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進行統一戰爭時,採取「先南後北」的戰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嗎?

雪夜定策後,北宋採取了先南後北的戰略,「當後周和北宋的交替之際,遼的穆宗皇帝是一個十分荒淫腐化的人,契丹貴族統治集團之間的鬥爭也因此而益形劇烈,所以在周世宗北伐的時候。大軍進入河北境內,契丹治下的漢將紛紛舉城迎降,出兵僅四十二日,周師已迅速克複燕南之地。如果不是周世宗引患病而還師,則幽州也必然繼燕南之地而迅速為周師所克複了,只可惜趙匡胤改採取了「先南後北」的戰略,遂導致契丹勢力得以恢復和發展,失掉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最好時機,也失掉了解除契丹威脅的最好時機。」

如果,採取先滅北漢,再圖燕雲十六州,最後解決南方各國;亦或是,在取得後蜀、荊南等較為富庶孱弱的政權後,先取北方,最後收拾南唐南漢吳越呢?


謝邀。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首先明確一點,「先南後北」這個戰略,即使在宋太祖那裡,實際上也從沒有被明確確立過。無論是周世宗還是宋太祖,都是無論南北,有機會就打一打。一個明顯的證據就是,宋太祖在消滅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的過程中,先後三次出兵北漢。

且不說挑戰契丹收復幽燕,擺在周世宗和宋太祖面前的首要難題是——如何拔除北漢這個契丹的附庸國?要動北漢,就不可避免地要與契丹的援軍發生衝突。從結果來看,宋太祖的微操更好一點,損失也要小得多。

但是許多無視事實的鍵政局們認為,只要口號響,就可以跳過北漢直接推倒契丹。比如 @朱道榛 的回答,也是讓我們醉了——

柴榮時代的戰略態勢還不像趙大黃袍加身之後那樣:契丹並不是很強,還處於剛剛崛起,整合國內各勢力的階段;北方的威脅,更多的來自失去幽雲的地理劣勢,加上山西這個天然要塞省份被北漢佔據。

「契丹不很強」、「契丹剛崛起」這話擱在李唐武周時契丹開始深入河北內地肆虐時興許還成,但放在五代中央政權之一的後晉剛被滅國不久後,就未免有些笑話了吧?

咱家在這個回答里也有提過,這裡不妨再展開說說。如果柴榮不死中國會怎樣?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

柴榮北伐前,唯一一次與契丹正面衝突是在意氣風發的高平之戰之後。

其時,柴榮率主力圍攻晉陽,志在挾大勝餘威一舉消滅北漢。而契丹的援軍則由實力藩鎮符彥卿負責阻援。符彥卿當時麾下名將雲集,有後來的名人張永德、李筠,還有高平之戰剛剛立下陷陣頭功的大將史彥超。結果,史彥超被契丹陣斬後全軍覆沒,李筠僅以身免,符彥卿也撒腿跑路;柴榮恐懼腹背受敵而倉皇撤軍,結果被北漢追擊而大敗。高平之戰後的戰果得而復失。

五代之初,契丹就已經作為一個強力割據政權參與逐鹿中原了;吞併幽燕之後,更是成長為足以覆滅任何一個中原政權的龐然大物;而到了後周初年,甚至還擁有了北漢這樣的附庸割據政權。後周直到滅亡前,面對契丹的附庸尚且不能戰而勝之,以小博大地去挑戰契丹本部,無疑是取死之道。

宋太祖在位時三伐北漢,第一次在契丹來援後退兵;第二次在石嶺關打援成功、斬首千級,並隨後在河北方向擋住了契丹的報復戰;直到第三次才稍有勝算,擺出了全面進攻的態勢。可以看到,是一個逐步試探契丹、並不斷加大對抗烈度的過程。

與此同時,宋軍在逐步攻取並消化南方諸國勢力的過程中,才開始有了可以與契丹正面叫板的底氣。其後宋遼三十年戰爭的歷史證明,即使在宋初步統一之後,雙方在軍事對抗上仍然難分伯仲。

