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壞賬率超過銀行的500%-600%(5%-6%)!P2P還能投嗎?
近日計葵生公開談到了陸金所P2P壞賬率5%-6%,這個壞賬率遠遠高於其他知名P2P平台公布的數據0.5%-1%之間。所謂真正的勇士,敢於面對慘淡的人生。這麼高的壞賬率,P2P還安全嗎?
謝邀,P2P平台的壞賬率過去一直是一塊遮羞布,誰也不願揭開。這次陸金所公布的壞賬率是一個平均月份累計的合計數。但壞賬率的計算方式業內一直沒有統一的標準,那麼這個數字和別的平台公布的數字並不具備直接可比性,計葵生這段發言還有個潛台詞是如果都按平安的計算方式,行業平均壞賬率應該在10-20%. 機智的計葵生表面上看是自曝家醜,其實是在掀行業的底褲。這就好比一個學霸明明班上第一,卻故意說我其實不行的,然後還一本正經的說不行的原因有哪幾條等等,沒看透的還以為他這學霸真的名不副實是個水貨,但其實已經把其他同學的臉都打腫了好莫!?
個人認為從客觀上和邏輯上看陸金所的風控能力沒理由不是行業第一。按這個壞賬率標準換算相信陸金所依舊是最低的之一。
另外題主,你個人介紹里在平安的經歷簡直NB的閃瞎了我的眼,你都是高管候選人,負責陸金所,富登擔保戰略了,你確定你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不是在逗我? (╯°Д°)╯︵ ┻━┻剛寫了一篇文章, 覺得符合這個題目的問題, 就發在這裡吧。=================================================不會這三個姿勢,投資P2P遲早就是個虧
易租寶出事了,還不是小事。
這家P2P新秀,在2015年異軍突起,攪動了整個行業。
其實這家平台自2015年中期開始就一直處於毀譽參半的漩渦中,然而這似乎根本就阻擋不了來自全國各地80多萬投資人的投資熱情。截止到被查封前夕,易租寶融資總額突破700億,這是一個令眾多老牌P2P平台望洋嘆息的成績。
12月8日,新華社發文稱易租寶涉嫌非法經營之後,易租寶80多萬投資人註定夜不能寐。
作為P2P從業者,我屢次在眾多場合對易租寶的經營模式提出質疑和挑戰,易租寶被查封之後,我瀏覽百度貼吧,並在眾多易租寶維權群里潛水,深刻感受到眾多投資人的惶恐、無助和憤怒。便一直想寫一篇文章出來,教給P2P行業投資人一些投資的正確姿勢。然而朋友A君卻告誡我不用白費力氣。
他說:你去看看A股市場,這麼多年來,跳樓的沒有一千個恐怕也有幾百個,然而再悲慘的故事都不會阻擋新韭菜爭先恐後的湧入。6月份,去槓桿引發了A股歷史上最慘烈的股災,10月份一反彈,融資餘額就快速上漲,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人類是最善於遺忘的一個物種,再大的風浪,都會在時間的汪洋中逐步消弭無形。所以你寫再多的東西,該死的還是會死,因為貪婪也是人性最大的本質之一。
A君言論素來犀利,有時候當然會偏激,不過他這次說的這番話,根據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的實際經驗,我內心裡某種程度上是有一些認同感的。
易租寶不出事, 就有人說: 哇, 易租寶收益好高, 去投易租寶;
易租寶出事了, 就有人說: 哇, 易租寶出事了, P2P好可怕, 不能投;
忍不住要嘆息一聲: 少俠,江湖如此險惡,你功夫不到家就出來闖蕩,為家裡人考慮過嗎?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投資P2P,你必須學會的三個優雅的姿勢!
