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怎麼支撐實體經濟的?
謝 @星日馬 邀,簡單回答一下。三個要點:
1.金融行業的存在降低優化資源配置的成本
2.直接融資(股票、債券)雖好,但不是什麼人做都合算的3.金融中介的存在降低把資源配置到小企業的成本假設一個市場中有N個主體(企業)需要資金,M個主體(投資者)每人有1單位閑置資金,有K個金融中介。
不失一般性,假設N&>&>K,M&>&>K。同時假設N個需要資金的主體,資本的邊際產出高於M個有閑置資金的主體。
在這樣的假設下,不難發現,把M個主體的閑置資金以某種比例配置到需要資金的N個主體那,可以帶來總產出的增加。既然資金重新配置後,總產出會增加,那麼為了促成資金的重新配置,就需要對總產出的增量設計一個分配方案。
由於市場中總共有三類主體,那麼這些待分配的增量至多會在這三個主體之間分配。同時,要達成重新配置,需要收集和處理信息以及談判。干這些事情是要花成本的。所以,待分配的凈利益實際上是總產出的增量減去重新配置的成本。
「真空中的球形雞」情形是:重新配置的成本為零。這個情形下,投資者找金融中介談和直接找企業談沒有區別。假如金融中介嘗試收取一個正的費用,那麼投資者立馬會繞開金融中介直接去找企業。最後的結果是金融中介分到零,投資者和企業分享總產出的增量。
這個情形顯然與現實不符。下面我們放鬆一點假設:重新配置的成本為正。每進行一次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談判的大全套,每一方成本都是相同的,記為c。那麼投資者只找金融中介進行談判,至多要付出K*c的成本,而找企業進行談判,至多要付出N*c的成本。由於N&>&>K,看上去投資者直接找企業,付出的成本要比銀行高得多。不過這是個假象。事實上,如果所有企業都是一樣的,那麼投資者最低只要付出c的成本就夠了——投資者依然可以直接隨便找一個企業(反正都一樣),如果對方的投資需求大於自己擁有的所有資金,就把自己的所有資金都給對方用,然後談判出一個分配方案就行了。
看上去,在有談判成本的情況下,金融中介也不需要存在。我們需要注意,前面說的直接找一個企業就能把自己的所有資金找到歸宿的故事,是有前提的——對方的投資需求大於自己擁有的所有資金。如果這個前提不成立,那麼剩下的資金還得再找地兒放。當然,在付出成本c之前,對方剩餘的融資需求有多大,是不知道的。即使每個企業的資金需求都大於任一投資者的閑置資金,但總有個先來後到吧。所以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把資金配置出去的預期成本是大於c的。假定這個預期成本是c『,預期收益是r。
這時,如果投資者花了c找金融機構談判,得到比如這樣一個要約:
我給你r-(c"-c)+epsylon的收益率,你把錢全擱我這。
其中epsylon是一個很小的數。這時投資者要做一個權衡取捨:如果我接著去找企業,那麼我把資金配置出去的預期成本是c『,預期收益是r,實際到手的收益是r-c『,顯然要小於金融機構給我的這個要約的收益。
如果投資者足夠聰明,那麼在ta出發找人談判前,就能想到金融機構會給ta這樣的要約。所以ta的最優選擇變成了直接花一份c隨便找個金融機構,把錢擱那不管了,獲得r-c『+epsylon的固定收益。這要比ta直接去找(可能是一串)企業談判的預期收益高。
於是,在存在金融中介的場景下,投資者支付的總談判成本有機會鎖定在M*c上。金融中介和投資者談判也要付出同樣的成本M*c。
簡單起見,假定所有投資者都把錢放在了金融中介那,而且每個中介管理的資金量都相同,為M/K。於是現在K個金融中介總共有M單位的資金可供配置。它們去找N個企業談判時,整個市場付出的談判成本至多是2*N*K*c,預期成本要遠低於這個數,但非常接近於最低談判成本2*N*c。最低談判成本2*N*c是這麼來的:金融機構運氣特好,每談一個企業,對方都是第一次找機構談。然後由於機構手裡管理的資金量遠大於企業的需求,這一次談判機構就滿足了企業的需求。這樣的談判進行N/K次(由於N&>&>K,不妨假定能整除),一個機構管理的資金就全放出去了。K個機構每個付出c*N/K的談判成本,N個企業每個付出c的談判成本,所以社會總成本是2*N*c。
如果直接融資的總預期談判成本——2*M*c『——要比間接融資的預期總談判成本的下確界——2*N*c+2*M*c——大不少,那麼直接融資的預期成本也很可能比間接融資的預期成本要大(後者很接近下確界)。
