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安徽大學篡改國立安徽大學校史?那麼國立安徽大學和現在安徽大學的校史是什麼樣子呢?

最近一直看到安徽師範大學在不斷展示其作為國立安徽大學的繼承人的資料,那麼民國時期的國立安徽大學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安徽師範大學、安徽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慶師範大學的校史,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安徽人自答】說現有的安徽大學篡改原國立安徽大學歷史,這種說法是客觀的,但也確實不盡人情了,因為在院系改革拆分原國立安徽大學之前,以國立安徽大學為代表的安徽綜合性高等教育學府的學脈也是幾經中斷、幾經重建的。所以我覺得不必刻意吐槽現安徽大學如何篡改歷史,畢竟,在院系改革後直到現在,也只有這所安徽大學(原稱合肥大學)能夠承繼安徽綜合性高等學府的學脈(注意我說的是廣義的安徽綜合性高等學府的學脈,而不是狹義的那所國立安徽大學),這個地位是其他非綜合性的大學無法擔起的。除此之外,我個人感覺這個結果總歸是比當年燕京大學和輔仁大學的命運要好吧。

———————分割線———————

下面來梳理一下近代安徽高等學府的歷史,樓主所列舉的那幾所學校除現安徽大學是由1956年新建立的合肥大學就地改名而來的之外,無一不是從近代這一學脈中發展而來。

一、先梳理這一學脈的主線:求是學堂(也包括兼并進來的原安徽省學——敬敷書院,這原不屬於近代教育的體系之內,是因兼并而入內的,這也說明近代安徽乃至中國教育的過渡性,新舊界限是不明晰的)、求是大學堂、安徽高等學堂、省立法政專門學堂——私立江淮大學、省立大學、公立法政專門學校——安徽省立安徽大學——安徽臨時政治學院、安徽省立安徽學院——國立安徽大學。

(一)、求是學堂於1897年由安徽巡撫鄧華熙設於安慶,學堂建制仿盛宣懷創辦的天津中西學堂(現發展為天津大學),是一所新式學堂。其址設於敬敷書院,敬敷書院建制撤銷,併入求是學堂,人員亦有併入,那時的新式學堂,在教員與教育上仍有極大的中世紀遺存。1901年時任安徽巡撫王之春應慈禧太后詔仿袁世凱在山東舉辦的山東大學堂(現發展為山東大學),改求是學堂為求是大學堂。一年後又應管學大臣張百熙制定的《高等學堂、中學堂、小學堂章程》,時任安徽巡撫聶緝椝做出調整,求是大學堂徑稱「安徽高等學堂」。1906年嚴復曾出任安徽高等學堂總辦。1906年,聶緝椝又設立省立法政專門學堂,一般被視為此後安徽綜合性高等學府中法學科的源溯。此兩校皆因辛亥革命而停辦。

(二)、1912年,安慶人程濱遺獨自募捐成立私立江淮大學,私立江淮大學中包括教員和學生有相當規模來自於上述的安徽高等學堂和省立法政專門學堂,所以可以說,安徽近代綜合性高等學府的學脈至此是傳到了私立江淮大學身上。同年,革命黨人柏文蔚出任安徽都督,起用陳獨秀,陳則籌辦了省立大學,但此校一直未能像樣操辦,於1913年勉強併入私立江淮大學。然而反動軍閥倪嗣沖統治安徽後,私立江淮大學受到極大衝擊,被改為「公立法政專門學校」,程濱遺也離開了安慶,而這個學校也是在勉強維持,可以認為,上述安徽近代學脈至此是式微,甚至是中斷了。

(三)、安徽省立安徽大學經多年的籌備後,於1928年正式成立。這也是正式定型的安徽大學,直到安徽淪陷之前,這個學校一直發展飛速,許多學術名流躋茲執鞭,不一一列舉。當時有這樣的說法:(安徽大學)於(南)京滬一帶,僅次於同濟。

(四)、安徽淪陷,安徽省立安徽大學被迫解散,書籍及器材流失嚴重,學脈再次式微。撤逃到大別山腳下的安徽省政府於1941年籌辦臨時政治學院,該校於1943年改為安徽省立安徽學院,這個學校有相當部分教員和學生來自於原安徽大學,故可被視為學脈承繼者,發展也相當不錯。

