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的意義何在?

藝術教育的意義何在?

我們從洋務運動開始,把藝術從西方領入中國,我們開始真正在課堂教授藝術。蔡元培先生在進行教育改革的時候,也寄託著希望用美育來代替宗教或者說儒學一類,(當然個人認為美育和藝術教育不同)我曾經認為藝術家要具有時代精神,要有社會使命感,要能對得起社會的認可。那我們普遍化的藝術教育還有意義嗎?藝術本來就是屬於少數人的,正統藝術本來也服務於少數人的,當今「藝術家」這樣泛濫,是不是本身就是對藝術的褻瀆?藝術教育是否應該精英化教育?那出路又是什麼呢?


謝邀。

問題描述,槽點真是不少……

我們從洋務運動開始,把藝術從西方領入中國,我們開始真正在課堂教授藝術。

如果藝術是從洋務運動後才開始教授,中國這麼浩瀚的悠久藝術史是怎麼來的?

中國藝術的歷史很悠久了。宋徽宗時畫院從教育到產出是一條龍的。

畫的理論著作,唐時張彥遠做《歷代名畫記》,宋郭熙《山水訓》之類,是上好教材。

至於民間的,晚清到民國,多少孩子是靠《芥子園畫譜》學會畫畫的?

事實是:藝術在中國歷史上,尤其是宋朝文人畫大興之後,一直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只是不顯而已。

洋務運動之後流行的,更多是西方/世界美術,而非藝術。

蔡元培先生在進行教育改革的時候,也寄託著希望用美育來代替宗教或者說儒學一類,(當然個人認為美育和藝術教育不同)我曾經認為藝術家要具有時代精神,要有社會使命感,要能對得起社會的認可。

您想多了。

19世紀之前,西方藝術家大宗師們是有藝術自覺的,比如倫勃朗,比如米開朗琪羅。但絕大多數藝術家,尤其是凡代克和勒布侖為首的肖像畫家,更多是在「接受約稿,完成委託作品」。

「要具有時代精神,社會使命感,社會的認可」,是給藝術家加壓力。

莫奈和雷諾阿特別煩這一套。印象派那一代,被這種文以載道的壓迫感給坑苦了。他們只是想畫符合他們藝術自覺的東西,平白無故戴這麼多帽子幹嘛?

那我們普遍化的藝術教育還有意義嗎?藝術本來就是屬於少數人的,正統藝術本來也服務於少數人的,當今「藝術家」這樣泛濫,是不是本身就是對藝術的褻瀆?藝術教育是否應該精英化教育?那出路又是什麼呢?

普遍化的藝術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是為了讓人欣賞藝術,不是為了讓大家都去從事藝術。

以及,誰跟您說藝術屬於少數人?您以為藝術就限於古典藝術?

您現在手頭使的手機和電腦的設計,就屬於工業美術範疇。

您看到的城市建築,都是現代建築、空間設計的一部分。

您用的手機屏保都是攝影藝術。

實際上,從19世紀後期開始,將藝術與設計融匯於生活中一切所見、運用各類非傳統材質,早就開始了。

至於「藝術家這樣泛濫是對藝術的褻瀆」,1875年法國大眾也這麼看印象派的。總有老派的藝術愛好者企圖壟斷對藝術的話語權,規定「這才是藝術」。

藝術教育是否應該精英化教育?想多了吧。

來盧浮宮和蓬皮杜看看好了,遍地都是小孩。孩子們就坐在地上聽老師說「畢加索當時這麼畫是這樣想的,布拉克和馬蒂斯就不這麼認為」。

您以為藝術就該是正襟危坐的?得了吧。

對偉大作品表達尊敬,不是將他們捧上神壇風乾,而是讓更多人看到並欣賞他們。盧浮宮都出app和推特了。

好了,回答下問題。

藝術教育並不要求每個人學會創作,只是想讓更多人欣賞世上已有的美好創造。

好比教你認漢字,不是讓你寫《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而是讓你可以讀這些美好的東西。

藝術,尤其是古典藝術,很有必要學習。

因為世上有那麼多聰明人,嘔心瀝血創造了那麼多美麗的東西,學會欣賞它們,是件很有趣的事。

藝術創造是滲透我們生活每一寸細節的。雖然許多人會覺得流水線的工業設計生產不是傳統的手工坊式藝術,但只要能喚起愉悅,或者甚至不需要愉悅,就是審美上的感官體驗,那就是藝術。

至於那些喜歡限定藝術應該這樣、藝術應該那樣的,盡可以留在自己的意見里。

但藝術是會流動的,是活的。

最後放一張我在盧浮宮拍的。放心,那裡的氛圍一向如此。

在巴黎,在巴塞羅那,在阿姆斯特丹,去逛博物館猶如去電影院,上藝術課猶如聽脫口秀。沒人會特別正襟危坐。

(倒是國內很喜歡把古典藝術和聽音樂會這種事搞得格外儀式化。為什麼呢?我也不懂。)


1.

文化包含了諸如價值、信仰、語言、知識、藝術、傳統、制度以及個體或者群體表達其人文需求和賦予其本身存在、發展的生活方式和意義。——《關於文化權利的弗里堡宣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7年

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

(甲)參加文化生活;

(乙)享受科學進步及其應用所產生的利益;

(丙)對其本人的任何科學、文學或藝術作品所產生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利益;享受被保護之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聯合國,1976年生效

文化權利是人權的一個組成部分,同其他權利一樣,是普遍的、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依存的。全面增進和尊重文化權利,對於維護人的尊嚴和在一個多樣化的多種文化的世界裡個人和社群之間的積極的社會互動,至關重要。——《第21號一般性意見:人人有權參加文化生活》,聯合國,2009年

2.藝術教育是不容褻瀆的基本人權之一,以上三個聯合國及教科文組織的文件可以說明,藝術並非是屬於少數人的,藝術教育也不應該成為精英化教育。


「童年時,我們講英雄故事給你聽,並不是一定要你成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高尚的品德。少年時,我們讓你接觸詩歌、繪畫、音樂,「是為了讓你的心靈充滿情趣。這些情趣會支撐你的一生。這樣,即使在最嚴酷的冬天,你也不會忘記玫瑰的芳香。

英雄輩出的民族是不幸的民族,和平的生活註定是平庸而繁瑣的。有些事,或許你現在還無法理解。但當你長大,你就會明白:你的父親,一定不會希望你成為英雄,世俗的很多東西,耀眼而毫無價值。只要你能健康的成長,正直的做人,獨立的思考,幸福的生活,這是父輩對你的最高期望。」

