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吃饅頭,外國人吃麵包?

思考很久,難道我先民聰慧過人發明了饅頭,而老外太愚笨只知道烤。。。。。。


第一呢,俺們老祖早就發明了蒸煮的技術,這個比烘烤難多了,是需要專門的器具的,而烘烤有火有架即可。原始的麵包就是把面弄成麵餅放在火堆里就算成了。像如今新疆地區的饢,其實就是一種麵包,只不過最早這種麵包不用發酵是死面的,饢的歷史就中國吐魯番的考古證據看至少兩千年了,但你要考慮它是從中東來的,則歷史可能遠遠不止。

第二呢,小麥從中東引進,要是歐洲人像中國人一樣比較晚接觸到麵粉的話,估計也會蒸,因為已經有那個技術了。中國因為引進的遲,加上蒸的技術又發明的比較早,所以用蒸的也很正常。

第三呢,中國的麵粉,由於小麥種類的原因,大多是中筋粉,做麵包不夠有勁,做蛋糕又過了頭,用蒸的口感正好。而老歪麵粉則低筋粉和高筋粉為主,用來烘培正合適。

總結起來,麵粉引進種類和時間於中國的飲食文化發展的階段匹配,造成了中國人喜歡蒸的現象。


中國吃餅,餅就是麵包。從近東到次大陸到膠東半島,它們不過是同一種食物的不同變體。


澱粉的筋兒(蛋白質含量及組分)不同則發酵效果不同。

小麥原產於西亞的新月谷地,中國的原產澱粉作物則是稷、黍、菽等,屬於中筋或弱筋。而歐洲氣候相對於中國緯度更高,夏季日照時間長,光合積累多,晚上溫度低,呼吸消耗少,而且由於溫度較低小麥籽粒灌漿成熟時間長,蛋白質含量高,筋道就更強。

麵包的製作要求麵粉有較強的麵筋質以及一定的破損澱粉含量,小麥可以滿足此要求,稷、黍類則不可。後來小麥傳入中國,而中國人食用蒸食的習慣已經形成。從麵包饅頭的主食分野開始,西方烹飪由烤制麵包開始將烤作為主要的烹飪方法,而中餐為了搭配饅頭沿著炒菜一去不回頭。

歷史沒有偶然,偶然只是必然的一個切面。


我們老家吃麵包啊!!!

我們老家在北京周邊啊!!!

麵包又不是都長成歐洲那個樣子的。

我覺得問題應該換成中式麵包和外國麵包的不同是什麼?


題主一定不知道Dampfnudel的存在。

另外,何以見得蒸就一定比烤高明?


偏一下題…我們家鄉管饅頭叫麵包,管麵包叫酥包,管包子叫饅頭。


外國人:為什麼我們吃麵包,中國人吃饅頭????[黑人問號臉]


饅頭和麵包需要不同品質(品種)的小麥。

饅頭和麵包有不同的工藝(蒸和烤)。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飲食習慣。

所以,吃饅頭還是吃麵包是在小麥的品種、烹飪方法和民族飲食習慣的多個層面的相互協同進化的作用下形成的。


卻說孔明班師回國,孟獲率引大小洞主酋長及諸部落,羅拜相送。前軍至瀘水,時值九月秋天,忽然陰雲布合,狂風驟起;兵不能渡,回報孔明。孔明遂問孟獲,獲曰:「此水原有猖神作禍,往來者必須祭之。」孔明曰:「用何物祭享?」獲曰:「舊時國中因猖神作禍,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風恬浪靜,更兼連年豐稔。」孔明曰:「吾今事已平定,安可妄殺一人?」遂自到瀘水岸邊觀看。果見陰風大起,波濤洶湧,人馬皆驚。

孔明甚疑,即尋土人問之。土人告說:「自丞相經過之後,夜夜只聞得水邊鬼哭神號。自黃昏直至天曉,哭聲不絕。瘴煙之內,陰鬼無數。因此作禍,無人敢渡。」孔明曰:「此乃我之罪愆也。前者馬岱引蜀兵千餘,皆死於水中;更兼殺死南人,盡棄此處。狂魂怨鬼,不能解釋,以致如此。吾今晚當親自往祭。」土人曰:「須依舊例,殺四十九顆人頭為祭,則怨鬼自散也。」孔明曰:「本為人死而成怨鬼,豈可又殺生人耶?吾自有主意。」喚行廚宰殺牛馬;和面為劑,塑成人頭,內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饅頭。


在我看來不過是我們選擇了蒸籠而外國選擇了烤箱。

武器選擇不同,技能樹加點方式不同,技能自然不一樣。


你這外國人概念有點大


推薦閱讀:

有哪些影響力被極大高估的歷史事件?
倫理學是什麼樣的學問?
如何使美國崩潰或者如同蘇聯一樣解體?
為什麼戰國時期人可以同時在幾國為相?
為什麼內地人在面對台灣話題時絕大部分人稱呼自己為「大陸」?

TAG:美食 | 飲食 | 文化 | 中國人 | 麵包 |