心和不會。

這個分類太籠統,粗心又有不一樣的粗心,不會也有不一樣的不會

首先說粗心,粗心分成幾種類型:

1. 看著A選成B類粗心,這種粗心錯的題目不用改,需要的是考試前多睡睡覺,不行再喝瓶紅牛

2. 審題沒有審清楚,這個類型就非常有意思了,你會做但是沒做對,聽起來像是不小心錯了,其實根本原因是你沒有抓住題目中的關鍵線索,這種情況一般就是兩種原因,自己對於這種類型題目抓取能力信息不強;或者出題人故意把關鍵信息放在不容易發現的地方,你跳下陷阱去了。抓取信息能力不強,說明對這類題型不熟,跳進陷阱,說明這是一道帶著新陷阱的新題型,都值得收藏起來。當然也不排除文章少看了一行這種情況,這種錯也就不用改了。

然後是不會,不會也有兩種類型:

1. 徹底不會,比如默寫古文就是沒記住,那麼這種時候錯題本上只需要紅筆寫一句話「背出師表」,然後等到背會了,把這一條劃掉就可以了

2. 會這個知識點,就是不會這道題,這種常見於數學,對各種公式方法熟記於心,這道題看起來也十分熟悉,就是做不出來。這是最值得改的類型,一般會有一個新穎的解題方法,把它記錄在改錯本上,考試前翻看一下,就等於又學會了一種新方法。

那麼改錯的價值就出來了,提醒自己不擅長的地方,記錄新題型,記錄新方法。

以此為延伸,改錯本並不一定都收錄錯題,以前我的改錯本上一般還會有兩種題目:做對了但是第一次見這種題型,如果這道題是往年真題,就更要注意;還有一種,做對了但是答案比我的答案更好,同樣多見於數學題中,你能做對,但是你的方法要用十分鐘,答案給的方法卻只用了五分鐘,這種題是值得收錄的。對於文科生,這種情況也可能是,答案比我的答案更全面,比如歷史意義題,及時答案只比我多想到一點,也是值得記下來的。

最後就是怎麼做錯題本啦

1. 首先,同意高票駱老師提到的,錯題本其實更適合於你已經犯錯很少的時候用,至少正確率達到50%,不然整理錯題會非常佔用時間

2. 不要抄長題目!錯題本的終極目的是改錯,不是抄題,那麼怎麼改呢,我上高中時,老師給出的方式是剪貼,當然一開始會不捨得剪卷子,不過老師跟我們說,其實你那個卷子,即使不剪開,以後你也不會再看了,還不如把需要留下的都留下。所以當時一到自習課,經常一群人開始拿出剪刀和膠棒張牙舞爪的剪卷子,非常壯觀。(當然有條件且不捨得剪卷子還是可以考慮複印這種方式的,以及有些題目就一兩句話抄上也不費時間抄一下也無不可)

3. 錯題本上都寫什麼,我當時通常是分為三部分,錯題,解法,另外會專門用紅筆寫錯因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時候也會把自己原來的解法簡要寫在本子上以作對比。

那麼哪些科目最適合改錯呢,我高中六門科目每一門都有改錯本,如果要推舉出最值得的一科,一定是數學!!我高三複習數學的時候用的最好的資料就是我三年的改錯本,完全是一套為我自己專門設計的輔導書。

英語的音標,語法;史地政的選擇題,語文的古文閱讀,是我在其他科目中覺得最值得改的部分。

(最後來一個利益相關,我在高中並不一帆風順,入學的時候,就是個排名倒數的小透明,最差排過學校1700名,初中底子不好,最差的就是數學和英語,還好還算奮發圖強,到了高三已經穩定在年級前三十了,還憑著無敵的運氣拿過一次年級第一。高考的時候,我平時最強的科目文綜失誤,失誤到估完分班主任都覺得我肯定要復讀了,最後是曾經我最不擅長的數學和英語拉了我一把,讓我還是去了個不錯的學校。而數學和英語能夠進步成那個樣子,真的真的真的要感謝改錯本和讓我們做改錯的老師們。不過其實心裡最感謝的人,是15歲那個好好學習的自己,最後祝所有高中生都能不留遺憾的過完這三年~)