摘自《紫川》


「我們這輩人騎在馬背上征戰,為的是讓我們的兒女能慢下來,能夠從事科學和哲學,為的是讓我們的孫子一代從事音樂、舞蹈、美術。藝術是愉悅的溝通、可愛的品享、奉獻的無聲、延年益壽的境界、使世界寧靜的良藥。」

去年在離開上海的高鐵上,我爸給我發來的一段,我後來才知道是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的話。

——————————————————

因為剛才有朋友指出,這段話可能不是出自傑斐遜,抱歉我也不是專家,所以將這位朋友找到的資料一併發上來,並在此表示真誠的謝意:


藝術有什麼用?這也許是你和猩猩之間那靈光一閃的區別

通常,在第一節藝術史的課上,教師們都會面對一個慣常的問題:藝術是什麼?憑什麼我們學生還要擠出少得可憐的睡覺時間,花費精力去學它呢?

每個老師都有不同的答案。我記得,我的第一節藝術史課上,老師放出來100頁的從古至今的裸女圖片,一下子點亮了男生們的眼睛。

(像這樣的)

而我作為接棒人,壓力山大的同時,除了給點乾巴巴的諸如「學藝術史可以申請的時候更有競爭力喲!」的理由之外,我覺得還欠上一代老師一個角度新穎的解釋:畢竟,人家的策略成功極了。

所以,咳咳,我要告訴你的答案是:學習藝術史,是我們作為人類,「有意識地」和大猩猩拉開那0.01%差距的過程。

等一下,這話是不是說得太誇張了?難道不學藝術史,就變成大猩猩了嗎?為了賺吆喝也不能這麼沒節操吧。

所以我說:有意識地。人和大猩猩不同,這已經是事實。但這個區別,隱藏在我們混沌的意識之中,平時是感覺不到的——這點百分之零點零一的區別,叫做想像力。

很多很多年以前,準確的說,3萬年以前,現代人類的祖先,也稱智人,經歷了一場革命,一場翻天覆地讓我們和猩猩鱷魚野牛揮手拜拜,一馬當先走在了進化的快車道的革命——認知革命。

他們認知到了什麼呢?

且讓我們現代人,先想像一下史前生活:日夜不休地尋找食物,庇護所,和其他野獸爭搶稀少的資源;對他們來說,所有東西最好都是有用的,能吃能用,能幫助他們活下去,趕跑危險。客觀的現實,才是最重要的

(實用的工具才是最好的)

而在歷史上的這麼一個時刻,沒人知道為什麼,也沒人知道確切什麼時候發生的,某處的智人,創造了這麼一個東西:

眼熟吧,這個看起來有點逗比的物件,大家一定覺得在哪見過:對了,長得很像標緻汽車公司的LOGO嘛?還曾經有學生給它起過綽號:「跳跳虎」。

這個物件,本名叫做 Hohlenstein-Stadel, 只有不到30厘米高,5.6寬,5.9厘米的厚度。我們如果把它拿在手裡,會發現它對史前人類來說一點也不實用:沒有任何稜角,不能用來切割獵物;不夠堅硬,也不能用作武器做擊打之用。這個小小的拿在手裡把玩的東西,僅僅是一件「精神用品」——當史前人類回到洞穴之中休憩,一件可以觀賞的物品。從這個角度看,和我們現代人類睡覺前玩手機,在性質上是一樣的。

這件精神物品,也是世界上第一件藝術品,是用石刀刻出,用猛獁象牙製成的。它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慢慢打磨,因此極為寶貴:考慮到史前人類壽命平均只有十幾年,它實在是得到了虔誠的時間投資。

那麼,生命短暫,時間寶貴的史前人類,為什麼要在這個物件上花時間呢?和我們開頭的問題一樣:我們為什麼要花費時間,在一個完全不實際,不能給我們帶來任何即時利益的事情上呢?

讓我們再仔細觀察這個小雕像。這是一件有貓科動物頭的站立雕像,也就是說,它模仿了一件自然中的事物,但又不是完全真實的。它有著貓科動物的頭,和人類的身體;它的創造者,在借用它來傳達一個訊息:這個物件誕生於想像力,它來自現實,又超脫現實。

從當代的研究角度,我們只能假設想像力指引的方向:有說這是史前人類想借用貓科動物野性的力量,以貓科動物為面具,與神秘的自然力量對話;也有理論試圖證明,這是一種動物的圖騰崇拜。

這就是認知的革命:在藝術品出現之前,智人和其他動物沒什麼兩樣,只能認識到現實世界中能夠被感知的物體;而想像力打破了這個界限,智人,開始創建一個虛構的精神世界。

從這第一件藝術品開始,我們人類從此開始了想像力的征途:宗教是其中最顯著的成果。神,是我們想像力的結晶。讓我們把時鐘調到公元11世紀,來看看在法國哥特藝術時期,在聖丹尼大教堂的玫瑰窗:同樣是耗費了大量能工巧匠的時間的,精美絕倫的,體積巨大的染色玻璃窗。在11世紀,哥特教堂的玫瑰窗越做越大,幾乎擠佔了大部分的牆面面積,牆面被越拉越薄,只為了讓玫瑰窗能將更多的陽光透入,讓進入教堂的人們,在此勝景下瞠目結舌,屏氣凝神地對神敬重萬分。

此時的人們,無論是負責設計的大主教,負責建設的石匠們,加上不計其數無名的虔誠教眾,捐出他們的收入和空餘勞動時間,胼手砥足搬石頭挑灰,都是為了同一個想像出來的目標努力:有一種力量是超出所有人的,足以讓所有人都俯首貼地。

再讓我們把目光轉向上世紀達達主義先鋒藝術家,Marcel Duchamp的著名裝置藝術。大家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他的作品《噴泉》,也即著名的杜尚的小便池;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作品,能更方便解釋他的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從未知的創作者,到不署名從而無法居功的石匠們,20世紀的杜尚是一個職業的藝術家。這意味著,杜尚先生可被稱為他手中作品的唯一創造者:他可以獨力構想藝術作品背後的哲學思想,就像手握自家想像力寶庫的大門鑰匙。他可以一個人掀起一場思維的革命。

很簡單,一個在高凳上固定的倒裝自行車輪,不可移動,喪失了原本的功能;同樣,高凳也沒了用處。為什麼?為什麼要製造一件這樣無用的東西?