1)了解融資方
2)了解融資項目
3)了解中介平台
換成容易理解的人類語言就是:第一你得知道誰把你的錢借走了,他是個一諾千金的君子還是個行騙多年的老油條;第二你得知道借你錢的人打算拿錢去干神馬,是去技術改造開工廠干實業還是拿去吃喝嫖賭玩樂抽;第三你得知道中間人到底是否值得信任,是否會悄悄偷走你的錢。
咦!這三條竟然如此平實無奇,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人來向你借錢的時候,這不正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考慮的三個因素嗎?借錢的場景轉移到網路,卻有這許許多多的人,因為缺乏基本的思辨能力而落入別人精心編織的陷阱,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使用這三個姿勢,從過度包裝的P2P陷阱中擺脫出來呢?下面就為您詳細拆解。
1) 了解你的融資方
黃奇帆首長曾經對金融的本質做過精彩論述,其中有一句就是: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當然在事實中,理財的很多都是窮人,借錢的很多都是富人。有一個朋告訴我,她曾經很多次幻想過,在帝都的大街上,不小心就把錢借給了一個突陷絕境的人,這個人可以是馬雲、可以是王健林、可以是宗慶後,Anyway,都是有錢的主。我就這種心態做過深刻剖析,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這種深井冰一樣想把錢借給首富們的表現,除卻這位朋友內心那些狂野的想法,本質上還是因為:借錢給首富們足夠安全,不用擔心他們欠錢不還。(by the way,拜託認識馬雲大爺的親們請給他捎個話,馬大爺不管啥時候需要借錢,我這裡為他常年備好了,他老人家千萬記得來qiu^_^)
幻想歸幻想,現實中能借錢給馬雲的機會一輩子估計也碰不上,借給老賴的概率可大的很。作為P2P的投資人,你必須要瞪大眼睛,對融資方360度全方位掃描。有很多投資人,因為相信了某個P2P平台,就忽視甚至無視對融資項目的自我審核,此乃大忌。
舉兩個栗子,某兩個知名平台的項目描述如下圖(聲明,在下對這兩個平台沒有任何惡意,而且發自內心的相信這兩個平台所有的宣傳均為真實,此處僅為舉例說明)
第一個栗子:
第二個栗子:
用來舉栗子的這兩個平台,均屬行業知名平台,融資總規模驚人,然而在項目的信息披露中,錢究竟是被誰借走了,這個極為重要的信息,竟然缺失了。雖然平台也許代替投資人做了審核,但是對於投資人來說,也許應該問自己兩個問題:這個借款人真的存在嗎?借款合同在哪裡?抵押物資料又在哪裡呢?如果平台對這些重要信息不加以披露,其背後的原因又可能是什麼呢?真理不辨不明,多問幾個為什麼,在這個爾虞我詐的網貸江湖中,無論多麼小心謹慎永遠都不過分。各位投資人永遠要記得一件事情:你投資的錢是被融資方拿走的,不是被平台借走的,換句話說,如果融資方違約,平台在法律上是幾乎沒有任何義務來兜底的(實際上是否兜底另當別論)。如果說我們舉栗子的兩個平台在用自己平台的實力做擔保,那麼網貸平台三千多家,那些不敢披露真實投資項目信息的平台,恐怕不能擺脫資金池嫌疑,一旦出現壞賬,就會用展期這樣的方式拆西牆補東牆,直到最後實在沒辦法,一跑了之,在已經跑路的700多家平台中,這樣的案例俯拾皆是。
下面我們舉一個正面的栗子,在大拇哥財富的這個融資項目里,融資方信息很清晰,擔保方信息也很清晰,如下圖所示:
有了融資方信息和擔保方信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到「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融資方和擔保方的企業信息進行查證,融資方和擔保方是否涉訴,是否有法律糾紛,是否有經營異常信息,都可以在這裡一目了然;接下來,我們可以給融資方進行電話溝通,進一步確認融資項目的真實性與否。
2) 了解你的錢被借去幹嗎了
在了解了借錢的人是何方神聖之後,接下來我們需要了解「你的錢被借去幹什麼了」?
我在今年曾經研究過易租寶的某個產品,由於易租寶的網站已經關閉,我們無法截圖說明,在此憑記憶對此項目進行描述,或有信息不完全準確的地方,但是偏離絕不會太遠,因為這個項目給人留下的印象實在太過深刻,驚嘆不已,項目大概描述如下:
某玉石產品加工企業要購買一塊玉石,此玉石的公允價值由國家相關部門進行過鑒定後估值為4.6億,該玉石加工企業以融資租賃形式向融資租賃公司融資4.6億購買一塊玉石,融資租賃公司將該次融資的應收賬款抵押給保理公司,辦理了無追索權的應收賬款保理業務,保理公司又將該應收賬款通過易租寶平台以年化15%的收益率轉讓給了P2P投資人。
好一番複雜的設計,我在看完這個項目之後,頓時一身冷汗,緣由在於:
玩過玉石的人大概是知道玉石這種東西的價格彈性,2015年玉石價格的下跌可用慘烈二字形容,這塊玉石估值4.6億,僅僅用一句「經國家有關部門鑒定」就輕描淡寫的略過,不用驚悚二字不足以形容屆時的心情;
在安全保障環節,易租寶描述保理公司對P2P投資人的保護方法是:融資性擔保公司對此次融資行為提供本息擔保,在融資方違約的情況下,保理公司將收回融資租賃物。而在該項目描述中,融資方的還款來源言到:融資方將對此玉石產品進行加工零售,並以銷售回款歸還融資本息。問題來了:既然此玉石產品已經被敲碎加工零售,保理公司打算通過什麼神通的手段,把已經零售出去的產品給收回來呢?
