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突然間這個世界上的科學家都消失,包括書都沒有了,那麼人類還能發展科技嗎?
大半夜猜想,人類科技發展,是否需要連續性,出現斷崖能否重新發展。。或者說科技斷崖,會不會導致人類科技發展沒落。
看了大家回復,大致意思都差不多,思路都一樣。我以科學家的這種身份代表一群科技人才,以書本代表了科學技術的傳播,大部分人應該都看懂了。接下來2方面考慮問題:第一 高度科技文明,此時代表科技發展的力量消失,剩下的只有科技成果,此時人類科技和大家預想的一樣,依舊在毀滅中重新誕生,然後穩步發展,是否可以證明科技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後天培養的,如果科技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那麼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必定只有科技,同時是否可以證明,人類的開始起於科技,同樣證明也驗證了那句話,有開始就一定有結束,科技也同樣是人類的滅亡,同理得出的結論宇宙是有起始點,宇宙也終將有滅亡。第二 高度科技文明,此時代表科技發展的力量消失,剩下的只有科技成果,此時人類中不在有發展科技的潛力,因為科技並非人類與生俱來,而是由某種巧合誕生的,此時嚴重受損的科技發展進入低迷,依舊有人會研究想要復興曾經高科技文明,但是高科技的成果,使當前現存的人類無法企及,甚至像幾千年前瑪雅文明一樣科技滅亡,此時人類暫且不說會不會滅亡,科技會不會倒退,單相反,會不會發展出與科技發展文明不同的方式發展出文明,如果說人類可以發展出與科技不同的文明,那麼是否可以證明人類的潛力其實沒有極限的。宇宙的發展其實沒有終點。因為毀滅,誕生新事物,新事物毀滅,誕生。。。如果循環,到最終,無窮無盡,那麼有開始就必定有結束,這句話是否可以證明錯誤的,因為宇宙沒有開始,同樣也不會結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後續還有問題,需要等各位回答完這個階段問題。
科學家都掛了,還有一大堆受過科研訓練、曾經想當科學家而不得的碼農、金融民工呢。
【修改過多次,思路變了,可能略有不一致的地方,請諒解。我越發覺得這個問題其實挺複雜的,過度樂觀的答案可能不太合適。】
這不是就是《超新星紀元》嘛,十四歲以上的都over了,讓孩子們接管世界。當然,大劉的小說里,書還在,而提前培訓了一下孩子們。
關鍵還在於人吧。既往的科學發展,留下的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產品、書本知識,而且已經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包括我們平時說話的語言和思想。比如:
——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這是在描述日出東方這個現象,不需要科學家,日常經驗)——離了誰,地球還都照樣轉。(這是在描述「地球在旋轉」這個科學發現,哥白尼告訴我們)科學發展所影響的範圍,實際上涉及文化每個學科分支,遍及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每個人的生活。所以我們提倡每個人即使沒有時間學習太多的科學知識的話,也要了解科學思維和精神。而且我們要知道,現代科學發展的歷史還不到500年,國家大規模成系統資助科學研究是從二戰之後才開始的。
因此,如題主所設想,即便科學產品包括書本已經消失了,如果不取消倖存人們的思想的話,只要有一定的財力物力支持,我相信在幾代人的時間裡,人類又能夠從口頭總結、口耳相傳之中,重新發展出不低的科學水平。
也就是說,進行山寨,而不是真正的原創,是相對容易的。因為已經有現成模板至少是劇透在了。但真正的原創過程,並非如此容易。所以題主設計的條件,保留了大量的有利條件,也就是替倖存的人類省下了非常大的成本。
當然,前提是,這個社會要對科學,尤其是對科學人才足夠的重視。因為科學家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嬌貴的物種,很容易被摧殘。科學發現大多數是跟一般常識相違背的,尤其是早期科學草創的時代,科學家的新發現,可能會招致全社會的反對,因為它挑戰了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在科學史上,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反對科學新發現的事情,或者打著(只有他才是)科學的旗號反對科學的事情,其實發生過很多次。
所以這反映出,當前我們所在的這個社會和時代,雖然有諸多不如意之處,至少「科學」還是一個比較正面的辭彙。一旦科學產品消失,世界各地區相互相互隔絕,也許就會重新產生各種不同類型的文明。嗯,那些不怎麼支持科學,沒有重新發展出來比較高水平科學的國家和地區,也許在未來又將遭受一次被高科技國家碾壓的過程。那麼,我們這個社會,會怎麼樣呢?