(五)、1945年國土光復後,原安徽大學學於安慶復校,並援河南大學和湖南大學之例改為「國立安徽大學」,此時的國立安徽大學,生源及教員幾乎全部來自於省立安徽學院,而安徽學院在人員流動之後則遷往蕪湖。

(六)、1949年解放軍接管國立安徽大學後,學校遷往蕪湖與安徽學院合併,稱「安徽大學」。

(七)、1954年,安徽大學建制撤銷,拆分為安徽師範學院(留在蕪湖,即今安徽師範大學)和安徽農學院(遷往合肥,即今安徽農業大學)。1956年,安徽省委在合肥新籌建合肥大學,1958年毛澤東視察該校,並提議把校名改名為「安徽大學」,安徽師範學院(此時稱「皖南大學」)中繼承自原國立安徽大學的物理系部分師生遷回安徽大學,這一部分也成為安徽大學中唯一承繼於原國立安徽大學的部分。

二、關於樓主提出的那幾所學校的歷史,安徽師範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大學應該已經清楚了。至於安慶師範學院,除了敬敷書院的舊址之外,與上述學脈別無關係了,基本是於1958年新建立的。

———————分割線———————

最後貼圖一張,願安徽大學發展更好,安徽省需要一所全國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來支撐起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承繼與發展。


又查了關於二號安徽大學的來源:

合肥大學為1956年在中國合肥籌建的一所綜合大學,1958年定名安徽大學。

1956年5月20日,中共安徽省委向中央發去一份電報,要求在合肥建立一所綜合大學。根據安徽省省委決定,在合肥建立的這所綜合大學擬定校名為合肥大學。

1958年7月5日,國務院第七次會議決定曾希聖兼任合肥大學校長,張行言、孫陶林任副校長。7月21日,省委決定成立合肥大學黨委,由張行言任書記,原解放軍南京軍區師範學校政委方誌明任第一副書記。

1958年9月16日,毛主席來到合肥視察,當曾希聖請毛主席題寫校名時,毛主席說:「還是『安徽大學』好」。學校定名安徽大學,9月16日也成為安徽大學校慶日。

1958年10月24日,學校發布公告「合肥大學(58)(校辦字)第26號《關於啟用安徽大學印章事》」,原文如下:「合肥大學已改名為安徽大學,並於10月13日啟用安徽省人民委員會頒發之『安徽大學』鋼質印章,原『合肥大學』印章同時作廢上繳,特此函告。」

謝邀。

研究了一下,試著用最簡單的語言表述清楚。

國立安徽大學於1928年成立於安慶市,1949年遷至蕪湖市,與蕪湖市的一所省立安徽學院合併,命名為安徽大學,這裡稱它為一號安徽大學。一號安徽大學於1952年搬到合肥市,1954年,一號安徽大學分為安徽師範學院(安徽師範大學)和安徽農學院(安徽農業大學),這時一號安徽大學不復存在。而安徽師範學院(安徽師範大學)在曾經蕪湖市的一號安徽大學原址上建立的,所以它繼承了一號安徽大學遺留的檔案,所以某種意義上安徽師範學院(安徽師範大學)是成立於1928年的國立安徽大學(一號安徽大學)的嫡傳。

現在的安徽大學在這裡稱為二號安徽大學,它成立於1958年,它的前身是合肥大學,它的物理專業來源於安徽師範學院(安徽師範大學),所以它也有一部分國立安徽大學(一號安徽大學)的源流。

大概是這樣,錯誤的地方希望知友們指正!


講道理,某匿名,你高考都沒我考得高你逼逼個啥,某農大真有安大遺風你能考上?本不想說這些,不然又說我狂沒素質莫名優越感什麼的,可這就是鐵的事實啊,我垃圾你比我更垃圾啊,不服你回去重新高考啊,最後一次編輯這個問題了,過二十年三十年再回來看吧 ……………分割線………………………有人說我秀優越,說我狂,我哪敢在知乎秀什麼優越啊,在知乎這種藤校遍地走,985多如狗的地方,我只敢夾著尾巴點贊啊,可是安大是我母校,豈能容你侮辱啊,再說,這種歷史問題就猶如釣魚島問題,爭論方天然的對立也沒得講,我安再爛,安徽第三還是沒問題的。為避免更大爭議,評論區我就關了,你要覺得我言語冒犯了您呢,我說聲抱歉,但是答案不會改。過幾天就畢業去其他地方讀書了,願我安勵精圖治早復榮光。

