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印度至今沒有一個成熟完整的手機供應鏈?中國廠商能為其帶去什麼?
先寫個簡潔版答案
沒基礎。
印度現在的手機供應鏈如何?
不成熟。
手機產業鏈向印度轉移是必然的,中國廠商將在其中成為最重要也是最耀眼的角色。
那什麼時候能成熟呢?
- -這我就不知道了。
ok,下面開聊。
1.一個增勢最猛的市場,竟沒有完整成熟的供應鏈? 這很合理。
首先要說的是,印度是一個邪門的國家。這裡說的邪門並沒有任何貶義啊,只是相對於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傳統模式——通常是在農業為主之後先發展工業,在工業成熟之後再發展服務業——印度做到了不走尋常路。
這是印度這個國家本身的產業土壤就有問題。
另外我們這裡談論的手機供應鏈其實說的還是當下人們關注的智能手機供應鏈,而印度本身的手機市場還停留在一個功能機為主的環境中。
2.只要市場在,供應鏈會有的。
不存在良好基礎的印度手機市場如何搞出來一個成熟的供應鏈呢?在我看來,目前的環境下這是水到渠成的事。簡單來說就是印度有糖餅,有棒子,中國廠商把供應鏈送過來。先說糖餅。
目前,印度是全球手機市場增長最令人矚目的國家,在其他主要市場都已經陷入了增長停滯的情況下。數據顯示,2016 年印度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18%,而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僅增長3%,完全就是幾年前中國市場高速增長的樣子,很多參與到印度市場的廠商都嘗到了甜頭。而更可怕的是,這還只是前菜,主菜是印度的智能機滲透率仍然不高,擁有大量人口的印度還將迎來智能手機的換機潮,市場前景巨大。印度已經成為了國產手機的必爭之地。 印度現景高速增長且前景巨大的手機市場就是這塊大糖餅。而在去年印度手機市場混得很好的幾家手機廠商如聯想、金立、小米、vivo 都做了些什麼呢?它們不僅積極在印度布局渠道,而且已經實現了本土製造,聯想與偉創力聯手,金立和小米則是靠著富士康,vivo 更直接,自家在印度建立了工廠,並且還將進一步擴產。而小米此前也宣布將攜手富士康再建兩家工廠,本地化趨勢十分明顯。
不過這個糖餅也不是白吃的,你總要幫我做些什麼。有糖餅的誘惑,就有棒子的管教,想吃就照我說的做。
莫迪政府上台後提出了『make in india』的口號,大力發展印度製造業,落實到政策上就是調整對外貿易政策,扶植本土企業,對外商投資給予政策優惠,同時提高進口關稅。
在這些這些政策之下,印度國內組裝成本遠比國外進口便宜,手機供應鏈也就不得開始考慮在印度設廠製造的可能。
所以結合市場的巨大吸引力和政策變化導致的成本升高,以及印度對本土製造的優惠,整體市場決定了手機供應鏈遷移到印度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現在是富士康的組裝行業進入印度,隨著時間的推移,如觸摸屏、攝像頭、PCB等手機零部件企業也將逐漸向印度本土轉移。可以說只要印度市場的吸引力在,中國廠商就會把手機供應鏈送到印度去。
以上是回答主體,在說些小零碎。
謝邀
怎麼可能沒有完整供應鏈呢?沒有一條完整的供應鏈,那在印度市場上賣的每一部手機只能是憑空魔法變出來的了。
一條完整的供應鏈一般來說包括:供應商(原材料和零部件),生產商(製造業),分銷商(產品流通代理),零售商,消費者。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生產製造已經被分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所以在這個範疇上沒有哪個國家的手機供應鏈里每一個部分都在自己國家,大多數歐美國家的手機也是在其他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的國家成產出來的。
所以我認為你的提問其實是主要關於供應鏈的當地化問題。
即使是在供應鏈當地化問題上,印度在供應鏈的分銷和零售方面也是有很多突出成就的。比如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和Karbonn就擁有完善的線下銷售網路。Karbonn在印度境內已經擁有了超過8萬個零售網點。如果你指的的是印度本土的手機製造商匱乏的話,從我個人來看是出於經濟,政策等多個原因。
供應鏈的起點在供應商,而印度的手機零件製造商是非常匱乏的(不如說印度的製造業就是落後的)。08年金融危機之前印度的經濟模式主要模仿發達國家,想要鑄造知識經濟社會,重視國內市場消費,推動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這一舉措曾經給印度帶來很高的GDP增長率,但在金融危機之後迅速下降。新總理上台後非常希望加強本國製造業發展,才提出了振興製造業的目標。所以可以發現印度的製造業整體就是落後的,一條完整的供應鏈的開端都沒有被實現,何談接下來的部分呢?