看到題主說不是忘了寫,就是懶得寫,或者堅持不下去,我就知道其實題主就算做了錯題本,也不會有太大用處。因為錯題本不是一個形式,不是說把錯誤的題目記錄下來就結束了,那個叫記錄本,不是錯題本。也看到很多答主說錯題本沒有作用,感到很心痛。其實很多答主的思路本身就是錯題本的思路了。一句話先概括,再講方法。個人認為,錯題本最核心的本質是對知識點排列組合的歸納總結反思運用

很多人跟題主一樣,要麼根本沒有錯題本,要麼就是堅持不下去。除了個別的學霸以外,我覺得人人都需要一本錯題本,尤其是理科,錯題本的提分作用十分明顯。由於本人著重理科,所以這裡大部分講的都是理科的內容。其實大多數人的問題來自於兩點:第一,沒有看到錯題本的好處;第二,面臨著所有高中生都會遇到的矛盾:短時間內提高成績。所以才會有題主這樣的疑惑,錯題本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正是因為沒有看到好處,所以才會沒有堅持的動力,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要建立錯題本的思路。也正是因為覺得有很多其他方法提高成績比建立錯題本來的快捷高效,讓我們這些普遍讀文章不能超過五百字的現代人,馬不停蹄的趕往下一個坑,然後毫不猶豫的跳下去。當然錯題本也是一個坑,是一個形式的坑,很多人記得花花綠綠的,有的細心地還分門別類的貼著很多小標籤,乍一看就是一本盜墓筆記可以當傳家寶了,其實根本沒有把握實質大於形式。廢話不多說了,有了問題,就像怎麼解決。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面臨需要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個目標的難題,這就要求我們分清主次,時刻保持思路清晰,不要迷失在一個個零散的細節里。一般我們學習的步驟都是差不多的,看書聽講,刷題考試。關於怎樣看書,怎樣整理書上零散的知識點用於解題,其實在我的回答 高三黨想在寒假提提分該怎麼做??!? - 方人也的回答 - 知乎 里第三大點「找對方法」里,有比較詳細的解答,這裡就不在贅述,有興趣的童鞋可以參考,這裡直接進入到刷題環節。由於大多數童鞋的時間都不是很多,而且對於書中的知識點其實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經過上面的框架整理,大多都能把零散的知識點梳理成一張網,剩下的就是不斷熟練,加深印象,應用拓展的能力訓練。所以這裡建議,高二開始就可以直接刷高考真題了。把近十年各省市的高考真題都買回來,從前往後刷,從本省,到全國,再到外省,一年一年的刷。不用擔心要是把高考真題都做完了沒有題目做怎麼辦,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根本做不到窮盡歷年高考真題的地步。而且如果真的你把十年高考真題都按照方法做完了,你也已經出師了。之所以直接做高考真題,是因為其實高考對於考點的考法都是大同小異的,各類老師挖坑的方式也是萬變不離其宗,如果真的做的多了,真的會有感覺,對於考點和干擾會異常清晰。也不用怕各省之間的學習內容考核難度有所不同,所有出題人挖的坑都是套路,熟悉了套路就相當於有了雷達,玩起掃雷來倍兒順手。之所以選擇真題,也是讓你熟悉考試的形式和節奏,做得多了,哪裡是基礎題,哪裡是難題,哪裡該用多少時間分配,都會越來越順手。而且建議平時做題要看好時間,比正常考試縮短20%的時間進行練習,並且不要檢查,要鍛煉自己的一次正確率,不要存在回過頭來檢查的僥倖心理,只會讓自己犯更多的粗心類錯誤。當然也有同學要問了,高二就開始刷真題會不會太早,還有好多知識點我還沒學呢,肯定有好多題目都不會啊。這裡要告訴童鞋們,莫慌,不懂的直接跳過。做完以後回過頭來分析,這道題是用的我已經學會的知識點,還是沒學過的知識點,如果是沒學過的就做好標記,等學完以後回來再做一遍。這樣做的目的是,你還沒有學就知道哪裡是考點,在學習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帶著問題去學習了,這樣學習的效率會高很多。這和之前講過的預習以後帶著問題去聽課是一個道理。