那麼,無論是後周還是宋初,指望一個大號的地方割據政權一戰讓契丹屈服?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空談妄想罷了。

【參考回答】

如果柴榮不死中國會怎樣?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

史書里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 紅茶魔術貓的回答


只提一點,遼國並不是一個像漢朝的匈奴那樣的簡單的游牧民族,不是一群騎馬放牧打獵的野蠻人統治的部落式王朝。遼國是一個版圖遼闊、國力強盛、文化繁榮的強大的帝國,而且在那個時代也是相當先進的帝國。政治上,有一套嚴密高效的政治制度,無論是一國兩制也好還是四時捺缽也好,在那個時代都有一定的優越性;文化上,整個國家的文化兼容並包,農耕、漁獵和游牧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經濟上,遼國對於商業的重視不亞於兩宋,而且遼國本身的地理位置也有利於商業發展;軍事上,遼國的軍隊不只是簡單的高速騎兵,而是一支建設完備的成熟武裝力量。

所以,北宋幹掉遼或者只是收復幽燕,並不是什麼理所應當的事情。


正如紅茶魔術貓這樣的「貼吧+知乎+天涯+鐵血」宋吹,往往把敵人吹得很強大,藉此證明宋朝也很強大。可惜顛倒說辭也沒用,扶不上牆的趙宋,從始到終,越來越慘。

強大的遼國,部落女真滅之;強大的金國,部落蒙古滅之;反正鐵血大宋滅不了他們,還買一送一,每次都附加自己滅一回。

先附上一幅相當粗糙的後周形勢圖,大體可以看到當時的南北態勢。

後周已經完虐了南方各國,只留下孟蜀、南漢還在死於安樂,南唐被重創,失去了江淮防線,淪落為江南國,吳越這些一向臣服的諸侯國就不說了,湖南、荊南這些只是後周王朝下面的藩鎮節度使而已,並非自成一國。

不過,宋粉歐陽修不這樣認為,如果這些藩鎮節度使不當做一國看,何以體現大宋的豐功偉績呢,所以荊南、湖南就要佔十國的名額,既然如此為何靜海、定難、歸義不佔名額呢?雙重標準是自古以來的。

說下【先南後北】這個戰略吧,作為開國戰略,一下就暴露了自己的底牌,信心很不足,膽氣很微弱,借口很多。

1. 宋太祖初年必須先南後北,因為這個可以作為說辭,穩定軍心、民心,你想趙氏兄弟如何奪得江山的?風聞契丹來犯,於是領兵北征,擦,抵禦北方敵人,一下就轉進回首都,換了江山。如果說「杯酒釋兵權」是防止武將效仿「黃袍加身」,那北征不要那麼賣力,是不是也有這個味道?畢竟剛登位不久,肯定要確保後方穩定,不然大軍向北一開拔,首都就被狼子野心給轉進了,得不償失。

2. 到了宋太祖中期,大本營已經穩固了,那麼這時可以北征了唄。在初期為了樹立威信,就趁著孟蜀已經腐朽安樂數十年的機會,刷刷戰績了。一來樹立了威信,大家看,我登基才三五年,就滅了這麼大個國家,英明神武吧;二來孟蜀長期和平,經濟文化都很繁榮,滅蜀讓將領們享受下高端經濟,讓文臣們體味下高端文化,收買人心就成了。猶記得史書上寫著,宋軍滅蜀後,大肆劫掠財富,引發蜀國原來的軍民極度反感,於是在宋初多次爆發蜀人起義,甚至到宋太宗年間了,還有王小波李順這樣大規模的起義(攻入成都 建立政權 轉戰全川)!!太祖太宗兄弟不知道安撫民心嗎?開國都是休養生息的,可宋初就是對西蜀的財富太渴望,攫取之心無可遏制。在我看來不是他們不明白,只是他們不能阻止,因為滅蜀國,就是用來收買文臣武將之心的,這才有了安穩的宋初,才不用去擔心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代。