第二,從前印度手機零部件進口稅是十分低廉的(有些甚至是沒有稅的),所以當時根本沒有手機製造商會考慮在印度建廠,因為如果從中國製造然後再銷入印度更加有利可圖。這個情況直到近幾年才被印度政府重視。印度對移動裝置的進口稅率曾一度從1%猛増至6%。2015年3月,印度又大幅調升該稅率至12.5%。在2017年,關於手機的充電器、適配器、電池、有線耳機、揚聲器的生產進口關稅從0上升為29.441%;手機PCB(印製電路板)的生產進口關稅從0變為2%;3月1日起生效。關稅的調整可以給很多本地工廠帶來機會,也會促進很多外國生產商接下來考慮在印度建廠,因為從印度本地採購零部件的關稅只有1%。
綜上而言,關於供應鏈的完整性問題個人認為沒有討論的價值(基於目前的全球化趨勢),而印度自己的手機零部件製造確實還很落後,之前國家不重視製造業的態度也加劇了這個情況。製造業的落後導致了樓主所說的「沒有完整的供應鏈」。
希望以上解決了樓主的困惑。其實題主想問的是生產鏈本地化的事情吧……全球化這麼多年了,美國矽谷也不可能變成華強北那樣逛一趟街就把手機元器件都採購全。
印度的IT搞的是軟體和後期服務,前端生產他們是不太搞的。我認識的幾個印度工程師都是軟體的,和硬體有關聯也就是寫firmware而已。
定位不同。晚了。印度錯過了時機。
手機是信息革命的成果,從早期的模似信號(大哥大)到數字信號(黑白屏)到彩屏再到3G4G(智能機),手機經過了多少代。
現在的手機基本相當於微型電腦了。
不要因為它小,就看不起它。小小手機包含著當今世界最選進的技術,其中有些技術中國至今都沒掌握。中國能有現在這水平完全是運氣好,因為在手機技術突飛猛進之時,中國恰好上了WTO的船。儘管如此,中國仍專心研(山)發(寨)了十年才趕上國際水平。
其中還包含著諾基亞稱霸到覆滅的激情故事。現在印度也只能淪為諸跨國公司傾銷目的地和套取資金的地方。
為什麼一定要設廠到印度?原因就是印度人太多了。假如一部手機200美元,一年出售一億台,這就是200億美元。也就是說印度僅僅手機一項就要流失200億美元的外匯,印度人還不暴怒?印度總共才多少外匯?僅此一項就可以搞死印度。所以印度必須自己製造手機,所以你才看到印度政客整天叫喊印度製造。但跨國公司顯然不會把苦心積累的技術送給印度,但又想佔領印度的超級大市場,所以一場在印度設廠的鬧劇就這樣轟轟烈烈上演了。
但是,起碼也給當地人們帶來了工作。即便是一些工作,美國總統仍不高興,還要把它們帶回國內。一點湯也不給別人留,怎麼做大哥的。只要能給出足夠的稅務減免,把巨頭三星拉過來就可以了。
甘地寫過一本書叫《年輕的印度》,時隔多年依舊合適
產業鏈的完善需要一個完整的產業布局周期。拿國內手機市場來說,經歷小靈通時代,波導為主的2G國產手機時代,諾基亞三星的2G時代,聯發科山寨機時代,蘋果三星和中華酷聯為主的3G時代,蘋果三星加互聯網品牌的4G時代,以及現在的蘋果加華為藍綠兄弟時代。
國內手機供應鏈是在十幾年間,數次手機技術浪潮變革,無數個手機品牌起起落落中逐步完善起來的。供應鏈講的不僅僅是供應商數量有多少,更重要在於各環節配套的人才儲備,技術儲備以及產業分工的完整度。
印度手機市場才短短几年,還處於用市場換技術的階段。縱觀全球,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少數幾個品牌建立起相對完整的手機供應鏈:美國(蘋果),韓國(三星、LG),芬蘭(諾基亞),中國(OPPO、華為),日本(索尼愛立信)。也就是說,除了這少數幾個國家外,歐洲、非洲、南美大多數國家都沒有相對完整的手機供應鏈,跟印度類似的國家很多。
而且也都是相對完整,這些跨國公司按照成本收益將價值鏈落在不同國家。以蘋果為例,技術研發主要在美國,零配件組裝在中國。中國大陸的手機晶元,包括華為旗下手機,主要也是由美國、台灣研發製造。
大多數國家都沒建立起完整的手機供應鏈,印度並非例外。而產業鏈的形成也並非一日之功。如果有人在1990年問你:為什麼中國至今沒有一個成熟完整的PC供應鏈,你也會一臉懵逼。
印度工業欠賬比較多,短時間內難以追趕,未來能否建立起比較完整的手機供應鏈?可能性有,但目前不太樂觀。當然企業追求是最大市場份額、最大利潤,建立完整的供應鏈並非企業的追求。如果放在中國有利於擴大市場份額、擴大利潤,為什麼Micromax要把所有環節落在印度呢?