好了,我們先縮小了刷題的範圍,或者說我們先縮小了納入錯題本的題目範圍。也就是說,我們的錯題本上,只記錄高考真題。但是光記錄還不夠,後面的歸納總結反思運用才是關鍵。所謂歸納總結,第一步就是復題,也就是說做完試卷以後一定要馬上回過頭來分析,注意不是對答案,直接像老師一樣批,批完以後復題。所謂復題就是回想一下自己做題的過程,比如選擇前幾道我是做的很順的,不帶一點停頓的,到了哪一道我覺得有難度了,又到了哪一道我開始不確定了,最後看一下我錯的題在哪裡。做多了你會發現套路是一樣的,基本上你會在哪裡卡殼,你對於哪個知識點其實一直沒很好的掌握,你慣常會掉進去的坑在哪裡。然後就是總結,你得畫出題目所代表的知識框架,理解出題人的思路,他想挖的坑在哪裡。從考點定位引申到知識網路,但最終還是在實踐,不是說了解了思路和知識點就是代表會做了。真正寫下來你會發現,你還差很遠,所以不要急著去做下一題,一定要站在老師的角度把這道題講給自己聽一遍,落到紙面上自己做一遍,然後對這道題有一個整體的評價,考點在哪裡,需要轉幾個彎,用到多少知識點,在課本里哪些章節,以前有沒有類似的例題,屬於什麼難度的題型,應該花多少時間解答。這裡一定注意要杜絕「只看不做,只做不說」的惡習,一定要落到紙面上,並且自己給自己講解。到了這一步,對於每一道錯題,其實我們都可以畫出相應的考點體系,從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延伸到最後的考點,當中經歷了可能五六個步驟,會用到七八個與之相聯繫的概念,每個步驟還會有好些分叉,易混淆的知識點,通過題干進行判斷到底哪裡是坑,哪裡是正確的路。接著就是進行反思了,對於自己畫好的知識點圖形,圈出考點,做一個對比分類,看看自己以前犯的那些錯誤,是不是又犯了一遍。對於同一個知識點的考察,有哪幾種形式,有哪幾種應用變形?哪種形式是自己容易犯錯誤的,哪種形式是屬於那種有區分度的題目?對於考察同類知識點的題目進行一個對比,自己的主要錯誤是概念理解的不夠透徹,還是思路方向不對,被題目的干擾陷阱給帶溝里了。如果把題目的條件和問題互換一下,你是否還會做?特別是選擇題,對於其他的干擾選項,為什麼會出在這裡?出題老師挖的坑在哪裡?最後一步運用,就是在完成上述步驟後,再針對這道題目自己再出三道題,其中一道是送分題,不需要拐彎,只考察最終問題問的那個知識點;一道是中等難度的題,跟原題差不多,只是改幾個數字;最後一題是難題,把原題中的一個條件隱藏起來,以另一種需要計算的方式給出,也就是需要多拐一個彎。出完這三道題以後不要急,自己先很有成就感的看一遍,然後留給明天的自己。當第二天回顧自己的錯題本的時候,就先做前一天自己出的題目,真真切切的一步步寫下來,你會發現,你掌握的真正程度到底是怎麼樣的。這裡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自己落到紙面上寫下來,並且自己分析出來,畫出思維的知識框架圖。

