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是商業模式么?
現在大家都在提社群經濟,那社群到底是工具,產品,還是商業模式,是不是所有行業都可以採用社群模式進行發展?
來聊聊社群和移動互聯網的乾貨100萬用戶
O2O眼下正面臨七八年前電商的困局。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預示著類似當年「百團大戰」的O2O燒錢熱潮已經走到盡頭。回想當年,電商也大量燒錢,最終燒出了噹噹網、唯品會、聚美優品、京東等上市公司。但總體來講,那一輪電商燒錢沒有這一輪O2O猛烈。最重要的區別在於,電商通過燒錢完善了基礎設施、加強自己的業務,進而「嬌慣」消費者,聚攏起大量用戶。以京東為例,它的「快、真、方便」,每做到一個形容詞就要花費數十億甚至上百億:要保證貨物能在24小時內送到用戶手中,就要燒錢自建物流和倉儲;要保證沒有假貨,就要燒錢組建專業的買手團隊;要做到貨到付款,就要燒錢建立支付體系。現在O2O公司燒錢並非為了完善自己,而是直接用現金補貼的方式獲取用戶,並培養消費習慣。這樣的燒錢如同吸毒,無論公司大小,一旦一個季度融不到錢就要關門,並導致了刷單這樣的惡劣行為。因此,燒錢的O2O已經變為巨頭的資本遊戲,大家都在拼爹,極大降低了創業的樂趣。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說明投資人的心理已經發生了變化,以往大把燒錢的O2O模式正在成為過去。當O2O的拐點到來,一些創業者正在嘗試另外的辦法,其中比較有影響的就是用社群來彌補補貼用戶的坑。在一個垂直細分領域,100萬社群用戶很可能支撐起一個百億,乃至千億市值的新型公司。
所謂社群,就是用移動互聯網的方式與100萬左右的用戶做高頻互動,建立起有溫度、有情感的用戶連接。比如,羅輯思維的社群電商建立在閱讀者的基礎上,創業家的黑馬社群建立在創業者互相學習的基礎上。構建一個社群,用理念、學習等精神層面的東西增強用戶黏性,這種靠慢工夫凝聚起來的用戶,比直接補貼得來的忠誠度更高。所以,像瘋狂老師、瘋蜜這樣的優秀黑馬企業都已經開始採用社群的方式,而非補貼用戶的方式來發展。目前,社群的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還沒有一家O2O公司靠社群獲得比較大的成功,這是因為社群有一個門檻——100萬用戶。在很多行業,O2O創業者都希望用戶數快速突破千萬級乃至億級,而如此龐大的用戶數量很難用社群的方式留存、激活。也就是說,社群可能更適合某些有限用戶的領域。
但是,100萬用戶就不能支撐起一個百億,乃至千億市值的公司嗎?黑馬學院的核心課程「重度垂直」就是專門探討這個問題的。在我們看來,移動互聯網不同於PC互聯網,PC互聯網的三大特點——過億的海量用戶、免費的殺手級應用、販賣流量,未必適用於移動互聯網。
在一個垂直細分領域裡,與100萬用戶在移動端高頻互動,進而形成移動互聯網的收費模式,這就足以承載一個小而美,甚至大而美的新型公司。房地產領域的房多多、在線教育領域的瘋狂老師等都在努力探索社群模式,未來明星級的O2O公司,沒準兒就會在它們之中誕生。-牛文文
連續創業者一枚,希望和國內的創業者交流國內外產品,個人微信號1193970260
知乎專欄 矽谷密探 關注中美創業 歡迎討論 矽谷密探 - 知乎專欄
社群電商是2016年的風口,分享一篇我在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發表的文章《風口來了!社群電商到底該怎麼玩?》,詳細分析什麼叫社群電商。-----------------------------------------------------------------------------------
既然沒人講得清楚「社群電商」這個話題怎麼辦呢?!我來講唄!時無英雄,只有讓我這個豎子來成名了。為了不弔大家胃口,我先直接拋出觀點:社群電商的關鍵點是三個字:信任感!沒有建立信任感的所謂社群都是偽社群。社群電商建立的基本模式是分三步走的:風口來了!風口來了!風口來了!
當渠道和流量費用越來越高;當商品頁面上的每個字每張圖都已被精雕細琢,只為提高百分之零點一的轉化率;當虧本參加大平台的電商節只能博個吆喝而賺不到什麼錢;當單個用戶的獲得成本已經超過商業的實際成本.我們知道,那個靠「流量+轉化率」的電商1.0時代已經過去了。紅利已經消失,市場被寡頭瓜分,掌控流量入口的平台方擁有最大的話語權。那麼接下來的風口是什麼呢?!最近一個詞被越來越多的提及——社群電商。那麼什麼是社群電商呢?!我查閱了一下網上現有的關於社群電商的文章和觀點,基本上沒人能說清楚。大部分人既不懂社群,也不懂電商,更不懂什麼叫社群電商。講的觀點也是七零八亂,有的沾點邊兒,也沒完全說到點子上。社群電商就是qq群、微信群里發廣告嗎?社群電商就是網紅賣衣服嗎?社群電商就是在樓下放個二維碼,掃碼關注賣東西嗎?上述這些荒唐的觀點都是那幫笨蛋觀察家的誤讀,根本沒抓住社群電商的關鍵點。
1.依靠專業的優質內容輸出形成流量入口,並建立中心化的信任關係
2.依靠社交平台沉澱社群關係
3.提供和受眾人群屬性匹配度高的商品和服務實現流量變現相信大家一定聽得雲里霧裡的,那我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哪些是真正的社群電商,哪些是傳統的電商1.0時代「流量+轉化率」的傳統打法。舉的例子裡面會有一些互聯網圈的前輩和大佬,可能會得罪他們,如果他們讀到這篇文章,希望他們見諒。前兩年火了一位賣情趣用品的90後美少女——馬佳佳,她的爆紅程度大家絕對是有目共睹的,情趣用品生意不佳,以至於最後停掉也是既定事實。不過我們不做事後諸葛亮,拋開結果看過程,馬佳佳做的是社群電商嗎?答案是:不是!馬佳佳雖然靠自己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以及麻辣大膽的言論聚集了很多追隨者。但她至始至終沒有展現出自己在情趣用品這個行業的專業度,導致——她沒有建立起在情趣用品這個行業上,粉絲對她的信任度!我再說一遍,最關鍵的是:她沒有建立起在情趣用品這個行業上,粉絲對她的信任度!粉絲們認可馬佳佳這個人,但是大部分人不認為她做的情趣用品是靠譜的,真有需求的時候,大家要買估計還是會到春水堂之類的老牌電商平台。那馬佳佳在什麼維度建立了信任度?