比起「真空中的球形雞」情形,上面這一段討論採納了兩個新假設:一個相對現實的「談判成本」假設和一個不那麼現實的「同質企業」假設。下面我們放棄不那麼現實的「同質企業」假設,轉而假定企業是異質的,看看投資者的行為有什麼變化。
假定資金總需求不變,但企業按融資需求分為兩類,一類很大,一類很小。企業的融資需求規模是可以零成本觀測到的。這樣一來,投資者在出發找人談判前,就有三種選擇:
- 直接找大企業
- 直接找小企業
- 找金融中介
不難發現,投資者在直接找企業談的時候,更傾向於選擇大企業。原因是大企業的剩餘融資需求大於1的概率要高於小企業。如果投資者一合計,發現直接找大企業比找金融中介合適,那麼直接找大企業就好。但是也有一些投資者認為,金融中介當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有激勵提供和大企業直接融資相當的要約。在均衡狀態下,大企業直接融資方案和金融中介要約的預期收益率應該是一樣的。結果是企業中,大企業採取直接融資滿足(部分或全部)需求,小企業找金融機構融資。投資者要麼把錢放在金融機構,要麼直接融給大企業。
分析到這,結論已經比較明顯了。可以接著往裡加細節,比如假設金融機構比投資者具有更多專業知識,投資者和企業之間存在道德風險(delegated monitoring的故事),投資者具有異質的風險偏好等等。但這些細節加進來以後,無非兩個作用:降低談判成本,或者減少資金配置低效的概率。對於傳達直覺來說,前面的故事已經足夠了。高中政治課本的知識點,必考題。把「銀行」替換為「金融」,差不多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銀行的作用
原理內容:①銀行為我國經濟建設籌集和分配資金,是再生產順利進行的紐帶。②銀行能夠掌握和反映社會經濟活動的信息,為企業和國家作出正確的經濟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③銀行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
金融體系的核心是銀行,而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方法,就是把個人、公司和政府的閑余資本,借給有資金需求的個人、公司和政府。
政府用資金建造道路、橋樑、發電廠;公司用資金建造廠房、生產商品、打造銷售渠道;個人用資金購買這些物品。
沒有金融體系,這些實體之間也可以借還,但效率會很低。
為什麼銀行是金融的核心, 請參考:為什麼說「金融的核心是銀行」? - 金融 - 知乎最簡單的就是給錢。一提到中國經濟,一定會提到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難就意味著沒錢,沒錢就意味著沒法發展。自己做過實體企業的知道,沒錢你產品再好、模式再好、關係再硬,別玩。給錢有很多方式,比如銀行貸款,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最直接方式。不過中國的問題在於,企業太過於依賴銀行貸款了,而中小企業太得不到銀行支持了,銀行習慣做大企業,幾千萬幾億幾十億的貸款,客戶經理賺得多,銀行成本低。一個大企業的貸款,得做幾十個小企業才能做出來,需要多少客戶經理?需要增加多少成本?所以,國家在鼓勵直接融資。啥是直接融資呢?銀行貸款屬於間接融資,你拿錢給利息。股市屬於直接融資,小企業上不去A股,所以有新三板。另外還有一級市場,股權融資市場。這幾年天使滿天飛,人人都在喊著人無股權不富,創業者也在滿世界找投資人。為什麼他們願意通過股權投資,而不是銀行貸款呢?銀行貸款貸不到是一回事,股權投資人則願意投創新企業。股權投資的好處就是,投資人的錢不是借給你的,而是入股。你做得好,人家分得多,你做的不好,人家就認賠了。這多好,大家願賭服輸,各安天命。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金融產品的創新都是針對企業的,比如市場上有企業債、有保理理財,這些都是通過各種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到企業幫助其發展的。
要徹徹底底的弄清這個問題,而不被各種形形色色的理論洗腦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我就簡單說說。