至此,整個錯題本的應用已經介紹結束。但是這裡還是想啰嗦幾點。可能有的童鞋看了就覺得這個對於自己來說不現實,因為需要花費在一道題目上的時間太長了,尤其高三的學生根本沒有時間這麼干。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寧可只分析一道錯題,也不要無效率的做十道錯題。因為考點總是有限的,考試的方式也總有窮盡,如果真的能夠做到考過一次的題目就能夠作對,絕對可以超越百分之九十五的童鞋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神其實並沒有做很多題目,或者光看書就已經學的很好了,因為他們懂得利用有限的時間把每一道看過的題目都運用到極致。正是因為我們的時間緊,我們的目標高,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利用每一道遇到的錯題,這才是讓我們成功提分的關鍵。另一點是我們的記憶其實並不是很適合學習的,因為我們遺忘的太過迅速,大家都知道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及時的複習和第二天的回顧對於我們的記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過多次的重複,才能夠把一個知識點真正印在腦海里,而我們的學習其實就是從模仿到應用創造的過程,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最初的學習都是從背誦開始的,因為只有模仿到足夠熟練地程度,才能夠掌握應用。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帶著問題去學習,所以做題成了我們學習的好幫手,而錯題本,千萬不要拘泥於形式,不需要多花哨,多工整,多有序,相反越簡潔越好,先是題目,然後就是知識框架圖,其實就是解題思路,最後就是解答過程。千萬不要簡單的做一個照抄記錄,我們不是錯題的搬運工,抄完題目以後,下面的解題思路和解答過程都應該是自己合上書本,拋開答案,完全獨立的進行的。但是簡潔並不意味著凌亂,在這裡要鄭重提示大家在解題的時候思路和草稿一定要分開,不要擠在一起,還有就是千萬不要跳步驟,尤其是自己覺得基礎不夠紮實的童鞋,一定要記住老老實實一步步寫下來對於自己的思路也是一種整理。最後,無論是學習金字塔還是費曼技巧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如果我們能夠把一道題講給一個不懂的人聽,而且把他給講懂了,那才是我們真正掌握了

最後的最後,形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思路,不要以不適合自己為借口,其實我們都有惰性,都很害怕堅持,也正是這點堅持,把大多數人阻擋在了成功的大門之外。非常喜歡《海龜交易法則》中理查德·丹尼斯的話:「我說過很多次,你可以把我的交易法則登在報紙上,但沒人會遵守它們。關鍵是統一性和紀律性。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列出一串法則,而且不比我們的那些法則差多少。但他們不能給別人信心,而唯有對法則充滿信心,你才會堅持這些法則,即使遭遇逆境。」所以,當我們在學習的低谷徘徊,迷茫著這樣那樣的方法到底是否適合我們的時候,不如堅定信念,做下去,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文末照例安利下我最近剛開的微信公眾號,更多詳細舉例,更多乾貨解讀,盡在「scale老師的微課堂」。軟廣告硬植入,介意者請繞道。


我的一點經驗是:確認不會再犯的錯誤,要從錯題本里刪掉。

可惜一般老師都只覺得越厚越好。


我老人家沒錯題本。

連筆記都不記。

回回第一。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這是那些問題心裡的話。

你心裡要是惦記著那些出過的錯犯過的渾,

什麼錯題本,對題本,都是浮雲。

是的,惦記才是最重要的。

我能惦記到啥程度?

現在看到很多題目,我都能想起當時我會怎麼錯,以及該注意什麼,簡直歷歷在目。

恩,我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參加的中考。


學會獨立思考分析問題,是你成功的第一步。


我來搶答,以下的內容適用於理工科的學生,希望能幫到題主,作為一名大二的學生,來談談我對「錯題本」的認識。

分割線分割線分割線

所謂數學物理等其他課的學習,都有個由淺入深的過程,一般的過程都是「看懂教材-熟練課後習題-將課後輔導書的習題熟練掌握-真題-總結規律-模擬-考試」,所以說到這,題主要明白基礎真的很重要,不然你錯在哪都不知道,只是一味地去刷題,然後安慰自己:「我真的很努力了」,其實什麼都沒學到。