^_^-_-#=_=+_+$_$(☆_☆)Y(^_^)Y凸^-^凸

作為安徽大學學生,我們在哪裡,安大就在哪裡。無論國立安徽大學怎麼變遷,有能力從高考殺出來去那裡讀書的人都是我們,而不是那些什麼其他大學的人,因為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高考成績都是高於題中所提幾所學校的學生,所以我們配得上安徽大學這個名稱。至於為什麼會有人熱炒所謂的校史問題,因為他們不服啊,讀書讀不過我們只能走歪門邪道。


現在的安徽大學(原合肥大學)為什麼不敢正視歷史呢?為什麼總有些人喜歡粉飾自己?一味的遮掩,只能看出某些人內心的懦弱。這讓我想起了朱元璋當了皇帝後,硬是認大學者朱熹為祖先這樣滑稽可笑的事。合肥大學這段歷史很丟人嗎?你發達了,鄉下的老母親,就不是親娘了?

我們來看看安徽大學(原合肥大學)官網上的簡介: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作為安徽現代高等教育開端,學校1928年創建於當時省會安慶市。抗戰期間,學校被迫西遷,並一度流散,1946年復校,為國立安徽大學。1949年12月遷至蕪湖,幾經調整,學校於1956年遷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復招生。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學校進入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尤其是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建設行列之後,更是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從官方的簡介上看,安徽大學(原合肥大學)根本沒有提到合肥大學這段校史,硬是把別人的祖先,當成是自己的祖先(眾所周知,現安徽師範大學才是國立安徽大學的嫡傳)。一個學校這樣明目張胆地篡改歷史,由此可想,這所學校一定會包容學術造假的。因為很淺顯的道理,盜竊者是不敢指責其他盜竊者的。安徽大學(原合肥大學)這樣欺世盜名,目的無非是想招到優質的生源,可是這樣做,不僅招不到優秀的學生,反而會受到知情者的鄙視。大家也都能看到網友「身騎白馬探花郎 」的辯解是多麼的幼稚可笑,因為那根本就是強盜邏輯。我作為一名某農的學生,尚不敢說我農是原國立安徽大學,安徽大學(原合肥大學)卻能這樣明目張胆?只能借用諸葛先生的一句話了「我從未見過如此	imes 	imes 	imes 	imes 之人!」。


安大確實由合大改來,但學校內部師生好像從來沒有在意過這些,每天想的是怎麼樣趕上隔壁工大的水平,沒有時間去爭論這些,實在不服合肥大學改安徽大學的,去找當事人吧,北京市東城區前門東大街11號,毛主席紀念堂里


一母所生,一脈相承。本無所謂爭名,非要分出個所以然,難道不是不平自己不是211而某「假冒」安徽大學卻是211?安大和安師大,如果高考分數夠,你會去安師大?眼紅,可以把貴校改名國立安徽大學、正宗安徽大學、嫡長子安徽大學、最牛安徽大學、活化石安徽大學,但請不要整天沸沸嚷嚷,以為別人搶了你的211,真的很Low很Boring。你怎麼樣,你的學校就怎麼樣,你適合你的學校,你的學校也配得上你。


安大拉大旗作虎皮的心態我能理解,畢竟一所扶正了的省屬二幺幺大學想要悠久的歷史。

前面幾個安大學生好有優越感。好在安師大院士和傑青本科校友數量目前還是安徽省屬大學最高的。這一點在同類院校中很了不起,保持住需要各校友共勉。

不帶個人感情地說,安大剛剛開始成立的時候,老師學生不是很多來自安師大的么。安師大校友也不會揭穿,不會用「安師大援建合肥大學」這種有點矮化別人的說法。但安大官網非要用「遷建、重建」的措辭,很強勢,很正統,很偉光正。讓安師大學生看到了如何自處?

安慶師範學院跟國立安大一點關係都沒有,買了套二手房,就把前業主的祖宗當成自己的祖宗了,官網上還做如此邏輯說。簡直有點搞笑,希望早點改過來。

至於安農大,他是安師大的親兄弟。

人之常情。情歸情,理還是要理,措辭要低調,歷史已成事實,且已經過去,不要去粉飾。未來還是要我們自己走的。最後,校友共勉!