金融是在整個社會有充足的剩餘商品(財富)併產生一般等價物後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經濟活動。其目的在於通過剩餘商品(財富)的再投資和合理利用從而對經濟生活進行大時間尺度上的調控,以達成剩餘商品、財富在時間尺度上轉移的手段。
至於很多理論和一些人回答的什麼是血液啊、更合理的促進資源配置啊、創新啊,全是忽悠人的。而教課書上的回答,雖然正確但就是膚淺的談了點表象,根本就不敢涉及內涵。
當然,在某些事件段和情況下,金融確實會不同程度的達到這些人所說的效果、功效。但是這僅僅只是金融的衍生品或附帶品、金融的本質還是——在大時間尺度上對富餘生產力(剩餘財富)進行轉移。就像你不能說股市就是個大號賭場一樣,你同樣不能說金融就是血液、就是優化資金、資源配置、就是搞創新或者就……的經濟活動。
讓我們回到原始社會來看。
這個時候就是不需要金融的時候,因為沒有剩餘商品和財富,或者說剩餘商品和財富很少,少到根本不需要考慮這些剩餘商品會不會出現嚴重的浪費情況。
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社會開始出現私有制,並且部分個體積累起大量的剩餘商品和財富時,這時候才開始誕生原始性質的金融。
舉個例子,張三李四生活在一個小聚居點,李四正當壯年,而且是個打獵高手,近些年因為附近遷移過來一批獸群,因此每年打獵積累下了自己根本就吃不完大量獵物。而張三是個農民,種田為生,但是由於近些年遷移過來的這批獸群天天過來糟蹋農田,導致自己收穫大減,差不多要餓死了。
張三快要餓死,自然會想著向紅光滿臉的李四借點吃的活命。而李四發現自己的獵物完全吃不完,以前儲存的一些野豬肉差不多要腐爛掉,這時候他會想,打獵這活畢竟是吃青春飯的,過幾年獸群遷徙走或者自己體力下降了該怎麼辦了?難不成坐看現在這些肉爛掉等以後挨餓。
不管誰先提議,雙方的交易自然而然,李四把自己多餘的野豬肉給張三,而張三則承諾以後年景豐收後償還一定數量的糧食給李四。
這就是最原始的金融,最原始的借貸關係。
而之所以一般人不能把這個簡單的例子和金融等價起來的根本原因在於——這個粗淺的例子缺乏一般等價物。這和普通人直觀印象中的金融不太一樣。
而實際上,只要我們定義李四手中的「豬肉」是一般等價物,是一般意義的錢。那麼這個例子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李四有大量的錢(豬肉),而張三是個窮鬼,李四因此借給張三「多少多少」錢(豬肉),並且雙方約定未來以「什麼什麼形式、多少多少金額」償還結清借款。
你敢說這筆交易不是金融?
看到這裡,再回過去分析你就會發現,這筆交易的主體是李四,如果李四沒有剩餘的過多獵物,即使張三真要餓死,交易也不會成立。所以金融產生的基礎條件就是——進入高度的私有社會且必須具備豐富的剩餘商品和財富。
在具備上述基礎之上,交易之所以會達成,從李四這個主體的角度來看,有兩點重要的原因:1、李四不能保證自己以後還會一如既往的獲得如此多大量獵物。2、超量豬肉(富裕生產力)有儲藏期限,超過期限會腐爛。
而歸結起來說就是,1、生產力在時間尺度上存在人們所無法逾越的不均限制和不確定性;2、私有制下個人的財富儲藏面臨的上限,需要通過其它方式把這些財富儲藏於整個社會。而這兩點是金融產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列個表更直觀,如果我們假定每年個人最高只能消費和儲存到10的單位量。那麼很直觀,如果不存在借貸(金融),那麼5年內將會憑空的浪費或者閑置20單位的社會生產力;李四第一年第二年多生產的5單位也無法轉變為剩餘財富而被憑空閑置或浪費。
所以金融很簡單,就是因為高度私有制下,個人為突破自身消費和儲存財富的上限,保證自身生產力和財富的保值不會虛耗,因而通過時間尺度進行儲藏財富的一系列手段。從整個人類的宏觀角度來看,金融是人類在時間尺度上進行資源調配的一種手段。
金融的本身,就是在解放生產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
但是解放生產力就一定會發展生產力么?呵呵,這並不一定。
那為什麼解放生產力卻不會發展生產力了?
1、金融的本身是對資源在時間尺度上的一種調配,但是如果說整個社會在時間尺度上並不存在資源配置不均了?假設張三和李四都是自身的消費和財富儲藏的最大值每年生產個10個單位了,雙方不存在在時間尺度上的生產力波動了?