在我的想像中,這正是杜尚先生帶著一些鬼機靈的竊笑,想要傳遞給我們的寶庫鑰匙。

一個車輪,一個高凳,這些都是尋常物件;而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則構建了一件不尋常的物品。正如史前人類,在現實中創造一件想像的物體;杜尚的作品也正是從平常走向了迷人的虛構世界,而想像力正是實現跳躍的助力。

現在,請允許我試著回答開篇的問題:藝術有什麼用?

實用性讓我們得以生存,而藝術讓我們觸摸生活。

換句話講,那些實用的東西,可以讓智人在艱難的環境中活得久一些,而隨後迸發的想像力革命,則讓他們活得快樂一些;兩者誰更重要,實在是難分伯仲。

最後,讓我們以一張最近在MoMa展出的藝術作品來作為本次討論的結束。在這裡,這件作品提出了更多關於藝術的問題:希望這些問題,大家都能在我們藝術史的課堂上得到自己的答案。

我們課堂上見。

——————————————

本來是發在自己公眾平台上的文章,看到這個話題剛好符合,獻醜了。

廣告時間:申請美本美高的同學,請關注專註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普渡傑工作室,線上線下雙語教學,英文講解視頻請見鏈接

藝術有什麼用?也許是你和猩猩之間那細微區別

http://weixin.qq.com/r/DEMgOJLE9s_JrdZb9xYe (二維碼自動識別)


樓上優秀答案把學習藝術的重要性講得很清楚了。也很贊同其中所說藝術包含了多種形式,不僅僅是古典藝術、繪畫、雕塑,在藝術民主化的目前,她包括了電影、設計、建築、電子科技林林總總。好像Tom Ford最近談到他為什麼從設計轉向電影,他說 Movies are the ultimate design project, 是集合了聲音、圖像、影像的最終藝術表達,深以為然。

珠玉在前的部分就不贅述了。這裡想稍微從社會學的角度客觀探討一下藝術學習。布爾迪厄所提出,對於音樂(最抽象,所以在其書中被認為是藝術的最高形式)、美術、文學的知識可以統稱為Cultural Capital 文化資本。文化資本與人的出身與其受教育的程度息息相關,因此一個人所擁有的文化資本越多,(很大可能)他的社會地位也越高,話語權、影響力也越大。試想一位平時欣賞《巴赫十二平均律前奏曲》、沒事情在家練書法的人在社會上多半屬於精英階層(反推不一定成立)。

如此,一個人對於藝術類的學習,與追求/鞏固其社會地位息息相關。比如說90年代鋼琴成為西方精英音樂文化在我國的代表,中產階級興起的鋼琴熱,彷彿是學了鋼琴就學到了西方文化的精髓。當時我住在二線省會城市,父母都在大學,整個大學院里的孩子幾乎都在練琴,家裡沒台鋼琴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而學琴的孩子感覺比學古箏、舞蹈的彷彿要高檔一些(我們那地方是這樣的,有可能不同地域不同感覺)。再比如說明末清初文人間玩的那種「猜猜這個異體字是啥」的遊戲。當時考據學被認為是最高級的學問,而異體字大多出自古代碑刻或者魏晉書籍,當時鴻儒家客廳總掛一幅大字,能看出門道的就引為知己(一個圈子,一個階級),看不出來的不管富貴與否也是白丁。

另外,文化資本是可以轉化成經濟資本的。宏觀上來說比如英國文化藝術行業是其支柱產業,2014年帶來270億英鎊的收益,2015、2016分別都有10%-15%的增長。微觀上來說比如18世紀老貴族沒落的時候通過拍賣行出售家族藝術品/用品,獲得金錢再維護自己的文化習慣。

反之經濟資本也可以購買文化資本,從而使得擁有經濟資本的人躍升階級。比如劉益謙同學,在他買下莫迪里阿尼以後紐約時報頭版說他是Taxi Driver turned into Billionaire Art Collector(出租司機到藝術藏家),他夫人王薇也躍升龍美術館館長加首席策展人,與苦哈哈讀了7、8年博士的學者們談笑風生,成為各種文化類論壇的座上賓。這是金錢購買文化資本的典型例子,劉氏夫婦沒有購買藝術品前久已經很有錢,但是那時候報道也就是說二位是土豪/生意人(就是咱們士、農、工、商最下層的商),但是購買藝術品之後就成了社會上的文化精英,成為了最上層的「士」。

總結來說,藝術類的學習尤其對於美術、音樂這些核心課程(比如數學物理)以外科目的學習,除了他本身的美學價值以外,從社會學角度來看,有他的功利性。若對這個課題感興趣,推薦小夥伴可以去看看布爾迪爾的《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


我覺得,題主在提這個問題的時候,有兩個範疇沒有明確,一個是藝術教育的範疇,是針對普羅大眾的普及型藝術教育呢?還是高等院校針對培養專業藝術家的專業藝術教育?

然後「藝術家」是指現在純藝術方面的藝術家呢?還是包括了連馬路邊學了一點PS就開始做「設計」的這些設計師呢?因為我看這個問題似乎這兩個範疇共四個方向非常的模糊。

而在我的感受來說(抱歉,我這方面還真的不知道去哪裡拿數據),靠純藝術為生的藝術家一直就非常的少,可能現在社會物質發展起來了,比起以前來說,有條件搞藝術的人是多了。但真的處於先鋒開路的藝術家總還是少的。這畢竟是需要一代代人累積出來的。但各種院校以及掛靠學院的擴招,使得設計人員(應用藝術或者說藝術應用)的隊伍急速的擴張,這裡面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我覺得題主最有可能就是指這一群人當中有很多人既沒有很好的訓練,又沒有很好的天賦。卻頂著一個設計師藝術家的名頭。而對於絕大多數普羅大眾來說,並沒有很好的識別能力。可能會覺得真的藝術家搞得東西看不懂,聽不懂。

比如:

像畢加索和梵高其實已經是很老的藝術了,而現代藝術作品的內容已經早就不是那個層次了,而大眾可能現在才剛剛開始解讀這個時期的作品。比較典型的可以看一下 @了不起的蘇小姐 的這個回答:

為什麼當代藝術作品中常會出現噁心的,讓人不舒服的意象? - 美術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音樂領域,現代音樂的研究也已經遠遠的將大眾的審美甩在了身後。 @Molho 的這個回答裡面的曲子,我相信普羅大眾沒幾個能夠理解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音樂,以及這樣的音樂在作曲上高超在哪裡

現代藝術家有超過莫扎特或梵高這些前輩的嗎? - Molho 的回答

而藝術教育的意義,一個是教出能夠超越現在的藝術家,另外一個作用就是藝術知識和感受的普及。而我自己就是後者的受益者,而我正是那些非培養一流藝術人才的院校裡面畢業的學生,但藝術的學習還是讓我獲益良多。

換而言之,藝術教育一方面要培養創造者,一方面也要培養欣賞者。

這是我個人的見解。

另外,也感謝 @竹君 的邀請,好奇怎麼會找上我的?