答案是:傳播能力、意見領袖。大家說到馬佳佳,都知道她做爆點策劃,做營銷傳播厲害,也擅長代表90後發表驚世駭俗的觀點。在這些點上,大家都十分認可。所以馬佳佳做社群的變現方式,最後還是依靠輸出培訓產品(比如到處去做演講)、社群的精神產品(比如組織社群成員出國玩)等。在說幾個圈內人(唉呀媽呀,看來是要把圈裡人得罪個遍的節奏啊)的案例。在自媒體圈,吳曉波、杜子健、萬能的大熊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們在財經、微博營銷、公關領域的專業度大家都是認可的,按我之前說過的社群電商模式,他們在對應的領域依靠自己的專業度是與粉絲建立了足夠的信任感的。
同時他們也依靠自己的自媒體內容輸出,依靠社交媒體沉澱了中心化的社群關係。吳曉波依靠視頻、音頻、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將粉絲沉澱在微博微信;杜子健依靠輸出微博內容(還有某電視招聘節目的露臉),將粉絲沉澱在微博上;大熊主要是靠微博和微信公眾號輸出內容,然後將粉絲沉澱在微博微信上。
這些粉絲都是為了吸取他們三人在財經、微博營銷、公關領域的優質內容而來,因而人群具有極高的屬性重合度,所以他們三人輸出培訓產品,效果就會非常好,事實上他們也這麼做了。上述的玩法就是真宗的社群電商的玩法。後來他們三人還出了書,也賣得非常好,因為書的內容和他們粉絲屬性匹配度是很高的。接下來!接下來!接下來!吳曉波開始銷售他自己海島(是的,他自己有個島!有錢人就是這麼有錢)上的楊梅,杜子健開始賣自己貼牌生產的酒,大熊開始賣黑糖和減肥代餐。據我了解,這幾個產品賣得是不如他們的培訓課程以及書那麼好。原因很簡單,跟粉絲群屬性匹配度不高。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對財經知識感興趣的人特別喜歡吃楊梅;對微博營銷感興趣的人,喜歡喝酒;對公關感興趣的人,喜歡吃黑糖,而且長得胖有減肥需求。最關鍵的是,他們三人沒有建立在對應食品領域的專業度上的信任關係。不過他們的產品也還是能賣出一些,畢竟名氣大,粉絲基數在那兒,從自己的粉絲裡面發展一些代理也容易,但這種打法就屬於電商1.0時代「流量+轉化率」的打法了。因為沒有在對應領域建立信任度。寫到這裡發現已經快兩千字了,好多本來準備講的案例還沒講,秉著「不要在同一篇文章輸出過多知識點」的原則,我還是決定把那些沒講的知識點放到以後的文章里。關於社群電商,我在結尾重新回顧一下前面的觀點,希望大家能有一個系統化的認知,別被其他笨蛋自媒體繞暈了:社群電商的關鍵:是在對應領域依靠專業內容的輸出建立中心化的信任關係。拋去信任關係,純粹靠引流+轉化,沒有復購,就不是社群電商的玩法,而是傳統的「流量+轉化率」的玩法。做社群電商有三個步驟:1.依靠專業的優質內容輸出形成流量入口,並建立中心化的信任關係(關鍵點是依靠專業度建立信任感)
2.依靠社交平台沉澱社群關係(大到一個kol的上萬的的粉絲群,小到一個年輕媽媽的代購群)
3.提供和受眾人群屬性匹配度高的商品和服務實現流量變現(關鍵點是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要和受眾的興趣、關注點及人群屬性有較高的匹配度)
附上我的微信公眾號http://weixin.qq.com/r/VkyRiUjEoxXcrQzq9xlE (二維碼自動識別)
社群是一種組織模式,它的商業模式有很多種。
社群商業變現可能是所有社群最為關注的問題。不過跟所有產品一樣,這一塊卻是最難把握的。本質上來講,變現本身並不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難的是如何將社群做起來。
商業模式是根植於產品本身的,幾乎沒有一套通用的商業模式可以用在任何一個產品上。社群也一樣,由於社群種類多種多樣,我們不可能用一種商業模式去套用所有的社群。
現實就是如此,同樣的商業模式,用在別人身上變現了,自己拿過來卻收效甚微,甚至引起群成員反感。當然,這裡面的原因極其複雜,最主要的就是商業模式是否能與社群的屬性相匹配。商業變現一般是社群運營發展過程中自然出現的結果,絕對不會生硬,也不會無中生有。
正是因為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屬性,所以如今的社群所走的路子都不同。每個社群應當根據自己的情況,再配以持續的深度運營,方才可能收效。
1 幾種常見的社群商業模式
很多人會把社群當作純粹的營銷渠道,這在社群的商業模式上也會有所體現。因此,目前常見的社群商業模式中,或多或少都與傳統營銷思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在社群的爆發期,雖說簡單粗暴,卻也直接有效。
1.社群廣告變現
通過廣告變現,本質上是把社群當作廣告投放渠道。社群是一種媒體,有媒體就可以有廣告,這自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過,任何廣告都應與媒體形式相匹配,否則就是無效的。