那我們就會明顯的看出來,金融就完全演變為一種對未來生產力的透支,卯吃寅糧。不但沒有達到資源在時間尺度上的合理調配,反而人為的造成資源錯配,與金融本來的目的南轅北轍。
所以,陰和陽的極點是共通的。很多時候高度的行政干預指導和高度的放任自由,都會造成同樣的經濟資源嚴重錯配。
2、在當下的資本主義體系下,金融更多的依賴於貨幣這個標的物而實現。我在「 如果把富人的錢均給窮人,會有什麼後果?」答案中有說,貨幣是一種資產化的負債,是一種基於交易而存在的信用擔保。
在大多數時候,因為這個擔保物的稀缺性和相對時間內數量的穩定性、無法完成自我繁殖,因此金融只能與實體經濟相結合才能長久生存,無法長久的維持自身空轉。
但是當我們的貨幣體系已經進化到一個信用化的貨幣體系當中時,資本的自我繁殖成為一種可能後,這樣金融在自身空轉後也可以長久生存時,脫實入虛也就不奇怪了。
這個時候,生產力是解放了,但這個解放的生產力已經遠超於當下人類生產力的上限,解放的生產力都是無效生產力,毫無意義了。
而不巧的是,我們正處於兩者的疊加。從外部來看,在美帝所構建的體系下,全球已經處於2的階段,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帝國自然無法獨善其身。而從帝國本身來看,1的特徵極其明顯。
所以。。。。。
血肉關係
首先要明白,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是個權力控制關係。金融勞心,實體勞力。
金融分直接融資體系和間接融資體系。前者代表是股市債市匯市,後者代表是銀行。率先發展起來的是銀行這種間接融資體系,銀行金融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給需要資金的企業。久之,企業的融資活動圍繞銀行展開。銀行貸款實際就是一個融資槓桿,比企業自我積累更高效。但有槓桿就有資本控制。銀行壟斷形成金融統治集團,依託於國家力量。宰治企業命運。隨著時代發展,直接融資體系漸成主流,就是企業直接向投資者融資,消除銀行中介。以提高效率。這在操作層面是持續不斷的通脹導致的。通脹來源與本題無關,但通脹損失了利率。儲戶流失,走向股票債券等基金。
股市融資,直接體現投資者與企業的權力關係。這相當於投票,且獲得相應受益。債市匯市融資,亦可自由買賣。這打破了銀行中介的壟斷。金融壟斷由銀行為核心的金字塔式權力壟斷髮展為了平台式壟斷。很多風險基金以直接融資方式在金融壟斷平台上直接培植中小型創業團隊。直接融資槓桿更大,幾十倍市盈率,乃至其盈利預期就可以把利潤為負的企業套現幾十年的受益。最終我們看到這樣的格局,金融壟斷為基礎,直接融資平台上的跨國公司組織為骨幹的全球統治結構在漸趨成型。金融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金融的使命是支持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把錢交到最有能耐的人手裡。熊彼特提出,企業家是從事「創造性破壞」的創新者,企業家的職能就是實現創新,銀行信用就是專為以實現創新為目的的企業家而創設的貨幣資本。在沒有創新的情況下,經濟只能處於一種「循環流轉」的均衡狀態,經濟增長只是數量的變化,這種數量關係無論如何積累,本身並不能創造出具有質的飛躍的「經濟發展」。只有企業家實現創新,「創造性的破壞」經濟循環的慣行軌道,推動經濟結構從內部進行革命性的破壞,才有經濟發展。創新引起模仿,模仿打破壟斷,刺激了大規模的投資,引起經濟繁榮,當創新擴展到相當多的企業之後,盈利機會趨於消失,經濟開始衰退,期待新的創新行為出現。在創新的趨動下,整個經濟體系在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構成的周期性運動過程中前進。那麼沒有創新、不搞實體經濟的企業家算不算?也算。許小年提出,企業家分為三種,一種是交易型企業家,一種是管理型企業家,一種是創新型企業。交易型企業家就是尋找市場空當,他們會習慣性地問:「股市年底多少點?房價還能再漲嗎?