我們學習知識,能夠做到活學活用,都取決於我們對於最基礎概念的理解,對於所學的知識,我們應當在腦海中形成一個體系,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圖景

而這些東西,都取決於我們的知識網路,在此推薦「思維導圖」,不僅效率高,而且有助你靈活應用問題,最重要的是能夠幫你在最短的時間裡,掌握最多的知識,前提條件就是,這個圖是你在熟悉了所學知識以後,按照自己的理解畫出來的,給兩張我的圖(這是大學期間的,先將就著看一下吧 )

這樣,在你自己的理解下,你構建出了只有自己才最清楚的知識體系,然後以此為基準去開始做題。

說到做題,也不是所有題都要往上貼,要有針對性:1.自己似懂非懂的2.題目新穎,從未見過的3.自己根本想不到方法的,這種題不宜過多(為了不打擊自信心),但是也很有必要(挑戰自己,尋求突破),大致就是這三類,如此一來,所謂錯題本就真的能夠幫到你,以一個高效率的狀態去學習每塊知識。

最後,建議你不要用本子,用a4紙或者稿紙,再加幾個拉杆文件夾,隨時整理,隨時調換,很方便的!

PS:我的回答不針對所有人,不喜勿噴,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而且贊成 高票的老師回答,手機碼字,多有不便,請諒解


同意高贊答案老師的說法,沒拿到80%的分數之前錯題本沒有用。這時候連知識網路都沒有架構好,查什麼漏補什麼缺?不如多做幾題對對答案,先提升一下自己。

對於已經會做大部分題的同學,收錄到錯題本裡面的題應該滿足幾個特點:

一、經典的題型。

二、自己有思路但是按自己思路寫不出答案或者十分麻煩的。這時候寫錯題本就要思考自己的思路到底在哪裡出現了問題,以後應該怎樣避免。

三、即使是因為粗心,多次做錯的題目。

四、涉及課本中自己還不熟悉的內容的。當然,前提是「已經會做大部分題」。

以上幾點滿足任意一點都可以。


你這笨咖,寫錯題本有什麼用?多把自己對題和知識點的思考寫一寫,這樣有助於總結和梳理已學的知識而已。范錯誤的原因就那麼幾個,早就寫完了。什麼?你對這些題和知識點沒什麼思考?那就更不用寫了,何必給自己添麻煩呢?

只有當你對知識的思考佔據了你的大部分時間時,只有當你不由自主地去反思自己所學的東西時,錯題本才有了作用,而那時,你也樂此不疲了。


我覺得,錯題本過分強調技巧在考試中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能力的提高。


老母成天嚷嚷著讓我做錯題本,上的輔導班也明文規定一定要做錯題本,雖然做過錯題本(也是小學的事兒了)可總是覺得錯題本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時間整理,光是作業完成都夠嗆。

錯題本最重要的還是選擇。哪些題目是確定不會,或者有必要的再記錄成錯題。

以下是一點自己的小乾貨:

記錯題千萬不要把錯選或者錯的過程抄上去,會誤導。直接抄題目,然後理解解題過程,再去做一遍這道題目,寫在錯題本的題目下面(注意,不要抄解題過程!!!也不要背!!!)

不用寫錯誤原因,一般錯誤都是知識點掌握不牢固。(馬虎粗心什麼的錯題就沒必要記錄了)

所以,認真挖這道題目的內部。

以數學題為例子,假如一道題的核心概念是勾股定理,解題方法是設元,就把這兩種方法寫在錯題旁邊(可以換一種顏色)。有些題目有固定的套路,那麼可以自己總結解題的秘訣。

(不好意思,還沒學到很深的數學概念==)

這樣解刨題目的過程非常有趣,就像在猜老師準備怎麼坑你,而你的任務就是巧妙的躲過去,拿分。

懶得看上面的傢伙們,這裡是總結:

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二,抄題不抄解,一定要理解。

三,解刨題目。(抓住知識要點)

哈哈哈哈哈,開心就答啦,希望對你有用吧~!