題主學過高中數學么


我談一談我所經歷的一些有關藝術教育和學習的經驗吧。我既不是學藝術的,也不從事藝術類相關行業,甚至連業餘藝術愛好者都算不上。但就這樣一個看似和藝術沒什麼瓜葛的普通人,我覺得我受藝術教育(學習)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我從小比較喜歡畫畫,但也就是一般的喜歡,這種喜歡,我想很多的孩子都會有,並不是很稀奇。由於家庭原因,我這個興趣並沒有得到系統的輔導和培養。父母也不重視,但是不管你,也不反對你自己搞(因為當時學習也抓的不緊)。所以小時候開始,就自己摸索著開始「藝術道路上的自娛自樂」。這個「藝術道路上的自娛自樂」工程,一直延續到今天。並且我認為,這項偉大的工程對我來說,是產生了具大的作用的。我想,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一個普通人(不搞這個專業的)學習藝術的意義所在吧。

我記得小時候兩件事,一件是玩名片,當時家裡窮,幾乎沒有玩具,大約是小學二年級左右,在家裡翻到兩大盒大人的名片,幾百張,全新的,但已經是不用的了。紙張非常好,厚實挺括,還燙了金邊,到今天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還似乎能聞到那盒名片的味道。於是我找來一把膠水剪刀,開始用這盒名片來玩。我把它們剪成各種零件的樣子,再重新拼搭成各種東西,簡單的比如」剪刀「,可以真的活動,複雜的比如汽車,家用電器,樓房,甚至到最後,我搭建了一個很大的莊園,裡面各種配套齊全。當時,每」創作「出一件東西,都會很開心,當自己的創作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精妙時,那種幸福感和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所以這件事情,我一直都印象深刻。

第二件事情是」玩粉筆「,那時可能是小學四五年級的樣子。在學校里沒東西玩,玩什麼呢?玩粉筆,偷偷拿講台上的粉筆,用小刀雕刻成各種東西,先是最簡單的,子彈頭,然後慢慢變得複雜起來,最後我可以雕一個戴著帽子的小人。栩栩如生地站在桌子上。同學們知道我有這個」手藝「後,都來找我」訂貨「,所以那段時間我也覺得非常開心,非常好玩。

當然小時候還經常做的事情有,塗鴉,臨摹漫畫,雕刻橡皮圖章、以及各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小手工小製作。

音樂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回憶的事情,大約5、6歲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兒童電子琴玩具,就十幾個鍵的那種,我帶到媽媽單位里去玩,那時候流行」世上只有媽媽好「,我一個人想把這著歌彈出來,但是只摸索到」世上只有「這四個字,」媽媽「兩個音就沒找到,當我反覆試驗,終於把」媽媽「彈出來的時候,開心地一路從休息室狂奔到車間里,一邊跑一邊喊:媽媽,我找到媽媽了!媽媽,我找到媽媽了!邊上的叔叔阿姨都蒙了,搞不懂我發生什麼事了。這件事,直到我長,我母親都常常會當個笑話和我聊起來。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找到「媽媽」時,多幸福!

其實小時候的這些點點滴滴,多少還是體現出一些藝術的天份,或者至少說是藝術的興趣特長吧。但由於歷史原因,並沒有像現在所說的「得到重視,得到開發」。後來我也和大多數一樣,普普通通的升學,就業,畢業後當了一名小學教師,教授過計算機,教授過數學,但沒教過美術,音樂。所以我完全可以說是一個標準的「理科生」,」工科男「。但是這是否是一種遺憾呢,我現在反思自己,覺得這不僅不是遺憾,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幸運。可能正是由於沒有把我小時候的這些」藝術興趣「進行所謂的培養,培訓。我的這種愛好和真正的喜歡,以及對藝術的探索,才一直保留到今天。

工作之後,我的業餘生活很大一部分延續了我小時候」藝術道路上的自娛自樂「。玩的東西自然一點點「升級」,自己摸索畫國畫,畫寫生,畫油畫,彈吉他,甚至還辦過一期「壁畫展」。這些都是工作之後一些「自娛自樂」的作品:

下面是「壁畫展」的照片:

(朋友,不是我女朋友噢,坐在這裡對比一下壁畫尺寸)

下圖是工作後的單位文藝演出:那個男的就是我。

關於這個壁畫我多說幾句,2008年我買了一套房子,面積不大,79平米,準備今後結婚用,因為交房之後,並不急著很快裝修,我站在四壁空空的新房子里,就萌發出一個「非常好玩,非常有意思」的東西。我要 模仿敦煌壁畫,在自己的牆壁上畫壁畫。我並沒有畫壁畫的經驗,但是純粹是自己玩,所以這並不重要,我買來丙烯顏料,畫筆,幾本敦煌壁畫圖冊,每天下班後,一個人來到新房裡開始畫,因為新樓盤交房,整個樓里空空蕩蕩,到了晚上,我就開一盞僅有的的小燈(沒裝修,沒燈),在昏暗地燈光下,在寂靜到充滿迴音的房間里,一個人靜靜地一筆一畫地描繪出莊嚴的佛像和絢麗的圖案,在某一時刻,我真的感受到,我穿越了時空,我被自己感動了,或者說我被自己震驚了,我真的感受到我就是一千多年前,站在戈壁洞穴里的一名古代畫匠。那種氛圍,那種氣息,那種味道,我統統感受到了。我穿越了。

壁畫大約畫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後邀請朋友們參觀,然後就開始裝修房子了,裝修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些壁畫都鏟掉。有朋友說,這樣就鏟掉,多可惜啊?可是我一點都不覺得可惜。我做這些事情,要的是一個過程,一種體驗,而不是一個結果。當然,內行的朋友一看我這些畫,很容易看出來,畫得還是很粗糙,很幼稚的,甚至可以說是毫無章法,錯誤百出。但是這對我來說,這個不重要,我在意的是我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了做別的事情無法體驗的東西,這種體驗甚至是難以名狀的。