政府政策會有什麼機會?」2008年之前,中國經濟是後發優勢,大多數企業是體制上的創新和模仿性創新,用三十年的時間,走過西方二百年的路。到了2008年之後,後發優勢的紅利基本用完了,更需要的是創新型企業家。在金融領域,出現風險損失並不是因為企業家創新出了風險,而恰恰是企業家失去了創新精神,不創新才是最大的風險。有的企業產品老化,跟不上市場的節奏,慢慢失去了競爭力,企業效益越來越差,給他們錢就是肉包子打狗。有的企業管理僵化,內部腐化,老闆又不願革新,怕傷著創業的元老,導致內部效率低下、腐敗橫行。這種企業出現困難,用錢也救不活。更多的是企業投資隨大流,看著什麼熱門投資什麼,聽說別人什麼賺錢投什麼,盲目跟風湊熱鬧,這種低水平重複建設失敗的機率最大。有的企業學著別人的樣子,整天喊著「顛覆」,實際上確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創新之處。有的一窩風地湧進政策支持的「新興產業」,整天都是互聯網、新能源、半導體、集成電路、石墨烯這些最時髦的詞掛在嘴邊,成為投資界的時尚達人。其實大家一致看好的行業肯定是風險最大的行業。這些「偽創新」並不能創造新的生產力,白白浪費社會資源,給他們提供貸款形成損失就是必然規律。順帶說一句,董明珠的電動汽車肯定搞不成,老王這是瞎起鬨。「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成功的企業」,早在董明珠之前,張瑞敏早就嘗試過轉型,壯志未酬,說了這麼句話。時來天地同協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企業家成功,要讓一半功勞的給老天爺,老天爺就是行業趨勢,就是把豬吹上天的大風。多元化轉型凶多吉少,亞當斯密在200多年前就說了,社會分工才是促進財富增長的正道。像格力電器到了成熟期,不得不轉,那也要有一個節點,基於自身的某項優勢。萬達搞商業綜合體,順著做影院就是輕車熟路,房地產開發多了,搞萬達城也有優勢。但是做空調的做電動汽車有什麼優勢?都是製造業嗎?能做汽車空調嗎?再說,千萬別碰電動汽車這種大熱門,國家支持項目一般都會產生很大的泡沫,光伏就是前車之鑒。有了國家支持,即使是好企業也很難脫穎而出,因為有了政府補貼,競爭是不公平的。格力能在空調行業裡面殺出,靠的就是國家不干預。董明珠和珠海市政府鬧成這個樣,政府不下絆子就很不錯了。
普林斯頓的Markus Brunnermeier教授列出了一個單子:Macro,MoneyFinance, 上面是關於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影響的重要文章。
占坑,如果沒看到特別滿意的答案我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
實際情況是,金融先要自己貪夠,才有空順手支持下實體。
金融里最玄乎也是最暴利的就是證券化,所謂證券化就是把信用用金錢進行量化。信用是指交易的借貸關係。簡單來說金融證券就是交易由交易產生的信用。
金融這麼搞的好處在於一次實體交易可以產生多次信用交易,這樣一次交易就被憑空放大了幾倍,對錢需求就莫名奇妙地多起來了,錢如果不夠了就多印點,GDP也被成倍放大了。不要笑,這是美聯儲理直氣壯地印錢的理由。
買房一次全額付清就是一次實體交易。房貸可以看成原本的交易被放大一次,因為貸款產生了利息高於房子的價格,等於花了兩倍的錢買一棟房。「CDO次貸」是把還貸的信用進行交易,又放大了一倍。「Synthetical CDO合成次貸」是把CDO的信用拿來交易,至此原本簡單的一次實體交易量被金融手段憑空放大了三次。這麼玩的結果:經濟紙面數據喜人,但是卻引發了08次貸危機。所以請告訴我金融是怎麼支撐實體經濟的?先森,帶那麼多現金多不安全啦,存我這裡啦。先森,周轉不開啦?我先借你點錢墊上啦。先森,啟動資金不夠隨習找我啦,多借幾年啦,利息好說啦。先森,劉老闆正在找人合夥啦,我給你引薦一下啦。先森,換外匯嗎?我有啦。先森,跟洋鬼幾做買賣需要人擔保啦,找我啦。先森,炒黃金嗎?買保險嗎?