社群作為一種新興媒體形式,把其當作廣告投放渠道,肯定不能採取傳統的只求淺層觸達的打法,「丟完即走」註定行不通,你的廣告很容易被群成員看作是垃圾信息而被過濾掉。社群本來就是重運營、重互動的,群成員(用戶)又是相對精準的,因此廣告只有建立在良好的社群運營和精準的群成員匹配上才會有效果。有時候甚至需要將廣告當作社群內容、活動的本身,就像很多自媒體網紅,廣告與內容深度吻合,讓用戶傻傻分不清,粉絲甚至戲稱自己每天就是特意來看廣告的。
不過,社群不似網紅,能有規模龐大的粉絲基數。社群經過高精準化的成員篩選,人數必然不多,所以廣告的覆蓋率不會大,這自然會掣肘社群變現。因此,社群廣告是難以作為一種持續大規模的變現方式的。
2.社群電商變現
社群電商實質上就是,我有商品,通過社群作為渠道賣給你。社群應當賣貨,這是邏輯思維提出的主張。如今,電商已成了很多人做社群的動力和目標,社群只是他們的工具,比如母嬰社群、美妝社群等等。反過來,很多本來尚未變現卻又運作得不錯的社群,也期盼能夠通過電商而實現變現。
社群電商跟社群廣告類似,優勢在於群成員的高精準和高互動(當然這是針對成熟社群而講)。這便要求社群主在進行商品挑選和售賣時要做到與群成員精準對接、有的放矢,如此,群成員才有可能買賬。而這,前提也必須是對社群有過深度運營,社群已經有了良好發展。
純粹地把社群當作產品售賣渠道,缺乏前期的深耕,這肯定也是行不通的,如今早已不是被動接收信息的時代。除此之外,社群電商同樣會受群成員人數不多的限制。所以,就電商來說,我更看好網紅模式,想要通過電商變現,必須要有大體量的粉絲基礎,比如羅振宇和張大奕,他們做電商是很容易成功的。網紅作為自媒體做電商,實質上是把傳統媒體的流量優勢搬到互聯網上來了,所以容易變現。
3.收會員費變現
通過收取會員費的方式變現,可以說是最為簡單直接的變現方式了。所謂的收會費,即是群成員在加入社群之處必須向社群支付一定的費用,才能加入社群、參與社群活動、享受社群服務等等。
這個很容易理解,如果社群或者社群主相對於群成員來說,本來就存在著勢能優勢,那收取一定的「門票」自然是天經地義的,否則就「不帶你玩」。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付費型社群」的做法。
不過,我更願意把收費單純地看作是入群門檻,而不是社群變現的主要手段。社群不同於粉絲群,它是有著共同目標和價值觀的人群聚合,因此群成員是必須經過篩選的,收費就是一個很好的手段。如果你願意為入群付出金錢代價,那基本可以認為你對社群是高度認同的。
總的來說,收費不足於支撐一個社群的商業變現,畢竟群成員數量有限。收高了群成員會減少,想要吸引更多的群成員又不能收高,總體上來說數量不會大。而且一旦雙方建立了收費關係,則可能破壞群成員間的平等和互動關係。群成員在心理上會認為自己進社群是花錢買了產品或服務的,社群必須對我負責到底,這將給社群的運營帶來巨大壓力,得不償失。如果一開始就把收費只當作篩選手段,則不會有這些後續麻煩。
2 某些特定類型社群的商業模式
以上介紹了3種通用的社群商業模式,大部分社群都可以嘗試。而我們知道,社群是率先在某些領域覺醒的,因此很容易出現一些行業類社群,在商業模式上也會有原有領域的烙印,比如培訓型社群、產品型社群、公司型社群。
1.培訓型社群
培訓型社群在變現上具有天然的優勢,似乎只需把本已存在的技能培訓和知識分享模式搬到社群中來,從而通過收取一定的費用直接變現。
培訓收費本質上是把群主或專家已有的勢能進行變現,要麼是群主不斷產生優質的內容等進行輸出,要麼是定期邀請嘉賓進行分享,群成員為學習知識或培訓技能而付費。這種類型的社群在變現上比較直接有效,其商業模式在社群興起前就早已存在,大部分知識培訓類社群都走的這種商業模式。
培訓型社群主要賺取的是群主和群成員間的勢能落差,因此這種社群比較適合知識高度專業化的領域,比如法律、醫療等等。在互聯網產品、技術等的培訓領域也能奏效,因為如今互聯網行業的從業人員收入相對較高,而且也漸漸建立起了為知識付費的觀念,對知識能給自己帶來增值的觀點也比較認同。整體上看,這種商業模式是成立的,而且是可複製的。
不過,培訓型社群對「師資」和持續優質內容的輸出會是巨大的考驗。由於其變現嚴重依賴新成員的加入,即是必須不斷地拉新,這要求社群必須持續輸出優質內容。而對於老成員來說,社群也必須對其不斷輸出新內容,這便在「師資」上提出了要求。能不能做好這兩方面工作,直接關係到變現的持續性。
2.產品型社群
要說商業模式與社群屬性結合最為緊密的,非產品型社群莫屬。我所說的產品型社群,指的是社群在運營發展的過程中,結合自身的屬性氣質,由群成員共同創造產品和服務,進而在社群內或社群外進行變現。比如一個母嬰社群平時經常探討市面上紙尿布的優缺點,吐槽沒有一款好用的紙尿布,那麼社群就可以收集這種需求,生產一款全新的紙尿布品牌,並且讓群成員參與產品設計,甚至向群成員眾籌資金生產這款紙尿布。我們經常提及的小米社群,就是一個典型的產品型社群。