反思這些藝術愛好對自己的影響,我覺得,首先,這些業餘愛好,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生活,同時也影響了我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的一些看法。舉個簡單的例子,不同的藝術欣賞能力的人,去看同一部電影,有人覺得沒意思,有人就覺得收穫很大。所以對藝術的理解和喜愛,可以擴大一個人的世界,讓自己內心豐富起來,讓自己的性格變的柔軟、細膩,進而推動一個人對他人、對社會的感性認識和人文關懷。第二呢,從小保持對藝術的興趣,可以提高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藝術的本質就是創造,就是不同,就是獨立。所以在長大之後,它影響了我相對同齡人來說,更加地獨立,更加地特例獨行,有自己的想法,不容易人云亦云,也更容易在工作上具有一些創見性,容易取得一些別人難以獲得的成功。在這一點上,藝術的作用,對一個普通人來說,是很重要的。第三,藝術是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不同領域之間溝通的橋樑。表面上看,各個不同的學科,都是相互隔閡的。但是如果想要在你的領域更上一個台階的話,其實就要看你對藝術的感受和積累。不管是文還是理,是管理層還是技術層,是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高精尖。最在高的平台上,都是離不開你對藝術的理解。這些都是一個普通人(不搞藝術行業的人)需要接受藝術教育的意義。

但是這種作用是潛移默化的,非常緩慢的。我們現在的藝術教育更多是在提高技術水平,而不是為了上面我所說的,對藝術的真正理解和吸收,進而讓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產生價值和意義。其實我們可以說,畫畫也好,唱歌也好,都是學習藝術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對大多數不準備以藝術為生的人來說,沒有必要像專業化訓練一樣的去學習,去苦練。而是抱一種玩的心態,去玩藝術,不要被藝術玩。很多小朋友在家長的意願之下,練了十幾年鋼琴,考了一個又一個證書,但長大後,再也不碰鋼琴了,甚至厭惡鋼琴。這種路子,明顯是走錯了方向。把藝術的手段當成了目的。這種孩子除了彈鋼琴非常厲害之外,上面我所說的三點,藝術帶給自身的好處,恐怕一點都沒得到。所以我覺得對孩子的藝術教育,興趣培養,要看到藝術的本質,不要只把眼光盯在表面的技術水平之上。當然,更高的技術水平,它是一個工具和平台,通過更高的平台才可以探索更高的藝術。但是對大部份普通人來說,保護孩子對藝術的興趣是更為重要的。給孩子一個寬鬆的藝術學習氛圍和環境,比讓孩子每天苦練3小時鋼琴更重要。讓孩子在真正的藝術之路上慢慢探索,慢慢追求,讓孩子愛上藝術,感受藝術,吸收藝術,比盯著一張考級證書更要。藝術是我們生活的工具,而不是一個目的。希望我們的藝術教育能夠越越好。也希望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藝術的氣息,那將是一件非常有趣、非常美妙的事情。


我是來吐槽教育史的,題主說洋務運動開始我們才開始真正在課堂上講授藝術,這個「課堂上」三個字是不是有專門所指班級授課制先不說,就說藝術教育在中國的歷史。

更早的不提了,西周的時候眾所周知的「六藝」教育:禮樂射御書數是什麼;孔子教六經的時候最重視《詩》《禮》《樂》,還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後來荀子更是重視音樂教育,還區分了「正聲」和「奸聲」;儒家經典《禮記》裡面專門有一篇《樂經》——這些史實裡面都可以看出,從最開始的中國教育,由於音樂特有的祭祀功能,還有「樂者,所以象德也」這些說法,藝術教育就被抬到了和德育差不多的高度。

如果你覺得這些東西都不是被官方承認的,真正在官學裡面教授的,那麼到了東漢的時候中國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學藝術專門學校——鴻都門學。雖然它是東漢政治鬥爭在學校教育上反映的結果,但作為一所中央的官學,它專門教授詞賦、書法、繪畫等等專門藝術而非經文無疑對中國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再後來的中國歷史裡面雖然說主流一直重視經學教育,但是藝術教育從來沒有缺席過,比如宋代的中央官學裡面就有畫學、書學等等專門學校。

至於題主專門提到的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則更加複雜,大意是基於康德哲學的影響,把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歸結到「現象世界」的教育裡面;而把世界觀教育和美育歸結到「實體世界」的教育中,認為這五種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廢者也」。關於美育蔡元培的確是特別對待的,因為他認為美育是連接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的「津橋」,但這個觀點後來被認為「陳義過高」並沒有納入到實際的教育宗旨裡面去。

至於題主的問題本身其實歸結起來是「要不要將好的東西當做對學生的統一要求」,我個人對這一點意見保留,但這實際上是教育領域內部的根本難題,它爭論的問題本質上是教育目標的價值取向,應當是順應學生天性還是塑造社會公民。而天朝目前的教育目標顯然是以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為依據的,那麼問題很簡單,但凡是對你有好處的東西你都得學,這就跟我們這種喜歡藝術而對理工方面有點障礙的人來說為什麼要學數理化是一個道理。


「藝術教育的意義何在? 」

意義就是至少能讓你在看大衛雕像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是美妙的人體線條,精緻的雕刻工藝。

——而不是最先看到生殖器官,像原始動物一樣立刻想到繁衍後代,然後故作清高的感嘆「哇這什麼鬼玩意兒少兒不宜。」


藝術教育的意義,在於傳承和發展藝術。

藝術,起源於人類文明的早期,興起於農耕時代。漢語裡面的「藝」這個字的意思,本身就是「種植」的意思。在人類文明的早期,種植是一種非常重要也同樣非常難的技術,能夠把種植這件事做好,意味著一種很了不起的成就。

藝術這個概念,多多少少地起源於「了不起的種植」這樣的意思。而在古代,農業是人人都要做的事情,只是做好很難,能做好的人很少。

從這一點上來推論到今天,藝術絕對不是什麼小圈子、少數人的事情。在今天的背景下,人人都可以從事藝術創造,繪畫、雕塑、吟詩作賦、歌舞表演都已經不再是什麼神秘的事情,而是一種顯然可以進行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只不過,和古代一樣,能夠把這些做到登峰造極的人還是少數。

藝術教育,首先具有傳承藝術的使命。如何將古代中國人已經達到的藝術高度,如何將全人類已然在藝術上做到的事情,清晰地整理出來,轉化為有效的、易於傳授的知識,傳承給今天來研習藝術這種能力的人們,這就是藝術教育首先應該做到的事。