歡迎糾正 ( "ω" )

—————【太笨啦,我補充一下】——————

想說,錯題本對於腦子好使的人來說肯定是沒必要,要花費的時間太多了。

如果時間真的不夠,再做錯題本會很不值得。(講真)

最重要的還是掌握知識,再運用到題目。

盲目的整理錯題,忘記把精力放在真正理解知識概念上,很虧。

我已經好久沒整理錯題了,這次期末考錯了好幾道不該錯的題目,自己也很後悔。希望能在下學期儘力騰出時間整理錯題,錯題的複習還是很重要啊!!!

唉,錯題本,閑人專用。


強烈贊同最高票老師的最後一句話,「弄清原理很重要」。錯題本只是一種形式,它本身的意義第一在於側面督促我們認清並改正錯誤,弄懂原理;第二在於鍛煉我們總結歸納的能力。

一開始我的方法也是錯的都寫上,後來發現自己根本不會看第二眼。但是老師強行要求做錯題本,就逼著自己系統地整理了一下錯題本的整理方法。

原則就是「抓住共性、擊破個性」。

首先我弄清楚了自己的錯題大概分三類:馬虎錯的、認識的但不會做的和新題型。

1)馬虎錯的

這類錯題不用出現在錯題本上,因為我們已經掌握了做題方法,很可能就是因為數字算錯或者腦袋一懵做錯了,自己當作新題,重新做一遍就行了。

2)認識的題型但不會做的

高三後期,我們對題型都瞭然於胸。但總有一些題,【似曾相識】但可30度角換成60度角就不會做了。

讓我們感到【似曾相識】的錯題是拿分的重要部分,也是錯題本的主角。

我把錯題本一頁對摺後分成三個部分:

頁眉:共同涉及知識點、公式(原理)

中部:對摺的中線兩邊一邊一道題目(例子)

ps這裡我要求自己,題目必須要能徹底搞懂了才能寫在錯題本上,而且兩個以上的題目才能產生對比,體現知識點的多角度出題方式,也就是這道題的個性。

頁腳:在兩道題目各自的下方寫上兩題不同處(舉一反三)

這裡可以體會到萬變不離其宗的感覺哈哈哈哈

在此牆裂推薦白紙本!!!只用正面!!

數理化畫個圖可方便了!!!

強迫癌怕自寫歪了可以墊一張橫格紙

要是遇到值得記下的三道四道題 可以寫在背面啊!

3)新題型

老師肯定會講,認真聽老師的。讓搞懂的就記在錯題本上,讓忽略的就玩兒去吧!

在錯題本的使用上,我不會刻意去看,因為在寫上的時候就已經完全弄懂了。那時候就把錯題本想像成小說,學習實在累了或者兩手吃早飯沒法拿筆的時候才看上一眼。記住:重複就是力量!雖然東一眼西一眼好像沒啥用,但看上一百遍死都記住了。

記得我高三時英語老師說了一句話:「錯題本丟了不感到可惜的才是真正的錯題本,因為你已經把裡面每道題都搞懂了。」我覺得很有道理(笑cry)所以衝刺階段把所有錯題本送給了同學。

歪個樓,突然覺得學會整理了錯題本,其實是學會一項人生技能。

平時生活中免不了犯大大小小的錯誤,歸納總結不同人事物中的規律,有點像論語裡面的【省】,這樣可以避免犯更多的錯誤,生活也會也像成績一樣越來越好!