在創造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群成員既可作為用戶提出需求,又可作為生產者參與產品生產。產品型社群通過創造產品進行變現給人一種瓜熟蒂落的感覺,即產品的湧現是社群發展自然而然生髮的結果。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看作是社群的企業化。
因此,產品型社群的商業模式與社群電商是完全不同的。社群電商是把社群當渠道,即我是先有貨,然後向社群成員售賣,這是從B端到C端的信息流傳。產品型社群是先有需求,然後群成員共同創造出產品再售賣,這是從C端到B端的信息流傳。二者信息傳遞的方向反轉了。所以,這種C2B的模式,決定了產品型社群推出的產品或服務一定是紮根於群成員的新產品、新品牌,而不是從別處拿現有產品向社群售賣。
正是這種從C到B的模式,決定了產品型社群的核心是傾聽,即通過互聯網社群的手段獲取群成員需求,並讓群成員的聲音起作用,而不是將自己的產品或想法強制傳播給群成員。這就要求想通過這種方式變現的社群,要切切實實轉變觀念,這將會有一定的難度。
3.公司型社群
如果說產品型社群可以看做是社群的企業化,那麼公司型社群則反過來了,是企業的社群化。
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企業通過社群的手段組織客戶,提高互動反饋。以往企業和客戶之間是幾乎無交流的狀態,除了一些市場調研活動外。隨著社群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社群這種形式在組織客戶、需求調研、產品改良上的重要性,於是便以公司為中心,把客戶組織起來進行社群化運營。
比如現在很多的公司都有用戶群,一些運作成熟的用戶社群,公司與用戶能形成良好互動,甚至形成了以公司產品為核心的文化調性,這對提高品牌的忠誠度、改進產品生產、促進品牌傳播等具有很大價值,無疑也是社群的一種商業方向。
不過,公司型社群從組建之初便是一種不對等關係,即企業和用戶的對立。因此在群成員的互動活躍上有一定的難度,這將使得其商業價值打折扣。這種基於利益的社群連接,關鍵點是要形成社群文化和社群價值觀,這樣才能吸引新成員、刺激活躍度,達到自發展。
3 更具價值的社群商業模式
以上介紹了幾種比較常見的社群商業模式,這些方式都已或多或少被驗證過,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不過在我看來,這些做法還遠未發掘社群的真正價值。
既然社群和社群經濟是大風口,那麼我們就不能過於短視,只看到眼前利益,透支式地通過社群進行短期變現,這對宏觀的社群發展環境來說是一種污染。社群作為人類未來的一種組織方式和經濟形式,必然要有新的商業模式作為支撐。
上面介紹的幾種變現方式有一個很明顯的傾向,那就是基本上都是把群成員當作被攫取的對象,當作局外人,是他們變現的主要來源。這與社群獨立平等、互相協作的本質是相矛盾的。
所以,我們應當轉變視角,社群既然是有著共同的目的和價值觀的人的聚合,那麼群成員與社群主就不應該是對立的。也就是說,我們應當把群成員當作團隊或組織的一份子,由此將會生髮出更具價值的社群商業模式。
1.品牌傳播
社群就是一個品牌,由社群延伸出來的具有個性的產品和服務更是一個品牌。所謂通過社群進行品牌傳播,就是發揮群成員作為組織一份子的作用,讓其傳播「屬於自己」的內容,宣傳「屬於自己」的產品,這相當於一種高質量的口碑宣傳。這從很多自媒體內容通過粉絲的自發傳播而得到瘋傳就可看出端倪,事實上,這部分主動傳播內容的自媒體粉絲,在心理上已經自動結合成了一個以自媒體調性為中心的社群,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內容寫的是自己,有自己的氣質,有自己的參與。
如果鬆散的自媒體粉絲都能做到自發進行品牌傳播,那麼高粘性的社群成員對此更是不在話下,畢竟社群的品牌本身就是自己參與的結晶。
當然,要想讓群成員自發地進行傳播,社群品牌必須做到精準地貼合群成員,比如吳曉波的「吳酒」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不過,由於社群成員本身具有高精準和高互動特性,因此社群品牌所針對的「目標用戶」是很清晰的,很容易做到貼合群成員;除此之外,要想讓群成員自發地傳播品牌,社群運營人員還必須精心設計出遠遠超出群成員期望的驚喜感,讓其有不吐不快的衝動。比如羅輯思維玩過的「吃霸王餐」活動,對群成員來說是極大的驚喜,因此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這對社群的新媒體工作也提出了高要求。
總之,我們要通過精準的種子群體和超乎預期的活動體驗,打造社群化病毒式品牌傳播。我們應該認識到,社群的商業價值不只是變現,如果社群的自有品牌能夠得到「自來水」式的傳播,那將是比短期變現更有意義的事情。
