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學習哪些知識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質量工程師?

需要買哪些書來學習?想考證但不知道考什麼證比較好,聽說國家取消了質量工程師考試


我見過的質量工程師,大部分都沒有通過國家質量工程師考試,他們大部分是畢業後進入企業,進入質量部門工作,在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後,慢慢走上質量工程師的崗位(在很多公司,質量工程師是一個崗位,而不是一個職稱)。他們可能不知道朱蘭質量三部曲,也不懂6西格瑪,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優秀的工程師。1、他們長期呆在現場,熟悉產品、設備、工藝,在出現質量問題的時候,能迅速的找到發生原因和流出原因,做出改善。2、他們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在遇到較棘手的質量問題的時候,能夠組織相關部門,成立質量問題處理小組,群策群力,尋求解決辦法。3、他們有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在重重質量迷霧中,找到真因。他們善於用數據說話,用事實武裝自己,4、他們有很好的大局觀,能夠站在公司的層面考慮問題,強調整體的改善。在眾多的質量問題中,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共性問題進行改善。5、他們有好奇心,喜歡問為什麼,不循規蹈矩,總能用精彩的類比來描述質量問題,將質量觀點和質量意識融入到日常的管理中。6、他們善於總結、報告,無論是向供應商反饋問題,還是向客戶提交報告,都能夠做出清晰的描述,熟練利用QC七大手法為報告加分,引起管理層在質量方面的重視。

管理從來都是一門實踐,理論知識讀的多,只是會考試而已。要做一個優秀的工程師,需要的技能中,溝通、組織協調能力是第一位的,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是第二位的,產品專業背景是第三位的其他的東西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比如你的培訓能力,比如你的報告能力等。

當然並不是說讀書不重要,只是說「紙上得來終覺淺」。一個PDCA,說的很簡單,當真要用到工作中,一個實踐派會說,我一直是這麼做的,原來還有這樣的理論支持,而一個理論派,從第一個P就不知從何做起。一定要理論與實際結合才行,否則,一個全檢的項目去做SPC,一個非測量產品的小捲尺去做MSA,CP換成PQCT就不知道怎麼做了,是做不好質量工程師的。

如果非要推薦讀書的話,首先需要推薦的是朱蘭的質量手冊,了解了質量的發展歷程,就能在工作中避免先人曾犯過的錯誤,了解各種質量工具產生的背景,結合公司的質量現狀,制定出適宜的質量計劃。

----------------------------------------------------------------------------------------------------------------------------------------------------------------------------------------------------------------------------------------------------------------------------------------

如果你實在是喜歡理論的東西,讓人家覺得你很牛B,只做質量策劃、質量審核、質量管理。你知道SPC的判異原則是怎麼定義的,為什麼這麼定義,為什麼GRR≤10%的量具可以接受,FMEA的嚴重度等級怎麼定義的。MTL-STD-1916的抽樣標準和GB/T2828-2003有什麼異同。6西格瑪是多少PPM的水平。建議還是從基礎的統計、概率開始學,QC七大手法,DOE手冊(實驗設計)、minitab、學習每一版的五大工具(要原版的,不要什麼一本通,應用手冊),TS16949技術規範等。以上是工具類的。管理類的,要學質量手冊、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審核類書籍、客戶的供應商手冊,特殊要求。比如廣本的QAV-1觀點集,日產的ases調查,豐田的精益生產,大眾的VDA系列。你還要了解,公司其他部門的管理,如人力的招聘、培訓,技術的設計開發,製造的 生產計劃等等等等。

哇,學完這些東西,可以上大學重新讀個質量專業了。


當時有感而發,隨手用手機打了一段居然真的有人點贊。其實我說的「質量意識"遠遠不止之前說的那些。很多情況下都可以提現一名有經驗的質量工程師的質量意識,繼續舉個栗子,假如生產線一段時間內新招了很多操作工,那麼質量工程師就要小心了,一定要看好新員工,要不然五花八門的質量問題讓你想死的心都有。那麼怎麼讓才算「」看好「新員工呢?首先要給他們灌輸一個思想:」一定要按照作業指導書操作!一定要按照作業指導書操作!一定要按照作業指導書操作!」太重要了,不得不說三遍。然後要安排質檢員和生產班長全程跟蹤培訓;最後加大新員工的抽檢力度。當然其實就好的辦法是使用設備防錯,但是目前情況,肯定不是每個公司都能做到的

是不是要有分割線,以下是原回答-------------------------------------------------------------------------------------------------------