金融如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證監會公司債權監管部副主任陳飛認為,大力發展債券融資,對於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陳飛:從發行成本看,2015年,公募發行的公司債券加權平均發行利率為4.68%,低於銀行貸款利率。從節約資金方面來看,2015年非金融企業通過交易所債券市場節省資金成本約70多億元。 此外,大信會計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肖立傑則分析說,對於一些輕資產的創新企業而言,強化協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以及大力發展投貸聯動等方法,都有利於解決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肖立傑:例如海淀區中關村,企業以協會組織的形式一起和銀行談判,相對個體企業單打獨鬥去和銀行融資來說,這樣會有一定好處,政府這方面會給通過貸款審批的企業預貼息,政策執行以來,很多企業都受惠了。同時企業可以跟投資機構加強聯繫,我特別支持投貸聯動這個政策的試行。
說說我的理解。啥叫finance,就是籌錢。企業缺錢,從民間借貸走要20個點。金融市場發達,中介看到企業風險低,8個點就行,恰巧自己這邊有意向人願意7個點收益就行。中介想,得,9個點成交,我賺2個點。企業省11個點。金融就幫助了實體經濟。
謝邀 。
答案思路是:兩者概念、關係、具體如何支撐。我先來解釋一下兩個概念, 一個是金融,一個是實體經濟。首先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繫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實體經濟是指人通過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創造的經濟。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築業、文化產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可以歸納為:實體經濟藉助於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發展又依賴於實體經濟。實體經濟藉助於金融業的發展,金融業的發展影響實體經濟的外部宏觀經營環境,金融業的發展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增加後勁,實體經濟的發展隨時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和金融血液的灌輸,金融業的發展狀況制約著實體經濟的發展程度。就好比金融是一個大環境,而實體經濟是在大環境下的一個產物。
具體怎麼做: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首先要從促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協調發展和良性循環的要求出發,努力盤活貨幣信貸存量,用好增量,提高使用效率。在這一過程中,須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區域經濟政策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真正解決金融當前時點突出服務什麼樣的實體經濟問題。盤活的存量和增量貸款,要重點向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有重大影響和示範引導作用的行業傾斜,向化解過剩產能傾斜,向小微企業傾斜,向「三農」傾斜,向消費升級傾斜。其次,讓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還要深入研究和推動金融及相關領域改革。在現有體制下,我國金融領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潛在風險。如,金融機構經營方式總體粗放,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仍存在不少問題,農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相對滯後,金融監管能力有待提升等。針對上述問題,應加快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再者,要健全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體制,繼續改善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清除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各項金融管制,逐步放開金融市場的准入限制,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信貸和保險市場的實質性競爭;應完善金融宏觀調控機制,更多採用市場化的貨幣政策工具,減少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活動不當的行政干預;可考慮建立和完善金融安全網,加快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建立和規範市場化退出機制。over講點白話文。