3. 這就是說,到了宋太祖中期,文臣武將們已經開始墮落了,在自己製造的糖衣炮彈里越陷越深。宋朝的統治是穩了(蜀地多少起義都沒用,集全國之力總能平定),但開國的銳氣已漸漸消失,只是這需要一個時間過程。然後我們發現,宋朝在963一年之內就吞併了最弱小的荊南、混亂的湖南,兩年後的965年滅了最富饒的孟蜀。再過了六年,971年才滅南漢。又過了四年,975年才滅南唐,準確的說南唐已經在958年就被後周重創,被奪取了富饒的淮南,稱臣為江南國了。這時大宋開國已十五年,接著第二年宋太祖就駕崩了,還沒平定吳越國、大瞿越、北漢呢。

4. 先南後北,本無可厚非,但這進度實在差強人意,捏軟柿子、刷戰績都能拖拉16年,熬死一任帝,還沒統一完南方。對比劉邦,前206年割據漢中,前202年解決了最強的對手項羽,前195年駕崩時已解決了異姓王(長沙溫順、南越本就不是七國之地),雖然敗於匈奴冒頓,但用11年就已搞定了傳統區域。對比李淵,617年起兵奪下長安,621年洛陽決戰解決了最大的兩個對手王世充+竇建德,624年平定江東,雖然沒解決突厥,但用7年就已搞定了傳統區域。先不說宋太祖太宗的後代不給力,比不了劉邦、李淵的後代(留到子孫解決了匈奴 突厥),就說他開國,就開得不給力

5. 試問宋初最強的國內對手是誰:腐朽墮落的孟蜀夠看?已受重創的江南國夠看?還是地處偏遠的南漢奇葩國夠看?荊南、湖南、閩南、吳越、北漢,這五個節度使等級,刷戰績都不夠(北漢實力不強,靠遼軍救援)。吹遼金元強大,就能襯托出宋朝的強大,那說十國後期的弱小,是不是也襯托出了宋朝的弱小呢。是故,強者總是在強者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只會在弱者里尋找存在感,再強也會變弱

6. 劉邦以漢中為基地,李淵以晉陽-長安一帶為基地,趙匡胤以幾乎統一北方+淮南的後周為基地,朱元璋以應天一帶為根基。劉邦先找三秦弱雞練手,迅速與最強敵人項羽開戰,打掉了這塊硬骨頭,再來收拾剩下的異姓王;李淵先滅薛舉 劉武周,穩定大本營,迅速與最強敵人王世充、竇建德開戰,打掉了兩隻虎,再來收拾剩下的貓狗;朱元璋也是先滅了最強敵人陳友諒,繼而平定張士誠,打掉了兩大梟雄,再來收拾各地割據以及北伐蒙元。宋太祖做的呢?吞併荊南、湖南,滅孟蜀,很利落,這就穩固了大本營,南漢、南唐、吳越難道很強,有雄主出?浪費時間,更是浪費了磨練開國將領的鍛煉機會,磨練太少,於是才有宋太宗兩次北伐的慘敗。朱毛紅軍如果不是與帝國主義的鬼子正規軍練了8年,恐怕永遠長進不了,只能打打軍閥,敢直接跟美帝的聯合國軍對抗?

7.反對先南後北,並不是說就一定要先北後南,或一定以滅遼為目的,量力而行即可。其實要求很簡單,穩固了大本營,就該到北方邊境上練練手了,你來我往,開國將領的資質才能發揮出來。沉醉在征服南方綿羊的快感中,沉睡在糖衣炮彈里,遲早名將變草包。事實上,宋初平定南方的那些大將,一到北方邊境就慫了,屢屢犯錯,而成就抗遼英明的,恰恰是北漢降將楊家,老藩鎮折家,以及在北方戰場歷練出來的李繼隆,也有像尹繼倫這樣在平定南方時只是小將到了北方戰場成長為大將的。


題主是開了上帝視角了。

趙匡胤先北後南的話能打贏?很難說呀。我就認為打不贏。

題主為什麼認為趙匡胤先南後北是錯的?因為趙光義兩次高梁河戰役被虐成狗了嘛。如果趙光義打贏了呢?題主是不是會誇趙匡胤英明神武?