(插一句,在這件事上,我反對進行東西方的片面比較,而主張進行中國與世界的比較。所謂的西方,是由很多國家的文化和歷史編織成的整體,但每個國家、每一種文化都是不同的,並不是說油畫就意味著西方、水墨就是東方,在今天的世界上,年青人的話語習慣和思維已經伴隨著互聯網而發生了變化,他們同時接觸著來自全球和來自本國、本地的信息,曾經對文化界有巨大影響的那種東西方比較研究方法,對今天的文化和藝術世界已經太過狹隘。)

傳承過去的藝術對我們今天的每個人都有著非常多的影響,隨便觀賞一部電影,玩一個遊戲,裡面就已經擁有太多從古代傳承下來的藝術方法。比如電影特效裡面大量運用的來自達芬奇的透視法,服裝設計、布光,遊戲裡面各種傳承自古代藝術風格的道具設計、場景設計,不勝枚舉。在英文中,負責這些設計工作的重要的人,都被稱為「Artist」,與藝術家是同一個詞,而不是中文中的「美工」或者「美術師」。

中文裡藝術家這個詞的濫用,主要和我們近代文化對藝術的錯誤理解有關。近代的中國非常落後,近代的中國歷史充滿悲愴和失敗,所以那一代中國人非常地強調變化和革新,希望從西方的歷史中找出讓西方如此強大的因素,他們從西方那裡習來的「Artist」概念,更傾向於變革者的意思,「藝術家」這個辭彙的翻譯就主要反映著這方面的意思。而對於傳承的那一部分,則被翻譯成「美術師」、「匠人」、「手藝人」、「藝人」、「設計師」這樣的辭彙。

我總是在一些回答中強調,不僅僅莫奈、梵高是藝術家,布格羅同樣是,不僅僅村上隆是藝術家,看似完全不同領域的宮崎駿更是;不僅僅賈樟柯是藝術家,張藝謀、馮小剛也是。這些人是各個領域裡的藝術家,他們一方面用手藝創造著現實的價值,另一方面去謀求這門手藝的發展和突破,是不是認為他們是藝術家,關鍵的問題在於對Artist這個概念的理解上。

所以,中國今天「藝術家」這個詞會給我們某種錯覺,會認為她們只是極少數的做著對大多數人沒有什麼現實價值的事情的人。這個觀念是完全而且非常錯誤的,因為一個Artist本身就是要先繼承,然後再去發展的。只不過藝術世界也有圍繞著藝術運動的所謂「政治」,有些Artist更側重於繼承,將繼承的手藝發揮到極致,為今天的世界服務。而另外一些Artist更傾向於變革,著眼於未來,通過變革為未來創造價值。而更多的藝術家,則是兼而有之的。

當你真正打開了對藝術這個概念當中傳承和發展兩方面的理解,才能更包容地看待整個藝術世界,而不是把它們封禁在一個個毫無關聯的「黑盒子」中,苦苦去思索什麼藝術的未來如此縹緲這種空乏的話題。

如果我們把藝術家界定在「梵高」、「安迪沃霍」這樣的藝術變革者範疇內,那麼「藝術家」的泛濫,的確是對這一概念的褻瀆。但問題是,今天人們真正想表達的藝術家,更多地就是Artist這個范范的概念,如果把它翻譯成「藝術人」或者「創作者」這樣更為中性的概念,你不會覺得有數百萬藝術人有什麼問題,但如果把「人」換成一個「家」字,那麼各種奇怪和不舒服的感覺就油然而生了。所以,這首先是一個概念在翻譯中傳遞價值的偏差,而根本不是對藝術褻瀆問題,而對這種觀念的糾正,也是藝術教育非常需要去做的事情,是中國藝術教育事業的重要使命之一。

綜上,藝術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藝術教育的成果需要從傳承和發展兩個方面去看待,我們過去的文化和教育太過偏重於對發展、變革的強調,忽視了藝術教育在文化傳承這方面的重要價值。藝術,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隨時可以開始也隨時可以放下。藝術教育的意義,就是幫助那些有志於此的莘莘學子們,開拓面對藝術的視野,傳承中國和全人類最好的藝術創造方式和方法,並且努力去發展這些方式和方法。


那位偉大的伊斯蘭詩人伊克巴爾曾經說過:「你只要認識到了這世界的美,你就不再是奴隸。」

所以,把那些反政府武裝從中國俄羅斯進口來的武器都扔了吧,你只要教會那些印度的窮孩子畫畫就足夠了。

——《白虎》


答案看了一圈,我都不太同意。

排名第一的回答 @張佳瑋 的回答和我們校長對於藝術教育的回答極為相似。

我敬佩我們校長,他曾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大學校長,哈佛音樂和法律雙專業學位,同時也是一位指揮家,在談及古典音樂教育時,他說道「我想讓他們(學生)通過我們的教育,體會到為什麼幾千年來,無數人願為了這個(音樂)生,為了這個死,為此奉獻終生。」

這和張佳瑋的觀點非常相似 「藝術教育並不要求每個人學會創作,只是想讓更多人欣賞世上已有的美好創造。」

但是,我不同意這個觀點。

我不認為「藝術教育的意義是讓人欣賞史上已創造出的美好」

藝術教育無能去實現這一點。即使實現了這點,對個人、對社會也毫無意義。

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里寫道:

教育既不會使人變得更道德,也不會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變他的本能,也不能改變他天生的熱情。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藝術教育不能使人變得更道德(對社會的意義),也不會使他更幸福(對個人的意義);它既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審美和才華(本能),也不能使他更加熱愛藝術。(改變他天生的熱情)

張佳瑋說的「藝術教育是為了欣賞世上已有的美好創造」即「改變人的本能」,但這是「藝術教育」無利實現的。

黑格爾的美學理論是

美或藝術應當是理性內容和感性形式的辯證統一體。

即使「理性內容」部分我們能夠通過教育習得,「感性的形式」依舊需要我們的本能。

———————————————

我本科學的是純藝術專業,接受的是西方藝術教育體系。我們學校的performing art center全美著名,上大學後我常常會跑去聽音樂會、看戲劇。學校離紐約市也近,紐約的幾大美術館、畫廊去了好多遍了,大都會博物館去了不下五次了,而且每次去都是在裡面待一天。

但我也在反思,通過這些藝術教育、藝術熏陶我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現在能夠對古典油畫、現代繪畫、後現代藝術進行分析、鑒賞的我,比那個幾年前對藝術還是門外漢的我,到底多了些什麼?