打個比方,張三是一果農,家裡承包了10畝地種蘋果,年收入10W。一天吃飽沒事幹,張三就開始琢磨:10畝地10W,100畝地就是100W,1000畝就是1000W...張三越想越激動,感覺自己離小目標越來越近了。當天決定明年承包100畝地試試,可是查了銀行賬戶後發現積蓄不夠。這時張三的選擇有:
1. 舉債,跟隔壁關係不錯的李四先借點錢,約定明年再按一定利息還他;2. 融資,張三仔細想了想,明年要是收成不好有可能還不起李四錢,風險太大。還是換種方法吧,找個天使投資人融資,投資人真是天使,不要利息,甚至不需要保證本金,只要張三盈利以後有股權分紅給他們就好了。通過融資可以緩解實體企業的資金壓力,同時分散了企業經營風險(投資人幫你扛著呢)
就這樣張三承包下了100畝地。
可在張三家的果樹還沒掛果時,市場上的蘋果價格不斷地在下跌,張三擔心他的蘋果上市後賣不出個好價錢。於是他去期貨市場賣出了一份他家蘋果的期貨合約,合約價格以當時的市場價格為標準計算,保證了他的蘋果上市後賣出去的價格不會低於目前的市場價格。
通過買賣期貨合約張三對沖了蘋果價格下跌的風險,實現了保值目的。而期貨市場的(多方)投資者則希望價格上漲帶來收益。
這些都是比較基礎的金融手段。從本質上講,金融是為了實體經濟而存在的。所以一些損害實體經濟的做法最終都會被制止,比如最近的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就被高層叫停了。除了大家都說到的金融促進了核心資源——資本的配置的優化,我再做點補充吧1.提高了資本的集中度,為突破規模壁壘,發揮規模效應提供了可能性很多經濟活動(如大規模的基建工程)本身在資金規模是存在著准入門檻的,僅僅以單個資本的個體增長,可能十分難突破壁壘,金融將大量閑散的資本集中在一起,使得人類在生產力的提高上步伐加快,同時建立起有著大規模生產能力的企業,發揮規模效應(規模增大引起生產力提高,成本降低)2.創造消費需求,擴大再生產金融創造了更多的消費需求,通過市場傳導到供給端,使得生產規模擴大,促進經濟增長(但同時這種被創造出來的消費需求是超出真實支付能力的,可能會給供給端失真的信號,引發供求脫鉤,與此同時,這種沒有支撐的支付能力也使泡沫的出現成為了可能)打得好累,覺得有用就給個讚唄*^_^*
「實體經濟」,絕對中國獨家制詞,之外再不見他國使用。若查,當為成思危所造,這位花瓶長用以與「虛擬經濟」相對應。不過,這裡的「虛擬」並非西語所指的「Virtue」,蓋因後者純粹出自關於計算機視覺及互聯網成像的Cyber,與經濟學或經濟體態連渣的關係都沒有。無論有稱「期權」抑或「期值」,都是對在考究經濟活動的時間效用。將近期或遠期的收入做「提現」,因有對不測的擔心,所以就有了「貼水」,統稱起來,被稱作「貼現」。即使如此,在到期時仍會發生爽約的情形,所以,建立在金融抑或銀行體系下的經濟體制被稱作「信用經濟」。在這裡,信用不信用是根本,實體不實體是屁話。鈔票印得太水了,自我貶值,作為「一般等價物」,在時間上,連自己跟自己都不等價啦,持有人便想方設法將資產逃離貨幣形態,以期保值。豈料鈔票一貶再貶,竟令得比如房屋財產,激動升值,且一升再升,價格幾倍十幾倍乃至幾十倍地向上撩,真得眼花繚亂,於是,房產持有人就成了最有信用的借貸者,房地產業也就成了最有信用的產業。假設二十年前在帝都三環內買下一棟房產,或大幾十萬,而今還不得動輒就得大幾個億!這等升值,不止要讓製造業者羨慕得要死。倘是存入銀行的話,算算利息,豈不又得覺得自己白活一載。這樣,房產和地產就成了保值增值的器物,成為投資品,而不再僅僅為著居住。貨幣的購買力降了,房產價值漲了,租房的價格也漲了,勞工的薪水也得跟著漲吧。除了經營投資品的行業,各家各業俱覺得營生日漸艱難,收入遞減,投入益增,越來越不合算。傳統的依靠面積優勢參與競爭的,諸如超市等等,嘩啦啦地一片片倒下,也讓兩點或三點著地的小哥們虔起一份快遞情懷。翻天覆地的變幻,說起來,除了支付寶的便利外,與馬雲啥的,說起來也就只有渣的關係了。自打中央和地方財政抖擻起來,對於創新,銀行就再也沒啥作用了,其時,本來也就沒啥真的作用。現在的創新家,編好可行性就著手向財政打申領報告了。動輒百萬,多至上億,呼啦啦地,還不用還。這等情形下,傻嘚兒才真槍實彈呢。16年7月起,鈔票又蹭蹭地碾過了經濟形勢,價格忽忽悠悠地又漲了上來。愁眉未久的房產投資者,先是粲然顏開,再而冠彈冕晃,哉哉焉,淘淘然。
本人做融資租賃,接觸過幾家民營企業,企業利潤率大約在百分之三、四,但是融資成本內部收益率在百分之十三左右,政策推廣融資租賃為了助力中小企業的發展,我更多的感覺到是對實體經濟的盤剝,見證了太多的錦上添花,為了避免逾期,從不從不雪中送炭,這就是融資租賃。。。類金融?! 當然企業需要融資,能接受融資成本,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吧,如果和客戶風險共擔,我們也算對企業的一個投資,畢業半年,想想做這個行業真的很懷疑自己,看著企業最難的時候不能伸出援手。。。把所有的金融行業定位於金融是不合適的,比如融資租賃、證券等應該定位於服務行業更好些,服務行業才能真正助力企業發展。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那篇《一旦戰爭爆發,中國大陸必須力保的12座城市》?
※土地財政為什麼玩不下去了?
※26歲了,想轉行去讀金融學博士,現實嗎?
※北京拒絕台灣亞投行申請後,台灣人及台灣媒體是如何看待此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