2.資源互換
《認知盈餘》告訴我們,人們除了工作以外的自由時間存在著巨大的盈餘,這種認知盈餘不應只用於消費,還應更多地用於分享和創造。通過這種分享和互換,可以將單個人的平庸變成群體的卓越。這便是共享經濟的來源。
事實上,人們「盈餘」的不僅僅是「認知」,只要是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差異化的互補,都可以看著是一種盈餘,都可以共享而創造更大的價值。共享經濟是未來的趨勢,而社群是最適合共享經濟的一種組織形式。我們知道,群成員通過社群連接在一起後,一個最原始最簡單的合作方式就是交換資源。由於群成員的深度連接,資源互換將會進入一個更加廣泛和深入的局面,這將是社群的巨大商業價值。而如果能配合一些在線社群工具,這種資源互換的效率將會得到更大提升。
對於社群來說,這種資源互換可分為群內互換和群外互換。群內資源互換是發生在群成員之間的,如今的互聯網手段(比如在線社群工具)極大地突破了資源交換的限制,產生了巨大力量。比如正和島人脈社群,將企業家聯合起來互換資源,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人們通過社群組織起來後,還可以利用集體勢能向外置換資源,還是正和島社群,島鄰沒有的資源,就嫁接外部資源進行互換,其所為的「約局」,正是這樣的一種理念。
在這樣的背景下,便產生了「人脈盈餘」,社群將催生出以人脈為核心的商業模式,比如:
人脈交易。人脈將作為一種商品資源進行直接交易,這便可以形成收費模式,以幫助群成員介紹人脈,牽線搭橋;
人脈積累。隨著社群內人脈資源的積累,將形成一種對外的勢能,吸引新成員的加入,形成人脈價值,從而變現。
本質上來講,人脈的價值在於資源的互換,人脈如果不能帶來資源則毫無意義。
總之,我們可以通過社群連接內外部資源進行互換,利用人脈盈餘,創造社群資源連接和交易價值。
3.協同生產
對人的「盈餘」的利用,不能僅僅限於分享互換,還應有更深層次的合作,這就為社群成員的協同生產提供了可能。
如前文所說,人不只有「認知盈餘」,人的「盈餘」是全方位的,比如智能盈餘、經驗盈餘、技能盈餘等等。群成員通過社群的組織連接,使得與陌生人的合作有了可能,這將能充分利用彼此的盈餘價值,共同協作生產有價值的東西出來。比如藉助一些互聯網手段,WIKI百科利用人們的知識盈餘完成了詞條的撰寫。又如羅輯思維通過粉絲的協同生產做月餅,這其中的商業價值自然不必言說。
協同生產觸及了社群存在的本質,它可以生產內容、產品、服務,還可以協同完成一些更加重大的任務。因此,這將有可能是社群最具商業價值、最為誘人的地方。
總之,我們可以通過制定簡單規則,利用群成員全方位的各種「盈餘」,組織群成員進行協同生產,完成超乎想像的商業行為。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認識到,社群商業模式上有多種可能,目前常見的做法是社群廣告,社群電商和收會費;某些特定的社群在商業變現上也做得比較好,比如培訓型社群,產品型社群,公司型社群;而我認為,社群作為一種新興的組織形式和經濟形式,我們應當發掘其更廣闊的商業價值。我們看到,社群在品牌傳播、資源互換、協同生產上具有最為誘人的商業價值,這才是真正的大風口所在。
~~~~~~~~~~~~~~~~~~~~~~~~~~這是一條分界線~~~~~~~~~~~~~~~~~~~~~~~~~~
我們現在在做社群運營的免費服務產品,歡迎社群人員加微信交流:jianguo975加的時候請說明:知乎社群先上觀點:社群不是一個最近提出來的概念,而是一直都在的商業模式。先上幾個筆記圖
它是這樣表現的:1,產品首先發聲,對外吸引對其有興趣的受眾。2,在社區論壇等進行信息補充。比如產品詳介,測評。回答用戶疑問等。3,建立群,骨幹用戶聚集並相互發生連接4,用戶接受產品。要開會了。。。回頭再編輯吧。。以買一個筆記本為例:1,我需要一個筆記本,我走進商店。(用戶需求一個產品,接受到產品信息)2,我原來覺得a品牌的筆記本好用,但是朋友說你要不買個b品牌的吧,紙張不粗糙(社區測評)3,我問朋友你再哪兒買的b品牌啊,我在xxxx買的(社群影響,決定)4,我去xxxx買了個b品牌的筆記本。前幾年的社區概念是營銷第二環節,現在的社群概念則是營銷,影響第三環節。再早幾年的是影響第一環節的廣告。
我瞎逼逼完了。。。你們隨便。在講新媒體社群和粉絲經濟之前,先講講社群,進而從社會學的角度做一個淺泛的思考。(由於新媒體社群範疇並無完美界定,本文僅討論由微信公眾號而產生的新媒體社群,實際上這也是新媒體社群的主要來源。)
可能做微信公眾號和關注公眾號的朋友多少知道社群,在新媒體行業中,社群主要是指QQ群和微信群,甚至包括和微信公眾號直接掛鉤的第三方社群平台,那麼新媒體社群即指一部分有共同志趣的人依託網路平台而形成的特殊社會群體。新媒體社群的主要特點可以包括:普遍性社群精神和社群情感、社群成員目的一致性、持續的互動關係及粉絲經濟化。
1、社群是什麼?社群主要有哪些?