嗯,這實際上就是集體穿越小說嘛。哈哈哈樓主不知道上世紀我國那場運動?
能,只要通過控制變數的對照實驗和正確的數學處理,一步步檢驗並確立理論的科學方法還在 ,就算連牛頓三定律都沒了早晚也是能爬回來的
如果題主設定的條件還允許普通人保有基礎教育的記憶,保有在現代社會生活過的記憶的話,難度就更小了。在科研裡面明知某條路一定能走通只是需要嘗試,與完全不知道哪條路能走通,這兩者的難度絕對是天壤之別。
看1942的時候有個情節,一個地主家遭遇饑民哄搶,幾近身無分文地和家人踏上逃難之路,但是他抱著小孫子很篤定的說不要怕,只要安定下來過個幾年十幾年他照樣能當回地主。研究成果和科研人員都消失了對於人類來說大概就是這個老地主的感覺能,慢慢發展就好,因為有電子版書籍和硬體基礎。大學老師還在,還可以培養基礎人才。然而如果計算機都沒有了的話,人們會先考慮怎麼安全的停下核電站、化工廠什麼的,處理不好會死很多人
能,但我堅信世界上從此少了廣義相對論,少了伽羅瓦,少了那些特殊的人和特殊的成就
不是還有民科嗎?
那說不定是個好事,我們可能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來理解世界。多有意思
以前我想過一個小說,結合了型月世界裡的抑制力,跟問題描述一樣。
科學家消失了,書沒有了。
但是這個崇尚科學的社會文化還存在,與科學發展相適應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還存在。
那麼我們就還會有新的科學家,還會有新的書會發表。只要有足夠的時間,我們還是能發展出強大的科學力量。
因為你看啊,從蒸汽機時代開始算起,也沒有幾百年。這個時間並不長。
只不過沒有了連續的前人的積累,科學會往其他方向去發展。對比本來的平行世界,科學家專註領域會有差距。那麼長此以往,我們人類的發展方向也會有差距。
我們還是會很強大,只不過,那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抬杠:
其實不會怎麼樣的 甚至用不到幾代人這個世界上能被稱為科學家的人其實非常稀少最起碼——科學家死光了那麼所有的數學家都會活著 所以理論基礎一點都不成問題甚至書沒了也不是個事兒……因為人類早就知道書不保險不談電子化存儲少年你聽說過微縮膠片么?所以你設定的情景只會造成理論前沿被掃平 部分頂級工程人才可能會消失 大量傳播基礎被銷毀 需要一代人以內的時間來重建這些部分而對於尖端科學 科學家死光了甚至都不一定是個壞事 有一定的概率反而有可能產生突破式科學進步
不能
一個被重置的社會,我們曾經苦苦鑽研的科研問題在那個社會都只是工程學問題了,復甦只是早晚問題
書沒了明顯損失的重心不在科學上,文明不僅包括科學,還有我們周圍的衣食住行,等等。但是。。。。現在那麼多存儲器幹嘛用的?
推薦閱讀:
※漫畫《風雲》中的朝代最可能是哪個朝代?
※帝國時代2裡布里陀毗羅闍,松迪亞塔和游娣特都是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嗎?他們的具體歷史是怎樣的?
※元朝為什麼那麼快就滅亡了?
※哈爾濱有哪些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