題主問的是「需要學習哪些知識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質量工程師」,之前的答主回答的都很詳細了,但是我認為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質量工程師還需要一個特性,那就是質量意識。好像很抽象的樣子,舉個栗子,比如現在突然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這時候一般人通常會想到自己有沒有帶傘,家裡門窗有沒有關緊。但是一個合格的質量工程師還應該考慮到車間、倉庫的產品會不會受潮『,這種天氣對產品質量有沒有影響(包括這種天氣下的物流運輸)。筆者地處在一個海濱城市,夏天濕度很大,有一天感覺濕度特別大,皮膚特別黏,筆者想到這種濕度大的天氣可能會對倉庫儲存的電路板(PCBA)有影響,趕到倉庫一看,果然濕度超標,連忙聯繫開啟除濕器。我認為這就是質量意識,一種根據周圍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考慮到是否影響產品實物質量的意識對於質量工程師也是比較重要的,很多問題可以根據這個意識防患於未然。


我是一名從事五年以上的質量工作者,屬於品保部門,主要做的其實算是質量工程師的工作。但我本身不是學質量的,而是學財務的,所以剛開始接觸品保的時候,真心是一竅不通。不過公司當時對品保的要求也不高,只是從質量檢驗、流程梳理、質量體系這一類的事情開始,也就有時間跟著部門的建立一點點學習起來。

說實話,這麼多年的質量工作感受,其實是辛苦又委屈的。辛苦主要來自於質量檢驗所帶來的立場衝突;委屈,當然是大部分質量工作最終都只是流於形式。所謂流於形式,不僅僅是指那些paperwork,或者體系里講的說寫做一致,而是當質量與出貨衝突時,質量往往是要為出貨讓路。

從商業利益的角度想,這也沒有錯。工業產品的好壞,所造成的影響畢竟是可以通過別的方式來彌補。所謂的AQL,SPC,FMEA等等,大部分都是用在應付客戶的檢查和稽核,而不是用於持續改善。說到底,可能還是質量的大環境所造成的。

呵呵,話說到這,好象有點心冷的感覺,質量工作何其難,學再多理論知識,做再多數據分析,都不及到工廠去實際解決一個問題來得痛快。

希望以後質量工作的氛圍會更健康。


樓上回答的很好了,實踐出真知,點贊! 既然學習知識,我就再重複一下:

1 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方面的知識是很重要的數學基礎,是你上台階的重要條件。

2 找一本美國的《質量工程師考試指南》,不是要看題,而是看大綱,知道大概的涉及的範圍,來好好規劃你的學習內容。甚至可以參考一下 歐美質量獎的設置內容,從宏觀上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

3 不建議一開始就上 朱蘭手冊,太厚了,我現在還沒看完呢。可以先看看質量管理的教材。

4 要懂專業!汽車行業、電子行業、軟體行業等等,你會發現很多內容根本不是一回事。都是在講質量,方法、工具甚至原理都不一樣! 在懂專業的基礎上抓管理,才真能得心應手。


畢業一年,在美的做了一年的質量工程師,做到了過程品質主管。個破廠挺鍛煉人的,質量專業知識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積累的,組織和管理能力都是逼出來的(很大一部分是經理培養出來的),產品相關工藝知識都是在不同部門間碰壁學出來的。

按照老闆的話:「你現在出去找個小廠當個質量經理可能還比較勉強,不過當個質量主管拿8k+的工資是綽綽有餘,加油干。」不過最後還是辜負了她的期望和培養。

個破廠不怎麼受重視,體系也很不完善,辭職前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只重新修訂了過程檢驗體系中的一部分(全新的QC工程圖和巡視檢查記錄表)現在已經在家種地,打算遠離製造業。。


作為一個和質量部持續打交道快8年的人,我感覺想當好質量工程師,關鍵在於是否用心,以及正確的工作方式,工作態度,和那些證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我認為合格的質量工程師,只要在發現問題後,能夠召集相關人員開會,確定好問題真正的發生原因,責任人,定好整改措施;然後定期跟蹤整改的進展,處理那些真正的不行動的責任人,把這個問題真正閉環;

而上述這些,和你有沒有哪些證件,關係不大;

可惜在中國這個環境中,質量永遠是在為產量讓步,那麼多標榜自己搞六西格瑪的企業,哪個敢拍著胸脯說自己做到了百萬分之一的不良率?還不都是請一大堆專家來,花了半天錢,講了半天課,結果毛用都沒有,反倒被員工這樣吐槽:你把請專家的錢給我一半,我絕對讓現在的產品質量提高一截