其實我覺得現在他們再爭這個東西根本就沒什麼卵用,就算你繼承了國立安徽大學,你是嫡傳,但是現在有多少人care?人家看中的只是是否是211,畢業了是否好就業。


貼上1985年《安徽省志》對兩校的介紹吧

安徽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

以上介紹早於兩校第一次出現校史之爭問題(1988年),可以分辨出誰在校史問題上動了手腳

順便附上安徽省志教育志網址:TRS WAS4.0


你說說你們這些人,老是爭校史,沒意思,中國歷史很厲害,天天講四大發明,其實並不沒有卵子用,清末照樣挨打,發展當下才是王道

2017 6 25修改

「你畢業時聽過最傷心的一句話是什麼?」

答 「對不起,我們只要211和985」

本來我態度很好,可是看到某些人的說話態度那麼沖,咱就忍不了


呵呵!要是安師大是211,安大只是普通本科,當年我就填報安師大,爭來爭去,還不是哪個學校好報哪個!


偶然刷到這篇,看到一波安師大的來酸的。我承認我是安大的,本來這件事安大理虧,但是你們這明顯在帶偏觀點。好,現在我們承認安師大是安徽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但我就問一句,現在的安師大要還是和以前一樣牛,你們考的上嗎?當年高考分數夠,你會不上安大跑去安師大?就像我當年分夠我會不去清華來安大?爭來爭去不過就是個名,安大不是什麼頂尖學校,這件事做的也確實欠妥。但安師大沒落也是事實,你們不過是沒本事考上更好的只能想盡辦法長自己的學校臉。安師大以前是牛,但是跟你們有半點關係?那是前輩們足夠優秀好嗎!你們要是在這裡正正經經的說安大這事做的欠妥,我作為安大人願意承認錯誤。但是你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安大不背這個鍋!

還有那些說安大學生有優越感的,我只能說因為你們自己打心眼裡瞧不起你們自己才會這樣認為!


這個架吵的好沒來頭,我初中班主任是安師大的,我本科安大,逢年過節回家見面了我還跟他互稱校友來著。還是希望各位踏實奮進,不要爭這些虛晃名頭,就算安大不是國立安徽大學而安師大是,那又如何?我現在南大讀研,安大安師大考過來的也都有人在,也沒聽說誰會因為一段歷史而獲得什麼好處。

南京對安徽這邊學校只認中科大和工大,你說你是安大的和你說你是安師大的根本就沒區別。爭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會給你貼一身金子嗎?就算貼了些金子,那又如何?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個道理還是很好懂的。


安大,安師大,安農大都跟國立安徽大學有關係啊,誰都可以把這段歷史貼上吹吹牛啊!

感覺大家把校史問題想複雜了,酸來酸去也沒意思。而且大部分人覺得安大是沾了校史的光,我就呵呵了,其實安徽大學在校史這塊挺低調的,百度百科似乎寫的很客觀。

「學校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4月在安慶創辦的、安徽省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國立安徽大學,現安徽大學於1958年以合肥大學、原國立安徽大學部分科係為基礎建立,同年9月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沿用至今。」

大家都是文化人,這段介紹應該還是能讀出來安大自己對校史的理解的。

至於酸安大的孩子,我有一點自己的看法!

(1)安徽大學(原合肥大學)建校之初就被賦予了很高的地位,曾希聖任校長,毛澤東視察題字等等,都表明政策上是在扶持安徽大學。

(2)說安大211末流巴拉巴拉,這個不假!但這可能是安徽省高校大家都面臨的窘境吧。當然中科大是個例外,原因有很多,大家可以研究研究。但是除了中科大,其他的本科高校都是有心無力。說白了,還是安徽太窮了,各位安徽的小夥伴要加油建設自己的家鄉啊。(大家看看深圳大學的發展其實可以會覺得我講的還是有點道理的)