早在1987年,就有社會學者(Worsley?)提出社群更廣泛的定義:可被解釋為地區性的社區;用來表示一個有相互關係的網路;社群可以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包含社群精神(community spirit)或社群情感(community feeling) 。從社群的定義上,我們不難看出,社群的主要要素是特定區域和具有相互關係的行為對象,比如學校里的一個班級、一個家族、一個社會團體組織,甚至是監獄以及依託網路平台搭建的新媒體社群。
在分類上,不少社會學者做出了五花八門且頗有道理的分類形式,如首屬群體和次屬群體、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等,他們的分類依據主要是從群體和社群關係本身出發。既然我們講到社群和粉絲經濟,那麼可以嘗試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劃分社群,即從群體成員的角度簡單將社群分為兩類:有意識聚集社群和無意識形成社群。
(1)無意識形成社群。在這一社群劃分標準上,我們充分考慮受眾——社群成員的主動性,根據社群成員的意願來考慮社群的性質。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家族群體里的首屬群體和次屬群體,與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提出「差序格局」這個概念有相通之處,也就是說一個家族裡由祖孫三代這樣直系親屬關係和親戚朋友這樣的次屬群體關係。像這樣的社群我們可以稱之為「無意識形成群體」,即社群成員無選擇的、無意識的、自然而然的形成的這樣一個群體關係。再比如,學校班級和工作同事(在假定受教育和工作是一個人生命歷程中必經階段前提下)。
(2)有意識聚集社群。如果說無意識形成群體更加接近群體概念的話,有意識聚集社群則比較符合我們理解中的社群印象,即社群成員有目的性的、有意識的聚集在一起的社群組織。這一類最鮮明的社群有兩種,一個是社會工作中的概念,由具有相同社會問題而聚集在一起尋求專業幫助的社會團體或者小組;另一個則是我們本文將要講到的新媒體社群,是由具有相同需求的人而組建的群體交流活動,愛好汽車的人在一起形成汽車文化交流群,關注同一微信公眾號的粉絲組建的公眾號粉絲社群等。
2、為什麼說新媒體社群是特殊的社群?
首先,和一般社群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新媒體社群的特定區域是虛擬的、網路化的。我們可以認為,其他任何一種社群都是基於實地區域的、人與人直接接觸的群體交流活動;而新媒體社群卻是在網路上構造的一個更注重精神和情感交流的社群形式。一群人聚集在一個QQ群、微信群或者第三方社群平台里,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在這一特殊社群里,社群精神和社群情感是維繫社群的主要因素,因為新媒體社群可以說是相同價值觀念主導的,如果群體成員價值觀念出現分歧,會導致部分群體成員的離去或者整個社群的解散。這一點與傳統一般的社群大大不同。
其次,新媒體社群的利益關係。要說新媒體社群伴隨著網路出現就應該大火,可是我們這兩年才比較興起這個概念,是為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微信公眾號的利益化產生粉絲經濟,從而需要新媒體社群具有變現能力,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新媒體社群具有了一項新的功能——經濟變現。在傳統社群中,我們不去要求社群本身產生經濟效益;而在新媒體社群中,我們要求社群成員可以產生經濟效益,所以對於新媒體社群的領導者我們有一個新鮮且經濟化的說法:社群運營。
3、新媒體社群和粉絲經濟的關係
既然我們提到了社群運營,那麼在新媒體中,一切又都和利益掛上了溝,也就產生了所謂的粉絲經濟。這比傳統社群多了一個環節,就是從社群中而產生的錢。
(1)那麼,新媒體社群是怎麼產生粉絲經濟的?
我們前面舉過這樣一個例子:愛好汽車的人組建在一起形成了汽車交流社群,愛好健身的人組建在一起形成健身交流社群,這些新媒體社群有一個有趣的形成機制,即從微信公眾號中分離出來的次生群體,微信公眾號的第一受眾群體是關注者,而真正具有經濟變現能力的是從這些關注者中間分離出來的衍生的次生群體,就是我們說的新媒體社群成員。因此,就像賣家和買家一樣,新媒體社群運營者得找尋到願意為你變現的這一部分粉絲群體才行,這才是一個具有良好粉絲經濟的新媒體社群。
(2)重點來了,新媒體社群是如何通過粉絲產生經濟效益的呢?
有位新媒體運營大拿曾說過(大意),有這麼多粉絲,你不賣點東西都對不起自己。意思就是:錢都來了,你卻不拿,不是傻嗎?當然,首先你得有這麼一個能夠為你的關注者帶來需求的公眾號。當運營者持久地產出關注受眾所需求的東西時,關注者可以轉變為具有黏性的粉絲群體,從而變成願意為你變現的利益客體。
就目前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僅談個人運營者,區別於企業)來看,大致有這兩類:靠賣點東西變現的和靠打賞這種精神鼓勵的。前者比如一個優秀的文學產出公眾號,粉絲黏度很高,形成穩固的社群,那麼就賣點書吧;再比如還有賣公眾號周邊產品的、付費講座的等等,沒有你想不到的,只有號主賣不了的。這一類公眾號的運營者一般是一些個人構成的團體運營,形成一定的商業運營模式的公眾號,對粉絲經濟需求程度也很大,在這方面來說,這一部分運營者已經找尋到比較完善的新媒體社群下的粉絲經濟運營模式了。
那麼另一種,就是依託於微信公眾平台的打賞和接廣告功能獲取利益了,這一類的社群利益較低於前者,運營者個人居多,粉絲經濟效益也叫薄弱和不完善。但是,這不影響社群對它的影響力,和前者相似之處是,它同樣需要具有黏度的粉絲群體的支持,利益的獲得才更高一些。例如,僅在平台上發布文章獲得的打賞收益一定低於加上社群分享後產生的粉絲經濟效益。這就是接下來要談的——
4、新媒體社群和粉絲經濟背後的社群影響力是怎樣的,它到底有多大?
對於運營者而言,或許也可以說到底怎樣運營一個具有粉絲經濟的新媒體社群?