個人以為,先南後北是正確的。在自己沒那麼強大的時候就別跟契丹人死磕。因為那個時候的宋軍就算能打敗遼軍也滅不了遼軍啊。人家打不過就跑嘛,你兩條腿跑得過四個蹄子?追出長城你還敢繼續追么?啥依託都沒有你打得過么?後勤你跟得上么?

但是先打南方就不一樣了,吃柿子撿軟的捏,起碼能統一大半個天下。修養個幾年再慢慢跟你契丹人玩。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基本都是集整個漢人區之力對抗游牧民族的(曹操這個bug不算)。跟丫耗國力。


謝邀

先南後北戰略沒有問題,跟北宋滅亡聯繫不大。

題主的意思,我想應是:先南後北戰略,導致幽雲十六州未收復,間接造成了北宋的滅亡;

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

柴榮時代的戰略態勢還不像趙大黃袍加身之後那樣:契丹並不是很強,還處於剛剛崛起,整合國內各勢力的階段;北方的威脅,更多的來自失去幽雲的地理劣勢,加上山西這個天然要塞省份被北漢佔據。

柴榮時期,是打完北面就打南面,不給敵國任何的喘息機會;這個時期的南唐,並不像李煜時期那麼頹廢,南唐國主李璟亦是一個四處對外擴張的人物。

所以,趙大的發跡,也是跟隨柴榮對南唐中崛起的,後周對南唐的致命一擊,源自趙大指揮奪取了江淮,使得南唐徹底淪為偏安江南的弱國;

隨後,柴榮病死,趙大繼位;繼續用兵,南方各國迅速被滅,只有北漢各種堅挺,原因無他,北漢城堅地利,又有契丹大軍時刻來援,在山西與遼國呈掎角之勢;

從柴榮時期到登基,趙大數次攻打北漢,但迫於契丹的壓力,只能以殺傷北漢有生力量為目標,掠奪北漢人口,蠶食北漢領地。

趙匡胤的異外死亡導致北漢意外存活,直到宋太宗繼位後對北漢的雷霆一擊。

這次太平興國4年的北伐雖大獲全勝,契丹援軍亦被宋軍大破。趙光義不免心聲僥倖心理,令疲師急行軍攻打幽州。這個時期的宋軍也展現出了空前的強兵風範,僅用一個月時間,對太原的戰略進攻就變成了對幽州的戰略進攻,宋軍雖疲憊不堪,但一路高歌猛進,從太原轉進,僅用40天時間,就打到北京城下,並將幽州團團包圍,四面圍攻,嗯,四面圍攻,一點不給韓德讓投降的機會;

嗯,數十萬宋軍在經歷了滅亡北漢,一個多月的急行軍,連下大片城池,然後猛攻幽州城二十多天不克,讓我想想,我覺得劇情要反轉了。

遼國名將耶律休哥率遼軍精銳五院軍疾行千里,趕到幽州城下,於高粱河一舉大破宋軍;

從高粱河戰役後,宋軍統一全國的步伐就戛然而止,隨後的雍熙北伐等等等,接連失敗,不客氣的說,趙二把柴榮、趙大辛苦經營數十年攢下的精銳禁軍敗了個精光。

隨後,西北党項的崛起,牽制了宋朝大部分精力,而高粱河之戰後,宋遼開始了長達25年的拉鋸戰爭,直到澶淵之孟,宋遼兩個強國不得不握手言談;

總的來說,先南後北的戰略不太成立,趙大柴榮也沒真的叫過這個口號,但宋軍統一全國的戰爭,的確是對應了先南後北,但這裡面隱藏著北方強鄰的虎視眈眈,是不得不為之。

北宋的滅亡,與幽州地利有著重要的關聯,但結合北宋末期的各種昏招來看,幽雲給了宋朝也沒什麼卵用。


人總是要死的,王朝總是要滅亡的。你出生的時候腳先出來,受了風寒,腿腳不好,後來長大了跌了一跤,死了。但是不能說你出生的時候腳先出來就導致你了日後的死亡。


沒有。因為北宋是被金國滅亡的。

——————————————————————————————————————————————————————————————————————————————另附歐陽文忠公散文一篇。