如前所述,整個交易環節的參與對象包括了融資租賃公司,擔保公司,保理公司,易租寶平台以及P2P投資人。除去P2P投資人拿到的15%的年化收益,其餘各個環節我們按照行業水準都給予3%年化的收益,則融資方的總成本最少為27%,這麼高的成本,別人敢借,您真的敢投嗎?「你瞄著的是人家的高息,人家瞄著的確是你的本金」,客服貪婪慾望,用理智和智慧來指導投資行為,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3) 了解你所在的平台
在這個互聯網思維橫行的年代,所有的平台都在用各種的手段來美化自己,有花重金上央視打廣告的,有聘請明星代言的,有租用高檔寫字樓擺闊氣的,不一而足。
如果你將上述行為作為評價一個平台是否值得託付終身的標準,我只能說:少俠,江湖如此險惡,而你的功夫如此低微,還是回家繼續修鍊吧。
要客觀評價一個P2P平台,我們需要也只需要從如下3點出發:
a)股東背景
b)高管背景
c)業務模式
先說股東背景,研究股東背景其實是為了判斷出平台的實力如何,潛台詞也就是一旦出現壞賬,平台是否有實力來兜底的問題。陸金所長期以來雄霸天下,無非因為背後樹了一個平安集團的金字招牌。同理那些獲得了知名風投投資的平台,尤其是剛剛獲得風投的階段,至少短期之內都是值得信賴的。
再說高管背景,P2P這個行業缺乏監管,導致魚龍混雜,曾經有犯罪分子花上幾萬元買個模板,上午上線,下午跑路,捲走幾十萬。如果平台高管中有傳統金融機構出來的,一則風控意識都比較強,二則一般都比較富有,這種平台基本不會出現鋌而走險欺詐的情況。如果高管中又有大型央企或者BAT互聯網巨頭出來的合伙人,那麼這個平台就是值得充分信任的。當然前提是:你得確認這個平台上掛出來的合伙人信息都是真實的,需要認真查證。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業務模式的問題。線下的P2P平台,基本上覆蓋了傳統金融的各個領域,什麼融資租賃,應收賬款保理,車房抵押貸款,無抵押消費貸款等等。作為投資人,必須要對這些金融姿勢有個基本的理解,否則就很容易被平台繁雜的金融結構忽悠,或者懶得理解產品模式而只盯著收益率,從而踩下地雷。例如前文分析的易租寶產品,通過金融結構分析,我們看到融資方成本最少27%的年化收益,沒有什麼企業會膽敢以27%的利息融資4.6億的,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所以我們可以判斷這個項目要麼是融資方早就決意違約,要麼就是這個項目根本就不存在,是個虛假標。
最後的最後,我想要談論一下P2G這種模式的優勢究竟在哪裡。大家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私人老闆借錢,是為了發展企業,為了自己的公司利益;那麼,政府領導借錢是為了什麼?
在中國目前的政治氣候下,國企老闆和政府領導的懶政、怠工現象非常普遍,那些願意通過互聯網金融方式融資的地方領導,無疑都是有非常強烈的施政責任感和政治理想的人,否則何苦要來做這件事情呢?
然後我們再深思一下, 這些有責任心,有擔當, 有政治理想的領導, 會容忍這些融資款出現問題嗎? 如果真的出現問題, 這些領導又如何繼續追求自己的政治抱負呢?
想通了這些,也就想通了為什麼投資P2G模式是安全的。
風險與收益是具有相關性的,P2P平台與銀行相比相對高風險、高收益,所以壞賬率高也是一個正常狀況。P2P因其較高的存貸利差會有更多的空間去覆蓋相比銀行較高的壞賬率。因此不能因為一個指標,而去否定整個行業。
正因為P2P平台具有較高的壞賬覆蓋空間,所以某種程度上講,對於平台來說最重要不是歷史壞賬率的高低,而是壞賬率是否會突變、是否會造成平台的資金流斷裂。這就需要投資者注意觀察各項指標,而非單純看壞賬率的指標。
P2P平台是中國金融開放大環境下的一個重要分支,只要能做到更好的風險透明化,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投資領域。
謝邀,不過……其實已經有很棒的答案了,真的感覺沒法再補充什麼。
陸金所自爆的壞賬率看似比很多平台自稱的都高,但卻是這個行業的真實水平。很嚇人么?並沒有,銀行的壞賬率又能比這個數字低多少?