(3)現在的安徽大學很多都在前期積累階段,很多發展戰略也更加趨於務實,希望支持安徽大學的老鐵們給安大一點時間,好好積累,辦教育,急不得。

(4)安大的成就挺多的,大家可以訪問安大官網看一看,百度百科也可以。安大的學生也很有活力。剛畢業才幾個月,昨天去轉了一圈,都發現有很多新變化。

校史之爭還是散了吧,畢竟去哪個學校是你當年高考分數決定的,能上安大你也不會去別的學校。能上比安大更好的學校,你也不會去安大。帶有情感的觀點,難免有失偏頗。爭來爭去,反而傷了和氣。大家都好好努力,讓你的母校以你為榮。


毛病啊。說的好像安徽師範大學依舊是安徽大學就能成為211成為安徽三號牛逼的學校一樣。不好好思考怎麼發展學校好好學校天天爭校史有啥意義。

沒有什麼實力天天爭校史純屬zz惹人笑話。

都不是什麼特彆強的學校不如互相幫助互相發展拋開爭議共同發展才是正途。

利益相關:安大某彩筆


怎麼能說是篡改????張三抗戰中犧牲了,戰友張偉為了紀念他把自己的兒子起名叫張三難道不行嗎?如今的安大可是毛主席給的名字,原先毛主席來視察的時候合肥大學的曾校長可是說「請主席給合肥大學題字」,是毛主席認為合肥大學名字不夠好,給提字「安徽大學」的。如今大學命名不可以重名,爭論一名的歸屬有意義嗎?想起來到了2028年安大百年校慶之時,難道現在的安大,安師大,安農大等不可以一起舉行慶祝嗎?

地球以後改名不叫地球了,地球人單方面改稱地球為艾澤拉斯,大家都同意的情況下,原先的地球它就是艾澤拉斯。(???)


每個大學的學都會對自己的母校有很深的感情,我是安師大的,所以我對我的母校感情很深,前面有幾個安大和安師大的學子本著對自己母校的感情而互掐,這種行為不提倡,再說了,老大和老二本質上都是一母同胞,爭啥呢?


我只想提示一下校史之爭的由來。08年兩校同時舉辦80周年校慶,安大校史自稱從蕪湖的國立安徽大學整體搬遷至合肥,隻字不提它的前身合肥大學以及國立安大相關的安師大和安農。而且當時還要求安師大移交全部關於國立安徽大學省立安徽大學的相關檔案以及文物,但是遭到安師大的拒絕。由此,安師大才開始爭取校史。

我認為一所大學想要真正傳承百年,靠的不僅僅是一個211工程或者資金,誠信坦蕩、立德樹人才是根本。


話說當時國立安徽大學病重的時候,拿出了一點物理系師生資源援建了當時比較窮苦的合肥大學,然後就去世了,他的嫡傳長子安徽師範大學繼承了主要遺產,次子安徽農業大學繼承了部分遺產。後來毛視察合肥大學時嫌其名字太難聽,於是賜了個新名叫「安徽大學」。再到後來安徽大學混的比較好了,開始覺得自己沒啥家族歷史和文化底蘊,於是便拿著當時國立安徽大學援建自己的那點資源當作血緣紐帶,表示自己是國立安徽大學的後代,還將其寫進了族譜里,甚至把國立安徽大學的家歌也拿來當自己的家歌天天傳唱,弄的自己跟真的親兒子似的。這時候作為嫡傳長子的安徽師範大學不高興了:「我親爸因為曾經幫過你就成了你親爸了???」,安徽大學:「這沒辦法,誰讓咱是***欽定的冒牌貨咧。再說有啥好爭的,我可是繼承了爸爸的大名,還是個正宗哎幺幺,到時候咱爸爸百年誕辰之際,咱們倆再加上安徽農大一起慶祝家族一百周年豈不美哉?」,安徽師範大學:「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大學!」。。。。。。。。。。。。。。。實際上安徽師範大學也只是繼承了個名號而已,有實力的土木系藝術系1950年併入南京大學,經濟系1952年併入復旦大學,法律系併入華東政法大學,教育物理數學併入華東師範大學。


不是學校好壞分數高低的問題,而只是簡簡單單正視歷史了


推薦閱讀:

淮北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安徽淮北是一所怎樣的城市?
滁州是怎樣的一座城市?
在安徽宿州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
安徽經濟還有希望嗎?

TAG:安徽 | 高等教育 | 高校 | 安徽大學 | 中國校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