本人大二。以下僅針對高中理科。特別是數學物理。

我高中的時候並不怎麼使用錯題本。原因是我更希望自己能夠在錯完一道題之後就去記住它的方法。分析完為什麼錯之後就在以後做題時提醒自己:不要少考慮了某種情況,或者是有這樣的技巧可以進行嘗試。

我承認錯題本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好東西。使用錯題本的時候我有以下的建議:

1.並不是所有的題目都值得放入錯題本。比方說一張專題練習,你可能錯了不少思路類似的題目,這時候放一道題就可以,放兩道勉強可以接受。再有一些典例,比較有套路的解題技巧,也未必要錯了才能放進去。可以找經典例題放進去。

2.豐富你的錯題本並不是你的目的。不要花很多時間把題目剪下來或者抄下來,搞得整整齊齊,然後一本書像是可以整理出版,浪費時間。其實自己能看懂就好了。

3.錯題要分門別類收集。分好板塊收集,這個無需多講。

3.有空要多翻錯題。直到你能夠熟練地記住某一種題目的解法。一種題目,並不是你放到錯題本了你就會了,而是要真正掌握方法才有用!!!

4.錯題本要一邊做加法一邊做減法。比如說我有同學從高一開始做錯題集,到高三考試前,滿滿的將近十本錯題集,別說仔細看了,連打開的心情都沒有了。如果一道錯題重複了兩遍三遍都能夠正確解答(具體的次數要看自己的情況),以後再遇到類似的題目都應該可以順利完成,就該在錯題本中去掉這個題目,別讓後面的自己在複習時浪費時間再去看這些題。所以建議在錯題本中使用自己看得懂的記號做標註,以及使用活頁紙。

還是要強調錯題越多會讓自己壓力越大,所以錯題集在精不在多,搞懂了的類型也不再適合呆在錯題集裡面了。

高考壓力不小,這些年來各種方式也被嘗試,沒有放諸四海皆妙的方式,所以以上也僅供題主及各位參考。具體的,希望題主能夠找到最合適的利用錯題本的方式。


對我來說錯題本沒什麼用

平時錯過的題目或者不懂的在當晚會獨立再做/想一遍,下一次遇到類似體型我馬上就可以想起來作法或者想起來上次的錯因。

不過這樣大概相當於錯題本的作用吧


高一做的錯題本高三一輪複習時再看,會覺得當年自己傻得可以

然而,高二的錯題本高三再看,做題就不慌了


做錯題本就好像學歷史。

學歷史時我們會去分析它的各種原因、過程、意義、經驗教訓等等。這樣全方位的了解能讓我們真正做到「以史為鑒可以正衣冠」

所以,學歷史是有用的。同理,做錯題本也同樣有用。但是也要像學歷史一樣,抄下來是一回事,還要理解透它。

畢竟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而關於做錯題本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項,知乎上已經有很多了,明日起來再把鏈接送上


大部分人用錯題本掩蓋了思考的懶惰。


所以,在你拿到80%的分數之前,錯題本是沒有用的。


小時候老師就要求寫錯題本,抄題目,寫正確答案。我總覺得這樣很無奈,知道哪裡錯,下次注意不就好了嘛。直到自己教書的時候,發現錯題本要用,而且要有效使用。

我的一個學生成績很差,但是很努力。他問我最多的一句話是,老師,我每天刷題到半夜,為什麼成績還是提高不了?

我問他最多的兩句話是,你知道自己錯哪兒了嗎?這道題你做過嗎?

解答了他好幾次的提問,發現他不僅同一題型上犯錯,甚至同一道題都可能錯幾次。也就是說,他做了數不清的題目,但是最後什麼都沒學到,都快成答題機器了。如果他願意把刷題時間勻一點給錯題本,反思一下自己的錯處,我想就不會是現在機械刷題的結果了吧。

對學生來說,錯題本確實是作業中最繁瑣的一部分。但它的存在並不在於提醒你有多傻,錯了多少題,要抄多少次題目,而是讓你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短處,不要在一個坑裡跌倒數次。