關鍵是平台有無辦法去彌補壞賬為投資人帶來的各種損失?常見做法是風險準備金,保險公司承保等等……如果平台有實力(諸如陸金所這種),對於5%-6%的壞賬完全可以應付,那麼有什麼可擔心的呢陸金所的信銷端的收益在45%APR左右,給投資人才7.5%.內部運行成本就算10%,還剩27.5%,要不然怎麼會有號稱百億估值(雖然我認為不值),但4-5%的壞賬很簡單不算啥,而且金額小,可以慢慢催,上徵信以後還可以長期催,不是欺詐類的不良就好。但如果陸想去擔保化就是良心大大的壞了,誰承擔風險大誰獲得收益大,風險對應收益,自己拿大頭還不兜底就是當碧池立牌坊。
看了眾多答案,沒一個內行的。
首先,資產業務的不良(不論互聯網還是傳統),都不是簡單的看所謂的一個不良率值。最基礎的知識,看風險,要加入時間維度,所以最起碼要先拆vintage,看下遷率。但這些,陸金所是不會告訴你的。
其次,我很懶,所以,給一個結論吧。第一,陸金所小額貸款的部分,風險控制水平很一般(因為其他人更渣)。第二,陸金所產品,我不鼓勵低風險承受的人買,屌絲可以買,反正絕對值小,買短期,因為今年要上市,平安在幫他兜底,上市前,大問題不會有。壞賬本身並不可怕,它就像金融系統的感冒,並非絕症。對P2P行業來說,壞賬甚至是行業洗牌的一種表現形式,不必一棍子打死所有正規的P2P平台。銀行理財也有壞賬,只不過它處置壞賬的整個過程都很隱秘罷了。P2P行業一度被打上無准入門檻的標籤。眾所周知,平台不比銀行,只要一有問題就會面臨因投資人撤資而引發的生存難題,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平台才會更小心謹慎,也更重視風險的管控。
陸金所給投資者的年化收益相對於真實的放貸收益已經少了很多,即便5-6%我覺得還是能cover的住的,你去看看lufax里最高的投資回報,大概也就8個點,這個比一般的p2p少了很多。
如果你賺的少,說我不擔保還情有可原
利差或者說服務費能覆蓋壞賬就行,看他們的借款合同,利差相當的高。只要陸金所是兜底得5%得壞賬率完全可以接受,另外別的p2p很有可能更高呢!
5~6%說實話已經很低了,平台利潤也足以支付壞賬。
P2P理財的風險:
1、借款人信用風險。2、P2P公司的信用與經營風險。尤其是來自P2P公司的風險。
P2P公司近年來出現了很多,其中必然存在以詐錢為目的、個人信用風險管理不到位的平台存在。選擇好的P2P平台是重中之重。
P2P理財收益率一般10%左右。說是保本,但P2P公司破產、跑路的,導致理財者血本無歸的也有不少。
如果有P2P平台宣稱收益可達20%多,就要當心被騙、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了,畢竟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因為很少有借貸方能承受這麼高的借貸成本。
- 2
如何選擇P2P平台:
1、風控能力強。是否有抵押、是否每月給投資方寄賬單、是否核查借貸方信用等。
2、大平台,經受住長時間考驗的平台。
3、違約懲戒能力強的平台。
4、壞賬率低的平台。
- 3
如何P2P理財:
1、用小錢玩。
2、別因為高收益忽視了風險,收益太高的不要參與,欺詐成分較多。
3、分散投資。
4、像上面說的方法,務必選擇好的P2P平台。
5%的壞賬不算高,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壞賬中50%來自欺詐。國內個人徵信體系還沒全面建立起來,風控實在是不好做。。相比於股市和樓市,p2p的投資回報率還是可以的,對資金要求也不是那麼高,有多餘的錢還是可以投投的。
陸金所的壞賬率的確不低了,但投資人就沖著1點,平安有實力啊。至於對陸金所的評價不一,去76676看評論,你就知道是什麼情況了,一五一十的都明明白白的寫著了。最近的壞賬風波陸金所稱不影響投資者收益。