先說說傳統社群的發生形成和活動機制,我所熟悉的社會工作小組。因為要使流動青少年獲得幫助和成長,我們假定組建了一個10人的流動青少年小組。在這一群體中,「我」即是小組領導者,在帶領這一小組中,雖然對象具有相似性問題,但個人又有不同人格特徵,那麼群體中一定會產生第二領導者,也就是小組中必經強勢和受歡迎的個體,第二領導者產生後又會形成以他為主的跟隨者、反對者和無動於衷者。這一般是一個小組或團體的內部形成活動機制,就像一個班集體,班主任、班長、班長追隨者、普通同學和對立者類似,這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小組的無意識分工。
既然新媒體社群是社群的一種特殊形式,也可以稱作類社群,它的發生形成和活動機制和傳統社群群體也有相似之處。在一個新媒體社群中,號主(微信公眾號運營者)一般就是社群運營者,是具有絕對領導地位的。如果你經常混跡各種微信社群就不難發現這麼幾類粉絲:極愛表達個人意見的、附庸者、中立者、反對者以及萬年潛水看見紅包才冒泡的。所以和傳統社群一樣,在這個粉絲群體里有絕對領導者、次領導者和一般受眾。
(1)為什麼社群對粉絲經濟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
首先,共同體的概念使社群成員產生歸屬感。例如,當你發布了一篇文章,直接關注者可看可不看,他沒有太多的情感;而若在這個社群里,你像大家分享了這篇文章,那麼每個人就會感覺是其中一份子,會有閱讀的衝動,也不一定是全部,但效果一定比直接關注者的閱讀率要高。
其次,社群精神和社群情感,這是我們最開始給社群定義時說到的特質。這一點對新媒體社群尤其重要,社群成員的共同價值觀和情感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直接決定了經濟效益。所以,一個較好的社群運營者一定是會調動大部分成員積極性的人,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更好收益,就像一個好的領導者一樣。
最後一個並不絕對的觀點,熟人社會心理和從眾心理。當一個具有一定領導力的社群運營者能夠結實群里大部分成員,至少是說過話的情況下,當群主希望獲得打賞時,會比直接讓關注者被動打賞獲得利益高一些,一個群體成員領過紅包、跟群主聊過兩句,那麼他付費的幾率就高一些;此外,就像網路熱點話題一樣,關注的人多,那麼你也會想去了解一些,對於新媒體社群來說,亦是如此,成員對運營者的讚賞的人多,也會調動一部分群內成員的積極性。
(2)如何快速運營一個新媒體社群並讓它有變現能力,這是社群運營者要考慮的問題。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BadAppl
商業模式的定義是通過什麼途徑或方式來賺錢。而大部分為了興趣的社群成立之初其實商業的氛圍是很淡的。
如果事先目的就是商業化的話,社群運營人員可以考慮的盈利模式有:1.獲取足夠的UV後流量變現,直接導流至自身產品/服務2.社群內部具備話語權的個人開啟自己的商業模式,粉絲變現(股票群新浪大V)3.利用廣告位盈利哈哈 感覺知乎研究社群相關話題的人比較少呢:)我的理解是,社群是一種生活方式,未來的生活、商業都是圍繞社群來開展:)
我覺得社群既是一種工具,也是一種商業模式。
有共同喜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充分相互互動,有共同利益產出。定義為社群。
可以分為行業社群、地域社群、產品社群、喜好社群等等我們可以用社群模式來進行推廣、用戶需求採集、合作互助等。有別於粉絲經濟,粉絲基於單個明星。社群強調每一位成員的價值輸出,群體、成員均受益。理論上所有行業都可以以社群模式發展社群,顧名思義,就是一群人組成的一個群體,通過互聯網也好,線下也好,大家共同的話題,或者共同的目標、愛好,在一起討論、聊天、撕逼等。
社群就是這樣一個群體的組合。為什麼要談社群經濟呢?因為這樣的組合多了,聚集在一起的人多了,自然就可以實現某種目的,比如賣產品、賣服務、眾包、眾籌等。當然,對於企業來說,也可以通過品牌、服務、產品、行業等來組織一個群體,這樣這個群體就可以專門用來消化企業的服務、產品等,從而實現持續性的贏利。社群是否適合所有行業?可以這麼說吧,你的產品或服務符合某一類人的興趣愛好、目標特點的,都可以組成一個社群,從而發展社群經濟。社群是否適合所有行業,需要看你的服務和產品,但總的來說,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可以有社群。社群有大有小,不是說非得到XXX人才叫做社群。只要你能把 一類人聚集起來,並能夠活躍起來,那麼這就是一個社群。羅輯思維和趁早,這兩個社群的產生都是靠創始人的個人影響力發展出了被認同的理念,並由創始人或認同者發起,形成社群。社群理念來自創始人,他們根據生活經歷形成了對世界的認識和態度,具備普世價值,能夠激發共鳴。勢積攢夠了,就能借勢而起,發展出可挖掘商業價值的社群。
他們有兩個最大的共同點,一是理念——充當了「品牌基石」的作用,有大家共同認同的理念就能保持長期的連結,如:羅胖的「U盤式生存」,趁早的「女性自己的活法」;二是粘性工具——充當了「爆品」的作用,和成員持續交流互動強化共同理念,保持粘性,如:羅胖的「60秒語音」,趁早的「效率手冊」。
從產品角度看,理念和粘性工具都是一個社群的必需品。當理念讓大家連結成為社群時,實際上是「同一類人」完成了找到「同一類人」並聚到了一起這件事,相對於大家為了達到什麼目的而聚到一起,凝聚力要堅固。再堅強的人也需要同類,再堅固的東西也需要保養,用粘性工具來強化「同一類人」共同認同的理念。