所以,現在我還是會和同學們提倡錯題本,而且要根據自己的錯誤情況進行歸類。我認為這是「授人以漁」。


以下回答只適用於理科和英語!文科的話,也可以適當參考,但是我沒有學文科,所以不保證其效果。

我用過錯題本,但是用不久就廢棄了。然而我錯過的題,通常都不會再錯第二次。

錯題本的用處,我覺得是歸納你錯過的題,讓你可以記住自己哪裡掌握得不紮實。

但是錯題本這種東西,只適用於記不住自己哪裡掌握不牢的人(或者實在太不紮實所以錯很多的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一張卷子不會全錯,也很難全對,我估計比較急於提升成績的,應該是錯四成,三成,或者比較要求嚴格的,錯一兩成的同學。如果錯了一半以上,就絕不會是錯題本的問題了,建議再去把課本複習一遍。

而錯了一半一下的同學,我的建議是,在訂錯的時候,就有意識地進行總結分析並寫下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英語語法。本來應該用過去式,結果用成了現在式。下面開始分析:

首先,知不知道這裡為什麼要用過去式呢?

1. 如果自己知道,那就是因為粗心大意導致沒做對。我會用醒目顏色的筆,在旁邊寫上很大的「粗心」。這樣做是為了複習時一翻卷子,就知道自己容易粗心。

2. 如果自己不知道(包括沒意識到,看到答案才「喔~」恍然大悟),那就是知識點掌握得不紮實。比如說,不知道「yesterday」要用過去式。也用醒目顏色的筆,在旁邊寫上「yesterday要用過去式」 (或者其他你覺得能夠總結這個知識點的方式)。

這樣做的話,卷子就相當於錯題本。在錯題本上,把錯題抄一遍是很浪費時間的,而且抄的過程也只是記住了題,沒能起到記住知識點的作用。

把卷子當錯題本的話常見問題就是太多太雜,找不到複習點。但是我們用醒目顏色的筆標出知識點的做法,就是解決了這一問題。以後複習時,把卷子翻一遍,就可以快速地知道自己哪裡掌握不紮實,從而有針對性地複習。當然更優解是,在寫下總結的知識點時,就已經記住了。

----------這裡是多嘴一句的分割線---------

很多同學可能會在訂正時,想把所有相關的知識點都一口氣記住,所以錯了一個yesterday用was,就想寫下所有相關的before,ago等等。

這樣做好處是可以一連串記住很多知識點,但是壞處是一般人都不能記住…會導致複習時沒有重點。所以我一般錯哪個,就寫哪個,會總結得很精準。

至於如何克服那麼多知識點,可能會有遺漏的問題,我用的是…題海戰術。聽起來非常蠢,但是題海戰術很有用!只要你做了夠多的題,理論上你不會遺漏任何知識點!耶!

但當然很多題會重複,總有知識點沒考到。我的建議(和我自己的做法)是,在做了挺多的題之後,可以再翻一遍課本。看到感覺很陌生的知識點,就要記住好好看一看。

當然我的卷子=錯題本,做題=複習的方法有一個要求:時間。如果想要考前速成的話,這個方法會覆蓋不到足夠多的知識點,效果不佳。


錯題也是很重要的

提醒自己犯錯再次注意。

積累失敗經驗,說不定再遇到不會犯錯誤了呢?

只是我有強迫症,不捨得整理錯題,破壞本子和試卷。而只是標記

建議:摘抄部分錯題,整理思路, 特別困難的題要整理

用記號筆標記試卷,醒目(如果想有效率的話,可以留出試卷一角寫錯題號碼,並夾雜部分錯題整理


因人而異,我是直接把做過的卷子都訂成一本。定期複習,直接在卷子上面改或者寫之類的。我覺得錯題本都把時間花在抄題目上面了


只要腦子清楚,錯題本根本沒用


推薦閱讀:

優秀的程序員在學習方法上有哪些奇技淫巧?
錯題本是用來看還是用來做?
如何學習才會不再似懂非懂?
最近發現自己學習變的懶惰了,越來越懶,沒有了衝勁,應該怎樣改變自己呢?
如何學好有機化學?有什麼好的教材嗎?

TAG:學習方法 | 高效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