早轉行是正道!!!!!以現在國內的質量氛圍,企業的質量文化,這條路可不好走


其實,大部分質量工程師都是不稱職的。

五大工具、統計方法、8D、PDCA這些,其實只不過是「防呆手法」,質量工程師的核心價值其實就是技術。

工廠制度被發明出來以前,「質量工程師」就是師傅。作坊里,師傅是不大幹活的,但他會去培訓工人、檢查製程、檢查產品,並應對客戶投訴。

泰勒搞「科學管理」,形成了計劃、執行、監督三段式作業,以致後來的計劃、組織、執行、監督四段式管理。質量管理,鎖定在監督上。

但,全世界任何地方的人,其實都不重視監督,而且很不樂意自曝其短引起內部矛盾。

因此質量部門的質量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定位於——證明大家做的是對的。

當然,上面說的是一般企業。

穩定發展的優秀企業,質量管理工作倒是回歸本源。通常,質量保證和產品開發一起,被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情況下,不精通技術能行嗎?

和樓上說的一樣,如果被客戶知道質量管理人員是非專業人員,直接就不給單你了。呵呵


質量工程師 「專」 很重要,比如你在機加工行業,你就得懂這個東西是怎麼加工出來的,什麼情況下會造成工件不良這叫經驗, 要能組織專業人員迅速解決問題且落實到糾正預防保證下次問題不在發生。不是滿嘴數據 ,工具什麼的,解決不了問題 剛認識你覺得你牛逼,了解你後就覺得你是個滿嘴跑火車的人了。


要進入哪行業就學相關的spec就好啦。

但我認為那不是合格的質量工程師的關鍵而是怎樣了解到客戶對產品的全部要求並正確地在生產中執行這些要求。

還有我認為做一名合格的質量工程師要求太低了沒什麼好說的做一名醒目的質量工程師可以做為更高目標。如果公司統計百分之六十的問題都是來源於前期產品開發,質量工程師應該醒目地了解並著手解決類似的問題。


做質量工作,考六西格瑪黑帶證書比質量工程師含金量高多了。

能通過的話,基本上衣食無憂。


質量工程師經常會和各種數據打交道,質量管理七大工具、概率統計基礎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我是在日本大型商場做品質保證的,已有5年了。

我也只是說我的經驗,一般做這品質保證需要的是有一定的統計學能力,至少要能做好記述統計學,即是對現有數據的整理和分析。然後加上一定的推導統計學的知識,就是根據現在的數據對未來走勢做分析,當然概率分析也含其中。

另外,就是要有眼光。簡單說看到一個新的產品的時候,能馬上看出它存在的隱患,譬如用戶在使用時會受傷或做成其他人或事物受到傷害的能力。這個除了經驗,還需要個人的感性。

最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人的意識問題。包括自己的意識和公司整體意識。提高品質,商品安全意識,並不是一個人或一個部門能搞定的,因此這種組織領導能力相當重要。

在日本關於QC,有行業的資格證書,一般我剛才說的前兩個做好了就可能拿到2級qc資格,有領導和組織能力的才能取得1級資格。當然那只是個考試,實際有沒有能力可不是考出來的。


西方國家在大學都有專門的質量管理專業,目前據我了解,國內也有高校開始開設質量管理專業。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真有在這方面深入發展的願望,還是從系統的理論學習開始,然後再實踐再提高再鑽研......


每家企業都掛橫幅: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看了上面大家的經歷,不僅想起身邊一位學日語的同學,在大學畢業前半年去日本學酒店管理待了1年。後來進入廣東一家主要對日本供貨的民營企業,做了質量主管。當我拿到這個同學的名片時,心裡的第一反應是絕對不能買這家的產品。

現在想想這可能是中國大部分質量管理的現狀。


推薦閱讀:

汽車質量管理工程師各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前景是怎麼樣的?
高度集成的晶元如何保證生產製造中的品質?
如何看待現行的管理體系認證?例如ISO9001,ISO14001
輪胎鼓包全是外因造成的嗎?有哪些日常輪胎保養的方法?
Zara 是否給人質量有點差的感覺?從商業模式角度來看,款多量少的「快時尚」是否容易產生質量問題?相比 Gap 和 H&M,Zara 的質量問題又有沒有什麼自身特殊原因?

TAG:質量 | 質量管理 | 質量認證 | 質量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