因為我現在能夠欣賞藝術,我變得更幸福了嗎?並沒有

唯一的區別是,我掌握了一套學院足以教授的「藝術審美方法」、「藝術批判方法」、「藝術創作方法」

因此即使藝術教育能夠使人學會欣賞藝術創作,對個人對社會也毫無意義。

——————————————

前幾天關於梵高的動畫電影《至愛梵高》上映了。我朋友圈裡一些學藝術的朋友紛紛發動態:

「媽呀,我看了預告片以後已經淚奔,不敢看電影,擔心哭死。」

「梵高一回眸,真戳,真的不敢看電影。」

........

這是我們藝術教育遺留的問題。對個人藝術覺悟不高的群眾進行了一場「審美洗腦」 、「藝術觀洗腦」

這種洗腦問題讓我感觸比較深的另一個人是小五。

小五是當時我建的「豆瓣藝術群聊」的一位成員。小五是名程序猿,剛進我建的群時,小五對藝術懂得很少,卻滿腔熱血。小五說他有了錢後一定要去資助藝術家。小五說他可以沒有老婆孩子,但一定會幫助藝術家。小五覺得藝術是很神聖的存在,藝術家也是極為神聖的存在。小五在不斷學習、了解藝術。然而小五即使有了些藝術知識做背景鋪墊,對藝術表現出的過度膜拜仍舊極為幼稚。小五說一幅作品時,會感慨自己多麼多麼感動,極力描述他感受到的作品中那股油然而生的力量........

我講的兩個例子是藝術教育極易出現的問題,即將藝術、藝術家神化。

梵高對印象派的貢獻遠不及塞尚。但是梵高的商業價值明顯要高於塞尚,現在咖啡館、書店都愛掛上副梵高的《星空》。因為梵高窮困潦倒終生、還割耳朵這樣的故事導致他的人設比塞尚有趣多了。

所以與其說那些在朋友圈發動態的藝術學生,是被梵高熱情洋溢的作品打動,不如說是被在商業炒作下的「梵高人設」所打動。

與其說小五被藝術那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打動,不如說他是被「自我洗腦」打動。

大眾對藝術的覺悟普遍不夠高,藝術教育改變不了這點,只會幫他們形成一些關於藝術的,狹隘片面的成見。

——————————————

我還要指正張佳瑋老師回答中的幾點,題主陳述有紕漏,但多數沒有錯誤。

是題主說「藝術屬於少數人」的這句話沒錯,但題主說的當今藝術家泛濫就不對了。可能這裡說的泛濫的是「插畫師」、「手繪畫家」、「設計師」...... 真正被藝術體制認可的「藝術家」非常少「 藝術在今天依舊以白人為中心,

藝術一直存在一種話語體系和藝術體制。這種體制確保了藝術只屬於少數人,只屬於精英主義。即使近現代藝術中出現的體制批判、試圖將藝術拉下神壇的行為(比如張佳瑋老師提到的印象派,杜尚放在美術館的現成品)也並沒有摧毀藝術體制,反而造成了藝術體制的擴張。

安得利·亞費瑟說過的:

越來越大眾化的博物館並沒有去精英化,而是成為宣傳和推廣精英趣味和經營實踐的市場媒介。

讓·克萊爾說過的:

對藝術圈來說,流通成了價值本身。圈子外,狗屎就是狗屎。圈子內,狗屎就是金蛋。

這個圈子是少數精英一手撐起來的,我們大多數都是這個圈子的局外人。對於普羅大眾和很多想成為藝術家的群眾,主流藝術圈仍舊是讓他們望塵莫及的地方。

——

答主說的蔡元培先生希望美育來代替宗教、儒學一類,因此答主認為藝術家要具有時代精神、要有使命感也沒有錯。

讓·克萊爾的理論也是「藝術取代了宗教的功能」(大致這樣,原話記不得了)

艾未未說過的「藝術家就是政治藝術家」。這裡的「政治」可能與大家理解的有些偏差。我的理解「政治」就是「社會性的一切活動」。對當下時代敏感是對藝術家的基本要求。

即使張佳瑋所謂的「藝術自覺」也受時代的限制。我們今天為什麼沒有倫勃朗和米開朗琪羅了呢?我么今天同樣有靠「藝術自覺」做作品的藝術家,他們則成了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kiki Smith,Olafur Eliasson一類的藝術家。

——————————————

還有張佳瑋老師還提到了盧浮宮、蓬皮杜內到處都是小孩子。

我在MoMA、大都會、古根海姆、惠特尼美術館也都看見過幼兒園老師帶小朋友來上藝術課。

但我覺得,小朋友看藝術就是看熱鬧。

因為小朋友智力水平還不夠,玩不了王者榮耀、狼人殺、鬥地主,小朋友也沒法喝酒、蹦迪。小朋友還接受不了更高「娛樂性」的遊戲。

所以,小朋友看到馬蒂斯那些飽和度很高的畫會覺得很有意思,看到波洛克胡亂潑的墨會覺得自己也能畫。小朋友會喜歡美術館裡的東西,但看這些東西不會比看到芭比娃娃、彩繪故事書更激動。因為藝術作品對小朋友的意義和芭比娃娃、彩繪故事書對他們的意義是類似的。讓他們感官上覺得有趣、好玩。

小朋友是不足以欣賞藝術的,當代藝術的哲學層面以及古典藝術的精神層面他們都是無力觸及的。

我也有認真聽過美術館裡幼兒園老師的講課。老師指著馬蒂斯用的綠色和紅色說:看,這些顏色用的多好!紅色和綠色不就是我們學的對比色么?然後老師問你們還看出哪些對比色?小朋友舉手回答說:那個紫色和黃色。

這種「藝術教育」對小朋友有什麼意義呢?

是提高了他們對藝術的欣賞水平嗎?讓他們長大後更懂藝術更懂美更加幸福了嗎?

——————————————

贊同數排第二的答案更扯了,@一菲

每每大家要捧個什麼東西、秀個優越感都要說是和大猩猩的區別,

感情是人和大猩猩的區別。

思想是人和大猩猩的區別。

意識是人和大猩猩的區別。

意志力是人和大猩猩的區別。

……

也就是,說無藝術鑒賞力和創造力的人就是大猩猩了?!!