首先呢,5-6在行業里真的不高呀。其他行業知名平台的0.5-1壞賬,我反正是持懷疑態度的。宜信最早公布的1%,是四大審計的,其他那些平台呢,那還不說幾就是幾?而且宜信那都是幾年前的事了,現在早不止了。
其次呢,和銀行也沒法比,客戶群就是銀行刷下來的,壞賬必然高。而且本來也不是壞賬率越高風險就越大啊。簡單打個比方啊,一個平台壞賬率5,利潤4;另一個平台壞賬8,利潤10,你覺得哪個平台比較安全?後一個利潤可是能完全覆蓋壞賬呢。第三,各大平台在運營中更加關注的是逾期率。壞賬是逾期累積起來的,逾期直接影響平台的現金流, 逾期是平台利潤來源(違約金罰息等等等)。基本每月控制好逾期,年底算下來壞賬就不會太高。利潤覆蓋了就好了。
最後說說陸金所。區區一點壞賬動不了平安大樹,拼爹誰能拼過它。 之前有個陸金所的貸款主任通過大學室友找到我,問我們家的催收用的哪個公司。據大學室友說,這個主任是從壽險直接調過去的,之前從沒接觸過貸款,你自己體會。。。但還是那句話,誰讓人家是平安呢。0.5-0.6成真的不高好嗎?
個人觀點是遠離p2p。
去年在某知名平台,投了15筆,逾期還款提示9次,不良跑了兩筆,去年看新聞,p2p不得再承諾擔保。去年雖然平台都按擔保條款賠付了,但是這樣比例的逾期和不良還是超出我想像了。
在今年沒有擔保的情況下,突然開始反思自己的購買行為,頓覺很可怕。國家說,p2p不應該承諾擔保,它應該是一個信息中介,由出款人來觀察借款人如何,風險自擔。我在想恐怕p2p平台自己都很難看清楚借款人吧,何況坐屏幕前的我們,就憑網上的陌生人給個名字和用途,就要我借錢,沒門啊。5-6%,這個數字說實話不算高了,但是有個問題是,這個是賬目上覆蓋之後的數據還是覆蓋之前的?也就是說這5-6%是需要現金流來補足的還是自身可以保障的。這個不是很清楚。需要思考的是,國內現在的不良資產水平在什麼線上?這個水平分兩種,包含抵質押物折價後的計算和不含的。事實上,如果不含的話,銀行是遠遠好於民間的,因為它有更多的途徑去催收和審核。但是如果加上了抵押這一塊呢?那就不好說了,我只知道現在房地產很不好做。最後,銀行的水平為什麼可以比民間低呢?說明:1.銀行的客戶資質好。2.通貨膨脹。我一直覺得討論一家P2P的業務模式是很沒有意思的一件事,因為就算材料寫的再好,本質上還是借貸,其他的只是遮掩或者添花。
好吧,我看了很久答案,可惜沒看到我想要或者我認同的。我只能拋磚了
穩盈安E產品的不良率和陸金所真的沒有多少關係,因為陸金所只是一個平台,中介服務而已,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應該是擔保公司
安e產品一般都是平安天津擔保,擔保費率一般一個月是本金的0.9-1.5%不等,平均一年就是本金的18%,還有其他各類的一次性手續費等等,這個利潤率可想而知。所以5%-6%的壞賬率還不足以覆蓋擔保公司的利潤,畢竟個人借款一般都是控制在50萬以內,催收成功率或者說打包債權收回資金還是很可觀的,所以我一直大量持有安E,哈哈。
以上內容僅是我個人看法,不對真實性,可靠性,客觀性,可參照性負責。根據上面某個專業人士的建議,特意跑去看看 某個p2p項目的擔保明細,裡面一個借款協議,借款用途居然是 提高生活質量。。。 你以為你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減持 股票 ?項目正是 陸金所平台下面的。。
銀行的1%你也信。。
推薦閱讀:
※在陸金所這樣所謂提供擔保的網站通過借出資金來投資理財有哪些風險?
※選了幾個P2P平台陸金所、PPmoney萬惠、紅嶺創投、積木盒子、有利網5個,有沒有人親自體驗過?
※陸金所和餘額寶哪個收益高?
※什麼是影子銀行?它對於貨幣供應量、貨幣政策、中央銀行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