原弊——[宋]歐陽修

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而今之為吏者不然,簿書聽斷而已矣,聞有道農之事,則相與笑之曰:鄙。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知務農而不知節用以愛農,是未盡務農之方也。

古之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濟。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節,民無遺力,國不過費,上愛其下,下給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盡其所任,一日之用節之必量其所入,一歲之耕供公與民食皆出其間,而常有餘,故三年而餘一年之備。今乃不然,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甚者,場功甫畢,簸糠麩而食秕稗,或采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此甚可嘆也!

國家罷兵,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後來者未嘗聞金鼓、識戰陣也。生於無事而飽於衣食也,其勢不得不驕惰。今衛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僱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鬥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戰,雖耗農民,為之可也。奈何有為兵之虛名,而其實驕惰無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長大壯健者皆在南畝,農隙則教之以戰,今乃大異,一遇凶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為廂兵。吏招人多者有賞,而民方窮時爭投之。故一經凶荒,則所留在南畝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為兵,則恐為盜。噫!苟知一時之不為盜,而不知終身驕惰而竊食也。古之長大壯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長大壯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儘力乎南畝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為僧、兵,則終身安佚而享豐腴,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


你所想的人家都想過,人家是專門打仗的喲親,他有自己的智囊團,而且太祖自己打仗也是很牛的。再一個就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你看到周世宗的節節勝利,沒有看到契丹的勇武強盛。最怕僵持之後被人爆菊,為什麼不營建個穩定的後方呢?

另一個,說實話太祖的民族情緒比周世宗要稍微差一點。他首先想的是自己能否在那麼多割據勢力中屹立不倒,所以他的首要任務就是掃除周邊小國。

至於北宋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這個也完全可以寫一大篇文章來論述,我比較懶就不多說了。主流的那些觀點:宋朝重文輕武,積貧積弱,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地方軍隊軟弱,中央防衛倒頗強;朝政腐敗,文官誤國,宋江方臘農民起義;冗官冗員;宋徽宗的個人作風問題;宋末的黨爭問題..............如此這般,很多很多。

最後一點,看歷史故事,評價歷史人物,千萬千萬不要以上帝視角去評價他們!!!!!!千萬不要以上帝視角去評價他們!!!!!!千萬不要以上帝視角去評價他們!!!!!!!!據說重要的話要說三遍。


據說在知乎回答問題,首先該做的是看看「也沒有這個問題」。

我啰嗦一大段,沒有意義,把書上的話複述一遍假裝是自己想的,這種無聊裝逼的事我也沒興趣。本來想貼一下經略幽燕的截圖,不知道什麼緣故盡然不顯示圖片。#(噴)所以請樓主自己去看曾瑞龍《經略幽燕》的第一章。大體地,曾瑞龍先生指出了這麼幾點:

1.戰略思維不等於實際採取的戰略政策。

2.太祖對北漢多次用兵,興趣不小,沒有按先南後北的順序來,只是北漢比較頑強,又有遼國幫助,一時沒坑下來

3,這記載最早是出自《邵氏聞見錄》,可能是後人對宋初滅諸國順序這一歷史現象做出的總結,而不是太祖的戰略政策。

4.一伐失敗未能擊敗遼國,有其具體原因。和先南後北的順序和沒有邏輯關係。


跟策略無關,跟體制有關。

先南後北並不是宋弱的原因;它們是另外一個原因導致的共同結果——這個原因就是中央缺乏權威,武將驕橫跋扈。駕馭武將,僅僅依靠皇帝個人的威望;如果皇帝個人沒有威望,武將們是不會效忠政權這個招牌的。

