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核聚變的氫彈比核裂變的原子彈威力大成百上千倍?
01-06
等質量的氘—氚聚變釋放的能量是鈾裂變的4倍,氘和鋰(鋰是用來產生氚的)的儲量遠遠多於鈾。但這不是決定性因素。根本原因是原子彈的當量是有上限的。如果鈾/鈈太多就會達到臨界狀態,也就是自爆。所以原子彈的當量不能超過幾十萬噸。而氫彈就沒有當量的上限。比如赫魯曉夫炸彈原本設計的當量是一億噸,後來找不到地方試驗才減為5000萬噸。
所以熱核武器發明之後人類才真正有了自我毀滅的能力。而熱核武器的設計也被五大國視為最高機密。要解釋這個問題,需要一定的原子核物理知識。除氕氫原子核是單個質子構成外,其餘所有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質子和中子結合的時候,會釋放出能量,這個能量被稱為結合能。為了方便說明問題,我們又引入比結合能的概念,就是單個核子的平均結合能(如下圖)。這個圖核子數25以後採用的是對數坐標,圖中可以明顯看出鐵-56擁有最大的比結合能。這個圖可以解釋恆星的坍塌。
為了便於理解,可以把這個圖翻轉一下,變成下面的樣子:
這個就更容易理解了,輕核聚變相當於是從更高的「坡」上滾下來,釋放更多的「位能」。氫聚變成氦,從比結合能曲線我們能夠看到,兩種核素原子核比結合能之差約為5.96MeV;而假設鈾的裂變生成的兩個原子核都到了所謂的「井底」位置,則有母核與子核(裂變碎片)的比結合能之差約等於0.98MeV。對於相同物質的量的輕核和重核,我們得到輕核聚變所產生的能量將是重核裂變5~8倍。我們比較相同質量下的兩種核反應,鈾-235的摩爾質量是氦-4的58.75倍,所以相同質量下,氦-4的量鈾-235的58.75倍,也就是說,同等質量下的兩種反應,釋放能量相差約兩三百倍。氫彈聚變反應所需的高溫高熱一般需原子彈爆炸來提供,所以氫彈爆炸其實還附帶了一個原子彈爆炸,所以能量要大很多。
純裂變的原子彈其實最大可以做到50萬噸的當量,但是。。。太浪費裂變材料了。鈾235和鈈239很貴的啊!以一個國家的工業能力,一年也攢不下多少,所以能省一點是一點。氘化鋰相對來說便宜多了,可以使勁用。核武器的改良其實很大程度是經濟問題,怎麼能盡量少用裂變材料,還能把當量做上去。
熱核聚變是靠輕核,虧損質量比例遠高於裂變。而且裂變因為衰變會引發鏈式反應的原因,不論哪種裂變材料,純度如何,都是有臨界體積,接近臨界體積有很大概率會引發鏈式反應,就是自爆。實際的裂變武器為了維持引爆可靠性都是做成球形或半球形,為了保證存儲安全,直徑又遠小於臨界體積,靠容器反射來引發鏈式反應。熱核聚變與此相反,非常難以將氘核加速到所需能級,完全沒有存儲安全這樣的約束,爆炸當量只受限於材料存儲水平。
首先,由高中物理核反應方程式看,鈾裂變產生約200Mev能量,D和T是17.6Mev。然而,此時鈾的質量比氘氚大的多,所以當氘氚質量接近於鈾的質量時,氘氚核聚變能量就比核裂變大的多了。就像根據熱化學方程式,明明氫燃燒生成水熱量小於碳燃燒,為啥氫氣熱值比碳高,因為反應式中氫氣質量遠小於碳,若兩者質量相等的話,氫放出的熱就遠大於碳放的熱。
氘氚核聚變反應比原子彈核裂變反應能量大,最根本就在這裡。
理論上,氫彈可以把當量做的很大沒有限制,原子彈不同。原子彈最大只有50萬噸當量,美國ivy king。實戰氫彈最小當量100萬噸。氫彈可以利用核聚變釋放的中子使外圍鈾238裂變,輔助增加能量,這樣氫彈威力就更大於原子彈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氫彈實驗,由於反應中未預料鋰7也參與反應,導致爆炸當量遠大於預期,導致周圍環境大大被破壞,此次實驗代號「喝彩城堡」臨界質量決定的。原子彈是裂變核武器,鈾-235臨界點為15公斤左右,鈈-239則為10公斤左右,單塊的核燃料都不能超過這個質量,不然會自發引起裂變。這就意味著原子彈內部的核裝葯每塊都不能大於這個質量。內爆法採用球形裝葯,也裝不了幾塊核燃料,這個天然的因素決定了原子彈的當量也就幾十萬噸的水平。目前引爆的最高當量的原子彈是美帝1952年常春藤行動「King」,當量50萬噸TNT。
裂變因為臨界質量的限制,一個原子彈內的核材料一般是分成兩塊,也就是總的材料沒法大於兩倍的臨界質量,自然有當量上限。氫彈就不一樣了,通常狀況下是不會發生聚變的,比安全炸藥還安全,氫彈爆炸一般是靠一塊裂變材料的裂變爆炸來引發的熱核爆炸,裂變材料就相當於底火引發劑,那麼對於氫彈的裝藥量,那不是想裝多少裝多少嘛
這個難道不應該解釋聚變消耗的質量比裂變高成千上萬倍嗎?
推薦閱讀:
※MIT(物理學專業)本科以及研究生所用的物理學教材是哪些?
※物質是一種能量,還是能量是一種物質?物質和能量運動誰是世界的最終本質?
※純數學系本科生如何自學高能物理?
※怎樣成為一名HAM?
※絕對零度是因為實驗室無法實現,還是自然界原則上也無法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