有一種怪現象,在自由市場經濟環境下,很多商業組織比如公司,在管理上卻是一種計劃經濟的配置機制,左右互搏?互聯網社群是鬆散的組織,不能靠至上而下式的管理,而是順勢而為。怎麼順勢而為?在社群形成後,成員數量越來越大,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找到和解決這些需求並創造商業價值。
從社群產生的需求,一定是跳不出社群框架和天花板的,那就是社群理念。舉個極端的例子,一個丁克社群的創始人要是做了孕嬰用品電商,這種逆流而上的產品一旦出現,估計賣不動,搞不好還會掉粉。從產品層次看,理念是產品戰略,根據需求去做開發是產品戰術,戰術與戰略保持一致。
社群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要按照社群的理念完成產品戰略的定位,根據定位去挖掘和篩選成員的需求並按優先順序排序。根據需求搭建一個個的小圈子,規劃產品,使每個人可能是某個圈子的消費者或者產品/信息/服務的提供者。有三個要點需要融入到產品中,互動,互利和相似性原則:
互動的目的是使參與者得到反饋,使其更活躍。
互利是一種機制,讓分享/貢獻者有機會成為獲利者,在小圈子產品中培育意見領袖並使其有利可圖。
相似原則是產品策略,一棵樹的分枝自我複製並延展,並選擇陽光強烈的方向攀枝,最後進化為參天大樹。社群也是一樣,產品經理對小圈子也需要象對待社群一樣做規劃,因為在小圈子裡意見領袖的地位就好比社群的理念創始人精神領袖。
社群的時代早已到來了,只不過大多數人只會玩,卻看不到裡面的機會。對商業來說,社群完全可以讓你跳出傳統的競爭模式!作者——趙廣偉。
社群基於互聯網,互聯網可以讓每一個人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同類,有共同愛好,共同標籤的同類。這一群人通過互聯網自由的鏈在一起,這就是社群!
我來做一種假設,假設你是一個賣足球用品的,你在體育館旁邊有個不錯的門店,你每天賺個千八百的問題不大,這是傳統的思維。
再假設你是一個賣足球用品的,你是一個足球貼吧的吧主並且是一個足球專家(嘴上的專家也算),你們每天都在討論有關足球的事情及賽事。你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話題,大家喜歡聽你講足球及預測賽事,那麼你的商品會不會好賣?你每天賺個萬八千的也很正常,而且你的店面成本要節省很多,這是社群思維!
前面的一種假設是一種較為傳統的做法,如果體育館旁邊有兩家店的話,它的競爭壓力就會很大!第二種假設是互聯網思維的一種,叫社群思維,大家發現了沒有,它的模式里不存在競爭,它跳出了傳統的競爭模式!
社群是商家連接用戶的最短途徑和最經濟的方式。
社群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基本就是幾個原則:
圈共同標籤的人;
聊共同的話題;
你是磚家;
社群的形式有:微信群、公眾號、今日頭條、微博、貼吧、直播……
想玩轉社群就要抓住人的幾個心理:人們心中的部落情節依然存在著、人們需要歸屬感、人們恐懼孤獨感、人們需要多一點安全感少一點焦慮感,當你與他們建立了這些信任感以後你的商品還愁賣嗎?
社群本身是一個群體,當結合上運營和經濟,是會涉及商業模式的,我相信社群的未來是美好的toutiao.com 的頁面
我們做社群三年了,社群兩個字還沒有熱的時候已經在做。個人認為社群的出現時伴隨 微信紅包的出現開始展現在大家面前的。首先我們要明社群是移動互聯網的產物,因為手機讓人更加的孤獨,所以要加很多的群組,也就是大家一提社群就想到微信群的原因。當然微信群是社群運維最好的工具,原因也是因為大家都在用微信。這裡要說明的一點就是社群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活躍。這也是為什麼我說社群伴隨紅包出現。以前的評論、轉發、點贊都是社區的屬性。而社群的屬性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活躍。也可以理解為在移動app內部,一群活躍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可以叫社群,他可以在微信、微博、陌陌等社交工具,也可以在一些工具類app上面。能讓一個群體實現一次性的活躍或者持續的活躍都可以稱之為社群。比如最近刷爆朋友圈的逃離北上廣深的事件也可以看做是社群。這個社群是基於新世相這個訂閱號的。
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社群的商業變現價值和意義了。社群一定是運營導向的。通過一定的通訊方式讓一個群實現一次性或者多次的涌動。如果你能夠讓社群持續活躍那麼這個就是很好的商業模式。反之則是很好的盈利模式。社群的媒體屬性很強,也可以理解為廣告變現的最佳途徑。
在我們看來社群一定是以商業為第一目的的,不然的話最多算是和QQ群類似的產物。因為沒有商業化的群體都是很難持續的。這種以商業為目的的社群可以做成商業模式。更多的可以說是一種思維模式和運營方式。我也認同社群本身不是一種商業狀態。另外大家可以想想:在互聯網工具前,難道就不存在類社群狀態?俱樂部算不算?
如果非要用商業模式來談社群,那就是——你可以在社群這個土壤里,種你認可的商業模式,然後看看這個商業模式(商業邏輯)能不能長大?社群本身並不是一種商業模式,當社群運營到社群經濟或社群營銷時,才會需要一種或幾種商業模式的支撐。
社群是相互間關係模式
推薦閱讀:
※如何更好的向 VC 講述商業模式?
※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行業潛規則?
※為什麼電子競技不能辦成類似西甲,英超或者NBA那樣的大型賽事聯盟?
※建築設計領域有哪些新的商業模式?
※滴滴為什麼要推出在線租車業務?純平台的商業模式可能會有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