郭威這些老油子是跟劉知遠混,不是效忠「漢」,老劉一死,誰都不把劉承佑放眼裡。趙大是跟柴榮混,也不是效忠「周」,柴榮一死,柴宗訓就是棄兒;擁立趙德芳的那些宿將也是跟趙二混,而不是效忠「宋」,趙二一假死,也差點下台。五代到宋初,武將們都是實打實的人身依附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極其不穩固,很容易就跟你玩一出下克上,誰受得了。

宋祖先南後北,首要考慮的並不是統一國家有多快,而是要考慮的是怎麼穩定內部。身邊一堆武將都是大老虎,既要喂他們東西吃,又不能喂的太快太飽,否則一旦沒有東西餵了,就要反過來吃人了。斷斷續續地餵了十幾年,這些老虎們基本都變肥了,才好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建立了北宋才導致北宋的滅亡,他不建立北宋就不存在北宋滅亡這件事。


北宋的滅亡其實就是一句話「我朝太祖原先也是後周的忠臣啊,後來膝蓋中了一箭,就有了大宋~ xx將軍很能打也是忠臣不假,但是我們還是把他招回來護好膝蓋吧?」

古代通信技術不行,不下放權力給武將就不能打仗,下放權力就容易擁兵自重,所以北宋選擇了壓制武將,這樣的國家不死還等啥?我不是說他們的選擇和思路就是不合理的,但是國家滅亡確實和這個有直接聯繫。


首先宋是繼承唐帝國衰亡後的頹勢,漢民族在武功上的上升期也過去了。

我認為趙匡胤的這項策略並非是亡宋的原因。反而是符合歷史規律的。

秦始皇是如此,漢高帝是如此,隋文帝是如此,唐太宗也是如此,就連近世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也不在乎先本部後邊疆。

不過我想,匡胤在政治上的格局恐怕沒有前幾位那麼大。在宋的初期,他大概也沒有把握說他的王朝可以主宰中國300年,並以文治著稱於青史。因而他在武功尚未完成的時候就剝奪了將領的兵權,這是右的錯誤,當然也是他鑒於五代更迭的考慮。而由他開始文官治理,還有兵將分離制度,對於皇權和軍權都是制約。

這恐怕是宋兩次亡於蠻夷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大朝代中,漢文景之後有武帝,隋文帝之後是煬帝的征服,唐高祖之後有太宗的北征突厥,明太祖之後也有世祖的五征漠北,清朝康雍乾的武功更不肖提。

這些都是大一統王朝的慣常邏輯,可是在宋就不是如此。北伐幾乎沒有勝大進展,也沒有雄主出現。最出彩的仁宗也是以守成之主的面貌出現。難道是地氣北移中原不出人了嗎?

值得思考。


錯的沒邊了,典型的事後諸葛亮,我們可愛的某些鍵盤奇才在一千年後通過歷史迷霧看著語焉不詳的史料,居然比當年最傑出政治家們還懂局勢?我倒寧願相信燭影斧聲的影響更大…

權且也當一回鍵盤政治家,遼國時任皇帝可能的確昏庸,但國家基礎尚在,雄兵驍將不可能說沒就沒,而且當時的遼國政權尚未漢化,國力的集中程度必然比不上同等情況下的漢族政權,僅僅說皇帝昏庸就覺得遼國好對付,恐怕有點小看人家了…


南方政權比較富庶,北方游牧民族窮但強悍,但是那時候也就是游擊騷擾,並不能成大氣候,事實上,縱觀5000年歷史,北方民族一直受到統治者的重視,但借用國民黨的一句話,攘外必先安內,其實細想,中華民族大一統者歷來都是這個策略。


北宋亡,不在幽雲,國家興亡不是知乎的任何一位能夠講的清的,太多因素,太多不確定性。都是事後站在已經看到了一種失敗結果去顛覆,都是不現實的。


不要把遼朝看作匈奴突厥之類的純游牧汗國,遼朝是類似拓跋鮮卑/北魏的強大國家,局勢是南北朝對峙而非漢唐那樣的中原大一統帝國對抗鬆散的游牧部族聯盟。


不可能有「先南後北」這樣宏偉的戰略布局。

要知道當時藩鎮割據,相互攻伐。一個朝代能傳續70年都很不錯的,一個臣子也不能夠指望他終生寧死只侍俸本朝。而太祖趙匡胤也不會忘記他作為一個臣子時是怎樣地在領兵出征的途中黃袍加身反過來攻打大周的都城,佔領大周的土地。