這邏輯我不吃。

————————————————————

@曹小強 的答案呢則屬於流氓邏輯。我po一下答主的原話:

少年時,我們讓你接觸詩歌、繪畫、音樂,是為了讓你的心靈充滿情趣。這些情趣會支撐你的一生。這樣,即使在最嚴酷的冬天,你也不會忘記玫瑰的芳香。

這個好像是國內宣傳美術、音樂一類素質教育的目的:陶冶學生情操。

但這個「情操」還有「情趣」是故意模糊掉定義的兩個詞。

「情操」、「情趣」兩個詞本身沒有意義,所以屬於我稱之為「流氓邏輯」的辭彙。

——————————————————

好了我的觀點:藝術教育對普羅大眾並沒有太多意義。

但這個世界上的確有人會對古希臘雕塑、繪畫特別有研究熱情,的確有人會特別熱衷於當代藝術的解讀,的確有人會特別熱衷於藝術表達和藝術創作。讓他們去接受藝術教育,他們的熱情才足以匹配藝術教育的意義。

很多學工科、理科,甚至學音樂、學文學的朋友,都說藝術他們一點都看不懂。他們對藝術背景知識的了解也知之甚少。但他們真的都有必要去學習藝術么?

沒有。他們即使只安於他們的領域,仍然能成為社會上的佼佼者並獲得個人成就感。

像《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那樣的人,有必要迫使他去接受藝術教育?

即使Sheldon的藝術領悟為零,他依然會為我們的社會做出巨大貢獻,並一直對自己的領域充滿熱情。

————————————————————

我還是一個讀書少,閱歷淺的學生。敢跟張佳瑋叫板,說話還這麼囂張。你們罵吧,我聽著,注意罵的時候講邏輯,別說句不明不白的話,騙得一群也想罵我的人跟著給你點贊。

另外,我不小心噴到的幾位答主我沒有惡意,你們的回答當然有可取之處,我只是為證實我的觀點駁倒你們的觀點,冒犯了的話改天請你吃火鍋。

更多有趣內容也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么大達」。一


引用兩段毛姆的話。

「我認為,要把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看成不是令人厭惡的,唯一使我們能做到這一點的就是美。而美是人們從一片混沌中創造出來的。例如,人們所創作的繪畫,譜寫的樂章,寫出的作品以及他們所過的生活本身。在所有的這一切中,最富有靈感的是美好的生活,這是藝術傑作。」

「美是一種美妙、奇異的東西,藝術家只有經過靈魂的痛苦折磨才能從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來。在美被創造出以後,它也不是為了叫每一個人都能認出來的。要想認識它,一個人必須重複藝術家經歷過的一番冒險。他唱給你的是一個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的心裡重新聽一遍,就必須有知識,有敏銳的感覺和想像力。」


死亡詩社裡有一段讓我眼睛濕潤的台詞:我們讀詩寫詩,並非為它的靈巧。我們讀詩寫詩,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了熱情。醫藥,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高貴的理想,並且是維生的必需條件。但是詩,美,浪漫,愛,這些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

除開精英,我想即便對於普通大眾,藝術也大概有3個意義:

1.讓人對生活和未知充滿好奇。

從洞穴手印到實驗音樂,這人類審美邊界拓寬的歷史絕不止是發現美的過程,更像是海盜們冒險和驚喜的發現寶箱的過程。你可能覺得很多藝術並不美,但你或許覺得藝術能讓許多人顯得更年輕。

2.認識並享受自己的感性一面。

科學教育常常強調理性邏輯之美,而藝術教育則教人跳出邏輯之外,享受另外半個腦袋帶來的感性的快樂。就像戀愛或者性的衝動一樣,如果失去了人生將多麼無趣。

3.學會理解和欣賞與自己不同的人。

人天性尋找同類,而排斥異類。但藝術教人學會理解,包容和讚歎與自己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些人。而不是排斥攻擊不去了解。

———————————

所以,還覺得藝術教育應該是精英教育嗎?所以,還覺得藝術教育類似於高中數學嗎?


知乎果然牛逼到一定境界。


這個問題可能我覺得根本不需要問,可很多人確實不明白:藝術其實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它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可是,我們大多數人好像把它想得太「高大上」了。

藝術可以是家裡掛著的一幅畫,這幅畫或許是你覺得美掛在屋裡做裝飾的;藝術也可以是一束花,不論是你在花店挑選的,還是在戶外隨手摘的野花,擺在房間某個角落就是很美的點綴;藝術還可以是一道美味的菜,色香味俱全,給家人帶來美味與享受……

藝術離我們並不遠,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讓孩子成為快樂而內心富足的人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對美有各種敏銳的感覺,那麼他就有能力建立一個快樂並且富足的內心世界,這是他自己所獨有的、能夠享受其中的小世界。而他從這個小世界中所獲取到的愉悅和美好會慢慢積累成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足以抵抗外部世界的各種煩憂和壓力。

有一句話這樣說:「藝術撫慰心靈。」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藝術的力量。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未來會幸福和快樂,那麼這種幸福和快樂從何而來?是從孩子的內心而來,而藝術,就是一種最好的方式,能夠在孩子內心播種這顆幸福和快樂的種子,這顆小種子如果培育得好,將會給孩子的一生帶來積極的影響。

散發正能量,讓孩子有更多朋友

著名作家羅蘭曾說:「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善良、純真和美好。」如果一個小孩,能夠在童年時浸潤在藝術的環境和氛圍中,那麼未來他對美的感受力、對世界細緻的觀察、對世間萬物的好奇和探索,也必定卓然不凡。

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生活中處處感受到美,那麼他的心靈必將獲得不斷的滋養和凈化,他會自覺地遵循美的原則,不只能感受美,發現美,還會身體力行地創造美。這樣一個創造美好的人,是自帶光環的,TA身上所帶有的積極能量,會吸引很多周圍的人成為朋友。

創造性的思維,讓孩子更有競爭力

一個孩子進行塗鴉或繪畫的過程,就是他自我表達的過程,通過畫面來呈現他的所思所想。而他的所思所想又來源於哪裡?來源於他在日常生活中的體驗,來源於他對事物的觀察和理解。


精英之所以為精英

土鱉之所以為土鱉


不懂審美做什麼事都容易出醜甚至作惡


推薦閱讀:

什麼事你花費大量時間做,到最後卻沒有用處,毫無意義?
人所經歷的失敗、苦難和磨練,是否一定取得相稱的、標誌性的成就,才能使得苦難們看起來有意義?
辯論的意義是什麼?辯論是種手段還是目的?
藝術的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要學語文?

TAG:藝術 | 教育 | 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