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說"印刷術樹立了個體的現代意識,卻毀滅了中世紀的集體感和統一感"?
我對歐洲中世紀的歷史不太了解,希望有研究過的學者能解釋一下"中世紀的集體感和統一感"指的是什麼,謝謝。作者後面接著說的幾句我都能夠理解。
印刷術使得閱讀逐漸普及,而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它偏重的是自省。雖然我們可以公開討論閱讀所得的內容,但是閱讀本身仍然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間。長此以往,我們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即在有問題的時候,會首先想到通過閱讀來尋求答案。而基於不同的閱讀水平和認知能力,我們尋求到的答案很可能也是不同的,這也就形成了「個體的現代意識」。
至於「中世紀的集體感和統一感」,我的理解並非是所謂的知識壟斷,而是類似於「公民大會」那樣的形式。在閱讀沒有普及的時候,我們只能夠通過公開討論來相互學習,並最終達成一致。
以前看過一個例子,說一個自來水供應商去到一個原始部落,那裡一直只靠部落的一口井來取水,所以他就說服酋長開通了自來水。但是沒過多久,酋長就要求他來拆除那些設施,因為部落內的日常交流幾乎都是集中在大家打水的時間裡,如果每家每戶都有了自來水,那麼部落內的交流就會受到影響,而集體感和統一感也可能會被削弱。
劉易斯·芒福德的《城市文化》中也有類似的觀點,大概是說工業革命使得住宅結構發生了變化,人們越來越多的住進樓房,而樓房的結構其實是阻礙交流的。正好隨著閱讀的普及,大家就都各自在家讀書了。這非常有利於個體意識的覺醒,但同時也可能會毀滅集體感和統一感。統治了中世紀的宗教算是一種教會、皇帝和基督教徒的集體想像。因為大家都承認了這種想像,所以它不僅成為了一種想像中的現實,也具備了把相信它的人們統一起來的力量,也就是集體感和統一感。中世紀的人們甚至神職人員都不能讀懂用拉丁文寫的《聖經》,所以教會能肆意按自己的需求來重新定義和詮釋《聖經》,基督教徒們也就集體相信了。
但是在印刷術傳入歐洲之後,馬丁·路德把《聖經》翻譯成了通俗讀物,並用印刷術傳播到了平民手裡。在基督徒們發現手中的《聖經》和教會解說的不一樣時,自然就開始懷疑、思考,個體意識就開始孕育而生。
印刷術沒有發明之前,民眾對於宗教,政治等很多觀念的理解都被國家和教會所掌控,大家都能夠達成比較一致的意見。隨著印刷術的發展,民眾有機會自己從書籍里接觸到那些原來只能從別人口中轉述的知識,從而自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理解,進一步討論然後爭論,所以便"毀滅了中世紀的集體感和統一感"。
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推薦閱讀:
※為什麼歐洲中古時代的國王總是喜歡把自己和羅馬帝國扯上關係?
※歐洲中世紀建築風格的特點?
※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有哪些書籍推薦?
※有哪些洛可可風格歐洲貴族女性為主的片子值得推薦?最好場景華麗服飾的?
※為什麼中世紀後期的法蘭西可以輕視教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