或許太祖夢想過統一海內的場景,但是任他再自信也不會狂妄到能夠一掃天下建立唯一的帝國。 所以說他是不可能有這樣宏偉的戰略布局的。

大宋前期所做的不過就是 自立—自強—擊弱— 一統—遠征—守關。而「先南後北」是帝國建立過程的現象。

北方除北漢外也沒有什麼大的割據政權,而大遼屬於不同於中原文化背景下外民族所建立的政權。大宋首先不攻打北漢當然是有把北漢作為契丹與自己緩衝地段的考量。

所以可以這樣說,一開始根本沒有這個想法,後來地盤闊一點了有「先南後北」的思想,但是談不上戰略不戰略。與其說「先南後北」,倒不如說是「先易後難」。太祖一開始沒有和契丹產生衝突,不是不願意,是根本打不贏。就算取得局部戰果,也無法消滅整個部族,隨之而來是的將要承受整個北方防線的烽火。


隨便說幾句。

歷史是不容假設的,假設性的問題沒人能說對,時間才能說明一切。

這個策略並不是國策,宋太祖也出兵了,只是沒有打贏北漢,他也想收回燕雲十六州,但是難度大。

古代打仗最重要的是什麼??錢。軍事未動糧草先行。沒有錢靠什麼打仗?只有收編了南方的割據政權,一方面有更多稅收財力支持北伐,一方面解決了後顧之憂。別忘了他可是說過,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然後很多事情要看長遠的。太祖雖然沒能成功滅了北漢,但是太宗做到了。靠他真的可能嗎?主要還是多年的攻略和積累。

最後北宋滅亡和這個沒有太大關係,是基本國策的問題。太文弱的國家旁邊有那麼多強大的外族,能斡旋那麼久已是不易。另外杯酒釋兵權後的權利細分,兵將不識,文官樞密使調兵,這些都是惡性循環的弱點,所以最後積貧積弱。


北宋的滅亡和先南後北是沒有關係的。反而我覺得先南後北的政策很正確。要了解到這一點,就要明白幾個事實。

一~北宋開國的時候,漢人已經失去了優質的馬源產地。戰馬獲得的渠道極其狹窄,在積累自己實力之前,一旦過早和契丹爆發大規模戰爭,戰馬補充抵不過消耗,就好比虎式比不過t34龐大數量一樣,最後的結果是很不樂觀,那真是你有契丹馬,我有宋兵乙。

二~北方燕雲戰略要地已淪於敵手,太重鎮太原也被被北漢所踞,宋軍在沒有整合內部優勢之前貿然北伐,要同時面對三重壓力【第三重就是未被統一的南方諸國】,德軍兩線作戰被打的直接悲劇,何況宋軍?後勤很有問題,富裕的南方沒有統一,一旦長期對峙,無法支撐後勤消耗。

三~是,趙匡胤是奪位稱帝,立國太短,過早和更強大的契丹作戰,一旦有閃失,內部可能會崩盤。只有通過對南方的戰爭不斷勝利,積累功勛和人望,不斷調整內部人員安排,讓聽話的上來,有問題的下去。讓內部圍繞在趙氏家族為核心,即使戰敗也不失國族滅。

趙匡胤和趙普的先南後北方針,一言蔽之,正所謂,未戰先慮敗。實乃老成謀國之策。


推薦閱讀:

我們不知道的歷史真相?
如何看待在網路評論區說出「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句話的人?
為什麼德國二戰沒有建造航母?
中國歷史中亂世很多,英雄倍出,可是到了今天,能夠被廣泛認知和記憶的,為什麼只有三國?
中國哪個朝代的盔甲最好看?

TAG:歷史 | 宋朝 | 歷史知識 | 歷史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