我現在在巴基斯坦賣手機,實際上前面各位大神說的都有經濟學理論支撐,我想表達的意見是,其實這與人類社會發展和人慾望需求的關係有關。這種關係到了某種程度時,人類就會開始買手機。所以不管印度市場還是哪兒,只要該國的社會發現處於類似的水平,都是手機潛在的市場
瀉藥。
從全球採購和本地採購,都是供應鏈管理。主機廠商對於供應鏈(或者說全球供應鏈)的把控力度及成本,是決定主機廠採用全球供應鏈還是本地供應鏈的主要因素。簡單點講,就是從成本和效率來考慮。
中國作為全球工廠,不單單是手機供應鏈,而應該是整個製造業的供應鏈都是全球最齊備的(但不是所有都有,這點要區分),且形成了模塊化的研發和製造能力。這種能力被郎咸平稱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營造力」。所以中國的優勢,並不是某一個產業的供應鏈優勢。
回來講印度,當供應鏈需要從全球化到本地化時,需要從起點開始建造。舉例:一個富士康是無法承擔的,看看深圳富士康周圍那一大圈供應商就明白了,富士康只是一個公司而不是供應鏈。
當印度需要從製造業開始建立,並以建立全供應鏈本土化的進程,不會少於中國改革開放這30年的勞動產出量。但,還需要特別考慮印度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其能否上下一心搞建設,是非常高不確定性的。
所以,印度,甚至包括其他國家想參考中國的發展方向,建立完整的本地供應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全世界的手機供應鏈:中國 其次韓國 台灣
越南正在承接轉移發現沒?都是漢字文化圈的國家 都是出口導向型國家或地區首先沒有一個國家有絕對完整的手機供應鏈其次 全世界造手機都離不開中國 韓國 台灣 這幾大供應鏈更何況窮的響噹噹的印度阿三更何況窮的不得了的印度阿三。。。中國廠商能為其帶來什麼?印度本地兩家手機廠商和蘋果一樣 只負責設計其它的全部交給中國或者只負責組裝 其它的全部交給中國最新情況 印度兩大本地手機已經跌出銷量前5呢小米第一 三星第二 聯想第三 然後是oppo vivo 金立……他們只能等死或者和中國廠商合作這個手機供應鏈也就中國和韓國算比較完整的,連美國都沒有齊全,至於印度那產業鏈不足十分之一吧。
。。。正因為沒完整產業鏈才要開廠啊。反正只要開組裝廠,技工及管理層都是中方的,普工用當地的多節約成本。另,開裝配廠,生產的手機可以不要關稅啊!給當地解決就業外加拉動GDP,當地政府只要不NC都會給各項優惠啊!反正沒產業鏈,配件進口、原材料進口、設備進口。。。反正沒法自主生產要實現手機國產化這些東西絕不會徵收懲罰性關稅。同時為了實現國產化這些東西貴點也沒關係,結果嘛,主機廠出口一部手機的利潤還沒賣配件、賣原材料、賣設備加起來的利潤多!!!甚至還能順帶賣個發電廠啦、鋪個路啦、建個碼頭啦(不然配件沒法運啊!),總之利潤多多。此外,萬一阿三憋不住了,再合資開個配件廠再來一波,外加還能收收專利費!多賺哈!!!等等,話說回來中國不就是這麼給日本、德國甚至是棒子這麼一路賺賺賺過來的麽????話說汽車這種長產業鏈、高批量化的產業還是被大眾、兩田、博世、西門子、三菱等把持著麽?不過好歹我國還國產化大半呢!而還未脫離宗教迷信的阿三會怎麼樣呢????
這麼幾次工業革命,印度都沒趕上,越到後面就越難了。我覺得我國也就抓上了第三次的尾巴,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是有很大差距,而且還要不斷地充實發展第一二次落下的課程。
與印度的經濟發展起點和當地的各種信仰造成的特有文化有關,印度至今為止還大部分人用著非常低廉的手機,手機供應鏈講究的供方和需方同基礎的存在和服務產品有增值的需求。而印度暫時並不具備。但我堅信按照現在印度的經濟發展情況,供應鏈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的緊迫。
主要是印度文化的影響吧,印度人似乎不怎麼愛用手機,印度電影里就很少會用到手機,不過現在印度經濟總算髮展起來了,以後手機市場肯定會慢慢成熟。
推薦閱讀:
※佛山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本科生如何成為一名頂尖的工業工程師?
※中國有哪些在世界上具有壟斷優勢的技術?
※如何管理好一個工廠?
※VSM價值流圖的理解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